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末民初戏剧传播研究:冯小隐与冯叔鸾的戏剧观念对比

清末民初戏剧传播研究:冯小隐与冯叔鸾的戏剧观念对比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冯小隐、冯叔鸾兄弟两人从出生便深受中国传统戏剧的影响,对传统戏剧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冯小隐作为中国传统戏剧的坚决维护者,对于新剧的发展极为排斥,他认为“新剧”必须完全摆脱旧剧的因素,不能有任何旧剧的成分存在,是一种全新的戏剧表演形式。

清末民初戏剧传播研究:冯小隐与冯叔鸾的戏剧观念对比

冯小隐、冯叔鸾兄弟两人从出生便深受中国传统戏剧的影响,对传统戏剧有着深厚的感情。后随着西方戏剧思想以及西方戏剧传入中国,两人对于新事物、新思想的接收程度出现了很大的不同。民国初期的中国戏剧界正处于新旧思想碰撞的时期,冯叔鸾开始思考传统戏剧中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因素,主张发展新剧的同时也主张保留传统戏剧中精华的部分。而冯小隐则认为,中国传统戏剧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了其固有的程式,不容改变,在冯小隐看来新剧、旧剧是截然对立的状态,并不能共存。

(一)冯小隐:新、旧剧对立的戏剧观

民国初期,西方话剧传入中国的步伐加快,对中国传统戏剧造成的冲击也越来越大,许多戏剧界人士开始参与到对西方话剧这一“舶来品”的研究中,希望研究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剧,从而达到拯救中华民族的目的。但冯小隐作为中国传统戏剧的坚决维护者,对于新剧的发展极为排斥,他认为“新剧”必须完全摆脱旧剧的因素,不能有任何旧剧的成分存在,是一种全新的戏剧表演形式。如果在传统旧剧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因素,必然会造成不新不旧的情况,因此,他主张民初戏剧界出现的新剧不能与旧剧并存。从他在《晶报》发表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出他的戏剧观:

旧戏是否指皮黄戏而言,此层最需要判明。如认皮黄戏为旧戏,则既曰旧戏改良,实以皮黄为本位,而欲改而良之也。皮黄戏既为本位,凡一切服装、器械、脸谱、音韵、板眼、步伐、场景,皆为皮黄戏之本体,范围自应谨守,不容稍有违背。盖本体若有所变更,即不得谓为皮黄戏,既非皮黄戏,则旧戏之本位,已无足据,只能谓为创造,不能谓为改良也。[266]

旧戏里一句有一句之腔调,一字有一字之念法,旁至排场、身段、说白、传神各有家数,都成规则,略为错误,人人得而指摘,这些新排的戏,他就错了场子,忘了词句,人家也不知道违背了皮黄的规则,还可以说这是改良?[267]

冯小隐认为皮黄戏为旧戏的根本,彻底摆脱皮黄戏的影响才可以称为新剧,否则那些以皮黄戏为基础出现的戏剧也还是旧剧的范畴。他认为旧剧有旧剧的程式,新剧有新剧的体系,这两者之间是不能随便逾越的,否则便是各不成样子,新剧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改良的过程。他还指责现在主张戏剧改良的人“是以藉改良之名,而妄毁成规者,不能饶恕”[268]

中国传统戏剧对于唱、念、做、打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是在整个旧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约定俗成的规则。小隐基于这样的认识,对于传统戏剧中所有的因素都持保留的态度,在第三章涉及他争论的问题中不难看出,不论是在唱腔、念白方面,还是在服饰、表演方面他都主张保留原貌,对于梅兰芳等人对新剧作出的尝试更是指责不断。张豂子曾指出:“我以为兰芳的新戏,本来是一种过渡戏,自然是有不能脱离旧戏范围的地方。”[269]而小隐却认为:“梅兰芳要是能够抛却了旧戏,完全创造一种新戏,我决计不敢妄赞一词,要是还离不了皮黄昆曲,我的良心还没有昧,我的羞耻心还没有忘,无论如何,断断乎不敢附和,说他一个好字。”[270]冯小隐认为的旧剧是中国传统戏剧,新剧则是新创造的剧种,不应与旧剧有任何瓜葛,他不认可有“过渡戏”的存在,他认为民初出现的“新戏”是不能与传统旧剧并存的,因为这不是两种表演形式,而是一种,故而他对旧剧多持维护的态度,对民初出现的新剧则是多批评与指摘。

(二)冯叔鸾:新、旧剧并存的戏剧观

冯叔鸾虽为冯小隐的胞弟,但冯叔鸾对西方戏剧思想的接受度更高,他并不排斥新的思想,而是想将其运用到改良中国旧剧的过程中,他对新剧的发展充满了期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主张抛弃一切旧剧的因素,全面否定旧剧。他主张在旧剧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保留旧剧中好的部分,同时注入西方话剧中优秀的成分,使得改良以后的戏剧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他曾在《晶报》上阐释了自己的戏剧观:“现今的评剧者,有新旧两派。旧派主张保存旧戏,新派主张创作新戏。我对此两派,皆不反对,但是以为:(一)新旧二者,可并存而不容并论。(二)新戏尚在研究创作之时,万不可认现在之所谓新戏者为新戏。”[271]冯叔鸾认为新旧戏二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状态,二者可以并存,支持发展新剧并不意味着对旧剧闭口不谈,而应从客观出发去分析与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他还提醒人们,现时刚出现的新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剧,还需要不断探索以促进新剧的进一步发展。

冯叔鸾认为新剧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虽然他主张发展新剧但也表达了他对于旧剧的情感:“我说‘旧剧破产了’这句话,颇惹起一般迷旧剧者的反对,或绝不致破产,其实我又何尝不是一个旧剧迷呢?又何尝愿意旧剧破产呢?不过事实所在,我虽不愿意,又岂是隐讳不言,便可以补救挽回的呢?”[272]可见在外来思潮涌入中国时,戏剧这门古老的技艺必然会受其影响,外来思想涌入的过程也是中国戏剧革旧取新的过程,作为一位从小深受中国旧戏影响长大的剧评家,冯叔鸾对旧戏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中国旧戏中的一些不合时宜的因素也会随着外来思想的不断传入而渐渐消失,因而旧剧必然面临着改良的情况,取外来戏剧思想之精华,去中国旧戏中不合时宜之糟粕,这是中国戏剧向前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

虽然新剧的出现对于民初的中国剧坛是十分必要的,但冯叔鸾并不是一味称赞正处于萌芽时期的新剧有多好,而是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去分析:

因为我是很希望有优美的新剧早日出现于中国剧场的一个人,这次不料又大失所望,我很希望青年自立会的新剧,与那新世界城南园的新剧不同,却偏偏出我意料之外,非但不能比他们的好,并且因为经验少的缘故,还不如他们的……新剧最忌的就是向台下演说,这是旧戏中常有的事(谓之背躬),新剧家犯了这个毛病,便不称其为新剧了。[273]

虽然现时的戏剧不是新剧,但是贵在有新剧者出现,他们倡导新剧能将社会上不好的现象从侧面形容出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看客,使得有着陈旧思想的看客能够改变其思想,这才可以算得上新剧,因为这对社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74]

冯叔鸾对新旧剧的态度还是比较客观的,他认为民初出现的新剧是在改良旧剧的基础上出现的,民初的“新剧”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剧,而是一种相较于中国旧戏而言的“新剧”,但这并不意味着出现了这种新剧就要全面否定旧剧的价值,旧剧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自然有其存在的意义以及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价值,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全部摒弃,因此,冯叔鸾主张改良旧戏中不合时宜的部分,使之更能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关于新旧剧的论争,他主张彼此不应各守崖岸,互相鄙视,“窃以为改良戏剧之要务,第一先泯去新旧之界限,第二须融会新旧之学理,第三须兼采新旧两派之所长”。[275]冯叔鸾并不是极力主张废除旧剧,发展新剧,而是认为两者可以并存,这两者并存并不矛盾。与冯小隐的观点相比,冯叔鸾的观点显然更利于戏剧的长远发展,在今天看来确实如此。

民初正处于中西思想的碰撞期,社会各界都掀起了改革的浪潮,戏剧界也不例外。当时发生的戏剧论争是围绕戏剧改良这一问题而展开的,许多进步知识分子想要通过戏剧改良来实现改革社会制度、推动社会发展的目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冯小隐、冯叔鸾为代表的戏剧评论家们就戏剧的各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展开了激烈的论争。二人争论的焦点是在以传统戏剧为基础的旧剧以及受西方思想影响的新剧之间的论争,从而反映出了冯叔鸾与冯小隐在艺术上的分歧以及他们不同的戏剧观。冯叔鸾与冯小隐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在接受西方戏剧思想时却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同。冯小隐认为中国戏剧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应该沿着自己固有的道路发展,不应用西方的戏剧思想及理论来改良传统戏剧,这样很容易出现不伦不类的情况;冯叔鸾则认为旧剧与新剧之间并不完全对立,他提倡戏剧改革是针对新剧与旧剧共同而言,并非专指一种,他认为新旧戏剧都面临改良的问题。旧剧需要改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部分,而作为处于萌芽阶段的新剧也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就要求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继承与创新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为此两人曾多次发生笔战并最终由于观点的不同而形同陌路。就两人观点而言,冯叔鸾所提倡的戏剧主张,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也更有利于戏剧长远的发展。

除了冯叔鸾、冯小隐以外还有很多剧评家,如齐如山、吴梅、郑正秋、周剑云等,以及戏剧表演艺术家,如梅兰芳、程砚秋、赵桐珊等,都投身于戏剧改良中,他们结合国外先进的戏剧思想力求对本国的戏剧进行改良,他们不断提出戏剧理论并与戏剧表演者共同实践,使新剧能够表演于舞台之上,并在观众的反馈声中不断进行改进与创新,最终促进了新剧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发芽并不断壮大。这些人士对民初戏剧理论及戏剧整体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他们的不断努力与探索,才使得戏剧更加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注释】

[1]李伟、陈湛绮《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9。

[2]左鹏军《化转型中的中国近代戏剧》,南方出版社,1999,页27。

[3]田根胜《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上海三联书店,2005,页105。

[4]《直隶白话报》第3期,《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5册,页197。

[5]杨天石、王学庄编《拒俄运动1901—190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页85—88。

[6]《中国白话报》第五期,《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2册,页437。

[7]裘廷梁《无锡白话报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页544。

[8]《木兰从军》,《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

[9]付德雷《〈申报〉与戏曲传播》,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0]《爱国白话报》第61号“本京新闻”,《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2册,页487。

[11]《北京白话报》第3010号“梨园近讯”,《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34册,页355。

[12]《爱国白话报》第190号“本京新闻”,《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4册,页102。

[13]《爱国白话报》第180号“本京新闻”,同上书,页6。

[14]《爱国白话报》第219号“本京新闻”,同上书,页391。

[15]《爱国白话报》第101号“本京新闻”,《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3册,页70。

[16]《爱国白话报》第181号“本京新闻”,《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4册,页14。

[17]《爱国白话报》第86号“本京新闻”,《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2册,页687。

[18]《爱国白话报》第321号“本京新闻”,《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5册,页665。

[19]《爱国白话报》第1801号“本京新闻”,《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8册,页508。

[20]《北京白话报》第1222号“本京新闻”,《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34册,页172。

[21]《爱国白话报》第498、524、532号“本京新闻”,《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7册,页662;第18册,页124、188。

[22]《爱国白话报》第110、114号“本京新闻”,《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3册,页134、166。

[23]《爱国白话报》第204、208号“本京新闻”,《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4册,页240、278。

[24]《爱国白话报》第254、258号“本京新闻”,同上书,页731;第15册,页39。

[25]《爱国白话报》第1932、1934号“本京新闻”,《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20册,页54、70。

[26]《爱国白话报》第2006号“本京新闻”,同上书,页528。

[27]《爱国白话报》第2011、2013号“特别纪载”,同上书,页568、584。

[28]《爱国白话报》第2028号“本京新闻”,《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21册,页22。

[29]《爱国白话报》第302、305、309号“本京新闻”,《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5册,页472、505、542。

[30]《爱国白话报》第349、371号“本京新闻”,《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6册,页220、472。

[31]《爱国白话报》第303号“演说”,《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5册,页479。

[32]《白话捷报》第332、342、352号“戏谈”,《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6册,页27、137、257。

[33]《爱国白话报》第364号“戏评”,同上书,页399。

[34]《爱国白话报》第366号“戏谈”,同上书,页423。

[35]《北京白话报》第6328号“吴素秋又一代表作新剧龙凤宝环今日首次公演于新新”(附照片),《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34册,页648;第6446号,陆素娟演出报道,附照片,《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35册,页20。

[36]《北京白话报》第6438号,《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34册,页902。

[37]《北京白话报》第6440号,同上书,页910。

[38]《北京白话报》第6468号,《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35册,页105。

[39]付德雷《〈申报〉与戏曲传播》,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0]《安徽俗话报》第11期“论说”,《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4册,页453。

[41]《吉林白话报》第45号“演说”,《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6册,页534。

[42]《吉林白话报》第51号“演说”,同上书,页606。

[43]《岭南白话杂志》第4期“演说台”,《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7册,页420。

[44]《爱国白话报》第24号“演说”,《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2册,页187。

[45]《爱国白话报》第280号“演说”,《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5册,页249。

[46]《爱国白话报》第532号“演说”,《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8册,页185。

[47]《爱国白话报》第2514号“演说”,《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26册,页43。

[48]《吉林白话报》第34号“演说”,《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6册,页401。

[49]《天津白话报》第107—138号“演说”,《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8册,页408—615。

[50]《天津白话报》第156号“演说”,《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9册,页44。

[51]《天津白话报》第204号“演说”,同上书,页419。

[52]《天津白话报》第222号“演说”,同上书,页564。

[53]《天津白话报》第229号“演说”,同上书,页619。

[54]《爱国白话报》第303号“演说”,《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5册,页479。

[55]《白话捷报》第1号“戏评”,《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30册,页7。

[56]《白话捷报》第27号“戏谈”,同上书,页207。

[57]《白话捷报》第34号“戏谈”,同上书,页263。

[58]唐雪莹《从〈申报〉戏剧广告看近代上海戏剧市场化》,《四川戏剧》2010年第6期。

[59]《天津白话报》第187号头版,《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9册,页282。

[60]《天津白话报》第159号头版,同上书,页66。

[61]《国民白话日报》第12号,《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7册,页557。

[62]《白话晨报》第5411号,《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40册,页480。

[63]《北京白话报》第6508号,《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35册,页268。

[64]《实事白话报》第1547号,《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36册,页338。

[65]《实事白话报》第1547号,同上书,页338。

[66]《实事白话报》第1547号,《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36册,页338。

[67]《实事白话报》第1547号,同上书,页339、343、347。

[68]《实事白话报》第1554号,同上书,页341。

[69]《实事白话报》第1560号,同上书,页350。

[70]同上。

[71]《实事白话报》第1560号,同上书,页351。

[72]《杭州白话报》,《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册,页428。

[73]《杭州白话报》,同上书,页450。

[74]《杭州白话报》,《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册,页444。

[75]《中国京剧史》中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页150。

[76]《杭州白话报》,《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册,页428。

[77]《北京白话报》第6477号,《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35册,页142。

[78]梅兰芳述,许姬传记《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61,页141。

[79]刘珺《中国戏剧传播方式与艺术形态的流变》,《中国戏剧学院学报》2009年11月。

[80]左鹏军《文化转型中的中国近代戏剧》,南方出版社,1999,页71。

[81]浴血生《小说丛话》,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剧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页335。

[82]棣《改良剧本与改良小说关系于社会之轻重》,《中外小说林》第2年第2期,1908。

[83]该文最早发表于《安徽俗话报》1904年第11期“论说”专栏,署名三爱,次年以文言在《新小说》第2卷第2期重新发表,并被收入《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剧研究卷》。本文所引系《安徽俗话报》本(原文只以空格断句,标点为笔者所加),收于《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4册,页453。

[84]《安徽俗话报》第11期“论说”,三爱(陈独秀)《论戏剧》,《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4册,页453。

[85]《安徽俗话报》第11期“论说”,三爱(陈独秀)《论戏剧》,《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4册,页453。

[86]同上书,页455。

[87]《吉林白话报》第51号“演说”,醉生《改良戏剧的所以然》,《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6册,页606。

[88]《吉林白话报》第45号“演说”,《改良戏剧之关系》,《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6册,页534。

[89]《爱国白话报》第532号“演说”,《戏剧改良论》,《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8册,页185。

[90]《爱国白话报》第280号“演说”,《改良戏剧与社会教育的关系》,《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5册,页249。

[91]《吉林白话报》第45号“演说”,《改良戏剧之关系》,《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6册,页535。

[92]《吉林白话报》第51号“演说”,醉生《改良戏剧的所以然》,同上书,页607。

[93]《吉林白话报》第51号“演说”,醉生《改良戏剧的所以然》,《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6册,页608。

[94]《中国白话报》第四期“戏剧”,吴梅《风洞山传奇》,《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2册,页329。

[95]《爱国白话报》第5号“戏评”,《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2册,页40。

[96]《爱国白话报》第197号“戏评”,《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4册,页177

[97]《爱国白话报》第310号“戏评”,《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5册,页553。

[98]《北京白话报》第6523号“戏谈”,《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35册,页334。

[99]《北京白话报》第7048、7049号“咏园老人漫谈”,同上书,页838、844。

[100]《实事白话报》第19·9·2号“戏场闲话”,《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38册,页229。

[101]赵晋《戊戌变法前后至辛亥革命报刊发表的戏剧剧作编年》,《戏剧研究》第6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页291。

[102]陈佳《晚清上海报刊与京剧的传播》,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03]《爱国白话报》第24号“演说”,谔谔声《旧戏》,《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第12册,页187。

[104]王卫民编《吴梅和他的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页373、374。

[105]《汪笑侬戏剧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页47—58。

[106]《中国京剧史》(上卷),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页328。

[107]徐幸捷、蔡世成主编《上海京剧志》。

[108]赵山林、田根胜、朱崇志编著《近代上海戏剧系年初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09]范烟桥《中国小说史》,长安出版社,1982。

[110]徐鹏绪、张俊才《中国近代文学研究概论》,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页505。

[111]周剑云《鞠部丛刊》,页372。

[112]曾白融主编《京剧剧目辞典》,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页123。

[113]王钝根《戏考大全》1,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页862。

[114]《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续编三,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页684。

[115]《周信芳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页394。

[116]朱德发等《现代中国文学英雄叙事论稿》,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页134。

[117]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页366。

[118]阿英《晚清文艺报刊述略》,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页139;魏绍昌、管林、刘济献等编《中国近代文学辞典》,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页444;郑方泽《中国近代文学史事编年》,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页307。

[119]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页485。

[120]《中国近代文学百题》,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页330。

[121]《梨园往事》,北京出版社,2000,页28。

[122]《上海戏剧志》,中国ISBN中心,1996,页728。

[123]葛元煦著,郑祖安标点《沪游杂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页60。

[124]胡祥翰著,吴健熙标点《上海小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页37。

[125]王韬著,沈恒春、杨其民标点《瀛濡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页38。

[126]漱六山房《九尾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127]《上海指南》卷八,商务印书馆,1909。

[128]《上海小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页34。

[129]郁慕侠《上海鳞爪》,沪报馆,1933。

[130]海上漱石生《海上繁华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www.xing528.com)

[131]《上海地区的戏剧服装制作行业》,《上海戏剧史料荟萃》第1集,1987。

[132]皆为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1年版,《清代报刊图画集成》计13册,选载报刊10种;《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计20册,选载报刊15种;《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续编》计20册,选载报刊14种。

[133]史和、姚兆申、叶翠娣《中国近代报刊名录》,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134]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新华出版社,1988,页46。

[135]《申报创刊号》,《申报馆条例》,1872。

[136]《新闻画报》,见《清代报刊图画集成》第3册,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1,页159。

[137]同上书,页183。

[138]同上书,第4册,页805。

[139]同上书,第3册,页10。

[140]许有成《于右任传》,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页68。

[141]夏亮《叙事视野下的晚清〈图画日报〉》,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42]《图画日报》第二年出版纪言,载《图画日报》173号,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续编》第10册,页4368。

[143]《本馆谨答》,载《菊侪绘图女报》1908年第2期。

[144]陈平原《城厥、街景与风情:晚清画报中的帝京想象》,载《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45]《李菊侪启事》,载《旧京醒世画报》第14期,1909年12月15日。

[146]《本报发刊辞》,载《燕都时事画报》第1号,1909年4月29日。

[147]爱新觉罗·勋锐《三祝报界》,载《燕都时事画报》第6号,1909年5月4日。

[148]姜纬堂、彭望宁、彭望克《维新志士爱国报人彭翼仲》,大连出版社,1996,页113。

[149]黄宾虹、邓实《美术丛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页257。

[150]钱锺书《七缀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页1。

[151]刘海粟《组织美术会缘起》,载《申报》1918年10月6日。

[152]张聿光(1885—1968),字鹤苍头,浙江绍兴人,号“冶欧斋主”。

[153]钱病鹤(1879—1944),浙江吴兴人,早期绘中国人物画,后专绘时事漫画,其代表为发行于1913年的漫画集《百猿图》单行本。

[154]郑逸梅《对几位漫画家的回忆》,载《讽刺与幽默》1979年3月。

[155]沈泊尘(1889—1920),字伯诚,浙江桐乡人,原名沈学明,署名沈明、泊忱,笔名蜗牛,被称为“中国漫画的巨擘”,擅长现代仕女画、戏装人物画及漫画,代表作仕女画《红楼梦图咏》《新新百美图》,漫画《工农商打倒曹、陆、章》。

[156]沈泊尘绘,吴浩然编著《民国戏剧人物画》,齐鲁书社,2012,页203。

[157]丁悚《亡友泊尘》,载《上海漫画》1928年第18期。

[158]沈泊尘《本报之责任》,载《上海泼克》1918年9月。

[159]林培炎《志同道合的文化启蒙先驱——彭翼仲与刘炳堂在报业活动中的亲密合作》,载《新闻春秋》2004年第3期。

[160]《义务奴》,《北京女报》第585号。

[161]《李菊侪启事》,载《旧京醒世画报》第14期,1909年12月15日。

[162]《本馆谨答》,载《菊侪绘图女报》1908年第2期。

[163]马星驰(1873—1934),山东济宁人,近代漫画的先驱。

[164]于右任《如何写作社评》,载《新闻学季刊》1942年第1卷第2期,收于刘永平《于右任传》,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页157。

[165]马星驰《革命与共识》,载《真相画报》1912年7月1日。

[166]虽然在《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第五册《点石斋画报附录》中刊载的《风筝误传奇》并没有文字记述,但是页码存在缺失;鲁迅也在《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将所购画报《风筝误》看作与石印绣像、全图小说类似,因此应属图文并存形式。

[167]傅谨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卷十,凤凰出版社,2011,页259。

[168]同上书,页333。

[169]同上书,页399。

[170]同上书,页521。

[171]傅谨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卷十,页1。

[172]池志澂《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页156—157。

[173]《上海社会之现象·散戏馆之挤轧》,载《图画日报》,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续编》第6册,页2632。

[174]梅兰芳口述,许姬传记录《舞台生活四十年》(一集),页44。

[175]《图画日报》,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续编》第9册,页4080。

[176]《时事报图画杂俎》,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第5册,页2297。

[177]《飞影阁画报》,见《清代报刊图画集成》第2册,页724。

[178]《图画日报》,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续编》第6册,页2440。

[179]海上漱石生《沪滨百景之舞台新机》,载《时事报图画旬报》,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第18册,页8007。

[180]《图画日报》,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续编》第6册,页2440。

[181]同上。

[182]沈定卢《新舞台研究新论》,载《戏剧艺术》1989年12月31日。

[183]海上漱石生《沪滨百景之舞台新机》,载《时事报图画旬报》,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第18册,页8007。

[184]《新舞台房屋大改良并添置机器布景》,载《图画日报》,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续编》第11册,页5045。

[185]《民权画报》,同上书,页24—105。

[186]同上书,页160—185。

[187]同上书,页257—297。

[188]《时事报馆戊申全年画报之图画新闻》,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第16册,页6828。

[189]《图画日报》,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续编》第8册,页3249。

[190]《民呼日报》,见《清代报刊图画集成》第6册,页417。

[191]唐雪莹《民国初期上海戏剧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页348。

[192]《时事报馆戊申全年画报之图画新闻》,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第15册,页6784。

[193]同上书,页6732。

[194]《图画日报》,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续编》第10册,页4434。

[195]三爱《论戏剧》,载《新小说》1905年第2卷第2期。

[196]《图画日报》,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续编》第6—13册。

[197]《图画日报》,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续编》第7册,页3043。

[198]京剧名伶杨月楼因扮相优美、做工潇洒而广受观众尤其是一些女性观众的喜爱和追捧。在这些为之痴迷的女观众中,有粤商之女韦阿宝尤为之倾倒,竟相思成病,后经人牵线二人相识并私订终身。此事被韦氏族人得知,深以为侮,认为杨月楼“侪同皂隶娼优”,不可以良人视之,因此联名控告,要求官府“明正典刑,以快人心”。后判杨“拐带罪”鞭笞发配,适逢慈禧太后寿辰,减刑发落,三年后获释,此事经《申报》报道,引发巨大社会舆论。

[199]《图画日报》,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续编》第7册,页3055。

[200]《图画日报》,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续编》第12册,页5250。

[201]《时事报图画杂俎》,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第5册,页2284。

[202]《浅说画报》,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续编》第1册,页443。

[203]《神州画报》,见《清代报刊图画集成》第5册,页199。

[204]《舆论时事报之图画新闻》,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第9册,页4349。

[205]定妆图画,其名称近于定妆照,即演员在戏剧演出活动中为扮演某一角色经过化妆造型后绘制的图画。

[206]《民权画报》,见《清代报刊图画集成》第11册,页41。

[207]同上书,页593。

[208]同上书,页121。

[209]同上书,页113。

[210]同上书,页593。

[211]同上书,页449。

[212]《民权画报》,见《清代报刊图画集成》第11册,页225。

[213]同上书,页225。

[214]同上书,页545。

[215]同上书,页497。

[216]《民权画报》,见《清代报刊图画集成》第12册,页699。

[217]同上书,页815。

[218]《民权画报》,见《清代报刊图画集成》第11册,页513。

[219]同上书,页553。

[220]《民权画报》,见《清代报刊图画集成》第11册,页161。

[221]同上书,页441。

[222]《民国从书》第四编卷十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页68。

[223]《时事报馆戊申全年画报之图画新闻》,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第9册,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1,页6546。

[224]《舆论时事报之图画新闻》,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第15册,页4049。

[225]《申报图画》,见《清代报刊图画集成》第5册,页97。

[226]《时事报馆戊申全年画报之图画新闻》,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第16册,页6950。

[227]《图画日报》,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续编》第9册,页3854。

[228]《图画日报》,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续编》第14册,页6415。

[229]《图画日报》,见《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续编》第9册,页4080。

[230]《神州画报》,见《清代报刊图画集成》第5册,页199。

[231]赵春宁《插图版画与中国古典戏剧的传播》,载《中华戏剧》2009年第1期。

[232]周亮《试析明末戏剧、小说版画新的造型样式和风格特征》,载《美术研究》2007年第4期。

[233]赵春宁《插图版画与中国古典戏剧的传播》,载《中华戏剧》2009年第1期。

[234]早期广播的时间节点设置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即自1922年上海设立的第一家外商电台奥斯邦电台起至抗战前夕,其中以当时的民营广播电台为主要研究对象。

[235]上海市档案馆、北京广播学院、上海市广播电视局《旧中国的上海广播事业》,档案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页37—39。

[236]同上书,页27。

[237]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页166。

[238]关于“南北票友”的论争发生在1919年7月。

[239]关于“孙化成”的论争发生在1919年7—8月间。孙化成(1879—1957),名光宇,号义成,安徽宣城县五里桥人,自幼聪颖好学,但家境贫寒,靠族人集资就读,清光绪末举人,后入北京清华学堂就读。他爱好京剧艺术,且学有所长,常与京剧名角谭鑫培切磋技艺,学得文武名剧百出。

[240]关于“喝倒彩”的论争发生在1919年11月。

[241]关于“芙蓉草”的论争发生在1921年7—8月间。

[242]关于“谭富英”的论争发生在1924年1月。

[243]张豂子:豂子为张厚载之字,张厚载又名聊止、聊公,号采人,原籍江苏青浦(现属上海)。

[244]张豂子《北京票友谈》,《晶报》1919年7月15日。

[245]白牡丹之争发生在1919年9—10月间。

[246]“旦癖”之辩发生在1920年1月。

[247]戏子之役发生在1920年10月—11月间。

[248]梅兰芳之争发生在1923年12月—1924年1月。

[249]与林屋山人的论争发生在1923年10月。

[250]马二先生《白牡丹》,《晶报》1919年9月15日。

[251]马二先生《旦癖》,《晶报》1920年1月21日。

[252]张丹斧(1868—1937),字丹斧,晚号丹翁,亦署后乐笑翁、无厄道人、张无为、旦叟、老丹等,近代文学家、报人、收藏家、书画家。

[253]关于“刘翠仙”的论争发生在1919年4—5月。

[254]关于《楚汉争》的论争发生在1919年9月。

[255]关于“杨小楼”的论争发生在1919年10月。

[256]关于“高庆奎”的论争发生在1919年11月。

[257]关于“韩世昌”的论争发生在1919年12月。

[258]关于“新旧剧”的论争发生在1919年3月—1921年8月。

[259]关于“跷工存废”的论争发生在1920年月—10月。

[260]关于“梅兰芳”的论争发生在1920年4—8月。

[261]关于“靴鞋”的论争发生在1921年12月—1922年3月。

[262]瞎摸海:京津方言,指盲目乱找,盲目办事的人。

[263]马二先生《评梅余感》,《晶报》1920年7月12日。

[264]跷工:京剧表演特技之一,亦名“跷功”。清代,秦腔演员魏长生到北京,引进跷工(即脚上绑木质小脚,模拟缠足行走),更成为花旦表演中的特技。“跷”又作“跷板”,木制仿小脚形,分“硬跷”与“软跷”两种,“硬跷”用于武旦、刀马旦,“软跷”用于花旦。

[265]马二先生《论跷质小隐》,《晶报》1920年9月27日。

[266]小隐《旧戏改良》,《晶报》1921年8月15日。

[267]小隐《梅兰芳之研究(四)》,《晶报》1920年4月21日。

[268]小隐《再谈芙蓉草》,《晶报》1921年7月30日。

[269]豂子《梅兰芳研究之研究(一)》,《晶报》1920年4月24日。

[270]小隐《梅兰芳之研究(六)》,《晶报》1920年4月27日。

[271]马二先生《旧戏之精神(一)》,《晶报》1919年3月3日。

[272]马二先生《旧剧与天才》,《晶报》1920年12月27日。

[273]马二先生《这也算是新剧吗?》,《晶报》1921年2月15日。

[274]马二先生《新剧谈》,《晶报》1919年7月21日。

[275]冯叔鸾《啸虹轩剧谈》(卷上),中华图书馆,1914,页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