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北五校助力西北教育思想

西北五校助力西北教育思想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所冠以“国立西北”名称的院校的诞生,使其与生俱来带有“西北”区域的“胎记”,负载着国家层面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一种战略责任与使命。他是西北联大“公诚勤朴”校训的典范,是西北联大及其后继院校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立足西北,融汇世界,赓续民族文脉,以己所学报效国家、报效民族和为复兴中华文明献身的一个缩影。

西北五校助力西北教育思想

五所冠以“国立西北”名称的院校的诞生,使其与生俱来带有“西北”区域的“胎记”,负载着国家层面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一种战略责任与使命。平津四校一院西迁1200公里到西安合组临大,复向南推进500公里到秦巴山地与成都平原接壤处,再向西推进2000公里到甘肃与新疆接壤处的敦煌。再加之西北联大李书田常委,从陕西汉中—四川广元—西康康定—贵州贵阳—浙江泰顺—陕西西安,坚持恢复北洋大学,并先后创办西康技艺专科学校、贵州农工学院、泰顺北洋分院、西京北洋分院的数千里辗转办学,已将北洋大学—西北联大的办学理念从大西北延伸到了大西南。抗战引发的这次大迁徙,不啻一次“文军长征”,最先由北大学引起,继有西北联大、西南联大等学校的大迁徙。其中,汪堃仁教授绕道越南海防、昆明、重庆、成都至陕南的应聘里程达一万里。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的迁徙流亡算起,到部分院校1946年11月回迁原地,迁徙、流亡持续时间长达8—14年。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空前的。

西北联大与其后继五校在西北的展布,不仅激活了奄奄一息的西北原有的高等教育,延续、发展和新办了一批高校,而且以此为标志,在国土面积占全国1/3、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1/3、古代四大文化中原文化、古希腊文化、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和印度文化)、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语系(阿尔泰语系、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交错的西北地区奠定了综合、师范、文、理、工、农、医俱全的一个完整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成为中国战时三大高等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传承者李书田、中国现代师范教育的奠基者李蒸,当看到自己的“孩子”辗转过继,甚至将不复存在时,曾产生撕心裂肺般的阵痛,也曾投入相当精力于复校运动。但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平津的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先迁西安合组为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再迁陕南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复改为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五校,包括国立北平大学、国立西北五校永远地化为西北大地的一部分。这一华丽转身,不啻为中国高等教育在大西北脱胎换骨般的一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其意义远比在东南沿海建大学的意义深远得多。它实现了百年来数代有识之士的梦想,从而奠定了21世纪西部大开发的一支重要的文明根基。

西北联大与后继院校在西北的文物考古科学考察、方志编纂、经济社会调查方言调查、社会教育矿产与自然资源开发,一起成为高等教育教化一方、为地方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一个典范。同时,西北文化也影响了其办学宗旨与发展方向,为其打上“西北”的区域烙印。西北联大“公诚勤朴”校训的形成即与身处汉文化发祥地汉中有关。黎锦熙就指出:“西北之华山汉水,即‘华夏’之名所由来,古代文化实肇此土;学府在此,提挈群伦,当以继往开来为务……借教育学术之力,努力铸成‘国族’以发扬之”[26]。旅居台北的孙宝琛在阐释“公诚勤朴”中的“朴”时也指出:“汉族民族性的形成与中原及西北的地理环境当然具有密切的关系,大汉民族的朴质、坚忍豪放性格大半由于艰难的耕作环境所铸成”;“忠君爱国”“严辨汉贼不两立”“攘除奸凶与兴复汉室”的观念和基本国策大多源于汉代和三国时期的汉中;“西安与汉中正是我大汉民族强盛时期的圣地,学子们播迁其中,自然会体验到先民创业艰巨的地理环境及开拓精神。教授及同学们由西安迁往城固,攀登秦岭,不畏跋涉之苦,在城固初期,教授及学生的生活是何等的艰苦!大家都坚毅地接受了,而且都心神愉快地接受了,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27]。旅台西北大学校友于正生也认同西北大学学生的坚忍耐力,认为从旅台校友来看,西北大学毕业的学生“大半都葆有中国传统文化浓厚色彩,而富于应付艰苦环境,具有坚强的战斗力”[28]。当然,西北文化对教师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黄文弼籍贯江南,但其韧性却似朴实的西北汉子,从1927年随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入蒙、疆科考,1935年在西安碑林整理古物,1937年到西安临大任教,至1947年离镐赴平,在西北伴着大风,伴着大漠,整整二十载,仅四次新疆考察行程即达38000公里。他穿越过死亡之海罗布泊,横穿过世界上第二大的流沙塔克拉玛干沙漠,常常秉烛至凌晨两三点,一生笔耕不辍,著述达数百万字,以“三记两集”著称,真可谓行万里路,写万卷书。就是这样一位被刘半农戏称为“瘦骨一撮不胜衣”,“身披一袭老羊皮”,“不看江南之绿杨,而探绝漠之红柳,天炎饮绝沙如焚,人驮平等匍匐走”[29]的瘦弱老人,为西北文化添彩着辉,西北大漠也成就了他蜚声世界的伟大事业,成为我国西北考古第一人、我国科学考古第一人、我国国际合作考古第一人。他还在边政学系接收一批青年远征军战士,将其培养成为会骑马、会游泳、会野外生存,懂得回、蒙、藏语言和具备现代科学素养的我国第一批治边、戍边的干才。他是西北联大“公诚勤朴”校训的典范,是西北联大及其后继院校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立足西北,融汇世界,赓续民族文脉,以己所学报效国家、报效民族和为复兴中华文明献身的一个缩影。

【注释】

[1]李书田(1900—1988),字耕砚。河北昌黎人。1923年毕业于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1923年考取清华学校派赴美国留学,入康奈尔大学研究铁道及水利学。1926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及美国华铁尔博士顾问工程师处副工程师。1937年10月至1938年6月任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校常委兼工学院院长。1938年8月至1939年3月任西北工学院(由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等合组而成)筹备委员会主任。

[2]李书田.黄河水利与西北建设问题[J].陕行汇刊,1944,8(2):1—7.

[3]李书田.北洋大学之过去五十三年[M].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资料选编.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403—412.

[4]李书田.本校之创设及其使命[N].重庆:大公报,1939-11-20.

[5]刁永健.抗战期中成长的国立西北工学院[J].读书通讯,1943(67):15—16.

[6]郭鸿文.考察西北各省羊毛出产实际状况报告[J].高等教育季刊,1942,2(2):55—64.

[7]编者.编后附记[J].高等教育季刊,1942,2(2):141—142.

[8]张兆荣.西北各校院迁移问题[J].国立西北工学院月刊,1948(4):3—4.

[9]编者.国立西北工学院工作近况[J].图书季刊,1940,2(3):495—496.

[10]李书田.北洋大学之过去五十三年[M].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资料选编.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403—412.

[11]李书田.颂辑五汉南水功赋[J].陕行汇刊,1943,8(4):4—5.

[12]辛树帜(1894—1977),1915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前身)生物系。1924年留学欧洲,自费入英国伦敦大学学习。1925年转入德国柏林大学专攻生物学。1936年任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长。1937年被聘为西安临时大学筹备委员。1938年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与西北联大农学院合并为国立西北农学院,任院长。

[13]辛树帜.致朱家骅书.1947-08-03.(www.xing528.com)

[14]唐得源(1904—1992),山东临淄人。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教育学系。后赴美国留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归国后,于1932年1月至1936年8月任西安高中教务主任,先代行校长职权,不久任校长。1939年9月起任西北师范学院教授。1941年起,任西北大学各院系共同科目教授。1943年任西北农学院院训导主任。1944年在西北农学院任上,受聘担任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筹委会委员。1947年3月任西北农学院院长。

[15]唐得源.为纪念十三周年校庆献言[J].国立西北农学院院刊,1947(7):1.

[16]王志鹄(1905—1997),字思九。江苏崇明人(今上海市崇明区)。南通大学农学科毕业后,赴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留学。后转入意大利皇家大学农学院。1934年毕业并获农学博士学位。后应国立北平大学之聘,任农学院农业化学系教授。1938年任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教授。1940年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兼农业化学系主任。

[17]王志鹄.祝三十六年度校庆[J].国立西北农学院院刊,1947(7):3.

[18]黄毓甲(1907—?),山西万荣人。1936年入东京帝国大学。归国后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

[19]陈宗和.国立西北农学院[J].陇铎月刊,1940(10):23—25.

[20]徐佐夏(1895—1971),字益甫。山东广饶人。生于1895年。191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20年赴德留学,入柏林大学,曾任药理研究员。1924年归国,任北平大学医学院教授。1937年起先后任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西北联合大学医学院教授、西北医学院教授兼院长。

[21]徐佐夏.民国三十一年元旦本院院刊增刊弁言[J].国立西北医学院院刊,1941(14—15):17.

[22]编者.国立西北医学院工作近况[J].图书季刊,1940,2(2):266.

[23]李蒸(1895—1975),字云亭。河北滦县人。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并留校任教。后赴美国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毕业,1924年获硕士学位,192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2年起,任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校长。1937年起任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筹备委员会常委、校务委员会常委(1937.10—1939.7)。1939年8月任西北师范学院院长。

[24]李蒸.本院的使命与校风(1941年度新生讲词)[J].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学术季刊,1941(1).

[25]李蒸.略谈西北文化建设[J].西北学报,1944,3(1).

[26]黎锦熙.国立西北大学校史(1944.5).姚远.西北联大史料汇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2:650—657.

[27]孙宝琛.西北与中华文化[M]//国立西北大学卅周年纪念刊,台北:西北大学校友会,1969.

[28]于正生.从旅台校友看母校特性[M]//国立西北大学卅周年纪念刊,台北:西北大学校友会,1969.

[29]刘半农.为黄仲良题西域照片[M]//朱玉祺,王新春.黄文弼研究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