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核心素养体系下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问题

核心素养体系下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问题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目标中未提及任何情感因素和文化因素。由此可以看出,教学大纲开始初步关注英语教学中文化素养的培养,当时所提及的文化等同于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此外,《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不仅强调了学生文化意识和国际意识的培养,还提及了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

核心素养体系下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问题

(一)英语课程目标的演变

美国著名学者艾斯纳(Eisner)指出:“课程领域居于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渗透于从课程目标的设定到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每一环节。”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方方面面都在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具体的呈现。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根据未来国民所需要的素质来确定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本研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教育部颁布的英语教学大纲或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或课程目标进行梳理。根据对文化意识的规定,主要分为文化意识的缺失、文化意识的初步觉醒、文化意识的逐步强化三个阶段。

1.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缺失

教育部在1956年和1957年分别制定了《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草案)》和《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草案)》。其中,《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草案)》中的教学目的是:“教会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英语,利用英语所不可缺少的一些知识、技能和技巧。学会1000个左右的英文单词。”由此可以发现,英语教学目的注重英语的功用价值,强调通过英语学习掌握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英语教学仅仅关注了英语的工具性,无视英语的价值性,完全不涉及英美文化的内容,英语成为吸取各国科学成就的重要工具。

1963年,教育部颁发中学教学计划草案》,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吸取有益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技术成果,或者向他国介绍我们的经验提供便利。”由此可以看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将英语当作学习他国经验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工具。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一方面为了尽快恢复基础教育;另一方面,为了外语教育紧跟国际环境,接连制定了多部英语教学大纲,在课程目标方面都做出了具体的说明。在这一时期,外语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加速我国的经济建设,加强与世界各地人民的友好往来,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培养外语人才。1978—1986年的四部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都指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在教学目标上,英语作为重要的工具,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中学英语课程完全以知识和技能为中心,仅涉及课程总目标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两部分。教学目标中未提及任何情感因素和文化因素。

2.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初步觉醒

1992年—20世纪末,在这段时间内,英语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开始关注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初步觉醒。我国根据教育体制改革,启动新的课程改革。这一阶段的课程目标重视学生的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首次在课程性质上提到了学习外语要帮助学生发展智力,开阔视野和提高文化素养,在教学目的上也提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接受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方面的教育。由此可以看出,教学大纲开始初步关注英语教学中文化素养的培养,当时所提及的文化等同于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希望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学生。1993年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首次在课程实施上提出要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的关系,在教学目标上提及增进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由此可以看出,英语教学大纲第一次提及处理好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目光也开始向目的语国家转移。英语教学要让学生接受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具有爱国情怀的同时增加对目的语国家的了解。

从20世纪90年代的两部英语教学大纲可以看出,我国已经初步意识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开始注重英语课程功用功能以外的价值。

3.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逐步强化

进入21世纪以后,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明确提出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加速,英语教育也迎来了转折。教育部深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提高国民素质及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启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英语学科的指导性文件由“英语教学大纲”变成了“英语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01年版)》在课程性质上首次提出了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发展学生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具体目标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五个大方面的目标,共分为22个小方面。其中,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课程目标中还指出了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这不仅体现语言具有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同时也明确了文化意识是英语课程总目标的有机组成,解释了文化意识在总目标中的位置,阐明了文化意识与其他四个分目标的关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从概念上来说,人文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文化现象。由此可见,基础英语教育的人文环境已发生明显变化,英语课程集中体现了重视人的文化。《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并且在第三部分分级标准中对文化意识提出了二级和五级的目标要求。由此可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在文化意识目标方面具体要做到什么样,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此外,《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不仅强调了学生文化意识和国际意识的培养,还提及了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首次以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目标,在文化意识上,不仅要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还要坚定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由此可以发现,英语课程标准从政策上强调了当代中华文化的复兴及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之前的英语课程标准相比,《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文化意识目标的定位上有了质的跨越,这也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中国英语教育与文化传承

1.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郑金洲在《教育文化学》中把文化的精神层面分为知识、价值规范和艺术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作为文化形式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哲学意义上的认识论伦理学美学。智育使学生获得知识;德育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善恶观;美育使学生获得审美鉴赏力。文化与教育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的传播、变迁和整合都离不开教育。

文化是传播的产物,教育是有目的地传播文化的社会活动,给文化传播发展提供契机和活力,文化传播教育提供存在的根基和意义。文化传播中的濡化和涵化也都受教育的影响,教育是文化传播盘根错节中的关键一环,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化变迁的动因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文化革新上,教育的过程会促进文化的革新,带来文化的变革,教育会融合外来文化、衍生出新的文化要素,赋予文化传统新的文化意义。文化革新把新的事物纳入已有文化的过程中,也会有原有旧事物的消失,出现文化丧失的情况,这也是教育遵循价值观的更迭,在现有社会价值的引导下,将原有的文化从传承范围内剔除。在文化复兴上,其本身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以及面临外来文化冲击时所积极寻求变化的反应等都离不开教育的参与。教育既是文化变迁的媒介,也是文化变迁的目标之一。

教育传递文化的过程也是文化整合的过程。文化整合分为同化论、熔炉论和多元论三种类型。教育的文化整合经历着关联、联结、协调和平衡的过程,因此教育整合文化也以多元文化教育的新方式展开着。(www.xing528.com)

2.全球化并非英美化:中国英语课程与中国文化复兴

近代以来,我国英语的教学内容长期建立在新教教义、英美自由主义制度、英美文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英美文化本位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样的状况才有所改善。出于对新生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开始倡导“自文化本位观”,中国的英语教育倡导用英文表达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政治思想等,中国出现了对外思想传播的一个高峰。

1978年之后的高考改革中,英语学科的分数在总分中的比例也逐渐增加。大量的英美文化知识随着英语教学进入中国课堂,“反客为主”地占据了主体地位,从而导致中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失语的现象,也因此淡化了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由于自由主义文化在我国的强势渗透,以及险恶的国际环境,英语教学受到了我国的强烈反弹,激发了我国社会对儒家等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兴起了“国学热”。以儒学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传承和洗礼,其信仰与教化早已生根发芽,形成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根基。儒家文化在中国精神上的主体回归,促使民族文化意识觉醒,为我国文化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基础。20世纪90年代,英语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断升温。21世纪以后,我国经济日益蓬勃、科技发展迅速,文化也进入了复兴之旅。

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曲折的文化复兴的进程。英语教育促使我国民族文化不断地吸纳、融合英美文化而产生变迁。我们要秉着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目的,加强对英美文化的批判性吸收。

3.向世界讲中国故事:中国英语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

在我国进行英语教育,实质上是英美文化在我国传播的过程,但也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机遇和途径。当今文化的融合与冲突影响着国家文化的命运和发展,文化环境的不同也影响着跨国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以此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英语教育在“一带一路”和“文化自信”道路的时代背景下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重大使命。在语言学习中,语言不仅在传递着文化,而且也在与文化的对话中接受和内化其他文化而有所改变。在中英跨文化交际实践中,一些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就被现代汉语或现代英语所吸纳并采用。

如今,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为英美等国家的生活习俗、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等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国外许多孔子学院的创建也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契机。中华文化的英语表述是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对话、交流或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传播途径。

随着英语教育在中国大规模的普及,中华文化中的英语表述已经开始引起世界英语圈的重视。另外,中国参与的国际事务增多,综合国力增强,英语作为国际用语,对中华文化要素的传递频次和融合张力将快速提高,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英语表达和中华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基于中国英语教育的客观状况,我们要根据英语的语法规则、语用规则和表达方式总结出表达中国文化的语言规律。我国的英语教学应该扎根于中国本土文化,让学生学会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学生以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英语表述,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打下根基。

4.民族化才能世界化:中国英语教育与世界文化沟通

不同文化群体共同构成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在这个大群体内,文化差异始终存在,并且永远不会消失。不同文化的差异并不是互相矛盾的,也不是不可跨越的,也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推动下,在开放、多元的时代里,我们要在复兴、传播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本着开放、平等的态度尊重其他文化。文化的独特性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需要,而文化的相通性是文化之间交流的根基,是实现世界各种文化沟通与共生的中介桥梁

文化的沟通是指一种文化在接触和学习其他文化的过程中,借鉴和汲取其他文化的优秀品质,并对自己的文化进行修正和完善,不断实现本国文化进步和发展的过程。文化的沟通是各种文化相互学习、借鉴、融合的结果,也是文化传播的目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流和沟通日益增强,文化传播和沟通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势所趋,也是各国文化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作为与文化密切联系的教育,是文化沟通的重要途径,日益成熟的国际化的教育合作也为世界文化的沟通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在世界文化的沟通过程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和交流载体,英语学科也因此肩负着中华文化传承的使命。英语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对英语的学习,接触到各地不同的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在国际交流中坚守民族立场,促进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对话。英语教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的主要途径,其教学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文化沟通的渠道。英语课程要促进学生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培养文化沟通的意识,提升文化鉴别能力和基本的文化素养,并把这些能力和素养运用到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中。这不仅是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和目标,也是学生成长为未来世界公民的必备条件。

(三)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当代价值

1.从吸收外来文化转向传播中华文化

随着十九大对文化传播和文化自信的重视,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英语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要通过外语交流,让他国更多地了解我国。英语教学也逐步从吸收外来文化转向传播中华文化,在传统文化融进英语教学的同时,要让学生增强中华文化浸润和“四个自信”,引导学生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英语教学从吸收外来文化到传播中华文化的转向,既顺应了全球化的趋势,也为教育改革、民族发展积蓄能量。

2.从灌输式走向对话式的国际理解教育

目前,人类面临的类似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挑战已超出一个国家的范围。在英语教学中,要在引导学生不能被外来文化所约束,理解和尊重外来文化的同时,更要坚定民族立场,避免优秀的本土文化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倡导学生在国际视野中寻找中华文化的定位,保持自己思想的独立性。

中华文化应为世界问题和世界发展提供更多的新思想,贡献更多的智慧,这也是弘扬我国文化和获得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发展中国家从被动接受的局面向主动探索的局面转变,促进国际理解教育从“灌输式”走向“对话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