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横贯美国的大铁路:追寻《八十天环游地球》之旅

横贯美国的大铁路:追寻《八十天环游地球》之旅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年后,美国第一条铁路——巴尔的摩到俄亥俄铁路竣工。最初20年内美国的铁路总里程就增至1.4万千米。现在美国东北部城市密集区的铁路客运系统还是比较发达的。而在美国其他地区,客运铁路系统已经退居次要地位。提到从旧金山横跨美国东西到纽约的大铁路,不能不提到华工为此付出的血汗、牺牲以及他们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美国内战结束后的短短几年间,这条横贯美国的铁路改变了美国,东西两岸各州的人民、土地从此紧密相连。

横贯美国的大铁路:追寻《八十天环游地球》之旅

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里,福格先生乘坐火车旧金山纽约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旅程,印第安人追杀火车旅客、路路通听摩门教教士讲学等都发生在火车上。让我们看看小说中关于福格先生这段旅程的描写。

“一线通两洋”,这句话是美国人对这条从太平洋到大西洋、横贯美洲腹地铁路干线的总称……从旧金山到纽约,是由一条至少有3 786英里长的完整的铁路线连接起来的。

铁路要穿过一片至今还经常有印第安人和野兽出没的地区……这些亡命的印第安人拦劫火车已经不是头一回了,在这以前,他们也干过好几次。他们总是用这样的办法:不等火车停下来,上百人一起纵身跳上车门口的踏板,然后就像在奔跑中翻身上马的马戏团小丑似的爬上了车厢。

“先生,火车上的时间实在是又长又难熬啊。”“是的,”福格回答,“不过,时间在分秒不停地过着。”

这支野牛群队伍整整走了3小时,天黑的时候铁道上才空下来。在最后几头野牛越过铁轨时,走在最前面的野牛已经在南方的地平线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福格先生的计划中,从旧金山至纽约计划乘火车7天。由于与印第安人的冲突以及找寻路路通,福格一行错过了冲突后重新开行的火车,他不得不乘带风帆的雪橇走了一段路程。不过,他总算到达了纽约附近的轮船码头,尽管他计划搭乘的开往英国的邮轮已经开走了。

那么,我们这次旅行能不能也像福格先生一样乘火车从旧金山到纽约呢?

首先,现在已经没有这样从旧金山横跨美国东西到纽约的长途客运火车了。美国不是一个主要发展铁路客运系统的国家。

历史上,美国铁路曾经辉煌一时,引领美国经济腾飞。1825年,世界第一条铁路在工业革命发祥地英国诞生。4年后,美国第一条铁路——巴尔的摩到俄亥俄铁路竣工。从那时开始,美国铁路建设走向高潮。最初20年内美国的铁路总里程就增至1.4万千米。直到今天,美国铁路的总里程数还稳居世界第一。

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美国汽车普及到几乎人手一辆,美国的公路系统遍布全国。人们青睐汽车,火车的成本反而增高了。加上美国飞机制造业的发展使航空网络通达每一个主要城市,机票价格不断降低。现在美国已经形成长途出行靠飞机、短途出行靠汽车(自己驾车或是乘坐廉价快捷的灰狗巴士)的格局。

现在美国东北部城市密集区的铁路客运系统还是比较发达的。纽约的中央车站仍然是全世界最大的火车站之一。充满着加州热带风情的洛杉矶联合火车站是许多好莱坞电影的选景地。而在美国其他地区,客运铁路系统已经退居次要地位。铁路客运目前是“票价比飞机贵、速度比汽车慢”,且美国也无意发展高速铁路

但现在还是有人会选择乘坐火车出行,主要是考虑观赏沿途的风景和享受豪华列车包厢的舒适。如果我们选择从旧金山乘火车到纽约,所经路线长达3 400英里,需要4天以上的时间,比福格时代仅仅短了2天多。且这一段旅途需要多次换乘,车票价格也高出机票很多,所以我们选择了直接从旧金山乘飞机到纽约。当然,乘火车可以欣赏到沿途荒凉壮丽的西部景色,以及洛基山脉险峻的科罗拉多峡谷、内华达山脉的森林和溪流等壮丽风景。

提到从旧金山横跨美国东西到纽约的大铁路,不能不提到华工为此付出的血汗、牺牲以及他们受到的不公平待遇。2019年5月10日,美国交通运输部部长赵小兰在纪念第一条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金钉”竣工150周年仪式上发表了专题演讲。她高度肯定并赞扬了华工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对他们承受的沉重代价表达了姗姗来迟的敬意。美国内战结束后的短短几年间,这条横贯美国的铁路改变了美国,东西两岸各州的人民、土地从此紧密相连。超过1.2万名华工在极端危险严酷的条件下,勇敢地凿穿崎岖的内华达山脉,开通隧道,铺设轨道。有500~1 000名华工丧生,而这些华工却没有机会把他们的家人带到美国团聚或成为美国公民。

另外,《八十天环游地球》中有一大段在火车上抵抗印第安人的描述,这让读者感到印第安人非常可怕。其实,北美印第安人才是美洲的原住民,属蒙古人种的美洲支系。多数学者认为,美洲印第安人是在大约25 400年前分多批从西伯利亚经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再逐步向南迁徙,一直抵达美洲最南端,散布于整个美洲。印第安人的名称来源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以为他们到达的是印度,所以就用“印度”的词根把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Indians)。

据估计,16世纪初,居住在北美洲的印第安人约有150万,在中美洲及南美洲更多。这些原住民在遗传、语言社会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他们分别从事采集、渔猎、游牧和农业。15世纪末,欧洲殖民者最初来到北美时,印第安人曾热烈欢迎、慷慨帮助。但殖民者站稳脚跟之后,就开始夺取印第安人的土地,采取武力和欺诈手段把印第安人从他们世代居住的土地上赶走,甚至采取野蛮的种族灭绝政策。加上原住民对殖民者带来的疾病毫无抵抗力,印第安人人口锐减。1865年,美国的印第安人只剩下38万。仅在19世纪,美国就对各印第安人部落发动了超过200次袭击与扫荡性战争,在被驱逐与征服的过程中,印第安人也与殖民者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凡尔纳写《八十天环游地球》的时代,正是印第安人与白种人殖民者斗争剧烈的时代,在欧洲白种人凡尔纳笔下,印第安人当然非常可怕了。

幸运的是20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和人民认识到对印第安人的不公正,采取了一系列纠正和保护措施。据1980年人口统计,美国印第安人数达到了136.1万,占美国人口的0.6%,他们大多居住在26个州的200多处印第安人保护区内。并开始组织自己的政治文化团体,争取生存权利,反对种族歧视,保存自己的文化传统。

此外,在《八十天环游地球》中还有一大段关于盐湖城和摩门教(Mormon)的描写。 让我们先读一下原文。

路路通走过去看了看,告示上写着:摩门传教士维廉赫奇长老决定趁他在第48次客车上旅行的机会,举行一次有关摩门教教义的布道会,敦请有心士绅前来聆听“摩门圣教徒灵秘”,时间:11:00—12:00,地点:第117号车。(www.xing528.com)

“没说的,我一定去。”路路通自言自语地说,其实他对于摩门教,除了那种构成这个教派基础的“一夫多妻制”的风俗之外,什么也不知道。

维廉赫奇长老从圣经纪事的年代开始,阐述摩门教的历史,他响亮的声音和有力的手势,使他的叙述更加生动,他叙述了当时在以色列的约瑟部落里,有一位摩门教先知,他如何把新教年史公布于世,他又如何把这新教年史传留给他儿子摩门;后来又经过了很多世纪,这本珍贵的年史又如何经小约瑟·史密斯之手从埃及文翻译出来(小约瑟·史密斯是佛蒙特州的一个司税官,1825年,人家才知道他是个神奇的先知),后来他又如何在一个金光四射的森林里遇见了天使,天使又如何把真主的年史交给了小约瑟·史密斯。

现在只剩下10位听众了,路路通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个老实的小伙子倒是一心一意地听着长老的说教。这样接着听下去,他知道了史密斯经受了无数次的迫害之后,又如何在伊利诺伊州出现,并且在1839年如何在密西西比河沿岸建立了一个新城努窝拉贝尔,那里的居民总数增加到2.5万人;后来史密斯又如何做了市长,做了这个城市的最高法官和军队统帅;在1843年,他自己又如何提出参加竞选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后来又如何在迦太基受人陷害被关进监狱,最后来了一帮蒙面人就把史密斯杀害了。

这时,路路通成了这个车厢里独一无二的听众了。维廉赫奇长老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想要用言语开导他信教。于是继续对他说:史密斯被害之后,又过了两年,他的继承人,受真主感召的先知小布里翰就离开了努窝拉贝尔,到这咸湖沿岸一带定居下来,这里是一片美丽的土地,周围也全是肥沃的良田,这里是许多移民穿过犹他州到加利福尼亚去的阳关大道。先知小布里翰就在这里建立了新的根据地;由于摩门教一夫多妻制的风俗影响,这个根据地就大大地发展起来了。

作为心甘情愿抱独身主义的路路通,看到摩门教几个女人共同负起使一个男人幸福的责任,有点吃惊。按他的逻辑来说,做这样的丈夫一定会叫苦连天。他认为一个男人必须同时带着这么多妻子辛辛苦苦地过日子,将来还要领着这些妻子一块儿进摩门教徒的天堂,到了天堂之后还要跟她们永远地生活下去。

这些事对路路通说来,简直太可怕了。

在这里,我想给你们讲讲摩门教与盐湖城。

由于我有医学院的同学、几十年的好朋友定居盐湖城,盐湖城成了我到美国造访次数最多的城市之一。盐湖城是个很安静的城市,全城有56%的人口是摩门教徒,被称为美国市容最整洁、犯罪率最低的城市,人们非常友好。

盐湖城有两所非常有名的大学,一所是犹他大学,遗传学、医学、医学检验学科实力享誉全球。杨伯拉翰大学属于摩门教教会大学,贫穷的学生可以通过成为摩门教徒获得资助,但日后若事业成功必须回报。摩门教堂里,有非常详细的世界各地人群档案,尤其是信徒和非信徒的家族档案,记录内容包括他们的疾病、死亡。20世纪90年代,我第一次访问那里时,他们知道我是做人类和医学遗传学研究的,曾经和我交流过,问我愿不愿做一些合作。

摩门教的正式名称为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早期中文译名是“耶稣基督末世圣徒教会”,因为末世会引起“世界毁灭”的误解,现在已不用“末世”这个词。摩门教因信仰《摩门经》而被一般人称为摩门教,但教徒认为应当用“后期圣徒”称呼他们。摩门教徒也信仰上帝、基督耶稣,但不属于基督信仰各宗教派别的任何一个分支,它在信仰内容上与基督教有别,自成一派。创始人约瑟夫·斯密斯(Joseph Smith Jr.,1806—1844)使信徒相信他们的教会是新约时代由耶稣亲自建立的教会的现代复兴:摩门教认为耶稣已经死而复生,十字架是虐待和杀死耶稣的工具,所以摩门教徒不佩戴十字架,摩门教堂里也没有十字架。据教会2005年底公布的数字,摩门教徒教会共有会友1 200多万人,其中600多万人居住在美国以外的地区。

摩门圣殿夜景

我最早是从柯南道尔《血字的研究》中知道摩门教的,大家津津乐道的常是摩门教的一夫多妻制。教派的解释是,在历史上摩门教徒曾经长时期遭受迫害,被迫长途跋涉迁徙寻找安居的地方。当时实行一夫多妻,是为了在长途迁徙中,以这种方式保护寡妇和柔弱的女子,多妻和多生孩子可以增加摩门教家族人口以及减少寡妇独力抚养子女的压力。当然,摩门教创始人约瑟夫·史密斯曾经拥有40多个妻子,最小的年仅14岁,显然不能拿上述理由来解释。多妻制度也是摩门教被诟病和敌视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这种一夫多妻的制度在1890年时就已经被摩门教主流教派终止了。现在教会宣讲的是:后期圣徒认为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是神在创世时代起,为了人类的幸福来制定的,建立婚姻的目的是创造骨肉身体予灵魂居住,灵魂与肉体结合成为活人。但还有极少数信徒坚持一夫多妻,并因此引发了法律争议。

摩门圣殿内巨大的管风琴

摩门教会建立的前10年里,美国东部很多州敌视摩门教,有的州甚至下达驱逐令,摩门教一些信徒被迫拖家带口从美国东部的纽约州往俄亥俄州、密苏里州西部、伊利诺伊州长途迁徙。摩门教创始人约瑟夫·史密斯于1844年6月在伊利诺伊州的一家监狱里被暴徒谋杀后,教会里十二使徒之一的杨伯拉翰被指定为新的先知和教会会长,他带领大部分教徒继续迁徙,最终在美国中部的大盐湖山谷一带定居。盐湖城即为教徒拓荒建成的一座新城,并逐渐发展为美国的一座大城市

盐湖城最值得看的就是摩门教的教堂摩门圣殿,这是一个很大的建筑群,建于1853年,完工于1893年,至今一直保持原状。大礼拜堂是一座哥特式典雅古朴的高大建筑物,尖顶圆柱,十分宏伟壮丽,塔形大门由四根柱子连成,门顶上站立着一只鹰。礼拜堂里有8 000个座位,加上站席可以容纳近2万人。大礼拜堂有一架全世界最大的管风琴,由大小不一的1.1万支管子组成,音响效果极好,在讲坛上一颗大头针落在纸上的声音都可以通过管风琴的音响效果在整个大厅里清晰地听到。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中午12:00,星期六和星期天的下午16:00都有唱诗班或音乐会演奏,届时整个礼拜堂会有非常和谐优美的声音响起。摩门圣殿夜间灯光效果也很壮观美丽。

大盐湖(《八十天环游地球》书中译为“大咸湖”)离市区很近,盐湖城因此而得名。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特别是早晨和傍晚的时候,霞光景色很美,有雾的时候会有朦胧的“白纱”笼罩。但是,与玻利维亚的盐湖成为天空之镜不一样,与约旦、以色列的盐湖常有人躺在水中悠闲地读书的景象也不一样,美国西部的大盐湖展现的是更为粗犷的形象。离盐湖城不远处,就是美国有名的拱门国家公园,是旅游美国西部打卡拍照的最佳选择,它离大提顿国家公园、布莱斯国家公园都很近。盐湖城2002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地雪鸟滑雪度假村也是个旅游胜地,所以盐湖城也是美国西部旅游的首选地。这次我们因为时间太仓促而未在盐湖城停留,6人中只有我和之晗不久前到过盐湖城。

与印第安酋长合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