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的决定性条件中相关概念的相互关系简析

法的决定性条件中相关概念的相互关系简析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这里,生产方式是决定性条件。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法的决定性条件中相关概念的相互关系简析

1.物质、物质生活、物质生活条件

我们知道,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在人类社会中首先是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物质生产形成物质生活,物质生产是整个社会生活及整个现实历史的基础。经典作家关于物质生活的论述,完整表达了物质生活的含义。

物质生活是人们与物质为前提、与物质相联系的生活过程。这种物质生活过程的条件,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生产方式地理和人口。这里,生产方式是决定性条件。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法律生活的过程。

在所有这些文献中,每个事件都证明,每次行动怎样从直接的物质动因产生,而不是从伴随着物质动因的辞句产生,相反地,政治辞句和法律辞句正像政治行动及其结果一样,倒是从物质动因产生的。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527页。

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这些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

马克思:《马克思致巴维尔·瓦西里也维奇·安年柯夫》,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78页。

他同空想主义者一起追求一种所谓“科学”,以为由此就可以apriori〔先验地〕构想出一个“解决社会问题”的公式,而不从历史运动的批判的认识中,即不从本身就产生了解放的物质条件的运动的批判的认识中引导出科学。

马克思:《论蒲鲁东(给约·巴·施韦泽的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32页。

我们遇到的是一些没有任何前提的德国人,所以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1~32页。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4~375页。

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恩格斯:《恩格斯致约·布洛赫》,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60页。

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上必然的交往形式,这种交往形式在私有财产成为新出现的生产力的桎梏以前是不会消灭的,并且是直接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于是读者也就不会看不到,桑乔就不得不研究物质关系,而不是使整个世界消失在一个神学道德的体系中,以便再把一个自称为利己主义道德的新道德体系和这个神学道德体系对立起来。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10~411页。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定。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当然,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所遇到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3~24页。

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来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4页。

动物所能做到的最多是搜集,而人则从事生产,他制造最广义的生活资料,这是自然界离开了人便不能生产出来的。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652页。

尽管直到现在,历史著作很少提到物质生产的发展,即整个社会生活以及整个现实历史的基础,但是,至少史前时期是在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而不是在所谓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制造工具和武器的材料,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的。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4页。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8页。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2~43页。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对现存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公平、对“理性化为无稽,幸福变成苦痛”的日益清醒的认识,只是一种征象,表示在生产方法和交换形式中已经静悄悄地发生了变化,适合于早先的经济条件的社会制度已经不再和这些变化相适应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292页。

我们视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用以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说的。因此,这里面也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装备。这种技术装备,照我们的观点看来,同时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从属的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律等等。

恩格斯:《恩格斯致符·博尔吉乌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198页。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29~30页。

有两个自发产生的事实,支配着一切或者几乎一切民族的古代历史:民族按亲属关系的划分和土地公有制日耳曼人的情况也是如此。他们从亚洲带来了这种按部落、亲族和氏族的划分,亲属关系较近的较大集团,分配到一定的地区,在这个地区里面,一些包括若干家庭的氏族,又按村的形式定居下来。几个有亲属关系的村,构成一个百户(古代高地德意志语为huntari,古代斯堪的那维亚语为heradh),几个百户构成一个区[Gau]。区的总和便是民族自身了。

恩格斯:《马尔克》,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53~354页。

大机器工业与以前的工业形式不同的一些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劳动的社会化。事实上,为巨大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生产,在购买原料及辅助材料上同国内各个地区及各个国家的密切的商业联系的发展,巨大的技术进步,庞大的企业所造成的生产与人口的集中,宗法式生活的陈腐传统的被破坏,人口流动性的形成,工人的需求和开化水平的提高,——所有这些,都是使国内生产日益社会化,同时也使生产参加者日益社会化的资本主义过程中的各种要素。

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列宁全集》第3卷第505页。

经典作家论述的物质、物质生活、物质生活条件术语的完整定义,论述的三者之间准确的相互关系,不仅表明了经典作家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和批判精神,还表明了他们卓越的学术匠心和致密严谨的治学才能。无产阶级政治灵魂和科学学术精神集于一身,这才是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2.生产关系、交往关系、分配关系

生产关系、交往关系、分配关系,就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关系,即经济关系。它包括在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要素的总和之中。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8页。

每当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创造出新的交往形式,例如保险公司等的时候,法便不得不承认它们是获得财产的新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72页。

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Verkehr)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4页。

在先前时代所传下来的各种因素中,也有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交往形式。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80页。

一定的分配形式是以生产条件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和生产当事人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前提的。因此,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下册第997页。

所谓的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们在他们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互相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产生的。这些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98~999页。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些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列宁:《伟大的创举》,

《列宁全集》第29卷第382~383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用的《Verkehrsform》(“交往形式”)、《Verkehrsweise》(“交往方式”)《Verkehrsverhaltnisse》(“交往关系”)这些术语,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当时所形成的生产关系的概念。经典作家在其他一些著作中所说的交往、交往形式或交往关系,指的是生产关系。

经典作家有时将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并列使用。

3.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物质生活条件。

生产方式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活动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即生产的物质要素和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它的社会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起决定作用。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是对立统一辩证关系。两者之间的矛盾,构成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这种矛盾,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生产方式的变革,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所决定。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性作用,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状况。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它能够促进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关系。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的生产都是社会的生产。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们彼此结成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生产关系。人们只有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才能进行生产。

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导言里指出,包括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关系,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概括为“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

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一定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一定的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将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作为经济结构,指出对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关系起决定性作用。

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那些自然对象和自然力的关系,就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人们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生产力是由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和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并使用生产资料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构成的。生产力是物质因素与人的因素的总体能力。(www.xing528.com)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力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劳动资料在生产力的物的因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物质要素的一项内容,是人类劳动形成使用价值的物质条件。劳动者占有特殊重要地位。劳动者是社会生产的主体,是首要的生产力,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第一要素。

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引起生产力的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的发展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马克思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观点。那么,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呢?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是需要一定条件的。首先,科学技术改进生产工具,带来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增加劳动对象,提高劳动对象的品质、种类,提高生产力的质量和水平。第三,劳动者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的经验和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以上三点,能够说明生产力包含科学技术的因素。

经典作家关于生产方式其他用法,有工厂生产方式、手工业生产方式、劳动方式、生产的社会形式等等。

(1)生产方式

到处都一样,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那部分人的利益,总是要把现状作为法律加以神圣化,并且要把习惯和传统对现状造成的各种限制,用法律固定下来。撇开其他一切情况不说,只要现状的基础即作为现状的基础的关系的不断再生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取得了有规则的和有秩序的形式,这种情况就会自然产生;并且,这种规则和秩序本身,对任何要摆脱单纯的偶然性或任意性而取得社会的固定性和独立性的生产方式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这种规则和秩序,正好是一种生产方式的社会固定的形式,因而是它相对地摆脱了单纯偶然性和单纯任意性的形式。在生产过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关系的停滞状态中,一种生产方式所以能取得这个形式,只是由于它本身的反复的再生产。如果一种生产方式持续一个时期,那末,它就会作为习惯和传统固定下来,最后被作为明文的法律加以神圣化。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第三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下册第894页。

我们已经看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一般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历史规定的形式。而社会生产过程既是人类生活的物质生存条件的生产过程,又是一个在历史上经济上独特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过程,是生产和再生产着这些关系本身,因而生产和再生产着这个过程的承担者、他们的物质生存条件和他们的互相关系即他们的一定的社会经济形式的过程。因为,这种生产的承担者对自然的关系以及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他们借以进行生产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就是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来看的社会。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象它以前的所有生产过程一样,也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进行的,但是,这些物质条件同时也是个人在他们的生命的再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一定的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这些物质条件,和这些社会关系一样,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前提,另一方面又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和创造物;它们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生产和再生产的。我们还看到,资本——而资本家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在生产过程中只是作为资本的承担者执行职能——会在与它相适应的社会生产过程中,从直接生产者即工人身上榨取一定量的剩余劳动,这种剩余劳动是资本未付等价物而得,到的,并且按它的本质来说,总是强制劳动,尽管它看起来非常像是自由协商同意的结果。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4~925页。

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

《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78~479页。

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24页。

蒲鲁东先生很清楚地了解,人们生产呢子、麻布、丝绸,而了解这么点东西竟是一个大功劳!可是,蒲鲁东先生不了解,人们还适应自己的生产力而生产出他们在其中生产呢子和麻布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84页。

我的那部反驳他(指普鲁东——编者)的著作。在那里,我顺便指出了,由于他不是把经济范畴看作历史的、与物质生产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而是荒谬地把它看作历来存在的、永恒的观念。

马克思:《论蒲鲁东(给约·巴·施韦泽的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31页。

因此,我们称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是这样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过程从属于资本,或者说,这种生产方式以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为基础,而且这种关系是起决定作用的、占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151页。

如果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生产条件的这种一定的社会形式为前提,那末,它会不断地把这种形式再生产出来。它不仅生产出物质的产品,而且不断地再生产出产品在其中生产出来的那种生产关系,因而也不断地再生产出相应的分配关系。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下册第994页。

(2)生产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唯物主义者。他们用唯物主义观点观察世界和人类,看出自然界中一切现象都有物质原因作基础,同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

列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列宁全集》第2卷第5~6页。

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因此,有用劳动成为较富或较贫的产品源泉与有用劳动的生产力的提高或降低成正比。相反地,生产力的变化本身丝毫也不会影响表现为价值的劳动。既然生产力属于劳动的具体有用形式,它自然不再同抽去了具体有用形式的劳动有关。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9~60页。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所以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

马克思:《马克思致巴维尔·瓦西里也维奇·安年柯夫》,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77~478页。

(3)生产关系

财产的非经济起源,无非就是资产阶级经济的历史起源,即在政治经济学各种范畴中得到理论或观念表现的那些生产形式的历史起源。可是,资产阶级以前的历史以及它的每一阶段也有自己的经济和运动的经济基础这一事实,归根到底不过是这样一个同义反复,即人们的生活自古以来就建立在生产上面,建立在这种或那种社会生产上面,这种社会生产的关系,我们恰恰就称之为经济关系。

马克思:《马克思致巴维尔·瓦西里也维奇·安年柯夫》,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487~488页。

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

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486页。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对现存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公平、对“理性化为无稽,幸福变成苦痛”的日益清醒的认识,只是一种征象,表示在生产方法和交换形式中已经静悄悄地发生了变化,适合于早先的经济条件的社会制度已经不再和这些变化相适应了。同时这还说明,用来消除已经发现的弊病的手段,也必然以多少发展了的形式存在于已经发生变化的生产关系本身中。这些手段不应当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应当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

恩格斯:《反杜林论》,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292页。

马克思究竟是怎样得出这个基本思想的呢?他做到这一点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即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

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

《列宁全集》第1卷第107页。

在对生产力的认识中,有必要指出两点,就是“资本的生产力”和生产力所包含的“科学技术”问题。

马克思指出:“资本家换来劳动本身,这种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活动,是生产劳动;也就是说,资本家换来这样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使资本得以保存和增殖,从而变成了资本的生产力和再生产力,一种属于资本本身的力”(见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231页);“资本的增殖,即资本所生产的超过自身价值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资本的生产力,包含在被资本占为已有的剩余劳动中,关于这一点,例如,约·斯·穆勒说:‘严格说来,资本并不具有生产力。唯一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当然,它要依靠工具并作用于原料……资本的生产力不外是指资本家借助于他的资本所能支配的实际生产力(劳动)的数量。’”(约·斯·穆勒《略论政治经济学的某些有待解决的问题》1844年伦敦版第90~91页)(见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262页)。

由此可见,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包含资本,只是“包含在被资本占为已有的剩余劳动中”。这一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同时,马克思也认为生产力包括科学的力量,认为科学作为一般知识形式的生产力,被运用于生产过程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马克思指出:“科学这种既是观念的财富同时又是实际的财富的发展,只不过是人的生产力的发展即财富的发展所表现的一个方面,一种形式”(见《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34~35页);“(不变资本的)这种再生产到处都以固定资本、原料和科学力量的作用为前提,而后者既包括科学力量本身,也包括为生产所占有的,并且已经在生产中实现的科学力量”(见《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85页)。

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指出:“大工业的原则是,首先不管人的手怎样,把每一个生产过程本身分解成各个构成要素,从而创立了工艺学这门完全现代的科学。社会生产过程的五光十色的、似无联系的和已经固定化的形态,分解成为自然科学的自觉按计划的和为取得预期有用效果而系统分类的应用”(见《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3页);“如果生产这些劳动资料的部门的劳动生产力发展了(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旧的机器、工具、器具等等就为效率更高的、从功效来说更便宜的机器、工具和器具等等所代替”(见《资本论》第l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64页)。恩格斯指出:“大工业使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而同劳动分开,并使它为资本服务”(见《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提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314页)。

马克思特别指出,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我们应当注意到,马克思用的是“职能”这个词,不是“序位”,“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这种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以及和它有关的其他一切科学的发展,又和物质生产的发展相适应。例如,农业将不过成为这样的物质代谢的科学的应用,这种物质代谢能加以最有利的调节以造福于整个社会体”(见《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17~218页);“自然因素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因素被列入资本的组成部分——是同科学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的发展相一致的。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每一项发现都成了新的发明或生产方法的新的改进的基础。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同时,生产的发展反过来又为从理论上征服自然提供手段。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见《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570页);“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才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的应用,——变成运用于实践的科学,——但是,这只是通过使工人从属于资本,只是通过压制工人本身的智力和专业的发展来实现的”(见《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576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有关生产力在各种场合的用法,采用了不同术语。在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工资、价格和利润》、《资本论》第1卷、《剩余价值理论》和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中,提到“劳动生产力”;在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剩余价值理论》中,提到“一般生产力”、“直接生产力”;在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第1卷、《资本论》第3卷、《剩余价值理论》中,提到“社会的劳动生产力”“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第1卷、《资本论》第3卷和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中,提到“社会生产力”“联合生产力”“个人生产力”;在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中,提到“物化生产力”“实际生产力”“潜在生产力”;在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和《剩余价值理论》中,提到“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在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第3卷、《剩余价值理论》中,提到“主观生产力”“客观生产力”“活劳动生产力”“死的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在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第1卷、《剩余价值理论》中,提到“资本的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和互相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是对生产关系的概括解释。

4.经济关系、经济条件和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是同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

构成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由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由此决定的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构成的统一体。

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当然,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

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43页。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8页。

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

恩格斯:《〈反杜林论〉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701页。

我们视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用以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说的。因此,这里面也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装备。这种技术装备,照我们的观点看来,同时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从属的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律等等。此外,包括在经济关系中的还有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这些残余往往只是由于传统或惰力才继续保存下来),当然还有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

如果像您所断言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末科学却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十六和十七世纪调节意大利山洪的需要而产生的。关于电,只是在发现它能应用于技术上以后,我们才知道一些理性的东西。在德国,可惜人们写科学史时已惯于把科学看作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上册第198~199页。

我们认为,经济条件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的发展。种族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因素。不过这里有两点不应当忽视:

(a)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例如,国家就是通过保护关税、贸易自由、好的或者坏的财政制度发生作用的。这并不象某些人为着简便起见而设想的那样是经济状况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制约着他们的一定环境中,是在既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在这些现实关系中,尽管其他的条件——政治的和思想的——对于经济条件有很大的影响,但经济条件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于全部发展进程并唯一能使我们理解这个发展进程的红线。

(b)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某个特定的局限的社会内来创造这个历史。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着的,因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

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上册第199页。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是这样来判定您的第一个主要论据的: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末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和这个斗争的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建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权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而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即这样一些事物,它们的内部联系是如此疏远或者是如此难于确定,以致我们可以忘掉这种联系,认为这种联系并不存在)向前发展。否则把理论应用于任何历史时期,就会比解一个最简单的一次方程式更容易了。

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普鲁士国家也是由于历史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原因而产生出来和发展起来的。但是,恐怕只有书呆子才会断定,在北德意志的许多小邦中,勃兰登堡成为一个体现了北部和南部之间的经济差异、语言差异,而自宗教改革以来也体现了宗教差异的强国,这只是由经济的必然性所决定,而不是也由其他因素所决定(在这里首先起作用的是这样一个情况:勃兰登堡由于掌握了普鲁士而卷入了波兰事件,并因而卷入了国际政治关系,后者在形成奥地利王室的威力时也起过决定的作用)。要从经济上说明每一个德意志小邦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或者要从经济上说明那种把苏台德山脉至陶努斯山脉所形成的地理划分扩大成为贯穿全德意志的真正裂痕的高地德意志语的音变的起源,那末,要不闹笑话,是很不容易的。

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60~461页。

这个理论制定了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它以人类任何共同生活中的基本事实即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为出发点,把这种生活资料谋得方式和在它影响下形成的人与人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并指出这些关系(即马克思的用语“生产关系”)的体系是为政治法律形式和某些社会思潮所包裹着的社会基础。

列宁:《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及其在司徒卢威先生的书中受到的批评》,

《列宁全集》(第1版)第1卷第388页。

它们非常狭隘和孤立地理解经济问题的意义,把经济、政治、道德等等“因素”参杂在“诗意的混乱”之中。只有唯物史观才能澄清这种混乱,才能广泛地、有联系地、明白地观察社会经济的特定结构,把它看作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特定结构的基础。

列宁:《书评。亚·波格丹诺夫“经济学简明教程”》,

《列宁全集》(第1版)第4卷第34页。

经济基础是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在其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度、经济关系。

所谓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关系,主要是所有制。

经济基础、经济,经济关系,有时指社会生产、生产方式或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有时指物质基础、生产技术装备或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有时指国民经济、经济建设、经济工作、经济事业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