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数据库彝学信息资源的介绍

网络数据库彝学信息资源的介绍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馆藏网络文献信息资源又称为虚拟馆藏信息资源。书目数据库就是由专业信息机构编制,反映书目信息的文献数据库。该数据库已收录楚雄彝族文优化秀作品近2万条,其中不少作品属独有资源,已经上传的元数据为13982条,预计将来可收录4万多条数据。

网络数据库彝学信息资源的介绍

网络数据库是由出版商、数据库生产商或服务商在互联网上发行、提供,用户可通过网络访问的数据库。网络数据库包括书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数值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形式。其特点是信息组织的结构化程度高,检索功能全面,所收录的资源来源权威、可靠,内容系统,学术性强。

馆藏网络信息资源是指图书馆根据读者的需求和馆藏发展需要,将在网络上采集、组织、加工的各种专题信息资源保存到本地后,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或者将经过整理的网络地址链接到图书馆的专有网页上,以利于读者方便、快捷地检索到自己所需的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彝学信息资源的类型很丰富,按照信息的出版形式,网络信息资源一般分为联机数据库、联机馆藏目录、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杂志等。馆藏网络文献信息资源又称为虚拟馆藏信息资源。按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及其检索特点,其分为局域网信息资源、广域网信息资源和互联网信息资源。

(一)局域网彝文信息资源

局域网信息资源是存储于图书馆局域网,为图书馆所在城域网用户使用的信息资源。其资源形态包括本馆书目数据、本地镜像数据库、网络资源学科导航库、特色文献数据库等。

1.图书馆馆藏书目数据库

目前各图书馆已基本上淘汰了纸质书目卡片,采用联机查询目录系统进行纸质文献统一查询。书目数据库就是由专业信息机构编制,反映书目信息的文献数据库。其编制目的主要用于指引读者根据著录项目获知图书或期刊的书目信息、馆藏信息和流通信息(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等外部特征,以及分类、摘要、关键词等内部特征,同时了解该文献收藏、排架地点),方便读者选择、借阅文献。

按照书目信息范围不同,书目数据库有全国、地方和馆藏书目数据库之分。如果在本校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库中没有找到需要的书刊,读者还可以检索其他图书馆的馆藏,再通过馆际互借系统提出借阅申请,获得远程文献传递服务。书目数据库大多为免费使用的网络数据库,常用的彝学信息检索书目数据库及网址有中国国家图书馆(http://www.lib.nlc.cn/)、北京大学图书馆(https://www.lib.pku.edu.cn/)、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http://www.muc.edu.cn/)、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http://lib.swun.edu.cn/)、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http://lib.gzmu.edu.cn/)、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http://min-g30.ynni.edu.cn/)、西昌学院图书馆(https://www.xcc.edu.cn/)、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图书馆(http://lib.gues.edu.cn/)、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图 书 馆(http://www2.cxtc.edu.cn/lib/)、红河学院图书馆(https://lib.uoh.edu.cn/)。

2.本地镜像数据库

本地镜像数据库由国内外电子图书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二次文献数据库及其他数字化资源组成。它是由图书馆购买其使用权,利用大型磁盘列阵作为储存载体,由数字化提供商本地安装,供图书馆所在局域网用户使用的信息资源库。由于是本地镜像,其检索与利用的可靠性高于远程联机数据库,但时效性要差一些。

3.特色文献数据库

特色文献数据库是根据本馆信息用户和所在地区社会发展的文献信息需求,依托本馆馆藏信息资源,对特定地域范围、学科领域或专题特色的文献信息进行系统采集、整理、存储后,按照预制的标准和规范将这些特色资源数字化,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信息资源库。根据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规定,特色文献数据库应涵盖与选题有关的各种类型的文献,包括题录、文摘、全文、图像、音频、视频等,实际建库中文献类型应不少于3种,其中每种文献应不少于20%。

(1)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特色文献数据库。

2000年以来,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了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特色资源,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与学科优势,陆续建成了13个特色数据库。其购置了85个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数据量超过20万条,成为西部民族地区重要的咨询基地和文献中心。

(2)云南高校数字图书馆共享平台。

云南高校数字图书馆共享平台是由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和学校获得的有关专项经费支持,以云南省20家高校图书馆收集、整理的特色文献资料为基础,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建成的资源丰富、目录共享、全文分布式的特色数据库。它具有极其珍贵的文献和文物价值,其中涉及彝学研究的有以下3个子项目。

①西南少数民族特色文献数据库:由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承建,是收集、整理和加工各类西南少数民族文献,特别是云南各地民族古籍文献、口头传承整理文献,选录西南民族特色文献的书目、期刊、民族古籍、剪报等资源的数据库。其具有特色性、权威性、实用性的特点,用以实现各类文献、视频等资源的整合利用,并可进行资料源的动态分析,为全省师生提供深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特色资源服务。

楚雄彝族文化优秀作品数据库:由楚雄师范学院图书馆承建,是目前了解楚雄彝族文化优秀作品较为全面、完整的数据库。其收录了研究楚雄彝族历史人文、医学、教育等相关学术文献,反映楚雄彝族文化的书画建筑、服饰的图片精选作品,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楚雄彝族歌舞视频专辑,以及楚雄彝族古籍代表作品和彝族文字。该数据库已收录楚雄彝族文优化秀作品近2万条,其中不少作品属独有资源,已经上传的元数据为13982条(共检索到13982个结果),预计将来可收录4万多条数据。

③南诏大理文献专题数据库:由大理学院图书馆承建,是一个以南诏大理国文献资源建设为重点,包括南诏大理国文献全文(南诏大理国古籍文献、南诏大理国重要研究论著)、典籍(史籍文典、滇榆方志、碑刻铭文、家谱、经卷中南诏大理国史料辑录与标引)、南诏大理国实物资料图片(重要文物图片及简介、重要古迹图片及简介)、南诏大理国研究成果论著题录(著作题录、论文题录、考古研究报告)4个子库的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设对南诏大理国文化及其文献做了一次较为全面系统的整理和数字化,将成为南诏大理国文化研究的重要信息资料中心,对推动西南边疆民族史和地方史研究,特别是南诏大理国文化的研究起到积极作用。

(3)楚雄师范学院图书馆特色馆藏。

①彝文古籍数据库。它是依托2013年楚雄师范学院图书馆李仲良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彝文古籍及其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研究”,以中科院数字图书馆的后台数据库Espace为支撑,设计并建立的基于网络检索存储的彝文古籍数据库。目前,该数据库已安装调试完毕,开始录入彝文古籍方面的相关数据,包括中国彝族大百科全书、台湾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藏彝文(砞砞文)文书解题、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目录、昭通地区彝文古籍目录及提要、滇南彝族原始宗教祭辞、滇南彝族尼苏颇殡葬祭辞、红河州彝文古籍文献总目内容提要等数据库,用户可通过专题列表、发布时间、责任者、题名、主题等浏览方式选择一个数据库浏览其包括的专题。

②西南彝族口述历史。2016年7月开始,课题组先后到贵州威宁,云南永仁、大姚、姚安,贵州贵阳毕节、六盘水,云南武定、元谋、牟定等地,四川凉山、西昌学院、凉山州非遗中心、布拖县、美姑县、昭觉县调研并收集数据,整理著录纸质文件、口述历史数据、录音等音频数据,具体包括历史政治(275)、语言文学(1523)、歌谣与艺术(684)、科技与教育(68)、哲学宗教(137)、礼仪习俗(202)、州县乡村史(61)、神话传说(590)、其他资源(98)等,资源数量达1300多条。

(4)楚雄州图书馆彝族文献数据库系统。楚雄州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库由楚雄州图书馆联合州内多家单位共同建设,旨在收集、整理、保护、传承、宣传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目前建成了彝族文献数据库、彝族毕摩经典译注资源库、楚雄州地方文献数据库、彝族服饰赏析等4个特色专题子库,数据库记录信息54321条。其中,涉及彝学研究的有以下特色专题子库。

①彝族文献资源库,包括彝族研究、彝族作家作品等。

②彝族毕摩经典译注资源库,包括毕摩经原文、毕摩经研究成果资料、毕摩祭祀图片、视频、音频资源。(www.xing528.com)

③楚雄州地方文献数据库,包括地方志资源、地方党史资源数据库。

(5)红河学院图书馆。为了凸显馆藏的地方性、民族性特征,红河学院图书馆于2017年构建特色主题馆和特色数据库,自建滇南古彝文在线学习资源、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数据库。

(6)西昌学院图书馆特色资源库(联图自建数据库)。为了进一步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西昌学院图书馆于2015年建立特色文献书目数据库,对特色文献库的文献进行全文数字化处,形成了具备自我风格、有特色的文献资源,包括民族地区特色文献数据库、西昌学院重点学科导航库等。

(二)广域网彝学信息资源

广域网信息资源包括远程联机检索数据库,以及以联合目录数据库、图书馆联盟数据库和数字图书馆系统、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资源系统为主的馆际网络信息资源。

1.远程联机检索数据库

远程联机检索数据库是由文献信息出版商或数字化资源提供商生产发行,图书馆购买或授权通过图书馆的界面供用户使用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国内外二次文献商业联机检索数据库、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电子图书全文数据库以及其他数字化资源。较之镜像版联机数据库和光盘数据库,远程联机检索数据库可以实现每周或每日更新,是数据更新速度最快的一种网络信息资源。凭借时效性强的优势,能够实现快速、及时、同步更新的联机在线数据库已逐步替代本地镜像版数据库,成为使用商业数据库的主流。这种虚拟馆藏资源具有较为完备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和良好的数据库维护机制,在图书馆馆藏资源中占有相当的比重,高校数字化学术信息资源用户对这些商业数据库的依赖程度正日益加深。图书馆每年购置数字化资源的经费比重逐渐加大,重点大学的数字化资源购置比例已经超过60%,一般院校的也有20%~30%。

2.联合目录数据库

联合目录就是联合若干图书馆的藏书目录编制而成的统一目录,是揭示多个图书馆馆藏文献的检索工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过去纸质印刷的书本式目录逐渐被非纸质出版的联合目录取代,现在又正在向网络在线版的联合目录数据库形态发展。

3.图书馆联盟数据库

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联合的最新形式,是图书馆之间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它既可以理解为馆际合作,也可以理解为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和虚拟图书馆、纸型资源与电子资源的互补共存。[8]按照联盟成员数量及分布区域,图书馆联盟大致可以划分成国家级的图书馆联盟、区域性联盟、城市级联盟。比如,“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是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的指导下,由我国公共、教育、科技系统图书馆合作建立的公益性服务机构,拥有我国目前最大规模的中文数字化资源库群,其中,电子图书120万种,期刊论文4000多万篇,硕士、博士论文300万篇,会议论文30万篇,外文期刊论文500万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万件,专利说明书86万件,以及全国公共图书馆建立的规模庞大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和特色资源库。其宗旨是以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为基础,以因特网的丰富信息资源和各种信息搜寻技术为依托,为社会提供免费的网上参考咨询和文献远程传递服务。[9]

4.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资源系统

馆际互借是指图书馆之间利用对方的馆藏文献来满足读者需求的一种服务方式。馆际互借可以满足读者的多种需求。各图书馆出于本身性质、经费等限制,即使馆藏比较丰富,也难尽收国内外的各种文献,很难完全满足读者多种多样的需求。因此,当读者特别需要某种文献、本馆未入藏时,可通过馆际互借的办法互通有无,以充分满足读者的需求。这种文献流通形式,不仅运用在地区范围和全国范围内的馆际之间,还发展到国际范围内的馆际之间,打破了文献流通的部门分割界限,也打破了读者利用馆藏文献的空间范围界限。所以,馆际互借是充分发挥文献作用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

建立馆际互借关系的图书馆,对互借文献的范围、办法等都会协商,制定出馆际互借规则,主要内容包括馆际互借的目的、馆际互借的对象、共同遵守的权利和义务、互借关系的有效期限、馆际互借手续、借阅范围、借阅数量、借阅期限以及损坏、遗失的赔偿办法等。馆际互借一般允许图书外借或部分复印(涉及版权问题),但期刊论文或会议论文、专利说明书、标准文献仅提供复印件,国外学位论文需要购买版权后方可获得,音像型文献、计算机软件通常不外借。具体服务方式一般有两种。

(1)在同一地区内,互发通用借阅证,读者自己到有互借关系的任何一个图书馆或其他文献收藏机构借阅文献。

(2)图书馆工作人员帮助读者获取文献。首先读者向图书馆馆际互借处提出申请,图书馆工作人员确定拥有所需文献的图书馆和可接受的价格后,或前往该图书馆将文献借出、复印带回,或向该馆发送馆际互借申请,由对方将所需文献传递过来,馆际互借处收到读者所需文献后,通知读者。

馆际图书隶属于虚拟馆藏信息资源中广域网信息资源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资源,需要利用馆际图书资源的用户可以借助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实现。国内较成熟的信息检索平台:①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可查阅7000万篇(册)各类信息资源;②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拥有21061万种国外人文社科领域期刊、129万种人文社会科学外文图书;③国家图书馆馆际互借;④四川省高校文献保障体系等。

(三)互联网彝学信息资源

当前网络上存在着巨量的彝学信息资源,使用百度等互联网主要搜索引擎,可以检索到与“彝族”相关的网络资源近7000万条(2017年7月10日);再分别以“彝”“彝族”为关键词,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检索,则可以检索到近500个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和微信平台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彝族文化网络信息资源库。

在日常的上网中,我们应该注意收集面向自己专业方向的核心网站的地址,在需要时按照要查找的信息可能存在的地址(URL),利用浏览器输入网址直接访问其主页浏览查找。如查找教育信息直接访问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查找综合信息直接访问中国信息网(http://www.chinaxinxi.Dyg.cn),查找新闻直接访问新浪网(https://www.sina.com.cn),查找事实数据可直接访问中经数据、数据中华等网站,以及可提供免费检索的事实型数据库,如新华社综合数据库、人民日报综合数据库、国家新产品数据库、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数据群等。另外,也可以从一个网页上感兴趣的条目链接到其他相关网页,网络上有许多专门针对彝学专业领域的网站可以检索彝族相关信息资源,其中综合性信息网站如彝族人网、中国彝族网、彝语在线、彝族青年网、中国彝语网—凉山电视台、云南楚雄彝文化网、彝学研究网、中国彝学网等,专门性信息网站如中国民族宗教网、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等。

此外,微信、微博已成为今天常用的新媒体社交工具。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2020年6月发布的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已达9.4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7%,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9.32亿,网民使用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9.2%。[10]微信、微博作为社交媒体,使用率持续上升,其作为网站的延伸,已成为网站运营者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交流的重要平台。网络用户可以将网站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自媒体,也可以分享到人人网(校内)、众众网等。个人在朋友圈、群中的分享、互动属于人际传播、熟人传播,这种分享、互动是最有效率的强社交传播。

(四)其他网络资源

彝学相关的电子图书、电子报刊、博客、BBS、公共服务信息、社区分享资源、开放存取资源等,也是彝学相关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信息内容繁杂,散放在大量信息资源内,需要通过网络资源导航等检索工具查检,虽然量少,但不失为一个彝学相关信息资源的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