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组长型高职人才的培养

班组长型高职人才的培养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推行“班组长”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来,为江阴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适销对路的实用型人才,受到社会的好评。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视察学院,赞扬了学院的“班组长”型人才培养工作。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班组长”型人才的实践探索揭示了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着力的几个抓手。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实施校企双方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有效方式。

班组长型高职人才的培养

钱 红 潘永惠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着力实现培养目标的个性化、具体化和培养规格的素质化,以及培养途径的开放化。江阴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班组长”型人才培养实践,总结出“定向招生、双向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践”,“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等多种模式,实现了实践单位基地化、实践内容专业化和实践形式多样化,并且让学生体验班组现场管理,参加校外挂职锻炼,引导学生在“管理”中学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班组长;职业技术学院

新世纪初,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探索学校的特色发展,江阴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确立了“魂系江阴,根植企业,为江阴的企业群培养合格的具有‘班组长’潜质的生产、经营、管理者”的人才培养日标,并逐步构建了“定向招生、双向培养、二元一体、三维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推行“班组长”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来,为江阴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适销对路的实用型人才,受到社会的好评。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视察学院,赞扬了学院的“班组长”型人才培养工作。2005年6月8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介绍了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班组长”型人才的模式。在2006年10月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班组长”型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学院的办学特色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学院事业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班组长”型人才的实践探索揭示了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着力的几个抓手。

一、目标定位的个性化

“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这是一个广义的教育目标,每所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各自对应的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及自身基础,将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进一步落实明确。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江阴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培养“班组长”型人才,将高职高专教育的广义目标转化为个性鲜明的学校培养目标。新世纪以来,江阴新一轮经济发展高潮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随着江阴企业的现代化,江阴的企业家对学院提出了培养“兵头将尾”式人才——“班组长”的要求。企业“班组长”除拥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外,还需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和管理才能。对此,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审视“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指出了片面强调专业技能培养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强化学生人品和管理能力培养等理念。2002年年底,学校明确了“魂系江阴,根植企业,为江阴的企业群培养合格的具有‘班组长’潜质的生产、经营、管理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说,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提出的“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学院根据江阴经济发展的特点,面对面广量大的企业群提出来的,体现了“个性化”的特征[1]

二、目标定位的具体化

号称“兵头将尾”的“班组长”,既是直接的生产者,也是一线生产的指挥者和组织者,社会大量需要这类应用型人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班组长”型人才,就将培养目标具体到了生产、经营、管理的岗位群。同时,这一定位又区别于中专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体现了“具体化”的特征。现代企业的人才可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高层管理人才,如总经理、董事长;第二层次是中层管理者,如部门经理、车间主任;第三层次是基层管理者,如班组长;第四层次就是面广量大的操作工人。从培养人才对口的角度看,中职教育培养的多是操作层的人,培养“班组长”型人才的任务毫无疑问就落在了高职教育的头上。

三、培养规格的素质化

“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较重视专业技能培养,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提出的“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目标既注重原有的“职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又注重“人品与管理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明显的“素质化”特征。学院根据当前江阴及周边企业的实际状况,对“班组长”型人才的素质构成作了如下界定:第一,要有较为丰富的职业知识和过硬的职业技能;第二,要有良好的人品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职业知识按岗位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在职业技能方面,60%以上的学生必须获得“高级工”证书;人品主要指诚信意识、吃苦精神、敬业精神等职业操守;管理能力主要包括良好的沟通能力、带班引领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四、培养途径的开放化

当实现培养目标规格的个性化、具体化、素质化后,如何培养就是关键。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中作出的回答就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体现出了鲜明的“开放化”的特点。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学院形成了“定向招生、双向培养、二元一体、三维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定社会需求之“向”,由校企双方合作共同培养人才,融“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人品和管理能力”二元为一体,通过“教学”、“实践”、“管理”三维互动,完成人才培养工作[2]

(一)在教学中学

在校生主要在教学中学习。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实施校企双方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有效方式。

1.“定向招生、双向培养”方式。“定向招生”就是“盯牢一个企业,面向一个行业”设置专业、招收学生。“双向培养”就是校企双方紧密合作,在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的教授、毕业设计考核等全过程中共同完成人才培养。自2001年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申达集团、双良集团等实施“定向招生、双向培养”以来,学院已和江阴40多家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进行了人才培养合作。

2.“工学结合、顶岗实践”方式。以“2.5+0.5”或“2+1”等形式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践”方式,将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的顶岗实践融为一体,让学生直接到企业定岗、定位、定员实习[3]。目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推行的“工学结合、顶岗实践”方式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格局,既有学生在学校学习1年、企业顶岗1年再到学校学习1年的“三明治”式的结合,又有半年、半年再半年“巨无霸”式的结合,而40多家企业与学校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则形成了学校与企业“比萨饼”式的结合。

3.“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方式。从企业引进项目,并将企业工程实践项目和虚拟开发项目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亲自进行项目设计、管理、开发和制作[4]。经过两三年的认真推行,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不少专业结合人才培养的特点,衍生出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法,如艺术系的“工艺单教学法”,电子系的“专题导入、现场教学法”、管理系的“案例教学法”等,使得学生的学习既有趣又有效。

(二)在实践中学(www.xing528.com)

社会实践是学生历练人品、提升管理能力的大平台。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在与社会、企业的合作中逐步实现了三个“化”:

1.实践单位的基地化。学院成立了“社会实践中心”,授予近30家企业“社会实践基地”铜牌。实践单位的基地化,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长期稳固的保障。目前,社会实践基地仍在不断拓展之中。

2.实践内容的专业化。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的精灵多媒体有限公司、公主线工作室、小样设计室等10多个学生创业虚拟公司纷纷面向社会、企业承接并完成了多个专业技术项目;家电维修服务队、室内有害气体检测与治理服务队等10多个志愿者服务队,都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

3.实践形式的多样化。目前,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打工实践和挂职锻炼,体能型打工和技术型服务等。“青少年自护自理夏令营”、“献血应急青年志愿者”等服务项目已经成为江阴的品牌项目,而大量的学生打工族已经成为江阴不少企业的“抢手货”。

(三)在管理中学

企业“班组长”必须具备足够的管理能力。在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寻找到了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管理能力的途径[5]

1.让学生体验班组现场管理。体验现场班组管理是学生获得班组管理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学院学生在江阴氨基橡胶有限公司“班组长”岗位实习的过程中,推行“5S”管理,深受企业好评。2006年暑期,学院有380人在江阴普天同庆印刷厂实习,学生“班组长”们在各组之间实施了“减时增效”的竞赛活动,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让学生参加校外挂职锻炼。学生必须按照“工学结合、顶岗实践”的要求定期下企业进行定岗、定位、定员的实践。此外,学院还千方百计和各乡镇、各社区多方联系,为学生谋求更多的挂职锻炼的岗位与机会。近两年来,已有近1000人次利用寒暑假进入江阴各乡镇、村委与多个社区锻炼。

经过多年的实践,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班组长”型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首先,学院和企业建成了规模效应的合作平台。目前,全院有20多个专业近50个班为“企业定向班”。也出现了企业反哺学校的势头:2005年江苏澄星集团出资400多万元解决了学院的供热取暖问题;双良集团出资100万元将学院化纺系21名学生送往北京燕山石化公司顶岗培训⋯⋯其次,提高了教师的研发能力。目前,学院已有国家授权专利3项、省级立项项目9项,还建成了“江苏省服装设计专业实训基地”、“机电行业实训基地”等。再次,学生的就业、创业竞争力也大大提升。近三年来,学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皆超过了98%,学院向社会输送了4 000余名毕业生,30%左右的人成为江阴各企业的技术骨干、部门主管或公司经理,还有2%左右的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大小公司的老板。

无论从人才培养理念的原创性上,还是从人才培养实践成果以及社会认可度来看,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班组长”型人才探索性实践工作都是卓有成效的。正如评估专家所总结的: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的“班组长”型人才培养工作非常有特色,非常符合江阴实际和学院实际,是学院的生命力之所在。目前,学院正按照评估专家要求,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继续推行“班组长”型人才培养工作,每年充实新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张曾乾.产学研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3 (7) . 61-62.

[2]陈伟军.“班组长”——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4) .9-11.

[3]张承凤.高职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 (4) . 155-159.

[4]潘永惠,陈伟军,包芳.基于项目教学的软件技术课程建设探索[J].计算机科学,2008 (1) .340-342.

[5]张曾乾,杭建伟.对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 (6) .84-85.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班组长’——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54)

原载《常州工学院》(社科版)2009年第6期

【作者简介】钱红(1965—),男,江苏江阴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副教授;潘永惠(1972—),男,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