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社会对核心素养的共识

国际社会对核心素养的共识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不同国家、地区或组织机构提出的核心素养内涵与框架有差异,但对核心素养的关注、认识和价值追求等体现出一致性。此外,核心素养发展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还需要良好的社会和生态环境。此外,各国都强调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并强调中小学校必须关注如下几个方面:①注重设置多样化的核心素养培育课程体系。②重视改进教学方法以培育核心素养。

国际社会对核心素养的共识

结合前述三个组织的核心素养界定及西方主要国家的核心素养研究,可以发现各组织与国家强调的“核心素养”,共同指向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景的高级能力与个人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和复杂的交往能力,并具有时代性、综合性、跨领域性与复杂性的特点。同时,不同国家所倡导的核心素养总体包括协作、交往、信息通信技术素养、社会和(或)文化技能、公民素养、创造性、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等方面[7]。虽然不同国家、地区或组织机构提出的核心素养内涵与框架有差异,但对核心素养的关注、认识和价值追求等体现出一致性。具体表现如下:

1.在重视程度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核心素养的研究与框架建构,都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本土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重视培养公民关键的、必要的、重要的素养(即核心素养),以适应国家(地区)人才培育的要求,提升21世纪的竞争力。

2.在功能价值上,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促进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适应社会与技术进步需要、提升生活品质与生存质量的关键;强调核心素养对个人满足各个生活领域并获得成功生活、个体进行社会参与决策以实现群体共同目标和人类共同理想的重要价值,是实现个体“成功生活”和建设“健全社会”的必由之路。

3.在内涵意蕴上,强调核心素养是个体终身发展所需的素养,是个体经历教育后所获得的知识、形成的能力、培育的情感等方面相互融合的产物,并以整合的方式呈现,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作用的发挥具有整合性。

4.在遴选思路上,注重“时代性”(体现时代特点及人类面临的挑战),凸显“关键性”(是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终身发展必备的关键素养),强调“整合性”(知识、能力、态度和情感的融合),体现“地域性”(核心素养框架的建立充分考虑各自的民族与国家特色)。(www.xing528.com)

5.在构成要素上,强调核心素养的“多维度”。即核心素养总体上包含文化知识学习方面的素养(如语言数学、科学、技术、人文与审美等)、自我发展方面的素养(如学会学习、批判性精神等)以及社会参与有关的素养(如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组织能力等)等方面。

6.在习得养成上,认为核心素养是后天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学校、家庭、生活等场所或途径都可以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习得,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仅具有系统性特点,而且具有阶段发展的敏感性(错过关键发展期将难以弥补)。此外,核心素养发展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还需要良好的社会和生态环境

此外,各国都强调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并强调中小学校必须关注如下几个方面:①注重设置多样化的核心素养培育课程体系。如欧美等国家根据核心素养的内容特点与要求,所安排的培育核心素养的课程形态既有独立的学科,又有整合的课程。②重视改进教学方法以培育核心素养。如新西兰强调课堂教学时教师的行为应促进学生的学习,新加坡则通过设置关键问题来实施教学以引导学生思考应对不同生活经历所需要的核心素养[8]。③强调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方法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将其纳入主流评价之中。如欧盟强调建立反映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学业测试标准,并将其转换为可观察的外显表现,通过问卷调查、表现性评价等方式加以评价。[9]

很显然,了解上述相关方面,把握核心素养研究的缘起及来龙去脉、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内涵特点与共同特征等,有利于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相关方面,有助于增强核心素养培育的自觉性以推进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落地。当然,本节仅是概要性介绍核心素养的相关方面,老师们若有兴趣,可结合本文所引用的一些文献开展进一步研究,从而进一步了解相关世界性组织与欧美等国家关于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