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贵州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用贵州民间游戏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贵州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用贵州民间游戏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儿童民间游戏应用于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必要性乌丙安先生把“民间游戏”定义为:“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语称‘玩耍’。游戏是游艺民俗中最常见的、最普遍的、最有趣味的娱乐活动。它主要流行于少年儿童中间和节日里成年人娱乐节目之中。”少数民族儿童民间游戏应用于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儿童发展、课程改革以及传统文化传承三方面。

贵州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用贵州民间游戏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儿童民间游戏应用于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乌丙安先生把“民间游戏”定义为:“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语称‘玩耍’。游戏是游艺民俗中最常见的、最普遍的、最有趣味的娱乐活动。它主要流行于少年儿童中间和节日里成年人娱乐节目之中。”根据乌丙安先生对“民间游戏”的定义,本书把少数民族儿童民间游戏界定为: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产生流传于当地儿童,具有一定形式、规则、内容又可因时因地发展变化的、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以玩耍为目的的娱乐活动。本书主要针对的是贵州这一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儿童民间游戏应用于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儿童发展、课程改革以及传统文化传承三方面。

1.农村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

游戏对儿童的发展有着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儿童发展的各个领域,包括认知、情感、社会性等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概括而言,游戏促进儿童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游戏促进儿童身体的发展主要体现为身体运动游戏的功能,一般而言游戏能提高儿童的运动量,进而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特别是对于患有肥胖症的儿童。游戏促进儿童心理健康也已经被诸多学者意识到,“从情感发展的角度来看,游戏是沟通儿童内部的心理活动与外部现实的桥梁,是自我表现与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手段与因素”[6]

从儿童更深层次的发展需求来看,儿童民间游戏可以通过培养儿童民族认同来增强儿童的存在感,从而达到心理的和谐发展。儿童民间游戏一般都具有丰厚而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等独特的基本属性,是培养本民族儿童民族认同的潜在而有效的方式。通过进一步的思考我们会发现,寻回儿童游戏的文化之根不仅是培养本民族儿童民族认同潜在而有效的方式,更是游戏是否能实现为儿童当下以及未来生活服务标的重要决定因素。至于如何利用儿童游戏具有文化性的特征提升儿童游戏的质量以达到促进儿童发展的目标,一些学者已有了一些较有见解的建议。如邱向琴认为可以将地方特色和角色游戏相融合、地方艺术与表演游戏相融合、地方古今建筑与建构游戏相融合,继承地方经典游戏项目,结合节日丰富地方游戏的内涵,是促进地方文化教育与幼儿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7]

作为游戏的引领者——教师,必须把握住一切机会使儿童游戏更具真实性,根源于现实的生活,服从于儿童特有的生活。至于如何实施,已有学者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例如,有学者提出了原色教育。幼儿原色教育,是回归幼儿生活、基于幼儿本真特点、体现幼儿发展需求(内在、外在)而展开的教育实践活动,目标是促进幼儿生动活泼、健康主动地发展,为他的人生和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靓丽的底色。[8]

2.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求

幼儿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农村幼儿园的课程改革更是如此。贵州省各少数民族发展历史悠久,拥有诸多独具魅力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幼儿园通过儿童民间游戏把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渗透到幼儿园的课程里,无疑给幼儿园课程增添了新鲜血液,丰富了幼儿园课程,也从本质上促进了当地儿童包括艺术修养、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1)儿童民间游戏是民间艺术进课堂的有效途径。

通过少数民族儿童民间游戏把民间艺术渗透到当地农村的幼儿园课程,是丰富幼儿园课程的有效途径,同时实现了传统儿童游戏对民间艺术的传承。调查发现,布依八音又称布依八音坐唱、八音坐弹,系流传于盘江一带布依族聚居地区的民族曲艺南龙古寨的布依八音被誉为“东方民间出土的文物”和“南盘江畔的一朵艺术奇葩”,且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布依八音艺术之乡”。布依八音演出多在民族节日、婚丧嫁娶、乔迁祝寿等场合。走进南龙布依古寨,听到八音奏响,男女老少皆能随乐踏歌起舞。儿童通过在一些场合习得之后也对八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只要有空且大人允许他们就会拿着乐器进行摆弄,有时还会颇有姿势地拉唱起来。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还收集到了儿童在游戏中哼唱的一些民族歌曲,如周明声为南龙这个神秘的古寨写了一首歌——《南龙寨神秘宫》,对南龙古寨进行了唯肖唯妙的描绘:“万峰湖畔南龙寨,人间少有神秘宫!万峰湖畔南龙寨,人间少有神秘宫!参天古榕千姿百态,吊脚楼群辉映其中,古驿石道寨中穿梭,好似散步九宫八卦图。八音坐唱布依戏,民间奇葩活化石,纺纱织布绣美景,秀绣不尽浓浓布依情。南龙古寨卜卦图,南龙古寨神秘宫,你的神秘美景令人向往,你是人间少有的神秘宫。”在当地的幼儿园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把民族曲艺、民族歌曲应用到课程中,用儿童熟悉的民间艺术促进儿童的艺术技能的发展。

(2)儿童民间游戏是民俗风情进课堂的有效途径。

通过少数民族儿童民间游戏把民俗风情渗透到当地农村的幼儿园课程既可以丰富幼儿园课程,同时也是儿童习得民俗风情的有效方式。例如,类似过家家的角色游戏——祝酒歌。儿童通过把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习得的风俗文化如怎样以酒招待客人等一一地在这类游戏中展示出来,从而达到了对该文化的传承。还有另外一个游戏叫“玩山桔”也是这一类游戏。山桔是一种树上结出来的果子,女孩子到山上采集特有的山桔,用石磨推,待山桔变成粉末状后堆积起来或煮来玩。她们通过这个过程生动地把日常生活演绎出来,与同伴组成温馨家然后一起做饭、吃饭。打鸡毛毽(也叫“打鸡”),儿童将芭蕉叶折叠起来呈四方形,用绳子绑紧、剪平。把鸡毛插到里面,也有先把鸡毛绑好再一圈一圈把芭蕉叶缠上去的,然后找一块较空旷的平地即可玩。游戏一般在春节玩,既活跃节日的快乐气氛,增加大家交流活动的机会,也起到一定的锻炼身心的作用。当地村民说还有些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一起玩的时候特意将鸡毛毽打向自己的心上人以表达爱意。通过这个游戏,儿童可以体会布依族相亲相爱的情景。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需求

少数民族儿童民间游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儿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毕竟儿童是民族长远发展的希望;二是儿童民间游戏本身就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1)儿童民间游戏促进儿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斯宾塞指出,在早年时期每一个有文化的人都要经过他的祖先的野蛮时代所表现的性格形态。[9]换言之,个人知识的发生必须以种族知识为基础,游戏是儿童认识知识探索世界的最主要途径,因此儿童的游戏也不可避免地以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底色。游戏是儿童的基本生活方式,儿童在游戏中成长,儿童通过游戏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活载体。儿童在对民族传统游戏的演绎过程中会把民族文化进行活化,儿童对民族传统游戏的反复实践,实际上就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次次再现,从而使得民族传统文化不再局限在必须要通过文字等物质形式来传承。[10]张新立认为儿童民间游戏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民族历史和文化、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这三个方面。[11](www.xing528.com)

首先,民族历史和文化是民族认同感的重要基础。儿童通过对民族传统游戏的反复实践,能在愉快而轻松的气氛中了解和熟悉本族人民创造的历史文化。比如南龙古寨的孩子们在玩祝酒歌游戏时就运用一些模拟的道具如酒杯之类的,根据分配好的主人和客人两种角色,按照自己的角色游戏起来:“客人”来到“主人”的家里,“主人”端起酒杯给客人并且唱布依族的祝酒歌,歌词大意是“客人来了/我们来敬酒/谢谢客人来到我们家乡旅游”。“客人”稍做推辞就接过酒杯喝酒,有些“客人”还扮出醉酒的状态。在祝酒歌这个游戏中儿童就很好地把布依族人民热情好客和喜欢用美酒款待客人的民族传统文化生动地展现出来。

其次,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条件。如南龙古寨的一个流传较为广泛的民族游戏就是谷草毽。这个游戏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游戏材料,谷草毽的材料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更换,每个季节所用材料不同,如是稻草收割季节就用稻草,没有稻草时则用山上的其他树叶等代替。古寨的儿童就可以在寻找这类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很好地认识和把握本民族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从小就熟悉和掌握本地区、本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而提升其民族认同感。

最后,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儿童在游戏中总会时不时涉及布依族的八音、刺绣等优秀民族文化,而在这些游戏中无处不折射出儿童对这些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2)儿童民间游戏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传统儿童游戏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手段,儿童通过传统游戏实现了对传统民族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宗教、民间艺术、神话与传说以及伦理道德等具体文化要素的传承。例如传统儿童游戏对宗教的传承。许多原始宗教信仰仪式是传统游戏活动的起源。万物有灵观念是形成原始宗教信仰的思想基础,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及原始巫术等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发生的。[12]例如,传统儿童游戏传承了民族的图腾崇拜。布依族几乎每家每户都挂着一个牛头,体现了布依族人对牛的一种敬畏及崇拜,儿童在游戏中也用其他的东西作为牛头的替代物来进行游戏。民族的自然崇拜也在儿童游戏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自然崇拜在原始社会很盛行,其对象主要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界和自然物,如日、月、星、云等。进入文明时代后,自然崇拜的影响还继续存在,如南龙古寨关于夫妻树的传说一直流传,人们基于对夫妻树的崇拜常常在节日祭拜祖先走过路过夫妻树时点上香火进行祭拜。儿童在游戏中也常常会这样,甚至并无任何的游戏情节而只是路过时也向夫妻树拜一拜。

(二)儿童民间游戏应用于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可能性

1.儿童民间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文化底色

传统儿童游戏根植于传统文化。例如黔西南苗族布依族的传统儿童游戏具有该民族的文化特性,这是毫无疑问的。人创造了文化,也许正如胡伊青加所说,是游戏创造了文化。[13]我们可以看到南龙古寨的儿童通过游戏把民族的传统文化很好地再现了出来。比如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儿童们可以在游戏中扮演日常生活里父亲母亲对儿女的教育过程;可以有模有样地把奶奶织布的手势学出来;可以把相亲对歌的情节生动地再现,而这些都是本民族儿童民间游戏对该民族文化特性的最直接的展现及传承。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南龙布依族传统儿童游戏具有跨文化性,也就是游戏中会出现非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成分。比如现在的儿童在游戏过程用到的游戏材料很多是来源于现代化城市的玩具,比如橡皮筋、毽子、塑料飞机、遥控小汽车等。有学者认为汉语的“游戏”一词在远古是分而言之的。从字源和古人对“游”字的应用来看,游是有根的动荡或飘荡,轻舞飞扬,强调轻松和动感,但与其根源不弃不离。[14]因此,南龙布依族的儿童民间游戏即使会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增加其他民族的游戏成分或存在各民族游戏之间相互渗透的情况,但其文化的根本还是在于本民族的源远流长的布依族文化,因为这是游戏的根。

可见,儿童民间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文化底色,本民族传统文化是儿童的根,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儿童民间游戏同样也是。本民族儿童对本地区儿童民间游戏的熟悉与心理上的依赖使得儿童民间游戏应用于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得以实现。

2.儿童民间游戏教育化拥有天然的资源

宏观上说,文化当然与人类生活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关。儿童游戏的发生和发展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山区、农村、城市等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得儿童的民间游戏带着鲜明的自然生态文化特点。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南龙古寨儿童传统游戏中的借助器物类游戏借助的器物都是自然环境里原生态的材料,比如树枝、芭蕉叶、山上的野果、泥巴等,而这些都是南龙古寨自然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在民间游戏中使用的这些材料就是该地的自然生态给儿童游戏所需的最佳馈赠。农村幼儿园如果把这些儿童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实现儿童民间游戏的教育化,实际上无意识中也就把这些儿童民间游戏所用到的天然的、物美价廉的教具、玩具原材料也搬到了幼儿园。至于天然原材料对儿童发展的作用,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探讨,这里就不再论述,但不可否认的是儿童民间游戏进幼儿园教育活动给幼儿园带来的天然材料和资源的价值是无限的。

3.教育活动游戏化符合儿童的天性

游戏对于儿童而言,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儿童从游戏中学到很多。汉斯指出:“游戏作为一种活动会不断产生新的情境,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一开始的旧的游戏。”对儿童而言,真正的学习很少发生,正是这种新的游戏情境让儿童的学习不断发展,正是从教学和外加的学习的束缚中释放出来的东西,才真正称为游戏。[15]由此可见,幼儿教师必须要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实施教育活动,把游戏作为儿童展示行为的过程和模式,实现教育活动的游戏化,使得教育活动符合儿童的天性。

“重读书,轻游戏”的文化氛围、功利化的教育价值取向,使得儿童的游戏往往得不到大人们的重视,儿童游戏的权利也得不到保障。如莫伊蕾斯所言,“成人游戏和儿童游戏的最大区别是:儿童游戏是为了面对现实世界,而成人的游戏则是为了逃避现实世界!”[16]我们成人应该做个反思:不让儿童游戏,他们该如何面对现实世界?犹如当成人被现实世界压抑到喘不过气来,试图通过游戏来得到释放、喘息时,不让你玩游戏,你又该如何面对现实世界?儿童民间游戏符合儿童的天性,所以教育活动游戏化势在必行,这也造就了儿童民间游戏应用于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