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各省市应如何应对智慧城市建设?

各省市应如何应对智慧城市建设?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各权威研究机构对全国各省市信息化发展水平以及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评估评测结果来看,上海均位居前茅。其中,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推出的2014年全国各省市信息化发展指数评估中,上海位列第一;根据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发布的第四届智慧城市测评报告,上海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在全国位居第二,仅次于无锡。目前正在推进全市统一的公共停车诱导信息平台建设。

各省市应如何应对智慧城市建设?

在全球智慧风潮和国家政策的鼓励下,2010年,宁波市作为中国第一个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拉开了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序幕。随后,南京、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地纷纷加入“智慧城市”“感知中国”建设的赛跑,希望借助物联网布局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陆续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目前我国已有154个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5]

IDC(International Data Company,国际数据公司)于2015年10月宣布了2015年领先智慧城市奖的城市获奖名单,大陆有20个城市由于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优异成绩被认可(见表2-4)。

表2-4 IDC 2015中国领先智慧城市奖名单

资料来源:IDC Announces 2015 China Leading Smart Cities-20 Cities Receiving Recognition for Smart City Achievements.http://www.idc.com/getdoc.jsp?containerId=prSG25977215

IDC在其分析中发现了这20个获奖城市的几个共同特征和趋势:

(1)自上而下的设计:基于城市整体规划之上形成了它们的智慧城市发展计划;

(2)在智慧城市发展中有效地利用新兴的技术,特别是第三方平台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和社交媒体;

(3)居民导向的,聚焦于满足当地居民日常生活所需且给予高优先级

(4)窄化专业化的范围,基于城市的有利的特征,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建立智慧城市,以独特的识别性做关键布局。

这些特征给中国其他城市以及亚太地区的更大范围的城市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和学习经验。

1.宁波

宁波是全国较早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自2010年以来,宁波顺应“信息经济”“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的新形式、新要求,加快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以智慧应用体系为推手,以智慧产业发展为突破,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民生服务、经济发展以及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城市运行效率、群众生活品质和经济发展能级,先后获得中国十大智慧城市、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合作试点城市等殊荣。

“城市更聪明、民生更便捷”,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倾力为民生。制定“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伊始,宁波就对市民反映强烈的“城市病”进行了分类梳理,先后斥资100多亿元启动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公共服务等十大应用体系建设和运作。据统计,宁波“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建设的87个项目中,超过三分之一项目涉及民生服务。(www.xing528.com)

宁波建设智慧城市基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强大配套。近年来,宁波相继实施了“宽带中国”专项行动、无线城市和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工程,花大力气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一张覆盖宁波城乡的高速光网已然建成,城区到户30M,农村到户平均6M,整个宁波的城域出口带宽则达到每秒2.15TB,走在全省前列。而在空中,8 300个4G信号基站、1 580个免费无线上网热点和超过1.2万个AP(无线访问接入点),编织起一张巨大的无线网,只要“一机在手”,天下事尽收眼底。同时,宁波还积极整合原有独立信息系统,建立政务云计算中心,逐步形成了全市统一的信息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数据融合与共享平台、电子政务与智慧城市应用以及信息安全支撑平台,将“信息孤岛”互联成网,让“智慧因子”融入城市民生的方方面面。

未来,宁波将以医疗、交通、教育等重大民生领域为突破口,深入推进重点智慧应用体系建设,让城市更加聪明,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2.上海

2011年以来,上海全力推进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从各权威研究机构对全国各省市信息化发展水平以及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评估评测结果来看,上海均位居前茅。其中,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推出的2014年全国各省市信息化发展指数评估中,上海位列第一;根据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发布的第四届智慧城市测评报告,上海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在全国位居第二,仅次于无锡。总体上看,“十二五”期间上海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保持和巩固了国内领先地位,涵盖各领域的智慧应用得到深化推进,推动了面向市民生活的综合信息化应用服务。

(1)智慧交通领域。建设了公共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城市快速路、中心城地面主要道路和郊区干线公路三张路网的交通流状态数据和视频信息全覆盖。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已建成284条车道,有45万ETC用户,实现泛长三角五省一市高速公路ETC互联互通。电子站牌和公交APP覆盖950余条线路、1.4万辆公交车实时到站信息。目前正在推进全市统一的公共停车诱导信息平台建设。

(2)智慧健康领域。推进市民健康档案工程建设,完成市级平台、医联平台、市公卫平台和17个区县平台的建设和互联互通,建立了近3 000多份动态采集和维护的市民健康档案。

(3)智慧教育领域。推动开展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一网两平台三中心”的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构架初步形成。上海学习网整合超过14T的教育资源库,包括终身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优质资源。

此外,在智慧养老、智慧旅游、智慧文化等领域积极推动了为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文化上海云平台等一批示范项目,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3.无锡

2015年11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年会上,无锡凭借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一中心四平台”、智慧应用提升工程建设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再获全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第一名,总分达到80.20分,超过上海、北京、杭州、宁波、深圳等城市。

近年来,无锡正式出台了《智慧无锡建设三年行动纲要(2014—2016年)》,为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构建了总体框架,明确了推进思路。2015年是这一纲要具体实施的攻坚之年,也是建好智慧无锡的筑基之年。这一年里无锡率先建成了全免费Wi-Fi城市,率先成为省内首个全光网城市,率先在省内开通了微信城市服务入口,率先基本建成了城市大数据中心和四大平台,智慧教育、智慧安防、智慧养老等一批应用提升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一年里无锡获得了腾讯的智慧城市奖以及中国信息中心和IDC评选的2015年度中国领军智慧城市称号。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扶持推动下,无锡智慧城市建设在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和示范应用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在信息资源、政务运行、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以求取得突破为目标,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民生服务、城市管理、政务运行、经济管理和保障条件等7个方面确定了40项重点工作,并逐个分解到各责任部门。各责任部门按照工作要点全力推进,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积极推动智慧应用提升工程,各牵头单位推进相关领域智慧应用,智慧教育、智慧安防、智慧养老、智慧城管等一批应用提升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市民政局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养老建设的通知》,在全市推进智慧机构养老管理服务平台,发布了“无锡市社会养老便民地图”,“滨湖社区通”上线运行,将111个社区(村)信息集纳在一个微信号上,搭建了亲民互动的社区公众服务平台。市卫计委制定并下发了《“智慧健康”三年行动方案(2015—2017年)》,建成了覆盖全市的健康档案数据中心,已建立动态管理的健康档案总计530余万份;部分建成公共卫生数据中心,累计已开展各类公共卫生服务1 240余万人次。市残联积极开展残疾人居家养残智慧服务,完善残疾人信息管理系统。市教育局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水平,100%的学校建成了校园网,50%以上的学校带宽接入达到100M以上,为无锡地区中小学生每人提供1Gb的网上“学习空间”,为教师提供10Gb的网上“教学空间”,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覆盖率达91%。市体育局积极推进“e动锡城”智慧健身馆建设,推进“无锡智慧体育产业园”建设。广电集团的“智慧无锡”民生云2015年以来新增上线了摇摇乐、新华社、交管、物价等多个便民服务模块。市公安局构建了视频汇聚管理平台,整合汇聚公安自建及社会面监控共25 346路,实现政府应急、交通、安全等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共享应用,积极推进视频监控应用创新,“无锡交警”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突破70万大关,成为名副其实的江苏政务微信第一品牌。市城管局推动建成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城市部件和事件的动态管理。市环保局大力推动“感知环境,智慧环保”环境监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基本实现了对全市环境的全面感知、动态监控以及远程反控。市供电公司全面完成了电表的智能化推广安装工作,试点建设了智能用电小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