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戏曲与当代生活:脱节现象

戏曲与当代生活:脱节现象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个艺术日常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时代,集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之大成的戏曲,被时代和大众逐步边缘化。从时代的本质来讲,戏曲与当代社会的相悖,表现在戏曲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中国戏曲诞生在古代社会,反映了当时社会形态下人民的现实生活,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审美体现。我们所生存的21世纪交通发达、通讯便捷、信息爆炸,日新月异,已经和戏曲所反映和体现的时代和社会生活内容相去甚远。

戏曲与当代生活:脱节现象

无可否认,当代的审美本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社会进入了大众文化恣肆的后现代社会,快餐文化、读图时代是对当今时代的表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年轻的一代手捧MP4,随时随地看电影、看韩国电视连续剧,在电脑上玩“帝国时代”网络游戏,足不出户,可以乐在其中。在这样的时代,一切都走向扁平化,审美走向日常化。

在古代,文学艺术美学范畴的事物是少数阶层才有的特权,在东方和西方都是如此。在中国古代,是士大夫阶层,他们衣食无忧,才有闲情逸致去舞文弄墨,摆弄艺术品,欣赏艺术演出等。而到了近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和民主的推进,艺术和美学不再是少数特权阶层的专利,艺术开始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他的著名的“诗意地栖居”,福柯提出“审美的生存”。“在19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或是看歌剧,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成为商品……总之,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性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10]

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们这个所谓“消费社会”之下的新状况——高尚的消解,雅与俗的边缘的模糊,美与丑概念对立的取消和精英文化的去中心化。

超现实主义画家杜尚的那一幅著名的名为《带胡须的蒙娜丽莎》的绘画作品,足以为“高尚的消解”加以注脚。大家都知道文艺复兴三巨匠之一——达·芬奇的惊世名作《蒙娜丽莎》,它让无数世人痴迷,画上美人蒙娜·丽莎的微笑令多少人神魂颠倒,被一致认为这是从古至今世上最迷人的有无限魅力的微笑。甚至据说纳粹的枭首希特勒在战火弥漫、炮声隆隆中,也要在地下室中品味这笑容。据说当初达·芬奇创作这幅作品时,也颇费了一番苦心,为了让模特始终处于愉快的心境,以保持那份特别而迷人的微笑,专门雇佣乐队在旁边演奏优美的乐曲,还请人在一旁朗诵古典诗歌等,才创作出这幅经典之作。而到了杜尚的手中,这位画家直接将达·芬奇的作品进行了简单廉价的复制,在复制品上,毫不留情地随手画上了两撇山羊胡子,更甚的是,还在画的下面标注了:“L.H.O.O.Q”的名称,这些字母是“她的屁股热烘烘”的首字母。至此,传统和古典的尊严已荡然无存。

再以雅文学与俗文学为例来讲,雅文学代表文化精粹,在文化中处于高人一等的位置,有着一套自己的评价标准和操作规则,而俗文学与之相反。在现代社会中,俗文学掀起了一个变革风潮,将雅文学所鄙夷的、认为不屑一顾的东西反当成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并且俗文学借助于现代社会的文化市场化、产业化的经营,大规模地复制,在数量增长的条件下,逐步摆脱过去那种受到雅文学引导,而自身没有独立的美学追求的被动状态。“美国学者麦克唐纳指出这一文化类型中包含了具有颠覆性的倾向,他说:优秀的艺术同平庸的艺术竞争,严肃的思想同商业化的俗套形式竞争,胜利只能属于一方,在文化流通中和货币流通中一样,似乎也存在着格雷欣法则,低劣的东西驱逐了优秀的东西,因为前者更容易被人理解和令人愉悦。格林伯格写道:‘庸俗低劣之作的特殊审美品质,就在于它是一种被欣赏者事先消化了的艺术,使他不必费神,向他提供某种最简便的艺术愉悦,这就绕过了在真正的艺术中需经过努力才可理解的难点’,因为庸俗之作已在其内容上包含了欣赏者的反应。所以,《艾迪·盖斯特》或印第安情诗,就会比T.S.艾略特莎士比亚的作品更有诗意。麦克唐纳在这一论述中表达了一种对于大众文化的鄙视,但是他确实说到了作为大众文化的俗文学,在对受众阅读效果上的适应和投合。”[11]学者和专家往往自然地站在雅文学一边,因为它具有更丰厚的文化积淀,也与专家的学问基础相吻合。然而当前俗文学有着更广泛的受众,在艺术市场上有着更大号召力,而且雅文学的标签往往只认定社会上的少部分人为知音,从而造成了大众的排斥心理,而俗文学则以平易近人的态度肯定民主与平等的思想,认定社会上各种人都有亲近文学的权利。

20世纪大众文化的崛起,正配合了日常生活层面在审美意义上的凸显。知识精英所标举的一套人文关怀和浪漫精神,与百姓的生活过于疏离,大众文化却因为肯定人生的平凡性、世俗性,强化了大众的现实欲望和追求,而直接切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领域。“理想、憧憬、权威慢慢回落到日常中,生活原生态审美的零散、琐碎成了文本的话题,平民人物与平凡事件成了聚焦的中心,大众文化正是以其充分生动的当下关怀,完成了对日常生活层面的积极凸呈和对‘诗意栖居’的消极背离。总之,大众文化的兴起对经典美学构成了严重的挑战,促使美学范式发生转换,迅速走向世俗化。”[12](www.xing528.com)

中国社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美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审美向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渗透,全面进入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阶段。在这个艺术日常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时代,集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之大成的戏曲,被时代和大众逐步边缘化

从时代的本质来讲,戏曲与当代社会的相悖,表现在戏曲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中国戏曲诞生在古代社会,反映了当时社会形态下人民的现实生活,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审美体现。但时至今日,我们的社会经过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经过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经过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进入网络时代。我们所生存的21世纪交通发达、通讯便捷、信息爆炸,日新月异,已经和戏曲所反映和体现的时代和社会生活内容相去甚远。

首先,从题材上来讲,传统戏曲多半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从思想上讲,常常是宣扬封建伦理、三纲五常,这些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非常遥远,有些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年轻人难以领会和接受。比如,四大名剧荆、拜、刘、杀之《刘智远白兔记》中李三娘哪怕受尽兄嫂的折磨,也苦等10年杳无音讯的刘知远的行为,现在有些年轻观众就表示很难理解和相信;《琵琶记》中赵五娘的高尚和朴素的品质固然让人敬佩,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也不太认可。人们看戏常常希望从中得到教益或者关照自己的现实生活,而戏曲所反映的时代和生活让观众感到离自己所生存的时代和现实非常遥远。现在的年轻人往往喜欢话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当代话剧多即时地对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关照和反映。比如上海现代人剧社的保留剧目《单身公寓》,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代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观,受到青年白领的喜爱和共鸣,几度重演,均收到非常好的演出效果,也获得了良好的票房。有喜爱这部话剧的白领,到剧场反复看了6场,并且找到话剧的制作人,激动地拉着他的手跟他说,觉得这部话剧太真实了,简直就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还有像《武林外传》、《罗密欧祝英台》、《万圣节游戏》等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话剧剧目,虽然有的是穿古装,还有的是外国戏,但是它们的题材、思想、表达方式都是现代的,深合现代人的心理和思维方式,让当代观众看了或忍俊不禁、或开怀大笑、或发人深省、或恍然大悟,都受到青年观众的追捧和喜爱。

其次,从外在形式上讲,戏曲也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比如,戏曲的语言多为诗词古文,不像现代语言这样容易为现代人听懂,需要配备字幕,但即使配备有字幕,也仍然需要有一定的古文修养才能明白其文字含义。这就像西洋歌剧在中国同样并不太受到太多观众的青睐,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语言障碍,语言听不懂,阻碍了中国观众对歌剧的理解。再加上中国的戏曲还有方言的问题。中国疆域辽阔,形成了全国各地众多方言,而且很多方言的差别很大。中国的300多种地方戏曲是在各地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听不懂当地的方言,自然就不太能理解和欣赏当地的戏曲,因此,方言的问题也阻碍了戏曲的传播和流布。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除了演员大段的唱以外,戏曲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些戏曲化的身段,并不时穿插一些舞蹈,但是这些身段和舞蹈也早已不是现代的语汇,在年轻人眼中比较老套,与现在年轻人喜爱的节奏铿锵、鲜活明快的霹雳舞、恰恰、啪啦啪啦舞等大相径庭。

因而总的来讲,从时代的审美本质出发关照戏曲的形式和内容,不难发觉它们与当今时代相对脱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