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罗·德尔沃的视觉艺术语言研究成果

保罗·德尔沃的视觉艺术语言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质疑已有的艺术法则,探索新的表现方法,使用新的语言和符号,表现诗性精神意蕴。马丁·海德格尔在著作《荷尔德林与诗的本质》中对诗歌的本质及其语言作了深入的阐析:1799年1月,荷尔德林在给他母亲的信中称写诗为“人的一切活动中最为纯真的事业”。

保罗·德尔沃的视觉艺术语言研究成果

20世纪初,现代绘画理论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诗性和语言日益重要。理论家、批评家和艺术家经常使用诗性语言解释绘画。绘画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形式与诗歌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两种艺术的创作手法、要素及其赋予意义的过程的相似性。绘画和诗歌的艺术创作都是由一种纯诗意的情感或创新情感所引发,这种情感超越正常逻辑与规范。因此,诗和语言成了现代绘画中追求独立表现艺术创作中尤为关注的因素,讲求诗意的传达和语言的原创性。

诗歌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意象的跳跃,现当代艺术家们通过诗一般的图像、符号和艺术语言完成了时间、空间、场域和主题间的跳跃。许多艺术家把现代绘画设想成一种原创的语言,其图像、符号所隐含的意义不只是由其本身决定,而是包括与其他形象之间的关系所激发。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质疑已有的艺术法则,探索新的表现方法,使用新的语言和符号,表现诗性精神意蕴。其图像的显著特点就是将视觉领域物象的时间坐标置于静止的状态,让观者构想一个充满动态力量和能量之流的世界。在19世纪中叶,法国的一些作家,尝试搞出一些非理性的美学程式,提出这种理念的作家有林堡(Arthur Rimbaud)、劳特利蒙(Comte de Lautéramont)和阿波利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等。早在1922年,布列东在超现实主义文章《磁场》里探索了“无意识写作”( artomatic writing)的可能性问题之后,一些艺术家也加入他的行列。他们探讨无意识写作、神秘诗歌、梦中世界和弗洛伊德(S.Freud)的潜意识,讨论当时艺术家存在的意义,探讨绘画、诗歌中奇异性、物理性和偶然性的含义,从而形成了1924年由布列东起草的《超现实主义宣言[1]。后来,法国生理学领域利用机械手段记录短暂的心理及生理事件,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将这一技术及理念应用于艺术创作。 自动绘制的线条或是图画被认为有可能是无意识精神力量的表露痕迹,视觉媒介的局限被突破。安德烈·布列东(André Breton)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强调不再满足绘画作为一种记录工具[2],而更倾向于在艺术中表达形而上的内涵,如乔治·德·基里柯(Ciorgio de Chirico)在《一条街道的忧郁与神秘》中表达的“忧郁”“神秘”的情感体验。

一、诗性神秘的超现实主义绘画

超现实主义流派思想深邃,表达手法丰富,对当代的视觉文化影响甚大。表现尤为突出的是马克思·恩斯特(1891—1976)、保罗·德尔沃(1897—1994)、勒 内·马格利 特(1898—1967)、琼·米 罗(1893—1983)和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等艺术家。他们的思考指向一个明确的方向:对技术的追问、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忧虑以及对人类原初梦想的热爱。这个方向正是“诗化哲学”的主旨。

马丁·海德格尔在著作《荷尔德林与诗的本质》中对诗歌的本质及其语言作了深入的阐析:1799年1月,荷尔德林在给他母亲的信中称写诗为“人的一切活动中最为纯真的事业”。这个“最纯真”到底是什么意思?他认为写诗像一种非常朴实的游戏,诗极为自由地构拟出自己意象的世界,并且沉浸于想象之域。

诗犹如梦,而非现实,是一种词语游戏,而非严肃的行为。诗是无涉利害和无功效的。还有什么能比纯粹的言说更保险安全呢?但把写诗视为“人的一切活动中最为纯真的”,我们还没有把握到诗的本质。不管怎么说,这只是提示我们必须在何处去寻诗的本质。诗是在语言领域中以语言的“材料”来创造它的作品。[3]

绘画和诗一样是富有想象力的创作的具体表现。现代绘画和诗歌之间的关系密切,这不仅仅只是时代精神或现代生活对艺术的影响的问题,它还是诗意思维的具体表现。现代绘画都非常热衷于表现诗意图像,不再拘泥于物象的再现性描述,而是自由地采用艺术语言创作画家内心的意象。例如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恩斯特可以说是诗性意象表现画家的典型,运用肌理语言呈现出虚幻的物象以表达其内心丰富的情感体验。勒维迪如此描述诗歌的创作:

两个连接得好的词就能使它喷然而发,能使它组成一个闻所未闻的图像。它存在于一个美妙的词组之中;词组的深奥意义和词语的特性能谱写这种情感,并使之超越我们思想的正常范畴。每次作者超越自我进行创作的时候,这种情感就会出现。[4]

现代绘画的创作也如诗歌一样,艺术家将图像以一种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并采用新的艺术语言,自由地构拟出自己意象的世界,从而能激发观者的想象,完成美妙的艺术交流。如布列东把基里柯的“绘画作品比作诗人的诗作。他认为他的绘画构建了一个现代神话;……他认为基里柯构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他的作品就像当代物理学一样修订了时间与空间的合理既定概念”[5]。布列东受到勒维迪的“不相干的术语的统一结合可以形成诗意图像”的思想的影响,认为基里柯像现代诗人一样运用了诗意结合的传统技法,将不相干的图像相组合,创作富有诗意的绘画,注重作品的含义和象征手法。

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法国前卫艺术和思想进行理论讨论和研究的主要阵地《新精神》杂志发表了系列理论文章,促进了现代艺术建设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他们组织学者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意在推导和界定人类本身内在的一种美学冲动,他们将之称为诗歌。他们的美学理论与书面诗歌和人类心灵中的诗歌根源的当代辩论直接关联。在这些辩论与表现中,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超现实主义画家寻找新主题和与传统相背离的新方针,在风格上形色各异。以下诸篇文章是对画家营造幻境艺术手法的解析,其中包括西方超现实主义画家和中国当代青年画家,通过分析艺术家及艺术品案例让读者深刻体会艺术语言的创造性表现,进而激发习艺术者对于艺术语言的创造性应用,顺畅地表达自己,让观者聆听他们的心声,从而实现“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土地”。

二、怪诞组合营造梦幻空间

空间[6]是艺术家艺术表现的要素之一,美学经验创造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观者的心理,因为从较深的层面与他或她的生活经验相关联。通过作品的构图和空间错觉,艺术家能唤醒情感与知觉,比如提升、跌落、浑浊、幽闭、恐惧、平衡、失衡、扩张、收缩、旋转、飞翔、迷惑等感觉。这使许多画家都沉迷于绘画空间的创造性实践,不断探寻新的空间表现。画面空间并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重新创立一个独立的心理空间。[7]

德尔沃堪称为一位创造神秘、奇幻空间的画家。他很少单独描绘静物或人物,对人工制造的空间有浓厚的兴趣,许多作品中都描绘了有如废墟、古希腊罗马的都市景观。历史上的著名城市是德尔沃描绘虚构都市的原型,根植于他对此种人工空间的高度兴趣。德尔沃曾论及他画中的人物大半是女性,这些女性都如同雕像,并不具官能性。作品中营造的空间关系呈现出非现实、奇幻的效果,使观者进入一个奇妙的视觉世界(见图3.1)。其空间营造的奥妙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物体之间的组合关系、运用具有移动空间特性的元素以及象征虚幻世界的物象。

在1934年布鲁塞尔“米诺陶尔”展览中,德尔沃看到了基里柯的作品,对他深具启发。他开始接触超现实主义,因而舍弃了表现主义风格。德尔沃曾说:“对我而言,超现实主义就意味着自由。至此,我才能超越过去一直致力追求的符号绘画法则理性主义理论,挣脱了这个理论的束缚,我仿佛就能够深入精神内在,看到事物的特异之光。”[8]他极为推崇基里柯和马格利特的艺术主张。此后,物体之间非现实的空间组合、表情木讷的女性开始出现于德尔沃的作品中,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见图3.2)。德尔沃实际参与超现实主义活动大约只有10年时间,他虽然欣赏超现实主义,然而对他们的分析和自动性精神存有某种程度的不信任,他不满足于如超现实主义一样把各种影像简单的汇集。他凭借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直觉,全力探索事物深层面的属性,表达自己内心对现代社会的感受。

图3.1 保罗·德尔沃 蓝色的长椅子 布面油彩

140厘米×180厘米 1967年私人收藏

在他的作品中,场所与人物之间无共通之处,寺院、沐浴于月光中的古代都市、荒凉的街道或广场、车站的候车室、奇异的实验室、无人的博物馆展览室、电车的调度室,都出现同样类型的女性。她们年轻而美丽,有时裸身赤体,有时身上包裹着绸带,有时身着金银色的戏服,有时又穿着端庄的长裙,这些女性甜美而优雅,伫立其中,像是幽灵般的木偶,生活在真空的世界中,漠然地诉说着淡淡的乡愁、内心的彷徨与寂寥。这些景致仿佛穿越时空、具有魔法。女性、骷髅、电车、火车、车站、路灯、月亮、房间、街道、广场,是现实的残像,或是存于记忆中的印记。他以极为细致的笔法描绘细节,如火车或电车奔驰前行,电灯、钢架充斥着建筑物,建造近代工业化的都市或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神殿。充满了怀旧的情怀,将现实与非现实情景相组合,建构梦幻的空间,形成神秘、如魔术般的世界,构成一个超越世界空间和时间的神秘国度,这个国度里有精灵、魔法以及画家的梦幻。

图3.2 保罗·德尔沃 呼喊 布面油彩 155厘米× 150厘米

1944年 纽约私人收藏(www.xing528.com)

在室内景象中,德尔沃也非常注意室内的细节摆设,怪异的组合使室内产生一种非现实感。一般而言,天花板都很低,空间凝聚于尺幅间,将透视、比例夸张表现,有时坐着的女性头将至天花板,极具张力的表现方式使空间诡异而神秘。

裸女与火车,是德尔沃作品构图的代表性组合,《铁的时代》则是这一系列主题中的代表作。画面的视点由火车的尾端望向车站,并且可以看见铁架搭成的月台。画中裸妇难以推测躺卧在什么样的空间中,究竟是室内还是室外,有无屋顶?与火车之间以道路相隔,用水泥铺设成的道路上还散落了几颗石头。如此怪异的组合令人好奇而不断揣摩这个神秘、如梦似幻的世界。

三、象征性空间元素建造移动奇观

德尔沃的场景描绘中,注重空间的深度透视,巧妙地利用楼梯、道路、门、窗、铁轨连接空间,进行空间的转换,形成移动性的空间,处理成奇异的空间形式。楼梯、桥梁隧道、洞穴都是富有寓意与神秘的表现对象,德尔沃采用这些在空间中具有象征意味的元素在二度平面里创造了复杂、令人难以置信的三度空间。这也许就是他更多沉迷于场景的组合而不是描绘单一静物或人物的原因。

楼梯是德尔沃都市景观中的重要元素,不论室内还是由房间通往室外的道路,均可看见楼梯,暗示不同空间的连接,形成神秘的气氛,在他1946年的作品《楼梯》(见图3.3)中,与杜尚1911年《下楼梯的裸女》不一样,他并非关注表现裸女的运动状态,而只是将楼梯和裸女视为都市风景的元素,更注重空间营造,创造了错综复杂多义的空间与神秘的气氛。画面右边的石造建筑与左侧铁制扶手形成明显的对比,表明裸身女子能够自由地往返于两个不同的空间。

图3.3 保罗·德尔沃 楼梯 木板油彩 149厘米×120厘米

1948年 日本横滨市藏

右方的楼梯通向远方的广场,描绘了宽广的空间。他运用楼梯将一个空间转换到另一个空间,构成移动性的三度空间。一幅1948年创作的油画《楼梯》则展现了迥异的场景,楼梯所在的空间以铁和玻璃等材质建构,通过透明的玻璃窗可以看到远方的起重机。身着蕾丝洋装的女子,站立于楼梯上方,漫步于有石头的路上,置于如此深远的空间中,引人产生无限的联想

门、窗、镜子都是德尔沃室内场景中惯用的元素,既扩展了空间、实现空间的相互转换,同时又增添了神秘气氛,有一种引人入内的奇妙感觉。《月之位相Ⅱ》是三联画中的第二幅,是德尔沃相当怪异的作品。门外有荒凉的山丘,岩石飞散落入室内,画面两侧有衣冠整齐、戴眼镜仔细鉴定宝石之类的人,左前方的陈列架前坐着一位半裸、沉浸于个人思绪当中的女子,用门拓展的空间与这些人物的组合产生了非常怪诞的感觉。

空间的相互转换蕴含着多种情感:焦虑、希望、恐惧、担忧……[9]德尔沃运用道路、隧道、楼梯、桥梁、门窗营造有象征性的空间,连接两个现实与情感的体验,在二度平面里创造出移动的三度空间。

四、诡异物像经营梦幻空间

女性在德尔沃的绘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症候群”的特征。她们总是处于静默的等待中,站在超越时空的彷徨之路上。正如法国著名的艺评人琼·克莱尔曾说:“这些丰满的女性,让人们看见绘画前所未有的要素,那就是牧神的惊惶、战栗和欲望。这些至高无上的女性肖像,有着绚烂的毛发、浓密的体毛,体毛是残存于人体上不可思议的元素、令人眩晕的远古的兽类的记忆,但在德尔沃的作品中还原为特异的领域。”[10]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如《新娘的长纱衣》《呼喊》《庞贝》《西里侬代的废墟》等作品中,女子的表情都神秘而木然,其身形蕴藏着怪异的气氛,这些特质使我们置身于非现实的神秘国度。

骷髅骨骸也是德尔沃的都市居民,他曾说:“描绘表情丰富的骨骸,印证了骨骸并非是无机的,而是都市居民之一。”在画面里,德尔沃将其与女性人物并存,描绘一个超越生死和时空的虚幻世界。如在作品《打斗的骨骸》、《斯皮茨尼博物馆》、《办公室的骷髅》、 《大型 骷髅》(见图3.4)、 《沉睡的维纳斯》、《埋葬图》、《基督受难》中,不论是沉睡于温室中的骨骸,或是办公室中召开会议的骨骸、博物馆中的骨骸、室外行走的骨骸、室内交谈还是打斗的骨骸,这些骷髅并非死亡的骷髅,仿佛具有生命,以生动的肢体语言与矫健的动人姿态,给他们注入生命,栩栩如生,让他们能行走、思考、言语,并具有人一般的形态,与其周围场景组合形成一个虚幻的空间,诉说着恐慌,描绘屈辱与死亡的主题,传递时代给人的不安情绪。

图3.4 保罗·德尔沃 大型骷髅 布面油彩

135厘米×150厘米 1944年 私人收藏

德尔沃将女性、骷髅、电车、火车、车站这些表现现实的残像,借助于楼梯、隧道、门窗、街道、广场等元素转换空间,营造了神秘的气氛,通过非现实怪诞的物象组合形成虚幻的空间,诉说记忆中遭受压抑的欲望、被禁止嬉戏的印记以及残存于记忆中梦想的标志。让我们看到现实中所看不到的世界,听到现实中听不到的声音,超越了客观世界的时间与空间,展现了将怀旧城市景观、现实与非现实物像共同营建的不可思议的国度[11],为观者创作了一个诗性、亦梦亦幻的艺术世界,跟随画家开启神秘的旅程。

结 语

德尔沃是一位富有才情与哲思的画家,受到超现实主义画家们诗性神秘的艺术理念影响之后,因为厌倦现代嘈杂的都市社会,而用画笔表达内心诗性栖居的向往,塑造了复古奇幻的虚拟都市景致。其空间表现手法包括怪诞的梦幻组合、巧妙地采用象征性空间元素,描画诡异的物像,使画面弥漫着诗性神秘的气氛,在世界艺术史中创造了独特而令观者着迷的都市景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