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十八省府1910:南京督府的历史与影响

中国十八省府1910:南京督府的历史与影响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这三地都是人口众多而且重要省份的省会,所以南京的总督是帝国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督府衙门自然备受关注。此外,南京现在虽然只是江苏省的一个城市,但它却曾一直是整个王国乃至帝国的京师。所以我们打算在中国省会的名单中再加上两个都城——南京和北京。

中国十八省府1910:南京督府的历史与影响

Kiangning means "The River’s Peace". This is the officialname of Nanking, which is translated "The SouthernCapital".

江宁,意为“江河宁静”。这是南京的正式名称,南京直译为“南方的京师”。

南京虽然不是一个省的省会,但它却是掌管着安庆、南昌、苏州三地巡抚的总督所在地。由于这三地都是人口众多而且重要省份的省会,所以南京的总督是帝国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督府衙门自然备受关注。此外,南京现在虽然只是江苏省的一个城市,但它却曾一直是整个王国乃至帝国的京师。还有另一个城市也处于同样的地位——北京,这是一个直隶省的一个城市,而这个省名义上的省府是保定,然而北京却是整个大清帝国的京师。我们可以把这种情况跟美国做一个比较。美国的每个州都有自己的首府,一次途经亚特兰大、哥伦比亚、罗利、里士满、安纳波利斯、多佛、哈里斯堡、特伦顿、奥尔巴尼、哈特福德、纽黑文、波士顿、康科德的旅行堪称是走遍了大西洋沿岸各州的首府。然而这或许只是在技术层面是对的,人们会对于忽略并非首府的华盛顿纽约、费城而感到惊奇。所以我们打算在中国省会的名单中再加上两个都城——南京和北京。

还有一点是自相矛盾的,南京和北京只是头衔,而不是名称。严格说来,它们意为南方的首都和北方的首都,它们分别称作江宁和顺天。然而北京这个词的由来还须做专门的研究。[1]我们暂且不谈名字的由来,还是着手展示一下对南京历史的研究吧。下列材料分别来自口头传说、1690年一块石碑上的铭文和江苏省的地方志。对于这最后一个文献来源,我们要对那些与我们合作收集和筛选古代文献的古文物学家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要告诫未来的地方志研究者们,这些迄今为止被人们忽视的书籍,等到我们想重新找它们时,将会很难得到。每个省的官员都在接受新思想,新的地方志也正在编纂中。然而为了消灭过去迷信和荒谬的东西,他们大肆删去了一些信条。中国的传统正在迅速消失,那些对此真正理解的人必须不惜代价地去购买这些旧版的地方志。这项任务不久将会变得和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一样困难,虽然人们很难相信许多书铺老板的圆滑借口:“它们被强盗烧掉了。”然而事实却是,这些书正在从图书馆和书铺里迅速消失。

南京地图

南京的故事是从伟大的征服者和改革家秦始皇那儿开始的。在那次对于所兼并属国的著名巡视中,秦始皇将营地驻扎在大江[2]的北岸。第二天一早起来,他拉开帐篷的门帘,发现对面的山顶正有一团玫瑰色的云彩,云团中显现出一个皇帝的轮廓。他知道这是个预示:那座山里一定有一条龙,而龙的任务就是产生皇帝。因此他必须去拜会这条龙,并且必须跟它做出一些安排。“快来船!让桨手和轿夫们把我送到那座山上去!”不久,人们就找到了龙的所在地。对待一条龙,就同对付强有力的对手那样,有两种办法:要么把它的珍宝全都掠走,使它变得虚弱,但这可能会引它发怒;要么就送它许多珍宝,以此来收买它的善意。秦始皇选择了后者。他在龙颈部的位置埋了许多财宝,让它去尽情享受,并且给它留下了一支仪仗队,以免盗贼们会将这些珍宝“搬走”(这是委婉的说法)。于是公元前212年,这儿建起了一座名为“建康”的兵营,它在好几个世纪中都守护着那些珍宝,以保证这儿不会产生与当时统治者争权的皇帝。

还有一点可以补充到这个生动的传说中,这是康熙皇帝在南京用朱砂亲笔记录在书上的,他对于两三千年前事件的描述具有毋庸置疑的权威性。“据古书记载,该地方是禹的封地,属于扬州地区。在秦始皇统治下,它变成了县和府的所在地,当时称为秣陵。汉朝时,孙权[3]称它为建邺。”

当第二帝国——汉朝土崩瓦解时,吴国扬子江下游的流域建立了起来,它的首都曾一度建在苏州,而在另一段时期它肯定就在这儿附近——有人说就是在南京这个地方。那条龙到底是在干什么呢?

当北方民族征服了作为中国文明发源地的黄河盆地时,汉人控制着扬子江流域,而东晋从317年起也曾定都南京。

当北方民族被赶走,隋朝建立起第三个统一帝国时,人们将首都迁移到了危险的北方。康熙言之凿凿地告诉我们:在隋朝之后的唐朝,“此地首次建立起城墙,城市被命名为金陵”。这个地点或许没错,但忽视了在附近曾经建成的首都一事却很难说是准确的。

当吴国复兴时,这一地区从907年起又成了它的首都。然而随着1280年蒙古人的征服,它又一次变得不再重要。此时,口头传说又走在了前台,远比单纯的事实要有趣得多。

有几位大臣从大都(北京)来到了南京。于是许多谣言便开始流传,说其中有一个人将来要成为皇帝。接着就来了一个卖黑梅的商贩。这是一个身体强壮的男人,一位优秀的将领和一位权力越来越大的官员。他的手下士兵告诉他怎么才能找到那个未来的皇帝,背紫头绿,那就是天子。许多人都声称自己是天子,于是他们被带到御碑所在处,站在御碑的前面。但是一旦被问及国家事务,他们或是哑口无言,或是满嘴蠢话。显然他们并非天子。不久又有谣言传开,在紫金山(即好运山)上有个真命天子。于是许多人便去寻找,在秦始皇埋葬财宝的地方,人们看到岩石上坐着一个裸背的男人。他头盖荷叶,用以遮盖阳光,并且信誓旦旦地宣称:“我是天子。”许多人都嘲笑他。直到一位智者指出,他的背部被阳光晒得发紫,以及他的荷叶阳伞是绿的,然后说道:“背紫头绿!”于是人们把他带到了御碑处,他的智慧也在回答每个问题时显现出来,秦始皇的预见得以实现。就这样龙完成了它的使命,因为洪武[4]率领汉人赶走了蒙古人。

新的明王朝中,这儿又一次被恰如其分地当作了整个帝国的首都,一座高大的城墙环绕着城市建了起来。一切设计都是大规模的。然而,除了营建皇宫外,除了把始皇藏宝之地选为皇家陵园——那地方被老子的庙和他的门徒赋予了新的神圣性——并没有做出什么真正的成就。在随后的35年中,北部边境不断地受到侵犯,平均每年退缩一英里,北方防御的紧急情况迫使明朝将皇宫迁移到了北京。

从此之后,南京一直是中国人情感中的首都,这儿从来也没有外国人统治过,汉人一次又一次地聚集在这儿,英勇地赶走了侵犯者。其中一位侵犯者,清朝的康熙皇帝讲述了他在巡视中发现的事情:“此地迄今被称作金陵……巡访期间我们在江宁(南京的正式名称,大江的安宁,或江边的僻静之处)逗留了一段时间,打算上钟山去祭拜洪武皇帝。我们看见那儿杂草丛生,宏伟的建筑已经变成废墟,映入眼帘的只有断壁残垣。”

1850年的清政府看上去已经摇摇欲坠,八旗兵仍在把守着中国所有的重要城市,然而他们的实力却未经受过考验。一场跟西方蛮夷的战争爆发了,八旗兵就像被风吹起的稻壳那样溃不成军。接着,出现了一个认为自由时刻已经来临的汉人领袖。他在广西的大山中聚集着了一批拥护者,先通过另一个中国人所写的基督教小册子发明了一种新的教义,然后通过这种教义把追随者团结在自己周围。他提出了爱国的标准,并喊着“中国人的中国”这一口号,从山区进入了湖南。城市一个又一个地被他们攻陷(尽管省府的军队击退了他们)。满人从汉人那儿已得不到任何的支持,所以通常被斩尽杀绝。汉口是这次行军中的一个重要台阶,一旦这儿的船只被缴获,整个扬子江流域的门户就会大开。安庆陷落,总督被杀。起义爆发后的32个月之内,南京就被攻克。那位爱国者便于1853年3月11日作为中国天子在首都南京登基。他废除了满族人的象征,不再把头发编成长辫子,并鼓励人们恢复过去披发的方式。他任命了一批亲王和将军,其中有些人颇有才干,但他既没有成功地重新组建他实际上已经控制的,包括华中和华南在内的庞大帝国,也没有成功地将异族的满人赶回到满洲。汉人逐渐对他丧失了信心;华北的满人又开始施压,组建了一支由西方人领导的杂牌军,在华南和华中与之抗衡。他刚刚建立的太平天国不久就陷入一片混乱,一些不幸的城市在三年中就被围困了六次之多。最后,在1864年,满人逼近了南京这个摇摇欲坠的首都。在城市周围建起了140个要塞,长达数英里的土堡垒被迅速建成。约瑟夫所有关于耶路撒冷的记载,甚至连人吃人的情景,都在南京城内得以重演。在为期六周的围困隔绝之后,城墙被地雷炸开了缺口,大部分太平军将士都被屠杀。

我们所采访的一位幸存者是78岁的殷先生。他被自称“和平赐予者”的太平军抓住,保全生命的唯一条件就是参加太平军。由于没有武器,他只能充当苦力,他没有参与攻陷安庆的战役,也没有参加接下来的那场接连三天的大劫掠,因为当时他逃回了360里以外的家,但后来却被抓住了。在干了一年苦力之后,他被派往南京,编入了禁卫军,但那时战事较少,只有挖地道。后来他被送回乡下,在那儿他参加了20场战斗,最惨烈的一次就是常州保卫战,双方都有大约两万兵力。太平军放弃城墙的防护,出城来与清军在平原上决战,战斗整整持续了12天。枪林弹雨,血流成河,尸骨遍野。然而太平军将士们丝毫也不畏惧,他们崇拜上帝,所以并不害怕。城市最终还是陷落了。他背部被刺了一枪,但却死里逃生,他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是受到了上帝的保佑,以便能见证福音。大部分守城者都被斩首,当他们前往刑场时,有些人始终表现出了大无畏的气概,笑着拍拍脖子,说:“我头颈这儿正痒痒呢,把我的头砍下来吧!”

殷先生记起了太平军内一次盛大的宗教仪式,军官们带领一群士兵跪下,大声重复了24个句子,开头的一句是:“歌颂上帝!歌颂耶稣基督!歌颂圣灵!”仪式结束后,人们郑重地将纸符付之一炬,然而这个仪式没有向他传达任何信息,因为那儿没有任何教义。外国人对这整个运动半信半疑,在利用它所提供的机会上也是犹豫不决。大约在十年前,殷先生在户部的外面看见有一个外国人在讲道,嘈杂的人群中有人喊道:“洋鬼子,说鬼话!”然而这个外国人逐渐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并且引起了他的兴趣和同情。他向传教士问询后最终加入了教会,现在他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www.xing528.com)

当太平军忽视宗教仪式时,他们就开始失败了!中国的崛起时机尚未成熟,还欠考虑!奇怪的是,这使我们想起了克伦威尔为了摆脱来自北方的外国人(斯图亚特皇族)的桎梏而领导的起义,两者都是爱国主义和宗教的混合物,都在战场取得了胜利,同样未能很好地组织起来,以赢得所有人的信任,同样是在12年内土崩瓦解,同样对外部的桎梏很重视,这种平行对比还能走得更远吗?英格兰在30年内重新崛起,斯图亚特皇族逃走。中国又会怎么样呢?让南京来回答这个问题吧!一个牧羊人在明孝陵所在的荒芜山坡上徘徊,突然他遇见了一位身着古装的人。这人问他:“天明了吗?”牧羊人一时弄不清,就只好照字面意思回答了一句:“已是拂晓,尚未天明。”那位明[5]人转身就回去了,以等待玫瑰云的再次升起,以及巨龙再次推出一个救世主。

南京已不再是它旧时的那番模样。著名的报恩寺琉璃塔消失了,因为它对于风水所产生的影响,太平军将它彻底拆除。这儿的制造业也已衰败,“南京”这个商标曾经跟谢菲尔德伯明翰一样如雷贯耳。过去宫殿金碧辉煌的地方,现在只有美丽的栗树伸展着树枝,栗树的每个树枝只有七片叶子,初夏时花穗盛开,秋天后结出果实,“可治心口疼”。皇陵本应得到人们的崇敬,但人们为了药材在那儿种起了人参。过去繁华的民居也已让位于榅桲树、杏树和樱桃树的小树林。在周长30英里的城墙之内只住着14万人,这是一个远离了光荣的城市。实际上这儿还有一个兵工厂、一个面粉厂,以及海军学堂和武备学堂,但是这些机构都不能为南京的未来带来任何希望。现在人们正在努力使这座城市重获新生。首届博览会已经在一个由全国博览会的组织者精心设计的优雅建筑(被称作“白城”)中举办过了。

我们看到了有关老南京的两件遗物:大钟和剪刀。关于那口大钟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讲述一位皇帝命令工匠为他铸一口世界上最大的钟,工匠一次又一次失败,只有他女儿的死才能扭转乾坤。关键时刻,他女儿纵身跳入熔炉中,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换取了铸钟的成功。这个故事还讲了大钟如何在铸成之后一直发出动听的声音。但是这个传奇故事还会长久地流传下去吗?新版的地方志中有这样一个说明:“我们已经把贞女和孝女的章节并入了烈女的那一章。”在这个新版本中,“祥异”的章节已经消失,或许不久以后的修订版又会删去自杀的章节。

那把“剪刀”是两块呈X形交叉的铸铁,据称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近旁是用以支撑一根木柱的竖立石墩。所有这些遗迹都表明,这儿古时可能有一座庙宇或宝塔。

每一个新的朝代都向人们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公共陵园的神圣性已经结束。因为传统观念认为,参拜公共陵墓可以带来好运,新的统治者希望结束这样的参拜,以建立起能增强自己实力的好运。更为寻常的解释是,这样做的话,大量的土地就可以用来给人们耕种,就能有更多的税收!也许这就是某些改革者们寻求变革的又一个动机。另一方面,保守派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有一个从日本回来的留学生口无遮拦,发表革命性言论,当局专门派了一个官员去把他抓了起来。为了避免更大的麻烦,他当即就被砍了头。

开明的两江总督端方在明陵石象外加装了铁笼,以防外国人从石象上凿下碎片,作为纪念品。

江南瓷瓶

坟地近来一直受到各种事情的侵扰。新的要塞在周围的山上建立了起来,我们不知道其中是否有一个要塞会改变自秦朝至明朝对于那条巨龙的监管。但最显著的改变还要归因于外国人的到来。新成立的一些机构已经吸引了一些异族人前来建造房舍或是进行监理。但长久以来,美国人一直在缓慢地渗透进来,到现在为止,已经有来自7个传教使团的64位男女穿越太平洋来到了南京。最早的美国人是于1876年来的,当时的人们对于太平天国运动依然记忆如新。面对人们的怀疑和辱骂,要得到一个立足点很不容易,在头四年中,这个立足点非常不稳固。在六年内,美国人开办了一个诊所、一所全日制学校,还在城市和乡村传播基督教的教义。两年后,他们又开办了一所女子学校,这可以说是一个对信仰的冒险。因为男人们几乎不敢吃外国人家里的食物,女人们害怕自己会被地板门所吞噬,直到好几天之后,才有一个怯生生的小女孩前来冒险尝试。连续三天,她除了吃东西外什么事也没干,而头一堂课就把她吓跑了。

如今已经有五所这样的女子学校和300名女学生,所有的孩子对于幼儿园和美国的教育方式都很喜欢。为了建造一个神学院,人们甚至将本地五台山上的坟墓都给迁走了。

美国人在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开辟了新天地。中国人坚信世上有鬼,他们认为吊死鬼会缠住一座房子。但是在经历了两次围城和成批的妇女自杀之后,南京还能有哪座房子能幸免于鬼呢?曾经有一度,城里的每口井中都是女人的尸体。所以在房产代理人手里总是有一大堆被鬼魂缠绕的房子,传教士们和皈依的中国基督徒们经常能买到很便宜的房子。有一次他们廉价买到了一座别人不敢住的房子,当传教士的家庭变得人丁兴旺时,以前的房主又以高价买回了这座风水得到改善的房子。一个算命先生吃惊地问,在美国是否有鬼魂或精怪,当听到否定的回答后,他便自作聪明地推测,鬼魂肯定是被我们的宗教全部都赶到中国来了。用基督教来抵御鬼魂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目前通用的驱鬼办法是请巫师或道士、和尚前来念咒击鼓,将来或许找基督徒来做房客这个办法会更加流行!

基督徒们已经做好了应对这种需求的准备。神学院已经有四个老师在教40名中国学生,这些中国学生在三年后将全部出去传教。与此同时,他们正在学习知识,尤其是《新约全书》。学法律的学生也觉得如果要理解法律的话,就必须知道一些教会的历史。从各个方面说,教授基督教神学的老师们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愿他们能使南京再次得到振兴!

[1] 北京的真正名字是顺天,“京师”仅仅意味着“首都”和“都市”。马可·波罗称之为“Kinsay”(行在),当然他所指的不是北京,而是作为宋朝都城的杭州。

[2] 长江的旧称,另一个旧称是扬子江。

[3] 孙权(181—252)就是我们在下一段中将要提到的吴王。他最先承认魏国的地位,但在229年他舍弃了忠诚,转而自称是吴国的首位国王。吴国一直存在至277年。——原注

[4] 这是年号。他的名字是朱元璋,年幼时由于家贫而出家当了和尚。人们称他为乞丐王。他获取权力的故事比虚构更加怪异。但总的来说,他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5] 明的原意为“光线”,或“明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