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安地域文化:李陵、苏武:五言诗创始者

秦安地域文化:李陵、苏武:五言诗创始者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武帝听说李陵投降,怒不可遏,当即召集群臣评议对李陵投降一事的看法。汉武帝以替降将辩护的罪名,将司马迁下狱,处以宫刑。后来,汉武帝派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苏武被扣留。李陵被认为是五言诗创始者之一:“其五言,周时已见滥觞,及乎成篇,则始于李陵、苏武二子。”

秦安地域文化:李陵、苏武:五言诗创始者

李陵(前134—前74),字少卿,李广长子李当户的儿子。擅长骑马射箭,爱护体恤士卒,礼贤下士,声名远播,颇有他祖父李广的风度,是汉代名将。年轻时被选拔为建章监尉林军长官,后来又率八百骑兵深入匈奴境两千余里勘察地形,顺利而归,被提升为骑都尉。

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三万骑兵在祁连山一带攻击匈奴右贤王,李陵受命率领五千名步兵弓箭手,出居延(今甘肃金塔县境),长途跋涉一千余里,以分散匈奴的兵力,使匈奴不能专力攻击贰师将军。到达东浚稽山(今蒙古国喀尔喀士刺河)一带侦察敌情,在撤兵返回途中,旦鞮侯单于亲自率领八万兵力围困李陵的军队。李陵率军突围,弓箭全用完了,士卒死伤过半,射杀匈奴也一两千人。单于十分惊恐,准备撤退。这时,李陵军中有个叫管敢的士兵,被校尉所辱,一怒之下投降了匈奴,把军中虚实告诉了单于,单于大喜,立即调八万多骑兵围剿汉军。李陵被迫率士卒奋死血战,但终因箭尽粮绝,全军覆没,被匈奴俘虏。

汉武帝听说李陵投降,怒不可遏,当即召集群臣评议对李陵投降一事的看法。太史令司马迁说了几句公道话,李陵以仅有的5000兵力入匈奴腹地千余里,打得几万匈奴兵首尾难顾,死伤惨重,最后兵尽粮绝,被迫投降,可能是暂时的权宜之计。李陵不肯马上去死,他一定是想将来找机会将功赎罪报答皇上。汉武帝以替降将辩护的罪名,将司马迁下狱,处以宫刑。天汉四年(前97年) ,汉武帝特意派遣将军公孙敖领四万骑兵,讨伐匈奴,营救李陵。公孙敖不战而回,假报李陵投降了匈奴。武帝听后大怒,下令将李陵一家满门抄杀。李陵听到全家被杀的噩耗,悲痛欲绝,誓言报仇,派人杀了早已投降匈奴的汉朝都尉李绪。单于的母亲要治李陵死罪,单于爱惜人才,暗中保护了李陵,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还加封李陵为右校王,李陵就再也没有回归汉朝的想法。

后来,汉武帝派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苏武被扣留。单于钦佩苏武的人品才能,劝苏武投降,但苏武无动于衷。过了十多年,单于考虑到李陵和苏武在汉朝同朝为官,派李陵到北海(今贝加尔湖)劝降苏武。苏武大义凛然,仍然不为所动,最后李陵叫他的妻子出面,送给苏武几十头牛和羊,并给苏武找个匈奴姑娘作丫头留用。壶衍单于即位,匈奴要跟汉朝和亲,准备送苏武回国。单于又派李陵去北海召回苏武。李陵准备了酒席,对苏武说:“现在您要回国了,您在匈奴扬了美名,对汉朝立了大功。自古以来载于史册之人物,谁能比得上您?我李陵虽愚昧胆怯,假如朝廷赦免了我的罪过,保全我的母亲,我也不至于背叛朝廷。到后来诛灭我的家族,我还有什么顾忌的呢?这些都已经过去了,现在只有你理解我。我们今天就是永别了。”说着起舞高歌:“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溃。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1]与苏武诀别。

李陵居匈奴二十多年,汉昭帝元平元年( 前74年)病逝。

李陵被认为是五言诗创始者之一:“其五言,周时已见滥觞,及乎成篇,则始于李陵、苏武二子。”[2]钟嵘《诗品》将李陵诗作列入上品,称其“文多凄怆,怨者之流。陵,名家子,有殊才,生命不谐,声颓身丧。使陵不遭辛苦,其文亦何能至此”[3]则是结合身世对其创作所作的中肯评价。杜甫称“李陵苏武是吾师”,苏轼称“苏李之天成”,对李陵作品的怨愤深沉、自然天成都很是赞赏。

汉书•艺文志》所录《李陵集》二卷,新旧《唐书》有记载,至《宋史》则不见著录,是该集宋时方告亡佚。今所存李陵名下之作,有文四篇(内有令、表各一为残句)、诗二十二首(内有四篇为残句),除《汉书)所载之外,其余诗文,后世多有学者指为伪作。宋以前评价李陵诗文,似非仅就现存之作,而是根据《李陵集》中所有作品。

王嘉(?一390),字子年,出生年月不详,鲁迅所著《中国小说略史》中考证其大约卒于公元390年。陇西安阳(今秦安县东)人,是当时的一个方士,喜好琢磨言语间幽默之感,擅长撰写志怪小说,是中国古代最早写小说之人,其所写志怪小说在东晋极为著名,开志怪小说先河。所著《拾遗记》在苻秦战乱期间篇章有散失,后南朝梁代的萧绮整理分散的篇章,合成一书,流传至今。王嘉所写小说已初具小说规模,人物性格、故事脉络较为完善,属中国古代小说的奠基人。(www.xing528.com)

王嘉初隐居于东阳谷(在今秦安县古城、兴丰乡),在山崖上凿洞穴居住,有徒弟几百人。石季龙之末年(348),由于战乱,王嘉丢下徒弟到长安,在终南山隐居,居住在自己盖的草庵之中。他的徒弟寻着他的足迹也到达终南山,他又迁隐于倒兽山(今陕西临潼新丰镇南)。苻坚屡次征召他出山做官,他都没有答应。后被逼无奈,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 冬天到了长安,居于宫中外殿。王嘉“能言未然之事,辞如谶记”,所以公侯以下,都到王嘉处参拜,询问世事。太元十一年(386),姚苌入长安,仿效苻坚的做法,在礼节和待遇上都超过了苻坚对待王嘉,并逼迫王嘉随从他,每件事情都要向王嘉询问。当时姚苌和苻登相持战争,姚苌问王嘉:“吾得杀苻登定天下不?”王嘉回答说:“略得之。”姚苌愤怒地说:“得当云得,何略之有?”于是一气之下便杀了王嘉。这以前,释道安对王嘉说:“世事正沸腾暄扰,可以走了。”王嘉回答说:“你先走吧,我欠的债还未还清,还不便离去。”不久,释道安就死了,到这时王嘉被杀,就是前面所说的“欠债”。苻登听说王嘉的死讯后,设坛哭祭,赠号太师,谥号“文”。姚苌死后,他的儿子姚兴杀了苻登,这便是王嘉所说的“略得”的意思。[4]

王嘉的主要作品有《牵三歌谶》和志怪小说《拾遗记》。《拾遗记》又名《拾遗录》﹑《王子年拾遗记》,古代中国神话志怪小说集。今传本大约经过南朝梁宗室萧绮的整理,编辑《拾遗记》共10卷,前9卷记自上古庖牺氏、神农氏至东晋各代的历史异闻,其中关于古史的部分很多是荒唐怪诞的神话。汉魏以下也有许多道听途说的传闻,尤其宣扬神仙方术,多诞谩无实,为正史所不载。末1卷则记昆仑等8个仙山。主要内容是杂录和志怪。书中尤注重宣传神仙方术,多荒诞不经。但其中某些幻想,如“贯月槎”“沦波舟”等,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文字绮丽,所叙之事皆情节曲折,辞采可观。现存最早的刻本是明嘉靖十三年(1534)世德堂翻宋本。另有《稗海》本,文字与世德堂本出入较大。今人齐治平有校注《拾遗记》。

李暠(351—417),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今秦安县北)人,十六国时西凉国的建立者。自称是西汉将领李广之后。其父李昶,暠为遗复子。

北凉神玺元年(397年),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李暠为谷县令,后又升敦煌太守。北凉天玺二年(400年),李暠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405年改元建初,遣使奉表于晋,并迁都酒泉,与北凉长期争战。

李暠定都酒泉后,整修了城池,新建了部分宫殿,把原来集中在敦煌的一部分人口迁徙到酒泉,使酒泉逐渐繁荣起来。在李暠统治期间,他轻徭薄赋,奖励农耕,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他重视人口发展,懂得安定民心,奠定了政权稳定的基础;他注重外交策略,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集中力量对付主要敌人,以保境安民为主要策略,不轻易发动战争;他任人唯贤,重用贤才,内不避亲,外不避仇,使有才之士纷纷归附。他兴办学校,培养人才,重视文化建设和道德修养,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在他统治的境内,许多文人名流,皆投靠于他,被他重用。一时群英汇集敦煌,在学术上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形成了以敦煌为中心“五凉文化”的兴盛时期。著有《述志赋》《槐树赋》《大酒容赋》等,可惜除《述志赋》外,其余都没有流传下来。可以说,李暠不失为一个圣明的开国君主,在他的领导下,西凉王国逐步稳固了政权,国力逐渐强大,疆域面积不断扩大,成为十六国后期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割据政权。

李暠于义熙十三年(417年)卒,享年67岁,死后谥为“凉武昭王”。死后二子李歆继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