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碧山村:传承与创新的乡村治理

碧山村:传承与创新的乡村治理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碧山村的乡村治理十分成功,在政府治理和村民自治两个方面都取得卓越成效。赋予传统建筑现代功能也是近年来碧山村保护传统建筑的一种方式。街巷命名:2016年6月,碧山村的村街民巷石板路铺设完成,村党委开展了碧山中心村村街巷路协商命名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协会组建了碧山古黟傩舞表演队;在卫生方面,协会成立“环境卫生监督组”;在村史村志编修上,协会承担了《碧山村村志》的修志工作等。

碧山村:传承与创新的乡村治理

碧山村的乡村治理十分成功,在政府治理和村民自治两个方面都取得卓越成效。

“生态美超市:”为不断改善村民的人居环境,逐步提升广大村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态环保意识,碧山村还开放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三化”处理的中转平台——“生态美超市”。村民申请办理超市会员卡或建立“绿色账户”,通过垃圾兑换、门前三包、庭院美化及各项文明行为累积生态积分,评选季度、年度“生态美之星”或“生态卫士”,给予“生态红包”奖励,村民踊跃参与。得益于此,碧山村街巷干净如洗,穿村而过的明沟暗渠里,一年四季清水东流,村民庭院窗明几净,花草树木点缀其间。

《碧山村村规民约》:碧山村的村规民约影响很大,被评为“全国优秀村规民约”。它分为“开篇”“敬业篇”“诚信篇”“友善篇”“干群篇”,共40条,近1600字。内容上充分结合碧山村的村情、民情,传承碧山村传统村规民约的积极因素,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传统、贴近生活、切合实际、通俗易懂。

碧山村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和精神文化建设两方面都卓有成效,为全国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碧山村通过铺就石板路和为街巷命名的方式对村落的主体构成要素和空间格局进行了控制性的保护,同时对“云门塔”“培筠园”等进行重点保护。政府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也非常严格,“生态美超市”的建立更是调动了村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赋予传统建筑现代功能也是近年来碧山村保护传统建筑的一种方式。返乡创业者汪世龙把村里废弃的粮仓改造为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组织散落的剧团唱起了地方戏,影响甚广。还有村民将废弃的原村落空置房利用起来,改造成竹编雕刻等手工坊,将有手艺的师傅聚集,在产品形式上给予指导创新。茶余饭后,大家在这里一边聊天,一边编竹篮、竹帽子、竹戒指,使广大群众形成自觉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村规民约的制定带领碧山村民与时俱进。“阳光之家”和“农家书屋”为村民提供了阅读和学习的途径,为教育事业提供深厚支持。另外,“老年人协会”“关工协会”等村民自治团体为实现“老有所养”和“幼有所长”的理想乡村提供了新思路,各种剧团和文化广场的建立更是丰富了碧山村民的精神世界。

近几年,村里旅游开发,来了不少城市“文化人”,形成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交锋与碰撞,碧山村兼容了新时代的优秀城市符号的文化,但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文化的主旋律不能变更,美好农村建设的方向不容改变,人民群众永远是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的脊梁、灵魂,碧山村把文化自信转化为新农村建设的传统文化继承、创新和发展,变为物质化的一块块文化阵地,占据了一个个文化制高点。

街巷命名:2016年6月,碧山村的村街民巷石板路铺设完成,村党委开展了碧山中心村村街巷路协商命名工作。村民通过调查、访问和查阅史料,结合各条路的传统历史文化、地名故事和传说,集思广益,对全村新铺58条石板路进行命名。主要路名有:黄陂路、前升路、翰林弄路、耕读园路、仁让路、周同路、横街路、东头街路、河沿路、人字街路、明睦堂路、八房厅路、金竹园路、墩义堂路、树德路、云门路等,充分体现了碧山村的历史文化,影响很大,其经验与做法很快得到黟县民政局的高度肯定和积极推广。(www.xing528.com)

农家书屋:碧山村农家书屋于2011年成立,占地108平方米,有各类图书4000余册,报刊40多种,影像光碟200余张,桌椅电视电脑等设施齐备,管理制度细致。农家书屋全天候开放,对老弱病残读者,书屋管理员会送书上门,并定期更换;定期开展知识竞赛、读书征文、书谜竞猜等活动,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碧山村农家书屋已经成为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主阵地、村民科技致富的好帮手、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年轻人学习充电的加油站、孩子们遨游学海的乐园,2012年被评为“全国农家书屋示范点”。

老年人协会:碧山村于2001年就成立了老年人协会,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活动有计划,工作有总结,娱乐有场所,资料有档案,管理有专人;常规活动天天有,特色活动年年有。老年人活动中心设有影视室、象棋室、图书阅览室等,常年开放,专人管理;协会每年都会邀请市县级医院的专家给村民体检和举办卫生保健知识讲座;逢年过节,协会会慰问孤寡老人,送上祝福与日常生活用品百岁老人过生日,协会就给老人购置新衣、新帽、新鞋等。协会每年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比活动,村民董春香18年不离不弃服侍瘫痪丈夫,被誉为全村最美好妻子;协会还举办书画、工艺品展览和乒乓球、象棋、垂钓等比赛,组织老人去外地参观学习等。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协会组建了碧山古黟傩舞表演队;在卫生方面,协会成立“环境卫生监督组”;在村史村志编修上,协会承担了《碧山村村志》的修志工作等。碧山村老人丁邦全退休7年,一心扑在村里的公益事业上,义务担任老年人协会分会长、图书管理员、关工协会辅导员,深得村民的信赖,2017年10月26日他去世时,全村千人吊唁,村民自发送葬。2006年、2007年、2009年,碧山老年人协会三次被评为安徽省老龄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黄山市先进社会组织。2011年5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组来碧山村老年人协会检查指导工作时,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的陈建国说:“你们协会工作做得很扎实,如果全国80%的农村能做到像你们这样好,我们的国家就稳定和谐了。”2017年,碧山老年人协会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

“阳光之家”:2011年7月10日,碧山村“阳光之家”第一期暑期班在村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开班。这也是黟县乡村首个开办的暑期班,至今已经延续了八年。阳光之家遵循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创造的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理念,针对乡村现实及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接受健康科学的、有趣有效的教育,以打好国学基础、历练体魄和精神力量、培养良好生活行为以及适应未来的自我发展能力,奠传统之基,奠审美之基,奠伦理之基,奠人格之基,最终奠民族精神之基,在暑期里为孩子们搭建一个安全、快乐、懂事理、长知识的绿荫空间。阳光之家是孩子的乐园,更是文化传承的基地。

“关工协会”:碧山于2011年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协会,划分德育、法制、科技、家庭、帮扶教育等五个工作小组开展工作,克服困难,勇于奉献,利用“阳光之家”、“农家书屋”、老年人协会等平台,积极配合学校、家庭、社会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定期开展座谈会,举办知识讲座;深入留守儿童之家,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帮助留守儿童实现“微心愿”;每周六举办“周六活动辅导班”,辅导孩子完成作业;暑假期间,做好儿童的防溺水宣传等假期安全工作,等等。碧山村“关工协会”先后被评为黟县先进单位,黄山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先进单位。

目前,碧山村除了建有碧东、碧西两个平安文化大礼堂、农家书屋、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四个文体广场外,2016年还在文化等部门的支持下,多方筹措资金改建村史馆和农民文化乐园。碧山村建立了黄梅戏剧团和傩舞表演队,在碧山平安文化大礼堂里,每月都要上演剧目十余场。随着平安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碧山村还组建了书法美术、工艺、龙狮表演、健身、象棋、广场舞、乒乓球、风筝二胡等队伍,定期举办比赛活动。闲暇时间村民读书看报、打球健身、跳舞唱歌、下棋娱乐、吹拉弹唱、写字作画等已成为碧山村风尚。这些活动丰富了农民生活,倡导了文明新风,让农民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乐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