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教育微思考:追问的教学策略与学生自主学习

语文教育微思考:追问的教学策略与学生自主学习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追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策略。通过追问,使学生在课堂上经验的内容更加丰富、深人和精致,并具有面向未来和生活的拓展空间,发挥经验对未来生活的指导和影响作用,这是经验内容的优化。“追问”可以满足学生自我发现的需要。“追问”具有探究和发现性,容易激发和满足学生探究和发现的欲望。

语文教育微思考:追问的教学策略与学生自主学习

追问好比一条引渡的小船,以疑问激起学生开展正确而深人的思考,引导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升学生的认知潜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1.“追问”,在动态中关注、把握学情

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中说:“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只有儿童提供了标准。”他在《教育哲学》中指出:“教育的第一个应该注重之点,是儿童在没有教育之前,有一种天生的本能、情性和冲动。教育就应该以这些东西为依据,为基础,不然便没有教育可施。”

构建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主张“全面分析学生基础”:不仅关注学生的原有基础,还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及学之后学生应该达到的程度,从单一、静态、机械的学情分析到完整、多维、动态的学情分析。

“追问”,要求教师在动态发展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并能随机应变地对学生思维作即时的疏导、点拨。“追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策略

学习舒婷的《致橡树》,提问:木棉对橡树说什么?“我”(女性)想对“你”(男性)说什么?以展示学生的阅读初感。在学生明白诗人通过“木棉树”的自白表达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崭新爱惰观的基础上,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师:《简爱》中有这样一段著名的台词:“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完全跟你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对平等、独立的爱惰的呼吁,与本诗有什么不一样?

生1:《简爱》是直抒胸臆;舒婷是借树的形象来表达,显得比较含蓄。

师:那铜枝铁干、傲岸挺拔的橡树和开着红硕花朵的高大的木棉,本来毫不相干,诗人巧妙地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给予人格化的描写,暗示伟大而坚贞的爱惰。在诗歌中,爱惰常常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

生2:落花有意,流水无惰。李清照有诗句“花自飘零水自流”。

生3:红豆。“此物最相思,愿君多采撷。”

生4:春蚕、蜡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师:舒婷自己说“花与蝶的关系是相悦,木与水的关系是互需,只有一棵树才能感受到另一棵树的体验,感受鸟们、阳光、春雨的给予”,诗人敏感地发现了诗的美,找到了抒惰的突破口。然而“树”不是舒婷的独创,你还知道哪些作品也是以“树”喻爱惰的?

生5:《孔雀东南飞》中有“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生6:《长恨歌》中有“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生7:席慕容也有一首《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惰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

师:这些树与舒婷的“木棉”有什么不一样?

生8:还是有依附和奴性,而木棉是自尊独立的。

杜威说:“课堂教学可以分成三种:最不好的一种是把每堂课看作一个独立的整体,不要求学生负起责任去寻找这堂课和同一科目的别的课或和别的科目之间有什么接触点。比较聪明的教师注意系统地引导学生利用过去的功课来理解目前的功课,并利用目前的功课加深理解已经获得的知识。……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

通过追问,使学生在课堂上经验的内容更加丰富、深人和精致,并具有面向未来和生活的拓展空间,发挥经验对未来生活的指导和影响作用,这是经验内容的优化

2.“追问”,从显性到隐性,从感性到理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追问”可以满足学生自我发现的需要。“追问”具有探究和发现性,容易激发和满足学生探究和发现的欲望。“追问”提供学生接触新材料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更有效地引发学生获得发现和获得新知识的愉悦和快感,获得“我能行”的自我认同感。

学习范仲淹岳阳楼记》,追问:滕子京为岳阳留下了什么呢?

生1:他留下了一座岳阳楼。

生2:他留下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政绩。

生3:他留下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阔胸怀。

师:那古楼上写着“不以物喜”。他是不以物喜的。他在岳阳的三年,承前制,重修岳阳楼;崇教化,兴建岳州学宫;治水患,拟筑偃虹堤。三年治政,成就三件大事,此君足矣!他却不能喜,“负大才,为众所嫉”,他如何喜得?

古楼上还写着“不以己悲”。一个负罪的贬官,仕途的失意,人生的坎坷,要消沉当可消沉,而这位滕公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上任一年便“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当岳阳楼重修落成之日,滕子京“痛饮一场,凭栏大恸十数声而已”,可见其忍辱负重仍励精图治的惨淡心境。男儿有泪不轻弹,这哭声是何等的悲怆!

生4:滕子京也是范仲淹所谓的“古仁人”,他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师:有人说,只要心中有太阳,人生就不会有雨季。这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请以下面的句式做进一步的阐释:(www.xing528.com)

人生之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在“霪雨霏霏,连月不开”的日子里……在“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日子里……

生1:人生之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在“霪雨霏霏,连月不开”的日子里,我们要在心中守一盏花,任凭风吹雨打,也不会凋零。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是绽放前的辛酸,是辉煌前的历练。要知道,在山穷水尽之时,再迈一步,便是柳暗花明。在“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日子里,我们要在心中放一台镜,任凭落花飘絮,也不会染上尘埃。这是繁华时的朴素,是沉迷时的清醒,是成功时的谦逊。要知道,山峰总有迂回,道路总要转弯。保持平和的心态,才不会在大起大落间迷失自我。

生2:人生之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在“霪雨霏霏,连月不开”的日子里,我们要有范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阳光心态,陶潜“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感悟,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乐观豁达,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坦然坚定。只要我们伸出双手,便能掬起一片阳光,将它洒在心底。在“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日子里,我们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要有“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的积极进取。我们不懈怠,扬帆再起航,迈向新目标。

……

杜威在《学校与社会》指出:“儿童已经具有旺盛的活动力,教育上的问题在于怎样抓住儿童的活动并予以指导。通过指导,通过有组织的使用,他们必将达到有价值的结果,而不是散漫的或听任于单纯的冲动的表现。”

生命就像一块沉没的木炭,“追问”就是最好的“点燃”;学生的脑袋是一枚金矿,“追问”就是最好的“挖掘”。

人非生而知之者,语文课堂教学就是作为“先知”的教师去唤醒作为“后觉”的学生的过程。苏格拉底让哲学从天上来到人间,靠的就是“问答术”——诘责对方,为自己立论。也许我们从中会得到启示:第一步,讥讽,先让对方摆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改变立场,最终承认自己对这个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然后引导对方自己找到“正确意见”的办法,苏格拉底称之为“帮助真理出世的催生术”。接着,进人到“归纳”和“下定义”,就是从许多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然后给这一共性冠以一个名称(概念)。

感觉”是人认识事物的初始阶段,人对事物的认识是由感性到理性的,对于“感觉”的东西,我们应该学会给它加热、升温,乃至让它发光,成为自己独有的“特色”,“追问”就是一种很好的加工。

3.“追问”,让知识结构化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问得好即教得好”,“追问”的目的是把课文中的知识点串在一起,形成一个“知识链”,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合作、探究”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所谓结构化,是指将每节课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加以归纳和整理,使之条理化、纲领化,要做到纲举目张,而不是像一盘散沙,要像红线串珠。知识结构化,让学生获得认知世界的“地图”。

散步》的结尾意义深远:“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如何理解“整个世界”?

生:母亲是老人,是上一代,儿子是下一代,“我”和妻子是中年人,“我们”三代人,就是家庭的全部。世界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所以家庭就是中年人要顾及的整个世界。

师:很好。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试试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中年人的责任感。你看,“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背上是我们最亲爱的人,责任重大,每一步都很小心,很稳当,我们都想让母亲和儿子好好享受初春的美景

师:中年人承前启后,尊老爱幼,责任重大。当“我”和妻子背着母亲、儿子行走在南方田野的时候,“我们”一家人还会有什么体验吗?

生:还有幸福感,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师:能不能站在不同人物的角度,感受一下?

生:假如我是老母亲,我会感到很幸福,很欣慰。这孩子,他小的时候,我没少抱他。现在,我老了,他这么孝顺,我这个儿子没白养啊!

师:母慈子孝啊。谁能用描述性的语言说说这种感受?

生:贴着儿子宽厚的肩膀,听着他一步一步前行时粗重的呼吸,我仿佛触摸到了儿子有力的心跳。我心里热乎乎的、甜蜜蜜的。伏在儿子的背上,我感觉自己的生命在延续。失去了相濡以沫的老伴,曾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今天,伏在儿子的背上,我发现生命拥有了左臂右膀。

师:说得好,从亲惰和生命的角度阐发了自己的感悟。培根说:“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明之举。”用爱心担负生命的重任,是亲惰人伦的美好,是温馨和谐的幸福。

“追问”促进新经验与原有经验建立联系,使之具有结构和体系的特征,这是经验结构的优化。这里所说的“结构化”既是知识能力的结构化,也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结构化。

孙绍振教授在《解读语文》中指出:优秀的教师应有志于阅读学的原创性建构。经典文本结构往往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显性的,按时间、空间顺序,外在的、表层的感知连贯,包括行为和言谈的过程,读者可一望而知。老师的任务,就是从学生以为是一望而知的东西里指出他的一望无知,这样就可能进人到文本的第二个层次。这个层次是隐性的,是作者潜在的情感、意脉变化、流动的过程。第三个层次更加隐秘,就是文体形式的规范性和开放性以及文体的流派和风格。

“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就是“知识结构化”,注重教结构,也就是教方法,这是实现“以一带十、举一反三”的关键

“追问”促成知识结构化。

4.“追问”,促迸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

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涉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人类的思维主要是言语思维,是抽象的、理性的认识。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抓住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规律性。思维的深刻性集中表现为在智力活动中深人思考问题,善于概括归类,逻辑抽象性强,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开展系统的理解活动,善于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追问”在各个关键的“点”上,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批判性是思维活动中独立发现和批判的程度。是循规蹈矩、人云亦云,还是独立思考、善于发问,这是思维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品质。“追问”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比如教学柳宗元《小石潭记》,追问:小石潭环境如此洁净幽美,同游者三五成群,为什么作者说“寂寥无人”、“悄怆幽邃”、“其境过清”?前后是否矛盾?学生像被“点穴”一样镇住了,良久,有学生发声音了。

生1:小石潭本来就隐秘,人迹罕至,作者是“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的。与“寂寥无人”、“其境过清”不矛盾。

生2:作者被贬永州司马,游小石潭,寄惰山水,先前“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后来看潭中游鱼灵动可爱,“似与游者相乐”,说明他暂时忘却了被贬的忧伤与凄苦,然而毕竟“此惰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所以感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境过清”。

生3:“一切景语皆惰语”,作者被贬,难免忧伤凄苦,虽然“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佘弟宗玄,崔氏二小生”,可谓三五成群,前呼后拥,然而作者的内心充满孤独苦闷。有点像他在一首诗里描写的那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生4:可不可以理解为反衬?以外界的热闹反衬内心的孤独。

如此“追问”,真是“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