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化研究及对策

宁波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化研究及对策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宏宇宁波市近些年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在全国也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但是宁波文化产业的领先地位主要是依赖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形成的。为此,宁波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在制度改革、科技创新、结构调整、人才培养、完善和落实政策法规等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根据2006年宁波市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显示,宁波市文化产业以相关层优势最为明显,核心层、外围层相对薄弱。

宁波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化研究及对策

李宏宇

【摘要】宁波市近些年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在全国也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但是宁波文化产业的领先地位主要是依赖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形成的。与宁波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宁波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滞后,与国内其他文化产业发展先进的城市相比差距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文化产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效益低,科技含量低。为此,宁波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在制度改革、科技创新、结构调整、人才培养、完善和落实政策法规等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在我国应运而生。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提出了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任务和要求。2001年3月,这一建议被正式纳入全国“十五”纲要。2000年12月,我省也出台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明确提出,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是:文化产业形成规模、文化竞争实力显著增强,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建设文化大省。2000年8月,宁波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市”的战略目标,要求加快文化类型从城镇文化向都市文化转变。2003年,浙江省被中央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宁波市也成为浙江省综合试点的重要城市,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制定了《宁波市“十五”文化发展规划》。

十六大以来,宁波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中,始终把加快建设文化大市作为实施的重要内容,把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领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2005年8月,市委十届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宁波市委关于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市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的奋斗目标。

2004年以前,因为我们国家没有把文化产业在统计中单独列出来,所以导致了全国及各省市都存在着文化产业的家底不清的情况,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对社会经济的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反映。2004年,为了完善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规范文化与相关产业的口径、范围,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鉴于以上原因,本课题是以2004、2005和2006年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研究的。尤其是2004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经济普查,所以2004年数据比较准确。

为及时、全面地反映宁波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本课题力图在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的基础上,摸清我市文化产业的家底,旨在帮助各级党政领导了解我市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进程,更好地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进一步推动全市文化和相关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口径,2006年我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13.9亿元,比上年增长25.5%,高出按现价计算的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8.5个百分点,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006年我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18525家,比上年增加7.9%。我市文化产业年末从业人员为22.7万人,比上年增长7.1%,占全市从业人员的5.3%。总资产达636.3亿元,增长15.1%,完成总产出445.3亿元,增长19.4%。以上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市的文化产业在努力适应市场变化中所呈现的活力,市场竞争力在不断提高。(详见表1)

表1 2006年宁波市文化及相关产业主要指标

资料来源:宁波市统计局

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所包括的范围,我们把文化及相关产业分为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产品批发零售业和文化服务业三部分。2006年我市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实现增加值36.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的32.3%,比上年增长14.7%。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业生产和销售的“相关文化服务”实现增加值77.1亿元,占全部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67.7%,增长31.3%,在文化及相关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详见表2)

表2 2006年宁波市文化及相关产业生产、流通、服务情况

资料来源:宁波市统计局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出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把文化产业组合出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外围层和文化产业相关层。文化产业核心层主要是指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文化产业外围层主要是指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等;文化产业相关层主要是指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等。

根据2006年宁波市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显示,宁波市文化产业以相关层优势最为明显,核心层、外围层相对薄弱。2006年,我市文化产业“核心层”有从业人员4万人,实现增加值25.2亿元;“外围层”有从业人员2.4万人,实现增加值11.7亿元;“相关层”有从业人员16.4万人,实现增加值77」亿元。在文化产业增加值中,我市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的比例为22.1:10.3:67.7,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为17610671.8。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市基础实力较强的是文化产业相关层,而核心层和外围层还需大力发展。(详见表3)

表3 2006年宁波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分层情况分析

资料来源: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

2006年,从我市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内部结构看,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是基础最好、实力最强的行业,创造的增加值在“核心层”中的比例最高,为64.7%,占全市产业增加值的14.3%,在文化产业九大行业分类中排列第二位。其中,书、报、刊印刷业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中的主导行业之一,实现增加值占核心层的46%。我市印刷业在发展传统包装、装潢、广告印刷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印刷业的质量和档次,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在核心层中居于第二位,占24.8%。最少的是文化艺术服务业,仅占10.5%。(详见表4)

表4 2006年宁波市文化产业核心层增加值构成

资料来源:宁波市统计局

文化产业“外围层”主要是指城乡居民文化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网络文化服务等。该层2006年有从业人员2.4万人、实现增加值11.7亿元,分别占全部文化产业的10.6%和10.2%,二者所占份额均是文化产业三个层次中最少的。从该层内部结构看,文化休闲娱乐业实际增加值最多,占外围层的比重达62.49%,而且,其中的旅游文化服务发展较快。作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我市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5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6%,旅游创汇3.4亿美元,增长35.6%;接待国内旅游者2685万人次,增长14.2%,实现旅游总收入316亿元,增长22.4%。此外,外围层中的会展业发展也很迅速,2006年全市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148个,增长74%,其中举办展会80余个,增长71%,展览面积80万余平方米,增长33%。标准摊位1000个以上的展会18个,增加了一倍。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等一批大型展会进入全国先进展会行列,2006年我市还荣获“中国十大会展城市”称号。(详见表5)

表5 2006年宁波市文化产业外围层增加值构成

资料来源:宁波市统计局

文化产业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等。无论是从业人员还是实现的增加值,该层均遥遥领先于核心层和外围层。2006年该层有从业人员16.3万人,创造增加值77.1亿元,占文化产业比重分别为71.8%和67.7%,实现总产值345.5亿元。从其内部看,尤为突出的是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业。该行业拥有“相关层”88.4%的从业人员,创造了83.6%的增加值,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6.6%,在文化产业九大行业分类中处于第一位。其中,以文具为代表的文化产品生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宁波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贝发、得力、广博等为龙头的文具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65.5%。2006年文具行业销售产值达262亿元,增长18.5%,出口交货值25.9亿美元,增长17.7%,占全市出口额的十分之一,文具产品在世界150多个国家销售,有154家企业在国外设立分公司,宁波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文具之都”。在文具制造业的带动下,国际经贸大平台正在构建,宁波文具已形成了对国内国外销售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十一五”规划期间,宁波拟建“中国文具之都”国际贸易中心。除文具制造业外,我市文化产品制造优势行业还包括玩具制造、工艺美术品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等。

宁波市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建设文化大市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文化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宁波经济迅速崛起并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06年底,我市生产总值已达到2874.44亿元,比上年增长17.4%。人均GDP达51460元,约折合6500美元。

参照国际经济发展规律可知,当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时,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消费结构将向着发展型、享受型升级,人们将对物质以外的精神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市人均GDP已达6500美元,可见未来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详见表6)

表6 近年来宁波市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

资料来源:《2007宁波统计年鉴》

随着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我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1999-2006年间,农村人均收入年增速度为12.42%,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13.4%。截至2006年底,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8847元,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674元。伴随收入的增长,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逐年提高,2006年宁波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6.89%,宁波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0.6%。(详见表7和表8)

表7 宁波市城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情况

资料来源:《2007宁波统计年鉴》

近年来,宁波城乡居民在精神文化产品方面的支出逐年递增,2006年城市居民家庭用于文化娱乐教育的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6.19%,达到人均2050.63元,比上一年增加173元,比上年增长9.22%。2006年农村居民用于文化娱乐教育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1.90%,达到人均878元,比上年增加96元,比上年增长12.27%。另据国家统计局及长三角城调信息反馈资料,2005年我市市区居民的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水平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居第10位,娱乐教育的文化服务支出在长三角15个城市中居第5位。这表明我市居民文化消费在不断增加的同时还有潜力可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的文化消费将不断扩大。(详见表9、表10、表11、图1、图2和图3)

表8 宁波市近几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单位:%)

资料来源:《2007宁波统计年鉴》

表9 主要年份宁波市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构成(单位:%)

资料来源:宁波市统计局

图1 2006年宁波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构成

2006年市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构成(%)

表10全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构成(单位:%)

资料来源:宁波市统计局

图2 2006年宁波农村人均消费性支出构成

2006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构成(%)

表11宁波主要年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情况(单位:元)

资料来源:《2007年宁波统计年鉴》

图3 主要年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教育服务支出情况

主要年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教育服务支出情况

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特点出发,“十一五”规划的出台,里面有一些重大的政策局势,最主要的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刺激内需,推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是整个国家下一步发展的方针和趋势。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来讲,这样的形势预示了一个非常好的前景。

由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越来越倾向鼓励内需,启动国内的消费市场,因此向这个方向发展,文化产业就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发展迅速,被称为“江南四小虎”之一。《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中,宁波经济结构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一;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前30强港口中,宁波港增幅第一;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居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第4位;城市综合竞争力再次跻身国内大中城市前10强。2006年宁波国内生产总值达2874.44亿元,排位15个副省级城市的第6位,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51460元,按现价汇率折算约合6500美元,已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提前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跨越。经济增长、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是文化教育和娱乐消费的迅速增长,相当多的文化产品如文艺表演服务、艺术展览服务、游览服务、书籍、报刊、唱片和录像带成为宁波人文化消费的主流。

从“十五”的第一年提出文化产业开始到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到2005年试点基本结束,到2006年“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市全面推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已经对宁波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在“十一五”期间,由于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开,目前根据试点总结的情况来看,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现在已经基本清晰了,而且提出了新的关于文化产业的格局的基本判断,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提出这样的文化体制、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基本判断,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比较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预计在“十一五”期间将会融入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市场,这样一种改革的趋势对产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宁波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早期文明源远流长,曾经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全市现有11处国家级、26处省级和200余处市级和县(市)级文保单位,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目前已形成了古农业文化、佛教文化、海防文化、名人文化、藏书文化、古建筑文化等旅游文化名牌。宁波人文荟萃,历史上宁波人才辈出,如方孝孺、张苍水等,至今仍耳熟能详。建国以来的两院院士中,宁波籍院士就占了81名,因此,宁波发展文化产业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宁波先后承办了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典、全国首届电视艺术“双十佳”颁奖晚会、中国舞蹈(舞剧)“荷花奖”颁奖晚会、全国首届琵琶大赛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通过举力、大型活动,既活跃了文化市场,也为文化产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宁波是我国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的城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均生活水平的增长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根据马斯洛人类需求七层次理论,居民家庭的文化消费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文化消费需求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随着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会越来越强烈。

再者,在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中,走城市工业化道路会带来环境污染等弊端,这就使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宁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城市竞争力和提升城市品位的必然选择。基于以上的分析,宁波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部分着重分析我市文化产业需求变化的决定因素,并且在此基础上预测我市未来几年文化产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文化产业的需求,既包括城乡居民的文化产业需求,又包括政府、企业等非居民的文化产业需求。

现实经济生活中,许多文化消费主体并非城乡居民。不过,城乡居民对文化的消费和需求始终占据主要位置,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与需求也会越来越重要。

(1)城市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决定城市居民家庭文化消费需求的因素主要是家庭收入水平。因数据有限,并且为了尽可能避免体制环境变化带来的额外影响,我们使用1999-2005年7年间的数据对宁波城乡居民家庭文化消费需求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详见表12)

我们考察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影响。回归分析得出,宁波市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X)与宁波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支出(Y)呈正的高度相关关系,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就会增加大约0.11元。

Y=122.8286+0.1083X(R=0.8533)

表12宁波市近几年城市居民收入与文化支出

(2)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与城市居民家庭的文化消费一样,决定农村居民家庭文化消费需求的因索主要是家庭收入水平和.其他重要支出(特别是改革以来新出现的支出)水平。我们使用1999-2005年7年间的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对农村居民家庭文化消费需求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详见表13)

我们首先考察居民收入对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影响。根据1999-2005年的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农村人均纯收入(X)和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Y)的回归方程如下:

Y=-295.3852+0.1404X(相关系数R=0.9939)

表13近几年宁波农村人均纯收入与文化支出

各项回归结果都表明,农村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消费需求与农村居民家庭纯收人在统计上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农村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消费需求的增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元,会引起农村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消费需求相应增加约0.14元。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取决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具体来说,城乡居民家庭的文化消费需求与城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呈正相关关系。

我市2004年之前文化产业没有单独统计,国家对于文化产业也没有明确的统计口径,2004年之前各地方的文化产业的统计不是调查得来的,而是估算来的,故不准确。2004年在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后,各地方对于文化产业的统计全都是基于《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来统计的,故可信度高。我们对于宁波市文化产业的规模的预测主要基于2004年以后的数据。

表14宁波市近几年文化产业基本情况(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宁波市统计局(www.xing528.com)

根据近几年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详见表14),同时考虑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宁波市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宁波市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我们预测未来宁波市文化产业的平均增长幅度不会低于25%。按此比例,宁波市的文化产业到2010年增加值将达到222亿左右,如果加速发展,那么宁波市的文化产业到2010年将达到250亿左右,占GDP的比重将达到5%以上,成为宁波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增强“软实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从实施科教兴市的“一号工程”,到建设文化大市,已收到了许多实质性的效果。应该看到,宁波市近年来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与“硬实力”快速提升相比,宁波的“软实力”发展还是明显滞后,拖了宁波综合竞争力的后腿。与国外发达国家、甚至与国内的某些城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这部分用于比较的数据主要是2004年的数据,因为我市和各城市2004年对文化产业的统计都采用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数据,比较准确,有可比性。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组有关我国文化产业主要发展指标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国家统计局文化产业课题组在完成了文化产业范围界定、分类之后,基于2004年、2005年国民经济普查而得出的,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2004年,我国属于文化产业的单位共有34.6万个(其中法人单位31.8万个),个体经营户36.2万户,从业人员996万人(其中个体从业人员89万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我国全部从业人员(7.52亿人)的1.3%,占城市从业人员(2.65亿人)的3.8%。文化产业当年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2.15%。属于文化产业的法人单位共有资产1.83万亿元,个体经营户共有固定资产235亿元;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72万亿元,其中个体经营户收入426亿元。

从宁波文化产业的统计资料与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对比来看(见表15),宁波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国已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占到2.15%,而宁波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已经占到GDP的3.5%,宁波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达4.75%,远远高于全国1.3%的水平。

表15 2004年宁波与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比较

我国文化产业的结构从分层看,传统的以提供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服务产品的“核心层”仍是文化产业的主体,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以提供网络文化、文化休闲等服务产品的“外围层”已具有一定规模。2004年,(不包括个体经营户)文化产业“核心层”有从业人员278万人,实现增加值1210亿元;“外围层”有从业人员154万人,实现增加值627亿元;“相关层”有从业人员475万人,实现增加值1383亿元。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的从业人员之比为31:17:52,实现增加值之比为38:20:42。

表16 2004年宁波与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分层比较

从分层比较来看,相对全国而言,我市的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基础实力较强,但是核心层和外围层的比例不高。这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只有核心层得到巩固,有了自己的文化根基,才能进一步增强本市文化的影响力,这样才能带动相关层和外围层的发展。(详见表16)

青岛是位于山东半岛南端的海滨城市。青岛现辖七区五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2004年总人口731.12万;其中市区1102平方公里,人口258.4万人。青岛2004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GDP)2163.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8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171.4亿元,增长21.1%;第三产业增加值830.6亿元,增长14.2%。三个产业的比例关系为7.5:54.1:38.4。综合经济实力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5位。初步核算,2005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GDP)2695.5亿元。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青岛市文化产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青岛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00.63亿元,占GDP的4.65%;2005年青岛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26.1亿元,占GDP的4.7%。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就业的增长。2005年末全市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员为19.3万人,同比增长3.6%;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4.1%,同比上升0.04个百分点。

表17近两年青岛与宁波文化产业发展比较

从表17数据可以看出,青岛和宁波都是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副省级城市,如2004年青岛市国民生产总值为2163.8亿元,宁波市为2109.45亿元,两个城市的GDP相差不多,但两个城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却相差比较大,青岛市2004年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为100.63亿,宁波市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仅为73.85亿,宁波文化产业的增加值比青岛市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少26.78亿。2005年两个城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宁波市文化产业的增加值比青岛市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少30.8亿。可见,宁波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要说与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发达地区相比,就是和同类城市相比,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表18 2005年青岛与宁波文化产业分层对比

从青岛市文化产业的内部结构看,2005年,核心层创造增加值10.9亿元,同比增长22.3%;外围层创造增加值9.7亿元,同比增长6%;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的相关层文化产业创造增加值105.5亿元,同比增长26.3%,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核心层与外围层。从分层比较来看,宁波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层与外围层的发展比青岛有优势,宁波与青岛文化产业主要是在相关层上存在的差距(见表18)。

我们选择了深圳、南京、长沙等这些城市来与宁波进行文化产业的对比。对比发现,宁波的文化产业与其他可比城市相比处于中等水平,有的城市的发展远高于宁波,如长沙。2005年长沙的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9.7%,这是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比较好的城市;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77%,也高于宁波水平。也有的发展不如宁波,如南京,近两年,南京的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左右,低于宁波的水平。(见表19和表20)

表19 2004年宁波文化产业与其他城市比较

表20 2005年宁波市文化产业与其他城市比较

2005年,长沙共实现文化产业产值277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147.25亿元,占全市GDP的9.7%,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2.8万人。长沙有全国最大的书市、最大的出版物交易中心,有国内唯一的版权交易中心、中国第一个民族卡通品牌、最大的动漫原创基地;这里还有全国最早组建的广电集团,有场地最大、观众最多的歌舞厅、酒吧。经过近5年来的发展,湘江环绕的湖南省长沙市如今已形成媒体传播、文化旅游、出版发行、文化娱乐、文博会展、文教体育、卡通动漫七大文化支柱产业。

近几年来,深圳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规模效益飞速提高。2001年深圳市文化产业总产出达到178.24亿元,增加值54.05亿元,占深圳当年GDP的2.8%;2002年总产出达到319.76亿元,增加值102.88亿元,占深圳GDP的4.68%;2003年总产出381.96亿元,实现增加值135.3亿元,占深圳当年GDP的4.73%;2004年实现增加值163.39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7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初步形成了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文化娱乐服务、传媒、创意设计、影视动漫制作等有一定优势和潜力的行业。目前,继高科技、金融、物流之后,文化产业正迅速发展成为深圳第四大支柱产业。深圳有资产总额达50亿元的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报业集团,最早推出民俗文化村、欢乐谷等集娱乐性、参与性和高科技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模式,举办综合性、国际性文化产业交易平台“文博会”。

这些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如下的特点:首先,这些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南京2004年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达到58.6亿元,2005年增加值达到73.4亿元,2005年比2004年增长了25.33% ;长沙市200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57.5亿元,200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47.25亿元,2005年比2004年增长了156%。深圳市2004年实现增加值163.39亿元,与去年同口径相比增长20.69%。这些城市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都高于同期的GDP增长速度,已成为各城市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其次,这些城市都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些城市都认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并通过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措施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长沙早在2001年上半年,就投资近100万元,面向全国招标,制定《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规划了“一带”(湘江文化带)、“七片”(重点建设和发展的7个文化产业集中区域)、“多点”(分布在全市范围内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旅游景观)的总体结构布局,确定了媒体传播、文化旅游、出版发行、文博会展、文教体育等文化支柱产业,确立了科学规划带动、龙头企业带动、重点项目带动、文化环境带动的“四个带动”战略以及体制支撑、政策支撑、市场支撑、人才支撑“四个支撑”体系。第三,这些城市都坚持文化产业面向市场创业。深圳的文化产业较早地导入了市场运作模式,使深圳的文化产业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如深圳在1992年建立有线电视台时,市政府只拨给一块土地和800多万元低息贷款,并要求该台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天威视讯有限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天威公司总资产已达到十亿元。第四,积极为文化产业引入民间资本和外资。长沙市降低文化产业准入门槛,对民间资本兴办的文化产业单位,只要其经营行为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对社会无害,并且能依法纳税、扩大就业,就积极鼓励其发展。深圳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不断加大了改革创新力度,如降低文化产业准入门槛,扩大市场准入,通过开放图书、音像、报刊发行领域,经营性演出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公益性文化项目实行社会化运作,政府投资的文体设施经营权向社会资本开放等多种改革措施,把演出市场、图书发行、音像连锁、文化设施建设等向国企、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开放,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投资主体,为文化产业发展增添了后劲和活力。如占据深圳文化产业半壁江山的印刷业就是由来自香港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催生出来的,由此形成了一个年产值近200亿元的庞大文化产业。

1.宁波文化产业与全省水平比较

(1)宁波文化产业形成相当的总量规模,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7%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分省、市的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测算,截至2004年底,宁波市的文化产业的增加值(73.85亿元)占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273.06亿元)的比重为37%。

(2)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24%

截至2004年底,宁波市文化产业全部从业人员总数为18.84万人,占全省文化产业全部从业人员总数(79.22万人)的24%。

(3)文化产业资产、营业收入均占全省文化产业的1/4强

2004年,宁波文化产业拥有资产总计459.4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资产总计(1523.25亿元)的30.16%。2004年,宁波文化产业营业收入为334.22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营业收入(1366.64亿元)的24.46%。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宁波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省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2.宁波与省内其他城市比较

为了进一步研究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我们搜集了全省和各市的资料,从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找出我市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

(1)发展环境比较。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基础方面的一些指标来看(见表21),我市大部分指标在全省名列前茅。宁波作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开放城市,人均GDP在全省列第2位,宁波市人均GDP为38292元,已经达到全面小康标准。2004年我市农民纯收入列全省第2位,居民可支配收入列全省第4位,但居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仅为16.04%,列全省第5位,与衢州的17.58%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农民文教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的比重为11.44%,列全省的倒数第2位,与舟山的15.75%相比差距很大。从全省文化产业主要消费指标比较来看,我市文化产业供应和潜在文化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缺口,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扩展幅度。从国际上有关研究来看,人均GDP发展水平与一定的恩格尔系数及一定的文化消费需求比例有相关性,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为0.3时,文化需求在个人消费中应占23%。2004年我市城市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了0.3699,但文化娱乐消费还未达到10%,存在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表21 2004年我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指标

资料来源:宁波市统计局

表22 2004年全省各市文化产业经费及有关基础设施指标

资资料来源:宁波市统计局

(2)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见表22)。从反映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的有关指标看,万人拥有体育场面积,占全省第1位。处于全省中游水平的指标是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和有线电视入户率,均居全省第4位。2004年我市万人拥有公共图书藏书量为3601册,居全省第6位,与杭州人均11233这一数据有较大的差距。最差的是我市的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位列全省倒数第2位。

近年来,宁波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但是,与宁波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宁波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还有一定的距离。文化产业规模小、效益低、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等因素仍然是宁波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目前美国媒体娱乐业年出口达900亿美元,文化产业成为与军事工业并驾齐驱、主导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其中有72家从事文化产业,如时代华纳、迪斯尼等。韩国也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方针,从而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产业强国。目前,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超过GDP的1/5。宁波市文化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与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的一些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的水平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2005年我市从业人员人均实现增加值为5.90万元,第三产业年人均实现增加值为7.77万元,但文化产业的年人均实现增加值仅为4.28万元。人均创造增加值较低,说明当前我市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仍然偏低。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也很有限,2005年我市文化产业拉动全市生产总值仅为0.45个百分点,从中可以看出我市文化产业的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

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文化有一个更大的发展,而我市的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比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评价信息显示:我市综合实力位居百强城市第18位,其中经济指标综合得分排在第8位,相对而言,社会发展、文化竞争力指标不尽如人意。这也说明宁波的文化发展整体上滞后于经济发展,存在着文化短板现象。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年“过渡期”的结束,国际文化资本逐步进入宁波文化市场,而我市现有文化产业集团与国内外知名的传媒企业相比,整体实力及经营水平亦差距悬殊,宁波的文化产业在总体上缺乏竞争力,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规模小、效益低。首先,文化产业规模小,主要表现为经营单位众多、资源极度分散、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从人员规模看,2004年,宁波市共有文化产业单位16680家,从业人员188368人,平均每个企业11人。从资金规模上看,2004年,全市文化产业单位共有资产总计459.4亿元,平均每个单位仅拥有资产275.42万元。其次,经营粗放,效益低,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

长期以来,宁波文化产业以文化用品、设备生产为主,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其实现的增加值明显低于相关文化服务业实现的增加值。2004年,在全部文化及相关产业中,宁波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实现的增加值为26.28亿元,仅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5.58%;而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为47.58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4.42%,比文化服务业高29个百分点。宁波与当今国内外文化产业发达的城市相比,影视、文化休闲娱乐等新型产业规模偏小。同时,在人力和财力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上,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占较大比重,而作为文化产业的主体部分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所占份额则相对较低(见表23)。

表23 2004年宁波市文化服务业与其他文化产业比较

分层分析得出的结论也是一样的,我市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的发展不如相关层,核心层和外围层实现的增加值,及从业人员的比重都比较小。

文化产业需要政府、企业、市民共同激发其活力。从消费性支出看,我市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均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势头。但是我市文化服务业的增长在总体上是比较缓慢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我市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发展态势,与宁波经济在全国的地位不相适应。2005年,宁波城市居民家庭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仅为15.86%,农村居民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仅为11.8%。从2005年全省排位情况可以看出,我市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文化教育消费支出在全省分别排在第5位和第10位,而我市城市居民的‘人均GDP排在全省第2位,农民纯收入排在全省第2位,显然这样低的文化消费与宁波市经济发展水平是相背离的。与其他城市的比较也可以看出这方面的差距。长沙城镇居民在200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人均用于娱乐、文化教育的消费近2000元,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0%。

群众消费观念的转变是促进文化产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市文化消费滞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文化消费习惯以及文化消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离开了市民的支持,低水平的文化消费很难真正拉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新兴文化产业是与传统文化产业相对的概念,主要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下出现的,由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与文化内容相融合而形成的新的文化产业,它覆盖了动画、漫画、游戏和电影特效、游乐园等几乎所有的娱乐业。从宁波的文化产业的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宁波文化产业的支柱是文化用品、设备的生产和制造,新兴文化产业所占比重较少。

长沙的文化产业之所以发达,与新兴文化产业发达有着直接的关系。长沙的动漫产业非常发达,2005年生产原创动画节目20492分钟,占全国总产量的60%左右。不仅如此,动漫业的发达还带动了由此派生的制造业、教育培训业和软件业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用高新技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产业都在不断通过其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的科技含最来开发、转变和引导市场消费热点,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然而,宁波的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机制尚未真正建立,文化原创能力不足,产品的科技含量还很低,大大降低了产业自身的影响力,削弱了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使大众的高层次文化消费热情受到抑制,难以启动和发展家庭文化消费的新领域。所以,调整我市文化产业结构,大幅度提高我市文化产业的科技水平,是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文化产业引入市场机制后,就需要用成功的市场营销方式来推广。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的成功,是这一节目在产品创新上的成功,更是营销推广上的成功。正是由于采用了新的营销运作模式,从传统的节目制作机构“自娱自乐”转变到将观众完全纳入到节目中来,增加了节目的互动性和娱乐性。同时,将传统的电视媒体与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相结合,形成了三位一体(电视、互联网、通信)的传播手段,大大拓展了《超级女声》的传播途径。同时在《超级女声》取得了成功之后,天娱公司将营销的战略重心放在对超级女声品牌的延伸拓展上。天娱公司已经进行了相关的商标注册,并尝试用于相关产业的开发上,推出以“超级女声”为品牌的服装饰品、布艺等相关产品。

品牌是文化产业的无形资产,是产业价值的集中体现。在长沙,各类文化市场都有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而我市文化产业的知名品牌,都集中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文化用品的生产上,像贝发这样的知名品牌在传统的文化产业中还没有形成。所以营销模式落后也是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之一。

文化产业是一种高智力的活动,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领导和管理人才、艺术经营和经纪人才。我市大部分的文化生产单位属于事业单位,这使它们仍按事业人事制度运转,而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的特点是定额定编与委任制。在这种缺乏竞争机制的情况下,难以培养与集聚高素质的文化产业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等各类人才,最终也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何改革原有事业行政单位的人事制度架构,按照现代企业的运作要求,建立适应我市文化产业要求的人才机制,仍是一个重大问题。

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宁波市要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取得突破。当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创新力度,通过体制改革、结构调整、科技进步、人才培养等措施,实现我市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实现文化体制从适应计划经济向适应市场经济转变,是文化体制的重要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文化大市,必须完善文化市场经济体系、深化企业和文化管理改革。

首先要完善文化市场体系。认真落实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在继续抓好试点单位改革的同时,进入全市各县区全面推进阶段。要合理界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范畴,要做到既保证充分发挥文化事业的社会职能,又要支持、鼓励营利性文化部门全面走向市场。在现有的文化事业单位中,除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和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及少数特殊的艺术院团应当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保留,其投入通过财政或社会捐赠等方式获得补偿外,对其余营利性的文化单位应积极推进市场的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其他市场体系相衔接,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其次要进行经营机制改革,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造,要毫不犹豫地将其推向市场,由各类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法经营、自负盈亏。

最后要积极进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要加强和改善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事分开,从“办文化”转为“管文化”。文化事业单位除政府部门授权和法律法规规定外,不再承担政府的行政职能。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创造良好环境。首先要完善文化产业法规。完善的文化产业法规,是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在国家现行有关法律的基础上,结合宁波文化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制定、健全和规范文化产业的地方性法规,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发展文化产业尤其是创意产业,必须将保护知识产权上升到战略高度,依法打击和制止知识侵权。尊重和承认个人创造价值,承认和保护产品的原创性,在社会上形成保护和尊重个人作品和个人创造力的氛围。其次要对文化产业进行政策扶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内,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台一批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法规和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加强财政支持,加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对符合宁波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达到一定规模或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社会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项目予以支持。二是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创造宽松的金融服务环境。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对文化生产企业给予政策规定的利率优惠,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拓展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特点的贷款融资方式和相关保险服务。四是引导、支持建立全市性文化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标准、确认行业准入资格等规范企业行为,促进行业自律。

与其他产业相比,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发展文化产业需要一支既懂专业、又善经营的人才队伍,特别是要瞄准新兴文化产业的需求,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资本运营人才、文化经纪人才、数字技术人才、网络游戏开发人才和媒体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等。首先,要结合文化产业的特点,积极推进文化领域用人机制的改革,营造人尽其用的和谐环境,重点完善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各项政策,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制度体系,使人力资本真正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资本。其次,开展文化产业人才专业培训。要充分利用大学、科研机构的优势,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成立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开设文化产品设计、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文化经纪、文化市场、文化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培训。

宁波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千万不能文化泛化,不能盲目地将其他地区文化产业复制过来。宁波的文化产业发展要从自身实际、从经济规模和基础方面出发,发展有宁波特色、有地区差异性的文化产业。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政府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的行业指导和管理,通过制定政策来调整我市的文化产业结构,在侧重点上要实行战略转移,应由原来的以文化用品、设备生产转移到现代传媒业(包括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业)、文化艺术服务业、文化旅游休闲业等新兴文化产业上来,把文化用品、设备的生产作为我市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同时积极扶持和促进网络文化服务业、旅游业、会展业、广告业,使之成为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新亮点。重点发展古家具、越窑青瓷、竹根雕、竹工艺制品、农民画等特色文化产业,探索建立艺术品拍卖市场,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培育一批重点产业区块。借助我市现有的科技和教育园区,大力引进国内外文化企业、文化项目,充分运用园区高新技术集聚优势,促进创意产业发展。发挥宁波文化板块经济突出优势,构建以宁波市区、慈溪、余姚为核心的包装装潢印刷产业区块,以宁海、北仑、鄞州和慈溪为核心的文体用品产业区块,构建旅游业“一核一廊两翼五圈”的区域发展格局。

深化文化产业的投资体制改革,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规定》、《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其他相关政策,进一步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条件,消除民资和外资进入文化领域的体制性障碍,除国务院规定禁止进入的文化领域外,'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投资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多种所有制的文化经营企业。

拓展融资渠道,不仅可以缓解国家的投资压力,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基础性的建设中,而且也是调整文化产业的规模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中的主渠道作用,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可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预算资金、文化事业建设费作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引导资金。对一些重大项目政府要进行引导和扶持,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文化产业投资机制。积极探索成果购买、消费补贴、委托服务、贴息贷款和项目资助等形式,提高和放大财政资金投入的效应。探索建立文化项目政府采购制度,凡政府安排的公益性文化项目,原则上要以公开招标或委托代理等方式采购,鼓励各类文化机构参与竞投。

加强自主开发,从高端领域的文化创意产业入手,加强文化产业的创新,同时借助高科技推动力,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要按照“文化创新优先”的原则,确定文化产业技术创新重点领域,列出文化创新科技攻关项目,加大投资力度,着力提高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使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成立“文化产业科技创新”风险基金,划出专项资金,采取贷款优惠、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向积极进行文化创新的高科技文化产业提供资金扶持。成立宁波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文化产业园区,向有关的高科技企业提供孵化场地、孵化基金、信息服务、市场服务等,帮助它们把企业“做大”,以逐步形成支撑文化产业的高科技企业后盾。

首先,成熟的文化市场主要依赖于成熟的文化消费群体。文化产业的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要发展我市的文化产业,就需要开发我市居民的文化消费的潜力,提高大众的文化消费水平。这需要正确引导市民进行文化消费,政府要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索质和艺术欣赏品位,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市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和能力,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活动、媒体引导、业余培训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市民的文化培养和教育,使文化逐步渗透到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当中,使文化素养成为市民素质的重要标志,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文化的良好氛围。开展文化普及教育,培养广大市民对文化的兴趣爱好;加强高雅艺术的宣传、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市民的艺术鉴赏水平和文化品位,为文化在宁波的普及与提高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引导群众的消费向高层次的文化生活倾斜。

其次,特别需要提出的是,成熟的文化市场也与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密切相关。从居民消费的角度来看,医疗消费、教育消费和文化消费这三种支出,实际上存在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一般而言,在居民消费中,医疗消费越多、教育消费越多,文化消费就越多,然而在中国,由于医疗和教育这两方面的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不尽合理,比较多地占了消费指数,结果,虽然居民的消费不断增长,但是有效的文化支出却是受到抑制的。所以,我们认为在“十一五”期间,构建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一旦有所建树,将会较大幅度地激发出居民的有效文化消费需求。

国际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表明,规模化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走规模化、集约化之路,是“大市场、大流通”以及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抓住重点,走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之路,这是因为:第一,文化产业需要发展的门类很多,但资源有限,要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和充分利用,就必须突出重点。第二,文化产业具有综合性,交叉性,高技术,高投人的特点,只有走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才能使其较快发展。第三,文化产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产业,也是一个竞争激烈、风险很大的产业,规模化、集约化高的文化产业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目前,我市文化企业投资单一,基本上靠政府投资和文化企业自身滚动发展,这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要进一步整合现有文化产业单位,以“做强做大”为目标,对现有文化企业单位按照市场规律进行重组,实行“强强联合”,建立起有规模、有独立经营资格、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形成一流的文化产业生产能力。

宁波要增强综合竞争力,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必然要求加快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是要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突出投入重点,提高投入效果。群众文化要上规模、广参与,城市要以社区为重点,以广场文化为重要载体,促进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农村要以村镇为重点,依托各地民风民俗与传统节日,创建“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特色文化,促进农民读书活动、民间文艺汇演、民间工艺创作等蓬勃发展。二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中心城区要抓住新一轮城市建设的契机,以强烈的文化意识审视城市规划与建设,注重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注重建筑设计的文化个性,注重城市景观的艺术含量;以保护、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为己任,保存一批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和重点文物,建设一批标志性的重大文化设施,不断拓展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当前,要以建设“三江文化长廊”为重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形成富有宁波特色的集文化、旅游、娱乐、购物、健身于一体的文化新亮点、旅游新景点、娱乐新热点,增强中心城区的文化辐射力和带动力。各县(市)要重点抓好“三馆一院”(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影剧院)建设,文化广场建设,广播电台、电视台、体育场馆建设;争取在“十五”期间,全面建成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镇(乡)要以创建“东海明珠”为重点,抓好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中心建设;行政村要达到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六个一”的标准。三是积极推进文化交流。办好宁波国际服装节、省经贸洽谈会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凸现宁波文化的开放性和辐射性;积极承办全国性、国际性有重大影响的高品位文化活动与赛事,增强宁波文化的积聚,推动现代都市文化建设。

总之,发展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需求,也是宁波这座城市的需求。只有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我们这座城市才能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