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跨越式发展

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跨越式发展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持之以恒地学习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这将会成为教师的一笔巨大财富。其次,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学反思起源于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追问,寄寓着教师专业成长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每日“十问”使教师的教学反思策略持之以恒。教学实践的主阵地便是课堂,公开课更是提升教学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跨越式发展

学校文化还主张以“敬业求索”作为学校的教风。“敬业”一词,语出《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宋代理学家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意谓教师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尽忠职守、乐于奉献。“求索”一词,语出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谓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学校教师要做一个志向坚定的改革者,不断追求新知识,探索真理,勇于创新。在此种健文化的指导下,学校对教师的成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目标,并且从不断完善理论学习制度,抓好广大教师的理论学习工作为出发点,以教师自学、小组讨论和集体交流为主要形式,提倡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同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契机。这为教师在教育技能和素质方面的不断提升、不断成长开创了新的局面。

1.教师要靠“恒”劲积累

教师的积累靠的是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反思。首先,持之以恒地学习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大多数的特级教师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坚持不懈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少教师写论文时总感到无话可说,有时好不容易凑出来一篇文章也是干巴巴的,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平时学习不足、缺少知识的积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哪里来?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学习。教师作为世人眼中的“文化人”,理应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应该努力挤出时间写教学随笔,教育心得,教学反思,教学实录等,哪怕是几十个字也要赶紧记下来。在个人博客或者教育网站论坛经常粘贴自己的豆腐块,以便和网友交流,通过不断的积累形成自觉行为。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这将会成为教师的一笔巨大财富。其次,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每一次认真的教学反思,都是总结经验,改进不足,自我提高的过程。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反思积累是一个教师成长的必备因素。教学反思起源于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追问,寄寓着教师专业成长的人生价值。孙双金也说过:“反思乃个体成熟的标志。在反思中去浮躁,在反思中寻规律,在反思中辨得失,在反思中出智慧。”由于教师对教育思想的认识,有一个从肤浅到深刻的过程;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有一个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也有一个从薄弱到丰厚的过程。因此,从肤浅到深刻,从稚嫩到成熟,从薄弱到丰厚,是教师的素养通过不断反思而达到不断提升的过程。任何一个教师,哪怕是一个高明的教师,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教师通过审视和分析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可以有效地纠正自己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升观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与此同时,反思是教师探究教学的一种对话形式,与教学理念对话,与教学过程对话,与教学得失对话,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改正教学中的不足和缺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再设计,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更优化,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师上完一个课题之后,及时分析总结这一课的成败,重新认识和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

学校鼓励教师在自身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过程中经常反思,查找不足之处,教师通过教学后记、教学随笔、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等形式记录有价值的教学感受,进行剖析,加以研究、改进和完善,形成教学经验。不断总结、提炼,通过“实践——反思——调整——再实践”的教研过程,使平凡的教育事件产生不平凡的教育智慧。经常性的教学反思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逐渐走向研究型教学。一方面,老师在反思时可以有效借助以下的两个问题链模式进行。一是观念的问题链:为什么要反思——什么时候反思——反思什么——怎样做了就算是反思。二是操作的问题链:做了什么——做的有效吗——做的合理吗——还能怎样做。另一方面,每日“十问”使教师的教学反思策略持之以恒。“一问上课前还有哪些准备工作没做好?二问课堂上组织教学的情况怎么样?三问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吗?四问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有效吗?五问课堂上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等方面有什么收获?六问课堂上热情投入了吗?七问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落实得怎么样?八问今天上课的‘得’与‘失’在哪里?九问今天的教学效果如何?十问明天我还有哪些工作和任务要做?”再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反思生成的教后记,它的写作内容涉及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或补充,对课时计划的安排,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对教学策略的抉择,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对教学程序的编排,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媒体的运用,对教学现象的分析,对典型问题的探讨,对学生学习的设计,对学生反映的思考,对教学效果的检评,等等。它不仅是教师思想智慧的结晶,还使教师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得到不断发展。最后,由于教师的个人反思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反思可以借助群体的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展开。在工作室中各个不同学科的教师参与相互讲座、共同分析,提供“多种意见”、“多种声音”,促使教师借助集体的智慧,进行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不断矫正个人理解的偏颇,使教师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并将反思汇编成册,形成了校园内刊《缉熙录》。

2.教师要靠“闯”劲实践

课堂是老师能力检验的大舞台,更是检验教改理论的最佳场所。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在课堂上实践、探索、总结自己的教育行为,逐渐实现符合当前学生学习情况,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目标。教学实践的主阵地便是课堂,公开课更是提升教学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从公开课的类型上看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校内的公开课,第二种是各级各类的观摩课、比赛课和评优课。目前,学校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公开课操作程序,通过“申报——资料积累——宣传报道——评课议课”这一整套流程,实现了以课堂教学展示为载体,以评课议课为抓手,让教师参与交流,在交流活动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使得教师得到了迅速成长。一方面,校内公开课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研讨情境,大家可以互相听课、互相借鉴和研讨,并从中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发现的快乐,也有创造的快乐。由于各级各类的观摩课、比赛课或评优课,被赋予代表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教学水平的重任,全体教师及相关专业人员往往对一节公开课倾注了很多精力和心血。因此,每一次开课学校都会成立一个备课小组,备课组总是力求完美,有时为了一个情境创设而争论得脸红耳赤,有时为了一句过渡语而苦苦思索、细细推敲……这样精心雕琢的过程,也是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启迪、全面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行为的好机会,在这种环境之下,老师们不断学习着身边其他老师的优秀经验,不断汲取着先进的思想和智慧,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日益精进。另一方面,公开课一般都要经历同课多轮的锻炼,这个过程是教师深度思考、反复琢磨、集思广益、不断改进的过程,它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常态课所无法比拟的。当教师不辞辛劳地打造公开课的时候,公开课也毫无疑问地打造了教师。一堂成功的课,在出台之前不知要“磨”多少次,学科组全员“磨”,外请专家、同行帮助“磨”。不仅“磨”出了那么多、那么高的奖项,更重要的是“磨”出了“初职期”教师的尽快成熟,“磨”出了“成长期”老师的脱颖而出,“磨”出了“发展期”老师向名师的发展。总之,公开课“磨”出了学校学习共同体研究氛围的不断优化,“磨”出了所有参与者的专业成长、理念提升和教学智慧的形成。经过公开课的打磨,老师对如何把握教材、如何把握学生、如何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会形成较为清晰的思路,在老师上完公开课以后,也可以从评课老师那得到关于自身优缺点的反馈,多了一份专业引领。而且,课后老师还可以把公开课写成课例研究报告,就教学上某一问题展开专题研究,那会对老师专业发展大有裨益。从实际来看,公开课确实也锻炼和打造了不少教学名师,教师在公开课的磨砺中渐渐生长,大大缩短了成长的周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是成就名师不可缺少的磨炼。

高建东老师的成长实录:

(1)高建东老师的基本情况

高建东老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是勤奋谦逊的。从成为教师的第一天起到现在,他依靠勤奋的态度让自己从一个新手成长为一个能手。并且,他还凭借着谦逊的作风让自己由“孤军奋战”发展到“博采众长”,高建东老师始终坚信唯有二者兼备才会有素质的全面提升。他曾先后荣获“锦丰镇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张家港市教育系统先进个人”、苏州市“指导学生自学先进教师”等荣誉称号。作为一名老师,践行为人之道,从师之道是高建东老师的底线。特别是在深化实施教育改革的今天,他觉得教师更要讲敬业和奉献。合兴初中也有一群像高建东教师一样勤奋、谦逊、有爱心的年轻教师,他们坚守着三尺讲台辛勤耕耘、开拓创新、默默奉献,在奋进中实现青春的梦想。

(2)高建东老师的成长纪实(www.xing528.com)

①“师徒结对”——老教师“传帮带”促进新教师成长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教学技能,空有一腔热情是没法完成教书育人这一使命的。为了让教师尽快成才,学校采取了“师徒结对”的形式进行培养。从高建东老师一进入数学组起,学校就选配了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他结成一对。根据高建东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师傅经常与他针对某一课题进行一帮一的备课,帮助高建东老师分析教材,教他如何备课,师傅甚至因为一个例题和他讨论很久。另外,数学组安排让高建东老师上公开课和参与教研活动来提升他的教研水平,公开课是事半功倍地提高年轻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措施。听完课后,根据高建东教师的课堂表现大家提出问题,引导他思考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独自找出问题所在和解决的方法。然后大家再评再议,这样一系列的互评互助很快提高了高建东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能站稳讲台。

高建东老师在接受老教师帮助的同时,还刻苦学习理论和文化知识,不断提升学历水平。学校给每位教师发放了专业教学书籍,鼓励教师在探索中前进,在学习中成熟。高建东老师相信厚积才能薄发,因此他在教学之余广泛阅读各类有关教学的书籍。在教学上,他自主学习和探索教学实践,不断通过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广采他山之石,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他先后自学了《几何画板》、《携手助学》,多次参加教材培训,聆听专家报告,吃透教材编写意图,并付诸行动。一方面,他通过学习优秀的课堂实录,将优秀案例搬进自己的课堂,尽快学习备课、上课和组织好教学。学校也给年轻教师提供了到名校听课、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年轻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高建东老师每学期听课超过一百节,凡是市级、片级教研活动总是有他学习的影子。另一方面,他也很勤奋,精益求精,精心写好每一份教案。课前,他围绕课改理念,深刻领会课标内涵,准确把握、认真钻研教材,查找大量资料,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他积极探索实践“生态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人为本,民主生动”,创设了宽松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非常显著,所带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高建东老师的教学技能非常扎实。2007年5月获张家港市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解题)比赛三等奖,2007年6月教学设计的《圆周角》获江苏省教育学会评比三等奖。他执教的公开课有:2009年11月在锦丰镇的数学评优课中荣获第一名,课题为《5.3展开与折叠》;2010年10月10日在全市初一教研活动中开设市级公开课《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011年5月19日参加张家港市初中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获得二等奖,课题为《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同时他还认真反思并积极撰写科研论文,其中《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两点尝试》于2007年6月发表于《时代学习报》、《数学新教材的实践与思考》于2007年8月发表于《现代教育文论》、《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几种方法》于2007年12月发表于《中学教育科研》、《此时无情胜有情——对两堂数学课的反思》于2008年获苏州教育学会三等奖、《走进教育本真,构建高效数学生态课堂》于2010年12月获江苏省教育学会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初中数学概念新授课情境导入例谈》发表于《学习周报》2011年第12期。另外,高建东老师所带的数学组于2009年获得了“张家港市十佳园丁先锋号”,2011年11月又成功申报并展示了数学教研组生态课堂教学风采。

②带好一个班级——用爱心照亮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在十四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高建东老师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勤于教书,精于育人。他平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所教班级学生团结同心,锐意进取,学习认真,自觉遵守纪律,有良好的班风班貌。高建东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由衷的、真实的,对教学事业和学生的付出是无私的。前年,高建东老师的母亲在检查中发现身患重病,心急如焚的他在安排母亲在上海长海医院做完手术后,毅然回到了工作岗位。他经常主动配合其他各科任教教师帮助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通过个别谈心、上门家访、家校通联系等形式,正确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协同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在家的情况,适时地进行教育,使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逐渐地改掉了不良习惯,改进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记得班上有个男生,人比较聪明,但非常懒惰,经常不做作业。通过家访得知他是单亲家庭,自小由父亲一手带大,因父亲忙于工作,他每天早上都要自己烧饭,自己洗衣,生活的负担使其常常身心疲惫,无法集中精神学习,导致作业拖拖拉拉。在一次家访中高建东老师和他父亲长谈了一次,要求他父亲为了孩子的将来,就是再苦再累,每天都要督促检查孩子的作业情况,以签字为准,提高作业质量,夯实基础,尽快帮孩子树立信心,搞好学习,同时还要帮孩子分担掉一些家务,让他有更多的时间集中在学习上。通过长期的沟通交流,这名学生的学习成绩日渐提高,越来越自信了,在一次阶段性综合测试中竟然考到了90多分!本学期他还宽严相济地处理了A同学的离家出走、B同学的暗恋纹身、C同学的单相思等问题。高建东老师正是用他无私奉献、高度负责的精神,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家长的放心。在高建东老师的精心教育下,他的两个毕业班数学成绩明显居于年级前列。

③上好每一堂课——用恒心浇灌成长的花蕾

自工作以来,高建东老师一直在教育一线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勤恳敬业、任劳任怨,踏踏实实教书,认认真真育人。在教学中,他以人为本,注意分析学生的特点,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宗旨,不仅教他们学习知识,而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他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由于每位学生个人的差异与潜能本来就不一样,所以他会选择用不同的长度、高度、宽度来衡量每个学生。前年他有两个学生在每次测评中分数分别在60分和30分左右。经过观察后他发现两个孩子有个共性——勤奋不做假。于是他让一名同学注重夯实基础的同时每天从去年各地的中考题中选题钻题,并及时加以点评,持之以恒。在一次综合性测试中他竟然取得了128分的骄人成绩!他让另外一名学生平时注重基础题训练和中档题的钻研,弄清每道题的错因,吸取教训。这名学生在初三适应性综合测试中取得了70分的成绩,同样值得鼓励。在课堂上,高建东老师要求学生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学习,常鼓励学生说四句话,第一句话是“老师我还不懂”,就是说学生碰到不懂的问题要能够问;第二句话是“老师,我懂了”,鼓励真正弄懂且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的学生说“我懂了”,指导学生自学后续知识;第三句话是“老师,我不同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意识;第四句话是“让我来说”,有利于把学生“推”上讲台,锻炼其数学综合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