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帕夫雷什中学:培养青年男女间的道德美感

帕夫雷什中学:培养青年男女间的道德美感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认为,培养纯洁、高尚的道德审美关系——友谊、同志关系、互爱,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个别青年的行为之所以粗鲁、庸俗、恬不知耻,其根源首先在家庭里,其次在于学校及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缺乏对情操的培养,人与人之间缺乏情义,关系冷漠。两个年轻人结婚了,可是3个月后,妻子得了两腿瘫痪的重病。他的良心不会允许他做出损害姑娘、妻子和母亲的事情。

帕夫雷什中学:培养青年男女间的道德美感

我们认为,培养纯洁、高尚的道德审美关系——友谊、同志关系、互爱,是学校的重要任务。

个别青年的行为之所以粗鲁、庸俗、恬不知耻,其根源首先在家庭里,其次在于学校及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缺乏对情操的培养,人与人之间缺乏情义,关系冷漠。只有爱情被变节行为、兽性的无耻行为或贪图物质享受的行为玷污了的家庭,才会培养出恬不知耻的人和庸俗、无耻的好色之徒。青年人犯罪的原因之一是父母的漠不关心和冷酷无情使他们满怀空虚地进入生活。我校老师就了解两个“意外的”孩子——奥利娅和亚历山大的不幸身世。他们没有父亲,也没有享受过母亲的温暖和爱抚,天天从母亲那里听到的只是他们真是造孽的责骂。当他们略微懂事后,他们只想到,世界上有那么两个人,只给了他们生命,而没有给予他们幸福。这是两个卑鄙的人,而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没有爱,只有狡诈和欺骗。这样的“生活哲理”从小就侵蚀着奥利娅和亚历山大的思想。他们就这样带着怀疑、戒心和对人们不信任的性格来到我校,开始了他们的学习生活。

我们需要在一个人在具备创造新生命的能力前尽早预防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我们认为,最细致的教育任务之一是让青年严肃、心怀纯洁地对待新生命,像期待幸福的节日一样等待新生命的降生;要让每个孩子头脑里产生的第一个想法是:我能给父母带来快乐,没有我他们就不能生活,他们的快乐也是我的幸福;父母给予我幸福,我应当永远感激他们。形象地说,爱是人类高尚气度之美的花朵,在产生性倾向前,人应当思考这朵花的纯洁美丽,培养自身的高尚情操。

为了使每个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将来能成为一个好丈夫、好妻子、好父亲、好母亲,我校开展了相关的品德教育,但这并不是对他们讲解两性关系问题,不是让他们知道暂时不该知道的事,而是要让他们的全部生活——他们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及他们的一切感受帮助他们确立信念,认识到生活中最宝贵的是人;最高贵的品德、荣誉和道德精神是造福人类,为他人创造美,同时也使自己成为美好和善良的人。与道德审美态度相关的那些不幸乃至真正悲剧的祸根,恰恰就是个别年轻人在爱情中只看到索取,而看不到给予他人幸福和快乐的义务。真正的爱情,特别是男子对女子、小伙子对姑娘的爱,是精神力量的巨大耗费,是为建立幸福而进行的创造。

在青年人尚未产生追求异性的需求前,要教会他多给予少索取,以满腔热情待人,并由此获得快乐。给他人以快乐,要比给班里送一盆花或者做一个兔笼要复杂得多。触动心灵的高尚行为是十分微妙的事情,这里具体体现着心灵的动态,体现着意向。只是为了博得赞誉而做好事最为糟糕。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只是为了博得夸奖而做好事的恶习,那么他必将成为待人冷漠、计较利害、无情无义的自私的人。我们记得,一个12岁的男孩子常常帮助一位孤寡老太太,为此受到少先队辅导员的表扬。然而过了一段时间我们才知道,他常常向辅导员汇报完他给老大妈打水的事之后,回到家里就把沾满污泥的脏鞋和脏外衣扔在地板上,让他患病的奶奶整晚为他洗刷……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才帮助他认识到,这种行为是不体面的。幸好这个孩子当时只有12岁,全班又能团结一致,这才起了作用。

对纯洁美好爱情的品德准备要从牢固地培养儿童心灵中的善良情感做起,从培养他对自己所敬爱人的真挚热忱和无限关心的情感做起。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激发他的善良情感,引导他做好事。年幼的儿童愿意在行为中表露心灵,他们的情感就蕴含在他表达对他人态度的行为中。

20年来,我们对每一届一年级学生都会讲述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忠贞不渝的感人肺腑的故事。两个年轻人结婚了,可是3个月后,妻子得了两腿瘫痪的重病。丈夫23年如一日一直照料瘫痪的妻子,拉车去给她看病。他相信,妻子一定会康复。果然,他的妻子能走路了,后来还生了一个儿子。

我们还会讲述我们的朋友老医生彼得·阿法纳西耶维奇,那位每周都去邻村给妻子墓前送花的老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深深地触动着孩子们敏感的心灵。他们都体会到,人是最宝贵的财富。在此,我们要再重复一遍:这其中最主要的是情感;孩子们此时还不能深入思考一切,重要的是,要让他感受到人道之美。如果我们能借助这类充满丰富情感的动人故事,让男孩子能做到当得知同学生病而不能上学时就会眼里泛出泪花,那么他长大成人后,必将是个会体贴人、关心人的丈夫和父亲。他的良心不会允许他做出损害姑娘、妻子和母亲的事情。善良的情感是良心的头道防线。

通过讲述这些人道主义故事,我们在激发对他人痛苦的同情之心,也在铲除对自己的姑息之情这条滋生个人主义的祸根。善良的情感可以激发善良的举动,使孩子分担同学或者甚至完全不认识的人的忧伤、不幸和痛苦。孩子产生为别人创造快乐的愿望,因而也会很乐意把自己心灵的温暖献给那些他认为很需要精神支持的人(在成年人看来,这种支持往往是不易察觉的)。

7岁的柯利亚和加丽娅满心欢喜地准备新年晚会:练习唱歌,准备服饰。加丽娅的妈妈给她做了一顶漂亮的帽子,把它浆硬。姑娘把帽子小心翼翼地放在硬纸盒里,带到了新年早场活动上。恰恰就在舞会开始前,不知是谁坐在了盒子上,把帽子弄皱了。这件事如若发生在大人身上,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对于一个小孩来说,是很大的不幸。柯利亚发现加丽娅无精打采地低着头站在一旁,旁边是压扁了的盒子。我们还没来得及过问,他就走到了姑娘身边,这个不会说安慰话的孩子眼里闪着泪花,拉着加丽娅的手,站好姿势,接着就双双起舞了。顷刻间,好像什么都未曾发生过。

有了真实而深切的感情,也就不需要任何语言了。柯利亚对小姑娘的同情犹如一束明亮的光,照亮了她的心:世上有一个能把我的苦恼当成自己苦恼的人。这样一来,加丽娅眼睛里闪烁的就不是懊恼的泪花,而是欣慰的欢快神情了。小姑娘在游玩,在跳舞,没有人发现她头上没戴那顶漂亮的帽子了。

在儿童的生活中有不少这类事例,真挚的感情如同童话中的神水一般,能驱散忧伤,减轻痛苦,使人重新快乐起来。用自己的情感温暖他人的心,与他人共患难,真诚地关怀、体贴他人,这就是高尚爱情的源泉,它会使青年人变成一个男子汉,一个可靠的丈夫,使姑娘成为温柔、忠贞而又坚强、严肃、不可轻易冒犯的女性。我们的儿童、青少年的生活中不再有任何不被人分担的悲伤、痛苦、委屈和苦恼,这是多么重要!为了使青少年小伙子把他们的心灵的温暖更多地给予姑娘,又是多么需要使人的本性在道德上更加完美。纯洁高尚的情感好比道德的精神动力。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人着想的。如果人不能给予他人幸福,那么任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不会给人带来幸福。

在已经消灭了一切经济政治压迫根源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人道主义和对人的尊重,是从尊重妇女开始的。我们教导儿童认识到,女孩子、女青年和妇女身上能够体现最鲜明的人性美,因为女性是新生命的创造者。未来的男子汉在给予未来成年妇女心灵的温暖的同时,也在塑造他自身的精神美。这里我们还是要再次强调情感,让男孩子和男青年因给女孩子和姑娘带来愉快而感到愉悦,是尤为重要的。

每年一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我们会庆祝“女孩节”。在节日降临的日子里,生活充满兴奋的情绪:每个男生都在给自己的姐妹或女性朋友准备礼物。礼物要亲手制作,要付出劳动。男孩子们用细木工刀镂刻,用胶水粘贴,用针线缝制……他们制作的礼品多半都是胶合板做的童话故事人物、动物以及布娃娃、小匣子、图片等。为了庆祝这个节日,许多男生提前栽培鲜花或者届时能开花的树木。在隆冬时节培植雪花莲和铃兰,让丁香在一月开花,这比雕刻一件最巧妙的玩具困难得多。他们在温室里认真工作,精心保存菊花、铃兰、雪花莲等花卉的根,精细计算什么时候着手催育才能如期开花。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姑娘们开心。

在对男孩子和小伙子的教育中,我们非常重视家庭中道德情感关系的高尚和纯洁。我们希望儿子能像对待最敬爱的人那样对待自己的母亲。精心照管为母亲栽种的果树,这是每个男孩子、小伙子最关心的大事之一。许多男生还为母亲栽种葡萄。孩子们总是怀着激动的心情把亲手培育的苹果和葡萄献给母亲吃。过“母亲节”的时候,儿子还会送给妈妈一朵铃兰花。除此之外,孩子还赠给妈妈图片、刺绣品等礼物。年龄较大的孩子在这一天往往在练习本上写作文、诗歌,用图画加以装饰后送给妈妈(不采用那些过分奢华的册子)。

让这些未来的男子汉和丈夫努力发现姑娘们的精神美,让他们在欣赏这种美——在形成过程中也包含小伙子的点滴创造性——的过程中产生精神共性,产生对人的追求,也就是真正的爱情,这是对男性学生的教育重点。让青年男女之间既因共同兴趣也因共同感情而结合,这一点尤为重要。在所有吸引人、激发和鼓舞人的各类活动中,男孩身旁总有女孩,小伙子身边总有姑娘。男孩在把姑娘作为女性爱慕前,他已经对姑娘的人性美产生了景仰之情。

我校男女青年的生活中充满各类比拼创造性才能、精神美、意志和顽强精神的竞赛(当然,这种竞赛并不具有任何可见的形式,都是在暗中进行)。这种竞赛的方式可能是劳动,也可能是社会活动或艺术创作等。在这种竞赛中,姑娘们会因为她们的社会地位和劳动产生自豪感。姑娘们也和小伙子一样,在科技小组的活动中获得一些复杂的技能和技巧,努力在创造性劳动中胜过小伙子。

在合唱队、乐队和戏剧小组中,把男女青年结合在一起的不仅是共同爱好,还有共同情感。姑娘们往往在创造性活动中占上风,但小伙子们也不甘落后。这样你追我赶,激发姑娘们更加上进,彼此间的爱慕之情日趋高尚,青春年华闪耀出浪漫主义光彩。

在创造性劳动、文艺活动中,在发展智力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竞赛,能丰富姑娘们的智慧,创造精神财富,这也是创造美的不可或缺的元素。一个姑娘应该是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她在各方面不仅不亚于男青年,而且要更胜一筹,这是姑娘引以为豪的基础。只有在青年时期创造了心灵美的财富,并在生活中以之相互奉献,两颗相爱的心才能永葆纯洁。我们希望每个学生在年轻时就获得多方面的精神财富,终身奉献他人。在创造新生命之前,爱情应当先教会人创造令全人类高尚的因素——智慧、美丽、创造性和技能。(www.xing528.com)

在未对异性产生倾慕前,每个人都在喜爱的劳动中找到了生活的幸福,因而无须用爱情填补精神上的空虚。我们认为,当一个人的才华和天赋得到充分发挥,每个人都在某方面感到自己是具有高度创造才能的人时,他就具备了迎接道德纯洁的家庭生活的准备。当人燃起创造之火时,火光仿佛从内部照亮了他的面容、眼睛和一举一动,使外在美在内在的理智和智慧美的作用下更具神采,更显高尚。哪里有这种美,哪里就会有自豪感。在年轻姑娘身上创造这种美是多么重要啊!这种美是个人尊严的根源,是妇女不容侵犯、贞洁、自尊和庄重等这些促使男女之间的道德审美关系更加高尚的女性气质的根源。

没有个人的高尚品德,就没有广泛的全民优良素质。人不仅应当在为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伟大强盛而进行的斗争中成为他人的朋友、同志和兄弟,而且应当在建立个人幸福、在教育子女和在享受生活的快乐中也是如此。现在我们面前坐在课桌前,正在一笔一画用心描画字母的每个男孩和女孩,不只是未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明天的父亲和母亲。他们的心灵应当充满人类所拥有的一切最美好的东西。

【注释】

[1]К.马克思写道:“我们坚信,真正危险的不是实际尝试,而是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夯实。如果理论尝试泛滥且变得危险时,那么可以用炮火来回应。前置我们的思想的理念会挟制我们的信念,并限制我们的良心。这就会变成不可挣脱的桎梏,面对这样的心魔,人只能从属之,无法战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莫斯科,政治书籍出版社,第1卷,第118页)

[2]Н.К.克鲁普斯卡娅:《教育全集》十卷,莫斯科,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教育科学院出版社,1957~1963年,第3卷,第265~266页。

[3]参见《改变》,1961年,第八期。

[4]参见《消息报》,1961年6月25日。

[5]学校同克鲁日林保持系统性的联系。

[6]参见《真理报》,1960年10月19日。

[7]《В.И.列宁全集》,1963年,第41卷,第313页。

[8]显而易见,苏霍姆林斯基所指的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中的论点:“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当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时,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视角,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莫斯科,政治书籍出版社,第19卷,第20页)

[9]卢那察尔斯基写道:“只有由鲜明的个体构成的多样性社会才是拥有丰富文化性的社会。”(参见《А.В.卢那察尔斯基关于教育》,莫斯科,教育出版社1976年版,第306页)

[10]参见《消息报》,1962年9月25日。

[11]分析高尔基的《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卢那察尔斯基关注俄罗斯知识分子中萨姆金习气的蔓延问题。这一类型的知识分子为“超党派”,处于各种思想和流派的十字路口。因为他自身空虚,所以各类思想自然地就渗入他的思想中。有时这些思想挨个控制他,那么他就是一个善变者。有时各种思想同时汇集于一身,他就成为折中主义者。[《卢那察尔斯基全集》(共8卷),莫斯科,艺术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2卷,第191页]

[12]《巴甫洛夫的周三:生理学谈话的记录和速记》,莫斯科,苏联科学院出版社1953年版,第一卷,第268页。

[13]《В.Г.别林斯基全集》,莫斯科,苏联科学院出版社,1953年版,第47页。

[14]1970年,三等级制——“优秀”“及格”“不及格”代替五分制。(参见《普通中等学校章程和普通中等学校学生打分规程》——《苏联的国民教育、普通中等学校、1917~1973年文件集》,莫斯科,教育学出版社1974年版,第230页;《学校基本文件》,基辅,苏维埃学校出版社1973年版,第144~14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