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增设语孟类——国学而立集

增设语孟类——国学而立集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及至陈振孙《郡斋读书志》,《孟子》方跻身于经,并与《论语》合曰“语孟类”。《孟子》在目录学中的这个变化以及“语孟类”的增设,也有它政治上的渊源背景,即学术界所谓的“孟子升格运动”。在《送王秀才序》中,韩愈进而认为“自孔子没,群弟子莫不有书,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故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13]。

增设语孟类——国学而立集

自刘歆的《七略》开始,《论语》一直是附录于六艺,《孟子》则归于诸子儒家类;嗣后四部法演成定势,便各自分厝于经、子。及至陈振孙《郡斋读书志》,《孟子》方跻身于经,并与《论语》合曰“语孟类”。《孟子》在目录学中的这个变化以及“语孟类”的增设,也有它政治上的渊源背景,即学术界所谓的“孟子升格运动”。

“孟子升格运动”始于8世纪中,到13世纪中基本结束,历经近五个世纪。揭开其序幕的倡导者是唐末的韩愈,他最先把孟子名字升到孔子之后,与“古圣先王”相提并论,并首次提出儒家“道统”说。在《原道》中,韩愈谓:“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读荀子》中又云:“始吾读孟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易行,王易王,霸易霸也。以为孔子之徒没,尊圣人者,孟氏而已。”可见,韩愈鲜明地提出了一个传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直至孔子、孟子的道统,认为这是儒家之正源。在《送王秀才序》中,韩愈进而认为“自孔子没,群弟子莫不有书,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故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13]

我们知道,唐朝是儒、道、佛三教并辉的时代,道教因李氏王室之扶持,其发展情形自不待言;而佛教由于自身高深精妙的义理体系,尤呈咄咄逼人之势。韩愈是坚定的儒家道统卫护者,为巩固和服务于大一统中央政权,拒正佛教炽盛所造成的某些消极影响与道教的畸形冲击,他当然要挺身疾呼尊儒以排佛、道。《与孟简尚书书》谓:“扬子云曰:‘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夫杨、墨行,正道废……孟子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然赖其言,而今之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可知韩愈以为孟子是有辟“异端邪说”的“卫道”之功的,这与他自觉担当复兴儒家大任而“辟佛”“拂道”的精神理念恰好相应和。因此,韩愈以孟子思想的继承者和捍卫者为己任,以直比孔孟的勇气和胸襟冀图薪传儒家大道,并敢于自言“如使兹人有知乎,非我其谁哉?其行道,其为书,其化今,其传后,必有在矣”,“释老之害过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自后。呜呼,其亦不量其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虽然,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14]值得注意的是,韩愈这种担负历史使命的决心,固然出于己意,然而其时之人亦实尝寄望于他[15];可见韩愈与佛、道针锋相对的斗争,以及他恢复、重振儒学的努力,是一桩人心所向的意义重大的伟业,故其“尊孟”受到身后儒士极大的赞扬和推崇[16],踵继以续而致力于“孟子升格运动”者层出不已。

北宋以降,力尊孟子的学人渐多,如范仲淹欧阳修、孙复、石介、张载二程等。不过,虽然这些人“对孟子升格运动都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但因为他们都是学人,没有实际权力,他们的努力只限于学理和舆论方面,而要把孟子升格运动推向实际,产生实际效果,还必须要有一个真正掌握实权的人。历史提出了这个要求,也创造了这个人物,满足了这个要求,这个人就是王安石[17]。王安石一生服膺孟子,认为“孔孟如日月,委蛇在苍冥;光明所照耀,万物成冬春”。他把孟子引为千古知己,写了很多的诗来赞扬孟子,如《孟子》一诗称:“沉魄浮魂不可拾,遗编一读想风标。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18]王安石的“尊孟”为时人所一致公认,其政敌范纯仁就曾在这一点上谴责过他[19];此外,与其声息相通的“新学”中人也对《孟子》多有研究,如王安石连襟王令著有《孟子讲义》五卷,门人龚原撰有《孟子解》十卷。特别要指出的是,王安石不止思想上“尊孟”,更重要的是他是变法领袖人物,故而“利用掌握的国家权利,使孟子升格运动得到朝廷的支持,孟子升格运动在付诸实行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就的进展”[20]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王安石实行变法,朝廷于二月首次将《孟子》列入科考科目,正式以《论语》《孟子》同科取士,“罢诗赋、帖经、墨义,士各占治《易》《诗》《书》《周礼》《礼记》一经,兼《论语》《孟子》。每试四场,初大经,次兼经,大义凡十道,后改《论语》《孟子》义各三道。次论一首,次策三道,礼部试即增二道”。“熙宁七年,判国子监常秩等请立孟轲、扬雄像于庙廷,仍赐爵号”;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十月,从吏部尚书曾孝宽奏请,“封孟轲为邹国公”,孟子首次受到官方诏封,被皇帝赐以“公”的爵位;次年(1084)五月,从晋州州学教授陆长愈奏请,官方首次批准允许孟子配享孔庙,“以孟轲配食文宣王,封荀况、扬雄、韩愈为伯,并从祀”。“政和三年,诏封王安石舒王,配享……以兖国公颜回、邹国公孟轲、舒王王安石配享殿上。”政和五年(1115),政府方面正式承认兖州邹县所建之孟庙,“诏以乐正子配享,公孙丑以下从祀,皆拟定其封爵”[21]。从上述这一系列的史实可以看出,“孟子升格运动”在王安石变法期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高度,取得了极为卓著的成就。尔后于“孟子升格运动”之功尤巨的朱子尝谓“孟子配享,乃荆公请之”[22],因此,在韩愈揭示孟子精义要眇并高张“尊孟”大旗之后,王安石(包括其“新党”)亦被一些学者们誉为“实在堪称是孟子升格运动中之第一功臣”[23]。而这——细味其潜衍之蕴义——我以为则是目录学中《孟子》一书由“子”入“经”绝不可忽视的政治因素。

南宋渡江“偏安”,“孟子升格运动”实际已入尾声;尽管王安石“新学”遭到了排斥,其“尊孟”取向却为执政者所全盘接受。此时理学愈加盛行,“尊孟”成了流行的学术倾向,“东南三贤”中的吕祖谦、张栻二人与陆象山“心学”等,均为传播宋代理学和扩大孟子影响发挥了一定作用。孝宗淳熙间(1174—1189),当时集大成之最富影响的理学家朱子,将《论语》《孟子》与《礼记》中《大学》《中庸》篇合编为“四书”,倾致一生的精力钻研,撰作了《四书章句集注》一书;又著有《四书或问》。朱子综合参照前人的注解,广征博引,将“四书”纳入理学的轨道,既重视文字诠释,也重视发展义理。在《孟子集注》中,朱子“征引前人和当代注解《孟子》者30余家,约320条,不仅阐发了其宇宙观认识论、政治论、教育论等,而且对孟子的概念、范畴等作了颇为精当的阐释,更多地注意从整体上把握孟子的思想体系,而不斤斤于字义、名物、制度的孤立繁琐考证,其文字洗练,辨析精微,是自汉代赵岐以来较好的注本之一”[24]。因此,这本书不仅受后世学者极其重视,成为学人的必读书目,亦为执政者所推崇。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朝廷下诏褒赞朱子对孔孟儒家的颂扬,称“朕惟孔子之道,自孟轲后不得其传,至我朝周颐、张载、程颢程颐,真见力践,深探圣域,千载绝学,始有指归。中兴以来,又得朱熹,精思明辨,表里浑融,使《中庸》《大学》《语》《孟》之书,本末洞彻……其令学官列诸从祀,以示崇奖之意”[25],正式承认程朱“道统”上接孔孟。打这儿往下,《四书集注》被历代王朝钦定为正宗经典,科考以其注释为立论根据之重要内容,翻刻是书者不可胜数,对扩大孟子对后世的影响发生了重要作用。另外,经过了执政者如此一番的提倡、表彰,《孟子》作为“四书”之一,地位已超过“五经”,成为与《论语》齐等的儒家经典。所以,按时代顺序来讲,朱子是除韩愈、王安石之外“孟子升格运动”的第三人,其“综合前人和当代人之说,全面阐发了孟子的学说,将孟子在宋代的影响扩大到前所未有的程度”[26];而于后世“尊孟”之影响,则较诸韩、王更有过之。

回顾来看,《孟子》一书自唐迄宋,从韩愈到朱子,四百余年内,逐渐地从诸子百家列身于儒经“四书”。因儒贤(韩愈、朱子)学理上的探抉申明,更主要的是由于皇权政治上的官方提举,《孟子》无论在学术界(“义理”层面)还是在世俗界(“礼教”层面),都获得了几与《论语》平起平坐的地位。虽然孟子所标示的民生王政并未完全为隆抬他的执政者所实现,但他却承蒙了较多政治上的“优待”(在这一点上,荀子远不能与孟子匹比),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亦折射出古人对《孟子》一书奥蕴的感识体认。因此,差不多与朱子陈《孟子》大义的同时,著名目录学家陈振孙撰作《直斋书录解题》,正式从目录学上将《孟子》一书由“子部”升格入至“经部”,与《论语》合曰“语孟类”。陈氏是书无总序与大序,惟于增置之类目恒略加按语(“小序”),以告其由,而“语孟类”序中的寥寥数笔,便是给《孟子》一书由“子”入“经”的最扼明解释:“自韩文公称孔子传之孟轲,轲死不得其传,天下学者咸曰孔孟。孟子之书固非荀、扬以降所可同日而语也。今国家设科取士,《语》《孟》并列为经,而程氏诸儒训解二书,常相表里,故今合为一类。”“今国家设科取士,《语》《孟》并列为经”,其中之政治因素不言而喻。陈振孙的这几句话,岂不适可作为我们上述“孟子升格运动”的一个简要纲结吗?从今以后,《孟子》一书便一直被“尊置”在“经”部;也正是大抵从这个意义上讲,“孟子升格运动”至此才被学者们视为基本完成。

以上论王俭的《七志》与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其实,政治于中国古代目录学之影响,不仅独见于私家目录,即如官簿亦可见其痕,且在某种程度上因政府的参与和组织而更甚于私家著述。兹以《七略》与《隋志》稍引析之。《七略》中,《六艺略》居首类,《诸子略》内,儒家又排第一位:这都体现了汉王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要求。建元五年(前136),五经博士立,《诗》《书》《易》《礼》《春秋》为“法定”儒家经典,儒家成为官学,经学(儒学)则成为此后中国文化之“体”。“整个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的内涵虽时有变化,但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始终处于独尊的地位,因此儒家经典、儒家学术著作在古代目录中首屈一指的地位也始终没有动摇过。”[27]所以,刘歆《七略》的上述动作,当是“独尊儒术”的一种手法。余嘉锡先生认为此“非其义也”[28],但未详论;我们认为,这应是不宜忽略的一点因素。至若《隋志》道佛二家的置目,则无疑是政治影响的直接结果了。查《隋志》道佛二家,道经凡三百七十七部一千二百一十六卷,佛经一千九百五十部六千一百九十八卷,然则道经却置目于佛经之前,什么原因呢?我认为,这是李唐力崇道教的体现。隋唐时期的道教,延接南北朝佛道相争余绪,继续向着官方化方向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老子崇拜成为道教主流。唐朝建国后,李氏皇室因与北方少数民族渊源较深,迫于门阀士族社会压力,遂标榜自称乃老子李氏后裔。贞观十一年(637)二月,唐太宗扬道抑佛,下“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朕之本系,起自柱下。鼎祚克昌,既凭上德之庆;天下大定,亦赖无为之功。……自今已后……至于称谓,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庶敦本之俗,畅于九有,尊祖之风,贻诸万叶。”[29]唐太宗还命卢思道校定《老子》,并且刻石与“五经”同列,又指示玄奘将《老子》翻译成梵文介绍到国外。在此推动下,自唐初以来遂不断地有人为《老子》作注疏,著名者如孙思邈魏徵、成玄英、李荣等,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唐代道教经学。因此,《隋志》道、佛先后决非撰者信手所为,具含着上述深刻的历史政治背景。主修《隋志》的魏徵,即曾替《老子》下过注疏,这正如纪昀对宋学抱成见而显露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李唐尊道的政治制策影响到魏徵的思想认识亦必定会在《隋志》中有所反映。道先佛后的目录设置,便是最好的说明。所以,无论私家目录,抑或官簿,都可能会受政治影响,本文的上述部分已经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刚谨按:此文发表于《四川图书馆学报》,2007年第1期,为当年硕士学位论文之一部分,初稿完成于2001年10月22日,愧蒙业师张新民先生呕心沥血亲笔逐句批改,小至字词标点,大到段落布局,至今思之念之不觉泫然而情动于中,特此叩谢!)

【注释】

[1]余嘉锡:《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144页。

[2]余嘉锡:《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144页。

[3]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3页。按:本段所引,多据唐先生之考核论证,详见其中《魏晋南朝的君父先后论》一文,不另出注。

[4]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5页。

[5]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33、436、683、685页。

[6]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83、685页。

[7]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36页。

[8]俭撰《七志》之时间,王重民先生考证详确,今从其说。参见《中国目录学史论丛》,中华书局1984年版。

[9]王重民:《中国目录学史论丛》,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8页。

[1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7页。

[11]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页。(www.xing528.com)

[12]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7页。

[13]韩愈著,童第德选注:《韩愈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19、238、257页。

[14]严昌校点:《韩愈集》,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32、233、195页。

[15]任继愈先生主编之《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论有张籍于《上韩昌黎书》中希望“聪明、文章与孟轲相若”的韩愈能站出来“兴存圣人之道”,从而光大儒学,抵斥佛道。详其书第534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6]按:徐洪兴先生所著《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对李翱、皮日休于韩愈“尊孟”思想之继承与发扬,用笔甚详,见其书第97~99页。又可参考任继愈先生主编之《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7]杨泽波:《孟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18]王安石著,秦克、巩军标点:《王安石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558页。

[19]陈邦瞻编《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30页),卷三十七《王安石变法》纪范纯仁言:“安石……尚法令则称商鞅,言财利则背孟轲,鄙老成为因循,弃公论为流俗,异己者为不肖,合意者为贤人。”则纯仁亦“尊孟”,惟因政见之异,执荆公之矛刺其之盾耳。

[20]杨泽波:《孟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21]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173、3618、2548、311、2551页。

[22]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294页。

[23]按:如徐洪兴先生《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9页);杨泽波先生《孟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亦持此论。

[24]王其俊:《亚圣智慧——孟子新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74页。

[25]毕沅编著,“标点《续资治通鉴》小组”校点:《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4630页。

[26]王其俊:《亚圣智慧——孟子新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73页。

[27]徐有富、徐昕:《文献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

[28]余嘉锡:《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2页。

[29]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8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