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星照耀中国》:中国革命的经典之作

《红星照耀中国》:中国革命的经典之作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红星照耀中国》是他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红星照耀中国》:中国革命的经典之作

一、作者介绍

埃德加·斯诺(1905年7月—1972年2月):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红星照耀中国》是他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二、创作背景

《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6月至10月,作者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红星照耀中国》、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一、了解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

全书共12篇,分别为:探寻红色中国——去红都的道路——在保安——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长征——红星在西北——去前线的路上——同红军在一起——同红军在一起(续)——战争与和平——回到保安——又是白色世界。

主要内容包括:①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②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③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④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

二、了解人物故事,感受红军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他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作品中运用了白描、对比、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生动描绘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精神风貌及性格魅力。

三、品读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政论

读懂作者对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革命运动的高度肯定和赞誉,理解与正确评价作品的结论“尽管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会遭受挫折,但是它最终会获得胜利,原因在于产生于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着这个运动必胜的有利因素”。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一章 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在中国的七年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产生了很多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些问题,一直得不到满意的解答。在1936年6月,埃德加·斯诺的一位中国好友在给他带来中国西北政治局面的消息的同时,他也得到了一个亲身进入红区,打破持续9年的新闻封锁的机会。为了探明事情的真相,他义无反顾地决定这次冒险。

赏析评价:

【人物形象】斯诺:求真务实的职业精神,勇敢无畏的冒险精神。

第二章 去西安的慢车

怀着冒险的心情,斯诺登上了去西安的火车。在火车上,斯诺从一个青年人和花白胡子的老人口中初步了解到红军在百姓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斯诺到西安府不久,拜访了杨虎城和邵力子,了解了杨虎城的家事及不平凡的经历。

赏析评价:

【体验看法】在火车上与青年人和老年人的聊天对话中慢慢打破了作者对红军的原来看法,也暗示了红军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第三章 汉代青铜

斯诺辗转拜访多人,终于与一位自称姓王的先生联系,这位王先生(真名董健吾)会设法给斯诺安排坐张学良的私人飞机去红区。作者插叙了些以前对张学良的印象以及张学良与共产党开展合作的一些细节。因为情况有变,斯诺只能乘坐东北军到前线的卡车前往。在汉朝古城遗址等车时,斯诺见到了热情活泼的共产党人邓发。而在当时敌军悬赏五万元要邓发的首级。

赏析评价:

【人物形象】邓发:热情活泼、勇敢大胆。

第四章 通过红色大门

斯诺顺利到达延安附近的一个村落,在那里,斯诺见到了该地的贫民会主席刘龙火,刘龙火热情款待了他,给他找了一位年轻的向导和一个骡夫,并给了他苏区的纸币供他使用。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第一章 遭白匪追逐

为了躲避白匪,斯诺在破晓时提前出发,在一个水潭旁边,斯诺遇见了第一个红军战士——一位在政治保卫局工作姓姚的青年。姚带领斯诺到了安塞。在见到安塞赤卫队队长后,斯诺才知道原来一群白匪跟随着斯诺过来,但被赤卫队的人包围攻击,并俘获了几个人。而这时,一位清痩的青年军官用英语向斯诺打招呼,他就是红军指挥员——周恩来。

赏析评价:

【人物形象】周恩来:头脑冷静、信念坚定;平易近人、充满活力。

事迹:求学,参加学生运动,留学,发动国民革命,组织工人罢工、广州公社,地下活动等。

【体验看法】革命不仅仅是造反,革命不是靠一时狂热,而是有自己的理想信念的人为国为民之命运奔走。

第二章 造反者

周恩来欢迎斯诺的到来,给予了斯诺自由活动的诚意,并且亲自替他起草了一个旅程,其中开列着为时共需九十二天的旅程中的各个项目。斯诺心里对这旅程有所保留,可是,结果,他花了更多的时间,在介绍周恩来时,作者回顾了他早年求学经历、参加学生运动、出国留学、发动国民革命、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广州公社、转入地下活动,九死一生到达陕北的红色新根据地经历。

在与周恩来的接触中,斯诺渐渐发觉,这位参加组织过多起革命起义书生出生的造反者并不是一个狂热分子,而是一位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态度温和的人。

第三章 贺龙二三事

在前往保安的路上,斯诺听一个红军指挥员李长林介绍了贺龙的英勇故事,还有他参加共产党的经过,贺龙参加了南昌起义后逃到香港,后来偷偷去了上海,又化装回湖南,他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苏区、带领红军长征过雪山与朱德会师等。从李长林的口中,斯诺认识了一位英勇善战、有出色军事才能、口才好、威望高、急躁而又谦虚的贺龙。

赏析评价:

【人物形象】贺龙:英勇善战、口才好;威望高,急躁又谦虚。

事迹:曾效力汪精卫,后参加南昌起义并加入共产党,逃到香港,从上海回湖南等。

【体验看法】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过程,贺龙曾效力于汪精卫,但最后选择加入共产党,并为此奋斗终身,可见其有自己的立场和信念。

第四章 红军旅伴

在路上,斯诺了解到与他同行的一批年轻红军投身革命的经历和缘由,也被他们严明的纪律性、乐观积极的精神风貌感到钦佩。

第三篇 在保安

第一章 苏维埃掌权人物

在与毛泽东的近距离接触中,斯诺觉得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而他的内心又有着坚定的目标,对当前世界政治惊人的熟悉,他还精通中国旧学,博览群书,对哲学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他生活朴素,吃住与军民无异,他的身体素质极好,并不像如谣言所说的那般患有严重肺病,极好吃辣,自尊心极强,有着非常强的理性思辨能力。他还是一位真实质朴,自然而不伪饰的人。

赏析评价:

【人物形象】毛泽东:质朴纯真,博览群书,涉猎广泛,精力过人,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同时他又是一个感情深邃,爱军爱民的人。

第二章 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毛泽东在与斯诺探讨共产党基本政策时指出,只有对外实行反帝政策对内实行土地革命,中国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才能实现。由于没有能够进行土地革命,在全国很多农村普遍存在贫穷和困苦的情形,且日益恶化,引起了广大的不满和公开造反。而农村的破产,由于放弃反帝斗争而带来的眼前不利后果加速了。此外,毛泽东还回答了斯诺关于“苏维埃是否主张取消不平等条约”“中国是否可能与民主资本主义国家结成反帝联盟”的回答。对此,毛泽东表示,那些援助中国或者并不反对中国独立和解放战争的国家,应该请他们同中国保持密切的友好关系,要抗日成功,中国也必须得到其他国家的援助。在斯诺看来,中国共产党认为可以打败日本是荒谬可笑的,尽管毛泽东的回答是有预见性的。

赏析评价:

【内容】对外实行反帝,对内实行土地革命,实现中国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

【体验看法】只有反帝,驱除鞑虏,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只有土地革命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彻底改变国家和人民的命运。

第三章 论抗日战争

在1936年7月16日晚上,斯诺与毛泽东围绕抗日战争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谈。在论抗日战争中毛泽东深度分析了能够保证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①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全世界结成反日民族统一战线;③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被压迫的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在谈及苏联政府是否会帮助中国时,毛泽东很明确地说:苏联会帮助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争取独立。

赏析评价:

【内容】①中国统一战线;②压迫中的革命爆发;③世界民族统一战线。

【体验看法】只有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只有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反对压迫,人民才能真正成为主人。

第四章 悬赏两百万的首级

第二天,斯诺去参观了红军大学,红军大学的办学条件非常艰苦,场地简陋,学员大都比较年轻。红军大学的校长林彪邀请斯诺作题为《英美对华政策》的讲话。斯诺感到为难,因为他对两国的对华政策所知不多,而且不懂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术语来解释,但林彪却坚持让他讲,斯诺勉强从命。提问环节学员积极性极高,提出了许多让斯诺难以回答的问题。讲话及回答问题从早上十点持续到下午很晚,没有得出什么结论。随后,斯诺又参观了各个教室,了解了红军大学的招生情况。

第五章 红军剧社

斯诺还去观看了一场红军剧社的演出。节目长达三小时,节目形式包括短剧、舞蹈、歌唱、哑剧等,表达的是两个中心主题:抗日和革命。斯诺详细介绍了短剧《侵略》《丰收舞》《统一战线舞》《红色机器舞》的表演情况。斯诺也被邀请起来演唱了一首歌。斯诺认为这些表演虽然不精致,道具简单,但是题材鲜活,演出生气勃勃,风趣幽默,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演出结束后,好奇心仍旧未减的斯诺,在第二天访问了人民抗日剧社的社长危拱之女士,了解了红军剧社的创办与发展情况。斯诺高度肯定了红军剧社,认为在共产主义运动中,没有比红军剧社更有利的宣传武器了,也没有更巧妙的武器了。

赏析评价:

【内容】演出形式:短剧、舞蹈、歌唱、哑剧等。

主题:抗日和革命。

【体验看法】表演虽不精致,但题材鲜活,风趣幽默。是红军宣传抗日和革命的有利巧妙武器。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一章 童年

斯诺向毛泽东提交了一大串有关他个人的问题要他回答,为了纠正种种不真实的传说,毛泽东决定将他的生平梗概告诉斯诺。毛泽东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里,父亲由一'个贫农逐渐积累财富,成了富农。毛泽东八岁在本地小学堂读书,接受旧式的教育,在一次逃课中,他体验到了抗议的胜利效果。毛泽东的父亲让儿子读书只是为了更好让他帮助自己积累财富。在十三岁后,毛泽东便离开了学堂,在家里帮父亲干活。在与父亲的矛盾对抗中,毛泽东认识到: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父亲就软了下来。毛泽东喜欢阅读中国旧小说,尤其是关于造反的故事,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之后,毛泽东接触到了《盛世危言》这本书,激起了他恢复学业的愿望。后来,长沙暴乱、哥老会的反抗等事件的接连发生在毛泽东已有的反抗意识的年轻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毛泽东的坚持下,他得以进入湘乡县的一间新式学堂,接触到了自然科学和西学的新学科。

赏析评价:

【内容】事迹:8岁上学、逃课、阅读书籍、上新式学堂。

【体验看法】每个人的童年都会对其人生有重要影响,毛泽东从小的反抗意识让他改变中国命运的革命有着深刻的影响;毛泽东童年的阅读对他后来的成长也起到重要作用。

【拓展勾连】①周恩来、朱德等革命同志的童年生活。②高尔基、保尔的童年。

第二章 在长沙的日子

毛泽东还和斯诺讲述了自己在长沙求学的经历。在由修筑川汉铁路而兴起的反对外国的投资运动背景下,毛泽东和几位同学在学堂剪去了辫子,并强剪了十几个人的辫子。为了响应辛亥革命,毛泽东参加了起义正规军,半年后以为革命已经结束,便退出军队。在报纸上看到各种学校刊登的天花乱坠的广告后,毛泽东都报名交费,但最后都不满意这些学校,决定自己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进行看书自修。后来,毛泽东进入了湖南师范学校就读,五年后顺利毕业。在师范学校,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开始形成,并团结一批学生在他的周围,成立了新民会学。

赏析评价:

【内容】事迹:剪辫子、参加起义军、报名进学、自修、湖南师范就读、成立新民会学。

【体验看法】毛泽东参加一系列的革命可见其强烈的革命意识;求学路上他有所选择,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可见其有主见,有自己理想信念与追求。

【拓展勾连】①孙悟空求艺追求长生,有自己的想法。②保尔接受朱赫来的革命思想。

第三章 革命的前奏

在学校的最后一年的夏天,毛泽东到了北京,在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助理员,并参加了哲学会和新闻学会,继续对政治感兴趣,思想越来越激进。回到长沙后,毛泽东更加直接投身到政治中去,组织了“改造湖南联盟”,并领导了一次对军阀赵恒锡当政的省议会的冲击。从此,毛泽东越来越相信,只有经过群众行动取得群众政治权利,才能保证有力的改革实践。在1920年,毛泽东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赏析评价:

【体验看法】开卷有益。《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等进步书籍,对毛泽东的影响至大。

第四章 国民革命时期

毛泽东还向斯诺介绍了他参加共产党筹备组织以及开展党内工作的经历。在工作中毛泽东充分认识到把农民运动组织起来的重要性,但以陈独秀为首的党中央强烈反对,对他提交的意见不予讨论。1927年反革命运动后,党内情况处于混乱状态,武汉的国共合作瓦解,陈独秀也就垮台了。

第五章 苏维埃运动

在斯诺的提问下,毛泽东认为,对于1927年共产党的失败,武汉联合政府的失败,南京独裁政权的胜利,陈独秀应该负最大的责任,他的“动摇的机会主义”使党失去了决定性的领导作用和自己的直接路线,而仅次于陈独秀,对失败应负最大责任的是俄国首席政治顾问鲍罗廷。随后,毛泽东讲述了苏维埃从革命废墟上兴起,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经历。毛泽东在组织军队、奔走于汉阳矿工和农民赤卫队之间的时候,被与国民党勾结的民团抓到,后来设法逃跑。毛泽东还讲述了1927年至1930年共产党在路线纲领、军队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与总结。

赏析评价:

【内容】事迹:1927年失败、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反围剿、长征等。

【体验看法】共产党没有因为失败而失去信念,在革命废墟中兴起。

第六章 红军的成长

在结束讲述“个人历史”后,毛泽东开始讲述红军的群众工作、纪律及组织方式。其中介绍了红军的“三项纪律八大注意”及红军的游击战术:在进攻时集中主力,在进攻后迅速分散。避免阵地战,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成立后,毛泽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在家乡的一些亲人也遭到了杀害。毛泽东还谈了错误的“李立三主义”对苏维埃运动的影响,五次反国民党围剿战役的始末。第五次反围剿过后,红军开始长征,并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扩大了当时在中国大西北的根据地。毛泽东总结了红军胜利的原因:首先在于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其次是由于苏维埃人民的基本干部的伟大才能、勇气、决心以及几乎是超人的吃苦耐劳和革命热情。

赏析评价:

【内容】事迹:游击战术、五次反围剿。

【体验看法】共产党正确的领导及作战方案,前四次反围剿成功,但第五次由于指挥错误及国民党势力太过强大,反围剿失败,红军开始长征。从中体现了共产党的伟大才能、勇气,也告诉我们,任何先进的理念都得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不能纸上谈兵。

第五篇 长 征

第一章 第五次围剿

在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中,蒋介石发动了约90万的军队,而红军只有18万的正规军及20万的后备师。蒋介石采取了新战略,并充分发挥了资源优势、技术装备、现代化作战武器,对红军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让这次持续一年的战役成了消耗战。红军在作战中死伤严重。在瑞金举行的军事会议过后,红军从江西撤出,决定把主力转移到一个新的根据地去,因为进行得极为迅速秘密,敌人在行军好几天后才发现红军已经撤走。红军撤出江西后,农民赤卫队和游击队仍继续坚持抵抗到底,打后卫战,使主力能够突围远去。

赏析评价:

【体验看法】《长征》一篇,向世人描述了在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下,红军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地、胜利会师西北的可歌可泣的壮举。

第二章 举国大迁移

蒋介石为了防止红军过长江进入四川,把大量部队从湖北、安徽、江西撤出,匆匆西运,想要切断红军的进军路线。蒋介石在川贵边境迅速集中兵力封锁去长江的捷径短道,把歼灭红军的主要希望寄托于防止红军渡江上面。红军在1935年5月初又挥师南向,进入云南,佯装进攻云南,但是红军主力已经西移,想要在长江上游少数几个通航点之一龙街渡江。蒋介石下令把所有的渡船撤至北岸焚毁,企图阻止红军渡江。一营红军悄悄地倒转方向,强行军一天一夜,像奇迹一样走了80英里,到了唯一一个没有被焚毁的渡口——皎平渡。他们穿着缴获的国民党军服,悄悄地解除了国民党驻军的武装,不久就在北岸登陆。为了弄到一条船到南岸,红军押着一村长到河边,谎称是国民党的军队到了,需要一只渡船,顺利进入四川境内,并俘虏了国民党的守军。与此同时,红军主力部队大举进行了反方向的进军,到第二天中午,先锋到达皎平渡,六条大船昼夜不停地运了九天,全军运到四川境内,没有损失一兵一卒。

赏析评价:

【内容】事迹: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

【人物形象】红军战士:出奇制胜,富有智慧。

【体验看法】尽管国民党调兵遣将,一路追击,但共产党还是勇敢而巧妙地进行主力转移,可见以毛泽东为首的红军过人的军事指挥能力,红军们惊人的毅力。每个人的成功都是要付出汗水,也要有方法。作为共产党一生的信念,革命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我们年轻人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第三章 大渡河英雄

渡过大渡河是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红军从金沙江转移到四川境内,进入了独立的彝族区。面对历来仇恨汉族的彝族,红军先锋部队指挥员刘伯承前往谈判。在谈判前,他们还解救了被军阀当作人质的彝族首领,这对谈判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清楚阐明红军的政策主张后,彝族总首领与刘伯承歃血为盟,同意帮助红军顺利过境。一些彝族人还参加了红军。

红军一个军团的一个先锋师到达了大渡河。他们发现三艘渡船中有一艘系在大渡河的南岸。原来这是四川军阀刘文辉一团兵力的团长到南岸来访亲问友留下的。红军奇袭了安顺场,俘获了那个团长和他的渡船,确保了北渡的通道。由于河流越来越湍急,使得人员运输耗时较长。这时,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和彭德怀,他们作出了一个决议,让红军战士占领泸定桥。红军的先锋部队将筋疲力尽的敌军甩在了身后,到达了泸定桥前。泸定桥,是用一条铁索修成的。当红军到达时,上面的木板已经被撬走了,而在北岸的桥头堡,有个敌军的机枪阵地面对着他们,后面是敌军据守的阵地。为了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30个红军战士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紧紧抓住铁索,一步一抓地向前进。河上这些红军敢死队冒着敌人的炮火,枪林弹雨,爬上了桥板,向敌人的碉堡投掷手榴弹。为后面的红军开辟道路,敌军在红军的强有力进攻下,纷纷窜逃,一两个小时之内,全军就渡过了大渡河,进入了四川境内。

赏析评价:

【内容】事迹:奇袭安顺场、飞夺泸定桥。

【人物形象】红军战士: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体验看法】前有枪林弹雨,下有滔滔江水,只靠13条铁索的攀爬,红军竟然突破了敌军,占领了泸定桥,红军创造的奇迹是机智与英勇并存。

第四章 过大草地

红军在渡过大渡河之后,向北爬过大雪山,损伤严重。进入川藏边界的大草地后,红军遭遇到了许多困难。因为藏民对汉族的仇恨,红军找不到食物,许多人在一望无际的水草中失足,陷入了沼泽地中。但红军经受住考验,到达了甘肃边境。红军的西北长征,是一场战略性撤退,而非溃败。而且共产党人认为,这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也正是因为共产党预见了这个地区要对中日苏的当前命运将起决定作用。在斯诺看来,这是杰出的政治战略,是英勇长征得以胜利结束的原因。

赏析评价:

【内容】困难:①雪山:山高天冷、衣少路陡。②草地:藏民骚扰、路荒少吃。

【体验看法】红军克服了常人难于想象的困难,奇迹般地走过这段长长的荒蛮之地。在红军看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没有什么是办不到的。我们面对困境与挫折也不能失去信心。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第一章 陕西苏区:开创时期

在这一章,斯诺重点介绍了刘志丹这个传奇式的人物在陕西苏区开创和发展壮大的事迹。斯诺认为,不是刘志丹个人让苏区发展壮大的,而是社会条件的必然性产生了这样震天撼地的运动。

赏析评价:

【人物形象】刘志丹: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第二章 死亡和捐税

斯诺在1929年访问了绥远省的几个旱灾区,目睹了那里成千上万男女老幼活活饿死。而在城市里赈灾委员会收集的粮食却因为怕被国民党和军阀扣留而无法抵达灾区。斯诺还引用了著名卫生专家斯坦普尔博士的研究数据报告,指出许多的土地被集中在地主官僚手中,农民的捐税也非常繁重。斯诺也提出疑问:这些情况在红军来之后会不会有好转呢?

第三章 苏维埃社会

斯诺介绍了西北苏维埃的种种政策措施,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而这也是农民拥护共产主义运动的经济基础。因为红军没有像其他军队那样对农民强加压迫和剥削,所以,农民对于共产主义都非常欢迎。斯诺认为,合作化运动的大力推广也为集体化做了初步的教育工作。

赏析评价:

【内容】政策: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合作化。

【体验看法】这些政策都是站在农民的立场,所以受到农民的拥护;合作化是集体化的基础。

第四章 货币剖析

斯诺介绍了苏区的货币流通情况及财政情况。据财政人民委员林祖涵(林伯渠)介绍,政府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对剥削阶级的税收以及人民的自愿捐献。苏区政府还发明了一种能防止舞弊的预算方法和收支方法。斯诺认为,苏区的真正问题是财政如何勉力维持,这在他看来很不乐观。而对此共产党的做法是“实际合并”。

第五章 人生五十始

斯诺采访了担任教育人民委员的徐特立,了解苏区的教育情况。徐特立是毛泽东在长沙师范的老师,之前参加过国民学,但在50岁时,被邀欣然加入共产党。苏区教育的开展存在不少困难:文盲多且思想愚昧,物质资源非常匮乏。苏区的教育主要放在军事教育上面,是革命化的教学。如最小的儿童识字时,是通过简单的革命口号来学,接着读红军和国民党、地主和农民、资本家和工人等等冲突的故事,共青团员和红军战士的英勇事迹和将来苏维埃政权下人间乐土的描绘。

赏析评价:

【人物形象】徐特立:事迹:50岁加入共产党,采取多种办法扫盲。

性格评点:徐特立:富有革命理想,面对开展教育的各种困难没有退缩,想方设法提高苏区的教育水平,徐老师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体验看法】徐先生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为教育尽心尽力。有信仰和追求。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一章 同红色农民谈话

一位年轻共产党员傅锦魁陪同斯诺前往甘肃边境和前线。在一个叫周家的村子借宿时,斯诺和当地一些农民谈话。从谈话中,村民谈到了红军到来前后的情况对比,发自内心地认同红军和共产党,而且抗战的理论也深入人心。

赏析评价:

【体验看法】斯诺通过与红色苏区的农民谈话,在红军与白军的对比描述中,侧面表现了共产党和红军深受百姓欢迎、爱戴。

第二章 苏区工业

斯诺对于在西北苏区看到机器运转感到十分惊讶,他并没有想到西北会有什么工业。在斯诺访问期间,苏区的所有属于机器项目的一切东西几乎都是“缴获”的。苏区工业都是手工业,而苏区国营企业中最大最重要的是宁夏边境长城上的盐工业以及陕北的油井。而吴起镇则是红区工厂工人最“集中”的地方。

第三章 “他们唱得太多了”

斯诺在吴起镇参观了兵工厂、军服厂等,了解了苏区的工作条件和工人的生活情况。斯诺发现,对于吴起镇的工人们来说,不论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原始简单,他们都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意识到他们是在为自己和为中国做工,他们是革命者。一名叫朱作其的电气工程师为了实践祖父“把一生贡献给提高人民大众的文化水平”的遗言,放弃了在上海电力公司的高薪工作,而到山西的这些荒山来,尽义务为共产党贡献他的力量。吴起镇这个工业中心充满了年轻的气氛。

赏析评价:

【人物形象】朱作其:精通英语、德语,业务素质过硬的电力专家;很有才能、严肃认真、无私奉献、忠于职守的共产党员。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一章 “真正的”红军

斯诺在吴亮平的劝告下决定到红军作战的前线去,并通过完整的统计数据认识了真正的红军。首先,红军绝不是亡命之徒和不满分子,而是年轻的,绝大部分是有文化的。红军年轻,能吃苦耐劳,而且守纪律,红军每占领一个地方都是自给自足,不靠掠夺维持生活。而他们的枪械、弹药绝大部分是从敌军那里夺过来的。第二,共产党没有高薪的和贪污的官员和将军,他们厉行节约。

第二章 彭德怀印象

在斯诺与彭德怀的接触和交流中,斯诺发现彭德怀是一个愉快爱笑,身体健康,率直爽朗的人,同时他还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吃苦耐劳,活泼且精力旺盛的人。彭德怀因为童年的情况而对参加革命的孩子十分关心和爱护。

赏析评价:

【人物形象】彭德怀:事迹:9岁离家闯荡世界、17岁领导饥民攻打地主、参加革命、遭受各种刑罚、加入共产党。

性格:乐观、率直爽朗、有才智、吃苦耐劳、精力旺盛。

【体验看法】苦难的童年,从小有反抗意识为其革命埋下了种子;叛徒出卖受刑不招供可见其意志坚定。

【拓展勾连】①保尔与高尔基苦难的童年,但保尔有母亲和哥哥,高尔基有善良的外祖母,他们有家人的爱。②保尔因救朱赫来入狱中不招供,同样表现其坚强忠贞的性格。

第三章 为什么当红军?

彭德怀从小因为强烈的反抗意识遭到家人的斥责而被迫九岁就离开家,闯荡世界。他十七岁时曾领导饥民攻打囤粮的大地主,后参加国民革命,跟随孙中山从事谍报工作。因为叛徒出卖,遭到逮捕,在逮捕期间他持续一个月每天遭到各种刑罚,但是依然不屈服,不招供,最后被释放。彭德怀读过一些诸如《共产党入门》《共产党宣言》之类的书籍,怀着社会是可以改造的信念而参加共产党。

第四章 游击战术

斯诺采访了彭德怀,了解中国采用游击战的主要原因、具体任务、战术原则、成功的基本条件等问题。最后,彭德怀强调:游击战能取得革命胜利最重要在于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它之所以壮大是因为人民的帮助。

赏析评价:

【内容】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进我退、敌退我追。

取胜原因:有人民的支持与帮助。

【体验看法】得人心者得天下。

第五章 红军战士的生活

斯诺经过参观和访问发现,中国士兵的确并不如国外所认为的那样差。斯诺深入了解到红军战士的住宿条件简陋却清洁整齐,饮食简单、作息有规律。斯诺还参观了苏区的红军文化生活中心“列宁室”。从列宁的布置,斯诺对于红军有组织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

第六章 政治课

斯诺找到了红军政治部的刘晓,希望去听一次政治课,以便更好地了解红军战士们的“政治觉悟”是怎样来的。政治课题目是“抗日运动的发展”,在主讲人讲完后,战士们一个个站起来痛斥日本,慷慨激昂地发言。斯诺认为政治课的效果很大,它凝聚了士气。随后,斯诺向战士们提了两个问题:“红军在哪方面比中国军队好?”“你们怎么知道农民是真的爱红军的呢?”战士们纷纷站起来回答,在后一个问题上,他们还举了大量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例。

赏析评价:

【内容】①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革命理想信念坚定,坚信正义事业必胜;②为救国救民,不惧艰难险阻,不惜一切牺牲;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预计出发;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⑤依靠群众,与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

【人物形象】刘晓:思想最一本正经,工作最刻苦努力的青年之一。态度极其温和谦恭、彬彬有礼。对共产主义有一种宗教式狂热的纯粹感情。

【艺术特色】本章节直接引用了战士们的回答,更显示出其报道的真实性。

【体验看法】人民是革命的基石;坚持就是胜利。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第一章 红色窑工徐海东

斯诺到预旺县城访问了红军十五军团司令徐海东。徐海东向斯诺讲述了攻克县城的经过。在斯诺的眼里,徐海东是一个有点孩子气,但是“阶级意识”很强的战士。小时候在学堂时,徐海东经常被地主家孩子和先生打,他从此相信,穷人的孩子是得不到公平的。后来徐海东去当了窑工,参加了反对克扣工资的罢工。这让他体会到了组织起来的力量是穷人自己的武器。在21岁时,徐海东参加了军队,但对军阀感到厌恶,后又参加了国民党军队,1927年春,他逃亡回家乡黄陂,他在一些学生的宣传影响下已成了共产党员,他把窑厂工人组织起来,组织起湖北省的第一支“工农军队”。

赏析评价:

【人物形象】徐海东:事迹:①被欺负的童年;②当窑工并参与罢工;③参军;④加入共产党;⑤组织窑工成为湖北省第一支“工农军队”。

性格:革命意志坚定,阶级意识强,有点孩子气。

【体验看法】每一位革命者都为正义事业付出了毕生的青春,当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第二章 中国的阶级斗争

从徐海东的口中,斯诺得知,他的远近亲人几乎都被国民党所杀害。在谈及阶级报复这一话题时,斯诺从徐海东及战友那里听到了国民党在鄂豫皖苏区所进行的种种惨绝人寰残杀当地百姓的罪行。斯诺从自己的实地访问经验得出:这些年国民党和外国报纸上发表的反共宣传,百分之九十纯属胡说八道。

第三章 四大马

斯诺介绍了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马步青为首的回民家族在西北回民地区的势力分割情况及其实行的政策。共产党在进入回民地区开展的工作及施行的政策得到了回民的认同。

第四章 穆斯林和马克思主义者

共产党在进入回民地区后,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革命宣传,他们充分尊重回民的宗教信仰,成立村苏维埃,历史上的民族宿怨逐渐被蜕化成共同的阶级仇恨,建立了“回汉统一战线”。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一章 再谈马

在徐海东的十五军团中的两个师的红军转移时,斯诺目睹了红军骑兵师的风采,这些战马高大强壮,体格是全军最优秀的。红军骑兵对战马也爱惜有加。

第二章 红小鬼(www.xing528.com)

斯诺介绍了访问过程中预见到一些红小鬼——少年先锋队员,斯诺听取了他们参加红军的故事。这些红小鬼大都是自己主动参加红军,他们虽然稚嫩但是刚毅坚韧,精神极好,愉快而乐观,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斯诺认为他们是国家的希望。

赏析评价:

【人物形象】红小鬼:精神极好、愉快乐观、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寄托着中国的未来。

【艺术特色】斯诺讲述“红小鬼”向季邦的故事非常幽默风趣,体现了其真实而生动的叙述特点。

第三章 实践中的统一战线

为了联合国民党起来抗日,共产党发下了新的指示,要求部队在今后行动中遵守“统一战线策略”。在斯诺罗列的9月1日—9月6日的军队活动逐日记录中,描述了红军实践统一战线的具体情况。一些战士和指导员违反了统一战线政策,对允许撤退的国民党军队开火,红军内部对之进行了教育。

第四章 关于朱德

斯诺认为朱德是一位杰出的将领,他从采访对象的口中了解到,朱德是一个貌不惊人,沉默谦虚,爱惜部下,天性极端温和,说话朴实、喜欢运动和读书的红军将领。斯诺引用了会见过朱德的韦尔斯女士的采访材料,展示了朱德家庭出身、为民主政治奋斗,接着加入国民党,最后完全自发寻找共产党的革命历程,朱德的特殊带兵战术和私人生活问题也可以从中得到了解。斯诺认为,朱德自述虽然简单,但朴素的话语中展现了“一个大胆无畏和大公无私的故事,一个无比勇敢和智慧的故事,一个难以相信的苦难故事,一个为着忠于一个为民族的自由解放而斗争的伟大主义而丢弃个人享受财富和地位的故事”。

赏析评价:

【人物形象】朱德:事迹:①出身佃农;②6岁进学;③过继给伯父;④求学;⑤参军打仗。

性格:沉默谦虚、爱惜部下、温和朴实。

【体验看法】朱德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值得我们学习;朱德爱惜部下,军民一线,鱼水一体。性格也是成就他辉煌的一大因素。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一章 路上的邂逅

斯诺在河连湾后勤部待了三天,在那里他与一位看马的老红军以及红军药剂师贾河忠交谈,了解他们参加红军的故事。斯诺还注意到,在西北地区,共产党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河连湾附近发生过一系列民团袭击,但是红军很快清除了这批匪徒。

第二章 保安的生活

在等待离开西北的同时,斯诺在保安过着平静而愉快的日子,他教会当地人打牌,试做巧克力蛋糕,和李德吃“西餐”等。赏析评价:

【体验看法】在紧张的战斗中,苏区人民依然过着井然有序,乐观积极的生活。

第三章 俄国的影响

这一节里,斯诺考察了俄国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的影响。在他看来,苏联的最大影响是作为一种榜样,一种产生希望和信念的理想。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将民族偏见上升到不问国界的阶级对抗,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很大程度上与很多中共领导人在俄国所受教育有关。共产党所采用的方法和组织都讲严格的纪律,这有利于团结一致,也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共产党人为什么能够免遭消灭。共产党基本上抛弃了中国的封建糟粕,同时在借鉴俄国的思想或制度时也会加以改动,使得它适应中国的具体环境。最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思想、政治路线、理论领导都是在共产国际的密切指导下开展的。

赏析评价:

【内容】①最大影响:榜样,产生希望和信念;②借鉴俄国思想和制度并加以改动;③接受莫斯科和共产国际援助。

【体验看法】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能照搬一切。

第四章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国际

在这一节里,斯诺梳理和分析了中俄关系三个阶段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斯诺也提出,在这十年之中,莫斯科和共产国际给予中国的实际财政援助其实少得惊人。

第五章 外国智囊团

斯诺分析了来自德国的顾问李德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对于江西红色共和国末期所犯的两个大错误。这个顾问委员会,同李德一起,都被认为是有责任的。第一个错误是十九路军中1933年秋天起义反宁时,红军没有同他们联合起来;第二个严重错误是在南京第五次围剿的战术防御计划中,李德坚持改变战术。但是斯诺认为,李德在江西应负的责任,实际程度可能被夸大了。同时斯诺也肯定了共产国际在中国革命的深刻影响。

赏析评价:

【内容】①1933年秋天起义反宁时,红军没有联合十九路军;②第五次反围剿时,李德指挥失误。

【体验看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胜利最大化;指挥战争不能纸上谈兵。

第六章 别了,红色中国

在离开保安之前,斯诺就共产党欢迎国民党讲和与进行合作抗日的问题对毛泽东进行了访问。1936年10月,在红军中呆了4个月后的斯诺恋恋不舍离开了保安。在洛川时,斯诺发现自己装有此次采访所有重要材料的包不见了,立即命司机返回寻找,赶在蒋介石入西安进行道路封锁前找回了这珍贵材料。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第一章 兵变前奏

张学良带领的东北军与杨虎城带领的西北军不愿与红军开战,私底下和红军达成休战协议。蒋介石不顾国内联合抗日的强烈呼声,无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犯的现实,坚持要对西北红军进行第六次围剿计划。张学良在12月11日晚上十点召开了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师以上将领联席会议。决定发动兵变,逮捕蒋介石和他的僚属。

第二章 总司令被捕

蒋介石在临潼被捕,成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阶下囚。东北军和西北军的“救国要求”及与红军联合抗日宣传遭到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与此同时,由国民党制造的不实谣言却在国内外疯传。但很快,谣言不攻自破,公众逐渐了解到真实情况。

第三章 蒋、张和共产党

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少壮派军官通过决议要求公审卖国贼蒋介石和他的僚属。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在听到事变的消息后立即召开了联席会议,支持张学良的八点纲领和参加联合抗日军事委员会。随后,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及东北军高级将领开展谈判会谈。共产党力主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甚至还主张让他回到南京去担任领导。这样实现抗日民族阵线才有希望。在会谈后,蒋介石亲自保证不再打内战,并达成协议,联合抗日。

赏析评价:

【内容】西安事变 原因:蒋介石无视日本大举侵华要害,逼张、杨围剿红军。

经过:张、杨发动兵变逮捕蒋介石,并公审,各方意见不一。

结果:蒋、张、杨、周恩来及东北军高级将领谈判,达成协议,联合抗日。

【体验看法】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从而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党关系有所缓和。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共产党主动要求停止内战,主张联合抗日,并对国民党做出了退让,彰显了共产党以国家利益为先,以民族利益为先,以人民利益为先的大公无私精神,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

第四章 “针锋相对”

蒋介石从西安返回南京后,运用了一系列复杂的手腕实行了与共产党的和解措施,包括撤销剿匪总部、取消新的围剿计划等各种命令和决议。斯诺认为蒋介石这样做,既不降低他本人或南京的威望,而又能够同反对派和解。最重要的是,这也是他从西安事变中对自己权力结构的深刻裂痕的一种消除。

第五章 友谊地久天长?

国共两党合作后,国民党对日态度趋于强硬,而苏区也脱离了长期孤立状态,双方小小恢复了交通联系,大批年轻人前往苏区学习工作。国民党也放松了对共产党的监视。共产党为了建立统一民族战线,在形式与名称上作了一些让步,但始终没放弃马克思主义和社会革命的基本原则。两党关系趋向缓和。

第六章 红色天际

斯诺在本书的最后对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进行了评析。他分析了共产党在1927年以后没能够赢得政权的原因、共产党在十年内战中的政治经验,以及共产党对未来局势的看法。最后斯诺认为尽管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会遭受挫折,但是,它最终会获得胜利,原因在于产生于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着这个运动必胜的有利因素。

赏析评价:

【体验看法】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毫不隐讳地预言了中国的未来、中国共产党的胜利。这预言其实来自他客观的判断。红星为什么能够照耀中国,是因为斯诺通过到陕甘宁边区实地采访、跟随参加部分战斗、接触中共领导人等系列活动,亲身感受到了“东方魔力”和“兴国之光”。

1.《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国__________________的作品,体裁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躲避国民党的审查,又译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写成此书,作者冲破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封锁,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_______________边区,他也是第______个进入红色苏区采访的西方新闻记者。

3.________________是斯诺进入苏区后采访的第一位中共领导人,后来,他到达了苏区的临时首都__________________采访了苏维埃的掌权者___________,搜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

4.斯诺的采访对象不限于领导人,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斯诺在本书中解释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6.《外国智囊团》中提到“外国智囊”是来自_____________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

7.《长征》一篇中,作者重点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事件。

8.在《关于朱德》这一章中,斯诺并没有亲自采访过朱德本人,文中的对话材料转引自_________________对朱德的釆访。

9.《红星照耀中国》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有学识渊博,不知疲倦的__________________、平易近人,温和文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勇善战,口才出色的___________、率直爽朗,顽强不屈的___________、五十岁依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_________,还有信仰坚定的,真诚热情的__________________等。

10.斯诺认为,尽管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会遭受挫折,但是它最终会获得胜利,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我在中国的七年中间,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人们提出过很多很多问题。热心的党人是能够向你提供一套现成的答案的,可是这些答案始终很难令人满意。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他们可从来没有到过红色中国呀。

事实是,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的情况是更大的谜,更混乱的传说了。中华天朝的红军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的腹地进行着战斗,九年以来一直遭到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千千万万敌军所组成的一道活动长城时刻包围着他们。他们的地区比西藏还要难以进入。自从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中国的第一个苏维埃在湖南省东南部茶陵成立以来,还没有一个人自告奋勇,穿过那道长城,再回来报道他的经历。

哪怕是最简单的事情,也是有争议的。有些人否认红军的存在,认为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只不过有几千名饥饿的土匪罢了。有些人甚至否认苏维埃的存在。这是共产党宣传的捏造。然而,亲共的人却称颂红军和苏维埃是中国要摆脱一切弊害祸患的唯一救星。在这样的宣传和反宣传中,要想了解真相的冷静的观察家就得不到可信的证据。关心东方政治及其瞬息万变的历史的人,都有这样一些感到兴趣而未获解答的问题:

……

这些战士战斗得那么长久,那么顽强,那么勇敢,而且——正如各种色彩的观察家所承认的,就连蒋介石总司令自己的部下私下也承认的——从整体说来是那么无敌,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使他们那样地战斗?是什么支持着他们?他们的运动的革命基础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的呢?说令人难以置信,是同中国的那部充满折衷妥协的历史比较而言的,但他们却身经百战,经历过封锁、缺盐、饥饿、疾病、瘟疫,最后还有那六千英里的历史性“长征”,穿过中国的十二个省份,冲破千千万万国民党军队的阻拦,终于胜利地出现在西北的一个强大的新根据地上。

1.选文出自________国_______________所写的_____________,它的文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结合选文,请简要概括“我”想要到红色中国采访的原因。(内容理解)

3.“这些战士战斗得那么长久,那么顽强,那么勇敢”,请联系原著,从原著中分别举出红军战士战斗长久和顽强勇敢的两个事例。(情节概述、人物形象)

4.作者在作品的开篇中罗列的一系列问题有什么样的作用?(艺术特色)

(二)造反者

我一边和周恩来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痩,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我从周恩来的一位以前的同学那里,从外国人称为中国“国民革命”的一九二五到二七年的大革命时代中与他共事的国民党人士那里,了解到一些关于周恩来的情况。但是从周恩来自己身上,我后来还了解到更多的情况。他使我感到兴趣,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创建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我暗自想,周恩来一定是个狂热分子,因此我想寻找这必有的神色。但是如果说有这种神色的话,我却没有发觉出来。他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

因此,周恩来给我的印象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污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

不知怎么,当他陪着我走过安静的乡间田埂,穿过芝麻田、成熟的小麦田、沉甸甸地垂着穗的玉米田,回到百家坪去时,他似乎是一点也不像一般所描绘的赤匪。相反,他倒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就像神气活现地仿佛一个大人似的跟在他旁边走的“红小鬼”一样,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的肩上。他似乎很像在南开大学时期演戏时饰演女角的那个青年——因为在那个时候,周恩来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

1.除选文叙述的内容外,请再举出斯诺与周恩来之间发生的两件事。(情节概述)

2.在斯诺的眼中,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人?(人物形象)

3.试分析作者采取了哪些方法来塑造周恩来的这一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三)贺龙二三事

“贺龙的外表怎么样?”我问李。

“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有一次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这匹马给敌军俘获了。贺龙又去打仗夺回来。结果真的夺了回来!虽然贺龙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他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他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他的妹妹很像他,个子高大,是个大脚女人。她领导红军作战——还亲自背伤员。贺龙的妻子也是如此。”

贺龙对有钱人的仇视,在中国是到处流传的——这似乎主要要回溯到他的红色游击队刚刚开始组成的年代,当时湖南苏区还没有处在共产党的全面控制之下。在何键“农民大屠杀”时期许多农民有亲友遭到牺牲,或者反动派在何键统治下夺回权力后,本人遭到地主的殴打和压迫,都抱着深仇大恨来投奔贺龙。据说,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有一次贺龙带到了一个名叫波斯哈德瑞士传教士,军事法庭因他从事所谓间谍活动——大概不过是把红军动向的情报传给国民党当局,许多传教士都是这样做的——“判处”他监禁十八个月。贺龙开始长征时,波斯哈德牧师的徒刑还没有满期,因此奉命跟着军队走,最后刑期满了以后才在途中释放,给旅费前往云南府。使得大多数人感到意外的是,波斯哈德牧师对贺龙并没有讲什么坏话。相反,据说他说过,“如果农民都知道共产党是怎样的,没有人会逃走。”

1.联系原著,简述贺龙参加共产党的原因。(情节概述)

2.根据选文的内容,试分析贺龙的性格特点。(人物形象)

3.选文中叙述的波斯哈德瑞士传教士事件有什么作用,试分析之。

(四)苏维埃掌权人物

毛泽东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有相当深邃感情的人。我记得有一、二次当他讲到已死的同志或回忆到少年时代湖南由于饥荒引起的大米暴动中发生死人事件的时候,他的眼睛是润湿的。在那次暴动中他的省里有几个饥饿的农民因到衙门要粮而被砍了头。有一个战士告诉我,他曾经亲眼看到毛泽东把自己的上衣脱下来给一位在前线受伤的弟兄穿。他们又说当红军战士没有鞋穿的时候,他也不愿意穿鞋的。

然而我非常怀疑,他是否能够博得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的敬仰,也许这并不完全因为他有非凡的头脑,而是因为他有农民的个人习惯。巴莱托的中国门徒们也许要嫌他粗鲁的吧。我记得有一天我和毛泽东谈话的时候,看见他心不在焉地松下了裤带,搜寻着什么寄生物——不过话得说回来,巴莱托要是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可能也非搜寻一下不可。但我可以断定,巴莱托决不会当着红军大学校长的面前松下裤子的——我有一次访问林彪的时候,毛泽东却这样做过。小小的窑洞里非常热。毛泽东却把身子向床上一躺,脱下了裤子,向着壁上的军用地图,仔细研究了二十分钟——偶然只有林彪插口问他一些日期和人名,而毛泽东都是一概知道的。他随便的习惯和他完全不在乎个人外表这一点相一致,虽然他完全有条件可以打扮得同巧克力糖果匣上的将军和《中国名人录》中的政治家照片一样。

1.结合选文,分析毛泽东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

2.试分析选文中作者将巴莱托与毛泽东比较的用意。(内容理解、艺术特色)

3.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他有“随便的习惯”,且“完全不在乎个人外表”,同时他又是中国共产党人口中念叨的“我们的伟大的领袖”,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体验感悟)

(五)童年·在长沙的日子

【A】我父亲读过两年书,认识一些字,足够记账之用。我母亲完全不识字。两人都是农民家庭出身。我是家里的‘读书人’。我熟读经书,可是不喜欢它们。我爱看的是中国旧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尽管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这位老先生讨厌这些禁书,说它们是坏书。我常常在学堂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正经书遮住。大多数同学也都是这样做的。许多故事,我们几乎背得出,而且反复讨论了许多次。关于这些故事,我们比村里的老人知道得还要多些。他们也喜欢这些故事,常常和我们互相讲述。我认为这些书大概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读的。……

这些事情接连发生,在我已有反抗意识的年轻心灵上,留下了磨灭不掉的印象。在这个时期,我也开始有了一定的政治觉悟,特别是在读了一本关于瓜分中国的小册子以后。我现在还记得这本小册子的开头一句:‘呜呼,中国其将亡矣!’这本书谈到了日本占领朝鲜、台湾的经过,谈到了越南、缅甸等地的宗主权的丧失。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B】由于修筑川汉铁路而兴起了反对外国投资的运动。立宪成为广大人民的要求。皇帝的答复只是下旨设立一个资政院。在我的学堂里,同学们越来越激动。为了发泄排满情绪,他们反对留辫子。我的一个朋友和我剪去了我们的辫子,但是,其他一些相约剪辫子的人,后来却不守信用。于是我的朋友和我就出其不意强剪他们的辫子,总共有十几个人成了我们剪刀下的牺牲品。就这样,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我从讥笑假洋鬼子的假辫子发展到主张全部取消辫子了。政治思想是怎样能够改变一个人的观点呵!

1.选文中“这些事情接连发生,在我已有反抗意识的年轻心灵上,留下了磨灭不掉的印象”这些事是指哪些事,试从原著中概括出三个。(情节概述)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一个怎样的人?(人物形象)

3.选文出自《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哪一篇?该篇在写作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六)举国大迁移

长江在尽是荒山野岭的云南境内,流经深谷高峰,水深流急,有的地方高峰突起,形成峡谷,长达一二英里,两岸是悬崖峭壁。少数的几个渡口早已为政府军所占领。蒋介石感到很高兴。他现在下令把所有渡船撤至北岸焚毁,然后他命自己的部队和龙云的军队开始包抄红军,希望在这条有历史意义的和险阻莫测的长江两岸一劳永逸地把红军消灭掉。

红军好像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似的,仍继续向西面的龙街分三路急行军,那里的渡船已经焚毁,南京的飞行员报告,红军一支先锋部队在造一条竹桥。蒋介石更加信心百倍了,造一条桥要好几星期时间。但是有一天晚上,有一营红军突然悄悄地倒过方向,强行军一天一夜,像奇迹一样,走了八十五英里,到傍晚时分到达附近其他一个唯一可以摆渡的地方——皎平渡。他们穿着缴获的国民党军服,在黄昏时分到了镇上,没有引起任何注意,悄悄地解除了驻军的武装。

渡船早已撤到北岸——但没有焚毁!(红军远在好几百里外,反正不到这里来,为什么要烧掉渡船呢?政府军可能是这样想的。)但是怎样才能弄一条船到南岸来呢?到天黑后,红军押着一个村长到河边,大声喊叫对岸的哨兵,说是有政府军开到,需要一只渡船。对岸没有起疑,派了一只渡船过来。一支“南京”部队就鱼贯上了船,不久就在北岸登陆——终于到了四川境内。他们不动声色地进了守军营地,发现守军正在高枕无忧地打麻将,枪支安然无事地靠在墙边。红军叫他们“举起手来”,收了武器,他们只得张口瞠目地瞧着,过了好久才明白,自己已成了原来以为还要三天才能到达的“土匪”的俘虏。

1.联系原著,简要概括选文中情节。(情节概述)

2.选文中蒋介石的心态是怎样的,这样写有什么样的作用?(内容理解、艺术特色)

3.选段中的叙事有什么样的特点?试分析之。(艺术特色)

(七)大渡河英雄

泸定桥建桥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同华西急流深河上的所有桥梁一样都是用铁索修成。一共有十六条长达一百多码的粗大铁索横跨在河上,铁索两端埋在石块砌成的桥头堡下面,用水泥封住。铁索上面铺了厚木板作桥面,但是当红军到达时,他们发现已有一半的木板被撬走了,在他们面前到河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在北岸的桥头堡有个敌军的机枪阵地面对着他们,后面是一师白军据守的阵地。当然,这条桥本来是应该炸毁的,但是四川人对他们少数几条桥感情很深;修桥很困难,代价也大。据说光是修泸定桥“就花了十八省捐献的钱财。”反正谁会想到红军会在没有桥板的铁索上过桥呢,那不是发疯了吗?但是红军就是这样做的。

时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

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他们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也许他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

突然,他们在南岸的同志们开始兴高采烈地高呼:“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渡河三十英雄万岁!”原来白军已经仓惶后撤!进攻的红军全速前进,冒着敌人的火焰冲过了余下的桥板。纵身跳进敌人碉堡,把敌人丟弃的机枪掉过头来对准岸上。

1.请简要概括选文中的故事情节。(情节概述)

2.选文中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请分析它的作用。(艺术特色)

3.选文中的事件发生在红军长征中,试联系原著归纳红军的长征精神,并就“长征精神在今天是否过时”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体验感悟)

(八)同红色农民谈话

那个老头点点头。他说上次白军来时,把山那一头的村子里一家贫农统统杀了,为什么?因为白军问红军藏在哪里,那家子人不肯告诉他们。“从那以后,我们全都逃了,把牲口带走。我们后来同红军一起回来。”

“要是下次白军来了,你走吗?”

“啊哟!”一个头发很长,长得一口好牙的老头叫道。“这次我们当然走!他们会杀死我们的!”

他开始一一说村子里的人的罪名。他们参加了贫民会,他们投票选举乡苏维埃,他们把白军动向报告给红军,他们有两家的儿子在红军里,另一家有两个女儿在护士学校。这不是罪名吗?他向我保证,随便哪一个罪名就可以把他们枪决。

这时一个赤脚的十几岁少年站起来,他一心注意讨论,忘记了有洋鬼子。“老大爷,你说这是罪名?这是爱国行为!我们为什么这样做?难道不是因为红军是穷人的军队,为咱们的权利在打仗?”

他热烈地继续说:“咱们国家以前有过免费学校吗?红军把无线电带来以前咱们听到过世界新闻吗?世界是怎么样的,有谁告诉过咱们?你说合作社没有布,但是咱们以前有过合作社吗?还有你的地,从前不是押给了王地主吗?我的姊姊三年前饿死了,但是自从红军来了以后,咱们不是有足够的粮食吃吗?你这说苦,但是如果咱们年轻人能学会识字,这就不算苦!咱们少先队学会开枪打汉奸和日本,这就不算苦!”

1.选文中老头所说的“白军”是指谁?从村民的叙述中可以看出“白军”是一支怎样的军队?(内容理解)

2.联系原著,分析斯诺为什么想要和这些苏区的村民交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艺术特色)

3.结合选文内容,概括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红军在苏区施行的政策。(内容理解)

(九)彭德怀印象

【A】附带说一句,虽然政府军飞机常常在红军前线扔传单,悬赏五万到十万元要缉拿彭德怀,不论死擒活捉,但是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我在那里的时候,看到有成千上万张传单空投下来要悬赏缉拿他、徐海东、毛泽东。彭德怀下令要保存这些传单。这些传单都是单面印的,当时红军缺纸,就用空白的一面来印红军的宣传品。

我注意到,彭德怀很喜欢孩子,他的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许多孩子充当勤务员、通讯员、号兵、马夫,作为红军正规部队组织起来,叫做少年先锋队。我常常见到彭德怀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政治和他们个人问题。他很尊重他们。……

【B】有一次我同彭德怀一起去看一军团抗日剧团的演出,我们同其他战士一起在临时搭成的舞台前面的草地上坐下来。他似乎很欣赏那些演出,带头要求唱一个喜欢听的歌。天黑后天气开始凉起来,虽然还只八月底。我把棉袄裹紧。在演出中途,我突然奇怪地发现彭德怀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

我后来了解彭德怀为什么喜欢这些“小鬼”,那是他向我的再三要求让步,把他自己的童年的一些情况告诉我的时候。他在自己的童年所受的苦,可能使西方人听来感到惊奇,但是却是够典型的背景材料,可以说明为什么许多中国青年像他那样投奔红军。

1.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彭德怀是一个怎样的人?(人物形象)

2.除选文中提到的内容,请再从原著中举出与彭德怀有关的三件事。(情节概述)

3.联系原著其他内容,试分析彭德怀投奔红军的原因。

(十)“红小鬼”

在苏区,少年先锋队员的任务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过路旅客,看他们有没有路条。他们十分坚决地执行这项任务,把没有路条的旅客带到当地苏维埃去盘问。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被几个少年队员喝令站住,要看他的路条,否则就要逮捕他。

“但是我就是彭德怀,”他说。“这些路条都是我开的。”

“你是朱总司令我们也不管,”小鬼们不信说。“你得有个路条。”他们叫人来增援,于是有几个孩子从田里跑来。

彭德怀只好写了路条,签了字,交给他们,才能够继续上路。

总的说来,红色中国中有一件事情,是很难找出有什么不对的,那就是“小鬼”。他们精神极好。我觉得,大人看到了他们,就往往会忘掉自己的悲观情绪,想到自己正是为这些少年的将来而战斗,就会感到鼓舞。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不管整天行军的疲乏,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到任何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在少年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只要这些少年能够得到解放,得到发展,得到启发,在建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我这样说听起来大概好像是在说教,但是看到这些英勇的年轻人。没有人能不感到中国的人并不是生来腐败的,而是在品格上有着无限发展前途。

1.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红小鬼”的性格特点。(人物形象)

2.选文中,作者在描写“红小鬼”——少年先锋队员时釆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艺术特色)

3.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谈选文中的“红小鬼”对你的启示。(体验感悟)

(十一)关于朱德

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第一,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二,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朱德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得懂。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像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打仗时朱德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1.结合选文,概括朱德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

2.作者是怎样表现朱德这一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

3.读完选文,你还想到了《红星照耀中国》中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红军领导人,请举出他1—2个事例,并谈谈你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启发。(体验感悟)

(十二)红色天际

这,我认为就是共产党对未来局势的看法。人们不一定会全部同意这种看法,但是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列宁在二十多年以前写过的话仍是有效的:“不论伟大的中国革命——各种各样的‘文明的’鬣狗都在磨牙——的命运如何,世界上没有力量能够在亚洲恢复以前的农奴制度,也不能够在地球的表面上抹去亚洲和半亚洲国家人民群众的英勇的民主政体。”

还有一点看来也是肯定的。中国已有成千上万的青年为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捐躯牺牲,这种思想或者这种思想的背后动力,都是不容摧毁的。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遭受挫折,可能暂时退却,可能有一个时候看来好像奄奄一息,可能为了适应当前的需要和目标而在策略上作重大的修改,可能甚至有一个时期隐没无闻,被迫转入地下,但它不仅一定会继续成长,而且在一起一伏之中,最后终于会获得胜利,原因很简单(正如本书所证明的一样,如果说它证明了什么的话),产生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着这个运动必胜的有力因素。而且这种胜利一旦实现,将是极其有力的,它所释放出来的分解代谢的能量将是无法抗拒的,必然会把目前奴役东方世界的帝国主义的最后野蛮暴政投入历史的深渊。

但是在这里如果读者认为这个结论太“令人惊惶”,笔者欢迎他不妨重读一下本章开始部分的引语,从中可能找到辩证的安慰——这是不能拒绝的——因为在预测的领域里,主观力量自然是十分活跃的。

1.根据选文,请概括斯诺在作品中得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内容概述)

2.斯诺为了解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的真相突破国民党的封锁并写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内容理解)

3.试分析选文的语言的特色。(艺术特色)

(一)苦难的童年

(A)接着发生了一件惊人的事,这最好用彭德怀自己的话来说:

“我的祖母把我们统统看作是她的奴隶。她抽鸦片烟很凶。我不喜欢闻鸦片烟,有一天晚上我再也忍受不住了,起身把她的烟盘从炉子上踢了下来。她大发脾气,把全族人都叫来开了会,正式要求把我溺死,因为我是不孝的孩子。她对我提出了一大串罪状。

当时族人已准备执行她的要求。我的继母赞成把我溺死,我的父亲说,既然这是一家的意见,他也不反对。这时我的舅舅站了出来,狠狠地责备我的父母没有把我教养好。他说这是他们的过失,因此孩子没有责任。

我的命就得了救,但是我得离家。我当时才九岁,十月里天气很冷,我除了一身衣裤外身无长物。我的继母还想把我身上的衣裤留下。但我证明这不是她的,是我生身的母亲给我做的。”

这就是彭德怀闯世界的生活的开始。他起先当放牛娃,后来又做矿工,一天拉十四小时风箱。工作时间这么长使他吃不消,于是他就离开煤矿,去当鞋匠学徒,一天只工作十二小时,这已是个大改善了。他没有工资,过了八个月他又逃跑了,这次去到烧碱矿做工。矿井歇业后,他再一次得去找工作。身上除了一身破烂以外仍一无长物。他去修水渠,终于有了个“好差使”,拿到了工资。二年攒了一千五百文。——大约十二元钱!但换了军阀后,原来的纸币成了废纸,他又一文不名。灰心丧气之下,他决定回家乡。

(B)“你们这几个小无赖,谁抽烟?”

四个孩子都小声回答:“我们不会抽,神甫。”

神甫脸都气红了。

“混账东西,不会抽,那发面里的烟末是谁撒的?都不会抽吗?好,咱们这就来看看!把口袋翻过来,快点!听见了没有?快翻过来!”

三个孩子开始把他们口袋里的东西掏出来,放在桌子上。

神甫仔细地检查口袋的每一条缝,看有没有烟末,但是什么也没有找到,便把目光转到第四个孩子身上。这孩子长着一对黑眼睛,穿着灰衬衣和膝盖打补丁的蓝裤子。

“你怎么像个木头人,站着不动弹?”

黑眼睛的孩子压住心头的仇恨,看着神甫,闷声闷气地回答:“我没有口袋。”他用手摸了摸缝死了的袋口。

“哼,没有口袋!你以为这么一来,我就不知道是谁干的坏事,把发面糟蹋了吗?你以为这回你还能在学校待下去吗?没那么便宜,小宝贝。上回是你妈求情,才把你留下的,这回可不行了。你给我滚出去!”他使劲揪住男孩子的一只耳朵,把他推到走廊上,随手关上了门。

1.(A)段中彭德怀反抗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段中保尔反抗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节概述)

2.两段选文中的主人公最后都走上了革命道路,联系原著,概括他们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情节概述)

3.两个选段中的主人公具有怎样的共同性格?两位主人公的遭遇给你怎样的人生感悟?(人物形象、体验看法)

(二)红军过草地与保尔修铁路

(A)在大草地一连走了十天还不见人烟。在这个沼泽地带几乎大雨连绵不断,只有沿着一条为红军当向导的本地山民才认得出像迷宫一样的曲折足迹,才能穿过它的中心。沿途又损失了许多人员和牲口。许多人在一望无际的一些水草中失足陷入沼泽之中而没了顶,同志们无从援手。沿途没有柴火,他们只好生吃青稞和野菜。没有树木遮荫,轻装的红军也没有带帐篷。到了夜里他们就蜷缩在捆扎在一起的灌木枝下面,挡不了什么雨。但是他们还是胜利地经过了这个考验,至少比追逐他们的白军强,白军迷路折回,只有少数的人生还。

红军现在到达了甘肃边境。前面仍有几场战斗,任何那一仗如果打败,都可能是决定性的失败。在甘肃南部部署了更多的南京、东北、回民军队要拦阻他们,但是他们还是闯过了所有这些障碍,在这过程中还俘获了回民骑兵的几百匹马,原来一般都认为这些骑兵能一举把他们消灭掉的。他们精疲力尽,体力已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终于到达了长城下的陕北。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日,即他们离开江西一周年的日子,一方面军先锋部队同早在一九三三年就已在山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小小根据地的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他们现在只剩下了二万人不到,坐下来以后方始明白他们的成就的意义。

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剩下来的一百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B)秋雨打着人们的脸。一团团饱含雨水的乌云,在低空慢慢移动。深秋,一望无际的森林里,树叶全落了。老榆树阴郁地站着,把满身皱纹藏在褐色的苔藓下面。无情的秋天剥去了它们华丽的盛装,它们只好光着枯痩的身体站在那里。

小车站孤独地隐在树林里。一条新修的路基从车站的石头货台伸向森林。路基周围是蚂蚁一样密集的人群。

讨厌的粘泥在靴子底下扑哧扑哧直响。路基两旁的人们狠劲地挖着土。铁器发出沉重的撞击声,铁锹碰着石头,铿然作响。

雨像用筛子筛过的一样,又细又密,下个不停。冰冷的雨水渗进了衣服。雨水也冲走了人们的劳动成果,泥浆如同稠粥从路基上淌下来。

湿透了的衣服又重又冷,但是人们一直干到天黑透了才离开工地。

修筑的路基一天比一天延长,不断伸向密林深处。

离车站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石头房的空架子,凄凉地立在那里。里面的东西,凡是撬得下、拆得开、砸得动的,早就被洗劫一空了。门窗成了张口的大洞;炉门成了黑窟窿。房顶也破烂不堪,好多地方露出了椽子。

唯一没有遭劫的是四个房间里的水泥地面。每天夜里,四百个人就穿着里外湿透、溅满泥浆的衣服躺在上面睡觉。大家在门口拧衣服,脏水一股股流下来。他们用最难听的话咒骂这恶劣的天气和遍地的泥泞。水泥地面上薄薄地铺了一层干草,他们紧挨着睡在上面,相互用体温取暖。衣服冒着气,但是从来没有干过。雨水渗过挡窗洞的麻袋,滴落到地上。雨点像密集的霰弹敲打着屋顶上残留的铁皮。冷风不断从破门缝里吹进来。

1.红军长征过草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尔筑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节概述)

2.红军与筑路工人面对的困难主要来自哪些方面?(情节概述)

3.从红军过草地和筑路工人身上,你看到了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体验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