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帕夫雷什中学:智能培养,学习重要知识

帕夫雷什中学:智能培养,学习重要知识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智能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科学在飞速发展,知识在不断积累,而人的记忆能是有限的。我们要再次强调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都永远牢记那些必记知识的重要性。在学龄早期和中期奠定牢固的知识基础,这样到了学龄晚期,思维分析和运用知识就能成为获取新知识最重要的特点。为了预防机械性死记,教师在检查知识时从不向学生提出要求复述课文的问题。

帕夫雷什中学:智能培养,学习重要知识

善于观察,即“善于用我们的慧眼从事物的一切关系的中心观察它们的能力”[10],是发达的智力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智力发达的其他特点也与观察力密切相关,这些特点是:钻研精神,即对周围世界现象的积极态度,认识和求知的意向;系统性,即有目标地选择认识对象、概念、结论;容纳性,即善于记忆知识和理解智力财富;此外还有纪律性、灵活性、独立性、批判性等。

智能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但要考虑到“知识”这个广泛概念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我们认为,第一,知识是保存在记忆中的基本真理(事实、定理、数据、各种特性和依从关系、对比关系、定义等)。它们时刻被运用于生活中,若不善于对其加以利用,不善于在必要时从记忆中找出所需的东西,就无法继续学习、发展智力和进行智力劳动。第二,知识是对那些无须保存在记忆中的东西的理解能力,是对人类积累并保存在书籍中的无穷无尽的瑰宝的利用能力。

这是两个相互联系但有所区别的知识元素。就具体材料来说,实行不同方针尤为重要;我们应当永远记住那些不断用于解释新事实和新现象的手段,或形象地说,被当作思维工具的知识,尤其是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并经常运用,以免工具生锈或变成沉重的负担。我们希望学生牢固地记住那些必须记忆的事实、现象、定义等,并且是通过在获取新知识和进行创造性劳动时运用知识做到这一点的。每个教师在自己的课程体系中都有对于必须记忆的知识的应用途径。数学教师设计了一种教具,学生在解代数方程式时借助这种教具复习简乘公式,这时公式便被用来解答习题。

通过对大纲的分析,我们确定必须经常记住的基础知识范围(公式、定律、定理、测量法;正字法;物质、动植物的一般特性;地理术语、地理目标在地图上的位置,等等)。我们记忆这些知识的方式包括专门熟记和通过实践活动过程,即通过知识的使用和运用进行记忆。为识记乘法表,我们设有专门的数学匣,这是一种有趣的游戏。为识记地理目标和距离,我们采用的是按地图旅行的一整套游戏。我们配置教学实验园地里的植物,促使学生从照料一种植物转到照料另一种植物时要记忆某些重要特性。这一切都是为无意识熟记(科学已证明其意义)创造的条件。无意识熟记是减轻学习劳动的重要手段。无意识熟记的效果取决于学生在认识某个理论问题的过程中采用的智力劳动。[11]例如,如果学生已经听过关于物质结构的有趣报告,读过这方面的引人入胜的书,这就为他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无意识熟记相关的教学内容创造了条件。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无意识熟记记忆这些概念(尤其是像国家、民族、运动、函数之类的抽象概念)。儿童不费专门熟记之力而记住的知识越多,他熟记那种不熟记就无法识记的知识就越容易。

科学在飞速发展,知识在不断积累,而人的记忆能是有限的。如今人的智力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他是否善于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确定方向,是否善于利用书籍这个知识贮存库。教师不能要求学生永远记住所有科目的内容,这是无法做到的。我们教导学生在准备课堂答问、撰写作文时要利用书本。

我们要再次强调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都永远牢记那些必记知识的重要性。我们认为,在低年级和中年级识记教材尤为重要。在学龄早期和中期奠定牢固的知识基础,这样到了学龄晚期,思维分析和运用知识就能成为获取新知识最重要的特点。例如,我们在低年级规定了正字法的最低限量,学生掌握它应达到无须再回忆语法规则的程度。我们认为,这一点的重大意义在于,可以使学生在书写单词句子时达到某种自动化程度。到了高年级,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无须考虑如何正确书写,而是把全部精力放在他所写的内容上,只有在这种条件下,他才能顺利进行学业。在低年级达到阅读技巧的自动化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精力集中在材料内容上,而不是在阅读过程上,他才算为中高年级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无意识熟记是智力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它可以解放智力,推动思考,从而使思考深入到事实和现象的本质中。它也可以防止最可怕的弊病——呆读死记的发生。我校教师最忌讳死背不理解的东西。数学教师在开始讲一个新定理时,总是设法让学生理解作为定理本质的要素、事实、现象及规律间的内涵关系,让学生讲述他们是如何理解定理的(这时要用到图片和直观教具)。学生对定理的含义思考得越多,就越能熟记定理。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识记是最牢固的识记。

文学科的教师们认为,不能让学生按教科书死记硬背,然后复述背熟了的内容,这样会束缚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当他接受某一依从性和规律性的最初概念时更是这样。为了预防机械性死记,教师在检查知识时从不向学生提出要求复述课文的问题。学生在回答教师的问题时,都会思考、对照、比较和解释。学生不是逐段逐节地死背,而是通过深入思考从教科书、补充读物等途径获取知识。例如,学生在复习某一历史时期的农民革命运动、起义和战争,这些材料有几十页,要一口气读完是不可能的,因而也是毫无意义的劳动。考虑到这一点,教师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些问题:“纵观我们所学的农民运动、起义和战争,哪些革命和反革命势力在互相对抗?在存在种种剥削制度的社会中,所有的农民运动均以失败告终,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农民都提出了哪些要求?他们的主要敌人是谁?”学生在复习时,就要进行研究、思索、比较和对照;他不是通篇不漏地阅读全部内容,而是从教材中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这种复习所作的回答就不是单调乏味的复述,而是激烈的争论和深入的思索。学生手持书本进行争论,引证史料来论证自己的想法。在这种提问方式下,借助课本作答要比不用书的背诵困难得多。

求知首先意味着善于运用知识,在学习不同科目时,这一技能的具体表现也不尽相同。

例如七年级某一次历史课上讲的是“荷兰资产阶级革命”,物理课上学习的题目是“热的计量单位——卡和千卡”。在这两种情况下无意识熟记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学生不以熟记为目标,对所学对象深入思考得越多,事实和现象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本质在学生记忆中的印象就越深。

然而,如果说学习物理教材时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是除了深入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外,还需要会应用牢牢识记的结论的话,那么学习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就截然不同。智力的发展、对历史进程的理解及思想信念的形成——这一切取决于学生对涉及这一历史事件和其他历史事件的规律的本质的认识深度。如果说物理课上重要的是让学生把认知到的计量单位的概念只同热现象,而不同其他现象联系起来,而且牢固的知识恰好就表现为此,表现为善于运用结论的话,那么历史课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就是一些似乎远离该历史事件的规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因素起源于封建制度内部;为实现其阶级利益,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利用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反对封建主义;手工工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剥削的加强等。教师通过生动的历史事件、历史细节以及有别于其他革命的荷兰革命的特点把这些规律揭示得越清楚,学生对于一般历史规律的认识就越深刻,通过专门熟记记忆的必要性就越小,对细节的记忆就越深。

关于历史进程的规律的知识,不通过专门熟记就能保存在记忆中。学生能够了解剥削制度下生产的改进会加剧剥削,如同他知道土壤中营养物质的积累会促进产量的提高,空气中的碳元素借助于阳光会在植物叶子里变成有机物等一样。

学生永远不会忘记物理课上学过的因果关系(物体的加热、热量的散发等),但是可能会忘记计量单位。为了加强记忆需要做专门的工作,这其中包括熟记和利用计量单位分析具体现象。后一类工作做得越多,花在熟记上的工夫就越少。

在学习荷兰资产阶级革命后,学生还会了解到许多资产阶级革命,他对于历史进程的规律的知识也会逐渐深化。对一般规律性知识的理解越深入,他对具体史实的理解就越清楚,虽然他并不会把牢记史实作为目标。

迫使学生在研究问题时观察、研究史实和现象的那类影响内部心理过程的方法,能促进智力的探索性、系统性、灵活性和独立性等品质的发展。最有效的方法是提出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例如历史课上在学习《俄国农奴制的衰败》这一节时,教师给同学提出以下问题:

如果当时沙皇政府仍不解放农奴,俄国会发生什么?哪些社会力量拥护解放农奴,哪些社会力量主张维护农奴制?为什么?如何根据对待解放农奴这个问题的态度得出某个社会集团在社会斗争中处于什么地位的结论?为什么1861年改革后俄国仍有农奴制的残余?这种保留对谁有利?为什么?哪些社会集团的阵地因1861年改革而得到加强?俄国工业的日后发展与改革的依从关系如何?如果不保留大地主土地所有制,俄国农业中的资本主义会沿着什么道路发展?这样农民的地位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把俄国的农奴解放同其他国家如德国的废除农奴制加以比较,可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改革后某些地主的经济开始衰落,其他地主的经济却迅速发展起来?你如何理解涅克拉索夫把1861年的改革比作“巨大锁链”的崩裂,而这条锁链崩裂后,“一端打了老爷,另一端打了庄稼汉”?[12]既然改革没有提高农民的地位,为什么我们还说废除农奴制具有进步的作用?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广泛地引用史料,学生分析和对照的史实越多,他对每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就了解得越深。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头脑会诉诸其他他熟知的该领域的史实和现象。因此,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要远比大纲要求的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要多得多。那些不必记忆的相关联的和类似的史实和现象就像知识背景,衬托出必须熟记的基本知识,从而减小无意识熟记的难度。教师创造了探讨问题的情境,也就激发了思维积极性的最重要的动力——从已达到的知识和智力发展水平提高到新知识掌握过程中应达到的新水平。苏联教学论专家丹尼洛夫将这种相互关系称为矛盾。[13]对智力发展的指导艺术,形象地说,在于确定已达到的水平和未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在于使战胜困难的过程建立在分析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

对文艺作品的学习能为智力发展提供极大的可能。我们把掌握文艺作品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这两个标准置于文学知识的首位。深刻的文学知识的基础,表现为对待审美财富、社会生活现象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极度个人化的情感态度。这种情感态度是在对文艺作品的直接感知,即阅读的基础上培养起来的。我们认为,集体聆听的方式,即一名学生(将富有表现力的朗读技巧掌握得较好的学生)朗读,其余同学聆听的形式,具有很大的意义。学生应熟读并牢记文艺作品中最精彩的片段。把这些珍贵的财富保存在记忆中能丰富思想情感,使个人对待周围世界的情感态度更加高尚,也能减小思维的难度。如果一个学生不能背诵哈姆雷特浮士德的独白,海涅和拜伦的诗歌片段,果戈理的《死魂灵》的片段(把俄罗斯比喻为飞驰的三套车的片段),普希金的《英明的奥列格之歌》《囚徒》《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每当我在喧闹的大街闲逛》,柯利佐夫、尼基京、莱蒙托夫和涅克拉索夫、谢甫琴科和列霞·乌克兰因卡等人美妙的抒情诗,屠格涅夫、契诃夫、柯罗连科、普里什文等人的作品片段,那么他也无法得到智力、道德、审美和情感各方面的合乎要求的发展。我校严格遵循一条规则:学生在每个年级都要背熟一定量的课文。我校时常举办文艺作品朗诵晚会和晨会。这是一种特殊的竞赛,获奖者的奖品是书籍。在讨论会、集会、读者座谈会上,学生们在自己的发言中引用他们熟背的内容。

我校文学教师不允许学生在未读过原著的情况下就照教科书开始学习。只有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当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了对艺术形象的概念、对主人公和情节的情感道德态度后,教师才允许他们阅读教科书。如果学生试图按教科书背熟内容,那么他无法回答教师布置的作业中的任何一道题,阅读原著是回答问题的唯一途径。只有采用这样的学习方法,文学才能成为学生的生活教科书。

知识和技能的统一是发展智力的容量和灵活性的重要条件,这种统一也就是知识转换为技能,而且转化为技能的深度达到能无意识地运用知识的程度。有些科目的知识与技能密切融合在一起,并且首先表现为技能。首先涉及的是语法。掌握语法并不意味着在每个场合都引用语法规则。许多通文理的人早就忘了语法规则的确切表述,可是写起来并不出错。掌握语法意味着通过鲜活语言中的众多语例领会语法规则。如果学生不领会足够数量的语例,只是死记硬背语法规则,那他在某段时间内能记住它,但不可能真正掌握它,因而很快便会忘记。经验表明,语法规则的识记应当逐步进行,利用语法规则概括的鲜活语言的语例越多,无意识熟记就越持久。

这对低年级来讲尤为重要。低年级学生在许多课上要做练习,其目的就是分析鲜活语言中的实例:记录单词和句子,思考书写的规律性,比较新旧知识,完成创造性作业。学生通过新的语例多次理解规则(定义、结论);这样的话,学生记忆规则的方式不是背诵,而是多次反复地思考和深思,运用规则说明语例和语言现象,把思想集中在它的本质上。让学生不通过专门的背诵就能牢记规则(定义、结论),是教学技巧的重要特征。我们不允许低年级学生死记规则,也不允许教师以询问规则表述法的方式检查知识。如果学生没掌握或没记住某一条规则(在不专门背诵的情况下),他就应当继续做练习和分析实例。这样做的目的是最终弄清规则的实质,对它进行深入的思索,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不让儿童预先背诵规则和使他们理解教材同等重要。有时还需要让学生抛弃和忘掉脑中他未理解的那种表述法,一切重新开始——深入思考实例和现象的本质。如果学生在低年级能做好这项工作,到中年级和高年级他们就会自觉地识记概括性结论(规则、定理、公式、定义、结论)。在分析事实的基础上理解概括性结论之前,学生绝不背诵结论。

不费专门熟记功夫就能掌握知识的脑力劳动具有相当大的意义,指导这种脑力劳动,对于课程的结构和教师的备课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我校低年级各门课及中年级的语法、算术、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等课程,均是为了获取、发展和加深新知识而实际应用知识的课程。要在这种水平上开展有成效的教学,教师需要系统性地准备每个主题、每个章节。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上需要时不时地回到事实和现象的分析上,以便更加深刻地理解各种概括性总结(规则、公式)。例如,在数学课上,学生都要做练习,这是理解简乘公式的必要手段。学生每次花几分钟完成练习。随着不断完成新练习,学生独立地运用之前在课堂上所学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强。教师细心分析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后,会给他们布置个性化的作业,以求首先让他们学会理解和思考。任何教学大纲都无法事先规定好什么时候做练习,做多少或做什么练习,只有了解了每位同学脑力劳动的能力、天分和特点,教师才能做出决定。

了解思想及其起源——周围世界的关系是进行积极的智力劳动的重要条件。哪里学生能在观察事物和现象的基础上掌握思考的能力,哪里学习就会成为一种劳动。我校教师就在观察过程中培养孩子们刚入校时对于现象、原因和结果及某一事物特点的最初观念。

我们给学生布置一些需要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特殊的思维作业。这不仅是一种学习教材的方法,也是发展智力、培养智能的方法。例如,孩子们观察秋天果园里发生的变化;判断某些现象的原因;思考这是怎么回事,会导致什么结果;结果又如何变成新现象的原因。孩子们就开始思考现象的原因,开始理解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学着进行分析和综合,提出假设并通过实践检验它们了。例如,二年级学生在观察树叶变黄和凋落的现象时,思考了以下问题:为什么一些树木9月落叶,另一些树木10月落叶,而有些树木的叶子到春天才掉落?落叶的时间与某些树木春季发芽的时间有什么依从关系?思想和具体现象的关系越密切,学生能理解的现象就越多,观察力的发展就越深入。学生凡是学会了在自我劳动(例如,照料树木、制作活动模型)的观察过程中正确地思考,总会努力丰富劳动的智力内容。

中高年级的思考作业总与劳动相关联,劳动的结果取决于各种客观条件和原因(如季节、天气等)。比如,教师给七年级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思考题:加速种子的发芽能力和加速植物结果需要哪些条件?完成这一课题与学生施肥和利用化学物质处理种子等劳动相关。这既是劳动,又是对劳动过程和自然现象的考察。

如果思维和观察相互联系,学生就会形成特定的脑力劳动方式:努力思考现象中隐蔽的、乍看起来不可理解的那些方面。于是那些学生无法直接看到,但可以根据看到的事物和现象推断出来的规律便显露出来。学生由于在观察过程中探索种种因果关系,便逐渐了掌握抽象思维。凡能够边观察边思考的学生,便善于分析那些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实和现象。

对观察结果进行思维分析的方法已纳入我校自然科学类各个科目,尤其是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的学习体系中。使用这种分析方法有双重目的:第一个是利用新事实说明已经掌握的规律,第二个是为学生做好学习新规律的准备。儿童在对即将学习的现象进行观察的过程中会产生种种问题。儿童以前不曾注意的事物和现象中的个别方面或特征,就会变成他不解的地方出现。学生产生的问题越多,现象中那些新的令人不解的方面就显现得越清晰,学习过程就在更大程度上变为积极的智力活动,对知识的需求就会越迫切。学生在课堂上有东西思考,便会积累相当多的关于事物和现象的概念,尤其重要的是会积累许多问题,因为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

在学习新材料之前,教师会针对一堂课或几堂课,或课程的一部分时间布置观察作业。这样的话,学生如在完成四年级的课程后,可以在暑期观察那些即将在五年级学到的植物。他们把观察中产生的问题和观察材料都记录下来,并画素描画。

观察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劳动,观察操纵机器、机械、工艺过程,具有很大的意义。在学习力学定律前,学生观察拖拉机、播种机、中耕机、簸谷机及各类建筑机械设备的工作情况。

利用生动的观察资料学习新规律和自然现象,能推动学生认识和体验在智力上的努力及努力成果,从而形成关于脑力劳动品质的观念(即智力上的努力取决于人的意志力)。

智力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形成得益于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即在初步感知知识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发展和加深知识的过程中有研究因素。例如,学生在着手学习新的几何图形或几何体时,他们便绘制图形或制作反映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依从关系的图解模型。我们十分重视学生在获得关于现象、事件、规律的本质的初步概念后进行的研究活动。在绝大多数课堂上,我们都划出思考时间,供学生思考所学材料的各组成部分及各因素之间的依从关系,分析事实,解释因果关系。学生仿佛在深入探索教材:他们通过认识事物、现象、事实的各个方面,发现种种新的联系和依从关系;由此他们产生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激发学生深入钻研事物、现象、事实的本质。

确定以理解和思考材料为目的的作业的性质,提出为实现这一目的服务的独立作业的课题,这件事体现了高度的教育艺术。有经验的教师备课时会分析教材的内容,从中找出依从关系和联系,以便在讲解事实和现象的本质后,学生能找出教材中的新知识。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阐述、说明、讲解的过程中并不揭示所学材料的所有方面,以便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研究。教育的技巧恰恰在于给学生留出空间以思考教材中的某一重要方面。

学生在化学课上学习“溶液”这一主题时,其中一节课的主题是讲解溶解时的热现象——在某种情况下温度降低,在另一些情况下热能释放。教师讲解教材时,把这个现象说成是两种过程——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的统一,是物质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化。在做以思考事实和现象为目的的实验作业前,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用分子论解释。教师在讲解时特意没有阐述因果关系的这个方面。学生便在独立研究热现象时思考分子论和物质能量守恒定律。一些问题的设计通常要使答案能引发学生产生新的问题:为什么在一些情况下,溶解以降温为主,在另一些情况下以散热为主?这正是教师期待学生能提出的问题。于是学生开始考察各种物质的特性和本质。他们还利用补充资料和各类手册开展研究。

对事实、现象、规律及因果关系的本质的研究,是作用于内部心理过程的一种重要推动力。我们深信,“思考”是对于已获得初步概念的教材的思维研究,恰恰就是新教材学习过程的实质,即智力的积极心理机能。新教材学习过程中思考所占的比重越大,学生对于周围的所见、所闻、所观察和所做的一切,就越能采取深入思考的方式。学生越能边思考边研究,边研究边思考,对他来说,新知识的掌握就越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由于学生在中高年级独立学习大纲范围内的某些章节(主题),学生智力的探索性、独立性、灵活性、容纳性和创造性得以逐步形成。这种独立学习活动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一种智力培养的方式。学生从六、七年级起独立学习某些自然规律、动植物种类、文艺作品、公式、历史事件等。教师事先做好周密的准备,利用专设课开展此项工作。学生在学习经教师挑选后供其独立学习的教材时,需要运用之前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在给六、七年级的学生上这种需要独立掌握知识的课程时,就已经携带补充资料(科普书籍和杂志)进课堂了。学生的年龄越大,我们越重视补充资料及使用和查找资料的技能。我校图书馆设有摆放各门科目补充资料的专架。例如,物理资料分为若干部分,如力学、气体、液体、电学、光学、原子物理等。高年级学生上独立学习新教材的课程前,教师会给他们布置一定范围内的问题,让他们按照这些问题搜集资料。针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搜集不同的资料。这项工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会他们查找书籍的技能。

在独立学习教材的数学课课前,教师给高年级学生布置若干道应用题,学生只有研究了有关定理和公式后才能解答题目。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某一节内容前,学生需要求出到当地某个不可达到点的距离(教师给每位学生单独布置作业)。

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时,独立编题和解题是培养智力创造性的手段之一。中高年级的编题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借助于技术创造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经验。编题和解题能够丰富智力劳动的内容(例如,学生根据土壤的化学分析资料编题)。

我们高度重视学生这种独立学习教材的学习方式:除了阅读科学文献,他们还要完成实验和实践作业。例如,八至十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独立地完成一些实验和实践作业;绘制和阅读表明机械力的大小与时间的依从关系的图表;确定力、质量、加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确定固体的线性膨胀和体积膨胀系数;确定冰融化的单位热能;考察导线的并联;根据焦耳-楞次定律测定电流的热功当量;制作带有电磁继电器的电路;确定透镜的光力;探究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探究光电效应;将光电池实际运用于光控继电器和光电阻;设计组装袖珍晶体管收音机。

每项作业都有配套的资料和各种手册。针对独立的实验作业,老师要做好周密的准备。

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独立学习材料的经验,他们逐渐转向自修——在家里、在图书馆里、在阅览室里、在专用教室里独立掌握理论材料和实际技能。每个教师的全年教程中都有一个自修题目(一个章节)。学生按照这个章节搜集参考书籍,确定实践作业的类型。学生以专题报告的形式阐明独立学习的成果,并在专设课即讨论课上宣读。学生不仅阐明他所学材料的内容,并说明他获取知识的途径。例如,十年级学生独立学习化学课的两个章节——《碳酸盐》和《硅的物理属性与化学属性》,物理课的《内燃发动机》章节,代数课的《通过各个部分找到对数》,文学课的托尔斯泰三部曲《苦难的历程》。

除列入大纲必修内容的教材外,教师还为某些学生布置高等学校才学习的一些主题和问题。例如,十年级学生在生物课上独立学习以下问题:农作物的植物细胞在不同生长期的活力;化学物质对甜菜、荞麦、向日葵的染色体的影响;超声波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子的影响;小麦种子的发芽能量。

每个学季,毕业班都有几天(这几天不安排课程)自修时间。对难度较大的章节,教师为高年级学生编写学习法建议。

学生能够牢固地记忆通过自修获得的知识,并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作业中积极自觉地运用这些知识。没有自修就谈不上对学生智能的培养。自修过程有助于形成个人的智力特点,锻炼出个人的脑力劳动风格。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写作文,对于发展能力大有裨益。撰写作文是一般教育学的问题,学生的智力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都取决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从孩子们开始在学校生活起,我们就教导他们思考所见的事物,讲述所想的内容。孩子们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即景构思,完成写生性作文。例如,教师把学生带到河岸边,学生们观察太阳如何朝地平线降落,水面、田野、草地如何染上绚丽的色彩。教师帮助孩子们找出表达思想所需的词汇,帮助他们造句。一至四年级的每个年级,学生每年完成即景作文5~6篇;五至七年级7~8篇;八至十年级3~4篇。孩子们早在学前就开始准备口头作文了。书面作文从第一学年的第三学季开始。到五至七年级,教师开始给学生布置与所学的文艺作品主题相关的作文。学生们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对待生活、对待人、对待周围世界的个人态度。有些作文则是对某些作家、艺术家、科学家等杰出人物所发表的见解的发挥和引申。学生们很乐意撰写为孩童的幻想提供广阔天地的作文,每年他们还会根据著名画家的画作写作文。

我们认为,撰写创造性作文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至十年级的学生的作文题目如下:

一年级:

学校的果园。校舍旁边的花。当太阳没入乌云的时候。一次森林游玩。晚霞。我们的池塘里有什么生物?春天的第一朵花。鸽子、燕子和麻雀如何飞翔?黄昏。鱼缸里的小鱼。

二年级:

夏天和秋天。蓝天鹤群。椋鸟南归。刺猬准备过冬。燕子筑巢。我们如何招来飞鸟?冬天太阳暖和的时候。森林积雪下还有生命。西瓜熟了。我们的葡萄园。粮食如何变成面包?大风前的日落。晴天前的日落。和煦的微风。寒风。春日暖阳。炎热的夏日。

三年级:

小麦如何抽穗?荞麦开花。日出。果园秋景。林中秋色。蜜蜂如何劳动?田野与草地(比较)。鸟类——我们的朋友。春天的花。夏天的花。秋天的花。冬天的花草世界(温室内)。初雪。傍晚黄昏。空中飘雪。橡树上的啄木鸟。彩虹。苹果树开花的时候。我们的桃林。鸟群从温暖的地方飞来。我的小狗。我的小猫。我的养鱼缸。按照舍万德罗诺娃的画作《在乡村图书馆》写作。春雨。晴日蓝天和雨前阴天。

四年级:

池塘与河流(比较)。初秋来了。阳光明媚的林间旷地。窗外寒风。池塘的第一块冰。树叶凋落。雏鸟从巢中掉落下来(暑期回忆)。暴风雨初来。冬日日出时的雪堆。“草木皆兵”“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根据俗语写作)。假如我变成隐身人……(幻想)。什么是真理?如果我有一根魔杖……(幻想)。夜晚……麻雀一家。霜从何处掉下来?最美丽的和最丑陋的。现象、原因和结果(逻辑练习)。春汛。鹳飞到哪里去?夜晚降临。我的小树。根据瓦斯涅佐夫的画作《勇士们》写作文。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五年级:

童话《严寒老人》中的谁,为什么遭受惩罚?普希金在《死去公主的童话》中如何谴责邪恶和非正义?夏天的早晨(尼基京《清晨》读后感)。女主人给格拉西姆带来什么不幸(根据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说《木木》写作)?朝霞和晚霞。窗外秋雨绵绵。树上挂满寒霜。第一缕阳光照亮了什么?绯红的晚霞。在草场上(暑假回忆)。深秋乍寒。候鸟飞往温暖地带。林中的夜晚。鹳鸟。现象、原因和结果(逻辑练习)。人活在世上为的是什么?透过水滴看世界。透过天蓝色玻璃看世界。根据列维坦的画作《三月》写作。根据萨夫拉索夫的画作《白嘴鸦归来》写作。“患难见知己”(根据谚语写作)。致外国同龄朋友的一封信(阅读文章或报纸简讯后)。让天空永远洁净——愿世界永无战争。

六年级:

壮士歌中的勇士伊利亚·穆罗梅茨保护的是谁,与什么人做斗争?杜布罗夫斯基吸引我的是什么(根据普希金的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作文)?人民忠实的儿子奥斯坦和叛徒安德烈(根据果戈理的中篇小说《塔拉斯·布尔巴》作文)。“太阳永远唤不醒懒汉”“平放的石头流不过水。”(以谚语为题写作)。我们的榜样是谁(我的理想人物)?枯萎的叶子呈现什么颜色和色调?晚秋草原的变化。冬季林中。“初秋有段短暂但是美妙的季节……”(丘特切夫语)。春天的溪流。丁香丛林。根据库因吉的画作《乌克兰的傍晚》写作。根据佩罗夫的画作《三套车》写作。按照普里亚尼什尼科夫的画作《渔童》写作。根据巴克舍耶夫的画作《蔚蓝色的春天》写作。和平时期能表现出坚定和英勇精神吗?人生最珍贵的是什么?在我眼中谁是最凶恶、最坏的人?宇宙飞行的梦想。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孩子都是我的朋友。

七年级:(www.xing528.com)

格里尼奥夫如何理解义务和荣誉,我们又是如何理解的(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儿》读后感)?果戈理在戏剧《钦差大臣》中是如何刻画官吏们的迟钝呆板、愚昧无知、贪赃受贿的?涅克拉索夫在叙事诗《严寒大王红鼻子》中是如何描绘农民普罗克尔和达利娅的命运的?当代是否有变色龙(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读后感)?舞会上和舞会后的上校(根据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舞会之后》写作)。苹果熟了的时候……晴和初秋的一天。森林里的冬天。秋天的草原。夜晚我们来到了第聂伯河上的一个城市。乍寒时节。“这就是北方,一面驱散乌云,一面乌云长啸,这就是冬美人自己来了”(普希金语)。“时节凄凉,景色迷人”(普希金语)。冬日晚霞。根据韦涅齐安诺夫的肖像画《带矢车菊的少女》写作。根据列宾的画作《纤夫》写作。根据马雅可夫斯基的画作《夜晚》写作。对为祖国的自由和独立牺牲的人们的感想(斯巴达克、冉·达克、裴多菲·山陀尔、伊凡·苏萨宁、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卓娅·科斯莫捷米扬斯卡娅)。伟大卫国战争中牺牲的少先队员英雄的功勋。“纸里包不住火”“趁热打铁”(以俗语为题写作)。为什么我们需要知识?当我们的首批宇航员登上火星时(科学幻想文)。堂·吉诃德是什么样的人(课外阅读作文)?希望战争永不发生。

八年级:

“没有母亲,就没有诗人,就没有英雄”(高尔基语)。“生而爬行的不会翱翔”(根据高尔基的《鹰之歌》写作)。“只有精神坚强者才能胜利”(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语)。保尔·柯察金的形象中吸引和鼓舞我的是什么(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青年近卫军战士们为了什么献出了生命(根据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写作)?“没有目的的生活犹如没有舵的小船”(印度名言)。我的感想——为了信念献出生命的人们(乔尔丹诺·布鲁诺、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尼古拉·基巴利契奇、谢尔盖·拉佐、尤里乌斯·伏契克、恩斯特·台尔曼)。卡希林老爷爷的历史(根据高尔基的《童年》写作)。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中苏联人的形象。“人的意志和劳动将创造奇迹般的奇迹”(涅克拉索夫语)。生活是为了像千年的橡树一样在世上留下深刻和明显的痕迹(穆萨·扎里尔语)。“智力和体力的萎靡源于无所事事”(皮萨列夫语)。彩虹。苹果树开花了。夏夜。深秋在林中的篝火旁。第聂伯河上的夏夜。春日。蓝天云雀。小草如何生长?伏尼契的长篇小说《牛虻》读后感。根据格拉巴里的画作《晴朗的二月天》写作。我想成为像谁那样的人(我的生活理想)?文艺作品中和现实生活中我最喜爱的英雄。

九年级:

《伊戈尔远征记》中的伊戈尔和斯维亚托斯拉夫的形象。地主婆的残忍、专横和无知(根据冯维辛的喜剧《纨绔少年》写作)。二百年前А H.拉吉舍夫从彼得堡到莫斯科的旅行中看到些什么,旅行者在今天能看到什么?“真正的人和祖国的儿子是一个意思”(拉吉舍夫语)。恰茨基在祖国失望的原因(根据格里鲍耶陀夫的戏剧《智慧的痛苦》作文)。为什么奥涅金和毕巧林是不幸的人?成年人和我们。“我的朋友,我们要把心灵的美好的激情,都呈现给我们的祖国!(普希金语)”我们这个时代还会有乞乞科夫和普柳什金式的人吗(果戈理的《死魂灵》读后感)?我们这个时代还会碰到奥勃罗莫夫式的人物吗?黑暗王国下的一束阳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读后感)。当代父与子之间的矛盾特征是什么(屠格涅夫的《父与子》读后感)?我关于“新人们”——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中的主人公的想法。国民辩护人——涅克拉索夫的史诗《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中的主人公为什么活着和斗争?为什么我们这个年代还有聪明绝顶的鮈鱼(谢德林的童话《聪明绝顶的鮈鱼》读后感)?“没有理想地活着的人最可怜”(屠格涅夫语)。“距离成为一个伟人最近的便是真理”(维克多·雨果语)。“真理最终会胜利,但我们应当果断站在真理这边”(尤里乌斯·伏契克语)。“一个人,就算他很伟岸,仍然很渺小”(高尔基语)。果园的秋天。草原上的土丘。冬日晴天。“如果无法取得战胜自己的小的胜利,那么任何大的胜利都不会实现”(列昂诺夫语)。古钢琴的灰烬敲打着我的胸(我对查理,德·考斯脱的小说《蒂勒·乌伦什皮格勒》的想法)。童年中值得纪念的一天。幸福是什么?根据库因吉的画作《桦树林》作文。杰克·伦敦——英勇精神的讴歌者。人类何时飞向星空(科学想象文)?在生活中我向谁学习(我的理想)?

十年级: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战争与和平》中的主人公是谁(关于人民和个人的思考)?樱桃园的灭亡是贵族的灭亡……看到花园灭亡,为何我们会忧伤(契诃夫《樱桃园》读后感)?浮士德眼中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利己主义者腊拉和为争取人民幸福的斗士丹柯(研究高尔基《伊则吉尔老婆子》后作文)。为什么聪明、有天分的人处在社会底层(研究高尔基的戏剧《在底层》后作文)?普通的俄罗斯妇女是如何成为革命者的(根据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中的尼洛夫娜的形象作文)?列宁是领袖和列宁是人(马雅科夫斯基的叙事诗《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谢苗,达维多夫和我们的集体农庄主席(研究肖洛霍夫《被开垦的处女地》后作文)。作家们的人生教会了我们什么——为人民幸福斗争的战士(拉吉舍夫、谢甫琴科、拜伦、车尔尼雪夫斯基、裴多菲·山陀尔、赫里斯托·博泰夫、高尔基、穆萨·扎里尔、尤里乌斯·伏契克)。“在战斗中认清英勇的人,在不幸中认清家庭和孩子,患难见真情”(印度名言)。“消灭寄生虫,赞扬劳动是历史的长期趋势”(杜勃罗留波夫语)。“我向您发誓,在这个世界上,我无论如何也不想拥有另一种历史和另一个故乡”(普希金语)。“从年轻时起就热爱荣誉”(根据谚语写作)。“没有比给予人们幸福更崇高和美好的事情了”(贝多芬语)。我的人生理想。我为了什么活着?我喜爱和憎恨的是什么?根据谢罗夫的画作《女孩和桃子写作》。根据约甘松的画作《审讯共产党员》写作。春天的融雪水滴。鸟群飞往温暖地带。丁香林中听莺歌。收割第一天。夏日草原。夏日拂晓。“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在天空翱翔”(雨果语)——男女青年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列宁语)[14]。“任何游手好闲的公民都是窃贼”(卢梭语)。“俄罗斯可以没有我,我不能没有俄罗斯”(И.С.屠格涅夫语)——劳动生活开始前的思考。

由于我们培养孩子们从小感受语言的美和芬芳,因此他们热爱写作文。低年级学生通常在大自然中,到语言的源头游览时构思作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形象地说,犹如一条小溪,引导语言的美流进儿童的心灵。使用语言的创造活动便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中,如同听音乐一样,成为他们精神的需求。儿童想把所见、所感和体验到的事物尽可能美而鲜明地展示出来。

我们把刊登在我校手抄杂志《我们的创作》和《我们的思想》上的几篇作文抄录下来做例子。

当太阳没入乌云的时候

(一年级)

太阳光下是一片金色的田野。麦穗在游戏,花儿朝着蓝天微笑。太阳啊,你多么高兴,多么愉快!你在每一朵花上、每一根草上闪耀。可是一片乌云飘来,遮住了太阳,麦穗愁闷,花儿惊慌,草儿低下了头。田野也变成了灰色,天空阴沉沉的。好像有人给金色的田野盖上了灰色的毯子。啊,多么希望太阳快点从乌云中钻出来啊!我怀抱这样的希望,麦穗、花儿、草儿也这样盼望着。

蓝天中的鹤

(二年级)

草地上响起了春天的音乐。鸟儿在歌唱,溪水潺潺作响,鸭子嘎嘎欢闹。垂柳的细枝冒出嫩绿色,蜜蜂嗡嗡叫。树根旁还残留一些白雪。天空深蓝、洁净、晴朗。日落时,一群仙鹤出现在蓝天。银白色的鸟群边飞边叫。你们从哪里来,又飞向哪里?你们像是在游泳,蔚蓝色的波浪抚摸着你们。太阳下山了,它在向你们问候。在遥远的森林有一个蓝色的湖,有清澈的水、碧绿的岸。那里有你们巢穴,我要去那里,你们会给我一滴水,为我祝福。

黄 昏

(三年级)

太阳下山歇息了。田野渐渐暗下来。沟壑中出现朦胧。这是一位拄拐杖的白发小老头。他悄悄地走着,看向农舍。他用手指轻轻地敲窗户。孩子们正躺下睡觉。

(四年级)

熄灯了。我的两个洋娃娃倚在椅子靠背上打盹。小熊在桌子下面睡着了。锡制的小兵[15]也睡了。大家都入睡了。窗外是冬天。冰花的窗外能看到寒霜从树上洒落下来。风吹得路灯在电线杆上摇摆。影子在雪地上悄悄晃动。

当秋天来临的时候

(四年级)

我知道,当苹果散发出香味,就意味着秋天到了。夏天苹果没有香味,到秋天才有。太阳不烤人,暖洋洋地照耀着大地。果园里很寂静。集体农庄的院子里尽是麦垛。地已经翻耕过,长出了绿芽。从果园运来一筐筐芬芳的苹果。菜园里大家正在收摘红红的西红柿。

鹳鸟

(五年级)

很早很早以前,我刚出生的时候,就有一对鹳鸟在棚子上筑了巢。妈妈后来说:这是对你的祝福。每年都有两只白鹳从温暖的远方飞来。它们忙碌着,修整窝巢,孵化幼鹳。晚上太阳一下山,它们就立在巢旁,眺望远方,眺望远方的牧场和田野。它们仿佛在欣赏晚霞。黑暗笼罩大地的时候,鹳鸟就像将浅灰的颜色描画在暗灰色的天空中一样存在着。

刈草场之夜

(六年级)

暑假我们是在刈草场度过的。白天帮忙晾晒干草,放牧牛犊,到森林拾柴火送到厨房。一到晚上,那可真叫好!在星空下点起一小堆篝火。格里戈里·菲利波维奇老爷爷讲述我们镇的遥远往事,讲述稀奇古怪的动植物,讲述他在舰队服役的故事。

然后我们爬到草垛上,躺在上面睡觉,但没有睡意。我们就谈起遥远的星际世界。我们都忘了我们周围是牧场、森林、草原,如同在星空旅行一样。那里是一颗小得几乎看不见的小星星,但那也是太阳,如同每天都照耀我们的炽热的大太阳。我们便向那颗遥远的星星飞去。我们周围有彗星、流星、星座。飞了8年我们终于接近了那颗星。它已不是无边宇宙中的小星点,而是一个巨大的炽热火球。

我们飞近了另一颗陌生的星球。它隐没在淡蓝色的烟雾中。我们的星际飞行器降落在绿色的丘陵间。处处都是耕作过的田地,还有明亮的楼房——这里竟然还有我们智慧的兄弟们生活着,是多么开心的事啊!

然而马嘶狗吠声打断了我们的美妙飞行。月亮已经升起,照耀着田野和森林,照耀着辽阔的湖面和我们的干草场。湖上笼罩着一片白色雾气。可能遥远的星球上真有美妙的奇景,然而任何地方都没有我们的地球美丽。

当我们的首批宇航员登上火星的时候……

(七年级)

盼望已久的日子终于来到了:我和两个朋友要开启火星飞行。银白色的飞船在阳光下闪耀。我们登上了船舱。地面震动起来——强大的原子发动机已经启动了。我们被紧紧地挤压在座椅上,随后变得轻松起来:我们在船舱里随意悬空飞行,从舷窗外能看到黑色背景上有一个巨大的天蓝色球体,那就是我们的家乡——地球。

飞船一天天地接近火星。它占据了舷窗所能看到的空间的三分之一。我们开启制动器,平稳地降落在火星上。我们的飞船停在一片广阔的平原上。土地是蓝色的,天空是暗紫色的,太阳散发的温暖很微弱。我们走出飞船。星球的表面都被浅蓝色的矮小灌木丛覆盖着,灌木上开着黑色的花。有些凹陷深处闪烁着冰晶。

四周一片寂静。我们发现远处地平线上是一片废墟。于是我们走进黑花丛中,看到坍塌的建筑物和毁坏的机器。这是一座死城。房屋上覆盖着灰烬,街上到处是焚毁了的汽车和直升机,房屋附近有一层薄薄的尘埃。我们走进一幢房子,房间宽敞,窗户很漂亮,墙上有浅浮雕和美丽的画。我们看到一些死尸,深感震惊。他们似乎全是同时死去的。每个人都是在做着某项工作时就遇难了……

这是一颗死行星。火星人由于原子辐射而死亡,他们进行了一场毁灭性战争。不止人,连植物也死了。幸存的只是一些盛开着黑花的浅蓝色灌木,像一块哀悼的大毯子覆盖着整个星体默哀。

我们十分震惊地返回地球。人类啊,接受火星人致死的教训吧!销毁核弹吧!如果战争爆发,我们也将毁灭。可怕的消息使地球人都为之震惊。各国人民都迫使自己的执政者销毁了核武器,于是永久的和平来临了。

春之声

(八年级)

大地从漫长的冬眠中苏醒过来。小草闪耀着青绿色的光彩,草地上弥漫着绿色烟雾。近来每晚我都倾听大自然的音乐。天色淡蓝,傍晚是温暖而寂静的,晚霞宛如初开的紫色玫瑰花。我在傍晚的寂静中细心聆听,听到草地在作响。在不远的什么地方,好像是在池塘边的垂柳旁,传出几乎听不到的声响,它沿着大地、绿色牧场、沟壑传播开来;柳条在微微颤动。这是什么在作响?可能是甘甜的汁液从桦树上滴落在明镜般的池塘水面上,犹如一口巨钟?或者,也许是鹤群从温暖的远方归来,在欢快地歌唱?

童年时期难忘的一天

(九年级)

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大概三岁还是四岁的时候,爸爸到第聂伯河的沿河草场去运干草,我请求他带我去。日落之前我们已经到了草场。父亲卸了车,马儿便到湖边茂密的草地吃草去了。太阳下山了。一群候鸟飞过。什么东西在芦苇里沙沙作响。

父亲装满干草,套好车。天黑了,林中传来夜鸟的歌唱。

我们往回走,夜空繁星闪烁。我感到疲惫,便躺在干草上,星星仿佛离我近些了。不一会儿,我觉得自己不是躺在草车上,而是坐在穿行在蓝色波浪的船上。波浪轻轻地摇着船身,星星若隐若现。忽然间,一颗小星星颤动起来,分散开来——天空出现闪烁发光的点点星火。

波浪摇得我越发想睡觉。干草散发着清香,我闭上了眼睛。眼前出现一片阳光灿烂的草地,蜜蜂在嗡嗡叫,苜蓿开着花。一朵花好像是刚从天上掉下来的一颗小星星。

我醒了。很久想不起我在哪里。星星忽明忽暗,田野里传来蝈蝈的歌声。车子停了下来。我微欠起身子向田野望去,看见地平线上有一个很大的湖。

“这是火焰吗?”我问父亲。

“不,那是月光……”父亲回答。

我们又接着往前走,田野又变成无边无际的蓝色大海。

然后我在家里醒来了。妈妈把我抱在怀里——难道我还这么小?父亲在干草上铺上被褥。我记不起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由于寒冷我又醒了。天空变亮了,几颗稀疏的小星星在苹果树枝后面微弱地闪亮。不知什么地方绵羊在咩咩地叫。我又睡着了,梦见了河流、晴朗的天,水泛起层层波浪,真是游泳的好时光。

我又一次醒过来:太阳高高地升起在苹果树上空,晒在脸上热乎乎的。风吹着树叶沙沙作响。蔚蓝色的天空中漂浮着一朵朵白云。

这是多么漫长的一天啊!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