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帕夫雷什中学:道德概念到信念的途径

帕夫雷什中学:道德概念到信念的途径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个人道德信念是道德教育的最终成果,是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及其品行中的思想和行为一致、言论和行为一致的主要标志。道德信念是道德发展的目标和顶峰,为达成这一目标要做到道德习惯和道德意识的统一。形象地说,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从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以行为、习惯为起点的,而这些行为和习惯充满深切的情感,体现出孩子对他所做之事和周围发生的事情的个人态度。

帕夫雷什中学:道德概念到信念的途径

弗·伊·列宁教导说:“学校应当教会青年基本知识,培养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观点……”[7]掌握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认识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性,仅仅是教育的开始。接下来,形成个人的道德信念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个人道德信念是道德教育的最终成果,是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及其品行中的思想和行为一致、言论和行为一致的主要标志。

只有当对真理和概念的知识能深刻地反映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的个人观点,能激发深沉的情感,同他的意志结合起来,并体现在他的行为举止及待人待己的态度中时,才能谈得上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个人的能动力量,是对坚持真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并为此随时准备做出任何牺牲的一种热忱期望。信念不只是指人知道些什么,而首先是指他如何把这些知识变为行动。

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尽力培养他们的个人观点,并使观点变为同个人名誉一样神圣珍贵的东西。我们希望集体的全部生活和劳动,能使多方面的关系及他们的种种兴趣都具有思想意义和公民性意义,能引起他们对一个人所见、所知、所为的个人态度。学生对任何一种乍看起来似乎与他并无直接关系的事情和现象,都会深切地当作个人的事情去感受:任何违反道德原则的行为都会使他感到不安、担忧和关切,如同他的人格受到伤害一般。

道德信念是道德发展的目标和顶峰,为达成这一目标要做到道德习惯和道德意识的统一。实践证明,要在童年和少年早期建立道德信念的坚实基础,使孩子在这一时期所见、所做和观察的一切都具有鲜明的、显而易见的道德含义,这样他才能分辨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我们希望,善良、荣誉、正义把快乐带给孩子,而丑恶、耻辱、非正义则使他不快、忧虑乃至痛苦。

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会培养出伪君子。形象地说,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从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以行为、习惯为起点的,而这些行为和习惯充满深切的情感,体现出孩子对他所做之事和周围发生的事情的个人态度。只有我为他人做好事而自己不受益,却能不止一次地体验到快乐,我才会在有人做坏事而于我毫无损害的情况下,把它当作个人的不幸来感受和体验——达到行为和思想的一致,这是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遵循的原则。

我校学生是在高尚的道德行为已成为习惯的氛围中生活的(这对幼年学生来说尤其重要)。我们总是教导孩子做一些事,从而在道德实质上培养孩子对待公民义务的个人态度,激发他为社会做好事的意愿和对坏事不妥协的斗争精神。

校园里有几百棵果树。自儿童一入学起,我们就提醒他们:如果你看到树上有树枝折断了,你要小心地把它缠扎起来,并把断口处糊好;如果接得好而且及时,断枝就会长好,小树的伤口就会痊愈。我们教导他们如何操作,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主要是要让孩子在看到有树木被毁坏时感到心痛。我们通过培养孩子热情地追求生活的美,同破坏和徒劳混日子的现象做斗争来达到这个目的。假如我们随后发现,孩子发现有折断的树枝时能跑回教室或者家里去找小绳,或者当他自己不会用绳子缠扎时,会带着不安的心情向老师或高年级同学报告风把树枝吹断的事,我们认为我们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对他来说,小树已成为有生命的、应该被保护的事物。

这些行为逐渐便成为习惯。青少年已经无须再思考要缠扎断枝,要培土以保护因暴雨冲刷而暴露在外的树根,要帮助手提重箱的老人;遇到这类涉及他人或社会的事,他们已无法漠然置之和视而不见,不能不自然相助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童年时伴随着做好事而反复体验过的快乐之情会转化为高尚的道德意识。此时人做好事不是因为想听到什么赞扬(在道德教育中,赞扬是一种十分微妙而又并非毫无危害的手段),而是因为如果他对之漠然置之的话,他会为此感到内疚。

我们认为,在许多情况下,培养高尚道德习惯基础的那些初步行为反映了人对待物的态度,而这些物包含人的劳动,体现技艺和勤劳精神,因而它也包含人的道德品质。通过物观察对待劳动的态度,而通过劳动再看对待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这是形成道德习惯的极其重要的一个条件。从学生入校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教育学生习惯于这样一些行为:

如果你看到在玫瑰丛或桃树根周围,或者在刚刚移栽的小苹果树葡萄秧下,土壤已经干裂,就把它们刨松散,到傍晚再浇水;

在路上拾到被人丢弃的金属碎块,就把它捡回学校,放到特定的地方;每一克金属就是机器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

不论在楼道里还是在教室里看到地上有纸屑,都把它捡起来扔进垃圾箱;

做完活之后归还工具(车刀、凿子、工具刀、刨子)时,应检查一下是否需要磨一磨;如果需要,就要磨好;要记住,你交还的工具(或者锹、耙子、喷壶等器具)的状态要比你借走时的更完好;

归还给图书馆的书要比借走的时候更完好;时刻记着,书中凝聚了众人的劳动;

当你发现交给你操纵或者使用的机械出了毛病,即刻请高年级同学帮助修好;如果你自己会修,请自己动手。

这些行为的道德意义在于,它能够表现对劳动的尊重,而通过劳动则表现对人这个创造者品格的尊重。这些行为并不单单是制度上的要求,而是形成一种信念——把自己的劳动、自己的责任推给别人是不道德的行为的生活课堂。每当孩子遵循社会要求做出某一行为时,都要认识这层意义,但是认识转化为信念并不是靠行为的频繁重复完成的。人的意识不是电子计算机的储存器。只有在行为给孩子带来正义感,激动人心,使他产生心灵上的快乐和兴奋,振作他的精神的情况下,认识才能转化为信念。

信念的形成过程要求儿童首先自觉地对待自己的愿望,也就是支配自己的愿望。我们校园里并非无意地栽种了这么多玫瑰花:有时孩子想摘一朵花,可是这样做会危害别人的想法就会制止他。这种想法会逐渐消失,但是厌恶坏事的情感却能永远保留下来。对于孩子们来说,花可不可以摘的问题已经无须思考了,他们甚至都不会产生这种问题。道德习惯的实质在于人的行为被良心的呼唤支配,而这种呼唤的主调则是情感。道德修养并不是保留在记忆中的一堆知识,而是凝结在心灵的深刻感受和领悟。

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到少年和青年时期才教学生爱护花草树木这些令人喜爱的事物,教他们自觉地给玫瑰花丛松土,教他们在把书还到图书馆之前把破损的书皮修好等,为时已晚(也很难进行再教育)。如果在童年或少年早期,他们没有形成牢固的道德习惯,没有产生能激发道德行为的思想,这种思想没有在他们的心中留下印象,那么即使他们懂得这样做的社会必要性,他们也不会这样做。到了少年晚期和青年早期,反映青少年对待物及通过物对待人的态度的那些道德习惯只能处于巩固阶段,这是顺利开展道德教育的非常重要的条件。只有在童年和少年早期时形成的道德修养的基本习惯,才能助力学生在青少年时期解决道德教育中比较复杂的难题(树立生活理想的信念,认识科学世界观的一些重要真理等)。

在形成反映对待物和通过物对待人的态度的那些道德习惯的过程中,儿童就会形成关于善和恶,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义务,幸福,自尊等的初步概念,但这仅仅是培养道德品质的开端。激发人去做一些体现了待人待己、对待社会利益的直爽态度的行为,则是这一过程的更高阶段。这些行为的目的是,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应当符合周围人的利益,我的幸福不能给别人带来痛苦和不幸。教导人如何在人群中生活的行为好比是道德修养的基础,今后的一切都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上。能否以鲜明的情感去感受作为这些行为基础的种种道德观念、真理、准则和原则,取决于学校集体是否有丰富的精神生活。现在我们看一下,如何在行为的基础上形成尊重人们利益的道德信念。我们教育孩子:

对于一个人、一种行为、一个现象、一件事情,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任何时候都不要猜想别人期待你说什么。这种企图会使你成为一个伪君子、阿谀奉承者,以致最终成为一个卑鄙的人。

当你目睹不公正、欺骗、损害人的尊严诸如此类的事情时,你心中气不过,想干预,主持正义……可是另一种声音提醒你,别参与,这不关你的事。要知道,这是一种胆怯的声音。要按照第一种想法去做,情感、良知的召唤是最崇高的。如果对丑恶、非正义和欺侮现象抱冷漠和无所谓的态度,你会成为一个漠然、冷酷无情的人。

假若你没有事先单独和同学谈过他的缺点,没有设法说服他承认其不正确行为,就不要在集体面前批评他。如果你说服他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那么也没有必要进行批评,批评就会变成无用的空话。

假若你听到了对于某人、某种行为、某件事的议论,不要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要对你听到的加以思考。事事都要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如果你确信别人讲的是对的,那就要支持并捍卫他的想法。

不要忘记今天你应当完成的工作(功课,在教学工厂、教学实验园地、活动小组里的工作等)。每天当你醒来时,你首先要想到今天要完成的劳动任务。永远不要把今天要做的事推迟到明天。明天是懒惰和懈怠之母。今天多做一些明天要完成的事,哪怕少一点也好,从而使自己安心,要使这种思想成为你的生活准则。(www.xing528.com)

要靠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利用同学的劳动成果是不光彩的。不独立完成学习作业是走向寄生生活的第一步。

一天结束后,你要想一想:你为别人的快乐和幸福做了些什么,你为自己的进步——这也是与人为乐的一方面——做了些什么。假若你没有任何作为,意味着你白白浪费了一天,那你明天就要加倍努力,弥补今天的损失。

在工作室或工厂里,你可以看到你要仿照做的样品——零件、模型、工具等。无论样品多么完美,都要努力做得更好。要知道,劳动的技艺和产品的完美是无止境的。

如果你的好朋友在学习和劳动中落后了,你要帮助他克服困难赶上去。如果你不关心他的落后情况,说明你是个冷漠无情的人。在精神上给予朋友的温暖、善意、关怀、挂念、爱抚越多,生活的快乐也就越多。

不要把自己的劳动推给父母。要用实际行动尊重父母的劳动,关心他们的休息。你学习好、劳动好,就是父母的快乐。要为父母带来这种快乐,不要让他们伤心,不要让父母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你。

要尊重妇女。对待妇女的态度是道德修养的一面镜子。爱一个姑娘意味着首先要让她快乐,意味着创造快乐。如果你看到有人欺侮妇女,你要上前制止,保护她。

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激发学生如此作为?他们产生道义感和道德思想的源泉何在?怎样做才能使他们产生并巩固信念呢?

我们向学生介绍人类道德价值观文选中关于为争取真理的胜利、为争取人民的自由而斗争的英勇高尚战士们的篇章。英雄们的形象在学生们的心里燃起强烈的愿望,他们立志要成为这样勇敢的人。这种感受和情感就是信念产生的萌芽。但是要使这种思想真正支配人的灵魂,就必须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高大和美好。孩子如同站在各种思想影响的十字路口,在生活中,他也会感受到坏事或看到罪恶的场景。而对孩子们来讲,值得他学习的那些英雄人物的壮美的道德行为犹如灿烂的光辉,照亮了他周围的一切。这样,站在生活门槛的年轻人就能投入到同丑恶做斗争的行动中了。在许多情况下,会发生冲突,这是必然的,因为信念是在思想斗争中产生的。让年幼的人察觉和感受到丑恶,使他在反对丑恶的斗争中获胜,从而相信我们的社会中善良和正义总会胜利,这一点尤为重要。

少先队员们有一次帮助庄员们往卡车中装运玉米穗种子。他们挑选最大的玉米果穗装运。工作队队长忽然建议:“孩子们,咱们随便往车厢底层装些就行,把最好的放在最上面,尽快完成任务。”可是劳动前,孩子们刚刚才怀着激动的心情,屏住呼吸聆听了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的英雄事迹。因而孩子们脑中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欺骗人?”于是他们很生气地把全部情况告诉了老师。这是他们为维护正义进行的第一次斗争,这件事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儿童保护自然委员会的小队和小组,经常到农田、森林、牧场和池塘边巡视,看看有没有人损害“绿色的朋友”,有没有出现森林和果木的病虫害,有没有捕鱼者在鱼产卵的禁渔时期到池塘偷钓。他们的巡查常常富有成效:及时制止了某些破坏行为,查明了事情真相。

我们不允许孩子们看到犯罪行为时只是用道德标准去评论一番。如果一个孩子清楚理解他眼前发生的是坏事,但只是记住肇事者,然后把他看到的一切讲给年长者听(即使他们能够分辨是非和归咎责任),他将成长为一个对所有人和所有事情都漠不关心的人。在他看来,什么都要服从于毫不动情的理性判断及随之而来的慎重斟酌。当丑恶现象就摆在眼前,他却要考虑——他是否该愤慨?这样他只能学会伪善。

这样的人是可怕的:在他的一生中会出现千百次变节行为,这些行为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初看来,它们所涉及的似乎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事。看到一个流氓欺侮一个姑娘时,他并非总是从旁而过视而不见,他也会停下来看一看,甚至对警察和义务治安员的不作为表示愤慨,但自己不予干预。这正是一种可耻的变节行为,其根源就在于儿童时期养成了不得罪人、漠不关心的态度。

儿童精神生活的特点是,对于影响他情感的各种现象有很强的敏感性。他对一个人给另一个人造成的痛苦和伤害尤其敏感。每位教师常常都会听到小孩子报告关于他的同学或高年级学生犯过失的事。这些报告中最常提到的是某某同学欺负了某人。告状的人是在向老师倾诉愤怒,他暂时还没有能力做出更多的行动。认真聆听这些小孩子的控诉很重要。要知道,即使是在欺负了他本人的情况下,他也并不要求老师惩罚犯错的人。他只是希望老师能理解和分担他的苦楚和愤怒的心情。在大人们看来,他们所说的委屈往往并不是什么大事,但要知道,孩子有他自己的标准,有他自己衡量善与恶的尺度。我们不仅要俯就孩子们关注的世界,而且要深入他们的思想,体验他们的情感,为他的不安激动。我们不鼓励孩子告状,但要记得当孩子前来述说他的不悦情绪时,他很少把自己的行为看作告状。他寻求的是,自己的感受能在另一个人的心中得到反响。

不冷落孩子满腔的热烈激情,不刺伤他们敏感的心灵,不让孩子变得冷漠无情,这一点极为重要。当我们和孩子一起恼怒,共同愤慨,分担他们的不悦之情时,就是在培养他们强烈的道德情感。我们教导他们寻找这种情感的积极出路——不仅对丑恶表示愤慨,而且亲自同丑恶做斗争;不仅找别人来评理,而且自己亲自主持正义。重要的是,在每个具体事件中,为孩子提出行动的具体建议。

儿童利己主义的根源就是情感教育的欠缺。当孩子面对丑恶时,他会感到自己无能为力,无法应付。而哪里有无能为力的情绪,哪里就会产生孤立无援的感觉。如果小孩能满腔热情地对待他人,那么当他和邪恶斗争时,就不会思考自己是在孤军奋战。

我们希望孩子逐渐树立这样的信念:为社会做好事、做有益的事和有用的事是道德高尚的表现,而只考虑自己则是可耻的行为。极为重要的是,要让揭示这种思想本质的行为充满道德情感,要让孩子们对可耻行为持不容忍的态度。

我校9~10岁的孩子就能在有益于社会的活动中获得初步的道德情感经验:他目睹自己为社会劳动的初步成果,如栽培的葡萄藤幼苗,并从中获得快乐。早期体验这种情感是形成道德信念极为重要的条件。当孩子没有为别人做任何事的时候,这种情感使他感到很不坦然。进入少年时期时,学生就能看到自己长期做公益劳动的成果了:荒地变成果园,贫瘠的土地变成肥沃的良田。到青年早期,学生就已经拥有道德财富——他用自己的劳动美化了大地,并由此产生快乐感。这种感情就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义务意识的源泉。

我们认为,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独立劳动的道德意义十分重要。我们尽力做到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自尊感。从开始学习之初,我们就激发学生从获取知识中感受快乐。对成绩的情感评价于是成为智力劳动的重要特征。师生追求一个共同的智力目标——发现、认识真理,克服困难。当学生看到老师会因他的成功而高兴,也会因他的失败而伤心时,这些情感会感染学生,使他从自己的经验中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的那种劳动会带来愉悦感。获取知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轻松的、无忧无虑的,但不会带来因克服种种障碍而感受到的快乐;一种则是困难的,需经过艰苦努力,但会带来创造的快乐。我们鼓励孩子自觉地选择后者。学生能否做出这样的选择,取决于老师能否鲜明地向孩子揭示劳动的目的——不仅要把事情做成,还要确立自己的道德品格,证明自己的才干和能力。孩子做出的正确抉择越多,他就越能深刻地体会到,是否完成学习任务,坚持到底还是半途而废,是关系到个人荣誉和品格的大事。向学生阐明学习劳动的意义,是教师发挥创造力的一个巨大领域。我们很多的作业形式都具有让学生感受劳动者的荣誉感的明显用意。

在算术课上,我们通常给孩子们布置几种不同的、要求独立完成的习题;每种习题的难度各有不同,学生可以任意选做。孩子对这种自由选择很敏感,他们把它看作体现个人优势的机会,这样脑力劳动就具有了生动活泼的、有趣的竞赛性质。

我们给学生布置的作业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必做的;另一部分是附加的,可以自由选做,以满足希望多做作业的同学的意愿。附加部分和必做部分有密切的联系。独立劳动便具有了这样的德育意义:学生自愿去做能考验他的意志从而吸引他的事。选择走比较困难的道路的意愿渐渐会变成道德习惯。道德修养,正是那些已成为品行的情感的捍卫者的道德习惯;一个有教养的人,他的良心呼唤甚至不允许他产生抄袭同学作业的念头,就像要赤身裸体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他不会做出此等事。

特定的行动方针就此形成,其特点就是本质上不容忍欺骗、不诚实和不付出辛苦就获得成功的妄想。只有把道德信念建立在牢固的道德习惯的基础上,每个学生才有可能都树立这种行为方针。

激励人做出好的行为的那些道德习惯,就是初步的道德修养。如同一个有文化的人读单词时不必思考每个字母的含义一样,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做出高尚行为时,也无须对行为实质所反映的思想进行逻辑论证。但是如同读一个词不能不认识字母一样,道德信念也离不开行为,离不开道德习惯。

一个人道德修养的特征在于:信念成为他生活中一种独立的精神力量,不断激发他做出新的道德行为。能否确立这种独立性取决于集体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内容是什么。一个人在一天、一小时内展示的精神力量对于他的人生所起的作用,可能比他未展示的几年岁月所起的作用还大得多。学校的任务就是让信念尽早变为学生独立的精神力量。精神生活的这一阶段是道德成熟期。大部分学生在少年和青年早期进入这一时期,我们在下面会详细谈谈这个时期学生道德发展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