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镇史话:揭秘古老名镇张家边的建设与中山副中心

东镇史话:揭秘古老名镇张家边的建设与中山副中心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昔日张家边村的所在地已经成为火炬开发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到了近代,张家边已不再是中山的边缘,已经演变成位于中山城东的大镇,故清光绪初年,其所在的行政区域被命名为“东镇”,驻点办公地设在了张家边村。张家边由此成为中山的著名侨乡。

东镇史话:揭秘古老名镇张家边的建设与中山副中心

时至今日,若非土生土长的张家边本地人,大概很难准确地区分张家边区、张家边社区、张家边与张一村、张二村、张三村、张四村、张五村的关系。

其实,火炬开发区的前身就是张家边区,因区办事处驻于张家边村而得名。张家边村是区内最大的村落,城市化之后的张家边社区就更大了。辖区包括张家边、窈窕、江尾头村和中心城区,总面积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万,流动人口6万。昔日张家边村的所在地已经成为火炬开发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今天,张家边的繁荣还得从南宋咸淳年间说起。

话说当年,张家边一带处于珠江出海口,往外望是茫茫大海,海边滩涂、礁石四处可见,故此处渔业资源甚是丰富。一个名为张凤岗的人携带着妻子伦氏从南雄珠玑巷迁徙到香山张溪(今石岐区张溪),为了谋生,他来到大沙岗龙舟地种田过活,以捕鱼为生。他见到这里滩涂土地肥沃,出海口咸淡水交界,各种鱼虾甚多,便在此搭草寮而居。由于这里两餐无忧,夫妻俩便常住下来,驰名的龙舟地西瓜就是由他俩种出来的。

后来,他们又带来了兄弟叔侄等二十多人。由于大沙岗易受海水侵袭,一群人就再搬到张家边村头生风林山脚定居,逐渐形成了村落。因为此处所住的都是姓张人家,又近海边,故称张家边,就这样代代相传到今天,这就是张家边名称的由来。

张家边原是涌头滩尾之地,盛产蚝。张凤岗在村头一带以种地、捕鱼虾和搭棚养蚝为生,所以村头又名蚝棚头。如今,这里还有一条蚝棚头大街。

据说,后来张凤岗在生风林山嘴被老虎咬死了,可见当年这里还有野兽出没,十分荒凉。后人在此地建起了一座庙,名凤岗社,以此纪念这位开村祖先。今天,走入张家边一村,与蚝棚头一街相连的是凤岗路,在交汇处还有张凤岗纪念亭,至今香火不断,昭示着后人生生不息,兴旺发达。

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到了近代,张家边已不再是中山的边缘,已经演变成位于中山城东的大镇,故清光绪初年,其所在的行政区域被命名为“东镇”,驻点办公地设在了张家边村。如今,火炬开发区仍在使用“东镇”的古称。

新中国成立后,张家边村发展得实在太大了,为了便于管理和开展各项工作,便分出了五个自然村,但这五个村不像其他地方,并没有明显的空地分隔而是紧紧地依靠在一起的。从东镇大街以西至羊头巷和牛港尾,叫张一村,旧名集贤里,有364户人家(2014年统计,不含外来务工人员,下同),村民1556人(2014年统计,指农村户籍人口,未含旧统销户居民和外地迁入居民,下同)。从东镇大街以东至黄家庄大街和大庙埗头桥,叫张二村,旧名起凤里,有618户,村民1590人。从黄家庄大街和新桥下街至环仔巷和新桥下街8巷,是张三村,又叫康乐坊,现有1003户,村民2167人。从环仔巷和新桥下街以至大板埔和星君庙,另有五顷围在狮炎涌东面,是张四村,又叫仁安里,现有1155户,村民2517人。被称为九顷围的地方,是张五村,有329户,村民938人。

有趣的是,张家边因张姓而得名,后来又有陈、马、吴、何等姓氏的人迁入定居,俨然成了百家村,因此有黄家庄、吴家庄、马家巷等地名。人数最多的是马姓,其次是陈姓,反而姓张的甚少。如今,张凤岗的后裔已经一户也没有了,村中虽也有张姓人家,但已不是张家边立村的张家后人了。

虽然张姓人家在历史岁月中变成了少数人姓氏,但张家边村这一村名依然沿用至今,尽管“文革”时期曾改称为红旗公社胜利大队,但很快又被朴实的村民改了回来。

张家边村虽然地处土地肥沃的珠三角,本是鱼米之乡,但历史上经济并不发达。到了19世纪中后期,由于清政府专制腐败,农村80%的土地被少数富有者占有,广大农民靠租耕土地维持生活,倘遇自然灾害,歉收失收,生活苦上加苦。同时,他们经不起官僚买办、封建势力的沉重压迫和苛刻剥削,为了摆脱贫困和饥饿,就逐渐有了出洋谋生之念。鸦片战争后,尤其是美洲、澳洲发现金矿后,在淘金潮和人贩子的引诱驱使下,张家边很多人为了谋生,就通过“猪仔馆”(贩卖人口黑窝,俗称卖猪仔)或“契约华工”的途径,离乡背井、抛妻别子,冒着生命危险,远涉重洋,到海外寻找出路。从新中国成立后直至改革开放前,因内地物质生活条件艰苦,村内不少青年男女亦以“偷渡”的形式前往香港、澳门等地谋生或投靠亲友。经过一个多世纪,目前旅居港澳或海外的张家边人已达3367人,占比超过本地人口的三分之一。张家边由此成为中山的著名侨乡。

碉楼是珠三角侨乡的标志性建筑。新中国成立前整个张家边区共有碉楼372座,仅张家边村就有43座。碉楼林立,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www.xing528.com)

碉楼兴起于清末民初。当时,军阀混战,“大天二”(强盗)亦倚势凌虐乡民。1933年中山的《建中日报》曾刊登这样一条新闻:东镇一旅斐济华侨,因回乡娶妻,翌日即被“大天二”标心(绑架),匿于大沙田蔗林的“青纱帐”里,军警束手无策,后家属捧出大笔款项才放人。如果勒索不到财物,匪徒就会“撕票”杀人,那是当时常有的事情。因此,有条件的华侨和村民,都会纷纷构筑碉楼。楼身多以钢筋水泥构筑,少数以青砖建造,墙厚一尺余,刀枪不入,弹火难攻。事发时可以上楼避难,铁门一关,有枪或猪仔炮(一种小型土炮)的可以通过枪眼抵抗匪徒,没有的则会在楼内备存砖头、石块等,以备防御,楼顶设有专门的投掷孔,使“打明火”的海盗难以接近。村民就是靠这些碉楼,避过不少灾难,并保住自身财产。

后来,乡公所或村民自发集资兴建一些公用碉楼,如现存的张家边四村村尾的更管楼(用于打更报时,因当时很少有人拥有时钟)、闸门碉楼等,当时都派青壮乡丁荷枪驻守,起着瞭望、监视、预警、联防、报时等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有涌口碉楼和东河口水闸碉楼的预警,加上由大王头山炮台、三仙娘山炮台及水洲山炮台组成的防线,抗联队的英雄们,一次又一次击退了企图从白花海向中山登陆的日寇,让张家边区老弱妇孺有足够的时间向五桂山区撤退疏散,免遭日寇掳掠屠杀。也是由于有涌口碉楼的预警,让驻守于大王头山的抗先队员抓紧战机,将日寇的飞机击落,军民士气大受鼓舞。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有些碉楼、堡垒的户主,还冒着生命危险收留抗先队的伤病员在碉楼内养伤治病。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公用碉楼又成为乡政府办公室、民兵队部或广播站,安装在楼顶的高音喇叭声音远播,成为一个时代的风景

碉楼建筑是华侨吸收了侨居国的建筑风格,结合中国的实际构筑的。如今,走入张家边村,从依然耸立的碉楼上,人们仍然可以领略到融汇中西、多姿多彩的建筑艺术风格,去寻找那些尚未消失的历史人文故事,可以称为一种别具风情的乡村之旅。

随着中山港的落成,1986年,中山市人民政府制订了《中山市市区总体规划》,规定以张家边为依托的中山港区8.5平方公里的面积是市区五大组团之一。1998年重点规划,完成了张家边旧城改造,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依托张家边村发展西南部城市生活居住区。1999年编制的《中山港中山城区城市设计》,昔日的张家边区,被规划设计为生活服务区、休闲娱乐区、商业街、科研区、商住区、行政办公区、教育区等七大功能区。到2005年,昔日的张家边区,已发展成为中山市第二城区。

今天,走进张家边,古村落逼仄的巷子、蜿蜒幽深的小路、灰墙斑驳的碉楼,与宽阔笔直的大马路、有闪亮玻璃外墙的崭新大楼,形成强烈反差。繁忙的中山港直通海外;快速公交专线将人们的生活与中山中心城区连为一体;灵活便捷的村巴令昔日细小的老村小路依然生机勃勃。整个火炬开发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都设在张家边村及其附近的区域,真是一座村庄带旺一个区域。

如今,我们信步火炬开发区,不难看到处处都有“张家边”的影子。开发区图书馆即原张家边图书馆;火炬开发区文化中心所在地原是张家边影剧院;开发区第一小学是原张家边村小学;火炬开发区油库设在了张家边的三仙娘山上;而这里的路名、门牌更是依旧未变……在“老中山人”的心目中,张家边仍是整个火炬开发区的“代名词”。

站在张家边公园观音庙前平台向四周望去,今天的张家边村所剩下的瓦房、碉楼已为数不多,星星点点地夹杂在近二三十年来新建的水泥民居中间,整个村落更被四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所包围,农村城市化进程在这里可谓大步朝前走。有了张凤岗开村的“创村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张家边古村在火炬开发区大开发、大建设的热潮中,一定能够发挥它应有的历史作用并继续和谐发展。

(供稿 孙 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