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研究成果

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坚持“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实行不合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退出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兢兢业业地坚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第一线,是一支可以信赖和依靠的队伍。目前,浙江工商大学已有2位教师被评为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多位教师被评为省教坛新秀和学校教学名师。

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研究成果

1.配足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校必修课,对教师的需求量较大。必须充分利用高校的各种资源和力量,组织一支精良的专兼职结合的思修课教师团队。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坚持“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在这支团队中,专职教师是思修课的主要力量,同时可以吸收党政干部、辅导员作为兼职教师,这样也解决了部分党政干部、辅导员专业能力发挥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教得好最重要,不论专兼职,首先都要过教学关。他们应该经过严格培训,试讲合格,教学能力较强。要加强教师的交流,不论专兼职教师,都应参加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协调讲课内容和标准,交流教学经验和信息,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在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各项正常经费(包括办公经费)的同时,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程建设、学术交流、实践研修、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等。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科选择优秀教师进行培训后,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力量,探索胜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党政管理干部转岗为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机制和办法,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2.严格执行教师准入制度

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新任专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并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背景硕士以上学位。在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工作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指标单列。校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委员会要有同比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实行不合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退出机制。

3.加强教师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的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总体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了主渠道的功能和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兢兢业业地坚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第一线,是一支可以信赖和依靠的队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建设是一项重大工程,一方面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

作为高校教师,谁都愿意把自己的课讲好。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训练,工作后接受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也比较少,这显然不利于广大基层教师教学水准的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教学技能和水平,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方面,要强调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的重要性,通过加大培养力度提高教学水平。为了改变教师职业训练不足、教学技能不佳的状况,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培训体系,制定教师培训规划,使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新任专任教师必须参加岗前培训。组织开展集中备课活动,交流改革经验,开展示范教学,增强理论教学能力。每学年至少安排1/4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开展学术交流、实践研修和学习考察活动。定期举行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培训,请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来讲学,或者安排教师去有教学特色的高校访学交流,特别是进行教育规律和教学技能的培训。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定期组织公开课、教学观摩课、示范课和提升课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技巧,让许多教师的教学技巧通过交流研讨得到推广。每年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中宣部等中央六部委联合举办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教育部举办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等学习活动,定期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大比武活动。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全省暑期备课会、省内外的教学比赛和教学研讨活动、青年教师社会实践项目,通过学校“蓝天计划”“大地计划”和助教培养计划等途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培养计划。在“西湖学者”计划等校内人才项目遴选中,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域人才适当倾斜。对接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两大人才支持计划,培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青年优秀学科带头人。每年选派1—2人到国内外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访学。新进教师第一年不安排教学工作,专门跟老教师听课,在老教师带领下,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目前,浙江工商大学已有2位教师被评为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多位教师被评为省教坛新秀和学校教学名师。

教师知识面生活面是否宽广,对能否以生动的方式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每天忙于上课和钻研书本,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甚少,与现实生活脱节,讲起课来也只能从概念到概念,缺少感性的东西,难以与学生达成心灵的沟通。因此,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非常需要加强实践锻炼,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加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锻炼的支持力度,多组织教师参加参观、考察、调研、挂职等活动。每年抽出一部分教师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这样教师讲起课来才会生动、有趣,才能让学生喜欢。教师和学生的社会实践,高校来做有一定困难,比如经费问题、安全问题、基地问题等,所以有些工作要地方党委、政府来牵头或配合,全社会支持。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鼓励企业、农村、街道等各类单位参与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比如,定期开展社会实践基地授牌,请相关基地负责人担任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定期开展优秀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交流和评比活动等。

4.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难度非常大,教学任务非常重,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3部分内容并在一起;“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 这门课要求教师既懂思想道德修养,又懂传统文化、伦理学、西方文化、法律、心理学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综合性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既要求教师熟练掌握近现代史,更要懂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和接受近现代史的必然结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多是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都是从事其中某一专业领域、方向的学习研究,一下子要从事涉及多个领域知识的课程教学,许多教师都有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由此来看,需要不过度强制性地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过多地承担研究任务,而首先要求教师把课上好。同时,采取适当措施鼓励他们围绕着教学、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领域开展研究。科研服从于教学任务,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www.xing528.com)

5.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激励力度

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适时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专项岗位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学校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学校党政管理干部原则上应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工作经历。学校设立的荣誉称号要注重表彰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定期评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 等先进典型。在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评选中,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适当倾斜。

身处高校,必然要面对各种考核和职称评定等问题,这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指挥棒,对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如何处理好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职称评定等问题的关系,不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也是高校和主管部门的重要问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考核和职称评审职务聘任中,应该做好顶层设计,体现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体现出差异性,不要搞一刀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和绩效岗位的高级岗位比例不低于学校重点学科高级岗位设置的平均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获得的教学成果类奖项、在教书育人方面的特殊贡献、被有关部门采纳并发挥积极作用的社会调研报告等,均可作为专业技术职务和绩效岗位评定的依据。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享受的经济待遇要相当于其他学院重点建设学科教师享受的待遇。学校在开展国家教学名师评定、长江学者申报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国务院特殊津贴等各类人才评比工作时,应给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同等的机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岗位津贴和课时补助等纳入学校内部分配体系,教师工作量、课酬计算标准与其他专业课教师一致,教师的实际平均收入不低于本校相关专业院系教师的平均水平。

6.优化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考核评价办法

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考核办法,侧重课堂教学和育人效果。制定实施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特点的职务职称评聘标准,提高教学和教学研究在考核评价中的占比。引导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课堂教学上,鼓励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评聘教学为主型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7.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工作,教师容易被学生定位为说教者。为此,必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觉到学有所获、深受教益。精彩的每堂课是学生的期待,而激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得精彩的必备条件。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把每堂课当作一场专题报告来对待。要注意变换自己的身份、角色,根据内容和方法的需要把自己定位为不同的角色,如热情洋溢的演讲人、风趣幽默的主持人、乐于助人的人生导师,等等。努力把每一堂课做成感人肺腑的专题报告或者轻松愉快的互动节目。对立场坚定、学养深厚、成果突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优秀代表,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按照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方法,强化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多渠道、分层次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