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协作治理理论在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协作治理理论在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众所周知,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异常繁杂,不仅包含纯公共物品,典型的如国防、国土安全、法律秩序等,同时也涵盖诸多准公共物品,如公共教育、住房保障、高速公路等。协作治理理论在应对社会事务的治理过程中,关于加强政府、经济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集体行动的观点,有利于对这一问题加以完满解决。

协作治理理论在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协作治理的核心即怎样利用多种力量融合产生的整合力来治理公共事务,化解社会矛盾与纠纷。在许多国家及地区,政府政策在管理公共事务和解决公共问题上发挥着主导作用,假如众多政策自身已具备一定的科学合理性,那么达成努力目标的焦点在于执行。公共政策执行的现实表明:在公众或社会组织缺失的境况下,仅仅依赖政府一方的推动,常常造成政策功能漏洞;与此相反,倘若能在多元主体之间展开共同行动,则可能极大地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力。因而从政策执行层面来看,政策执行力的提升和协作治理之间存在固有的契合性。

第一,协作治理有利于社会各方住房参与意识与能力的提高。传统公共行政提倡政治-行政二分法,指出公众的关键作用就是参与国家政策制定,可归属到政治参与领域;行政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活动,由价值中立的职业化官员担任,只对民选官员负责,并由他们展开监督。在该理论影响下,行政活动促成管理人员与民间组织和公众之间的隔离,行政体系对于回应社会他方缺乏应有的动力和责任。而在协作治理发展中,各方参与主体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目标,在统一的规则体制内展开有序交往,并慢慢趋向公共利益。以住房政策执行为例,政策参与各方秉承住房公平的相关标准及原则,在相互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充分调适自身利益诉求,不断填补产生出来的住房阶层差距,即提供公共住房。“从而,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稳妥地矫正政府的行动与公民的意愿和选择之间的矛盾。”[106]也正是由于营造出这样的住房政策执行环境,各社会组织与广大公众才能深刻体会积极参与对于自身的重要性,并准确感知住房政策参与中所赋予的权利和拥有的义务,进而使得住房政策参与意识和能力获得逐步积累及实在提升。

第二,协作治理有利于政府提供优质的公共住房产品和服务。众所周知,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异常繁杂,不仅包含纯公共物品,典型的如国防、国土安全、法律秩序等,同时也涵盖诸多准公共物品,如公共教育、住房保障、高速公路等。但是,由于竞争激励机制、监督惩处机制的欠缺,导致各级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及服务时的低效,甚或产生政府官员寻租腐败行为。协作治理理论在应对社会事务的治理过程中,关于加强政府、经济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集体行动的观点,有利于对这一问题加以完满解决。因为公共住房属于准公共物品,政府可以依据此种公共物品的独特属性,在供给公共住房、满足中低收入阶层基本居住需求时,对公共住房的提供对象及政府自身的供给能力采取多样化的选择方式。有的可由政府直接生产提供,如各级政府通过制定带有倾斜性的土地政策、财税政策等直接投资建设廉租住房;有的可通过成立公共企业或交由私人机构建造经营,如实行公共定价或政府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或非营利部门兴建公租房或经济适用住房。比较而言,在多数情形下政府需要动员社会其他组织,采用契约外包或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来组织公共住房的生产与供给。在共同行动中,各级政府部门和其他组织之间产生了稳固的相互依存关系,政府的主要定位在于凭借协作网络来保障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住房产品及配套服务。

第三,协作治理有利于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的提升。由于社会现实存在的种种壁垒、制度性障碍和各种人为制约因素等,使得公共住房政策的施行远比市场决策复杂艰难,所以常常导致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失败或失效,达不到原本的维护社会公平的目标。虽然在公共住房政策制定之初,政府就预设了形式不一的社会组织或公众参与渠道,如各式各样的居民住房情况调查、网络听政问政等,以便尽可能地兼顾社会住房利益需求,但是,在公共住房政策实际执行中,即使一项住房政策设计得再完美,由于执行主体对住房政策认识的严重不足、执行组织本身的固有缺陷或住房利益相关者的博弈等原因,公共住房政策的公平实质也难以充分发挥。协作治理提倡政府机构和社会各方行动主体在平等的条件下展开沟通和磋商,产生深层次的理解与信任,并力求在不一样的利益团体之间维持动态平衡。与此同理,随着民间建房组织的不断壮大和公众参与住房政策行动的意识与水平渐涨,在公共住房政策执行时强调多方协作,可以有效增加弱势群体在住房决策中的砝码,也有利于提高住房政策的认同度和服从力,确保公共住房政策能真正体现出中低收入阶层的利益偏好,最终提升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

【注释】

[1]姚玲珍.中国公共住房政策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2-13.

[2][日]原田纯孝.法国的住宅政策与住宅保障[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0(4):58-62.

[3]余南平.欧洲社会模式:以欧洲住房政策和住房市场为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88.

[4][美]阿列克斯·施瓦兹.美国住房政策(第二版)[M].陈立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43.

[5][英]戴维·莫林斯,艾伦·穆里.英国住房政策[M].陈立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82-89.

[6][日]平山洋介.日本住宅政策的问题[M].丁恒,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6-7.

[7]张祚.公共商品住房分配及空间分布问题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51-52.

[8]孙洁.PPP与保障性住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7.

[9]包玉秋.社会公平的法哲学基础[J].社会主义研究,2007(5):77-80.

[1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9-10.

[1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47-151.

[12][美]汤姆·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M].雷克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08-109.

[13][英]杰里米·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59.

[14][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功利主义[M].叶建新,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105.

[15][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功利主义[M].叶建新,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147.

[16][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下卷)[M].赵荣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539-542.

[17][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下卷)[M].赵荣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558.

[18][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6-57.

[19][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M].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247.

[20][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M].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25.

[2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

[2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72、80.

[23][印]阿马蒂亚·森.正义的理念[M].王磊,李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2.

[24]莫勇波.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政府执行力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3.

[25][美]拉里·博西迪,拉姆·查兰,查尔斯·伯克.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M].刘祥亚,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0.

[26][美]保罗·托马斯,大卫·伯恩.执行力: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M].白山,译.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3:1.

[27][美]詹姆斯·布里克利,克利福·史密斯,等.执行力:组织设计的核心[M].袁世珮,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5.

[28]人民网.经理人如何提高执行力[EB/OL].[2004-1-13].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53/11099/1005081.html.

[29]于凤荣,王殿春.提高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对策研究[J].行政论坛,1995(3):11-13.

[30]周国雄.博弈:公共政策执行力与利益主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

[31]王学杰.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力的结构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8(7):62-65.

[32]宁国良,刘辉.成本-效益分析:公共政策执行力研究的新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10(6):61-64.

[33]莫勇波.政府执行力:理论思路与现实路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49.

[34]丁煌,周丽婷.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基于多中心治理视角的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3):112-118.

[35][丹]本特·格雷夫.比较福利制度:变革时期的斯堪的纳维亚模式[M].许耀桐,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209-210.

[36][英]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M].李惠斌,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52.

[37]丁学娜,李凤琴.福利多元主义的发展研究:基于理论范式视角[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58-164.

[38]黄源协.社区照顾:台湾(地区)与英国经验的检视[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125.

[39]Richard Rose,Rei Shiratori.The Welfare State:East and West[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13-39.

[40]A.Evers&H.Wintersberger.Shifs in the Welfare Mix:Their Impact on Work,Social Servicesand Welfare Policies[M].Bloomington:Campus Verlag,1990:7-30.

[41]Evers A.Part of the Welfare Mix:The Third Sector as an Intermediate Area[J].Voluntas,1995,6(2):159-182.

[42]彭华民,黄叶青.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40-48.

[43]N.Johnson.The Welfare State in Transition: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lfare Pluralism[M].Brighton:Wheatsheaf,1987:58-94.

[44][英]马丁·鲍威尔.理解福利混合经济[M].钟晓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19.

[45]Neil Gilbert,Paul Terrell.社会福利政策导论[M].黄晨熹,等,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78-79.

[46][英]贾森·安奈兹.解析社会福利运动[M].王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22.

[47]郑永年.住房政策不只是经济政策[EB/OL].[2010-7-11].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2010-07/11/c_12320608.htm.

[48]郭巍青,江绍文.混合福利视角下的住房政策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128-134.

[49]韩央迪.从福利多元主义到福利治理:福利改革的路径演化[J].国外社会科学,2012(2):42-49.

[50]刘伟忠.我国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2:26.

[51]周毓萍.基于协同管理理论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21.(www.xing528.com)

[52]丁铭华.基于自组织的企业集团资源协同管理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8:10.

[53]谢梅隆.狭义项目群管理分析及其在软件外包企业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11:28.

[54][英]安德鲁·坎贝尔凯瑟琳·萨姆斯·卢克斯.战略协同(第二版)[M].任通海,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

[55][美]尤金·巴达赫.跨部门合作:管理“巧匠”的理论与实践[M].周志忍,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

[56]丁煌,周丽婷.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基于多中心治理视角的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3):112-118.

[57][英]迈克尔·博兰尼.自由的逻辑[M].冯银江,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150-184.

[58][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69-75.

[59][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M].王建勋,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235-249.

[60][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78.

[61][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62][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多中心治理体制[J].国外理论动态,2013(2):80-87.

[63][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余逊达,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122.

[64][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多中心治理体制[J].国外理论动态,2013(2):80-87.

[65]孔繁斌.公共性的再生产:多中心治理的合作机制建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57.

[66][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M].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30-31.

[67]Katzenstein P.J.Between Power and Plenty:Foreign Economic Policies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tates[M].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8:9.

[68]胡伟,石凯.理解公共政策:“政策网络”的途径[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7-24.

[69]石凯,胡伟.政策网络理论:政策过程的新范式[J].国外社会科学,2006(3):28-35.

[70]David Marsh.Comparing Policy Networks[M].Buckingham and Philadel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1998:6-7.

[71]Freeman J.L.The Political Process[M].New York:Random House,1965:22.

[72]李玫.西方政策网络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2-13.

[73]R.A.W.Rhodes,David Marsh.Policy Networks in British Government[M].Oxford:Clarendon Press,1992:14.

[74]Walter J M Kickert,Erik-Hans Klijn,Johannes F.M.Koppenjan.Managing Complex Networks:Strategies for the Public Sector[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7:32.

[75]石凯,胡伟.政策网络理论:政策过程的新范式[J].国外社会科学,2006(3):28-35.

[76]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1(9):40-44.

[77][英]鲍勃·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J].漆蕪,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1):31-48.

[78][瑞士]彼埃尔·德·塞纳克伦斯.治理与国际调节机制的危机[J].冯炳昆,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1):91-103.

[79][法]玛丽-克劳德·斯莫茨.治理在国际关系中的正确运用[J].肖孝毛,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1):81-89.

[80][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张胜军,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5.

[81][英]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华夏风,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1):19-30.

[82]Rhodes,R.A.W.TheNewGovernance:GoverningWithout Government[J].Political Studies,1996,44(4):652-667.

[83]JanKooiman.ModernGovernance:New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2:35-48.

[84]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

[85]刘军宁.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M].北京:三联书店,1995:55-56.

[86]徐勇.GOVERNANCE:治理的阐释[J].政治学研究,1997(1):63-67.

[87]毛寿龙,李梅,陈幽泓.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7.

[88]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1):20-32.

[89]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7.

[90][法]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M].高凌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89.

[91][瑞士]弗朗索瓦-格扎维尔·梅里安.治理问题与现代福利国家[J].肖孝毛,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1):59-68.

[92]John Donahue.On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2004:1.

[93][以色列]埃瑞·维戈达.从回应到协作:治理、公民与未来的公共行政[J].孙晓莉,译.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5):91-96.

[94][美]罗伯特·阿格拉诺夫,迈克尔·麦圭尔.协作性公共管理:地方政府新战略[M].李玲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

[95]Chris Ansell,Alison Gash.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07,18(4):543-571.

[96][美]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孙迎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7.

[97]刘亚平.协作性公共管理:现状与前景[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574-582.

[98]秦长江.协作性公共管理:理念、结构与过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2:182.

[99]姜士伟.“协作治理”的三维辨析:名、因、义[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12):11-15.

[100]周晓丽,马晓东.协作治理模式:从“对口支援”到“协作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12(9):67-79.

[101]王国红,马瑞.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与重塑:多元协同治理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2):70-75.

[102]邓念国.公共服务提供中的协作治理:一个研究框架[J].社会科学辑刊,2013(1):87-91.

[103]吕志奎,孟庆国.公共管理转型: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兴起[J].学术研究,2010(12):31-37.

[104]夏美武,赵军锋.危机管理中多元协作的动力与阻力分析[J].江海学刊,2011(6):134-138.

[105]周晓丽.论公共危机的协作治理[J].新视野,2012(3):66-69.

[106][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M].解莉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