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科技工作者在“四化同步”中的作用

老科技工作者在“四化同步”中的作用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四化同步”的本质是“四化”互动是一个整体系统。郫县提出的目标,实际上是具体落实十八大“四化同步”战略部署和成都市委“五大兴市”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

老科技工作者在“四化同步”中的作用

·未 老·

作者简介:郫都区政府办退休干部,现任郫都区老科协会员。该文发表于2013年《成都市老科协科技年会论文集》。

当前,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转型发展期,作为老科技工作者,如何围绕成都市“经济提值升位、城市转型升级”的宏伟目标,发挥自己的余热,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一、对转型发展和“四化同步”战略部署的再认识

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一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社会结构变动,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有的专家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三是社会形态变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专家学者关于“社会转型”含义的论述,对于我们正确把握社会转型期的形势和任务,无疑有着很大的启示。

目前,学术界对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社会过渡的认识是一致的。社会转型在经济形态层面上,表现为从传统农业向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社会形态层面,表现为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

社会转型应该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开始起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风风雨雨,曲曲折折。如今经济发展已进入到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但社会结构仍然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据有关专家测算,社会结构已经落后经济发展15至18年。比如,以粗放式工业投资为首要任务的工业化发展,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污染了生态环境,扩大了贫富差距。一方面产生了大量过剩的产能,另一方面又缺乏高科技产品。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就难以持续。因此,及时进行以社会结构为主体的改革,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顺利转型的重要步骤。

如何进行社会结构的改革呢?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四化同步”的含意是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以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四化同步”的本质是“四化”互动是一个整体系统。就“四化”的关系来讲,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而信息化必将为工业化插上腾飞的翅膀,也是当今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信息化推进其他“三化”。因此,促进“四化”在互动中同步,在同步中融合,在融合中协调,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即实现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最终实现社会形态的顺利转化,稳妥转型。

郫县过去推进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三化联动”发展方式,已经让郫县从过去的传统农业县转型发展到工业化、城镇化的中期阶段,面向未来,如何通过信息化来促进“三化联动”的高速发展,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

二、“四化同步”对科技工作者的要求

从一定意义上看,“四化同步”具有丰富的科技含量,老一辈领导人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是一种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风险密集、信息密集、产业密集、竞争性和渗透性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前沿科学技术。而科技人才则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表面上看,“四化”当中的信息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最高集成和体现,它与移动互联网、3D打印、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项目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实质上,不仅仅是信息化,其他“三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照样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四化同步”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一定会打破产业界限,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现代农业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城乡一体的智慧社会体系。

科技为先导,人才是关键胡锦涛同志曾经说过,科技工作者是党和国家的财富。纵观郫县的重点产业领域,我们无论从哪一个方面都会发现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身影,新一代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生物工程、LET新材料、印刷新技术、医疗设备制造,甚至包括川菜特色产业、郫县豆瓣、现代化农业科技和科技创新等等,无一不显现出“科技人才”在其中的助推力量。

“科技人才的充实”是社会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成都市实施了“成都人才计划”,大力选拔、扶持重点产业领域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郫县在谋划特色优势产业结构的同时,也优先培育主导产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并且立足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出台了优惠的引才计划,设立了引才的专项资金,完善了引才的各项措施。

郫县境内具有高校云集的优势,所以郫县在实践中探索“校地”合作机制,引导鼓励重点企业与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设科研平台,组建产业联盟,灵活采取兼职聘用、定期服务等方式,吸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三、科技工作者在“四化同步”实践中的作用

郫县作为成都试验区的先行试点区,确定了“水润蜀都、生态郫县”的定位和提出了“更加生态、更具品质、更为富庶”的建设目标。郫县提出的目标,实际上是具体落实十八大“四化同步”战略部署和成都市委“五大兴市”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

郫县本土没有太多的高端人才,但是郫县采取多种方式,引进了不少科技人才,除了前面说的“校地合作方式”外,还以设立“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的方式,联系和组织院士、专家、教授分别与5家企业签订了科技合作项目。

作为农业县向工业化、城镇化转型的郫县,有较多中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他们散布于城乡的各个领域,在教育、科研、文化、卫生和工农业生产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目前已经退休的老科技工作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他们虽然已经退休,但许多人还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怀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他们在郫县老科协的组织下,发挥了“老有所用”和“老有所为”的重要作用。

(一)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中的作用

郫县老科协的队伍中,有许多教育战线退休的高级教师,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活动,培养和教育下一代,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www.xing528.com)

一是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作为第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郫县从2001年以来实施新课改,老科协会员黄宇锦、王一大在10多年研究、探索的实践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们常常赴省外讲学,对教育科研和人才培训有独到的见解,对中小学常规教学教研工作以及教育科研队伍建设提出了思考与建议,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人才培训工作,提高了郫县素质教育的质量。

二是对学生的培训。居住在郫县的茅健明是中国发明协会的资深会员、郫县老科协会员、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发明协会常务副会长。他在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郫县)举办“发明家特训营”,参加培训的大学生作品有18项申请了国家专利。他在锦城学院(郫县)、团结镇和红光小学等办起了“发明家特训班”和专题讲座,先后有36个作品申请了国家专利。

三是老科协的教师会员热心参加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他们通过所在学校“大手牵小手”的科普实践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全县14个镇的中小学校建立了“家长”学校,专门开展了对家长的培训。这种主观上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客观上提高了成年人素质的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一种贡献。

(二)在科技普及教育和宣传上的作用

一是让科普进社区和农村。作为曾经的传统农业县,郫县老科协中农林畜牧界会员较多。他们形成了常态化制度性的“助农工作联系方案”,多次进村入户,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教育宣传。在“新民场云桥村实施水源保护与农业发展并行,着力于老百姓致富”的课题研究中,提出了10多条助农建议,在古城镇水梨村指导有机蔬菜栽培,有机农药试产试用。文教工委的会员积极配合,为两村开办了家庭教育讲座。60多位获益群众高兴地说:“感谢郫县老科协给我们送来了科学文化知识,解决了我们种田中的实际问题。”

二是通过各种讲堂和培训会,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近年来,老科协组织各类科普专题讲座15场,听众中有老人也有小孩,有城镇居民也有乡村农民,听众反应热烈。2012年,老科协会员卫志中应邀先后在友爱镇扬雄大讲堂、后备干部培训班、团结镇故事员培训会、郫筒镇故事会、红光镇新党员缅怀革命遗址活动中为镇村干部、后备干部和文化宣传员讲课6场,受到大家的好评。

三是通过大型广场主题活动和演出活动,开展科普教育宣传。如先后参加各年度科普活动月、科普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式,参加走进富士康·科普进社区宣传活动。县老科协在活动中演出科普节目,摆放科技展板,发放科普宣传资料,为老百姓送书、义诊、咨询、释疑解惑。

(三)专业咨询技术服务上的作用

郫县老科协注重组织有专业技能的会员,通过整体或个体方式奉献余热。以技术经济界会员为主体,完成了12项项目论证与决策咨询,其中的“压缩机高效节能气阀研究”“一种新型汽车报警电路用振动盒”均获发明专利。

老科协文教工委会员中的多人被聘为顾问、文化专员,多次参加郫县各项建设的专家会议,如“望丛产业园规划评审会”“北控蜀都建设文化交流会”“三馆一园规划评审会”“街道地名命名座谈会”等。

(四)在投身城乡一体化主战场中的作用

老科协会员积极投身郫县着力构建“四大体系”,参加“四大提升工程”(即生态环境提升工程、产业发展提升工程、城乡建设提升工程、民生保障提升工程)的实战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会员涂开堂是老农业技术专家,他多年坚持农业试验,发明了“多元矿物优质米及其种植方法”。经过申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获得发明专利。

城乡建设工委在调研中形成的“关于在水源地云桥村推广使用5406抗生菌肥”的专项建议方案,得到了县领导的批复和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该村已经设立了5406抗生菌肥生产与推广示范点。

老科协的会员孙宗烈等人参加了新农村建设中对安德镇安龙村、花园镇筒春村、沱江河整治工程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和应用工作,撰写出各种文态策划方案。老科协会员还参加了安德镇安龙村“村史馆”“民俗馆”等项目建设工作。

(五)在调查研究和建言献策中的作用

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撰写了高质量的论文,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是老科协会员的强项。仅以2013年为例,郫县老科协有4个建议得到了县领导的批示,如《关于迁建团结镇卫生院的建议意见》《省离合器有限公司的改制与发展建议》等,有关部门不但向老科协回复,而且积极采纳、落实。

(六)著书立说,发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作用

老科协会员卫志中近年来先后出版了38部图书,有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扬雄——汉代那个孔子》,有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的地名故事集《蜀都传奇》,有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欢乐的农家》《魂牵梦绕的美景》等,其中《欢乐的农家》被列为成都市重点文艺扶持项目,主编了《走进安德》《犀池春秋》《十年支教路》等十余本地方历史文化书籍

老科协会员孙宗烈近年先后出版了历史小说《码头》《被历史淹没的背影》《四川方言》等,其中《码头》和《被历史淹没的背影》获得成都市委宣传部的奖励。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大做出的“四化同步”战略部署,是中国社会实现成功转型的科学路径。“四化同步”离不开科技创新,尤其离不开高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而科技为先导,人才是关键。离退休的老科技工作者,是一支不可忽视和缺少的专业技术力量,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用”,在教育、科研、文化、卫生和工农业生产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老科协既是当地人才的聚集中心,又是老科技工作者之家,所以老科协既要发动和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参与社会建设活动,又要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