首页 理论教育 唐宋馆驿的组织管理机制

唐宋馆驿的组织管理机制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馆驿作为交通机构,有自己的一套组织体系。所述过于笼统,有必要结合实际,对唐代馆驿的组织体系作一番细究。唐宋馆驿的组织体系,由上而下依次分为驿长(将)——驿吏——驿丁(卒)三层,驿长或驿将为领导层,驿吏为管理、劳役层,驿丁或驿卒为具体事务层。二是雇佣夫役、工匠,负责交通工具的制造、驿舍的维护与生活设施的添修。唐代馆驿归兵部主管,驿长受兵部指挥。说明其驿中小吏的身份。驿吏的职掌,一是迎接使客。

唐宋馆驿的组织管理机制

馆驿作为交通机构,有自己的一套组织体系。

唐六典》卷五概述唐代馆驿的人员配备曰:“每驿皆置驿长一人。”“凡马三名,给丁一人。船一,给丁三人。”所述过于笼统,有必要结合实际,对唐代馆驿的组织体系作一番细究。

唐宋馆驿的组织体系,由上而下依次分为驿长(将)——驿吏——驿丁(卒)三层,驿长或驿将为领导层,驿吏为管理、劳役层,驿丁或驿卒为具体事务层。

《唐六典》将主驿者称为驿长,未说明其身份,《通典》卷三三则明载:“驿各有将,以州里富强之家主之,以待行李。自至德之后,民贫不堪命,遂以官司掌焉。”说明至德以前,实行的是以军方管驿、以富户主驿的制度。富户即地方富豪之家。《朝野佥载》卷三中的“定州何名远”[18]就是这样的富家,他“大富,主官中三驿。每于驿边起店停商。专以袭胡为业,赀财巨万,家有绫机五百张”。宋初沿袭唐制,通辽国的河北驿路,也是以“民主驿,率困惫”(《宋史》卷二九一《李若谷传附孙复圭传》)。馆驿人使“尽是差乡民有家产者勾当,一年一替”(包拯《请罢巡驿内官》)。唐代州里富豪之家与宋代“乡民有家产者”义近。

主驿者谓之捉驿,知馆者谓之捉馆。《新唐书》卷一四九《刘晏传》:“州县取富人督漕,谓之‘船头’;主邮递,谓之‘捉驿’。”日本北馆文书中有“捉馆官”[19],相当于知馆官。《太平广记》卷三三九引《博异记》中的“知馆官前凤州河池县尉刘俶”也属此类。

1.馆驿的主持机构——驿家与馆家 唐人习惯上称主持驿传的官私机构为“驿家”[20]。从文献实例考察,唐前期所谓驿家指主驿的私家。《贞观政要》卷六:“贞观六年(632),右卫将军陈万福自九成宫赴京,违法取驿家麸数石。”述长安至凤翔驿路主驿的民家。《册府元龟》卷六三开元四年(716)闰十二月诏:“如闻两京间驿家,缘使命极繁,其中多有妄索供给。宜令御史刘升往南北两路简察,随事奏闻。”述两京驿路主驿的民家。《旧唐书》卷一九〇中《陈子昂传》:“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父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后师韫为御史,元庆变姓名,于驿家佣力,候师韫,手刃杀之。”《太平广记》卷一七六引《朝野佥载》:娄师德“使并州,接境诸县令随之。日高至驿,恐人烦扰驿家,令就厅同食”,述唐剑南、河东两道驿家。《册府元龟》卷八八三:“安禄山垂肚过膝,自称得三百五十斤。……所乘驿,每驿中间筑换马台,不然马辄死。驿家简禄山所乘马,以土载五石,能驮胜致,即以高价市之。”叙河南至幽州驿道驿家。上述各例反映的都是唐前期驿制。

唐宋人沿用古义,称专掌一业的官家私户为“家”,如官家、店家、渔家、船家之类,驿家之“家”义与此同。只是如果主持馆驿的是官方,则此驿家相当于驿司。《太平广记》卷二五一引《卢氏杂记》:“有客赍帖到驿,驿司依帖供讫,客不发。”文中的驿司即主驿的官家。

与“驿家”相应,主持馆的官私人家,唐人俗称“馆家”。《太平广记》卷四三五引《原化记》:“顷岁江东有一客,常乘一马,……马当时倒地,久乃能起,病十余日方愈。此人无何,以马卖与宣州馆家。”这位馆家负责买马,其职掌与驿家同。

唐前期实行的以富户主驿的政策,给各地富家带来了巨大经济压力。至德以后,军国多务,邮传负担繁重,民不堪命,主驿的富户“皆去为盗贼”(《新唐书》卷一四九《刘晏传》),唐朝不得不改以官方主驿。其中重要驿道如两京驿道、扬楚驿道、长安至荆南驿道、入蜀驿道、长安通河陇驿道的很多路段,都以军官主驿,称为驿将。被李师道买通的东都都亭驿驿将、甘水驿驿将,《云溪友议》卷下《名义士》中的灵龛驿[21]驿将,《朝野佥载》卷五接待娄师德的并州某驿驿将,都是这样的官员。西川管下通南诏驿路三十二驿,都“差官人将军专知驿务”(《蛮书》卷一《云南界内途程第一》),所载也反映了这一官制。

2.驿长及其职责 唐代每驿设驿长一人,统管驿站的各项工作。其职责:

一是统辖下属驿吏、驿卒或驿丁传递文书,搬运物资,牵引人使渡船,迎接往来官客,为其安顿食宿鞍马什物,管理驿厅。

二是雇佣夫役、工匠,负责交通工具的制造、驿舍的维护与生活设施的添修。

三是经管每年钱物费用,负责驿马的购买与填补。

唐代馆驿归兵部主管,驿长受兵部指挥。娄师德为兵部尚书,出使至并州、灵州,沿途驿长皆受其指挥。《太平广记》卷一七六引《朝野佥载》中娄师德对驿将说:“我欲打汝一顿,大使打驿将,细碎事,徒涴却名声。”这段话一语道破了他们的隶属关系。

至于服役年限则因时而异。唐代驿长的服役年限与一般官吏相同,三四年一迁,任满赴选,另行安排。但驿长之职实在是个苦差,很多人都设法逃避。为此,唐朝政府规定:专知传驿官差定之后,年限未终,地方政府不得私自回改或别有差使,并制定奖惩制度,确定从上都至汴州为大路驿,从上都至荆南为次路驿,“知大路驿官每一周年无败阙,与减一选,仍任累计。次路驿官二周年无败阙,与减一选,三周年减两选”(《唐会要》卷六一)。减选即缩短守选年限,这一政策也有一定的鼓励作用。宋代置驿比唐代稀少,事务却比唐代繁重,因此将服役年限缩减为一年一替。南宋淳熙中仍规定,提点诸驿所差将官“岁一更替,如见实有劳效,即支犒赏”(《文献通考》卷一六〇)。

3.驿吏及其他 唐宋文献中驿吏的出现频率很高,又常与驿长一名相混[22],有必要辨明驿吏的身份、职责及其与驿长的区别。关于这两个问题,唐宋正史中并无现成答案,倒是在唐人小说中能够寻求到正确答案。《太平广记》卷一五三引《续定命录》载,德宗朝,杨炎自道州召还,拜相,“还至京兆界,问驿使:‘崔十八郎在否?’驿吏答曰:‘在。’炎喜甚”。所谓“崔十八郎”即小说上文提到的崔清,从杨炎南迁到北返,他一直在蓝田驿“主邮务”,驿吏属他领导,这表明,驿吏是馆驿中的中层管理者,其地位低于驿长或驿将,高于驿丁或驿卒。宋任广《书叙指南》卷三更明言:“驿子曰传吏。”说明其驿中小吏的身份。传吏是驿吏的同义词白居易《想东游五十韵》:“递夫交烈火,候吏次鸣驺。”将候吏与递夫对举,说明身份对等。

驿吏的职掌,一是迎接使客。驿道上既有人“告至告去”,馆驿中就以驿吏送往迎来,亦其职掌之一。元稹《清明日》:“今日清明汉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反映的就是这一制度。时稹以监察御史出案州县,主驿的县官在驿前迎候,这是馆驿制度规定的接待礼数。前引《太平广记》中,杨炎自道州召还北归,至于蓝田驿,该驿驿吏也至驿前迎接。迎候之际,还得查明来客身份,以提供相应的服务。《太平广记》卷四三引《神仙感应传》:“于涛者,唐宰相琮之侄也。琮南迁,途经平望驿。维舟方食,有一叟自门而进,直抵厅侧小阁子以诣涛焉。叟之来也,驿吏疑从相国而行,不之问;相国疑是驿中人,又不之诘。”文中“不之问”一语表明驿吏必须查明至驿行客的身份。

二是管理驿厅和宿舍,安顿食宿。《旧唐书》卷一五三《姚南仲传》载,郑滑裨将曹文洽入京奏事,夜宿长乐驿,半夜杀死中使程务盈,然后自杀。“日旰,驿吏辟门,见血流涂地,旁得文洽二缄。”使客离开后,他去查看和清理房间,发现昨夜发生的这一血案,说明驿中宿舍归他掌管。《墨客挥犀》卷六载:“岭南僻远之地,有驿名翠岚,往来宿者多饲马于堂上。驿吏谏谕不听,乃题小诗于壁以讥之,曰:‘犬马本非堂上物,莫言驿舍暂经过。大都人畜须分别,不禁莺声可奈何。’”这一记载也表明人马饮食和住宿的安排是驿吏的职责之一。

三是传送文书。皎然《答权从事德舆书》:“权三从事足下:传吏至,辱书谬蒙发扬,殊增悚恧。”这位传吏受权德舆之托,替他投递文书给好友皎然。

驿吏有时还被赋予一些临时性的任务,如搜求马匹以充驿马。《册府元龟》卷一六〇:“十一年十一月壬申,门下省奏:……中人每至之处,又遣驿吏搜发往来私马。驿吏因执马求赂,厚者免之。”虽非分内之事,然为权势所逼,无法推却。

总之,驿吏是驿站具体事务的管理人和实施者,往来官私使客都与他们打交道。(www.xing528.com)

要管理好一座馆驿,最低限度需要多少吏员?唐代并无现成材料,宋代最繁忙的通辽国的两河驿路馆驿,“仍须是三人已上,方可管勾得”(《包孝肃奏议集》卷三《请罢巡驿内官》),所需三人大概是驿长一名,驿吏二名。驿务繁剧的另配夫役若干名。

驿吏地位卑贱,饱受欺压,含冤负屈,无法诉说,其遭遇最令人同情。欺压他们的,唐前期是出巡各地的御史,唐后期则是中使。如宣宗朝,有中使至硖石驿,怒饼饵黑,鞭驿吏见血,后来被宣宗谪配恭陵。宋代此类事例也不少,包拯出使河北归,就撰文揭发自京至雄州馆驿,“内臣每一经过,捃摭微过,恣意诛求,其费数倍,以至亲随吏人,借势勒索,献遗方可免于刑责”(《包孝肃奏议集》卷三《请罢巡驿内官》)。葛源为雍丘县知县,也见到“中贵人击驿吏……府不敢劾”(《临川文集》卷九六《度支郎中葛公墓志铭》),可见其势之猖獗。

馆驿都在重要交通线上,信息灵通,在搜集情报信息方面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册府元龟》卷七〇五载,建中末,李夷简为华阴尉,时德宗发豳陇兵东讨李希烈。朱泚僭位,乃作伪诏使人追回。使客行至华阴县,被李夷简察觉,言于知驿官李翼,令捕斩之,朱泚所召兵因此未能及时入关,朱泚策划的这一军事阴谋被彻底挫败,两位主驿的县官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由于驿吏有搜集情报和从事间谍活动的天生便利,因此时常有人假扮驿吏刺探军情。安禄山举兵反唐,范阳节度掌书记权皋就微服变姓名,于临淮驿家佣赁,以侦知“北方动静”(《封氏闻见记》卷九《诚节》),五代十国此类事例更多。

至宋代,在保留驿吏一职的同时,又新置驿丞一职,其地位、职掌与驿吏相当,杨万里诗中的“提点纲马驿丞刘修武翰”就是这样的人。这一吏职还下传到元明清,元王沂有《送谢子良驿丞之京》诗。明代的驿丞“典邮传迎送之事。凡舟车夫马廪粮庖馔禂帐,视使客之品秩,仆夫之多寡而谨供应之。支直于府若州县,而籍其出入”(《明史》卷七五《职官四》)。清朝设驿丞,“顺天府一人,河南、陕西、贵州各一人,四川一人”(《皇朝通典》卷三四),其位任与明代相当。

邮、驿、候、传、亭五词义近,驿吏一词因此派生出许多别称,这些别称在唐宋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特别高,在此逐一辨明,以为文学研究之助。

(1)亭吏。元稹《梁州梦》:“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节使杀亭吏,捕之恐无因。”《太平广记》卷四六一引《幽明录》:“代郡界中一亭,作怪不可止。有诸生壮勇者,暮行,欲止亭宿,亭吏止之。”《邵氏闻见后录》卷三〇:“李公择之子夷旷,宣和中为发运司属。薄莫抵江上亭,亭吏云:‘先有曰‘水太保’者在焉。’”这些诗文中的亭都是指驿亭,亭吏即驿吏。

(2)候吏。古代驿又称候,候即候望,因称驿吏曰候吏。《尚书故实》:韦卿材“大和中选授江淮县宰。赴任出京日,亲朋相送。离灞浐时,已曛暮矣。……顷之,有谒于马前者,如州县候吏”。这里,候吏即在驿候供役的官吏。候吏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司空曙《送永阳崔明府》:“沙馆行帆息,枫洲候吏还。”梅尧臣《魏屯田知楚州》:“天外高帆出,沙头候吏迎。”诗中描写的候吏迎客,是唐宋文人行役中时常见到的生活镜头。

(3)邮吏。唐前文献经常称驿为邮,唐宋仍之,称驿吏为邮吏。《唐摭言》卷一三写到郑仁表经过沧浪峡某驿亭,邮吏进呈诗板请他题诗,此邮吏是两京驿道上的驿吏。蒋吉《大庾驿有怀》:“一囊书重百余斤,邮吏宁知去计贫。”所写则为江西、岭南驿道上的驿吏。

(4)传吏。李端《送友人宰湘阴》:“传吏闲调象,山精暗讼人。”诗中所谓传吏不过沿用古称,与驿吏无别。

(5)馆吏。此词多见于《太平广记》。该书卷四三七引《集异记》:“隋炀帝有使到,韶排马造迎之。其犬乃衔拽衣襟,不令出宅。馆吏驰告云:‘使入郭。’”表明隋代就有馆吏,唐代则更常见。同书卷三三〇引《灵怪录》:“有中官行,宿于官坡馆。……及视其户,扃闭如旧,但见酒樽及诗在。中官异之。旦,馆吏云:‘里人有会者,失其酒樽。’”写两京驿道馆吏,需要指出,馆驿二词常互易,故有时唐人小说中的馆吏并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馆吏,而很可能是驿吏。

4.驿中差役——驿子或馆子。驿子、馆子是对馆驿配役人员的统称,不同文献中的含义不一样。依唐代《公式令》,唐代各级职事官、其余官爵及无品人按照级别高低,给予数量不等的驿马或传马,“皆数外别给驿子”(《唐律疏议》卷一〇)。文中的驿子即驿站中负责牵引、驾驶车马船等交通工具的人员。《太平广记》卷四二七引《宣室志》:“向者见君有二吏驱而前,驿隶挈印囊以导,庸非为御史而出使乎?”文中的驿隶即馆驿配役人员,御史至驿,他携印负囊为前导,这是他的本职工作。驿子的多少依驿的等级、驿马车船的多少而定。其服役年限唐代似无明确规定,北宋是一年一替(《淳熙三山志》卷一四)。他们与弓手壮丁解子之类都是“州县所不可阙者”(司马光《乞罢刺陕西义勇第四札子》)。

驿子又作“驿隶”。韩愈《刘统军碑》:“驿隶走呼,有中使来。公迎于驿,遂行不回。”又作“驿仆”。《太平广记》卷一五三引《续定命录》:“炎至商於洛源驿,马乏,驿仆王新送骡一头。”《三朝北盟会编》卷八:“晚抵雄州,入小使,驿仆见童贯幕府官属环拥于后。”又作“邮夫”。白居易《河南元公墓志铭》:“先是,明州岁进海物,其淡蚶非礼之味,尤速坏,课其程,日驰数百里。公至越,未下车,趋奏罢。自越抵京师,邮夫获息肩者万计,道路歌舞之。”这里的邮夫即在驿路上搬运物资的递夫。其中乘坐传马投递文书的称传马子,如萧颖士《重答李清河书》:“颖士白:临清传马子远至昌乐,奉问及。”文中的传马子是骑驿马送信来的。驿站雇佣的年轻夫役,称为“邮童”。苏味道《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津吏挥桡疾,邮童整传催。”戴叔伦《留别道州李使君圻》:“泷路下丹激,邮童挥画桡。”刘禹锡《马嵬行》:“邮童爱踪迹,私手解鞶结。”诗中的邮童都是募自当地的青少年,熟悉情况,在陆路或水路上驾车、划船领路。

由军人主管的驿传,其驿夫称驿卒或传卒。元和年间与李师道串通的东都都亭驿卒五人、甘水驿卒三人,《唐阙史》(卷下)中的“白须传卒”,即在两京驿路上服役的馆驿军卒。晚唐五代各地馆驿普遍役使平民辇运货务,谓之递夫。建隆二年(961),始命募军人代之。此后皆以军人承担驿务,其在馆驿者称“邮卒”,在递铺者称“铺兵”,所在多有。咸平中,岭南输送香药至京,置邮卒万人,分递铺二百,负担至京,可见其数量之多。南宋仍有,张镃《点视马驿因成两绝》诗“别驾今晨检驿亭,道迎羸卒破铜钲”就写到一位驿卒,手提一面破铜钲,供役驿铺,形容憔悴,极为劳苦。

宋代文献有时称铺兵为传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〇:“既而三司言:向者都转运使沈起、皮公弼,请以递铺卒二人挽一车,日铺运铜锡五千斤,以年计之,可运一百七十二万,……欲计传卒衣粮增给之费,募民车以纾其劳。”铺卒、传卒二名互易,知为通称。驿卒的形象还屡见于宋诗中,如张耒《晓发途中》:“坐无灯火夜萧然,马上匆匆未晓天。值驿老兵应笑我,肯将斗粟换高眠。”这位驿中老兵竟常与至驿文人打交道,这是值得注意的。

有时,文献未载明身份,总称驿人。《旧唐书》卷一八六下《敬羽传》:“至德中为试鸿胪卿,专知山南东路。驿人嫉之,告其阴通史朝义。”《新唐书》卷一九三《蔡廷玉传》:“廷玉至蓝田,驿人白左巡使郑詹:商於道险不可往。”《骖鸾录》:“二十六日,宿萍乡县,泊萍实。驿人以此地为楚王得萍实之地,然去大江远,非是。”三例中的驿人都是驿吏,统称驿人。他们都是由百姓充役,成千上万,数量极大。《唐大诏令集》卷六九《广德二年南郊赦》称:“诸司门仆、京兆府驿丁、屯丁,诸色纳资人,每月总八万四千五十八人,数内宜每月共支二千九百四十四人。仍令河东、关内诸州府配,不得偏出京兆府。”元稹《浙东论罢进海味状》载,元和长庆间,明州岁贡淡菜一石五斗,海蚶一石五斗,“每十里置递夫二十四人。明州去京四千余里,约计排夫九千六百余人”。两州即各有近万,可以想见其规模之大。

以上说的是陆路,在依赖水路运输的唐代,此类役夫也很多,王建《水夫谣》描述唐代运河沿线牵引驿船民夫:“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其苦况读之触目惊心。

驿舍是一个临时的“家”,需要役使很多人手:厨子、车夫、船夫、马夫、建筑工、修理工、搬运工,各依工作的不同而有专名,如驾马的称马子,管理驿厅的称厅子,牵车的称车夫,引船的称水夫,搬运物资的称递夫。无论名目如何不同,都属“驿中杂役”,招募而来,主要承担饲养牲畜,耕种驿田,打柴割草,整理内务,出纳物资,酿酒、煎茶、种菜、舂米等杂务,长年劳役,苦不堪言,以至有时不得不靠坑蒙拐骗才能找到人手。如《太平广记》卷二八六引《独异志》中的天水赵云,元和中客游京西,为人所诱骗,“蓄之为乌延驿中杂役”,供役累岁方获解救。至于洒扫庭院、供役厨房等服务工作,则多由女性承担。宋人笔记中的驿卒之女秦弱兰,就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唐代驿中女性更为活跃,与唐文人的关系也更加紧密。

以上说的是驿,馆中则有馆子,斯坦因所获于阗文书M.T.0634号有“贞元六年十月四日馆子王仵”,吐鲁番阿斯塔那二一五号墓出土文书《唐张惟迁等配役名籍》有“安昌馆四人”,说明唐代西域的馆也跟内地的驿一样配有馆子。

较之唐代,宋代州县馆驿役人更多。仁宗至和二年(1055)冬,利州路转运使李虞卿请开白水路,自凤州河池驿至长举驿,以便行旅,作阁二千三百零九间,邮亭营屋纲院三百八十三间,“减旧路三十三里,废青泥一驿,除邮兵驿马一百五十六人骑,岁省驿廪铺粮五千石,畜草一万束,故事役夫三十余人”(《陕西通志》卷九一雷简夫《新开白水路记》)。废弃一驿就省去邮兵驿马一百五十六人骑、役夫三十余人,北宋陆驿的人马规模,亦由此可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