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介典型农产品加工业、中央厨房、综合利用模式与示范县

推介典型农产品加工业、中央厨房、综合利用模式与示范县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典型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央厨房及主食加工企业是农产品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7年底,农业农村部遴选编印《中央厨房产销模式及典型案例》,总结了中央厨房9大产销模式,并选择了56家典型企业进行了案例分析。嘉和一品的中央厨房,位于顺义南法信镇南陈路,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目前月均生产量是1800吨。

推介典型农产品加工业、中央厨房、综合利用模式与示范县

(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典型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和2016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给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策精神,切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典型带动和示范引导作用,加快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农业农村部于2017、2018年共总结推荐了208个“一企一业”“一园一业”“一县一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典型。

1.“一县一业”发展典型

(1)特点。主要是聚焦某一类农产品,实行全产业链整体推进方式,加工环节吃干榨净,加工产品经过物流配送和流通系统进行销售和消费,已经打造出了有影响的区域品牌,并能够与休闲旅游、餐饮体验、电子商务和其他服务业交叉融合,形成产城融合更加紧密、更加协调的发展格局。

(2)典型案例

2.“一园一业”发展典型

(1)特点。主要是通过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和企业集中,打造了特色优势加工产业集群,促进了加工企业与上下游各类市场主体首尾相连、前后衔接、集聚发展,形成“原料基地+加工园区+服务网络”一体化发展格局。

(2)典型案例

3.“一企一业”发展典型

(1)特点。主要是统筹协调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从农业源头做起,涵盖了种养、投入品使用、初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综合利用、物流销售、品牌推广等全过程,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多环节有机融合,形成了产业链竞争优势。

(2)典型案例

(二)中央厨房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为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必须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积极推进传统主食工业化、规模化生产”,要求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中央厨房及主食加工企业是农产品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狭义的中央厨房仅仅是餐厅后厨的延伸,以烹饪设备和手工操作为主。随着主食消费市场的迅速发展,主食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专业化分工日益细致,销售渠道日益多元化,中央厨房的功能定位生产方式都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央厨房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从属于餐饮企业的内部系统,而是作为一个社会单元,成为产业链上重要的共享资源,越来越多的中央厨房不再是由餐饮企业建立,而是独立经营的第三方企业。中央厨房不仅生产供应餐饮企业的即食产品,也包括可以多渠道销售的冷冻产品,或者是主食烹制过程中的原料或料理包等配料产品,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央工厂”,生产方式与主食加工企业日趋融合。中央厨房产品不再只是为餐饮门店服务,也可以通过综合商超、销售门店、互联网等销售渠道直接供应给终端消费者。因此,从广义上来说,中央厨房应该泛指通过专业化设备设施进行主食产品、半成品或其配料的量化生产的企业,其根本功能是减少或替代餐饮门店厨房和家庭厨房的加工和烹制过程。2017年底,农业农村部遴选编印《中央厨房产销模式及典型案例》,总结了中央厨房9大产销模式,并选择了56家典型企业进行了案例分析。

从产业链角度看,中央厨房企业有“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两种经营模式。所谓“纵向一体化”,是以企业的核心业务为中心,向上游产业或下游产业进行业务拓展,涉足原料生产、中央厨房、销售终端等多环节的经营,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完整的主食产业链。所谓“横向一体化”,是指中央厨房企业专注于主食产品生产业务,从上游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或农户手中采购原料,向下游的餐饮企业、商超、便利店、消费者等直接供货销售或进行代工生产,形成社会资源共享的主食产业链。从经营策略角度看,中央厨房企业主要依据销售渠道、产品特点进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中央厨房企业的销售渠道主要有餐店、团体、综合商超、销售门店及互联网等,按销售渠道总结了餐店自供、门店直供、商超销售、团餐服务、旅行专供、在线平台等六种模式。中央厨房的产品形式包括成品、半成品、配料、代工产品等,产品类型包括综合套餐、特色主食、配料产品等,按产品特点总结了代工生产、特色产品和配料加工三种模式。

1.餐店自供型中央厨房

(1)基本特征:企业自行建立社区便利店或商超内设店,形成较大规模的区域性销售体系,主销内部品牌产品;产品类型多以熟食、半成品、早餐类主食为典型。

(2)优缺点:产品类别较少,有利于专业集成化生产,效率较高;依据直营门店销售信息可对市场进行快速响应,根据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策略或进行新产品开发;建立自营门店销售体系所需投资大、周期长,系统性经营风险加大。

(3)适用范围:已建设较大规模的区域性自营门店(餐车)销售体系;在区域性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4)典型案例

北京嘉和一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创立于2000年,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注册资金2400万元,是新希望六和股份公司旗下一家以粥为特色的中式连锁餐饮生产经营和服务企业。目前,在全国拥有130多家连锁餐厅,从全供应链服务模式向全生态服务模式发展。公司荣获中国餐饮业快餐知名品牌、中国快餐50强、北京餐饮十大品牌、纳税信用A级企业、中餐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荣誉。2016年收入2.6亿元,实现了1300多人的就业(农业户籍人数超过90%),并且在餐厅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及实习机会。目前嘉和一品供应链服务模式是: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

嘉和一品的中央厨房,位于顺义南法信镇南陈路,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目前月均生产量是1800吨。主要产品:主食类有皮蛋粥、南瓜粥、山药粥、蔬菜粥、包子、焖面、米饭等;菜肴类有黄焖鸡、酱牛肉老北京扣肉、炖排骨、莴笋五谷养生篮等,共计约200个品种。中央厨房包含自动化面点成型线(每小时可生产3600个包子)、焖面包装生产线(日均3万盒)、粥类产品生产线(日均30吨产量)、面条生产线、蔬菜生产线、肉食加工设备、调理品加工设备等。2016年,“嘉和一品”与“新希望六和”达成战略合作,充分依托“新希望六和”集团在食品产业链的综合优势(如猪肉、禽肉、蛋奶等多方面的优势),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的生态服务,形成“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的产销模式。

物流配送方面,嘉和一品建立了物流转运中心和信息处理中心。其中信息处理中心是公司的CPU,负责全部信息的输入、转化和输出。之后物流根据信息要求开展配送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嘉和一品利用现有京津冀为主的130家餐厅和网络平台(包括微信),把优质的产品和产业链优势,服务给第三方餐饮客户,让他们及他们的消费者也享受这个产销模式和产业链的价值。中央厨房生产的产品,不仅仅为嘉和一品自己的餐饮门店提供服务,还向业内连锁餐饮企业如吉野家、老家肉饼、西贝、伏牛堂,以及便利店与商超如好邻居、美团等客户,提供优质的半成品。

基地建设方面,嘉和一品现在的基地建设有肉类猪禽、蔬菜蛇豆、粮食大米三类生产基地。猪禽基地年设计屠宰生猪200万头,8000吨冷库保障,集生猪养殖、屠宰、物流配送、仓储及销售为一体,是华北地区规模大、标准高、设备和工艺流程一流的现代化大型食品加工基地。禽类基地集饲料加工、肉鸡养殖、肉鸡屠宰、熟食加工的高端一体化。日屠宰量为10万只鸡,年产量为6万吨。自有规模化笼养鸡场15个,存栏量207万只/批次,建成年出栏商品鸡2400万只。蔬菜基地集种植基地、加工生产、冷藏、销售为一体,有蔬菜种植基地3000亩,通过了HACCP、KOSHER、BRC、ISO22000质量体系和CERES有机食品认证。粮食大米的基地,位于大洼区清水镇内。工厂目前占地约100亩,另有正建新厂约70亩,年收购量6万吨,年加工量4~5万吨。正在设计策划改进现有的设备、提高产能和冷链管控能力,促进全程一体化标准运作。

未来,嘉和一品将会在中关村、建外SOHO等多个地点建立无人自主配送站。通过嘉和一品与他人合作建立的ifood517自助餐饮网站,上班族及周边市民可以通过电话、手机APP、网上等多种预定方法订购放心早餐和多款嘉和一品的菜品。配送站点的柜子具有加热保温的功能,可以保证随时取餐。

2.门店直供型中央厨房

(1)基本特征:企业自行建立社区便利店或商超内设店,形成较大规模的区域性销售体系,主销内部品牌产品;产品类型多以熟食、半成品、早餐类主食为典型。

(2)优缺点:产品类别较少,有利于专业集成化生产,效率较高;依据直营门店销售信息可对市场进行快速响应,根据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策略或进行新产品开发;建立自营门店销售体系所需投资大、周期长,系统性经营风险加大。

(3)适用范围:已建设较大规模的区域性自营门店(餐车)销售体系;在区域性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4)典型案例

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上海清美创立于1998年,18年来一直专注于生鲜食品的研发、种植、生产和销售的全产业链。清美食品选料天然、品质安全,产品包含豆制品、面制品、早餐食品、生鲜食材等4大系列1000多款产品。2016年底,公司资产总额约77 572万元,纳税额达5447万元,净利润4483万元,企业经济运行良好。

清美公司中央厨房2011年建成投产,厂房面积共计70 000㎡。中央厨房主要生产冷藏米面制品,共计10大类100余种产品,其中主要加工品种:包子馒头超过60万只/天,面条超过30吨/天,油条超过20万根/天。日均耗用大米10吨、面粉50吨、各类蔬菜10吨、各类肉品5吨,以及上百种各种原辅物料,拉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同时中央厨房吸纳各类就业岗位400余人,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生鲜行业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与管理人员。清美公司经过细致考察甄选,从日本德国、中国台湾等引进大部分设备,并自主研发各类生产管理与资讯软件应用于中央厨房的过程管理。中央厨房生产加工环境按照产品特性和国家标准来建设,部分加工区域按照产品需要达到10万级洁净度

清美已在长三角地区建立品牌专卖店3000多家、超市品牌专柜4000多家,形成了清美密集的豆面制品专卖网络。2011年清美开发清美面点早餐连锁模式,开店数目前达到400多家,迅速成长为上海市政府实施工程项目——早餐工程的战略合作伙伴。2015年,清美开启“品上生活”中心菜场模式,现已开设菜场20家,2017年达到65家。

清美公司建有食品全程冷链与配送系统,自建有强大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拥有专用食品冷库10 000多平方米,食品级冷藏车200辆,具备为上海及周边省份500公里半径“生鲜日配”的能力,达到中型生鲜物流配送公司的规模和实力。公司已投入30多万元建立了全时GPS定位监管系统,实现了对行车线路、车厢温度、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分析,便于优化线路、精确温控、减少油耗和产品损耗,在保证中央厨房生产出的食品质量安全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碳排放。另外,清美的每个销售终端,均配备有专门的低温冷柜,实现了“从中央厨房到市场”的全程冷链无缝链接,大大保证了清美产品的食品安全

清美公司实施“农业种植基地+中央厨房+门店销售终端”产销模式,中央厨房为保证原料质量的稳定,最佳方式是建立原料基地加定点品牌供应企业。2011年公司开始在上海浦东新区宣桥镇张家桥村建设清美蔬菜瓜果种植场,目前面积已达500亩,拥有独栋蔬果大棚200栋,连栋蔬果大棚20栋,年产各类蔬菜瓜果1000余吨,是农业部批准的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基地,主要种植的蔬菜品种有茄果类、豆类、绿叶蔬菜类、瓜类等,所有农产品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种植和操作,作为原料专供清美中央厨房。

3.商超销售型中央厨房

(1)基本特征:中央厨房按商超经营规范要求进行生产加工,产品依托大型连锁商超企业进行销售;产品进驻商超的渠道有多种形式,如经销商代理、直接合作或开设店中店等。

(2)优缺点:借助商超企业的品牌和销售能力,使产品快速进入市场并在短时间内提升影响力;通过商超系统能够大范围地收集市场信息,提高对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的感知灵敏度,为产品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可靠依据;外部流通环节较多,增加了销售渠道成本,产品利润低微;存在结算延迟和产品滞销风险,周转资金压力较大。

(3)适用范围:企业生产规模较大,资金周转能力较强;产品品种适合大众消费者,并有较强竞争力。

(4)典型案例

河北美食林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集团总部位于邯郸市丛台区,注册资金5000万元,是以农产品物流加工为主的大型农产品商贸加工集团公司。是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商贸流通”双龙头企业,先后获得中国商业名牌企业、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商业服务业先进企业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美食林”商标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商标价值达到13亿元。目前拥有商业网点600余家,营业面积20万平方米,员工11 000余人,农产品销售率达95%。2016年底商业经营实现销售近30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额达22亿元,占总销售的73%;税后利润1.7亿元,上缴税金3.7亿元。2016年通过农超对接等多种方式带动农户5万余户,增收8186万元。

2012年投资2.6亿元,建设美食林食品工业园,目前是邯郸市最大的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园区占地面积142.92亩,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中央厨房、食品加工中心、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常温配送中心、综合办公楼及附属配套设施。中央厨房主要生产馒头、包子、水饺、面条、挂面杂粮、粉皮、豆腐豆芽魔芋制品、干货等。2016年与台湾伊莎贝尔公司合作建设了新的糕点生产配送中心,主要生产蛋糕、西式酥饼、西点、面包等糕点。委托加工企业58家,生产“美食林”牌香油芝麻酱辣椒酱、面粉、紫菜、粉皮、粉丝米酒木耳香菇、糖类、挂面等30大类160个品种,年加工量2.8万吨。

以自有大型超市和便利店为依托,围绕中央厨房,开展了生产基地、物流配送、商超销售、餐饮等建设,形成了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的产销模式。美食林集团商业网点遍及邯郸市城区和县市,门店客流量近20万人次/天,美食林会员近60万人,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开展了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体验式购买+美食林线上电商平台+美食林网上商城+微生活”等创新营销模式。自主研发了信息管理技术和以社交平台为核心的电子商务模式,消费者拿着一部手机走进超市,即可进行产品体验、完成下单,美食林的配送中心即刻进行配送服务。美食林集团配送中心由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常温配送中心、中央厨房、食品加工中心及配套设施等组建而成,配送蔬菜、水果、肉类、熟食、干货、日配、豆制品、速冻食品、水产、主食、面包糕点等,年配送量2.8万吨,产品直接配送到各大超市和便利店。

基地建设方面,截至2016年底,在邯郸市磁县、邯郸县、大名县、馆陶县、永年等十余个县市,建立了长期稳固的产品生产基地。其中,自建基地230余亩,订单基地23 536亩。带动全市生猪、蛋鸡、羊等养殖量达172.34万头(只),粮食、油料、水果、蔬菜、蛋类、水产品等销售收入达13亿元。成立了美食林农业产业联合体,通过“市场+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提供资金1000余万元,为种养农户改善基础设施、进行技术服务和销售服务。

按照“立足邯郸、辐射河北、拓展中原、走向全国”的战略,未来计划将超市扩展到周边的安阳、新乡、聊城长治石家庄地级市,同时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市设立办事处,研究在一线城市开设大型连锁超市和先进的中央厨房产销模式。

4.团餐服务型中央厨房

(1)基本特征:客户消费以团体形式上门服务为主,为群体消费者提供集体就餐服务;中央厨房以批量形式进行主食的加工制作,并配送至特定地点进行售卖。

(2)优缺点:就餐群体较大、产品需求可控、产品类型单一,易形成规模效益,企业利润有保障;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制售快捷、服务简便,经营模式易于复制扩张;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服务半径受限,市场竞争激烈、品牌打造困难。

(3)适用范围:中央厨房周边地区有稳定的客户资源;有较强的投资能力进行中央厨房和配送体系的建设。

(4)典型案例

江苏百斯特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打造中国创新型第五代中央厨房为核心,高度融合农业、服务业,专注于民族传统餐饮革命、引领亿万民众健康生活的全产业链农业开发公司。企业荣获“2016年度中国团餐创新奖”。 2017年预期可以实现产值3个亿,年利税5000万元,可创造就业岗位500个。公司集基地(自有农场、合作农场、公司+农户)、初加工、深加工、专业食品服务于一体,潜心创造中餐标准化、工业化制作工艺,打造中央厨房制造、卫星厨房呈现的“双厨房模式”,构建“从种子到筷子”的完整食品产业链。实施中式菜肴工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战略,提供安全、健康、营养、美味的学生餐,同时为广大餐饮服务业、酒店、商超、航空、航海、铁路、未来家庭厨房提供一站式服务。

公司首创中央厨房制造、卫星厨房呈现的“双厨房模式”,实现“无厨师、无刀具、无调味品”的三无卫星厨房。项目总投资13.7亿元,其中一期投资5.7亿元,占地72.6亩,建筑面积43 200平方米,已竣工投产运营。二期投资8亿元,占地248亩,主要提供速冻食品和团膳(大型企事业单位和学校集体配餐)服务。中央厨房主要设备包括:蔬菜清洗流水线、肉制品自动化切割设备、燃气蒸汽锅炉、制冷机房、自动传输设备、大型燃气炒锅、大型米饭机、自动化包装设备和速冻设备等。通过科学合理化研究分析,对菜肴现代化生产的各工序段参数进行分段分解、设计,通过工艺参数设定、机器自动化与人工辅助操作,建立现代化标准工艺流程,使纯手工制作的传统菜肴基本上实现工业化,从而做到标准化。年产2亿份营养餐,其他特色米、面等主食产品,食材半成品等。

建有自主品牌3个:“百斯特”“1号炒”“清淮里”。“百斯特”品牌主要用于学生及企业机关团膳;“1号炒”品牌主要用于便利店的炒饭系列及拌饭系列;“清淮里”品牌主要用于淮扬菜系名菜及八大菜系代表性大师名菜。在商业、非商业、商超、农批、教育系统、医院系统、机关单位、自助服务、有限公司打造新的营销模式,配以休闲简餐、中式快餐、西式快餐、早餐系统全渠道服务。目前主要营销方式有:标准化健康安全团餐运营;结合OTO模式现代化连锁运营;提供特色标准化菜品的酒店食材供应平台。

公司拥有1.2万亩的种植和养殖基地,并利用物联网建立农产品的动态实时监控、可溯源体系。目前建有施河生态园、三河农场、辽河农垦、顺河大吉绿地生态农业观光园、仇桥恩赐山庄、溪河惠新家庭农场、苏嘴湾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等一批现代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和家庭农场,促进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公司计划投资8亿元,占地248亩,建设以食品加工为龙头,集现代农业科技展示、示范、工厂化育苗、食品加工、休闲农业、废弃物利用、新能源利用为一体的全国首家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节能环保型现代产业综合示范园。同时在淮安市中小学学校中选择8~10个学校建设卫星中央厨房,充分发挥“中央厨房+卫星中央厨房”双厨房运作模式,以满足淮安地区50万中小学生的供餐。另一方面携手海航集团、铁路公司、罗森公司,拓展市场。近期在保证航空供餐的前提下,利用中央厨房剩余产能,承担海南铁路、广铁集团、武汉铁路、西安铁路、兰州铁路等高铁动车供餐,涵盖全国高铁动车近半供餐市场。

5.旅行专供型中央厨房

(1)基本特征:主要为乘坐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的旅客或旅游景点的游人提供主食产品;中央厨房产品以冷餐盒饭、套餐盒饭和速冻方便食品为主。

(2)优缺点:产品类型单一、客户群体稳定、消费数量较大,易于进行规模化生产,企业收益有保障;市场局限性较强,企业扩张需要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设备方面进行更大投入。

(3)适用范围:与航空、铁路、景区等客户单位有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具备有竞争力的生产条件和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4)典型案例

上海鑫博海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金4000万元,是上海博海餐饮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典型的“农业基地+中央厨房+餐饮连锁+观光农业”和“农业基地+食品加工+食品物流+超市连锁”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型企业。截至2016年底,总资产1.91亿元;2016年全年营业收入3.58亿元,上缴利税2800余万元。借助博海集团的整体优势,鑫博海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食品安全环环成链,形成了以中央厨房为核心的“从田头到餐桌”生产、服务一体化食品产销链。公司先后获得“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2017年以综合评标第一的优势成为上海铁路局紧密合作供应商。

2010年,鑫博海被指定为上海世博会餐饮单位原料特许供应商,日均配送量超过25吨,成为所有入选世博会的中央厨房中规模最大、供应客户最多的中央厨房。2013年,随着市场需求和业务的扩张,鑫博海新建1.73万吨农副产品加工一期扩建项目投用生产。该项目为“上海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生产占地3.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中央厨房内,设有6个车间、8条生产流水线,日产50吨各类食品,目前日供20万人用餐。中央厨房产品类别有鲜切蔬菜、畜禽半成品、肉制品、速冻食品、即食蔬菜水果、方便食品、中西糕点、社会盒饭(冷藏)、学生盒饭、速冻调理食品、饭团、寿司、三明治等,是博海集团华东地区连锁中央厨房的中心。

由博海集团参股、鑫博海直接管理运营的南京合资公司中央厨房于2015年6月投产运营,主要承担中国铁路南京、合肥等华东地区的盒饭等食品供应。因鑫博海鲜加工产品供不应求,2016年底,在政府、农发行等部门的支持下,又投资新建高标准、升级版的中央厨房(鲜食食品加工厂),2017年建成投产。

以“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农户联结,建立稳固安全的食品原料基地。目前,公司有近30个订单式签约基地,其中区内18个,占地200余亩。同时带动了上海其他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公司自建的近千亩实际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符合无公害的环境标准,以其为示范,按订单落实品种、数量和种植面积,输出管理和产品标准,组织安排、指导监控契约式农户的生产,特别是对农药和肥料的使用实行统一指导、统一管理、统一登记,实现对农产品生产的全面控制,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种植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无公害蔬菜,带动周边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利用鑫博海的独特优势,将来发展有三点规划:一是在各团餐网点以统一菜单为抓手,制定菜肴工艺标准并强化执行力度,由中央厨房集中加工配送,把个人的技术差异降到最小;二是加强中央厨房新产品开发,提高批量产品的占比,在各团餐网点逐步实现菜单、价格、工艺和口味的统一;三是本身拥有的100多家团餐市场,成为中央厨房开发新产品的试验田,为真正实现鑫博海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业新业态打下基础。

6.在线平台型中央厨房

(1)基本特征:以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建立在线的“B2B”或“B2C”客户端销售平台;中央厨房以单品加工、套餐配装为主要功能。

(2)优缺点:有效整合上下游资源,减少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消费者采购成本,具有明显价格优势;借助互联网优势,可以采取更灵活多变的市场营销策略,可以对市场进行快速响应并及时改善服务质量;平台建设及维护成本较高,市场推广投入较大。

(3)适用范围:产品或服务已经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实体销售门店或其他形式的售卖终端已经形成区域性的网络体系。

(4)典型案例

江苏永鸿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按照“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智慧生态农业+食品深加工与餐饮+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思路,积极打造江苏永鸿巴布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南京润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南京街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永鸿巴布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4家子公司,坚持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2016年,以江苏永鸿巴布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依托,通过整合基地生产中心、中央厨房生产中心、物流运输中心、信息技术中心、客户终端体验中心,开展中央厨房——云厨一站业务。云厨一站是以“线上线下+现代物流”为核心、生鲜产品为特色,以服务大众餐饮需求为宗旨的生鲜新零售企业。为实现生鲜交易的“去中间化”,云厨一站打造了一条从基地、工厂、物流到门店的全产业链,为生鲜行业的供给端和需求端打通了一个安全、方便、快捷、高效的交易渠道,极大地降低了产品成本。目前拥有1.2万亩巴布洛生态基地、1200亩蔬菜种植基地、4座现代化加工中心/中央厨房、40余辆冷链物流车;在南京拥有116家社区店,销售净菜、酱卤 、熟食、组配菜、冷鲜肉、豆制品、冻品、水果、粮油、干调等1000余种商品,服务半径覆盖南京市30多万消费者。

公司于2013~2015年,花费2年时间,引进了日本、德国智能流水线生产设备,建立了精细化产品的集约型智能化生产加工中心(中央厨房),构建了25 000平方米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物流园。以食品加工与物流配送为主体的中央厨房,主要负责优质农产品的初、深加工和定型包装产品。引进了国内外精良的生产设备进行生鲜和熟食产品生产,并引进机器人设备,进行智能化操作,目前整个中央厨房每8分钟就可以满足800~1000人的用餐能力。为解决中餐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问题,云厨一站与江苏省餐饮协会展开深度合作,聘请省内外多位名厨和营养膳食专家常年驻企指导研究中餐厨艺和美食工艺的标准化,通过不断试验,成功研发出数百种酱卤熟食和组配菜产品,并实现了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实现了美食大众化。公司投入近500万元,初步建立了配有30多量辆冷藏车的冷链物流体系。将基地的原料采集后直接进入中央厨房进行加工生产,原料的新鲜度和安全性得到保证。所有运输过程采用冷链技术,自主探索研究了冷链配送的智能装置需求,并联合大型电动汽车厂商进行研发定制,解决生鲜配送最后一公里配送保鲜难题。

在大众化的产品定位下,云厨一站形成了三大客户群,即个人家庭、酒店和食堂团膳。针对个人家庭消费特点,云厨一站以社区体验店为切入点,提供净菜、组配菜、酱卤熟食等上千种食品,满足家庭日常生鲜需求。根据酒店和食堂团膳的具体需求,云厨一站侧重于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优化酒店、食堂的空间布局和人员配置,逐步实现无后场厨房和去厨师化。云厨一站的商业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O2O+F2C+会员制+体验式营销。O2O即线下实体店结合线上交易平台,通过链接电脑、手机等消费端口,形成全渠道的销售体系。F2C即云厨一站的所有产品都是从云厨基地/工厂直达消费者,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本优势。云厨一站推行会员制,消费者即会员,一方面增强了消费黏性,另一方面可以搜集大量消费数据,实现以销定产。云厨一站在基地、工厂都设有会员专用参观通道,通过邀请会员参观现代化的基地/工厂环境,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度。云厨一站充分利用OA、ERP、门店零售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等互联网系统实现了扁平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根据测算,云厨一站目前的运营管理团队(店长、店员除外)可以支撑1000家社区店的运营管理需求。

蔬菜生产主要依托南京润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巴布洛生态谷万亩生态农业园。其中,润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核心示范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达1000多亩,建成大棚200亩,以叶菜种植为主;巴布洛生态谷万亩生态农业园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达1.2万亩。禽肉类生产主要依托巴布洛生态谷万亩生态农业园蔬菜生产基地,包括羊1500多只、牛70多只、禽类等。原料基地实行规模化生产、信息化管理。以信息流引导商流、物流,加强数字化建设,优化种植结构;运用可视化技术查看农作物生长状况,对园区进行远程管理与控制,实现精准作业的现代化农业模式。每一块产品原料基地都必须经过云厨一站的挂牌认证,形成直供体系,从源头严格把控保证了产品质量安全。云厨一站的发展依赖于强大的供应链体系,除了依靠自身产业体系外,云厨一站还与国内上千家农副产品基地、食品加工企业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

云厨一站社区店在2017年内达到200家,2020年将实现1000家。为实现1000家社区体验店的目标和产业升级,云厨一站计划在南京六合规划建设中国云厨全域产业园,即云厨小镇。云厨小镇规划建设1000亩,涵盖五大农业云中心(云物流、云交易、云数据、云运营、云服务),拥有大数据处理、生态农业展示、生产加工、物流配送、线上线下交易、工业旅游等多种功能,不仅满足所有云厨一站社区店的产品供应,而且还向省内上万家酒店、食堂等餐饮机构开展业务,成为整个城市的中央大厨房。

7.代工生产型中央厨房

(1)基本特征:中央厨房与餐饮企业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分工协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餐饮企业负责主食产品的开发设计和销售,提出产品质量标准并进行监督;中央厨房按订购合同要求负责主食产品原料采购和生产加工。

(2)优缺点:节省了销售渠道建设的投入,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有效利用中央厨房的已有产能,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面临其他代工企业的竞争,产品利润微薄;缺乏市场控制力,影响自主品牌发展。

(3)适用范围:处于成长期或生产规模较小,无品牌影响力且缺乏销售渠道建设能力;有稳定、可靠的原料供应渠道,并能够对原料质量进行有效监控。

(4)典型案例

广州蒸烩煮食品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中餐标准化创始公司,专业从事冷冻调理包研发、生产工作,是中国标准化餐饮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坐落于广州白云山脚下,现占地27亩。蒸烩煮食品集团公司现有产品1300多种,涵盖全国各大菜系及西餐特色菜式,年销售量达1.5亿元。广东蒸烩煮公司于2014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曾被广州酒店餐饮委员会评为“中国酒店餐饮业优秀供应商”,被广州市人民政府评为“最佳供应商企业”;2017年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

2014年,公司在广州花都投资上亿元,建设6000平方米加工面积的中央厨房,每天生产数十万份调料包和配套的便当,为近5000家餐厅,200家食品公司、酒店、机场、咖啡连锁和便利连锁店提供良好的产品。(www.xing528.com)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饭点的集中,方便快捷的便当越来越受到欢迎,而把便当中的主食和配菜或者配料分开,即食即混合,可以更好地保持便当的风味。蒸烩煮中央厨房采用现代化先进的技术,将各菜系的菜品、调理包量化分解,工艺参数(如咸度、甜度)全部数字化、标准化,确保菜品的口味始终如一。在餐厅内,操作员工只需按照操作规范将半成品进行简单的加热和组合即可,复杂、艺术化的中餐烹饪变成了标准化的工业制造过程。

蒸烩煮公司的自营分店和合作快餐店,可以做到店内没有厨师,而由“中央厨房”为各餐厅配送几乎全部品种菜式的半成品以及调料包。蒸烩煮通过中央厨房模式,将料理包以及配套的便当餐品变成按照标准、流程、制度生产出来的工业化的产品,技术稳定、便于复制、标准统一,适合规模连锁经营管理模式,为企业连锁扩张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目前,蒸烩煮已与国内团餐巨头千喜鹤、金丰等团餐巨头开展了战略合作。自2011年起,蒸烩煮开始开展互联网销售,特别是与“饿了么”等网络平台合作,网终平台年销售额达1亿元左右。

蒸烩煮在业内率先引进的ERP管理系统,实现了快餐“零库存”管理。对合作品牌,保证免费送货上门,而且实行破包、胀包退货的承诺。蒸烩煮目前对于餐饮门店的配货都是实时配货,每天都安排两三次的产品配送,组建了自己的物流体系,同时整合第三方物流。

在原材料上,蒸烩煮采取统一采购,与上游大型品牌养殖、种植加工企业合作。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订单农业模式运作,农户按照公司制定的计划进行喂养,蒸烩煮派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以此保证生产原材料的质量以及供应的稳定。主要供应商有山东仙坛、莱阳冠诚、山东故乡、河南商丘天宇等食品公司。公司于2014年与广州柔瑞农产品公司、广州宝隆农产品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多家蔬菜生产基地,从田间地头,直接将蔬菜送进入中央厨房,保证了蔬菜的品质与食品安全。

蒸烩煮集团拟与胡萝卜、洋葱产地的政府或商业组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确保品质与价格的稳定。在广州设立自营品牌快餐店经营100家,在北京、上海、杭州设立分公司,经营台湾口味快餐店。与网络平台合作,寻找最佳物流配送与信息整合方式,把蒸烩煮推向全国。

蒸烩煮公司预计2020年前,完成新建2万平方米的中央厨房。规划日产量120万份快餐,其中调理包30万份,盒装调理包30万份,便当30万份,面条20万份,西式牛排10万份。实现工厂达到出口企业标准,将产品远销东南亚与欧美。

8.特色产品型中央厨房

(1)基本特征:一般以某种具有独特生产工艺或地域特征的产品为核心;中央厨房设备配置专业性较强,并对原料基地有明确要求。

(2)优缺点:产品特点突出、消费者认可程度高、市场定位明确,易于形成有效的核心竞争力并建立品牌文化;特色产品传统制作工艺的标准化、工业化难度较大,在技术研发上需要大量前期投入。

(3)适用范围:能够掌握特色产品的制作工艺,并具有一定的技术人员和生产条件;与核心原料产地或目标市场距离较近。

(4)典型案例

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近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是全国最大的粽子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农产品的加工及销售,现已形成以“五芳斋”粽子为主导,集中点、中式快餐及卤味食品为一体的多元化产品体系。2016年实现销售16.53亿元,达到企业历史最高水平,实现税收1.65亿元。百年老字号五芳斋,依托其在传统中式美食、点心领域的品牌声誉、制作技艺与管理模式,已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中央厨房体系、物流配送体系、经营管理体系。

五芳斋中央厨房建设累计投资超过3000万元,引进专业日本米饭生产线,同时还采用国际先进的调理包热灌装技术或工艺,引进具有日式蒸汽炒锅、真空冷却机、调理包灌装线设备,购置双螺旋速冻隧道、净化水系统及3组30万级的净化车间等国产设备。现已形成年产1600万份调理包的生产能力,产品具有长时间保存菜肴原有风味、安全、健康的特点。现已通过HACCP、食品GMP、ISO9001、ISO14001、ISO28001、ISO22000、卓越绩效、诚信体系等体系认证,达到出口食品安全标准,年产3亿只粽子,3千吨快餐、卤味等系列产品。

五芳斋已建立起全国性的营销网络和市场管理体系,上海、浙江、江苏、华南、华北、华西、华中七个销售大区。同时,五芳斋还大力拓展国际市场,五芳斋产品已出口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南非等国家和地区。以打造中国快餐连锁的著名品牌为目标,以米饭套餐、中式美食点心、粽子等为核心品类,从产品、服务、环境等各个细节来深化顾客体验。

目前,五芳斋中式快餐连锁餐厅已覆盖上海、杭州、嘉兴、宁波、苏州等长三角核心城市以及高速服务区、高铁站点,并辐射至港澳地区,年营业额近7个亿,位居全国餐饮百强。同时,五芳斋用心经营的“早餐工程”已超过10年,在嘉兴、湖州、上海布局了660多个经销网点,带来近亿元的营业收入,是全国早餐工程示范企业。

在品牌建设方面,五芳斋每年投入3000万元,联动线上线下,推动老字号品牌从“产品品牌”向“产品+服务”品牌转型。同时打通线上线下,形成企业官方网站、APP、微博、微信等联动的自媒体运营架构,打造“五芳斋粉丝圈”,扩大老字号品牌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知名度,增强消费者黏度。2016年,五芳斋联手迪士尼,打造年轻爆品,使老字号向年轻化转型,在年轻消费者中引发了强烈反响和市场效应。

五芳斋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现已建立了从“土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公司拥有稻米、粽叶两大原料基地,累计带动农户8万多户。五芳斋现建有五芳斋专用及订单粮食基地25万亩,在粮食基地运作中,公司与农户通过订单方式形成利益联结机制。为了保护农户利益,合同规定五芳斋最低以高于国家保护价向农户收购,如市场收购价格高于国家保护价时,按高于市场价的价格随行就市收购,每年累计促使基地农户增收共600万元以上。

近几年,五芳斋为满足秘制食品及中式快餐发展,加快了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速度,支撑商业模式的创新,促进传统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重点突破裹粽自动化和粽子生产连续化两大技改项目,使得粽子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二是加强与国内外专家的合作,在中央厨房开发可常态化经营的米食新品,实现规模化发展;三是优化财务和供应链EAS信息化系统,并实施连锁POS及中厨供应链系统,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内控能力;四是完善供应链建设,通过收购“武汉五芳斋”建立华中基地,全国四个食品供应链基地形成,为连锁快餐的发展和小包装米、汤圆、米饭制品等产品的延伸打下基础。

具有近百年历史的五芳斋始终重视品牌的建设和发展,为进一步弘扬五芳斋品牌,公司将秉承“和商”的经营理念和“和谐、诚信、卓越、创新”的企业精神,以“打造米制品行业的领导品牌,打造中式快餐连锁的著名品牌”为目标,致力于成为受人尊重的、以米制品为核心产品的、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中国食品领军企业。未来,五芳斋将基于“两大战略目标”,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家“轻、快、互联网化”的公司,使老字号五芳斋真正成为一个深受老消费者拥护、新消费者青睐的优秀品牌。

9.配料加工型中央厨房

(1)基本特征:加工生产净菜、料理包、调味料等主食配料产品;以半成品、预制品形式供给下游主食企业、餐饮店或家庭厨房。

(2)优缺点: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专业化分工,通过集约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经营范围单一,竞争压力较大,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3)适用范围:有稳定的生产基地,原料质量有特点、品质好;销售渠道完备、丰富,或有较大的下游企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

(4)典型案例

山西田森农副产品加工配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位于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村蕴华西街,是山西田森集团为实施集团的综合加工战略而设立的农副产品收购、加工、储藏、配送、销售企业。公司总资产28 121万元,2016年全年销售额26 235万元,净利润2144万元,带动就业500余人,目前是晋中市最大的综合性物流和农副产品加工配送企业。

田森集团投资1.2亿,建成华北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中央厨房,建筑面积10 000平方米,生产八大类1000多个品种,日产量60吨,年产值5亿元。中央厨房包括蔬菜、水果、主食、烘焙、豆制品、熟食、半成品、风味小吃八大类,囊括消费者一日三餐需求。另外投资600万元建成技术研发中心,包括主食研发、熟食研发、烘焙研发、菜肴研发等四大研发中心,配备各类研发人员36名。同时积极和省内著名餐饮企业联合,共享各种优势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先后研发出“无糖系列产品”“五谷杂粮系列产品”,如“虞美人红糖开花馒头”和“老面大馒头”等,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

在销售环节,依托品牌效益、技术创新,不断拓展产品供应领域,形成了两大典型销售渠道。一是超市、便利店、社区店零售渠道。目前合作的单位有集团公司自有的3个大卖场、6个标准超市、95家便利店,及当地86家社区店。在自有卖场,所有主食系列、烘焙系列、熟食系列均实现中央厨房配送,主食产品在本地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另外,通过每天接送当地居民到基地、中央厨房参观、体验、现场购物,让老百姓近距离了解食品加工过程,把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卫生、健康展现给参观者,提升了品牌的美誉度,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二是餐饮销售。公司给集团公司内部餐饮单位及其他连锁餐饮企业,如山西顺溜、海外海等连锁餐饮名牌企业提供餐饮加工配送服务,有各类肉食蒸菜、炸品等。给大学食堂配送半成品菜、主食、原辅料、调味料等,在榆次地区已经全面覆盖大学食堂,并且依托中央厨房,组建专业团队,与学校合作成为学校食堂的托管方,解决了大学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了学校全体师生的就餐安全问题,同时提升了田森中央厨房的品牌影响力。2016年8月份,公司推出了“粮田铺”餐饮连锁门店,主营各类山西名吃,中央厨房配送半成品、成品,现场简单加热售卖。10月、11月陆续又开了连锁店2个。

在配送环节,田森集团依托晋中市位于全省中心地带的交通和区位优势,服务于晋中市、太原市及周边地区的城乡市场,并可向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输送特色产品,增加市场供应。公司投资4500万元,建成物流配送中心,建筑面积11 525平方米,年配送货物1000万标准箱,存货量4000万元,日配送30 000箱,引入信息技术,采用流利架DPS自动分拣系统,购置了常温配送车20辆,低温食品冷链车10辆,实现了食品从加工、储存、配送到销售的全程冷链,确保了食品安全、卫生、保鲜。

公司投资5000万元在太原、榆次、太谷等地建成2000余亩的蔬果生产基地,生产各类无公害的蔬果14 000吨;同时在榆次、太谷等地与农村合作社、种植基地、养殖基地签署常年的农副产品购销协议,年收购农副产品20 000吨。通过“基地+农户+公司”模式,直接带动农户数2500户,间接带动农户20 000户,带动农户每年增收4400元。公司采用统一种子、统一肥料、统一规程、统一技术、统一收购,实现无公害有机食品的产业链。尤其在种子选择方面,公司花费重金、重精力选择“原种”,坚决杜绝转基因种子,在种植上采用原始的有机肥、农家肥,确保产品无公害。

2017年,田森中厨制定了更加宏伟的发展蓝图。在基地建设上,制定“1111”发展战略,即建设10个万亩蔬果供应基地,建成1个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发展10万户种养合作农户,建成1个现代化的番茄小镇。在加工能力上争取实现中厨产品全覆盖,即在11个地级市全部建设中央厨房,让田森中厨的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三)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模式

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是指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非主要产物。由于这些产物中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和功能因子,直接废弃造成了资源浪费,又产生了环境污染,对其综合利用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处理方式。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93号)提出的“加强综合利用”部署要求,更好地引导和促进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利用,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协调发展,培育更多低成本、低消耗、低排放、高科技、高效率、高收益的综合利用新业态。2017年,农业农村部按照“市场前景广阔、技术设备成熟、节能增效突出、模式借鉴推广”原则,遴选了18项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典型模式。

1.米糠生产米糠油、油酸综合利用模式

米糠生产米糠油,采用富含谷维素米糠油精炼新工艺技术、高效高真空短时受热闪蒸脱酸/脱臭技术、多级混合脂肪酸连续精馏分离技术、米糠脱蜡新技术等集成技术,可得到富含谷维素的米糠油、工业油酸、工业硬脂酸、粗制糠蜡、植物沥青、磷脂油脚等6大系列产品,米糠利用率100%。主要工艺流程:米糠压榨毛油→物理精练→高谷维素米糠油、工业油酸、硬脂酸等工业产品。通过年加工稻谷400万吨,年产米糠油4万吨、油酸1.08万吨、硬脂酸5400吨、糠蜡3000吨、植物沥青900吨、油脚900吨,新增营业收入5.8亿元,净利润1800万元。

2.稻壳发电、米糠生产

米糠油综合利用模式。稻谷加工副产物稻壳,可作为燃料进行生物质发电,实现节能降耗和综合利用。主要工艺流程:稻壳→稻壳仓→拖带→炉前料斗→锅炉燃烧→发电及供热,并利用锅炉排出的稻壳灰,生产水玻璃、白炭黑和活性炭。米糠提取米糠毛油,再精炼成高端食用米糠油。在米糠毛油精炼过程中,可提取出谷维素粗品、油酸、硬脂酸和米糠蜡糊等,使米糠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主要工艺流程:米糠→膨化→造粒→浸出→汽提→米糠毛油→精练→成品油,同时得到谷维素、米糠蜡、硬脂酸等。年加工米糠6.4万吨,产出米糠毛油1万吨,精炼出一级油和三级油共计6800吨、谷维素粗品310吨、米糠蜡420吨、硬脂酸2110吨,可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利润2800万元。

3.玉米加工味精副产物、生产有机肥综合利用模式

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并使用温度敏感型高产菌株、新型转晶提取、发酵生物传感器分析系统与优化控制等高新技术,1.97吨玉米可生产1吨味精,同时产生胚芽、蛋白粉、玉米纤维、硫酸铵和氨基酸液体等副产物,玉米原料综合利用率99.9%。其中,氨基酸液体与生物菌渣、农业副产物蘑菇菌渣、糖荃、生物菌剂可生产氨基酸植物营养液。1吨味精生产的发酵废料加工的有机肥,可满足3亩土地种植所需,3亩土地产出的玉米可生产1吨味精,从而构建“农业种植→生物发酵→生物副产品(有机肥料、蛋白饲料)→农业种植、养殖”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工农业双向循环、良性互动新模式。种植60万亩土地,生产30万吨玉米,加工16万吨味精产品;味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渣,进一步加工成有机肥,满足60万亩种植需要,年增效3.8亿元。

4.甘薯皮渣生产膳食纤维、食用醋综合利用模式

甘薯加工过程去皮和蒸煮,会产生大量的甘薯皮剩余物和甘薯蒸煮废糖液。甘薯皮、甘薯渣、废糖液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和淀粉、糖类,经过接菌发酵技术可加工食用醋;经过挤压烘干技术将甘薯皮、甘薯渣等加工副产物加工成宠物食品;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可发酵产生沼气;直接干燥加工可得到颗粒饲料,基本实现10%~30%配合饲料代替率。利用残次甘薯及副产物1.2万吨,经过综合利用可实现产值5000万元,利润720万元。

5.苹果、柑橘皮渣提取果胶综合利用模式

苹果、柑橘榨汁时产生的皮渣,经同步烘干后作为果胶提取原料,提取果胶后产生的废渣,再次烘干后用于生物燃料发电。果胶生产工艺:干皮渣→酸浸提→分离→精滤→浓缩→沉淀→干燥→研磨→混合→成品。每年生产苹果果胶2000吨,可综合利用干苹果渣2万吨,可解决果农60万吨等级外苹果的销售问题,果农直接增收4.5亿元。每年生产柑橘果胶2500吨,可综合利用干柑橘渣1.25万吨。年产4500吨果胶可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提取果胶后产生14万吨废湿渣,可制成2.3万吨生物燃料,发电3700万度。

6.柑橘皮渣加工茶和酱综合利用模式

柑橘鲜果榨汁后形成的橙皮、果肉(渣)再利用,其中橙皮做茶、冷冻橙皮及休闲食品,果肉(渣)做酱,果汁做酒和醋,实现零废弃、零排放。主要工艺流程:鲜果→清洗→磨油→榨汁→皮渣分离→皮做茶、冷冻橙皮及休闲食品、渣做酱→计量包装。年加工柑橘鲜果1万吨,产出橙皮4000吨,果肉(渣)2000吨。用于做茶消耗橙皮1000吨,冷冻橙皮2000吨,休闲食品1000吨,可生产脐橙茶3000吨,冷冻橙皮2030吨,休闲食品5000吨。果肉(渣)生产脐橙酱6000吨。脐橙茶4000元/吨,冷冻橙皮8000元/吨,休闲食品8000元/吨,脐橙酱6000元/吨。总计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净利润833万元。

7.温州蜜柑与淡水鱼加工副产物开发调味品综合利用模式

温州蜜柑清洗剥皮榨汁发酵生产柑橘醋和料酒,副产物柑橘皮与酱油成曲混合发酵生产柑橘蒸鱼汁,剩余部分烘干后用于陈皮豆豉酱生产。淡水鱼经宰杀,鱼肉用于生产系列鱼休闲食品,副产物经过破碎酶解与酱油成曲混合发酵开发鱼鲜酱油,鱼骨提取活性钙开发高钙酱;将废弃物发酵生产柑橘专用生物有机肥,用于柑橘栽培中。蜜柑综合利用2.13万吨/年,蜜柑副产物加工量4600吨,生产产品1950吨,销售收入3680万元,净利润958万元;淡水鱼综合利用1.8万吨/年,淡水鱼副产物加工量5500吨,生产产品1700吨,销售收入3250万元,净利润765万元。

8.棉籽副产物生产棉蛋白、棉酚综合利用模式

以棉花精深加工为核心,以棉粕、棉短绒、棉壳等副产物为主进行综合利用。棉籽生产棉油,副产品有棉粕、棉短绒、棉壳、皂角、脱酚废液,其中棉粕提取纯化出优质棉蛋白;长一些的棉绒合理配比皮棉生产棉纱产品;短一些的棉短绒销售给浆粕厂制成棉浆粕;棉壳经过加工作为牛羊预混料的主料;脱酚废液通过萃取,为医药企业提供初加工的醋酸棉酚产品。年产棉籽加工副产物11万吨,生产棉蛋白4万吨,生产棉纱0.3万吨,生产棉壳预混料1.5万吨,回收棉酚5吨,实现产值1.5亿元,利润450万元。

9.牛皮生产胶原蛋白肠衣综合利用模式

动物真皮层所含的蛋白质,80%~85%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制备要通过动物真皮的酶水解获得。牛真皮层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用牛皮制作的胶原蛋白肠衣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以牛二层皮或三层皮为原料,通过洗皮、处理、绞碎、混揉、高压过滤、冷冻,挤压并喷成管状物,干燥成型,再经过套缩可得到胶原蛋白肠衣成品。对牛皮切割、酶化、酸化、脱纤、混揉,制作出胶原蛋白和肠衣,肠衣产量2.4亿延米,销售收入1亿元。

10.畜禽血、羽毛生产多肽、羽毛粉综合利用模式

以猪血、鸡血为原料,生产血浆蛋白、血浆蛋白酶解多肽、亚硝基血红素多肽。鸡毛、猪毛生产羽毛粉,可作为动物营养饲料的添加物使用。8000吨血液和羽毛副产物,可生产3000吨副产物综合利用产品,实现产值1600万元,利润500万元。

11.禽蛋副产物生产蛋粉有机钙综合利用模式

禽蛋副产物(次品蛋、蛋壳、壳膜)功能成分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健字号、消字号、妆字号、饲证号产品),打造保健食品、美容健康、饲料等领域的大健康产业。利用次品蛋生产功能性蛋粉,利用蛋壳生产柠檬酸钙,利用壳膜生产水溶性蛋膜肽和面膜产品。年加工鲜鸡蛋5万余吨,次品蛋5000吨,生产高效功能性蛋粉,产值4000万,利税500万元。蛋壳6400吨,有机酸钙产品产值14亿元,利税1.5亿元。壳膜100吨,生产胶原蛋白面膜产品,产值4.8亿元,利税6500万元。

12.鱼虾加工副产物生产饲料和甲壳素综合利用模式

鱼虾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下脚料主要有鱼头、鱼皮、鱼骨、鱼鳞、鱼鳍、鱼内脏及虾头、虾壳及内脏,占水产品总重的60%以上。这些副产物下脚料可综合利用,生产成鱼虾饲料和甲壳素。年加工鱼虾副产物下脚料2.3万吨,生产副产物冷冻冷藏品及初级鱼虾粉1.84万吨,甲壳素360吨,实现产值4800万元,利润320万元。

13.秸秆提取纤维素、半纤维素综合利用模式

以秸秆等农产品副产物为原料,采用一种特殊环保催化溶剂,通过全封闭的反应釜低压加温及超声波催化发酵,使有机物形成高浓度的碳基自由基离子及新生态氧原子,有效分离提取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其他各种有机成分。整个生产过程不用水,无污染,无废渣、废液、废气排放。20万吨玉米秸秆原料,可分离提取纤维素7.6万吨,半纤维素5.6万吨,木质素6.8万吨,可实现年产值8.3亿元,利税4.7亿元。

14.秸秆生产本色纸和黄腐酸综合利用模式

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用于造纸,木质素、氮、磷、钾等利农物质用于制造黄腐酸肥料。同时,生产中产生的草屑、木屑等固废送自备热电厂用作锅炉燃烧,污水处理中产生的生物质污泥送肥料厂生产有机肥,固废综合利用率均为100%,达到了零排放。年利用140万吨农作物秸秆,生产机制纸56万吨,黄腐酸肥料58万吨,实现产值57亿元,利润4.8亿元。解决了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难题,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生产的有机肥真正做到了“秸秆还田”,有利于国家“三农”建设及“沃土”工程,促进了工业—农业的产业循环经济发展。

15.秸秆发酵种植食用菌综合利用模式

以废弃的农作物秸秆、玉米芯为原料,选用先进的科学配方,利用工厂化生产方式种植杏鲍菇产品。杏鲍菇采摘后的废菌包,经粉碎、发酵后,以菌糠为主(载体),配合≥10%的无机氮、磷、钾以及必要的微量元素,接种≥0.2亿个/克的固氮、解磷、保钾及放线菌群,用于生产含有大量有益菌群的微生物有机多元肥,再次用于农作物生长。利用废弃的农作物秸秆、玉米芯生产杏鲍菇3000万斤,建立有机食用菌基地,利用废渣生产出替代化学肥料的生物菌肥,有效有益菌含量达到0.4亿~2亿/克,可用于2万余亩有机苹果、有机黄秋葵基地使用,实现总产值1.7亿元,净利润4200万元。

16.废菌包废菌渣综合利用模式

采用“粮果副产物→畜→菌→沼→肥”的产业化发展思路,秸秆、玉米芯、果树枝等工厂化生产菌包,出菇结束后,废菌包集中加工处理,可以二次栽培平菇、发酵生产沼气、沼液生产有机肥、生产生物压缩燃料、生产有机肥育苗基质、生物饲料或养殖蚯蚓等系列产品。年利用农产品副产物(秸秆、玉米芯、果树枝等)3.6万吨,年产沼气7.2万立方米,生物质燃料295吨,生物饲料5000吨;生物有机肥6000吨,生物育苗基质5000吨,无土栽培基质2950吨,实现产值1000万元,利润300多万元。

17.秸秆生产CO2肥料生物质燃料综合利用模式

以各种农作物秸秆为原料,主要生产有机CO2肥料和生物质成型燃料,具备年收购、储存、加工、运输各种秸秆45万吨的能力。秸秆生产有机CO2肥料和生物质成型燃料14万吨,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利润150万元。为农民每年每亩增加收入120元,同时,倡导农民使用有机CO2肥料,可以提高农产品品质,改善土壤理化状况。

18.猪粪便生产有机肥综合利用模式

在生猪高床养殖场,猪舍采用上下两层结构,二层养猪,一层通过添加谷壳糠等有机垫料消纳生猪排泄粪尿,将猪粪尿转化为固体发酵垫料,有效减少臭气污染;猪舍不冲水,从源头减少了污水产生量。固体发酵垫料与谷壳糠、微生物菌剂再次混合发酵,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猪存栏7000头,年产生猪粪尿1万吨,消耗谷壳糠垫料4000吨,产生固体发酵垫料1.2万吨。

(四)休闲农业与乡村示范县

休闲旅游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点产业。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17年接待游客28亿人次,营业收入7400亿元,从业人员1100万人,带动750万户农民受益,成为天然的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1.发展历程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创建工作始于2010年7月,农业部、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提出“自2010年起,利用3年时间,在全国培育10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30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由于实际开展过程中示范效应明显,地方参与申报的积极性颇高,2013年国家旅游局与农业部又联合印发了《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继续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创建活动的通知》,计划从2013年到2015年3年时间再创建100个示范县、300个示范点。2016年,农业部决定继续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2016年4月18日,农业部发出通知,决定继续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2016年度开展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不再规定计划创建数量,并且只对示范县(市、区)进行评选,同时提出了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开展示范创建活动的四大基本原则,创建的示范县(市、区)应具有的七大基本条件,同时也对申报程序和认定管理等进行了规定。2012~2017年,农业部共宣传推介388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2.概念定义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居民休闲消费需求、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以规范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为重点,通过示范创建活动,进一步探索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律,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标准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培育一批生态环境优、产业优势大、发展势头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形成“统筹谋划、系统部署、上下联动、示范引领”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创建新格局,为城乡居民提供“看山望水忆乡愁”的休闲旅游好去处。

3.创建要求

创建示范县(市、区)基本条件首先是优势特色突出,应有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和人文历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带或集聚区。另外还应具有规划编制科学、扶持政策完善、工作体系健全、行业管理规范、基础条件完备、发展成效显著的条件。通知规定,示范创建对象以示范县(含县级市、区)为主体,全区域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整体发展水平高的地级市(州),可视情况进行整体创建。

4.支持政策

2015年,中央财政启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休闲农业项目。2015年,发展改革委设立农村产业融合专项,推进发展农村新经济。2016年,中央财政继续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由农业部、财政部确定了12个重点支持试点省,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支持开发和拓展农业多种功能。2016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等7部门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明确将已列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地区列入优先支持范围。财政部正在积极推动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符合条件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也纳入各地信贷担保机构支持范围。此外,中央财政还专门安排工作经费,用以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示范创建、品牌培育、宣传推介和人才培养。

5.典型案例

河北邢台县为2017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之一。邢台县西依巍巍太行,东临辽阔华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自然构成山区、丘陵、平原等层次分明的阶梯状地形地貌,自然景观丰富,人文景观荟萃,生物资源多样。“山雄、水秀、幽谷、洞奇”形成的独特自然景观,“寺观典古、史迹多样”形成的人文景观,以及全县50多万亩板栗、核桃、柿子、大枣、苹果等干鲜果林形成的农业生物资源景观,交相辉映,为发展农业休闲、观光、赏果、采摘等活动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基础。近年来,邢台县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规划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加快发展以“休闲度假、参与体验、生态观光”等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围绕休闲农业示范区、农家乐乡村游和乡村休闲旅游布局,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创建行动、休闲农业示范园创建行动、农家乐示范村创建行动、美丽乡村风景线打造行动、农事节会品牌推介行动、乡村游特色产品开发行动、基础环境优化提升行动等七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行动,推动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邢台县共建成美丽乡村52个、美丽田园50家、休闲农业示范园20个、农家乐示范村120个,打造乡村旅游节庆品牌和精品旅游线路15条,已形成完善的农业休闲观光产业。下一步,邢台县将以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农副业为本底,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全力推进“三系、四湖、六线、七川、十品、百韵”建设布局,全面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使其成为邢台县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