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产业泰山北斗张贤亮的创业之路

文化产业泰山北斗张贤亮的创业之路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这样一个以文化产业为职业的经理人心目中,张贤亮是泰山北斗般的存在。1993年9月,已年近花甲的张贤亮自筹资金78万元创办了镇北堡西部影城。张贤亮将这些场景的简陋材料替换成永久性材料,几部片子下来,影视城有了雏形。在这个过程中,张贤亮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利用自己社会名流的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影城知名度。

文化产业泰山北斗张贤亮的创业之路

/2019-02/

银川之前,我就在心里默念,终于有机会拜见文化产业的祖师爷了。在我这样一个以文化产业为职业的经理人心目中,张贤亮是泰山北斗般的存在。

这是2018年夏天,距离他去世已近4周年。早年富贵,青年厄运,中年成名,晚年圆满,78岁的一生如同大江大河般波澜壮阔。斯人已逝,可传之不朽的恐怕不是《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浪漫的黑炮》等当年洛阳纸贵的大作——随着伤痕文学时代远离,那些镌刻着时代烙印的作品,只能留在那一代人的记忆深处。能长久留在人间的,应是他的立体文学作品——镇北堡西部影城。

1993年9月,已年近花甲的张贤亮自筹资金78万元创办了镇北堡西部影城。2014年影城资产超过2亿元,到今天已是占地面积0.7平方千米,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集观光、娱乐、休闲、餐饮、购物于一体的5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与西夏王陵、沙湖成为银川游的必到之地。据说现在一般一天的游客也在10000人左右,要知道全宁夏总人口也不过600万。都说经济越发展,文化越重要,但越重要是建立在被市场需要的前提下的,镇北堡西部影城无疑成了文化产业低投入高产出的标本

普天下的旅游景点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靠老天爷吃饭,大自然留下的鬼斧神工,如长江三峡壶口瀑布;第二类是靠老祖宗吃饭,千百年沉淀的历史古迹,如孔府、故宫;第三类旅游资源先天不足,只有人工造景,如上海迪士尼乐园,镇北堡西部影城也属于第三类。

当年的镇北堡,倒也不是什么旅游资源都没有,那一带扼守贺兰山天险,由一南一北两座古要塞构成。南面一座要塞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清乾隆三年(1738年)遇地震坍塌,北面那座于2年后新建。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打,到现代已破烂不堪,黄土垒成的墙壁布满了窟窿和沟壑,周边散居着20余户牧民。1961年,被划为右派尚在劳动改造中的张贤亮,在被派去买青盐的途中无意间发现了这块地方,被夕阳下黄土地、古城堡荒凉、苍劲的历史美感所震撼,“从中感受到一股不屈不挠的生命力”,后来写进了他的小说《绿化树》里,当时张贤亮的脑海里就有把这里作为电影取景地的想法。

1983年5月,在张贤亮的举荐和撮合下,广西电影制片厂导演张军钊来到当时还是一片荒芜的镇北堡,拍摄了由郭小川同名长诗改编的电影《一个和八个》。这部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陈道明在片中演锄奸科长许志,摄像师更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张艺谋。也是因为这次拍摄给张艺谋留下了深刻印象,4年后他当导演时,这里成为《红高粱》的外景地。后来又相继诞生了《牧马人》《黄河谣》《新龙门客栈》《大话西游》等100余部电影、电视剧,获得国际、国内大奖之多,为全国各影视城之冠,镇北堡名声大噪。

镇北堡西部影城是个四方城结构,门票每位100元,我逛了半天,捎带在影城的马樱花餐馆吃了午饭。此地距银川市区只有35公里,与西夏王陵也相距不远。张贤亮故居位于东北角,晚年除了外出开会,他就安坐在这里读书写作练书法,欣赏他的藏品,除了作家书法家收藏家是他的另两个头衔。有时他会站在城楼上远望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仿佛一名老国王巡视自己的领地,但已不过问具体的经营业务。(www.xing528.com)

那个外表与影城其他建筑一般简朴的四合院,里面却近似奢华。也就是在这里,我看完了他一生的经历和成就,厘清了属于他的文化产业的思路和轨迹。

首先自己得是个文化人,写作出名成为大作家,作品出版得奖,稿费、版权和奖金是他的第一桶金。第二桶金是作品改编为剧本,先后有9部小说被改编为电影,除了《牧马人》,比较有名的还有《黑炮事件》《肖尔布拉克》等。再往下的第三桶金,是建影视基地赚剧组的钱。虽然剧组的钱有限,但影片热卖后带来的影响力,以及拍摄时搭建的场景,是一批难以估量的财富。张贤亮将这些场景的简陋材料替换成永久性材料,几部片子下来,影视城有了雏形。最后一桶金,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把影视城升级为旅游景点。如果这一步走不成功,连带前面的三桶金也会打了水漂。

对这一点,张贤亮有强烈的危机感,他认为电影、电视剧中高科技制作的比重会越来越高,影视基地将逐渐沦为夕阳产业,只有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转型旅游景点才能长久生存。他大量收购明清家具、古旧建筑木材充实到景点中,引进了30余个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间断地表演,对那些不赚钱的项目给予补贴。

在这个过程中,张贤亮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利用自己社会名流的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影城知名度。比如频繁接受重量级媒体的采访,虽然采访的是他个人,但影城是绕不过的一个主要话题。再比如在他的运作下,2004年第16届全国金鸡百花奖颁奖典礼落户影城。

今人以现实的眼光回看,无疑会觉得这个产业培育的过程完美无缺,张贤亮是个商业奇才,实际上他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他同期投资的企业还有不少,最后成功的就这一个。在我看来,单体的文化产业,做成镇北堡西部影城的规模,已是极致。后来者难有他的人生际遇,这也注定会让他成为一段传奇。

换言之,普天下做文化产业的人,很少有人能走完这四步。但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成为一个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化人,应当成为这个群体的共识。正所谓,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