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的培养与情操的认识-帕夫雷什中学

美的培养与情操的认识-帕夫雷什中学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没有教师描述周围世界美的富有色彩和情感的话语,孩子们是无法认识美的。但是只有在孩子亲眼看到美的情况下,描绘美的话语才会对他产生审美影响。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第一扇窗口。美来源于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的世界。孩子们将终生难忘这一天,每次回忆都会为对大自然美景的新感受增添更浓的情感色彩。

美的培养与情操的认识-帕夫雷什中学

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

人的智力的深入发展是丰富审美需求和审美情感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审美教育的目的是向孩子广泛介绍世界文化成就,介绍人类文化珍品。

我们从学校教育的最初日子起就教导孩子理解周围世界、大自然和社会关系中的美。感知和领会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是审美素养的核心,缺乏这一要素,情感对任何美的事物都会无动于衷。我们竭力把珍惜和爱护美的思想贯穿于学生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他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他的创造、社会活动、道德审美态度、友谊爱情

我们教导孩子,人之所以脱离动物界成为有才能的人,不仅是因为他亲手制作了第一件劳动工具,也是因为他看到了开阔深远的蓝天、隐约闪烁的星辰、黎明和黄昏的瑰丽霞光、预兆风天的血红晚霞、一望无际的原野、晴空飞翔的雁群、清晨露珠映射的阳光、阴霾深秋的绵绵细雨、娇嫩幼苗和淡蓝色的铃兰——看到了并为之赞叹,并开始创造新的美。一旦能面对美发出惊叹,你的心灵也会绽放美。

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他听到了树叶的飒飒低语和草虫的悦耳歌唱,春日小溪的潺潺流水和夏日碧空的百灵啼啭,雪花的沙沙飘落和窗外暴风雪的狂呼怒卷,水波的柔和拍击和深夜的肃穆寂静——人听到了,而且千百年都在倾听这音乐,学会欣赏它的美妙。

没有教师描述周围世界美的富有色彩和情感的话语,孩子们是无法认识美的。但是只有在孩子亲眼看到美的情况下,描绘美的话语才会对他产生审美影响。

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第一扇窗口。所以,我们认为,教会孩子看到和感受美,待他具备这些能力后,则教导他终生保持心灵的赞美之情和善意,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巡游美的世界——游览、远足、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等活动,在我们的美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带领孩子们去田野、草地、池塘、河边、阴郁的树林或山谷、果园。我们需要把随处的美景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我们在春夏秋冬各个季节都带领孩子们游览,让他们看到美是如何产生和展现的。孩子们观察大自然色彩的变幻,聆听大自然的音乐。从初秋到冬季来临,我们多次带孩子到同一地点赏景。他们每次都能观察到树叶色彩的新变化。这种色彩的变幻取决于我们到达森林的时间——早上、中午还是傍晚;取决于天气如何,阳光照射如何,风力如何。因此,每次游览美的世界都有奇妙的发现,如孩子们发现生长在空旷之地的,近旁没有其他树木紧密相邻的枫树橡树,秋季时树叶的色彩变幻最为丰富。我们需要向孩子们解释这种现象,说明这种自然变化是怎么回事,我们告诉孩子们:阳光从各个方向照射树木,这样树叶的色彩就会发生变化。但也有个别檞树直到冬天也不落叶,它的树冠便会变得绚丽多彩。孩子们凝神伫立,对这一美景惊叹不已,感到迷惑不解,但经老师讲解,便心领神会了。

在风和日丽的初秋时节,我们让孩子们关注清新的空气、爽朗的天空和清澈的河水。悄然飘逸的银色蛛丝,苍茫暮色中飞鸣而过的南归雁群,乍寒清晨首次凝现的初霜——凡此种种,孩子们都应予以关注。让学生观赏几种越冬作物幼苗深浅不同的绿色:黑麦的绿和小麦的绿有所不同。孩子们高兴地观赏果园和葡萄园成熟的果实,欣赏翠绿的叶子映衬下的琥珀般的果穗,阳光照射下果树梨树、李树上累累果实的斑斓色彩。在秋季的森林里,我们倾听禽鸟的啼鸣、落叶的沙沙声,窥视池塘里的鱼儿在平滑如镜的水面上泛起的层层涟漪。而只有教师用他的言语向孩子们揭示了周围世界的这一切的美时,孩子才会关注到,才会凝神观赏和洗耳倾听。

唯物主义美学以美的客观性为出发点。美来源于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的世界。但我们需要用理智和情感去认识这个世界。认识和确定美的活动就是多方面的精神生活,也就是从理智上和情感上对自然景致和现象、劳动及道德关系的感知。培养情感也离不开活动,而在活动中处于首要地位的依然是对周围世界的美从理智上和情感上进行积极感知。(www.xing528.com)

孩子在我校生活的第一个秋季,要在森林、田野和草场上度过从清晨到夜晚的一整天。我们挑选一个晴朗暖和的日子,黎明前就抵达村外郊野。伫立凝望绚烂的朝霞,孩子们似乎从未发现天色竟如此美丽,竟有如此迷人的色彩变幻。斗转星移,新的一天来临,朝阳冉冉升起。我们倾听百鸟的苏醒,牧场羊群的咩咩叫,远方田野里拖拉机的轰鸣。我们到森林采集落叶,每个人都奋力寻找色彩最绚丽的叶子。我们在林间空地休息:生篝火,男生拾柴,女生架锅煮饭

日落时分,我们观赏晚霞,观察星辰的闪现,田野、丘陵、牧场及远方地平线上山峦的色彩变化。我们在寂静的深夜倾听夜鸟的啼啭和草虫的鸣叫。孩子们将终生难忘这一天,每次回忆都会为对大自然美景的新感受增添更浓的情感色彩。

孩子们在学校生活的第一秋使我们深信:美乃是善良和热忱之母。孩子们在观赏挂满嫣红果实的一丛丛野蔷薇、残留着几片枯叶的匀称端正的苹果树和初受寒夜侵袭的颗颗西红柿时,这些景物会唤起他对一切有生之物的爱抚关切之情。在他看来,植物是活的东西,当冷风和严寒袭来时,它会冻得难受。孩子便想保护植物不受冻。

冬季则别有一番美景。孩子们欣赏枝头挂满花絮般积雪的树木,赞叹普希金所描绘的雪原上泛起的绯红色光华、一月傍晚的夜色和二月的暴风雪,倾听冬季禽鸟的鸣叫。我们不止一次地走出村外,迎接冬日的朝阳,观赏积雪色彩的变幻,倾听融雪滴水的清脆声响,欣赏屋檐下阳光照射着的晶莹闪光的冰柱。

到春天,孩子们可以看到万物苏醒:首批春天的花朵、初绽放的枝芽、新出土的嫩草、第一只蝴蝶、第一声蛙鸣、第一群家燕、第一响春雷——这一切都焕发着永恒的生命之美,进入孩子的精神生活。当树液开始流动时,我们一连几天带孩子们出门,从土岗上远眺原野的柳丛,看那些灰色枝条如何转眼间显露出一片青绿,几乎每日都在改变色彩。我们还欣赏地平线上隐现的淡蓝色的烟雾和原野上呈现蓝色的山峦。

对孩子们来说,果木盛开鲜花是真正的节日。我们清晨起来,来到校园和果园,欣赏身披雪白、粉红、橙黄色盛装的果树,静听蜜蜂嗡嗡飞舞。我们告诫孩子们:“这些日子不能睡懒觉,要不然就会错过赏景时机。”于是孩子们总是日出前起床,为的是不错过第一道霞光照射挂满露珠的花朵的美妙时刻。孩子屏住气息凝神观赏。若不加以展示和讲述,孩子们自己是不容易留意到这样的美景的。

夏日里,孩子们赞赏滚滚麦浪之美。我们向孩子们展示,小麦如何灌浆成熟,向日葵如何开花,西红柿如何逐渐变红,甜瓜如何变黄。

审美素养的培育和情操的培养从感受和认识美开始。

孩子的心灵应当触及周围世界存在的以及人们为他人创造的一切美好事物,并由此变得高尚。我们三番五次地给孩子们朗读一些艺术作品,如果戈理的《狄康卡近乡夜话》、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柯罗连科的《盲音乐家》、契诃夫的《草原》、普里什文的短篇故事及普希金、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谢甫琴科、列霞·乌克兰因卡、海涅、密兹凯维奇等作家的诗篇。我们认为,朗读赞美自然景色的文艺作品非常有意义。我们选择在跟艺术家描写的景致相近的环境中阅读作品。语言可以帮助儿童更深切地感受自然美的细微色彩,而大自然的美又如同在加深语言在儿童和青少年意识中的情感色彩,使他们更好地领略其中的韵味和芳香。我校为每个年级选择了在相应的自然环境中朗读的作品(或长篇著作的片段)。这种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感情色彩的敏感性,有助于语言更加深入到孩子的精神世界中,成为他们的思维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