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个人学习环境构建:高中语文学习支持导航系统

个人学习环境构建:高中语文学习支持导航系统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以“追问”为抓手的“问题系统”的架构为组织课堂教学搭设了框架,为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的有效实施,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进行了路径“导航”(见下图)。驱动问题一般也是教师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以“系统优化”的方式给他们一些指导,那么学生的“自我追问”便将逐渐往“系统、动态与发展”的方向进步,如此,他们也将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学会学习。

个人学习环境构建:高中语文学习支持导航系统

1. “问题系统”架构课堂流程

对于学生学习障碍点的突破,首先要解决学生“主动思维”的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外显,孔子说“切问而近思”,朱熹说“审问而明辨”,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们正逐渐地意识到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在操作层面进行研究的重要性;意识到从有效性角度对课堂问题进行筛选,并对类型丰富、品质优良的有效教学问题进行系统建构与整体优化研究的重要性;意识到对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功能界定和能力突破点等进行研究的重要性。问题充斥着我们的课堂,杂乱的问题群甚至会打乱课堂的逻辑顺序,误导学生的思维。于是以“追问”为抓手的“问题系统”的架构为组织课堂教学搭设了框架,为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的有效实施,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进行了路径“导航”(见下图)。“追问”就是由一点发动的问的过程,由一点出发不断的追问,追在探寻,追在深化,追在拓展。通过学生的疑问找到追问的起点,通过推进的问题、引申的问题、迁移的问题等等形成追问的过程,达到深化思考、拨动心弦的目的。

“问题系统”包括了导入学习状态的驱动性问题,统领本单元的核心问题,以及为了解决这个核心问题所铺设的支架问题,所跟进的推动问题,和其他一些具有内在联系的功能各异的问题。可见下图。

“问题系统”包括了导入学习状态的驱动性问题,统领本单元的核心问题,以及为了解决这个核心问题所铺设的支架问题,所跟进的推动问题,和其他一些具有内在联系的功能各异的问题,具体包括:

※“驱动问题” 指在学习导入或某一个环节开始之时启动思考的问题,通常它需要具体的问题情境,以谋求与学生的经验产生联结,并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动机与自主学习的愿望。驱动问题一般也是教师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的问题。

※“核心问题” 指在学科基本问题和学科思维的关照下,依据本单学习目标,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与认知冲突、学习动机与兴趣点)后产生的本单工约的统领性问题。

※“推进问题” 指围绕核心问题不断聚焦与深化的问题,往往以追问的形式呈现,它反映了对核心问题的分阶段、多层次、多角度的演绎、归纳的思考。在具体实践中,推进问题通常有分解的问题、扩展的问题、聚焦的问题、转化的问题、促进反思的问题等。一单工约中的推进问题可以出现一个,也可出现多个。

※“支架问题” 指为“核心问题”、“推进问题”等主要问题的解决搭设阶梯、启发引导的问题,是帮助学生从表层思维走向深入的桥梁

※“引申问题” 指围绕本单的学习目标所设计的具有一定难度挑战的问题,以适合具有较高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的学生思考。

※“迁移问题” 指跨越学程或单元的综合性问题,以利于学生对已学内容的巩固,对新学内容的整体性把握。

※“拓展问题” 指跨越基础学科学习要求的,更深入学科专业领域或生活经验的问题,以利于培养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

※“识记问题” 指本单工约中涉及的需要识记掌握的问题。

在课堂学习实施的初始状态,“系统问题”主要由教师设计构筑,但随着实施的深入推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其设计主体也会发生变化,很多外显的问题,将成为问题系统,成为学生思维中的“自动化”环节,学生的思维也随之优化了。

2. “系统优化”促成主体参与

从学生自主发问的角度看,学生在没有任何指导下提出的问题一定是呈“弥散状”的,而且如果不加以指点,他们今后所提的问题也不会有太大改观。“问题”的背后是学科思维,也就是说光放手让学生自问自答、互问互答,或小组讨论,都不会触及其学科思维的发展,由此,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也只可能浮于表层。但是,如果我们以“系统优化”的方式给他们一些指导,那么学生的“自我追问”便将逐渐往“系统、动态与发展”的方向进步,如此,他们也将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学会学习。

步骤一: 搭建问题维度,拓展思考面

将范围缩小到文本解读上,理解力不仅指对文本语句、结构等表层意义的理解,也包括对隐藏在字面之后的深层含义或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解,还包括对文本思想感情或表现手法的解释、赏析,以及洞察、移情、自省式的个性解读。我们试图以理解力为核心,将“自我提问”的角度分解为六个纬度,用以构建阅读能力培养的着力点,拓宽其思考面。

纬度一: 浅释性理解。即从文章“写了什么?”和“怎样写的?”两个角度对文章进行解读,包括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表达顺序,作者的行文思路、思想感情,主要的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

纬度二: 领悟性理解。即从“为什么这样写?”的角度对文章进行解读,通过对写作意图的深层挖掘,结合时代背景与作者的思想倾向,领会文本内容涉及的深层含义、关键词语、句子或段落的弦外之音,理解作者对文本语言处理、谋篇布局和手法选择的独具匠心。

纬度三: 赏析性理解。即从“这样写好/不好在哪里?为什么?”的角度对文章进行解读,调动学习者自己的知识积累、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对文本中的人、事、景、物等艺术形象,对文章的结构安排、线索设计,以及语言、修辞、表现技巧等艺术手法进行欣赏和鉴别。

纬度四: 洞察性理解。即从“我同意/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为什么?”的角度对文章进行解读,能够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文章主旨,通过作者对人物命运的安排、意境的营造等体会作者的意图、风格或偏见,洞悉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的潜在价值观,对作者的观点及看法加以质疑,以现代眼光、现实意义或从另外的角度审视文章涉及的主题,提出个人见解。

纬度五: 移情性理解。即从“如果我就是作者/文中人物”的角度对文章进行解读,就是放下自己的参照系,深度进入他人的情感世界观内部,尝试用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眼光来观察、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深入体会其感情和观点的发生与由来,感受作者通过笔下具体形象所展示的内心世界,从那些或许与自己不相容的人或事中去理解不同处境、不同性格、不同价值观、不同文化背景所决定的不同选择或认识中的深层内涵。

纬度六: 自省性理解。即从“对我有什么启示?”的角度对文章进行解读,将文章主题融入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从“做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出发反思个人的价值观与处世原则,思考富有哲理的人生内涵,领悟生命的终极价值。

步骤二: 填写追问表格,寻找突破口

学生“自我提问”的目的有三个,其一是通过“自问自答”厘清对文本的基本理解,其二是通过“自我追问”形成对文本的重要理解,其三是通过“自我质疑”找到深入理解文本的突破口。因此,我们专门设计了“问题表格”,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初读成果,找到深入理解的起点。

※“问题表格”填写说明

●“重点问题”是你认为理解这篇课文必须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经过思考,你可以自行回答。

●“难点问题”是你深入理解课文后,发现值得深入探究却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个问题,经过思考,你也可以作出回答。

●“疑惑问题”是你真正感觉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但你又认为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有必要提出来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分析。

●此表不要求填满,保证每一列(共3列)至少各有一个问题即可。

案例华师大版高中语文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课《获得教养的途径》

续表

步骤三: 形成问题系统,提升思维力

面对一篇半生不熟的文章,从一个问题都提不出,到有条理地提出丰富而有价值的问题,由无序到有序,渐入佳境,这就是所有进入“追问导航”学习的语文课堂的学生的共同感受。三个经度、六个维度的问题,事实上也蕴含了阅读理解的逻辑层次,只是它更强调从不同的角度去整体把握文本。而在具体阅读的过程中,问题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加深理解,所以由点而线、由线及面的问题系统的构建是问题化阅读试图引导学生进入的最佳状态。

我们主要通过指导学生进行“问题编列”的方式在逻辑组织上帮助其形成或优化问题系统。在问题系统优化策略中,“问题编列”的形式可以有以下四种:

① 提高型编列: 一系列同纬度的问题,认识程度逐步提高,通常的顺序是从知识性问题提高到简单推理的问题,然后再提高到提供理由和假设的问题。

② 拓展型编列: 逐步从与文本具体内容最直接相关的浅释性问题过渡到到赏析性问题,最后以开放性问题(洞察、移情、自省等纬度)结束。

③ 收敛型编列: 以开放性问题(洞察、移情、自省等纬度)为始,然后将问题逐步缩小聚焦到与文本内容最直接相关的领悟或浅释性问题。

④ 收放型编列: 先提出比较具体的问题,然后过渡到开放性问题(洞察、移情、自省等纬度),再回到原先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由问题编列而形成“自动化”的自我追问问题系统,这已经到达了语文学习支持导航系统的最高境界,学生自主生成的问题系统已经代表了一定的思维深度,其理解力水平的提升也已经进入了一种自主生成的理想状态。

※【课例一】《终南山

学习目标

1. 能运用中国古诗词的相关基础知识赏析《终南山》,品味其壮阔而又清远的意境。

2. 能尝试着用“知人论世”“查阅诗评”“自我追问”“质疑探究”等方式推进对诗歌内涵的理解,初步形成对“古诗”这一特定文体作品进行品读的基本策略。

3. 能体会到《终南山》诗境与诗韵中所带有的盛唐气象与空寂禅意,感受律诗形式之美,丰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与理解。

课前导学

小M:

你好!

当你读完了霍松林先生这篇关于《终南山》的赏析,你是否对王维的《终南山》有了一点了解了呢?其实,我们读诗,既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去“读诗句”——沉浸诗意;还要想办法去了解诗人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个人心境,是谓“读诗人”——知人论世;更要去读一些带有学术意味的评论性文章,即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诗评”——博观约取,这是我们从通俗阅读到专业阅读的进阶助手,能够使我们的理解力更上一个层次。

当然,“读”是第一步,“读”好了要思考,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今天,唐老师送给你一位思考的好帮手——提问题: 给同伴提问,给老师提问,给自己提问……

小M,你相信吗?这些问题能让你觉得读诗读文,越读越有味道,越思考越有收获。

好吧,让我们开始吧!请在下面这页中写下你读王维《终南山》的3个问题和2个答案:

“重点问题”是你认为要想读懂这首诗歌必须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经过思考,你应该可以自行回答,请你简单写一下你的答案。

“难点问题”是你深入理解诗意后,发现值得深入探究却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个问题,经过思考,你应该也可以作出回答,也请你简单写一下答案。

“疑惑问题”是你真正感觉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但你又认为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有必要提出来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分析。

班级:     

姓名:     

我的问题

① “重点问题”:

我的答案:

② “难点问题”:

我的答案:

③ “疑惑问题”:

课堂流程

一、 导入

请你大声诵读这三首你在小学与初中学过的王维的山水诗。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结合你对王维的了解,谈谈你的感受。(凸显“诗中有画”,即具体物象的画面感。)

竹里馆(二上)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鹿柴(三上)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鸟鸣涧(四上、六下)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二、 驱动问题

学生代表问题: 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很多人说,《终南山》作为王维山水诗的代表,是典型的“以画法入诗”的作品,你是否同意,如果同意,能否加以简析?

板书:

终南山(王维)

诗中有画

首: 山脚下仰视——高大

颔: 半山腰近观——深远

颈: 山顶上俯瞰——阔大

尾: 隔水问樵夫——幽静

设计用意: 初读《终南山》,感受整首诗的大气磅礴,清远而又壮阔的意境,明确每一联的描写角度、内容及主要手法。

基本得出: 首联从山脚远眺终南山,以夸张手法言其高远。颔联从半山腰处近观终南山,云霓明灭,烟涛微茫,言其深远。颈联登上山顶,以千山万壑的晦明变化言其阔大。尾联以声衬静,表现终南山的幽静,写得含蓄而有韵致。

※【资源链接】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

——《林泉高致》宋·郭熙

三、 核心问题

学生代表问题: ●如果说“以画法入诗”,那么这幅画是否太过写意?竟无一景一物!

韩愈的《南山诗》与王维《终南山》有什么不同?

设计用意: 引导学生读出王维《终南山》从大处着笔的气度,读出诗中蕴藉的盛唐气象,读出“画中有诗”的境界。

课堂讨论: (随性讨论,间以背诵,不拘泥于①、②的顺序,点到即可。)

① 从时代背景出发,同韩愈《南山诗》对比,引出盛唐气象,大气磅礴、恢宏壮阔的意境因时代铸就;师引《终南山的变容》所述,概括提升。

※【资源链接】韩愈《南山诗》(略)(204句,1 020字,以文入诗)

韩愈以连续的直喻为首,通过对各个部分描述的叠加,力图把握终南山的全貌。然而只是基于自己的知觉来捕捉细节,通过部分的积累而将全体描绘殆尽,不是一下子整体把握。

“诗从位于大地中心、垂直和水平方向都无限扩展的终南山的雄伟写起,充分展现了盛唐诗的恢宏气势,但是那种伟大与其说是忠实地写景,不如说是他们在观念层次上领会到的风景,在其背后有着盛唐人共有的安定的世界观。……无论如何,贯穿全诗的是位居世界中心的终南山的宏大的存在感,从这里我们能够读出盛唐诗人对世界的存在所具有的不可动摇的信赖。……盛唐时人们的视野扩展到了不可企及的地方,瞬间就把握了世界的全体。而到了中唐以后,这种认知世界的结构似乎已经解体,中唐文人只能在个人的经验、知觉的基础上去领会对象了。韩愈以连续的直喻为首,通过对各个部分描述的叠加,力图把握终南山的全貌。然而只是基于自己的知觉来捕捉细节,通过部分的积累而将全体描绘殆尽,不是一下子整体把握。”

——《终南山的变容》(川合康三)

② 从“合”“无”“变”“殊”等字中,读出隐于诗中之景,品味“画中有诗”的特点。

带领学生充分想象,“入看无”则景致生: 瀑布流泉,苍松怪柏,奇花异石、绝壑小径、修竹幽草、野渡独舟……可写之景无尽。众壑“殊”,更是四季晨昏,景象万千。但王维“以少总多”,以虚化与留白的方式,使“意余于象”,以语言的凝练、语意的丰富尽显诗意。

问题推进: 这首诗你感觉自己读懂了吗?觉得哪里似乎还是有问题的?

学生代表问题:

●都说诗是情景交融,通过意象表达情感,那么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归隐之乐?赞美之情?从哪里看出这样的喜乐?

●为什么要写白云、青霭、阴晴变化?难道仅是为了体现整体感?

●为什么在王维的诗作中经常出现云气与光影?

设计用意: 读出王维诗的空寂之美及淡然的禅意。

教师问学生: 现在,你感觉自己读懂了吗?觉得哪里还是有问题?1—2位学生提问,课堂讨论。包括追问为什么爱写云?(王维存诗421首,87次出现云)为什么爱写光与影?(回顾小学、初中三首诗中的月光、日光等)在学生回答中,教师补充板书,PPT总结。

基本得出: 王维诗中的禅意,集中地表现为空与寂的境界。而云气光影具有倏忽万变、明灭无常的物理情状,成为诗人禅意寄托的载体。……佛教认为世事无常,虚幻不实,所谓“万法皆空”,云气光影不仅寄寓诗人那闲适的心情,也渗透着由色而空的禅意。

通过追问,“都说诗是情景交融,通过意象表达情感,那么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归隐之乐?赞美之情?从哪里看出这样的喜乐?”落实诗歌情感的表达。学生回答,PPT总结。

基本得出: 王维的山水诗所表现出来的“空寂”之境,并非是一种完全的死寂和冷寂,而是在禅学思想观照下的“空寂”。“空”者乃是在描绘自然景物中来表现诗人所体悟到的“无常”“无我”之佛家理念;“寂”者,乃是诗人将自己的个人情况融入万物之中,去展示事物那种自为自在的律动及其内在的精神。王维向“空”而生,创造出一个哲学化的“空”观世界,在他的山水诗中就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种旷达、超越的心态。因此,他的诗中,有喜乐,却没有狂喜,有忧伤,但没有悲愤,面对美丽的景物,不执着,不迷恋,怡然自得,让人感受了美,体悟了静,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四、 引申问题

读到这里,你又有什么问题了?(学生提问,教师引导,不求答案,通过诵读加强体验。)

学生代表问题: ●王维如何做到空寂而不死寂,诗歌的灵动之美何来?

●尾联仅仅是以声衬静吗?律诗的起承转合如何体现?

●本诗押“七虞”韵,有什么讲究?

●……

设计用意: 引导学生体味律诗形式之美,读出韵律、平仄、节奏中的规则与变化。

1. 尾联之画意——山之厚重不迁,最足以代表静;周流不滞之水,最足以代表动,“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作为文人山水画开山鼻祖的王维自然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在诗的前三联浓墨描绘山势,造成“静”境之后,又将“水”引进诗中,从而使诗之画面有山、有水、有静、有动,构成一幅既对立又和谐完整、气势雄浑的山水画。由此可见,诗尾联以“水”入诗,合成诗的完整,同时静中有动,成就诗的变化灵动。

2. 尾联之音韵——全诗节奏中尾联的变化:

二一二,二一二。

二二一,二二一。

二二一,二二一。

一一二一,一一一二。

3. 读一读,结合诗意,感受律诗的平仄音韵之美。

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说明:

(1) 这首诗押的是“虞”韵。《佩文诗韵》中属上平声“七虞”部。

(2) 全诗平仄是按原诗中的字词标的。打圈的平仄,都是可平可仄处。

(3) “白”古人读入声,故标为仄;“看”在诗中应读为“看守”之“看”,故标为平声。

五、 作业

1. 请完善你的“问题单”中“重点问题”与“难点问题”的答案表述,并完成“疑惑问题”的解答。

2. 试将孟郊的《游终南山》与王维的《终南山》作一比较,角度任选,100字左右。

※【课例二】《再别康桥》课堂实录

师: 同学们,课前大家对《再别康桥》做了预习,那就让我们一起诵读这首诗,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融进你的朗读中。全体起立。

(师生诵读《再别康桥》)

师: 同学们刚才的诵读,语调都非常沉缓低柔。为什么你会用这样的语调来诵读这首诗?你在诗中读到了什么?

陈佩强: 我读出了依依惜别的离情。

师: 如果不看题目,不看首尾段,你们能读出这种“别情”吗?

薛思佳: 能,我能从意象中看出。

师: 能否举个例子?

薛思佳: 比如说“云”。

师: 云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从中能看出别情?

薛思佳: 云的特点是捉摸不定,变幻莫测。

师: 这个特点与别情的关系是?……

樊梦: 老师,古代诗歌中出现的云,大多代表游子,比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施苏倩: 云代表自由,徐志摩就是自由洒脱的性格,自由自在,随处漂泊。

薛思佳: 云的变幻莫测,是否也可以代表人生无常,抒发一种“人有悲欢离合”的感慨?

师: 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其实我们教材上有一道课后练习,把“西天的云彩”替换成“东方的朝阳”可不可以?看来同学们已经完全领略了“西天的云彩”的内涵。不错,在诗歌中,有时候,几个意象组合在一起代表一个意思,也有时候,一个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代表多层含义。云这个意象在这首诗中就是这样一个代表。除了云,还有别的意象吗?

陈逸清: 还有“草”,如“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李煜《清平乐》里:“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所以,草代表离情别绪。

师: 非常好!那么我们能否再看看,这首诗里的草是什么草?

生: 是“青荇”。

师: “荇”这种水草,我们陌生吗?在哪里读到过?

生: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水中藻荇交横”。

师: 还有没有同学能回忆起更早的,《诗经》里……

张佳祺: 老师我知道,“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是《关雎》里的!

沈心悦: 原来这一段是这个意思啊!

师: 沈心悦,你悟到什么了?

沈心悦: 老师,我感觉这第3节,说“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你看,“油油的”“招摇”,是多么自由自在啊!这个青荇,出自《关雎》,大概也有点爱情的意思。所以,这一段是不是融合了离愁,以及对康桥曾经的爱情与自由的回忆与依恋啊?

师: 这样的解读非常大胆,也很有味道!同学们,刚才我们分析了云和草……

生: 老师,还有柳,柳谐音“留”,也代表离情!

师: 好的!还有补充吗?

生: 夕阳!在古诗中,很多时候,夕阳也代表离愁!

师: 非常好!还有补充吗?

生: ……

师: “波光里的艳影”“在康河的柔波里”“那榆阴下的一潭”……

生: 是“水”!

师: 同学们想想,能看到“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说明这里的水怎么样?

生: 非常清澈!说明诗人心清似水,深情如水,柔情似水……对康桥如赤子般,一往情深!

师: 同学们领悟得十分到位!诗词中出现的景和物,我们称之为“具象”,如果“具象”浸染了特定的感情,便成为诗人用以抒情达意的“意象”了。古代诗歌中,诗人们还常常赋予一些“意象”以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使之有了较为固定的意蕴,并广为流传,约定俗成,形成了特定的诗歌语言,这些意象便是我们通常说的“经典意象”或“传统意象”。把握“意象”背后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是鉴赏诗歌的重要方法。从刚才的讨论中,同学们体现了你们对“意象”的认识与把握,非常好!但对于这些“经典意象”还是需要不断积累。

下面老师还想问问,这首诗你感觉自己读懂了吗?觉得哪里似乎还是有问题的?

陆恺秋: 老师,我有问题。刚才同学们都说,柳是一个经典意象,代表别情。但是在这首诗中,为什么诗人又把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呢?是不是有别的含义?

师: 你觉得有什么别的含义吗?

陆恺秋: 我觉得这个新娘是不是指林徽因?

沈心悦: 既是,又不是!其实这2、3、4小节,是指徐志摩对康桥美好生活的回忆。河畔的金柳,也可以代表康桥的美景,或者是在康桥的爱情。

祖烨: 对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刘诗芸: 这三节既是实指,也是虚指,代表了徐志摩的康桥理想,就是对“美、爱与自由”的赞美!

师: 非常好,同学们已经开始关注徐志摩的个人信仰了。

PPT:

※【资源链接】康桥之于志摩

《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11月6日。徐志摩一生曾三次来到康桥。第一次是1921年到1922年,他从美国来到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学习期间形成了他的人生观和文艺观,对于爱、美与自由的单纯信仰,产生了他为之倾心的社会理想,兴趣也转向文学,喜爱写诗。换言之,剑桥所体现的英国式文明,形成了他所向往追求的康桥理想,他把康桥当作他“生命的源泉”“精神的依恋之乡”。可以说,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和梦想。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第一次回国后写了诗《康桥,再会吧》。第二次是1925年4月重游,归国后写了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三次便是1928年11月,写下了《再别康桥》。

师: 陆恺秋,你的疑问解开了吗?

陆恺秋: 我明白了老师,这一切都是美好的象征,是徐志摩的回忆,也是向往。

师: 好的,还有同学有疑问吗?

滕琦: 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这首诗的开头是“我轻轻的招手”,而结尾是“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为什么他不带走一片云彩?

师: 那你能先回答我,为什么开头是“轻轻”,结尾是“悄悄”吗?

滕琦: 这个很简单,因为前面一节说道,“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而“悄悄”形容声音,“轻轻”形容动作,所以“悄悄”更合适顺承“沉默”。

师: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说“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人为何选择“沉默”作为告别的形式?

(学生小组讨论3分钟,然后集体交流)

生: 因为沉默恰能表达最浓烈的情感:“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昨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只有泪千行”“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大爱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

生: 这首诗感情变化最大的地方出现在第5、6节,从“放歌”到“不能放歌”,“放歌”是因为要寻梦,“不能放歌”是因为梦是虚的,星辉、揉碎……星辉虽美,却像是“彩虹似的梦”,可望而不可即……梦太美、易碎,所以诗人想保护她、不想惊动她……于是他选择了“沉默”,这正是诗人的“别情”中除了“依恋”之外包含的第二层含义“珍惜”。

师: 同学们讨论分析得非常深刻!我们能不能再追问一句,“沉默”还中蕴涵着什么?

PPT:

※【资源链接】三个结尾引发的思考

我今去了,记好明春新杨梅

上市时节,盼望我含笑归来,

再见吧,我爱的康桥。

——1922年8月10日《康桥,再会吧》(112行,1 400多字)

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1926年1月15日《我所知道的康桥》(6 000多字)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928年11月6日《再别康桥》(28行,193字)

(学生们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思考与讨论)

生: 诗人三次离别康桥时的感情是迥然不同的。

第一次是纯粹的依恋,而第三次再别时,心情大不相同,因为回国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统治下的旧中国,使他痛感康桥理想主义的破灭,以由“单纯的信仰,流入了怀疑的颓废”。所以在《再别康桥》中,已然不是《康桥,再会吧》的那种纯粹的热切依恋。虽然也歌咏了康河的美,但更多流露出自己孤独寂寞的情绪,诗人营造了一个宁静、沉郁的别离气氛,微妙展露了“康桥理想”幻灭后的失望、无奈的伤痛,孤寂、落寞的感情。

师: 同学们,纪伯伦说过,“虽然言语的波浪永远在我们上面喧哗,而我们的深处却永是沉默。当沉默成为一种表达,情感也变得凝重而无助”。

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感情是丰富的,“沉默”中蕴涵着浓情,他以“沉默”吁叹出心中最深沉的情感——“伤痛”,这样复杂的感情的波澜也会同样激荡在我们的心头。

滕琦,现在你的疑问能够得到解答了吗?

滕琦: 老师,我是这样考虑的,不知道对不对。“轻轻”与“悄悄”在感情上还是有细微区别的: 都是珍惜之情,后者在珍惜之中有一种醒悟、一种决然——不可找回的,那就让它留下吧。所以,“不带走一片云彩”: 留恋之中,更有一番潇洒。

师: 你的解读非常精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节课的思考。

(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完成板书,进行课堂小结)

附: 板书设计

师: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是不是有点明白了,我们该如何读诗?

PPT:

1. 用诗的“语言”读诗——借象传情

意象、隐喻、象征等手法以及情感表达的内在轨迹、起伏抑扬、逻辑层次等。

2. 必须读出“这一首”——知人论世

作者复杂情感的深刻剖析: 时代背景、人生境遇、性格特点、艺术主张等。

3. 时刻不忘“我在读”——不断追问(读出别样的视角)

PPT:

作业: 拓展阅读

1. 《雪花的快乐》

2. 《偶然》

3. 《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

※【导学案示例】

小说类名著赏析1

导学单

情节梳理

学习目标描述

小Μ,这一学程,我们进入了小说的天地。小说是人人都爱读的,但是,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理解力的高下决定了你从这部小说中看到的风景的差异!那么,理解力何从锻炼呢?就从知识的储备开始吧!

首先,请你深深牢记这张图。

小说“三要素”关系示意图

我希望,通过这一单工约的学习,你能达到以下这些学习目标:

(1) 理解小说“三要素”间的关系,并能在阅读小说时用这张关系图去架构你的解读;

(2) 能理解线索的概念与作用,知道线索的一般分类方式,能通过线索去梳理作品的情节;

(3) 能辨别出作品的主人公(即主线人物),并能体会到次要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

(4) 能在识记的基础上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并能结合文本作一定分析。

此外,通过本单工约的学习,你还应该对短篇小说的写作特点(悬念、伏笔、结尾等)、作品的语言风格,以及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学文化常识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

学习材料准备

教材内容: 《最后的常春藤叶》《一碗阳春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资源链接: 01、02、03

自学路径导航

第一单

驱动问题

这篇小说能分成几个段落?可以随手写下段落要点。(物线)

第一段: 第(1)节至第(11)节琼珊病愈的关键是她自己对生的信念。

第二段: 第(12)节至第(36)节琼珊将生的信念寄托于风雨中的常春藤叶上。

第二段: 第(37)节至第(53)节最后一片叶子没有落下使琼珊恢复了生的信心。

第二段: 第(54)节至第(55)节最后一片叶子是老贝尔曼以生命为代价画的。

核心问题

谁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A. 琼珊  B. 苏艾  C. 贝尔曼  D. 琼珊、苏艾和贝尔曼

答案: (D)

参考: 判断主人公的依据不是此人在小说中所占的篇幅多少,而是此人是否是小说主旨的最主要体现者。

这篇小说用一个构思巧妙的故事,满怀深情地描写了几个穷苦朋友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刻画了一个舍己为人、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创造出真正杰作的画家形象,歌颂了以老贝尔曼为代表的普通人(小人物)的高尚。

本文虽以琼珊篇幅居多,但琼珊的遭遇揭示的是社会的无理与不公,从全文来看,这显然不是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作者真正要歌颂的是一种人性美,因此,作者所竭力赞美、讴歌的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该小说来自欧·亨利的小说集《四百万》(即当时美国纽约四百万普通市民),所以琼珊、苏艾和贝尔曼等一群普通人才是这篇小说真正的主人公。小说在先“抑”后“扬”的对比中,揭示了贝尔曼等普通人平凡、普通的外表下所深藏的热爱他人、富于同情心和甘于自我牺牲的美好心灵。

推进问题

问题一: 你觉得小说的结局是否突兀?能从文中找出几处作者设置的“铺垫”或“伏笔”?

参考:

这篇小说的结尾可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因为文中有多处不落痕迹的“铺垫”和“伏笔”。

铺垫只是为人物性格或情节的发展提供必然性和合理性的一个先行的辅助环节,无须在后文解开。而伏笔是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一般是一个非常突然的重大事件的发生)埋下的包袱,在后文一定会“抖开”。

本文的铺垫: 如“但是,在这错综复杂、狭窄而苔藓遍地的‘巷子’里,他‘肺炎’的脚步却放慢了”。(第4节)“当最后一片掉下来,我也得去了。”(第22节)“他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凶狗。”(第30节)……

本文的伏笔: 如“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第30节)“那片常春藤叶仍在墙上。”(第46节)“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动吗?”(第55节)

问题二: 从语言角度而言,“黑色幽默”是欧·亨利作品的最大特点,这种幽默,实际是一种“含泪的笑”,极具讽刺色彩,能让读者在幽默的描写中领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你能摘录3—5句加以品悟吗?

识记问题

① 你能记住有关作者的重要信息吗?

[欧·亨利](1862—1910)美国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与法国的莫泊桑、俄罗斯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其作品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没有完的故事》等。他的作品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他的小说构思巧妙,重视情节悬念的设置,结局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耐人寻味,故有“欧·亨利式的结尾”之说。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编入新教材第一册。

② 你懂得“铺垫”和“伏笔”的区别了吗?

第二单

驱动问题

谁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A. 母子三人  B. 面店夫妇  C. 其他

答案: (C)

参考: 这篇小说运用了双线并行的写作手法,因此,有两个主题。其一,以母子三人四次来面馆吃面为线索,通过母亲与两个男孩形象的塑造,赞美了面对厄运勇敢奋斗的精神与美好亲情的力量;其二,以面店夫妇对逆境中母子一家的关照为线索,通过面店夫妇形象的塑造,赞美了普通平民之间的同情、鼓励与尊重,表达了对美好人性的赞扬。因此,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既是母子三人,又是面店夫妇。

核心问题

有人建议把题目改为《阳春面》,你以为如何?为什么?

参考: 改为《阳春面》不好。这篇小说的双线平行交集于“一碗阳春面”,既有母子三人共食“一碗”中体现出的亲情的力量和生活的勇气,又有面店夫妇如何费尽心思在“一碗”的量上做文章,关照与鼓励逆境中的母子的人情美,故“一碗阳春面”为贯穿全文的物线。同时,从“一”到“二”到“三”的过程,正是情节展开的过程,“就是这一碗阳春面的鼓励,使我们三人同心协力,度过了艰难的岁月”。因此,如果省去了数量词,题目就无法表达小说深刻的主题。

引申问题

这篇小说的文笔十分朴素,但在阅读的过程中,你是否被感动得差点落泪呢?那么,是哪些细节打动了你呢?

参考: 以语言描写为主,刻画人物。

第三单

驱动问题

林冲的性格在小说中是随故事情节的展开而变化的。开始时,他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听到仇人寻来时,大惊大怒,萌发反抗意识;事态暂息时,又善意度人,但求平稳;直到草料场被烧,真相大白后,才忍无可忍,彻底反抗。你能在阅读中体会到本文着力刻画的林冲的矛盾心理,以及反映其思想的渐变,最终被“逼”上梁山的精彩语句吗?

参考: 忍辱→怒起→平息→反抗

课文选的这一段,集中刻画了林冲要忍受还是要反抗的矛盾心理,生动反映了林冲由“忍”到奋起反抗的转变过程,也是《水浒》中最精彩的章节。

核心问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题眼”是什么?为什么?

参考: “题眼”是“风雪”。可以说是“风雪”成就了小说中的一切。一是为人物活动渲染气氛,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二是推动情节发展。(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想喝酒驱寒,才会在沽酒途中看到山神庙;因为草屋被风吹雪压而倒塌,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从而躲过一劫;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块靠住庙门;为了避风雪,陆谦等人才直奔庙里来等等。)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必然因素。同时,风雪也有暗示作用,①用风雪的环境暗示林冲当时的处境十分不好;②通过风雪越下越紧,暗示情节的发展越来越紧张。

引申问题

你是否留意到林冲的周围有陆谦、富安、管营、差拨等一伙人,也有李小二夫妇、老军和酒店主人一类人。这两方面人物是如何对待林冲的?为林冲构成了怎样的人际环境?这环境联系着怎样的社会背景,对林冲性格的刻画起着怎样的作用?

参考: 前一伙人是封建统治者的走狗爪牙,他们阴险毒辣、贪财害人、狼狈为奸;后一类人属社会底层的平民和下级差役,他们对林冲或感恩图报,或热心接待相助。他们构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人际环境,让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善、美、恶、丑等各个侧面,他们联系着封建社会中统治者、官府和社会下层民众尖锐对立的社会背景,显示出制约林冲性格发展的生活环境,有力证明了被压迫的人民只有反抗才能生存的道理。

识记问题

① 你能记住本文作者施耐庵以及《水浒传》的相关信息吗?

[施耐庵](约1296—1370)原名耳,后名子安,字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代表作《水浒传》。《水浒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又名《忠义水浒传》,全书以北宋末年宋江所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明确地提出了“替天行道”的斗争纲领,塑造了一百零八名梁山好汉的英雄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也真实描述了封建社会中农民革命必然遭到失败的历史悲剧。《水浒传》与曹雪芹的《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吴承恩的《西游记》并称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新教材第一册节选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

② 你还记得环境描写的作用吗?

小说类名著赏析2

导学单

人物理解

学习目标描述

小Μ,这一单,我们要来品读人物了。人们常说,三流作品以情节取胜,而一流作品以人物见长,的确是这样。因为优秀作品总是通过艺术形象(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与关注,从而提升整部作品的立意和品位的;同时,借艺术形象(人物形象)表达出来的作者的态度和倾向还会对读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叙事性作品中,艺术形象就是人物形象。对人物形象的理解、鉴赏和评价是以读者的具体感受为基础的,而读者的具体感受则直接来源于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会从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情、心理活动等角度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同时,人物的行为和活动过程构成情节,理解人物形象,也可以从了解、分析作品中的情节入手。有些作品虽然没有完整曲折的情节,但只要有了人物的具体活动,也可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从而塑造出人物形象。

理解人物形象,还可以从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入手。所谓环境,是指社会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只有对作品中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才能把握住这个环境中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物形象。

无论是通过情节感受人物形象,还是通过环境描写来理解人物形象,都要借助想象和联想,把有关人物描写的有限的语言文字化为可见可感的生活图景,使自己仿佛身临其境,耳闻目睹其间的人和事。其次要进行分析,要剖析人物之间的种种矛盾,考察人物对待和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与过程,要把具体的场景放到广阔而深远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去考察,这样才能感受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才能深入理解环境描写对于人物形象刻画所起的作用。

小Μ,我希望,通过这一单工约的学习,你能达到以下这些学习目标:

(1) 能深入理解小说“三要素”间的关系,能通过“三要素”的有机统一去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倾向;

(2) 学会品读作品中有关人物描写的语句,能从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情、心理活动等角度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3) 学会从作品的情节和环境入手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作者的匠心;

(4) 初步了解“矛盾冲突”的概念,体会作者通过矛盾冲突的设计凸显人物形象的妙处。

此外,通过本单工约的学习,你还应该对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以及中国近现代文学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

学习材料准备

教材内容: 《边城(节选)》《香菱学诗》《群英会蒋干中计》

资源链接: 01、02

自学路径导航

第一单

阅读提示

沈从文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创造了一种采用抒情笔调描写的具有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他的小说以恬静冲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令的意境,描绘出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刻画出众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他的小说艺术的主要特点。

《边城》描绘了一幅民风淳朴的风情画,作者深情地歌咏了亲情、爱情,以及人与人之间友爱之情的美丽,充分展示了湘西的古老民俗与人物的善良心地。无论是爷爷那种根植于当地悠远历史土壤里的自甘贫困而生性达观、洞悉世情而信守天命的善良,还是翠翠、天保、傩送那种尚未沾染世尘的天真、淳朴,作者都凭着自己敏锐的艺术感受力捕捉并生动地表达了出来,由此也反映出他对美好人性的赞颂和对已被现代文明锈蚀破坏的传统美德的呼唤。

《边城》不追求小说的情节上的悬念设置,而是着重于风物环境、人物性格上的诗意画意的描写,通过翠翠在亲情与爱情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宁静、纯净的牧歌情调中抒写了充满古朴意味的人性美。

核心问题

本文的“诗意”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

诗意的边城诗意的人:

人物形象分析(以性格特点为主):

爷爷: 善良慈祥、以诚待人、古风犹存

翠翠: 美丽、纯真、淳朴、聪慧、温柔、善良

引申问题

在阅读过程中,你能体悟到爷爷与翠翠祖孙俩的美好亲情吗?你能感受到那善良、天真、纯朴的人性美吗?你能体会由孤独伴随着的真善美吗?你能读出作者所要营造的这种“人生形式”吗?请根据你的判断,给翠翠一个结局。

识记问题

你能记住本文作者沈从文的相关信息吗?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主要文学贡献: 创造了一种采用抒情笔调描写的具有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大部分小说以湘西生活为背景,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景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情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一些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等。新教材第一册节选了《边城》的第一章和第十三章。

第二单

预习问题

请你品一品文中的三首诗,思考一下,诗作的高下以什么为依据?香菱为什么会迷上作诗呢?

参考:

诗言志,故立意为先,抒发真情实感是为高。诗尚曲,不能直白,要用修辞之法含蓄表达,在韵味中体现诗意。最后一首,咏月就是咏自己的身世,有实感,有诗魂。

香菱渴望上层社会的精神生活,在读诗、写诗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精神的家园,诗是她精神的寄托。

课堂笔记

识记问题

你能记住本文作者曹雪芹的相关信息吗?

[曹雪芹](约1716—1763)名霑(zhan),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清代著名小说家。“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最伟大的古典长篇章回小说。共120回,前80回是清代曹雪芹作,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全书以两个具有叛逆精神的典型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贾府的兴衰历史的叙述,揭露了封建家族的荒淫、腐败,揭示了封建制度濒于崩溃和必然灭亡的命运。《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已有29种外文译本,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新教材第一册节选了《香菱学诗》一文。

第三单

驱动问题

这篇课文虽然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在情节上有相对的完整性,你能按故事情节的发展梳理一下小说的结构脉络吗?

序幕: 第(1)节至第(2)节 毁书斩使,初战告捷

开端: 第(3)节至第(4)节 夜窥水寨,欲除蔡张;蒋干来访,周瑜定计

发展: 第(5)节至第(6)节 大会群英,摘剑监酒;显示实力,舞剑狂吟

高潮: 第(7)节至第(8)节 入帐共寝,蒋干盗书

结局: 第(9)节至第(9)节 曹操中计,误杀蔡张

尾声: 第(10)节至第(10)节 反间成功,周瑜大喜

除蔡瑁、张允,是本文矛盾的焦点。矛盾解决,全文结束。

核心问题

周瑜此计何以能成?你能结合文本分析一下吗?

参考:

1. 摸准了对手的性格。

2. 此计设计得好。

3. 周瑜表演得好。

推进问题

课文中六次写周瑜之“笑”,其中“大笑”三次,你能否择一“笑”析之?

识记问题

你能记住本文作者罗贯中的相关信息?

[罗贯中](约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曾师事施耐庵。代表作《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它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是战争描写。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再创作而成,语言用浅近的文言,简洁明快;结构宏伟,又不失严密与精巧。新教材第一册节选了《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

戏剧类名著赏析

导学单

学习目标描述

作为文学作品四大样式之一的戏剧,在文学发展历史上,中西戏剧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戏剧都是起源于民间,是和原始人祭祀神灵、欢庆节日的仪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那么中西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又有什么不同呢?戏剧的特点有哪些?小M,相信你也很有兴趣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戏剧类名著赏析的简要方法,从而体会戏剧的艺术魅力。

小M,我希望,通过这一单工约的学习,你能达到以下这些学习目标:

(1) 了解中西戏剧的起源和发展的不同之处和戏剧特点上的异同;

(2) 通过分析人物对矛盾冲突的安排,把握人物特征,领会作品的主旨;

(3) 结合对人物形象的评析和对剧本所折射的社会现实的思考,把握戏剧作品的价值取向和写作意图。

此外,你还应当通过本单工约的学习,对有关中西戏剧的常识性知识作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包括戏剧的分类,“三一律”,戏剧冲突等)。

这些学习目标是不是很难达到呢?告诉你,不难!勤奋的你,跟着工约,进入状态吧!

第一单

学习材料准备

教材内容: 《窦娥冤》

预习问题

你了解关汉卿吗?你知道《窦娥冤》创作的背景吗?(www.xing528.com)

[关汉卿](约1234—1300)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代人说他:“生而凋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箫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吏制的腐败,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驱动问题

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参考: 窦娥的反抗精神是核心。

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地惊天”。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构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

天地,在古代人的意识里,是被看作能够主宰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命运的最神圣的东西,是不容侵犯的。但由于窦娥的冤情深重,而天地面对人间的邪恶残暴竟无动于衷,所以窦娥唱出:“……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的唱词时,便自然得到了人们的共鸣。

核心问题

她的三桩誓愿与第一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呢?是否矛盾呢?

参考: 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识记问题

1. 你能说出元杂剧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吗?

2. 你能说出元杂剧的基本特点吗?

第二单

学习材料准备

教材内容: 《长亭送别》

预习问题

你了解王实甫吗?你知道《西厢记》创作的背景吗?

参考: 王实甫是元代著名杂剧《西厢记》的作者,但是关于他生平情况的历史记载却很少。王实甫是大都(今北京)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元杂剧的鼎盛时期。王实甫早年曾经为官,宦途坎坷,他常在演出杂剧及歌舞的游艺场所出入,是个不为封建礼法所拘、与倡优(当时的演员)有密切交往的文人。晚年弃官归隐,过着吟风弄月,纵游园林的生活。

《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代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小说叙述唐贞元年间寄居蒲州普救寺的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经王实甫改编,杂剧故事最终成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

驱动问题

《西厢记》为什么受到金圣叹、曹雪芹的大力推崇?

参考: 意象的精心选用,情景的密切交融,诗词的巧妙化用,情态的传神描摹,典故的适当运用,修辞的广泛使用,使《西厢记》意美、形美、神美,词句警人,余香满口。

核心问题

《长亭送别》崔莺莺的离愁别恨有哪些?她与封建时代一般的富家小姐不同之处在哪里呢?

参考: 愁别离、怨功名、念羁旅、忧重娶。

崔莺莺否定了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爱情已被置于功名利禄之上。

拓展问题

你觉得王实甫的《西厢记》和关汉卿的《窦娥冤》语言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参考: 《西厢记》的语言特色——(典雅有文采),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增强感染力;二是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使语言既清丽华美,又生动活泼。

《窦娥冤》的语言特色——质朴、本色,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少典故,更没有化用诗句;语言质朴,感叹呼告直抒胸臆。

识记问题

① 你能背诵[端正好]这个曲牌吗?

② 你能复述《西厢记》的故事梗概吗?

第三单

学习材料准备

教材内容: 《哈姆雷特》

预习问题

你了解莎士比亚吗?你知道《哈姆雷特》的故事情节吗?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集大成者,他一生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戏剧,我们比较熟悉的有他的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除此之外,他笔下的四大悲剧分别是《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哈姆雷特》。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 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雷特认为他现在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自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作者用人文主义的观点,把这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通过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封建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雷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厚的同情。

驱动问题

节选部分安排了哪些悬念呢?

参考: 哈姆雷特从前往英国的途中逃回丹麦,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命运?

哈姆雷特是否答应与雷欧提斯比剑?

哈姆雷特是否已经觉察到雷欧提斯使用的剑有毒?

雷欧提斯是否会按照克劳狄斯事先设计的计划行事?

推进问题

这样悬念迭生的情节安排有什么好处?

参考: 每一个悬念都围绕着克劳狄斯的毒计是否能得逞和哈姆雷特能否避免厄运来展开,这样处理能紧紧扣住读者(观众)的心,使读者(观众)的心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

核心问题

在你的眼中,哈姆雷特是一个怎样的人?(讨论)

参考: 从开头和结尾可见,哈姆雷特是冷静而理智的。哈姆雷特具有坚定的信念,富有责任心。哈姆雷特是一个敢爱敢恨有勇有谋的热血青年。

从哈姆雷特的语言可见,他的善良,叔父的奸诈。

从情节分析,哈姆雷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从语言上看,哈姆雷特复仇为的是尊严的重建,复仇是他生存的目的。

从全篇情节看,哈姆雷特是一个悲惨的英雄,是一个罪人。

从“戏中戏”可见,哈姆雷特的聪明机智。

哈姆雷特勇敢地承担了扭转乾坤的任务,他是一个矛盾、孝顺、懦弱、可悲的人。

从他的话可见,哈姆雷特是一个厉害的批评家。

福丁布拉斯与哈姆雷特复仇之比较,两点相同,三点不同,由此可见哈姆雷特行动上的消极。

从他的语言看出,哈姆雷特是一个人文主义者。

总结: 哈姆雷特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有理想、好思索的人文主义者的典型。是最令人觉得扑朔迷离的,或者说是最富于哲学意味的。

识记问题

① 你能说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吗?

② 你能说出除《哈姆雷特》外另外三部悲剧的主要故事情节吗?

第四单

学习材料准备

教材内容: 《雷雨》

预习问题

你了解曹禺吗?你知道《雷雨》的主要情节吗?

[曹禺] (1910—1996)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潜江。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雷雨》是他的处女作、代表作,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

《雷雨》故事梗概: 四凤是周家女佣,周萍、周冲乃同父异母兄弟,且都爱上了四凤。周萍本与繁漪(即周的继母)有染,自与四凤偷偷相恋,便不再理会繁漪,繁漪伤心欲绝。繁漪知周冲喜欢四凤,邀请四凤的母亲鲁妈到访,希望鲁妈立即带四凤离开。鲁妈离开之际,却遇上周老爷,繁漪才知道三十年前,鲁妈在周家打工,与老爷怀了周萍和大海,但终被抛弃,鲁妈带着大海改嫁鲁贵,生了四凤。鲁妈计划带四凤远离周家,四凤却因已怀孕,要求周萍带她走,鲁妈几欲晕倒,事到如今,只有催促两人快走,繁漪阻止周萍离去不成,抖出各人错综复杂的关系,周萍和四凤知铸成大错,周萍吞枪自杀,四凤触电自杀,周冲为救四凤同样触电身亡。

驱动问题

你能说说选文部分的主要人物冲突吗?

参考: 鲁侍萍和周朴园,从私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资产阶级自私本性。

鲁大海和周朴园,从社会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资产阶级剥削本性。

核心问题

周朴园前后态度为什么会变化这么大?从这可以看出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

(1) 因为家庭生活不如意,所以他常常思念鲁侍萍;后来当鲁侍萍出现时,为了保持自己的身份、地位,保持自己的阶级尊严,所以对鲁侍萍冷酷无情。

(2) 从中可以看出周朴园是一个十分自私、虚伪、冷酷的人。这些性格特点,在鲁大海同周朴园的面对面的斗争中进一步地揭露出来。周朴园使用了卑鄙的手段,一方面血腥镇压工人,一方面瓦解工人的团结,并且开除了工人罢工的领头人鲁大海。鲁大海在愤怒斥责周朴园时,揭露他血淋淋的发家史,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两千三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他扣三百块。还揭露他血腥镇压煤矿工人罢工,“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他双手沾满了工人群众的血,他“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语)所以周朴园是一个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人。

识记问题

你能说说《雷雨》的主要人物间的关系吗?

散文类名著赏析

导学单

学习目标描述

小Μ,我希望,通过这一单工约的学习,你能达到以下这些学习目标:

(1) 能学会对散文进行“整体感知”的一些方法和要领。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感知要领:

记叙文: 从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进行初步把握。

议论文: 感知文章的观点倾向、基本论证结构和主要论证方法。

散文: 梳理各个事件、各个人物的不同情况和入文侧面,或者捕捉住写景抒情的情绪基点与情理生发点。

●一篇文章有不同的感知侧重点:

感知文章主旨: 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感知作者的思想倾向。

感知文章感情: 从文章的凸显细节和关键词句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基调和情绪内涵。

感知文章脉络: 从明显的行文特征中感知文章的线索或结构。

感知语言风格: 从显著的个性化语言中大致感受语言风格: 平实、幽默、含蓄、犀利、绚丽、清新、简洁……

(2) 学会通过自行提问的方式“读题”,以找到合适的角度,快速切入文章主旨。

(3) 能通过文章关键语句或语段间的逻辑条理去感受作者的深层情感或深层用意。

(4) 能理解一篇好的散文一定是文脉通畅,文气贯穿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作者深刻的情思贯彻于字里行间,外在的语言形式与内在的思想感情密不可分。

此外,通过本单工约的学习,你还应该对文章的描写方法、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等概念有一个比较规范的了解;对“文化散文”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小Μ,散文是不容易学好的,君子“慎始”,那就从第一篇开始,努力!

学习材料准备

教材内容: 《邂逅霍金》《合欢树》《跨越百年的美丽》

资源链接: 01、02、03、04

自学路径导航

第一单

驱动问题

读题: 看到这个题目“邂逅霍金”,你想问些什么问题?

 

※辅助阅读: 资源链接2-1-1-2-1-01

思考: 从霍金的语气中你能感受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 诚实、严谨、坚强、幽默、自认平凡。

核心问题

课文的第7与第8自然节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能否从文中找到依据?

A. 并列关系  B. 递进关系

答案: (B)

依据: “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    (用文中语言回答)

推进问题

本文视角的独特性在哪里?其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写作意图?

参考: 本文的主旨不在于表现霍金卓越的科学贡献和超常的人格魅力,而在于表达一种对“充分尊重个人自由”的人文环境的思考。作者要告诉人们的是,天才的成长除了科技因素以外,和谐、宽松、平等的人文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中国也能有这样的人文环境,也能生成培养“其他霍金”的土壤。

第二单

驱动问题

问题一:

读题: 看到这个题目“合欢树”,你想问些什么问题?

 

问题二: 本文作为一篇记叙性散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核心问题

有人建议把题目改为《母亲》,你以为如何?为什么?

※辅助阅读: 资源链接2-1-1-2-1-02(帮助你思考)

参考: 不可以,原因有两个。

其一,这是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但不是一篇单纯些母爱的文章,它不仅仅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也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以及儿子对母亲的爱与依恋。

其二,“合欢树”在文中的作用并非可有可无,它是本文复杂感情的寄托物,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在品读和理解中要引导学生用双重的视线来看待作者平淡而深沉的叙述: 母亲对我的爱是显性的,我对母爱的感受以及我对母亲的爱是隐性的。锻炼学生对语言的敏锐度。)

引申问题

合欢树是本文的“线索”吗?

参考: 合欢树不是文中的线索,因为情节不是围绕它展开的,它只是一个寄托物或是一种象征物(有“合”之意)。其作用是: 其一,以母亲对合欢树的关心爱护寓意母亲对我的培养与爱护;其二,以孩子眼中的合欢树寓意母亲对我的庇护,寄托我对母亲的思念与爱。

推进问题

你喜欢本文平淡朴实的语言风格吗?知道作者为什么选择这样一种语气来表达吗?

参考: 文章的语言看似平静,但细细品味又会让人心灵受到震撼,这样的文字极其敏感,极其温柔,极其丰富,极其坚韧,犹如平淡而深沉、平凡而伟大的母爱。

识记问题

① 你能记住本文作者史铁生的相关信息吗?

[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灵魂的事》等。《合欢树》一文编入新教材第一册。

② 你能辨别象征手法与比喻修辞的不同吗?你能辨别象征物与“物线”的不同吗?

第三单

驱动问题

读题: 看到这个题目“跨越百年的美丽”,你想问些什么问题?

 

 

支架问题请找出本文中由“但”引领的句子(请在课文中画出),并思考一下,这些“但”所阐述的内容可以归为哪几类?

核心问题

居里夫人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

引申问题

如把本文的题目换成《永远美丽的居里夫人》好不好?为什么?

参考:

① 本文站位于“美的内核”而非“美的人”: 居里夫人的美丽更在于她的人格美和精神美,而只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才可实现“跨越”。

② 本文站位于“文化高度”而非“美的个体”: 从人类发展与进步的角度看,凡是有利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的人和人的行为都是美的,只有这样的美才能历久不衰、光照千秋,才能在人类的历史上定格成永恒。

推进问题

文中插入大量别人的言语或事例,这是否偏离了主题?

参考:

例: ① 多处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 如,引用莫泊桑《项链》关于女人容貌的话,引出居里夫人对外在容貌的态度;引用苏轼《赤壁赋》中的话,评价居里夫人事业的价值;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表现居里夫人人格、精神的伟大。

② 多处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如“她美丽健康的容颜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

③ 多处运用类比的修辞手法: 如,“美对人来说是一种附加,就像格律对诗词也是一种附加”,表现在“身世”与“门庭”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又如,以林肯赞赏斯佗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意义“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解放黑奴的大革命”,来类比居里夫人发现镭,引发了一场科学革命。又如,穿插了中国人熟知的宋玉、范仲淹苦读的故事来类比居里夫人的“耐得苦读”。

④ 多处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 如为了刻画居里夫人的美丽和心志坚定的特点,“男学生们为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要知道是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关键是理解它们的表达效果,可以细细品味一二处)。

识记问题

① 你能记住本文作者梁衡的相关信息吗?

[梁衡](1946— )新华社高级记者,当代散文家。有散文集《把栏杆拍遍》《名山大川》《人杰鬼雄》等。《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编入新教材第一册。

② 你知道描写方法包括哪几类吗?

(环境描写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提供生活背景,表明人与人之间关系;直接推动情节发展。)

③ 你能辨别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吗?

内省问题

居里夫人的美丽给了你怎样的启迪?能对文中某些哲理句作点思考吗?

 

 

诗歌类名著赏析

导学单

学习目标描述

作为文学作品四大样式之一的诗歌,在文学发展历史上出现最早,在艺术起源时期,诗歌与音乐、舞蹈三者常常融为一体,只是到后来诗歌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诗歌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我们当代人又应该怎样去读诗?小M,相信你也很有兴趣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诗歌类名著赏析的简要方法,从而感悟诗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蕴,体会诗的艺术魅力。

小M,我希望,通过这一单工约的学习,你能达到以下这些学习目标:

(1) 通过阅读古诗的经典作品,感知古诗的语言特点和文体特征;

(2) 掌握古诗阅读的基本方法,形成读诗的语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能辨识一些较经典的中国传统意象,能在具体的诗歌作品中解释其内涵及表达作用;

(4) 能理解意象并不只是用来表达情感的,诗歌也可借助意象进行暗示、隐喻、象征,从而表达某种观点或态度、揭示某些现象或哲理;

(5) 体会作品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感知诗歌语言的表现力;

(6) 抓住赏析现代诗的关键是诗歌的关照现实与诗人内心的本质;

(7) 能联系作品的语言环境,调动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赏析诗歌作品。

此外,你还应当通过本单工约的学习,对有关中国古典诗词的常识性知识作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包括中国古典诗词的体裁常识、题材常识、结构常识与常见艺术手法、品读方法常识等)。

这些学习目标是不是很难达到呢?告诉你,不难!勤奋的你,跟着工约,进入状态吧!

第一单

学习材料准备

教材内容: 《沁园春·长沙》

我们的学习将从《沁园春·长沙》开始。老师为你准备了一些学习材料和导向问题,请你认真阅读,积极思考,将你思考的结果清楚明白地呈现出来,好吗?

驱动问题

你可以先回忆一下在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的相关内容。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请你大声朗读《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再复读“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与“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两句,琢磨琢磨作者于字里行间展露的内心世界,感受一下,这两首词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否有点差异?如有感触,可记下来:

参考: 1925年的《沁园春·长沙》和1936年的《沁园春·雪》,比较阅读,我们会发现十余年的枪林弹雨,毛泽东已从一个才华横溢、踌躇满志的青年革命者锤炼成长为雄才大略、独步千古的革命政治家。此时此境的毛泽东肩负挽救中华民族大任。(2-1-1-1-1-02: P4)

思考: 《沁园春·长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 《沁园春·长沙》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一个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核心问题

《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选择了哪些景入词?词中突出了这些景哪些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有无共性?与作者的情感表达有什么关系?

引申问题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是如何将上片与下片联系起来的?

参考: 直抒胸臆,深沉的思索唤起了诗人对年轻时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动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追问。这一问既表现了诗人的远大志向,又深藏着对革命形势和前途的担忧。

识记问题

① 你能背诵并准确默写《沁园春·长沙》吗?

② 你能比较流利地回答有关词的一些常识性问题吗?

第二单

老师知道,在初中和小学里,你已经学了不少古诗了,先来考考你!

驱动问题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①《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这里反用其意,是说春天的芳华虽已消歇,秋景也佳,王孙自可留在山中。诗人以为“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此诗是王维晚年在陕西蓝田过着半官半隐生活时的代表作。

提问: 不看尾联典故,你也能领会到诗人高洁的人生志趣吗?从哪些入诗之景中读出的?

参考: 明月、松、泉、竹、莲、渔舟等。

送友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提问: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你能感受到依依离情吗?从哪些入诗之景中读出的?

参考: 青山、流水、孤蓬、浮云、落日、班马等。

推进问题

通过以上的学习,请你思考两个问题。

问题一: “经典意象”的含义是怎么来的?请你把[点金石]中意象列举的语句再读一遍,同时参考资源链接2-1-1-1-1-03《说“木叶”》一文,解答《登高》的提问,就明白了。

登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提问:“无边落木萧萧下”中“落木”改为“落叶”可否?为什么?

参考: 不可。在中国传统意象中,“木”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象征秋风叶落之季,同时“木”所暗示的枯黄、干燥、萧索的颜色性也是“叶”所不能涵盖的,因而用“落木”二字能使诗的意境显得更为空阔疏清、沉郁悲凉,更能烘托诗人老病孤愁的心境。

问题二: “经典意象”在诗词中可串联形成意境,帮助诗人传情达意,也可灵活运用,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诗人是如何做到的呢?如果你将资源链接2-1-1-1-1-03余下的部分读完,解答了《天净沙·秋》的提问,就能感受到了。

天净沙·秋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提问: 此曲有一逆转之笔,由此,先前萧瑟、寂寥的秋景变得明朗、清丽了,能说说因何而逆吗?

参考: 因“一点飞鸿”而逆,“飞鸿”暗喻作者本人,象征作者的归隐之心,诗人希望自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雁,飞离那萧瑟、冷清、没有生气的地方,寻找到自己感到满意,有生机的乐土。因此“影下”之景可以理解为是归隐之地,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识记问题

你能大致解释诗词的“具象”“意象”“意境”三者间的关系吗?你能记住15种以上中国传统的“经典意象”及其内蕴吗?

第三单

学习材料准备

教材内容: 《再别康桥》

今天的学习让我们从宗白华的两首小诗开始。

驱动问题

从这两首诗中,你能看出诗和什么联系得最紧?

小诗

宗白华

生命的树上,

凋了一树花,

谢落在我的怀里,

我轻轻地压在心上。

她接触了心中的音乐,

化成小诗一朵。

宗白华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参考: 诗和生命的联系最紧,因为诗是心中的音乐,诗反映的是人对自然、对外界最细腻的感触,反映的是人类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支架问题

请你放声朗读《再别康桥》,想想这首美丽的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你是从哪些意象中看出的?这些“意象”在诗歌中又是如何呈现的?

参考: 表达了诗人对难忘岁月的依恋和惜别的深情。

其一,诗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是“水”,水清如明镜,包容着水上的一切:“那河畔的金柳”成了“波光里的艳影”,荡漾在诗人心头,也荡漾在读者心头;榆阴下的潭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只有心清如水,才写得出如此清澈美妙的句子;水流似春风,没有深情的水的抚摸,“软泥上的青荇”怎会“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因为这水的多情抚慰,诗人竟然“甘心做一条水草”!诗人对康桥的情确如水一样清澈!作者重返康桥应该说是快乐并痛苦着的。快乐的是可以在康桥寻梦,寻找青春、理想、爱情之梦,“撑一支长篙”,到康河中“寻梦”,寻到了满满的“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是何等畅快,何等惬意!

其二,“云”,具有轻轻飘动并且速度很慢的特点,既捉摸不定,又实实在在;既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这是作者精心挑选的第二个意象。“云彩”充分体现诗人飘逸的离别情绪。“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优美的旋律,抒写出诗人如彩云飘飞般的洒脱的风度。

其三,“金柳”这一意象的选择,更体现了作者对康桥的深深依恋之情。柳是中国诗歌中传统的意象,历代诗人之所以钟爱它,一是取谐音“留”,即对别离的人的挽留之意;二是取一枝插入土壤就能生长的旺盛生命力之意。但徐志摩却拓展了它的意象,把它活化成了“新娘”:“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把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夕阳下柳树的美好姿态,也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浓烈而温柔的爱。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中国古代有折柳赠别的习俗,例如:“词曲笛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在本诗中诗人的这一幻影,既有对美好理想的追忆,也是对如歌青春的唤回;既是甜蜜爱情的再现,也是对过去爱情的怀念。

核心问题

问题一: 诗的2、3、4段,都是在写“别”的具体对象,那么这三段的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提示: 先要概括出这三段的所指分别是什么?再想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问题二: 这首诗对于“别”的对象的描写和呈现上是有变化、有层次的,其实,此诗在情感抒发上也是有变化的,你能找到情感变化最明显的章节吗?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转变?

参考: 第5、6节(放歌→不能放歌)

“放歌”是因为要寻梦,“不能放歌”是因为梦是虚的,星辉、揉碎……星辉虽美,却像是“彩虹似的梦”,可望而不可即……梦太美、易碎,珍惜、保护、不想惊动……于是他选择了“沉默”。

推进问题

诗人为何选择“沉默”作为告别的形式?“沉默”中蕴涵了什么?

参考: 沉默恰能表达最浓烈的情感(“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昨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大爱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虽然言语的波浪永远在我们上面喧哗,而我们的深处却永是沉默。”——纪伯伦)

“当沉默成为了一种表达,情感也变得凝重而无助”,可见,诗人感情是丰富的,“沉默”中蕴涵了浓情,他以“沉默”吁叹出心中最深沉的情感,感情的波澜也会同样激荡在我们的心头。

引申问题

诗中开头的“轻轻”与结尾的“悄悄”有无细微区别?能否互换?为什么?

参考: 沉默作为一个告别的形式,是最富深情的表达方式,而“轻轻”“悄悄”则是在行为上的具体表现,不能互换。

① “轻轻”与“悄悄”在感情上有细微区别:都是珍惜之情,后者在珍惜之中有一种醒悟、一种决然——不可找回的,那就让它留下吧。

② “不带走一片云彩”: 留恋之中,更有一番潇洒。

迁移问题

从《沁园春·长沙》一词内在的情绪变化入手,思考“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句是如何将上、下片词联系起来的?

参考: 直抒胸臆,深沉的思索唤起了诗人对年轻时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动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追问。这一问既表现了诗人的远大志向,又深藏着对革命形势和前途的担忧。

词要表达的具体情感: 一个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识记问题

① 能记住一些有关作者生平、诗歌创作主张,以及《再别康桥》写作背景的知识吗?

② 能顺着《再别康桥》的情感脉络,有激情地朗诵这首诗吗?

第四单

学习材料准备

教材内容: 《蒹葭》

预习问题

熟读《蒹葭》。对这首古诗,你有想不明白的问题吗?请罗列出来。

课堂笔记(可贴页)

提问一为什么三段开头都要写“蒹葭”“白露”?

●以景起兴,借景抒情。

诗的每一章开头都用“蒹葭”起兴,引出对“伊人”的追寻,用清秋萧瑟的景象来烘托主人公忧伤和惆怅的感情。

提问二为什么要写三段?三段内容上有什么关系?

●重章叠唱,反复咏叹。

在重复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重复。

●(蒹葭)苍苍—萋萋—采采      三个同义的叠词,描绘蒹葭的繁茂,秋景愈加萧瑟。

●(白露)霜—晞—已         一天时间由早到晚的变化,表现寻找时间之久。

●(道路)长—跻—右         表现追寻道路的艰险。

●(伊人所在)方—湄—涘、央—坻—沚 伊人身影更模糊,更扑朔迷离。

提问三“伊人”所指何人?

●意境朦胧,含蕴不尽。

《蒹葭》的主旨不妨作宽泛的理解:“伊人”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隐士或情人),也可以是诗人心中某种理想的境界,把追求寻找“伊人”化为最普遍的人生体验。

识记问题

① 能背诵和准确默写《蒹葭》吗?

② 能记住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吗?

第五单

学习材料准备

教材内容: 《饮酒》

今天,我们的重要任务是来认识一下陶渊明。

驱动问题

古往今来,中国的诗人可谓数不胜数,但是能被称为“大诗人”的却为数不多,陶渊明算一个。但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在唐朝以前却没有得到重视(①死后只得到私谥“靖节”,②刘勰的《文心雕龙》对他只字未提,③钟嵘的《诗品》只将他放入“中品”),这是为什么呢?

参考: (1)门阀社会的世俗偏见;(2)与众不同的人生态度;(3)超越时代的美学趣味。

核心问题

《饮酒》中出现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有何意蕴?诗人运用它们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 菊、东篱、南山、飞鸟等。这些意象都蕴含了超脱尘俗、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热爱隐居的意蕴,意境清远,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怡然自得的情趣。

说明: 这首诗融叙事、写景、说理、抒情于一体。开头两句是叙事,叙述诗人身居“人境”而独享安闲的生活。第三、四句以设问的方式加以揭示——心静,境自静。前四句在事、理中融情,透露出诗人恬淡的心境。第五至八句主要是写景,描写农村自然风光;景中寓情,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采菊”表现出超脱尘俗、洁身自好的情趣;“悠然”写出悠闲自得、陶醉于自然的心境;那些在晚照中翩然归来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最后两句直接抒情,“忘言”之中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情中有理,感受中蕴含人生的哲理。

推进问题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换成“望”字好不好?为什么?

参考: “见”字表明不经意,更能体现“悠然”之意,这是“望”字或“看”字取代不得的。

拓展问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提问: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这一联很为后人称道。请分析一下,此联是怎样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参考: 以“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无常;以“流水”表示岁月如流,年华易逝。后人称这一句“疏可走马”,表现的时间最长,表现的空间最宽,表现的人事最杂,仅仅10字,却把10年中的所有都表现出来了,体现了“喜会”中悲喜交集的感受。

识记问题

① 《桃花源记》还能背得出吗?《饮酒》能准确默写吗?

② 能记住有关陶渊明和田园诗的文学常识吗?

第六单

学习材料准备

教材内容: 《咏史》

驱动问题

从以下这首小诗中,你能看出诗歌的两个本质特点吗?

你们问什么是诗

我把桃花说成夕阳

如果你们再问

到底诗是何物

我突然感到一阵寒颤

居然有人

把我呕吐出的血

说成了桃花

——洛夫(台湾地区)

参考: 其一,诗歌不仅要用意象来表达感情,也需要借助意象来暗示、隐喻、象征某种更高层次的哲学理解,但意象不是诗歌的终极目标;其二,诗是生命化成的,是具有独创性的伟大创造,我们应该把它看成是带有普泛意义,能够引起大家共鸣的艺术表达。

左思字太冲,西晋诗人。代表作《三都赋》(“洛阳纸贵”之典)。《咏史》组诗共8首,诗人借“咏史”来表现寒士的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课文选的是《咏史》第二首,这首诗表达了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之情。

核心问题

请你认真阅读课文《咏史》及注释,在资源链接: 2-1-1-1-1-01(P6—P9)的帮助下判断出这首诗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参考: “比喻”“对比”“典故”。

推进问题

请划分这首诗的层次,认真思考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分析诗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尝试以图表框架的形式来表现你的见解。

参考:

识记问题

① 能准确默写《咏史》吗?能记住其中的几则典故吗?

② 能记住有关咏史诗的文学常识吗?

③ 能了解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概念,理解比喻、对比、典故等手法的表达作用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