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分析介绍

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农业环境质量恶化,已成为妨害农业生物正常生长发育、破坏农业生态平衡的突出问题之一。随着人类社会工农业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人为因素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世界越来越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对动物的主要危害是刺激呼吸道,引起肺水肿和出血。飘尘造成空中多云、多雾,减弱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度,也影响农业生产。

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分析介绍

从治理农业环境污染和工业“三废”看,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较注重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但与国外农业投入品相比,我国农业投入品不占优势,且部分农民农药化肥地膜等农业投入品科学投入意识不强,每年因过度投入造成的浪费现象屡屡出现,农业环境污染以及工业“三废”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相伴而来。

农业环境是指农作物、林木果树、畜禽和鱼类等农业生物赖以生存、发育、繁殖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农田土壤、农业用水、空气、日光、温度、农业生物等。当前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农业环境质量恶化,已成为妨害农业生物正常生长发育、破坏农业生态平衡的突出问题之一。其中既有由农业外的人类活动引起的,也有由农业生产本身引起的。

随着人类社会工农业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人为因素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世界越来越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重金属多为有色金属,在人类生产、生活各方面应用广泛,同时也伴随着重金属的严重环境污染。有色重金属矿床的开发冶炼是向环境中排放重金属最主要的污染源。通过“三废”向环境中排放重金属的工矿企业,如采矿、选矿、冶金电镀电工染料纺织、炼油等。由于这些污染源大多是点性污染源,故对土壤环境来说是不均匀污染,在局部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能相当严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市内工业、交通排放各种废弃物的增多,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显著增加,其中以汞和铅最为突出。

随着人为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重金属污染物的增多,通过沉降重金属污染土壤也表现得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如:燃烧释放的汞占人为释放量的57%~71%;燃煤、燃油向大气输入镍占人为释放量的60%~78%;由于汽车使用的汽油中加入抗爆剂——四甲基铅和四乙基铅,故在汽车尾气中排放出的铅含量为20~50 μg/L。在农业中,农药、化肥、污泥的施用,污水灌溉,也是加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化肥中,其原料矿石本身的杂质及生产工艺流程的污染使其重金属的含量颇高,如:有的过磷酸钙肥料中的镉和砷含量较高,据广州市磷肥石灰测定结果,镉含量为2~3 mg/kg,砷含量为60~80 mg/kg,汞含量为1~2 mg/kg。在农药中以含汞、砷和铅的较多,如:含有机汞制剂有赛力散、西力升等,含有机砷制剂有稻脚青、苏农6401,含砷铅的砷酸铅、亚砷酸铅等,含其他重金属的农药有代森铅等。故长期施用化肥、农药可使土壤遭受重金属污染。

(一)农业外的污染来源

1.农区大气污染

全世界每年排入大气的废气中约含400多种有毒物质,通常造成危害的约30余种。

主要的有害气体有:①二氧化硫。排放量最大,危害最严重。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厂和石油加工厂、石油化工厂等的煤炭燃烧。对植物的危害,多发生在生理功能旺盛的叶片上,导致叶片枯萎、早期落叶,并影响结实。受污染的桑叶,会损害蚕的消化器官。漂流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可成为硫酸雾,随雨(雪)的降落而形成酸雨(酸雪),使土壤变酸,或使原来的酸土变得酸度更大,直接毒害农作物、林木和牧草,也不利于土壤中硝化细菌、共生和非共生固氮细菌的活动和繁殖,导致土壤肥力降低。酸雨降入水域,还会毒死鱼类。②氟化物。以氟化氢的排放量最大,毒性最强。主要来源于制造磷肥、釉瓦、搪瓷、玻璃等用萤石或氟硅化钠作原料的工厂;煤炭燃烧时也有排放。受害植物的基本症状与二氧化硫相似。家畜的氟中毒,主要由摄食氟含量高的饲料或饮水后引起(见氟化物中毒)。③氯。来源于食盐电解工业,以及制造农药、漂白粉、消毒剂、合成纤维等工厂的排气及溢漏事故。作物受害时,叶片由出现白色或浅黄褐色伤斑,发展到全部变白,干枯死亡。空气中氯气超过1/250 000时,动物可发生肺水肿、黏膜充血、咳嗽、呼吸迫促等症状。④光化学烟雾。由汽车排气在紫外线作用下,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主要为含有臭氧氮氧化物、醛类和过氧乙酰硝酸酯等氧化物气体的氧化烟雾;此外还含有硫酸雾。其中,臭氧的危害限于成熟叶片,常使叶面布满褐色斑点,导致早期落叶和落花、落果。对动物的主要危害是刺激呼吸道,引起肺水肿和出血。过氧乙酰硝酸酯常使双子叶植物如豆类、番茄等的幼叶受害,气孔附近细胞原生质解体,导致小形叶或畸形叶;单子叶作物受害时,叶色褪绿,叶内受损;也有些受害作物不现外表症状,但酶活性受抑制,光合作用因而减弱。氮氧化物中以二氧化氮的毒性较大,可溶于水而被叶片吸收;还能使动物发生急性肺水肿,并致死。⑤粉尘。即空气中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粒径大于10 μm可很快沉降到地面的,称落尘;小于10 μm的,称飘尘。其中煤烟粉尘覆盖在植物的嫩叶、新梢或果实时会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果实受害后果皮变粗,品质下降,并使成熟果糜烂。同时也危害动物的肺部。金属粉尘中含有铅、镉、铬、锌、镍、锰、砷等微粒,降落后常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水泥粉尘与水结合后能在植物体上形成薄膜,阻碍植物的正常生理活动;水泥的碱性则可使植物体表面的角质皂化,丧失保护作用。飘尘造成空中多云、多雾,减弱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度,也影响农业生产。

2.农业用水污染

由工矿企业排放的未经净化的废水、废渣、废气和城镇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是主要的污染源。

农业用水中为害较大的污染物质主要有:

(1)氰化物和酚、苯类。电镀废水和焦炉、高炉的洗涤、冷却水是氰化物的主要来源;酚则主要来源于焦化厂、煤气厂、炼油厂的废水。低浓度时都有刺激作物生长的作用;但含量较高(如氰化物超过50 mg/L)时,则作物生长明显受抑制以致死亡。它们在谷物、蔬菜内的蓄积,还会使产品的食用价值降低以致丧失,影响人、畜健康。但自然界中许多植物和微生物能将氰、酚等转化为无毒物质;只有当有毒物质的含量超过了它们的自净能力时,才造成危害。

(2)三氯乙醛。即水合氯醛,主要来源于化工、医药和农药等工厂的废水,对单子叶植物特别是小麦损害严重。灌溉水中含量达5mg/L时,就能使麦苗生长畸形。

(3)次氯酸。主要来源于电解食盐水制碱工艺过程中排放的含氯废水。白菜、黄瓜、棉花大豆等最易受害,大麦、小麦、玉米和豌豆次之,水稻高粱的抗性较强。

(4)油类。油污染主要由油田和石油工业、汽车工业以及由洗涤金属、鞣革等产生的废水造成。以轻油的危害最大。对水稻除因直接附着或侵入植株体内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外,还常因覆盖稻田水面而妨碍土壤中氧的补给,或促使水温和地温上升,土壤异常还原,引起根腐现象。

(5)洗涤剂。主要来自家庭生活污水。在水中的硬型ABS(烷基苯磺酸盐)浓度在10×10-6以上时,水稻生长即受抑制,100×10-6时产量急剧下降;对米质则5×10-6的含量就能造成影响。土壤中硬型ABS的残留量较大;软型易被微生物分解,残留较少,危害较轻。

(6)氮素过剩。城市污水和畜舍污水中均富含氮素。用于灌溉时如水中氮素浓度适当,对水稻等作物有利;氮素供给过剩时,水稻会呈现贪青倒伏、结实不良、病虫害多发等现象。

(7)病原微生物。农田用水被未经净化的城市生活污水污染时,其中所含的大量沙门氏杆菌、痢疾杆菌、肝炎病毒、蠕虫卵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可黏附在蔬菜上,成为多种疾病的传染源。

此外,农业用水和农田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还常污染水体,对水产业造成危害。如:水中氰化物含量为0.3~0.5 mg时就可使许多鱼类致死;酚可影响鱼、贝类的发育繁殖;虾对石油污染特别敏感,鱼卵和幼鱼为油膜粘住后会变畸形或失去生活能力,成鱼会因鳃上沾油而窒息死亡。镉、汞和铅对鱼类生存的威胁也很大。水中镉含量为0.01~0.02 mg时即致鱼类死亡。汞易在鱼体内富集。20世纪50~60年代,日本水俣市和新潟县的居民曾因长期食用被甲基汞污染的鱼类而发生震惊世界的公害病水俣病

3.农田土壤污染

农田土壤污染与农业用水污染密切有关。当土壤中增添了某些通常不存在的有害物质,或某些固有物质含量增高时,土壤的物理性质就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降低土壤肥力,妨碍作物生长发育。

造成农田土壤污染的有毒物质主要是重金属污染,大多来自工业“三废”。

重金属污染不仅能够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还能够抑制作物根系生长和光合作用,致使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更为重要的是重金属还可能通过食物迁移到动物、人体内。严重危害动物、人体健康。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土壤污染中备受关注的公共问题之一。

(1)汞。土壤中汞的存在形态有无机态与有机态,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无机汞有HgSO4,Hg(OH)2,HgCl2·HgO,它们因溶解度低,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能力很弱。但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汞可向甲基化方向转化。在好氧条件下主要形成脂溶性的甲基汞,可被微生物吸收、积累,而转入食物链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在厌氧条件下,主要形成二甲基汞,在微酸性环境下,二甲基汞可转化为甲基汞。汞对植物的危害因作物的种类和生育而异。汞在一定浓度下使作物减产,在较高浓度下甚至使作物死亡。

(2)镉。土壤中镉的存在形态也很多,大致可分为水溶性镉和非水溶性镉两大类。镉对农业最大的威胁是产生“镉米”“镉菜”。镉进入人体并累积,多年后可引起骨痛病。另外,镉会损伤肾小管,可能诱发糖尿病。镉还会引起血压升高,可能诱发心血管病。镉的危害不容忽视。

(3)铅。进入土壤中的铅在土壤中易与有机物结合,极不易溶解,土壤铅大多在表土层被发现,表土铅在土壤中几乎不向下移动。铅对植物的危害表现为叶绿素下降,阻碍植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谷类作物吸铅量较大,但多数集中在根部,茎秆次之,籽实中较少。因此铅污染的土壤所生产的禾谷类茎秆不宜作饲料。铅对动物的危害则是累积中毒。人体中铅能与多种酶结合从而干扰有机体多方面的生理活动,危害全身器官。

(4)铬。植物吸收的铬约95%留在根部。据研究,低浓度的Cr6+能提高植物体内酶活性与葡萄糖含量;高浓度时则阻碍水分和营养向上部输送,并破坏代谢作用。对人体与动物也是有利有弊。人体中含铬过低会产生食欲减退症状。当饮水中超标400倍时,会发生口角烂、腹泻、消化紊乱等症状。

(5)砷。土壤中的砷大部分为胶体吸收,或和磷一样与土壤中铁、铝、钙离子相结合,形成难溶化合物,或与铁、铝等氢氧化物发生共沉。如果pH值高,那么土壤砷吸附量减少而水性砷增加;土壤在氧化条件下,大部分是砷酸,砷酸易被胶体吸附,而增加土壤固砷量。随着Eh值的降低,砷酸转化为亚砷酸,可促进砷的可溶性,增加砷害。砷对植物危害的最初症状是叶片卷曲枯萎,进一步症状是根系发育受阻,最后是植物根、茎、叶全部枯死。一般认为亚砷酸盐对作物的危害性比砷酸盐类高3倍以上。为了有效地防止砷的污染及危害,采取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值的措施以减少低价砷酸盐的形成、降低其活性是非常必要的。砷对人体危害很大,它能使红细胞溶解,破坏正常生理功能,甚至致癌等。

(二)农业内的污染来源

由于农药、化肥的使用是提高种植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日益增加的农药、化肥等化学品通过生产、运输、储存、废弃等不同环节大量进入环境和生态系统,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地膜覆盖的增温、保水功能导致农作物增产及作物适作区扩大,该项技术带来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业生产力的飞跃,但同时也带来了“白色污染”。

面对不合理使用农业生产投入品造成的污染,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治理和大力治理白色污染已成为今后农业生产的必然发展趋势。

1.土壤中农药的残留污染

(1)农药的使用情况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使用农药的国家之一,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病虫草害是最为严重的危害因子,对病虫草害的防治已成为农业生产最为重要的部分,使用农药防治病虫草害是最快速、经济、有效的手段。近年来,中国农药的使用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目前,世界上每年的化学农药的产量(以有效成分计)约2×106t。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高明介绍,中国农药的平均施用量是13.4 kg/hm2,其中有60%~70%残留在土壤中,1990年农药施用总量约为70万t,至2010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170多万t。据统计,在利用农药进行病虫草害防治的过程中,只有25%~30%能够喷到防治靶标上,喷到靶标害虫上的农药所占比例则不足19%,对害虫起作用的部分还不到全部用药量的0.03%,足见农药的利用率之低,其余的则会有20%~30%进入大气和水体,50%~60%残留在土壤中。

(2)农药残留对土壤的污染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产品(或食品)及环境中的微量农药,除农药本身外,也包括农药的有毒代谢物和杂质,是农药及其他相关物质的总称。残存的农药残留数量称为残留量,以每千克样本中有多少毫克(mg/kg)表示。农药残留是施药后的必然现象,但如果超过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会对人畜产生不良影响或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造成毒害。

在农药使用过程中,约有一半药剂下落到土中。由于农药本身不易被阳光和微生物分解,对酸和热稳定,不易挥发且难溶于水,故残留时间很长,尤以对黏土和富于有机质的土残留性更大。以中国为例,虽然从1983年已全面禁用有机氯农药,但以往积累的农药仍在继续起作用。据调查,DDT的用量仅及六六六的1/10,但因其高残留特性,在土壤中积累的比六六六还多。中国目前土壤中积累的DDT总贮量约8万t,贮存的六六六约5.9万t,这些累积的农药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农药对土壤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其对土壤肥力、植物生长发育和植物病虫害相联系的微生物种类、数量和活性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直接或间接的、抑制或促进的、暂时或持久的、可逆或不可逆等。如杀虫剂和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会杀死土壤微生物或抑制其活动。土壤杀菌剂和熏蒸剂则影响土壤微生物体系间的平衡关系。农药通过对土壤微生物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土壤中酶的活性及营养物质的转化,改变农业生态系统营养循环的效率和速度,使土地持续生产力下降。同时,土壤中的农药残留还会造成重金属污染,土壤一旦遭受重金属污染将很难恢复。(www.xing528.com)

2.土壤中化肥的残留污染

(1)化肥的使用情况

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中国化肥使用量从2.805×107t增长到5.5617×107t,年均增长率达到3.7%;单位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由187.5 kg/hm2增长到346 kg/hm2,年均增长率为3.3%。据统计,每年中国的化肥消耗量为世界化肥生产总量的27.5%,但有效利用率仅为30%,致使每年约有1800万t化肥流入环境,20世纪90年代后,化肥的增产效果已远不及过去明显,甚至在某些地区出现了减产。

(2)化肥的过量施用对土壤的污染

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大,化肥对农业土壤的污染日趋加重。大量的化肥流失,使化肥中的有害物质及过剩的氨、磷等营养元素对土壤造成污染,从而恶化土壤的理化性质。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会改变土壤的酸碱性,使土壤酸化或碱化,直接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施肥过量或不当会使土壤微生物受到不良影响,造成土壤有机质减少,肥力衰退。此外,过量的化肥还会通过地表径流、淋溶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湖泊江河、水库等水体富营养化。

3.农用地膜残留污染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将塑料薄膜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虽然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进行相关研究,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将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但应用面积和范围却后来居上,已经成为地膜覆盖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地膜覆盖栽培不仅规模大,涉及的作物种类也很多。目前,在新疆、山东、山西、内蒙古、黑龙江、陕西、甘肃等高寒冷凉、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地膜覆盖技术已逐渐推广应用到40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上,尤其是在蔬菜、玉米和棉花种植方面应用广泛,呈持续增长的趋势。随着地膜应用范围扩大,其副作用也随之显现出来,尤其是土壤中残膜的不断累积,不仅污染土壤,妨碍耕作,破坏耕作层土壤结构,而且阻碍水肥输导,影响土壤通透性和作物生长发育,已经对农业环境构成重大威胁。

(1)农田地膜残留特征及影响因素

①农田土壤中残留地膜的分布及形态特征

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主要分布在耕作层。集中在0~10 cm的土壤中,一般要占残留地膜的2/3左右,其余则分布在10~30 cm,40 cm以下基本没有分布。土壤中残留地膜大小和形态多种多样,受农事活动和农膜使用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片状、卷缩圆筒状和球状等,它们在土壤中呈水平、垂直和倾斜状分布。地膜残片的面积差异较大,山西棉田地膜残片的面积一般在10~15 cm2,约占地膜残留量的73.9%,其次是小于5 cm2的残片,约占13%;而在新疆长期应用地膜的棉区,34%的残留地膜面积小于5 cm2;华北和东北地区土壤中地膜残片较大,多在20~50 cm2。受使用年限的影响,地膜在使用后,其表面结构发生改变,残留地膜常常出现龟裂、分层现象,而且这种变化与存留在土壤中的年限有极大关系。

②影响地膜残留量的主要因素

农田中地膜残留量的多少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种植方式和覆膜次数。覆盖次数和频度高的一年两熟或多熟种植区较一年一熟地区农田地膜残留量大,据实测资料显示,在山东省,覆盖2次、3次、4次和5次的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分别较覆膜1次的增加40%、49.5%、56.2%和61%。

第二,覆膜时间长短和农民回收地膜的习惯。覆膜时间越长,地膜残留量就可能越高,而精耕细作和地膜回收比较仔细及时的则耕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较小。

第三,种植的作物种类。在南疆地区,使用地膜两年后的棉花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最高,为41.9 kg/hm2;小麦地残留量居次,为27.2 kg/hm2;瓜菜地残留量为204 kg/hm2;玉米地残留量最低,为17.6 kg/hm2。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农事活动影响的结果。

第四,农膜本身特性。地膜越薄,抗拉能力越差。易破碎的地膜将导致耕地土壤中残留量增加。根据中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3735—1992的规定,聚乙烯地膜的厚度不应低于0.008 mm。这个标准只有日本地膜标准厚度的57%。即使如此,中国不少企业生产的地膜厚度还达不到要求。由于这些地膜极薄,抗拉能力差,易碎,加大了回收难度,造成残留量加大。新修订的《农用地膜》强制性国家标准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对地膜的适用范围、分类、产品等级、厚度和偏差、拉伸性能、耐候性能等多项指标进行了修订,特别是提高了地膜的厚度下限,新国标厚度由原来的0.008 mm、±0.002 mm变更为0.010 mm、+0.003 mm、-0.002 mm,有利于地膜机播作业和回收再利用,对于解决地膜残留问题、减少农田“白色污染”、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农用地膜产品厚度的增加影响着地膜的需求量,新国标正式实施后,地膜需求量将有所提升。

(2)残留地膜对农业环境的危害和影响

由于地膜分子量大、性能稳定,能够在自然条件下在土壤中长期存留。残留农膜对农业生产及环境都具有较大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即影响农田土壤特性,从而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农事操作和导致牛、羊等家畜误食死亡。

①残留地膜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由于地膜不易分解,残留在农田土壤中的地膜对土壤特性会产生系列不利影响,最主要的是残留地膜在土壤耕作层和表层阻碍土壤毛管水、降水和灌溉水的渗透,影响土壤的吸湿性,从而阻碍农田土壤水分的运动,导致水分移动速度减慢,水分渗透量减少。据实测资料,水分下渗速度与土壤中地膜残留量呈对数关系,当残留量达到360 kg/hm2时,水分下渗速度明显减慢,只相当于对照组的2/3。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还可能使土壤孔隙度下降,通透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农田土壤空气的正常循环和交换,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正常活动,降低土壤肥力水平。在新疆等地,残膜还可能导致地下水难以下渗,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等。当农膜残留量达到225 kg/hm2时,土壤容重增加18.2%,土壤孔隙度降低13.8%,土壤含水量降低11.7%,而且这些土壤参数值随残留农膜碎片增大而变劣。

②残留地膜对农作物的危害

残膜的聚集阻碍土壤毛细管水的运移和降水的渗透,对土壤容重、孔隙度和通透性都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由于残膜影响和土壤理化性状的破坏,必然造成农作物种子发芽困难,根系生长发育受阻,农作物生长发育受抑制。同时,残膜隔离作用影响农作物正常吸收养分,影响肥料利用效率,致使产量下降。

③农田残留地膜的其他副作用

由于回收残膜的局限性,加上处理回收残膜不彻底,部分清理出的残膜弃于田地、水渠、林带中,影响生态环境,造成“视觉污染”。残膜还可能缠绕在犁头和播种机轮盘上,影响田间作业。另外残膜的碎片还会随农作物的秸秆和饲料混在一起,牛羊等家畜误食后,可导致肠胃功能不良,严重时会引起牲畜死亡,如有关人员在甘肃梁平地区调查发现,一些牛羊由于误食残留在农田的地膜而死亡。在山东泗水县苗馆镇也出现多起牛羊吞食了化纤塑料之类杂物而死亡的事例。

(三)农业环境保护措施

20世纪60年代以来,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有了较大规模的开展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的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始于70年代初。在工作中,相继成立了农业环境保护研究机构和农业环境保护监测所(站)。1981年,成立农业环境保护协会和科技情报网,并在部分高等农业院校开设了农业环境保护系或专业,初步形成了农业环境的管理、监测、科研和教育系统。农业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分述如下。

1.控制和消除污染源

世界各国已颁布几十项有关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条例,规定了50多种污染物的环境标准。中国已颁布的有关条例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条例》《农业环境监测条例》等。此外,在《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和《渔业法》等法规中也有有关规定。内容主要包括对污染物的净化处理、排放标准以及排放量和浓度的限制等。除立法手段外,还常辅以行政措施和经济制裁,如排污收费、污染罚款等。

2.农业环境监测

目的在于迅速掌握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动向,提供预报资料,以便及早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污染物质危害,并为制定长期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监测内容以危害农业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为重点,在紧急情况下,可进行特定项目的监测。

3.污染防治措施

除严格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外,尚可采取如下一些防治措施:

(1)利用植物防治。如选用具有较强抗性和耐污性的树种营造防污林带,以阻止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并通过林网吸收污染物质等。某些对污染物敏感的植物,则可作为指示植物用来监测大气污染。

(2)利用某些生物的自净能力。池、沼、库、塘、湖泊等水域中的某些水生生物除能将酚、氰等毒物分解成无毒物质外,对汞、镉、铬、锌等元素也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3)耕作措施防治。对已被污染的土壤,除发挥土壤自然净化作用外,可通过深翻、刮土甚至换土等方法来消除污染。此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可提高土壤的净化能力;施加石灰、磷酸盐、硅酸盐等可抑制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

(4)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如禁用和限制使用剧毒农药和稳定性强的农药,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及利用天敌,培养抗性品种,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等。

(5)维护生态平衡。可采取的措施包括种植防护林,禁止对草原、森林和水域的不合理开发以及保护和利用天敌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