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避免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盲区和误区

避免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盲区和误区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在我看来,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中国企业存在严重的全球化盲区和全球化误区,导致中国企业的全球化程度和全球化水平都不高,这是影响中国企业的经营水平、创业水平、管理水平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今天中国企业对于企业全球化的认知存在盲区和误区。所以我认为,中国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企业全球化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与全球之间的文化区隔。但是,“一带一路”倡议并不是中国经济、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全部内容。

避免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盲区和误区

总体来说,我把全球化分为三个内容:泛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全球化。泛全球化指的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全球化进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语言宗教生活方式等。这虽不是我关注的主要内容,但是泛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紧紧关联,没有经济全球化,泛全球化也缺乏动力;同样,泛全球化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石。经济全球化以及经济全球化浪潮宏观,是大势,作为专业人士必须全面了解。但是我更关心企业全球化,尤其是国企业的全球化。因为在我看来,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中国企业存在严重的全球化盲区和全球化误区,导致中国企业的全球化程度和全球化水平都不高,这是影响中国企业的经营水平、创业水平、管理水平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以中国人的聪明、勤奋来看,中国完全有能力创造许多很伟大的企业,阿里巴巴吉利华为海尔等都是证明。以我将近30年的资本市场从业经历来看,我见证了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从零走到今天的历程,也看过了数以百计的外国企业的成长历程,比较下来觉得中国企业整体水平不高,大多数企业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做企业、怎么做企业、做什么样的企业。今天中国企业对于企业全球化的认知存在盲区和误区。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最深刻的原因就是受特殊历史时期的影响,中国看中国,往往不会把中国看成世界的一部分,中国只有中国观念,认为中国就是世界。同样,由于中国与世界的隔离,也让中国觉得世界是世界,中国是中国,中国好像是独立于世界的一部分。我向很多国家的人都问过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回答几乎都是一样的,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最看不懂的就是中国。中国强大的时候,中国人可以骄傲地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世界都不如自己;中国最落后的时候,中国人又容易与世界为敌,觉得发达国家都是中国的敌人,是因为对方的强大而使自己落后的。

基于文化、哲学、文明、生活方式,中国和世界之间确实存在太多的区隔。这种区隔,给我们制造了错觉,给世界制造了错觉。这就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的难点。

我们身处经济全球化、企业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虽然是第二次全球化浪潮后半程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对于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和解读一直都有误区、不重视。除了北京的全球化智库(CCG)和清华大学的全球化研究中心之外,我很难听到中国还有什么全球化机构。有时候有人问我,你现在做什么?我的回答经常是:我在做全球化。对方马上就会有一种惊愕的表情,心里在想,你是不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所以我认为,中国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企业全球化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与全球之间的文化区隔。如果从逻辑上来解读,中国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就必须成为全球化的强国,中国企业也必须普遍成为全球化企业,具有全球化能力。作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化视野的投资银行家,我认为中国必须要创建系统的全球化战略。我觉得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关于企业全球化的观念。企业全球化是中国所有企业和企业经营者都必须要充分认识的一个观点,没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分别,也没有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分别。在中国,要解决企业全球化的观念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党和政府对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企业全球化的认识问题。如果党和政府对于全球化没有统一的理解和认识,中国的经济全球化是没有希望的,中国不可能创建一个中国式的全球化模式。全球化是世界的全球化,而不只是中国的全球化。

我们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创建国际化、全球化规则的一个方案,是中国主导全球化的一个模式。这个模式具有非常独特的意义,仔细研究一下,“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是经济地理和产业规律的结合,更多地代表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对中国经济的外部延伸非常具有战略意义。但是,“一带一路”倡议并不是中国经济、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全部内容。我们还需要从更加广阔的地缘经济、更加广阔的产业领域去探索中国经济、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路径。所以,绝对不能把“一带一路”倡议单纯地理解为中国式全球化“战略”。中国的经济全球化应该比“一带一路”倡议更加宏大和复杂。

在国家层面上需要加大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和研究,在政府、科研机构、教育部门设立多个全球化研究机构和全球化智库。在大学应该设立全球化课程以及研究经济全球化的硕士、博士学位,尤其是要研究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与中国经济的关系等宏大课题。

中国企业普遍对企业全球化有观念上的排斥,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和企业自身没有多大关系,距离自己太遥远。由于长期采用内生增长方式,中国企业缺乏对企业全球化进行积极探索的实践,经济思想严重封闭,对于企业全球化缺乏进取精神。大量走向海外的中国企业怀着投机心理,把在国内的经营理念和方法简单带到企业全球化的认知领域。在中国做房地产的,就千方百计到世界各地投资房地产;在中国经营餐饮的,就到世界各地经营餐饮;在中国做建材、简单制造加工的,就到世界各地从事简单制造加工;在中国做产业园区、生产资料市场的,就到世界各地做市场开发。

第二,关于企业全球化的知识。由于中国没有成为经济全球化的规则制定者,也不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所以中国从宏观和微观层面都缺乏对于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全球化的认知。我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宏观知识体系,中国必须建立经济全球化的年度研究模型,每年对经济全球化的运行模型进行研究,用以指导中国经济运行。并且应该创建经济全球化的知识体系,通过中国社科院、主要的高等院校进行推广。还应该联合国际科研和教育机构、国际全球化智库创建经济全球化的宏观知识体系。

具体需要做到:组织中国官方和民间的科研教育机构,研究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知识体系,创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微观操作机制;定义企业全球化的概念、意义、作用、价值、目的、方法;创建企业全球化的课程,设立企业全球化的MBA学位;创建第二次全球化浪潮和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交织阶段企业全球化的知识体系,研究第三次全球化浪潮时期企业的全球化模式和变化,研究中国企业在第三次全球化浪潮期间的全球化战略、全球化形态、全球化方法。

中国企业太缺乏与全球化相关的知识,普遍认为全球化、企业全球化就是到海外投资并购,而中国企业普遍不具备到海外投资并购的经验和实力,于是对于企业全球化完全不热衷。

中国企业不仅不熟悉企业全球化的基础知识,还对企业全球化的历史、企业全球化的方法、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全球化知识、中国企业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全球化知识、中国企业与不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全球化知识都缺乏认知。另外,在企业全球化的过程中,企业到底应该和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企业开展全球化合作,这也是中国企业的知识盲区。

第三,关于企业全球化的经验。企业实现全球化除了需要具备与全球化相关的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企业全球化的经验。企业全球化需要企业和全球各个国家的产品、技术、市场、人员、法律、财务、管理、民族、宗教、经济秩序、政治制度、生活习惯、外交礼仪发生关系,除了需要具备相关知识之外,还需要掌握和上述内容打交道的经验。一个企业的全球化并不需要企业和世界每一个国家发生联系,关键需要看每一个企业的全球化战略,根据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去掌握和这些企业打交道的经验。每个企业家都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比如日本,我记得在2008年,我和日本金融家古川令治先生一起探讨中日之间产业和产业、产业和资本、资本和资本结合的对冲投资机会的时候,日本正好经历“广场协议”后的日元贬值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双重冲击,日经指数下跌到7000多点,三分之二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低于净资产。如能利用中日之间产业、资本的协同性,建立对冲投资机制,对中国和日本都是获利的好机会。

我们经过精心准备之后,突然由于政治上的某些原因而终止了这样的合作,也失去了这样的投资机会。回过头来看,如果当时具有长远的政治经济眼光,坚持这个对冲机制,与日方展开合作,10年之后是什么情况呢?今天的日本经济在安倍经济学量化宽松政策的鼓励下实现转型,走出困境,日经指数从7000多点上升到22000多点。如果我们的投资再注入重组、并购的产业协同性和资本价值的协同性,投资回报率会超过3倍。2019年,中日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全面恢复,如果当初坚持合作,不仅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为未来10年中日经济合作高峰奠定很好的社会基础。

第四,关于企业全球化的方法。由于普遍缺乏对于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全球化的系统认识,中国大量的企业都采用了错误的全球化方法,盲目地“走出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在国际社会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比如,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影响了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口碑。

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迎来了高速发展经济的机会,但是由于我们处在被动输入全球化的状态,并没有真正了解全球化这个体系。在输入第二次全球化浪潮若干年之后,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但是,即使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基地,中国也没有对成为世界工厂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解读,也没有站在全球化的角度,从泛全球化的政治、文化、宗教等领域对全球化进行理解,更没有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性入手,去把握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之后的应对策略。我们总是沾沾自喜地把成为世界工厂解读为改革开放的成果,过于强调自身优势。过去,我们提出了“走出去”的全球化口号。“走出去”很容易让人听得懂,如果中国在系统地解读了经济全球化之后,系统、科学地制定了“走出去”战略,只是把“走出去”作为系统战略的一个简单的表述,这就没有问题。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很好地认识“走出去”战略,结果导致“走出去”变成了到全球主要的资源型国家高价购买石油、天然气、各种矿产资源。如果我是一个国际金融家或者投资银行家,我一定会充分利用中国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走出去”逻辑可能带来的中国资本,在海外进行投资驱动,通过各种金融工具获利。华尔街有很多这样的分析师、投资银行家以及很多种获利工具和产品。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这些条件。(www.xing528.com)

由于在国家层面没有对经济全球化、企业全球化进行系统的解读和认知,使得企业包括民营企业盲目地“走出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多年来,没有人去报道究竟损失了多少。由于我的朋友在研究全球铁矿产业的投资并购机会,所以对中国大型国企的所有海外铁矿投资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10多年来,中国企业的经济损失还是较大的。

迄今为止,我很少听说一家企业拥有或者制定了企业全球化战略,几乎所有中国企业国际化、全球化的方法都是随机的,大约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把产品卖到国际市场

二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号召,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寻找机会。

三是海外并购。

四是海外转移资产。

五是海外购置物业不动产用以保值。

六是代理海外产品加工和销售

七是购买海外技术。

八是引进海外人才。

九是引进海外技术。

十是制造“假洋鬼子”模式。

以上这些方式并没有穷尽中国企业盲目实现全球化的所有方式,但是除了少数的像华为、海尔、联想、复星、阿里巴巴、振华重工、TCL等企业之外,几乎所有企业的全球化方式都是不规则、不系统的盲目全球化方式。

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必须以企业的高质量为前提,高质量的企业一定是具有全球化战略的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