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概述

外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概述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电影对中国人来说是舶来品,但是在中国电影艺术家的努力下,通过不断吸收和借鉴外国的艺术手法,并与本民族的艺术经验和艺术传统结合,形成了中国电影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但是,由于文化背景、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外国电影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电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呈现出不一样的轨迹与特征。1908年,法国的拉菲特兄弟在财团的支持下,组建了第一家艺术影片公司,标志着电影开始了第一次自觉地向艺术努力冲刺。

外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概述

虽然电影中国人来说是舶来品,但是在中国电影艺术家的努力下,通过不断吸收和借鉴外国的艺术手法,并与本民族的艺术经验和艺术传统结合,形成了中国电影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但是,由于文化背景、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外国电影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电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呈现出不一样的轨迹与特征。一般来说,外国电影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4]

1.外国电影艺术的形成期(1896~1927年)

电影先驱卢米埃尔以人们的现实生活作为拍摄的对象,开创了写实主义传统,而另一位电影先驱梅里爱,他把舞台剧的方法引入电影,并第一次为电影建立了从剧本、演员、服装到布景等模仿戏剧的系统做法,还模仿舞台剧的表现方式,把影片分解成若干场景,使摄影机从观众的正中位置拍摄演出的全过程,再把各个场景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发展了电影的叙事能力,开创了戏剧电影的传统。

1900年前后,在英国南海岸工作的一批电影先驱人物组成了后来被人们称为布莱顿学派的非正式团体,在该团体成员创作的电影中,首创了特技摄影和简单的蒙太奇分镜头等技法,并开始出现了视点多变的摄影机运动。1903年,美国鲍特拍摄的《火车大劫案》,以强烈的运动性和对画面空间的创造,以及打破直线式的叙事方法等新的艺术手段,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叙事效果。

1908年,法国的拉菲特兄弟在财团的支持下,组建了第一家艺术影片公司,标志着电影开始了第一次自觉地向艺术努力冲刺。1908年12月,第一部艺术影片《吉斯公爵被刺》拍成上映,获得法国文艺界的广泛好评。这一成功立即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不久之后,法国、意大利、丹麦、美国的许多制片公司也加以仿效。尽管20世纪初期的欧洲艺术电影浪潮扩大了电影艺术的影响,但是由于人们深受传统戏剧和文学观念的影响,往往把电影视为戏剧的附庸,使电影没能走出传统戏剧和文学的阴影而成为具有独特性的艺术种类。

电影的独特本质是电影的运动性,因为在电影中时间空间的自由转换完全实现了人类用影像记录自己的梦想。在20世纪初期,被称为“电影之父”的美国导演格里菲斯,是当时世界电影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他从1908年开始拍摄了在电影剪辑手法上富有创新性的影片,不仅最早意识到了电影结构方式的重要意义,而且拍摄了两部震惊世界影坛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年)、《党同伐异》(1916年)。格里菲斯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初步尝试了交叉、平行、隐喻等手法来控制和协调影片的叙事节奏,以达到动人心魄的效果。尤其是格里菲斯完全突破了梅里爱以来用戏剧式的场景作为叙事单元的叙事方法,而把镜头作为电影叙事的最小单位;并把不同景别和长度的镜头,根据剧情的内在逻辑需要组接在一起,创造出了电影的“语法”和独特而有效的叙事模式,使电影获得了无限的表现能力,也使电影艺术从此诞生。总之,电影在从简单的记录手段转变为艺术的时期,从梅里爱到格里菲斯,“他们的成就,开创了技术主义传统,成就了好莱坞,也最终成就了电影”[15]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喜剧电影大师卓别林“是一位给我们创作出许多不愧为真正电影艺术的人”[16],他创作的许多喜剧电影,如《淘金记》、《马戏团》等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默片时代喜剧电影艺术的高峰。苏联导演爱森斯坦1925年导演的不朽无声影片《战舰波将金号》,“它是世界无声影片中最伟大的史诗之一。这部盛赞俄国1905年革命的影片,曾多次荣获各种国际奖,影片中著名的奥德萨阶梯的场面,已成为世界电影艺术的经典范例”[17]

总之,20世纪20年代是世界电影艺术开创的时代,也是世界电影艺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一些卓有成就的电影艺术家所开创的电影事业不仅在当时获得了肯定,而且为推动电影艺术进一步走向成熟产生了重要影响。

2.外国电影艺术的成熟期(1927~1945年)

如果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电影提供了新的艺术发展的可能性,那么,一代代的电影艺术家则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注意电影与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和建筑等不同艺术门类的联系,吸取一些有益的养分,逐步丰富了电影语言、表现手段和技巧,使电影成为20世纪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大众化艺术。由于电影并不是纯感官的视听艺术,电影艺术家们在不断开拓电影的表现领域,探索电影艺术形态和手法的独特性和表现力的同时,其创作观念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以及受到一定社会政治思潮、哲学思潮、文化思潮的影响,所以在电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电影艺术流派,这些20世纪30~40年代的电影艺术流派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电影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1)美国好莱坞类型电影。

1927年,美国拍摄的有声影片《爵士歌王》的诞生,标志了电影艺术不仅进入了有声时代,而且“更新了电影的表现手段,极大地丰富了电影艺术表现力……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有声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全面发展和胜利,逐步形成和完善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建立起独立的艺术理论体系[18]。20世纪30~40年代是美国好莱坞电影艺术发展和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类型电影无论在编剧、导演还是表演等艺术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特别是一些主要类型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得到了全面发展并走向成熟,涌现了一批很有成就的类型电影艺术家和一批很有影响的类型影片,如卡普拉的喜剧片《一夜风流》(1934年),约翰·福特西部片铁骑》(1934年)、《关山飞渡》(1939年),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的犯罪片《疑影》(1943年)、《爱德华大夫》(1945年)等。此外,奥逊·威尔斯1941年自编、自导和自演的《公民凯恩》,以独特的艺术表现视角,极大地拓展了电影艺术的表现空间,成为“第一部美国现代电影”[19]

(2)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法国这一时期的电影主流由20世纪20年代早期先锋电影转入超现实主义,其主要特征是把文学上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运用于电影创作,主要以表现人的梦幻为内容,如法国女导演杜拉克拍摄的短片《贝壳僧侣》(1927年)以及原籍西班牙的布努艾尔1928年所拍摄的《一条安达鲁狗》,是具有代表性的超现实主义影片。法国30年代以后出现的诗意现实主义电影创作倾向,在创作上强调遵循人道主义和人性论,最早具有上述表现特征的影片有R.克莱尔的《巴黎屋檐下》(1930年)、J.维果的《零分的操行》(1933年)等。这些影片以散文式的手法对生活中的人、日常的事物和环境作了诗意的再现。从1936年以后,一些电影工作者开始摄制具有现实主义鲜明特征,以普通群众的命运、经历为主要叙事内容的影片,如《在底层》(1936年)、《雾码头》(1938年)、《幻灭》(1937年)等,都体现了诗意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20]

(3)英国“纪录电影运动”。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在英国兴起了一次以约翰·格里尔逊为首的有组织的纪录片摄制运动。英国纪录片运动的创始人格里尔逊1929年导演的纪录片《飘网渔船》,真实地反映了渔民的生活面貌,并富有诗情画意。他主张电影艺术的目的在于社会教育,特别注意在再现真实生活场景时进行艺术加工,广泛吸取了瓦尔特·鲁特曼的“交响乐式”蒙太奇手法、法国先锋派的各种倾向和荷兰的伊文思以及美国的弗拉哈迪的创作经验。早期主要成员除约翰·格里尔逊之外,还有保罗·罗沙、约翰·泰勒和哈里·华特等。他们的作品反映了英国社会出现的尖锐问题,如失业、劳动条件差、居住环境恶劣等。这一艺术流派在30年代的代表作品主要有:瑞特的《锡兰之歌》(1934年)、安斯戴和艾尔顿的《住房问题》(1935年)、瑞特和华特的《夜邮》(1936年)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后期的英国纪录片学派全力为战争宣传服务,主要有保罗·罗沙创作的《富饶的世界》(1943年)、《世界的财富》(1947年),汉弗莱·詹宁思的《闲暇的时光》(1939年)、《伦敦大火记》(1943年)和《给梯摩西的日记》(1945年)等。1951年,因负责电影拍摄的皇冠电影部的解散,英国纪录电影运动也宣告结束。[21]

3.外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期(1945年以来)

20世纪40年代中期之后,世界电影艺术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受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化浪潮的冲击,外国电影创作观念从传统走向现代,特别是这一时期西欧的一些电影艺术流派对电影艺术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在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1)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一般认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主要在1945年至1951年,它作为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产物,反映了进步电影工作者致力于民主改革的强烈要求,而作为一种电影风格和一种创作方法,则对现代电影创作有深远影响。[22]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真正历史开始于1945年,以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为标志,成为新现实主义的宣言书。第二年,罗西里尼又拍摄了《游击队》,维加诺导演了《太阳还将升起》等。这些影片的主人公或是抵抗运动的反法西斯战士,或是游击队员。影片真实地描述了他们的生活和斗争,揭示了人物的优秀品质。此后至1950年,当抵抗运动已经过去,新现实主义的电影创作者又以极大的热情来反映当时普通百姓的困苦生活,揭露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他们往往以报刊上发表的确有其事的材料或最为接近的事件来拍摄影片,如德·西卡导演的《擦鞋童》(1946年)、《偷自行车的人》(1948年)、《温别尔托·D》(1952年)、《屋顶》(1956年),德·桑蒂斯导演的《艰辛的米》(1949年)、《罗马11时》(1952年),维斯康蒂导演的《大地在波动》(1948年)等。[23]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现实主义运动,而且是一个“统一的电影艺术运动”[24]。它在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法国“新浪潮”电影。(www.xing528.com)

法国电影工作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影片的内容和形式的改变并不感兴趣,只满足于对原有的传统的沿袭和继续。法国电影在新浪潮电影出现之前,其表现内容主要以侦探和爱情题材为主,在形式上还是一般的戏剧结构。但是,到了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整个欧美世界都受到现代主义文化的冲击,在这一文化背景的直接影响下,法国电影出现了现代主义思潮的创作倾向。1958年至1962年,在法国涌现了拍摄影片的新的浪潮,人们习惯称之为“新浪潮”。“新浪潮”一词后来也常常泛指那些由激进导演拍摄的突破传统电影语法的故事片[25]“新浪潮”电影运动尽管其本质也不过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的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26],但是它声势浩大、影响深远,是继欧洲先锋电影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之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它的出现把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新的高峰。

“新浪潮”电影仅1959年就有24位青年导演在他们倡导的新的电影观念下拍摄了一大批处女作影片,1960年有43位青年导演出现在影坛,1958年至1962年约二百多位新导演拍摄了他们的处女作,创造了法国电影史和世界电影史上一个空前绝后的神话。“新浪潮”电影的导演自从在1959年的戛纳电影节上集体亮相,尤其是特吕弗的《四百下》获得了该年度的最佳导演奖之后,著名导演不断涌现。这一时期还有戈达尔的《筋疲力尽》、雷乃的《广岛之恋》等名作,引起了世人的瞩目,而戈达尔的《筋疲力尽》更是被当时的评论界誉为“新浪潮”电影的一个宣言。其相同的方面是他们都“反对传统电影的做法,强调电影是一个人的艺术创作,要求电影从传统艺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继承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做法,不用摄影棚,不用电影明星,使用轻便摄影机,用非专业的或不出名的演员在实景中拍片”[27]。他们的作用不仅在于他们以创作实践为“新浪潮”提供了最初的生动的例证,给战后法国沉闷的影坛带来了新鲜的气息,而且从电影艺术探索的角度和意义看,为法国当代电影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新德国电影。

新德国电影是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在联邦德国的一次旨在振兴德国电影的运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联邦德国电影面临着危机,在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响下,产生了新德国电影运动。[28]初期的新德国电影“是一种不存幻想的写实电影,反映的世界不是毫无希望,但是又没有明确出路……尽管不乏幽默感,但给人以比较沉重凝滞的感觉[29]。如克鲁格的《向昨天告别》(1966年)和施隆多夫的《青年托尔勒斯》(1966年)等。1975年,新德国电影出现了一些在电影艺术上有独特个性的导演,他们的影片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如法斯宾德的《恐惧吞噬灵魂》(1973年)、赫尔措格的《阿吉尔,上帝的愤怒》(1972年)、施隆多夫的《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年)。法斯宾德的《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1978年)和施隆多夫的《铁皮鼓》(1979年)等影片在国内获得了巨大成功。1979年之后,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声势更加壮大,并逐渐成为联邦德国电影的主流。

(4)美国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发展。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好莱坞电影运动中,“一批电影学院的学生走上社会,开始了他们的电影创作。这些青年人崇拜和向往欧洲电影,接受了‘作者观念’的影响,也试图像欧洲青年艺术家一样,用电影讲述自己的故事,用自己的方法讲述个人的、新的、非主流的故事。1967年,阿瑟·佩恩拍摄的《邦尼和克莱德》影片公映……标志着美国新好莱坞电影的诞生”[30]。与此同时,被称为“电影小子”的新生导演马丁·斯科西斯、弗朗西斯·科波拉、斯皮尔伯格、布里恩·德帕玛、约翰·米利乌斯、乔治·卢卡斯以及保罗·斯库拉德等人,他们与当时的美国电影界同行一起,共同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电影的黄金时期。[31]美国传统电影的黄金时代结束之后的60~70年代,这一时期在电影题材和电影类型以及创作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32]一批优秀导演创作了数量惊人的优秀现代影片。西部片如《搜索者》(1956年)、《虎豹小霸王》(1969年)、《野性的一群》(1969年)等;歌舞片有《窈窕淑女》(1964年)、《西区故事》(1961年)、《音乐之声》(1965年)、《滑稽女郎》(1968年)等;“反英雄”片有《无因的反抗》(1955年)、《伊甸园东方》(1955年)、《毕业生》(1967年)、《邦尼和克莱德》(1967年)、《午夜牛郎》(1969年)、《荒原》(1973年)等;惊悚片如希区柯克的《后窗》(1954年)、《眩晕》(1958年)、《西北偏北》(1959年)、《精神病患者》(1960年)、《群鸟》(1963年)和《玛尔尼》(1964年)等;社会问题片如《不合时宜的人》(1961年)、《发条橘子》(1971年)、《飞越疯人院》(1975年)、《出租汽车司机》(1976年)等。总之,“从70年代到80年代的过渡时期,新好莱坞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近10年的时间,美国每年生产200部左右的影片,电影与电视争夺观众的竞争已达到平衡。电影保持着10~12亿的观众,并且有了自己的越来越广阔的海外市场。据1993年的统计证实,美国电影国内票房收入达52亿,发行收入26亿。视听产品的贸易顺差仅次于飞机制造出口业,为美国第二大行业”[33]。在美国70年代以来的好莱坞电影创作中,既在商业上大获成功,又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美国电影的基本特点,并成为社会舆论热门话题的影片,最为突出的类型主要有三类[34]

第一类影片是注重宣扬美国精神的,如《洛奇》(1976年)、《阿甘正传》(1994年)等都是通过表现小人物的自我努力和不断奋斗最终取得巨大成功的传奇性故事,赞美了美利坚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国度,反映了美国人的强烈愿望,成为美国当代文化的象征。

第二类影片是以《星球大战》(1977年)、《外星人》(1982年)、《泰坦尼克号》(1997年),以及接着拍摄的《真实的谎言》、《空军一号》等为标志的超级豪华型娱乐片。这类影片不仅以资金上的高投入、技术上的高科技等手段,达到商业上的高票房的目的,而且以“惩恶扬善”的现代神话故事极力宣扬了美国文化精神。

第三类影片是70年代后期在美国影坛出现的具有写实倾向的以反映各类社会问题为特点的“问题片”。一是以越战为题材的“越战片”,从1979年以来先后有《归来》(1979年)、《猎鹿人》(1979年)、《现代启示录》(1979年)、《野战排》(1986年)、《生逢7月4日》(1989年)等,把美国人对越战的反思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二是大量影片的题材涉及了家庭伦理两性关系、婚姻问题、婚外情家庭生活和普通人的生活领域。如《克雷默夫妇》(1979年)、《普通人》(1980年)、《金色池塘》(1981年)、《母女情深》(1983年)、《汉娜姐妹》(1986年)、《致命的诱惑》(1987年)、《性、谎言和录像带》(1989年)、《美国丽人》(1999年)等,有的体现了家庭亲情的温馨,有的反映了两性问题的困惑,都不同程度地揭示了现代人的两难生存处境,在道德价值观念上既有现代角度的探索,也有回归传统的倾向。[35]

(5)当代亚洲其他主要国家电影艺术的发展。

中国电影艺术经过百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标志了亚洲电影在世界影坛的崛起,除中国之外的亚洲主要国家,包括日本、韩国、伊朗、印度等,其电影艺术在当代,特别是近十年来也获得了明显发展,在世界影坛都具有一定的地位并产生了一些影响。[36]

第一,当代日本电影艺术的发展。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黑泽明、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等著名电影导演,他们创作的优秀影片产生了世界影响。[37]如黑泽明的《罗生门》(1950年),获得了当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名片。沟口健二和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则主要反映日本普通人的生活际遇和伦理关系。沟口健二的代表作是《雨月物语》(1953年),这部影片获得了1953年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以描述日本平民的家庭生活见长,他的主要作品有:《晚春》(1949年)、《东京物语》(1953年)、《小早川家之秋》(1961年)、《秋刀鱼之味》(1964年)等。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日本著名导演大岛渚、今村昌平等成为日本影坛的领军人物,大岛渚的主要作品有《青春残酷物语》(1960年)和《感官王国》(1976年)。导演今村昌平的代表作品《诸神的欲望》(1968年)、《樽山节考》(1983年)和《鳗鱼》(1992年)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了日本电影深刻而永久的主题:对人的生与死的关注,对人的生存意义的颂扬。其中影片《樽山节考》由此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此外,山田洋次的《幸福的黄手帕》(1977年)、北野武的《坏孩子的天空》和周防正行的《谈谈情,跳跳舞》等电影都比较注重对普通人生活的描述,在日本影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当代印度电影艺术的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印度电影开始转型,一批优秀的电影人创作的电影作品突出了电影创作的艺术追求,扭转了电影娱乐化的趋势。[38]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导演和影片有:拉兹·卡普拉的《流浪者》(1951年),比麦尔·洛伊拍摄的《两亩地》(1953年),尤其是萨·雷伊的《阿普三部曲》——《道路之歌》(1955年)、《不可征服的人》(1956年)、《阿普的世界》(1959年)等,这些影片对印度的社会现实和民族历史与文化进行描述,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

第三,当代韩国电影艺术的发展。

韩国电影的崛起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来,韩国电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韩国电影艺术发展的标志是名导名片很多,不少影片在国际重要电影节上获奖。如林权泽导演的《悲歌一曲》(1993年)、《春香传》(2000年)首次入围戛纳电影节,《醉画仙》(2002年)获得戛纳最佳导演奖,金德基导演的《漂流浴室》(2000年)获威尼斯电影节Netpac奖和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金奖等。韩国电影的崛起离不开商业电影的发展,但是韩国的商业电影充满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如姜帝奎导演的《生死谍变》(1999年)被视为“带动韩国百年影业迈向新里程”的影片,在韩国本土票房是同年的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的三倍。这部影片主要描述了朝韩南北分裂的真实现象,内容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林泽权的《太极旗飘扬》(2003年),描述两个兄弟在战争炮火中的感人故事,同样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

第四,当代伊朗电影艺术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伊朗电影的复苏和发展,伊朗电影在当代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现在伊朗年产影片60到70部。[39]其中,主要导演和作品有:阿巴斯的《何处是我朋友家》(1987年)、《生命在继续》(1992年)、《橄榄树下的情人》(1994年)、《樱桃的滋味》(1997年,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等;贾法·潘纳希的《白气球》(1995年)、《谁能带我回家》(1997年)、《生命的圆圈》(2000年);马克马巴夫的《街头小贩》(1987年)、《无知时刻》(1996年)、《寂静》(1998年)、《坎大哈》(2001年)、《奥萨玛》(2003年)等15部长片和4部纪录片。马基·麦基迪的《手足情深》(1991年)、《父亲》(1995年)、《天堂的孩子》(1998年,又名《小鞋子》,这也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天堂的颜色》(2000年)、《巴伦》(2001年)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