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同治元年武陵县志》,揭示周屈平、张旭、王昌龄等流寓之迹

《清同治元年武陵县志》,揭示周屈平、张旭、王昌龄等流寓之迹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屈平楚人也,为楚怀王左徒。今据“朝发枉渚”之语,列于流寓,庶几得之。约孤贫,流寓或尝至武陵也。唐张旭吴人,与贺知章为饮中八仙。王昌龄江宁人,贬龙标尉,经武陵,有《留别武陵诗赠答田太守》诗。《一统志》杜昉初判密州。国朝陈士本字立也,武进人。丁未移驻澧州,遂流寓焉。《府志》朱定元字象乾,贵州人。《府志》郭毓字春林,诸暨人。有气节,家饶裕,往来江汉间,挥霍钜万,让产兄弟,寓武陵。

《清同治元年武陵县志》,揭示周屈平、张旭、王昌龄等流寓之迹

屈 平 楚人也,为楚怀王左徒。上官大夫害其能,谗之,王遂见疏。顷襄王立,放于江滨,乃作《离骚》,有“朝发枉渚,夕宿辰阳”之句,后自沈汨罗而死。

案:《史记》屈平,为楚同姓,未分著其郡县。王逸以为南阳人,《水经注》以为归州人,其非邑人明甚!《明一统志》载入常德人物,《府志》相沿未改。今据“朝发枉渚”之语,列于流寓,庶几得之。

王 俊 汝南人。少为范滂[1]、许章所知,公车[2]征之,不至,避地武陵。归之者百余家,献帝都许[3],征为尚书,复辞。终于武陵。曹操之下荆州,自临江迎其丧,改葬江陵。《魏志》

沈 约 字休文,武康人。祖林子[4],以佐命功封汉寿县伯,食邑六百户。父璞[5]淮南太守。约年十三,遭家难,潜窜。会赦免,蔡兴宗为郢州刺史,引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齐高祖受禅,封建昌侯。谥日隐。《南史

案:《名胜志》载约为沅南令,史无所考。祖林子,封汉寿县伯。从父伯玉,少除武陵国侍郎,后除南台御史,转武陵国詹事,终于元徽(473—476)之季。约孤贫,流寓或尝至武陵也。

张 旭 吴人,与贺知章为饮中八仙。过武陵,有《桃花溪》诗。

孟浩然 襄阳人,隐居鹿门山,有《武陵泛舟》诗。

王昌龄 江宁人,贬龙标尉,经武陵,有《留别武陵诗赠答田太守》诗。

贾参寥 垂拱(685—688)中隐武陵,著《庄子通论》三卷[6]。《唐书

管师复 浙江龙泉人,与弟师常[7]俱有盛名,从胡安定[8]学。仁宗时,召至问曰:“卿所得何如?”对曰:“‘满坞白云耕不尽,一溪明月钓无痕’,臣所得也。”不受职,隐居武陵,自号曰“白云先生[9]。”

案:白云先生姓字里居,史无所考。《明统志》作武陵人,《府志》《湖南通志》因之,而《姓氏族》《括苍汇记》[10],均作龙泉人。今据二说正之。

刘安石 魏人,绍圣(1094—1097)中为章惇[11]所陷,谪居鼎州。《一统志》

黄廷坚[12] 字鲁直,分宁人。尝游武陵,有《文殊山双松亭》诗,县北紫荆寺亦有黄公洗墨池。《府志》

王 谹 字稚川。元丰(1078—1085)初调官京师,寓鼎州。年九十余矣,尝阅贵人家歌舞醉归,书其旅邸壁云:“雁外无书为客久,蛩边有梦到家多。画堂玉佩萦云响,不及桃源欸乃歌。”黄山谷手书此诗云:“余访稚川于邸而和之。”今集中有《次韵王稚川客舍》一首云:“身如病鹤翅翎短,心似乱丝头绪多。此曲朱门歌未得,湖南湖北竹枝歌。”即和王谹者也。《府志》

姜 夔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人。尝游武陵,后流寓吴兴。有词序云:“余客游武陵,湖北宪治[13]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予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意象深邃,不类人境!秋水且阔,荷叶出地寻丈,因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林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朱竹垞《词综》

张廷坚[14] 广安军人,以不附蔡京,附列党籍编管鼎州。《一统志》

杜 昉 初判密州。高宗建炎(1127—1130)初,寓居武陵。会贼钟相乱,强胁之使从,昉愤骂不绝,遇害。《一统志》

张 栻[15] 字敬夫。乾道(1165—1173)时讲学岳麓,游武陵甘泉寺,署榜曰:“莱公泉”。《府志稿》

师 岩[16] 字道立,襄阳人。读书识大义,喜槊射,自闱中拔身[17]走行在[18],上书论事,不报。拂衣去,终武陵。有《武陵客居》诗。《谷音集》

唐世英 字秉生,金华人。宋推官唐钦子,以台州指挥使从军常德。宋亡,访虚白遗踪,隐平山。元世祖征之,不赴,避居枉渚之源。至大三年(1310),授万户,赐官庄,调征云南,复诏镇鼎澧,皆不就。增

杨宗寿 字仁山,吉水人。靖乱兵起,抗节不仕,携子克铭隐居武陵。《府志》

何景明 字仲默,信阳人。奉使贵州,经常德,有《发武陵》诗八首。《府志》

王守仁 字伯安,余姚人。正德二年(1507)以吏部主事谪贵州龙场驿丞,游武陵,寓潮音阁,与冀元亨、蒋信讲学。五年归,复过郡城,信宿[19]桃冈讲舍,论静坐,为补小学收放心之功[20]。《通志》

孙应鳌 字山甫,扬州人。由翰林历官湖广布政,巡抚郧阳。慕蒋道林[21]学,至武陵会讲桃冈[22]。买田宅一区,将终老焉。寻还籍展墓[23],卒于家。《府志》

袁宏道[24] 字中郎,公安人。扁舟入武陵,寓德山乾明寺,与龙膺、襄唱和,著有《广庄暑谭》。《府志》

曹应昌[25] 字石霞,麻城人。崇祯癸未(1643)进士,授知县,不任吏事,弃官归。访唐访于武陵,留枉渚最久,有《德山饶舌集》。《德山志》

钟 惺[26] 字伯敬,竟陵人。万历乙卯(1615)典试贵州,过武陵,与杨嗣昌游德山,于榛莽中得一碑,暗然如砺,有文可按。由偏旁得字,由字得句,知为元丞相送僧归楚之作,有和诗。增

谭元春[27] 字友夏,竟陵人。幕游桃源,寓武陵数月,题咏最多。《府志》

艾南英[28] 字千子,东乡人。天启庚申[29]客武陵,寓大善寺,有《为寺僧募白衣大士像序》。

国朝

陈士本 字立也,武进人。(庚)【康】熙甲辰(1664)观察岳澧,时道署在郡城。丁未(1667)移驻澧州,遂流寓焉。工篆书,邑人珍藏之。有《同曹应昌登孤峰》诗。《府志》

朱定元 字象乾,贵州人。康熙癸巳(1713)举人,雍正六年(1728)以知县累迁至山东巡抚,入为内阁学士,以子文彬居武陵,引归就养。卒年八十四。著有《静宁堂诗集》。增

查慎行[30] 字初白,海宁人。康熙己未(1679),副都御史杨雍建抚黔,聘入幕,寓武陵最久。再游德山,为雨雪所阻,留乾明寺。有《次周必大石刻诗韵登朗州城》诗。《府志》

郭 毓 字春林,诸暨人。好学,著述盈尺。游武陵,值大水无所栖止,陈诗淓见而异之,馆于家,为校定其父长镇全集,序而行之。《府志》

朱文[31] 字青雷,历城人。好学,工诗书,宗汉隶。游武陵,与朱景英相友善。《府志》

彭成泰 祁阳人。有气节,家饶裕,往来江汉间,挥霍钜万,让产兄弟,寓武陵。子元英,拔贡,知永清县。《府志》

徐宗德 字龙光,吴县人。道光(1821—1850)时,侨寓武陵。善画,尤工人物。喜与文士交,非端人虽重金购其画,不可得。性最孝,父丧,哀毁骨立,百日不饮酒。居常蔬食,有余以济贫乏。后游峨眉,不知所终。(www.xing528.com)

易元健 字复堂,湘乡人,寓武陵。年九十余卒,著有《雪鸿园诗集》。

刘元爕[32] 湘潭人,雍正庚戌(1730)进士。主朗江书院讲席,有知人鉴,所赏识悉登甲、乙科。

张九鉴 湘潭人。乾隆丁巳(1737)进士,历官川东道,主朗江书院讲,课士严,日必锁院,惟两启钥纳薪水,生徒无逾闲者。

罗 典[33] 字慎斋,湘潭人。乾隆辛未(1751)进士,历官鸿胪寺卿。主朗江书院讲,性严重,不苟言笑,日具冠服,与生徒说经,忧愉如一体。主讲五年,多所造就。著有《五经管见》。

邓显鹤[34] 字湘皋,新化人。嘉庆甲子(1804)举人,官宁乡训导。道光中,主朗江书院讲。博学嗜古,搜罗文献孜孜不倦,教士不设程度,亦无不率教者。

按:以上四人,皆以礼聘主讲席,似不得谓之流寓。第名流所莅,俱得引以为重,而其成就后学,亦有不可志者,故附见于此。

论曰:山水奇秀之区,必有高贤逸士窟宅其间,彬雅之儒,复加以标题吟咏,而后名踪胜迹,垂于有永。邑为楚南奥区,名胜甲诸州郡。生长于斯者,率习而未之奇也,惟远宦迁谪、穷愁羁旅之人,登高望远,发于诗歌,其名易播,而其传尤远!篇中所纪,虽时代云遥,而文采风流嗜古者,犹将旦暮遇之也。

【注释】

[1]范滂:137—169年,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东汉时期党人名士。年轻时正直清高有气节,受到州中乡亲的钦佩,被举荐为孝廉、光禄四行。

[2]公车:汉代接待臣民上书和征召的官署名,此处指朝廷。

[3]都许:建都许昌。

[4]林子:即沈林子,387—422年,字敬士,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德清县武康镇)人,南朝宋开国功臣。

[5]璞:指沈璞,416—453年,字道真,沈林子少子、沈约之父。好学善文,先后获得宋文帝刘义隆和始兴王刘濬的称赞,累迁淮南太守。元嘉三十年(453),太子刘劭与始兴王刘濬合谋政变,弑杀宋文帝,沈璞接受刘劭和刘濬的任命,乃携老弱赴都自归。不久,刘骏起兵讨伐刘劭和刘濬,沈璞守于湖,不迎义师,刘劭和刘濬被杀后,沈璞迟迟不向孝武帝投诚,遂以二凶旧党伏诛。沈约投奔任武陵国詹事的叔叔沈伯玉,在武陵长大。武陵有沈约读书台。

[6]见《新唐书》卷四十九载:“贾参寥,《庄子通真论》三卷,垂拱中,隐武陵。”

[7]一说是堂弟管师仁,1045—1109年,官至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受到宋徽宗称赞:“有臣如此,朕复何忧!”说他曾向徽宗推荐管师复。

[8]胡安定:即胡瑗,993—1059年,字翼之,北宋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因世居陕西路安定堡,世称“安定先生”。

[9]白云先生:因管师复著作有《白云集》而称之。管师复隐居“白云古庙”,有诗:“入寺层层百级梯,新堂更与白云齐。平观碧落星辰近,俯见红尘世界低。”

[10]《括苍汇记》:何镗万历七年(1579)总纂,该书被赞为“简而文,核而当,详而有体”。何镗,1507—1585年,字振卿,号宾岩,丽水人。

[11]章惇:1035—1105年,字子厚,号大涤翁,建宁军浦城人。北宋中期政治家、改革家。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职地方,政绩显著。元祐八年(1093),章惇拜相执政。章惇一生的政治作为对北宋政治有深远影响。

[12]黄廷坚:即黄庭坚,1045—1105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游学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13]湖北宪治:宪治,指宋代的提点刑狱,为地方最高司法机构,当时荆湖南路提点刑狱设常德。

[14]张廷坚:字才叔,广安人,“元祐辛未(1091)马涓榜”进士,《宋史》(卷346)作“庭坚”。张廷坚遭蔡京“大恨,后遂列诸党籍。又坐尝谈瑶华非辜事,编管虢州,再徙鼎州、象州。”

[15]张栻:1133—1180年,字敬夫,号南轩。南宋汉州绵竹人,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乾道元年(1165),张栻主管岳麓书院教事,从学者达数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成为一代学宗。其学自成一派,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

[16]师岩:《清嘉庆常德府志》作“师严”。

[17]拔身:脱身。

[18]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咸淳九年(1273),被元军围攻达六年之久的战略要地襄阳失陷,守臣吕文焕投降。师岩曾突围至临安,师严上书论事,不报,愤恨至极,作《渡江》诗:“鹿门山人沧浪客,洒泪已枯眼见骨。风尘峥嵘万里空,不知何处营三窟。城中性命汤火近,路穷援断无消息。鼠窃狗偷何足忧,都将十指漫天日。大言阔步好公卿,三百年余涵养成。已闻郑五但搔首,复道庞涓竖子名。平时肉食夸果决,谁信临危跋疐行。白头面皱牙齿落,万事巳矣秋风生。”

[19]信宿:连宿两夜。《毛传》:“再宿曰信;宿,犹处也。”

[20]语出王守仁《与辰中诸生》:“前在寺中所云静坐事,非欲坐禅入定。盖因吾辈平日为事物纷拿,未知为己,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耳。”

[21]蒋道林:即蒋信。

[22]会讲桃冈:见《孙应鳌督学文集》卷一《道林先生诸集序》,记载了二人的交往:“道林先生蒋公,嘉靖癸卯(1543)督学黔中,鳌未获见也。洎癸丑(1553),鳌入仕,往来道武陵境,始见之,见则未尝不造膝移日。虽旋别去,凡谭说之人耳,鼎鼎于心,又未尝忘也。”孙应鳌写的《正学先生道林蒋公墓志铭》说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嘉靖三十年(1551)入京应试,途径武陵,“唔论于桃冈三日,默语审几慎独合一求仁之旨,二人始得定交”。

[23]展墓:审视坟墓,或祭扫坟墓。

[24]袁宏道:1568—1610年,号石公,湖广公安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万历十九年,袁宏道在京结识了龙膺兄弟,万历三十二年八月袁宏道游常德,到达德山,龙膺兄弟作陪,住了二十来天,九月六日才进城,住龙膺府邸胜果园。《广庄暑谭》袁宏道援儒佛思想解读庄子的著作,集中体现了他对儒释道三教的融会。

[25]曹应昌:即曹胤昌,又字石癖。崇祯十二年(1639)乡试第一,十六年成进士。授嘉定知县,遇巡按考察,问刑名钱谷几何,答曰“文章颇能几句,簿书非职所长”,因而左迁福建都转运使司照磨。“值鼎革,解绶归里。”洪承畴延揽士绅入幕时,胁迫曹胤昌到长沙,但曹不肯合作,被放归。顺治二年(1645),曹胤昌和至交、曾受命为唐王兵部尚书的周损、周损从子羽仪等“结寨”抗清,最后失败。装疯,被逼逃到云南,死在云南。

[26]钟惺:1574—1625年,明代文学家,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比杨嗣昌年长14岁,同是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万历乙卯年(1579),钟惺典试过武陵,杨嗣昌和父亲杨鹤陪他游德山,发现元朝丞相姚枢(1203—1280)《送僧归楚》诗碑。

[27]谭元春:1586—1637年,湖广竟陵人,字友夏,号鹄湾,别号蓑翁,明代文学家。天启(1621—1627)间乡试第一,论文重视性灵,反对摹古,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所作亦流于僻奥冷涩,有《谭友夏合集》。

[28]艾南英:1583—1646年,号天佣子,抚州府临川东乡人。天启年间中举人,策文讥刺权宦魏忠贤,罚停考三科。因深恶科场八股文章腐烂低劣,与临川人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等力矫其弊,以兴斯文为任,刻印四人文章,世人翕然赞同,人称“临川四才子”,或江右四家。清军南下,江西郡县尽失。入闽见南明唐王朱聿键,授监察御史。著作今存《禹贡图注》。

[29]天启庚申:据查,明天启无庚申年号。

[30]查慎行:1650—1727年,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浙江海宁县人,清代著名诗人。

[31]朱文震:字去羡,号青雷,又号青藟、平陵外史,清山东历城人。潜心篆隶,画初学写意花鸟,后专精山水。喜搜集古印,工篆刻,偶宿随园,为袁枚刻小印二十余方,人惊其神速。四库馆开,授詹事府主簿充篆隶校对官。卒年六十。有《雪堂诗稿》。

[32]刘元爕:1701—1768年,字孟调,号理斋,一号梅垞,湘潭人。雍正八年庚戌(1730)进士,官至山西道御史,缘事降广西布政司经历,南丹州同知,复被劾,谪戍贵州,旋释回。元燮工诗,著有《寒香草堂集》4卷及《耨学斋稿》《梅垞吟》等,《四库总目》传于世。

[33]罗典:1718—1808年,字徽五,号慎斋,湘潭人。乾隆丁卯(1747)举乡试第一,辛未进士,授编修擢御史,历官鸿胪寺少卿。归主岳麓书院讲席二十七年,卒祀乡贤祠。著有《凝园五经说》及诗文集。

[34]邓显鹤:1777—1851,又字子立,晚号南村老人,湖南新化人。少与同里欧阳辂友善,以诗相砥砺。嘉庆九年(1804)中举,官宁乡县训导,晚年应聘主讲邵阳濂溪书院,一生致力于对湖南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邓显鹤校勘并增辑周圣楷所作《楚宝》;搜集整理王夫之遗作,成《船山遗书》;编纂《资江耆旧集》及《沅湘耆旧集》;参预《武冈州志》《宝庆府志》的修纂。湖南后学尊他为“楚南文献第一人”,而梁启超则称他为“湘学复兴之导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