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期高校管理与发展:创新创业理论分析

新时期高校管理与发展:创新创业理论分析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对创新过程中的各种管理方式需要进行变革和创新,进而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创新管理机制。在企业处于创新阶段时,创新管理是其采取的主要方式。创业的起点是“创新”,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管理工具的应用是必要的,这也是创新型企业采取管理手段的最终目的。

新时期高校管理与发展:创新创业理论分析

1.创新管理与创业管理的认知。

(1)创新管理的认知。创新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组合,创业的成功并不仅取决于某一因素,只有通过系统地管理风险与回报,才能将机会、环境、资源与创新团队合理搭配,最终实现企业的潜在价值。在创新管理中,一般企业的传统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创业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因此,对创新过程中的各种管理方式需要进行变革和创新,进而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创新管理机制。

创新管理是不同于一般管理的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创新管理不仅是创新主体所具有的,也是一般人应该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创新管理是一种以把握机会为主导的、创建新事业以及管理新事业的行为过程;创新管理与一般管理有内在的关联。因此,创新管理是一种促使人们像企业家那样思考和行动的管理方式,是一个把握机会并创造新价值的行为过程。创新管理并不局限于某一单独类型的企业,它适用于一切组织,包括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旧的、新的企业与大的、小的企业。创业管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这种变化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管理思想,尤其是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

在企业处于创新阶段时,创新管理是其采取的主要方式。创业的起点是“创新”,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管理工具的应用是必要的,这也是创新型企业采取管理手段的最终目的。因为一所企业的成功经营依赖于稳定的管理手段。

认识创新管理应该立足于“管理”的概念。“创新”是“管理”的对象。对管理职能的认识源自法约尔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的观点。按照管理的相应职能,创新管理包括创新计划、创新组织、创新领导和创新控制。把创业管理定位于企业设立前后的管理,也就是企业开业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和起步之后早期所涉及的管理,包括识别与利用机会、组织资源、制订计划、创建新组织等。从创新定义出发理解“创新管理”,它是指将“创新”作为管理的中心,借助创新平台创造具有协调性的“创新机制”,并最终将个人价值发挥出来并为社会创造福利的过程。“创新管理”作为现代新型的组织建制及组织生态,它所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氛围,具备“不确定性”的特征。

应从以下方面理解创新管理概念:首先,创新管理的“创新”是该管理模式下的中心,而不是对创新实施管理;其次,组建协调创新的平台和机制;再次,创新管理旨在形成一种创新支持体系,以此与创新发生协同效应。该协同不仅表现在组成支持系统的各元素的相互协调,而且表现在各个要素也会随之自主变化调整,时刻保持对创新的支持。创新的目标不仅是个人价值的发挥,还有为社会创造福利。这样不仅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还会促进社会上公平与公正氛围的形成;最后,创新的完成必须有“协同”的参与,这是企业新型组织的要求。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创新”也是时代选择的必然结果,是繁荣进步的必要前提。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也是一步一步的创新与发现的过程。

第一,全面创新管理的提出。随着企业创新管理研究的深入,人们必须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认识企业创新问题。创新管理的内在特性表现为跨学科性和多功能性,由于技术、市场和组织变革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要实现创新过程的有效管理,必须应用整合方式来展开创新活动。企业创新管理的重点是企业创新系统内部信息和知识的有效联结,其关键要素有企业家精神、研究和发展体系、科学教育与技术培训、创新资金和企业体制。

最初企业对“创新管理”只注意到“技术”的创新与管理,即技术创新的基础、决策、活动过程、要素以及相关技术创新组织层面的管理。后来,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家和管理者意识到,即使在现有企业或成熟企业里,由于竞争、产业演变,以及市场需求和环境的变化,企业需要不断地寻求新的增长机会,开发新的业务,只有兼具创新与创业精神的企业才具有活力和竞争力,这就需要企业调整战略思想和管理方式。因此,从理论上讲,创业管理不仅仅是新企业的事情,现有的成熟企业也需要创业管理。

第二,全面创新管理的方式。在全面创新管理模式中采用最多、作用效果明显的方法是“集成”。它是指两个及以上的要素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行为及过程。这些要素的集成是按相关集成的手段以及模式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简单的要素组合。这种有机结合的最终目的是集成体整体功能的优化及提高和集成体目标的大量出现。

全面创新管理主要包括技术要素(产品和工艺)的创新及其协同机制、非技术要素(战略、组织、市场、文化和制度等)的创新及其协同机制,以及技术与非技术的协同创新机制。技术创新模式下产品创新的重点在于重新配置、整合和优化创新过程的内部机制,例如,并行工程、多功能小组、先进工具和早期参与都可以使创新的产品符合未来发展的趋势。非技术创新模式下的工艺创新是指研究和采用新的或已有改进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对生产设备的更新和对生产过程的重组。创新过程中需要对营销、设计和制造等企业经营职能进行集成,从而综合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以达到创新的最佳目标。集成包括技术集成、信息集成和管理集成。

第三,全面创新管理的方法。企业创新需要以一种挑剔的眼光审视企业的各方面和各层面工作,打破平衡,以推动事物的前进和发展,包括重新思考、重新组合、重新定序、重新定位、重新定量、重新指派和重新装备,简称“七重方法”。

其一,重新思考。重新思考关心的是企业工作背后的理论基础与假设,深层次的思考有利于解决企业的最根本问题。如果只关注事情的表面现象,对做法背后的基本假设视而不见,改变的往往是表面问题,这也是企业创新可能遇到的最大障碍

其二,重新组合。重新组合涉及工作中的相关活动。重新组合是创新核心的重新组合,涉及到:如何在源头实施质量管理,如何消除手工劳动与不具有附加价值的工作,并强化其他行业的最佳作业方式。

其三,重新定序。重新定序关心的是工作运行的时机和顺序,涉及的问题包括:如何预测未来的需求,以提高效率;如何同时处理多项活动,以减少所花的时间;如何把相互牵制与依赖的次数减到最少。

其四,重新定位。重新定位注重的是活动的位置,以及进行这些活动的实体基础结构,即“哪里”等问题:如何以模块化的方法提高弹性;活动是否可以搬到更接近顾客或供应商的地方,以改善工作的整体效率;活动是否可以搬到更接近相关活动的地方,以改善沟通的效率;缩短交通往返的时间和距离是否可以减少循环周期;如何构建虚拟组织,以减少对集中化实物资产的依赖;供应商如何帮助顾客储存货物。

其五,重新定量。重新定量涉及从事特定活动的频率,提出的问题包括:如何更有效地运用重要资源;是否有办法靠减少信息与控制来简化运营并提高效率;是否有办法靠增加信息来提高效率。

其六,重新指派。重新指派涉及执行工作和完成任务的人,即与“谁”相关的新的答案,如现行的活动和决策是否可以移入不同的组织;工作是否可以外包;事情是否可以调整为由顾客来执行活动;目前由顾客执行的活动是否可以改由组织来执行;是否可以由供应商或合作伙伴来执行活动;企业结盟是否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如何靠供应链的合伙关系降低成本。

其七,重新装备。重新装备涉及的问题包括地点、距离和实体基础设施,整体目标是要尽量拉近距离,并尽量加强人员在工作中的联系。经常提出的问题包括:科技是如何让工作转型的;如何运用资产或专长,以建立竞争优势;如何利用操作人员的高级技能、低级技能或多重技能来改善工作。

(2)创业管理与创新管理的差异。创业管理具有假设前提,即环境是动态变化与不确定的,环境的各个组成元素具备复杂性和不一致的特性。创业管理的实现需要将发现与识别各种创业机会作为开始,其主要特点是讲求创新、超前的认知和行动、勇于冒险和承担各类未知风险。创业管理主要聚焦的对象是“新型事业的创建”,并将不同级别的创业指导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其选择的工具是经济、管理、心理以及社会学等理论,主要探讨方向是创业内容存在的内在规律和具备科学性特征的系统体系。

创新管理是通过对包括人、物、资本、知识和信息等在内的创新资源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过程来提高生产效率与组织效率,以取得新的创新成果为目的,运用经济学心理学数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组织运行规律的综合性学科。传统的创新管理方式聚焦于商品,是技术导向型的,研发、设计、工程、大批量制造、市场规模化操作、自动化和专业化都是重要因素。由此可见,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管理理论以及工具参考的前提存在差异。创新管理的相关理论将创新活动本身以及研发本身作为管理研究的主要对象;与之不同,创业管理的相关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则是处于不同层次的新建成的企业或者是新开展的创业类活动。

第二,创新管理注重的是“结果”;而创业管理则更强调管理过程的效率以及效益,即通过对机会的识别与发现快速获得管理上的成功。

第三,两者所采用的管理方式不同。创新管理讲求的是“管理”思维,即从“管理”定义本身出发,强调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及控制”的方式来研发或者生产出新产品或工艺。相比创新管理,创业管理是以还处于成长阶段的组织体制为前提,更倾向于借助“团队”“创新”以及“冒险”来发展新型事业。创新创业管理的外延较大,既包含传统意义上的创新管理工作,也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创业工作。究其内涵,创新创业管理以创业为最终形式,以创新为手段,以创新与创业职能为工具,以研究创新创业领域的行为、规范、知识体系为主要内容,最终以创新创业主体实现创新创业为目的。

2.创新创业的理论支持。

(1)协同创新理论。“创新”最早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被定义的,熊彼特是它的定义者。他认为“创新”不是技术范畴,而是经济范畴,因为“创新”不单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发明,还是将新产品或新过程商品化的过程。这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已经存在的科技,组合生产要素与条件用于生产体系,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应用到企业中的生产能力。这种生产能力不仅能提高功能或者效率,更能够获得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还能够促进科学技术和生产资料的改革创新,同时对生产、经济、社会、科技都起到推动作用,这就是“协同创新”。(www.xing528.com)

具体而言,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分享技术、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一种创新机制,是政府、企业和高校等主体为了最大程度上取得科技成果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能够发挥各自优势,整合信息、资本、人才、技术资源,打破主体间的隔阂,实现优势互补。在协同创新机制下,每个相对独立的主体奋斗目标相同,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搭建平台,相互沟通,实现资源共享。

我国高校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依赖于协同创新机制提供的最基础的理论指导。协同创新对我国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新时期,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间的联系、学科间的联系都日益紧密,“交叉学科”逐渐成为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的新增长点。先进的科研仪器、优秀的科研队伍是比较重大的科学技术创新或是工程创新的必备品,同样的,在当今这个知识信息时代,基于复合学科的“联合创作”也离不开协同创新。开展“协同创新”,能够使我国更全面地把握当今全球范围内科学技术创新的新趋势,从而更有效地、更充分地发挥每个创新要素的“综合效应”,优化配置创新资源。

从整体上来讲,“协同创新”的创新组织模式比较复杂。机制的恰当、制度安排的合理是“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构建的关键点。良性互动的创新模式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的核心要素是高校、企业组织、研究机构,辅助要素是“实践平台”或者非营利性组织,如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这些“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整合资源,开展彼此纵向合作,形成了一种“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

“协同创新”的发展离不开两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这样才能不断提出创新办法和思路;二是一个分工明确、权责明确的实践平台的建立,从而推动科技不断创新以及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通过创新实践,不断取得新的科研成绩,如“新技术”“新知识”以及“新工艺”等。协同创新理论有两方面特性:一是整体性。整体性指的是通过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每个创新要素的“综合效应”,不局限于各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整合达到各要素之间的紧密结合,做到“1+1>2”的效果。“统一的整体性”还体现在协同创新存在的方式、目标以及其功能上。二是动态性。从整体上来讲,“协同创新”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创新组织模式,要求多元主体参与协同创新,并且良性互动。在这个模式下,作为“知识创造主体”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与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会有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深入合作、资源整合的过程。这体现了协同创新的动态性。

(2)个性化教育理论。目前社会崇尚尊重个性,也注重发展个性。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顺应时代的发展,“个性化教育”成为一种潮流,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引发了教育改革在全世界的思潮。大部分国家把“个性化教育”作为国家教育进入现代化的重大标志,它指导着教育领域的改革。个性化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强调教育主体的多元化、个性化,是指每个人都会因为遗传特征、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等在生理或心理因素上存在差异。承认受教者存在差异是个性化教育最大的特点,这种差异存在于各个方面,集中体现在心理、生理以及社会背景等方面。个性化教育理论以此为基础,根据个体差异,为受教人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案。该方案符合个体特点,更有针对性,使个体能够适应这种教育模式,达到个体全面发展的目标。

个性化教育理论的前提是承认个体因智力等生理方面因素和成长环境等心理方面因素存在差异,既要做到有教无类,也能做到因材施教。比如我国的高等院校,充分发展每个个体的个性,使其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在进行创业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也要重视这种差异。个性化教育理论认为,高校只有突破僵化的、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视学生个性的差异,结合现实情况,针对学生的个性而有效地设计发展方案(教育的目标、内容、模式等),才能有针对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从而实现学生的发展。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乃至高校的自身资源优势,才能适应信息经济时代的要求。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依托于智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主要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个体的体力、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换言之,人的体力、智力得到充分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二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个人只有充分地发挥自身全部的能力和资源,才能成为自由发展的人,达到个体个性和人类特性及社会性协调。现今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仍受到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思想的重要影响。

我国教育界通过对全面发展理论的研究,普遍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分为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指一个人的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做到均衡发展,从而能够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完美的结合,即是全面发展;二是指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个个体各方面的能力和才华。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当代社会需要更多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需要全面发展的多面人才。传统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过于落后,不考虑学生的自我判断力和自我思考能力,忽视学生的思想情感,只是一味地通过“填鸭式教学方法”,机械地、单方面地向学生输送知识。这种教育模式压缩了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不利于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无法挖掘学生的自我潜力,更限制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各个方面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与认为每个个体都是不一样、总会存在差异的个性化教育理论相比,“全面发展教育”更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在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自己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多功能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这种良好的学习、发展环境的构建能够使学生最大程度上得到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能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最大程度培养出“会生存、善学习、勇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以及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全能型人才”。

实际上“个性化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这两种教育理论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关系,有相同之处,又各有各的特点和独特之处。这两种理论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互相渗透或结合。例如,个性化教育理论强调个体个性的发展,这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一个方面,是全面发展更精细化、更高层次的一种表现;而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注重整体的全方位发展也是以个体全面发展为基础,二者并不相互排斥。个体想要实现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需要高校将“个性化教育”和“全面教育”两种教育理论相互结合。

创新创业教育既强调个体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也强调实现个体的个性化发展。换而言之,创新创业教育要实现共性与个性的均衡发展,在了解个体特性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个体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这要求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更要促进其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使之适应当下知识信息经济时代的要求。

(4)创造力理论。人类有一种能力叫创造力。这不仅是一个可以让人去更新思想和创造新物的能力,也是人心路历程变化的过程,随着这些变化,逐步完善各种创造内容。其中有的是发现新方式以及新的科技或者新物品等,这些发现都是创造力的体现。创造力对比其他方面的能力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独特性以及新颖性。它的主要组成因素有很多,其中它是不定向也不局限地根据已知条件去创造。当然,除了上面所述之外,创造力还存在很多的判断方式,比如对社会发展是否有用、对个人或人类是否有帮助等。个体的创造力其实是一种外部行为,这种外部行为具有发散思维,在学术界有其特定的定义。学术界认为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而整体的本事,它是由个体智力和相关素质等来决定的,是创造性思想产生的东西。创造力的主要构成如下:

第一,知识。知识是创造力产生的基本,无论是何种创造力,它所依托的都是不断增长的知识,没有知识,创造力便不能实现。知识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包括知识的记忆、了解以及对知识的吸收。

第二,智力。创造性思想的重心是智商,通常提到的智力是人类或者动物等普遍的精神才智。它是一种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运用通常需要人们深入的认识以及了解事物的本质,从而根据大脑中预存的知识以及阅历去处理问题。它的主要方面是如何去理解问题,根据问题去判断以及处理相关问题,同时还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思索能力以及学习表述能力。

第三,品质。品质包含着毅力、恒心以及涵养等内容。品质是个人在一定环境之下通过各种社会活动以及实践进程等来体现创造品质,它也是个体在涵养以及毅力等各个方面的一种素质。创造成功的关键所在即是个体有没有优良的个体品质,只有拥有优良的个体涵养和素质以及毅力拓展等方面的能力,才可以发挥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创造力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包括个人智力智商因素、知识层次以及个人涵养和素质。这三个有机组成直接关系到个体创造力的高低。目前很多高校的课程主要侧重的是根据创造力而逐渐延伸出其他方面,让更多学生对于创业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也是创业教育改革的一个基础。

(5)三螺旋理论。国内外学者均针对政府、学校、企业三者的联系进行过“建模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些学者们曾针对新型创造性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三螺旋理论主要是针对政府、高校以及企业三个个体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协作问题。通过“三螺旋理论”可以了解到三者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是逐渐紧密的,而且三者之间也是相辅相成、一同进步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于如今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第一,对于企业和政府,高校对它们也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各大高校想要更好地去筹划本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划,需要从政府的发展、企业管理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来确定教学方向,只有切合整体发展的教育才能让整个社会不断前进;另一方面学校的科研成就可以通过多元化在各方面同时得利。通过这样的模式可以保证三者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第二,企业对于高校以及社会也有较大作用。一方面企业想要使利润增长以及最大化,这就需要各大高校的各种科技成果以及研究来让市场更加活跃,比如好的经营管理以及更加优良的营销人员和营销能力等;另一方面优良的企业发展依靠高校以及政府发展等的有力支撑,反过来企业发展也能为高校以及政府带来更多的各方面的资源,从而让高校科研不出现断层情况。这三者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推动,为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拉动作用。在我国,政府的角色侧重于宏观调控,行政机关通过调节来协助各大高校和企业发展齐头并进。同时如果两者之间有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困难或者问题,政府机关可以进行解决。当然如果高校和企业之间存在问题或者联系不紧密以及互动存在停滞与倒退等情况,政府也有责任。

根据以上情况来看,政府、企业以及高校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简而言之,三者之间是珠联璧合的关系。各大高校以提高学生创造力为基础,开创各种创新创业方面的教学;企业则是给学生更多自主创业的辅助设备或者辅助资金等;政府起到了中介作用,维持着企业与各大高校的整体平衡。政府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新各种政策性信息,这也是让企业和各大高校更加和谐的要点。政府、企业和高校发挥着自己的所长,相互沟通与合作,逐渐演变成为新兴螺旋体。

(6)创新理论。“创新”不存在局限性,它是在个体已有知识资源的同时,逐渐发展,从而发现新事物的一个进程。在20世纪初的时候,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一套创新理论,这套创新理论侧重创新角度的经济学方面。他所指出的创新更趋向于经济理论以及管理理论,属于内在理论。创新是社会经济不断变革的基础,是对新事物以及各个新路程的一种具体化,即将新事物的各个因素以及必要前提等运用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体制上,根据这些东西去建立全新的生产函数。部分人认为全新的生产函数是指科技发明,但该创新理论更多的则是运用已有的科技技术与企业管理等演化成为新的生产能力,这个生产能力主要以营利为主。它直接更改了原有的生产技术,从而让生产力等方面变得更加优良,继而达到利润最大化,这也是一个企业最终的宗旨——利润最大化。

(7)“创新人”假设理论。“创新人”假设是德鲁克提出来,他认为一个现代管理者成为领导者的关键在于创新,要通过提高成员的创新能力来提高企业整体的创新水平。“创新人”假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

第一,“创新人”假设类似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需求层次,认为最高需求层次的自我实现是指自我创新、自我突破。换而言之,人的需求不断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上升,最终要实现自我创新、自我突破。

第二,对于个人而言,人们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时期的社会在快速发展,要求人们通过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这一根本途径,持续地提高自我的创新能力,在事业上做出更好的成绩。对于企业而言,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成员在企业中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创新,这也要求企业创造积极、平等、自由、民主的工作环境。对于管理者而言,在个人创新目标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应当积极采取多种方法激励员工实现自我创新和自我价值,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实现企业目标,达到双赢的局面。对于高校而言,“创新人”假设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因为它强调追求创新和变革是个体的内在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