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古代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的城市和建筑按照“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都有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自然,服从自然的规律。中国古代城市的选址都考虑与水的关系,既要使城市周围有能够养活相应人口的土地等资源,又要有足够供人们饮用的水资源。这样一个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南京成为距离中原地区最近的江滨城市。而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表征,建筑系统是城市形态和景观的主体。

中国古代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古代的城市和建筑按照“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都有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自然,服从自然的规律。“天人合一”的“天”是指物质存在的自然,认为人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天与人的关系“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天不能贫”(《天论》)。历史证明,城市的产生与发展都将地理环境作为基础和前提。中国古代城市的选址都考虑与水的关系,既要使城市周围有能够养活相应人口的土地等资源,又要有足够供人们饮用的水资源。如《管子》所言:“凡立国都”,“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进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国内外大多数城市都依傍于河流而建,既满足居民生活用水,又可利用河流航运的有利条件,发展商贸业。例如六朝古都南京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浩荡长江从安徽芜湖东、西梁山夹峙的“天门”奔腾而出,自西南向东北进入南京境内,受到宁镇反射弧地质构造的弯折,急转向东,形成一个大弧顶向北的“长江大转弯”,南京就处在这个大转弯的顶端,主城在江南,又跨江而立。这样一个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南京成为距离中原地区最近的江滨城市。不仅是地理位置优越,南京的地理环境与山水形胜,自古就备受称赞。相传诸葛亮驻马观察南京山川时感叹:“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试看万里长江浩浩荡荡从主城区西侧奔腾东去,而东、南、北三面山峦环绕,古来称之“一环碧玉缺城西”。古人所说的“钟山龙蟠,石头虎踞”,主要是指南京的山势而言。南京城区的中部有一系列自东向西延伸的、海拔不过数十米的小山岗,亦即是从紫金山起,余脉直下,连接富贵山,经过小九华山鸡笼山鼓楼岗、五台山,直抵千年以前还在江边的清凉山(古名石头山),可谓城在山中,山在城中,这些山冈的上下和周围自古以来即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南京城“山环水绕,形势天成”,既有山水的自然美,更有深深积淀的文化遗存。又如广东的山水名城肇庆,古称端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汇地。肇庆背靠北岭,南临西江,东西两端重峦叠嶂守护。境内石山拔地而起,湖泊水塘星罗棋布。城北的鼎湖山层峦叠翠,有广袤的原始森林,有大面积的山顶湖泊,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很高,人们都说这里是“天然氧吧”,是“城市森林”。城中的七星岩景区集阳朔之山、西湖之水于一体,“岭南第一奇观”名不虚传。城南的西江环抱城市自西向东缓缓流过。肇庆城的前身端州在北宋名臣包拯任知州时,就已确定了山、湖、城、江由北向南依次展开的山水形制布局,肇庆的城市环境是一个典型的顺应自然的风水环境。

南京地形示意图

1.石头城 2.清凉山 3.狮子山 4.朝天宫 5.五台山6.鼓楼岗 7.北极阁 8.九华山 9.富贵山 10.小红山11.汤山南京人化石出土地点 12.北阴阳营文化遗址
(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丛书·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明南京城图

(据《金陵十朝帝王州·南京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什刹海地域影像图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都将地理环境作为基础和前提。而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表征,建筑系统是城市形态和景观的主体。许多优秀的建筑,特别是那些城市标志性建筑总是与自然和谐共生。例如北京的什刹海是一处集水面风光、寺庙、王府和市井胡同于一体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什刹海由一水相连的前海、后海和西海(积水潭)三部分组成,总面积约34.5公顷。由于地处中南海和北海之北,所以又称“后三海”。在金代以前,这里是古高梁河道上的一片带状相连的天然湖泊,水面广阔,水草丰美,景色宜人。金代统治者占据燕京、确立以今广安门一带为中心营建都城——中都,以后就看中了其东北郊外的这片湖泊沼泽,当时的水面还包括了今天的北海和中海(南海是明朝以后开挖的)。他们在这里修建了一座规模宏丽的离宫(皇宫之外专门用以休闲度假的场所),命名为太宁宫。到了元代,这里成为了大都城的统治中心。元王朝以旧金太宁宫的主体琼华岛为核心,把三组宫殿环列在湖泊的东西两岸,构筑了皇城。这片水域的南半段(即现在的北海和中海部分)被圈进皇城,改称太液池,成为皇家园林的神圣水脉。而其北段(即现在的什刹海)则成为重要的漕运码  头 —“海子”(又称积水潭),也就是元朝南北大运河的终点。由于漕运和交通因素,北半部湖泊的沿岸渐渐成为商业中心,也就是元大都“前宫后市”格局中的“市”,其间茶楼酒肆、商铺作坊十分繁华。依托这个热闹非凡的水港,元朝各类权贵及官方的活动场所,也开始在周边兴起。

“三海”沧桑

明清以后,随着漕运水道的湮没,大运河终点的东移,什刹海地区的经济意义逐渐让位于它的文化意义。许多王公贵族开始竞相在湖边修建寺庙王府、亭园别墅。自明始,这里就兴起了许多私人别墅。如明朝大将徐达的别墅太师圃,它位于德胜街往西,进门处即一座宽敞的大堂,身后为一片小湖,周围树木成荫,花草遍地。在小湖北面,则是众多的房屋,四面筑起了高台,是环湖地区登高远眺的好地方。又如刘百世别墅,有堂三楹,南面正对一片湖水,湖光如镜,故名镜园。这些达官贵人的别墅花园围绕着宽阔的水面。水面上可以见到各种飞禽野鸟,往来飞翔。进入清朝以后,什刹海的别墅风景区逐渐移到了前、后海。如此一处都市田园,不仅引来权贵阶层纷纷来此建园造府,各派僧侣也把他们的神灵供奉在这片风水宝地。明清之际,什刹海周围王府相连、庙宇林立、名园荟萃。(www.xing528.com)

前海西沿即景

这一带曾有过的著名王府及园林如:明代大将徐达的府邸——太师圃、米万钟的漫园、刘百世的镜园以及湜园、方园、杨园等;清代的恭亲王府、醇亲王府、庆亲王府、阿拉善王府、涛贝勒王府等。这里先后出现的寺庙宫观则多达几十余处,涵盖了佛、道、伊斯兰、基督、天主多种教派。著名的如,火神庙、广化寺、净业寺、关帝庙等。

山形水影与王府园林、禅寺宫观交相辉映,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明清之际的什刹海,成了都市人的田园梦、文化人的浪漫诗。

承德避暑山庄(金山)

又如塞外明珠承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是以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为主要标志的。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在此大兴土木,康乾盛世历经89年建造了清朝皇帝夏宫和皇家寺庙群,它们是清朝帝王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北部边防而修建的。避暑山庄的山峦横卧于山庄西部,犹如一条天然屏障。山峪中松林掩映,翠荫铺地。山中瀑布、清泉、溪流兼而有之,与四季变化的景色相映成趣。山庄周围散布着大自然的奇峰异石,千姿百态。避暑山庄的园林面积达56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由宫殿区、湖泊区、平面区、山峦区组成。避暑山庄坐落在奇峰丽水之间,其园林布局和风格,融中国南北风格为一体,名胜集全国各地为一园。有庄严肃穆的宫殿,有江南水乡的风光,有塞外草原的苍茫,有叠翠起伏的山峦,人文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在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着宏伟壮观的寺庙群,这就是著名的外八庙。外八庙以汉式宫殿建筑为基调,吸收了蒙、藏、维等民族建筑艺术特征,创造了中国多样的寺庙建筑风格。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奠定了承德这座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清代绘制的承德外八庙全景图

综上所述,北京什刹海和承德避暑山庄的宏伟建筑都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深度融合。这种融合是借助于园林来实现的。中国传统园林是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中介,是和谐建筑不可缺少的“人工的自然”。中国园林造园因地制宜,崇尚自然。中国园林景观按照“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和“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崇尚自然的理念进行创作。“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中国风景园林的概念模式是文人写意的自然山水园。园林中因借水面或设计人工水景,除了满足水的生态环境作用之外,也要满足人们观赏水性,寄景生情,从而达到陶冶人们性格情操和文化素养的目的。王维在《山水画论》中提出:“山腰掩抱,寺舍可安。”白居易诗中云:“山树为盖,云从栋生。”他们认为无论是画山水画,还是利用山中台地建房,均要因借山中林木,使建筑融入林木之中。通过崇尚自然的风景园林,使主体建筑与自然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