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留城市人文景观,维护精神生态平衡

保留城市人文景观,维护精神生态平衡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9]因此,城市居民的身份认同与归属感和城市场所是密切相关的。然而,随着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多城市呈现出千城一面的景观。在当代城市家园沦为“非场所”的尴尬情势中,修复城市居民的生态认同感,让人“安居”“乐居”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笔者管见,城市场所的设计除了要遵循生态规律、延续城市的文脉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要丰富城市生活,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

保留城市人文景观,维护精神生态平衡

城市既是人们的生存空间,还是一幅世代居民生息延续的历史画卷。对此,刘易斯·芒福德有过精辟论述:“城市通过它集中物质的和文化的力量,加速了人类交往的速度,并将它的产品变成可以储存和复制的形式。通过它的纪念性建筑、文字记载、有秩的风俗和交往联系,城市扩大了所有人类活动的范围,并使这些活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48]正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城市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与标记,也哺育了一方城市居民的体格与情怀。正如雷戈里·卡杰特指出:“人之内在存在与人之外的存在有着一种联系,这种联系的建立有赖于我们较长时间地居住某个地方。我们的物理构造和心理特性,是在特定的气候、土地、地理和当地生物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49]因此,城市居民的身份认同与归属感和城市场所是密切相关的。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多城市呈现出千城一面的景观。比如,当今许多都市的居民住在风格相似的摩天大厦或小区里,他们逛着同样的超市,吃着相同的食物,享受着空调恒温的吹拂,看着相似的电影与电视频道。可以想见,久而久之,这些不同的个体生命一定会变成身体、思想与情感同质同构的“标准人”。所以,现代人常发出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疑问并非无缘的诘难。美国学者马克·奥格指出:“不能被界定为关系性的,或者历史性的,或者身份认同相关的空间即是非场所。”[50]因而,疏离了自然,泯灭了个性,剥离了文脉的城市是一种“非场所”,它只能让人产生疏离感与无家可归感。

众所周知,古代的城市建筑立足于当地的气候、文化与时代,形成了一种适合当地条件的技术、风格和气候的建筑样式,这些建筑样式既体现着当地的社会文化性质,又引导着城市居民的文化生产与社会生产。古老的城市建筑恰如一部石头构筑的史书,记载着这些城市的故事与历史,C.亚历山大在其著作《建筑的永恒之道》中说:“建筑与城市要紧的不只是其外表形状,物理几何形状,而是发生在那里的事件。”[51]正是凭着这些城市建筑的凝固与记载,我们才能了解城市的生命历程与文化精神,并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然而,在中国当下大踏步的城市化运动中,古城的改造与重建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据报道,中国在近20年的都市化进程中,以建设名义毁坏的古建筑的数量超过过去200年的数量总和。盲目地拆毁古建筑,不仅毁坏了人们的精神家园,使人失去了情感皈依之感,更为严重的是,它剔除了城市的历史纬度,使其失去了与现实相构置的张力,这样必然会造出一个没有凝聚力、没有文化认同感的“失忆之城”。缺失了历史的诘难,我们的城市建设最终会迷失自己前行的坐标。诚然,原封不动地保护古城建筑与历史街区是困难的,任何建筑年代久了都会坍塌,更何况我们所处的社会状况已不再属于历史,我们无法复制出一个与过去风格一模一样的建筑来。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保持那些古老城市的个性与特色呢?法国巴黎的保护也许对我们富有启发意义。自工业革命以来,巴黎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面貌不断改变,但其城市结构依然和谐。“巴黎是一个万花筒,20个区有着各自的风貌,就像20个性格各异的人,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风采:一区到四区是巴黎的摇篮,古雅多姿;五区六区又称拉丁区,充满书卷与青春气息;分布在塞纳河两岸的七区、八区、十六区气派高贵;十八区蒙马特高地一带则弥漫着浪漫甚至诡异的氛围……同时,巴黎又是一个极其和谐的城市,古典与前卫、宁静与骚动、朴素与豪华、沉思与宣泄,甚至光明与黑暗,在巴黎的天空下并行不悖。认识巴黎最好的方式是在城中漫步,巴黎的历史不只是记录在图书馆的故纸堆中,巴黎的精彩也并不只是博物馆里大师们的杰作。漫步在巴黎,如同读一本翻开的大书,如同与一位记忆中装满掌故的老者对话,也如同观赏一出流动的舞台剧。”[52]

城市的民俗风情作为世代居民情感和想象的符号化表达,也是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F.吉伯特说:“人也是城市设计的素材,人将生命的活力带到静止的城市景色中来了,虽然就其本身来说不是设计的目标,但是丰富多彩的人群活动是一种最美的景色。”[53]鲜活的民俗风情可以驱散都市的冷漠与隔膜,将人与城市空间、人与历史、人与人紧密地联系起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4年颁布的《威尼斯宪章》中就明确指出:我们的保护对象“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的城市和乡村环境。”这就意味着,在这个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时代,城市景观建设不仅要谋求物质层面的高水平和典范性,而且更应该保持城市精神层面的历史连续性。因此,“城市景观环境的设置必须考虑到满足包括人们交往方式在内的社会需要,不能与社会文化因素相脱节,……缺失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审美体验,环境建设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54]

前已论述,时空性是场所存在的基本维度。正是在场所时空关系网的运作过程中,人与特定时空里的所有存在物关联在了一起,产生了一种生态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就城市居民而言,就是对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家园的依恋。在当代城市家园沦为“非场所”的尴尬情势中,修复城市居民的生态认同感,让人“安居”“乐居”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笔者管见,城市场所的设计除了要遵循生态规律、延续城市的文脉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要丰富城市生活,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5]康德也认为,人是社会共通性与个别性的统一。因此,人作为社会动物是需要群居,需要亲情,需要与人沟通的。在封建宗法制社会里,男耕女织,人们生活在温暖的大家庭之中,人与人比邻而居,不乏沟通的空间与时间,人们生活得其乐融融。但在都市化的过程中,唯科技主义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理性已经成为人们,甚至是整个城市的理念与管理体制,人们沉浸在各种会议、评估与工作竞争之中。于是,匆忙的生活代替了闲暇时光,林立的高楼代替了亲情与乡情得以连接的“场所”。人们都有一种失去精神家园的孤独之感,每个人都好像是无家可归者,有车、有房、有钱,但没有亲情与乡情,人成了没有精神寄托的空壳。因此,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强调城市场所的情感维度是时代对城市建设提出的必然要求。现在许多城市加强城市广场与社区建设,就是这一城市建设理念的具体体现。一般说来,营造群体性的城市场所必须尊重当地城市居民的文化需要和民俗传统,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比如,1954年,美国密苏里州为了满足圣路易斯低收入者的物质需求,为他们建造了整齐高大的艾格尔住宅区,但出人意料的是,小区建成之后,这里的治安条件反不如从前,赌博、涉毒事件经常发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改建失败后,当局不得不炸毁这片高层住宅建筑而复归从前松散、底层的建筑,这却赢得了居民们的欢呼与认同。这是因为美国下层居民喜欢无拘无束地聚集与交往,高档住宅区尽管整齐、秩序性强、设施卫生条件好,但却剥夺了居民的社会网络空间,让他们的情感、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失败在所难免。

一味地强调城市场所的群体性吁求,也会带来对个体性情感需求的漠视。因此,一个“人性化”的城市还应创造丰富多样的体验模式,满足个体选择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的场所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已然存在,比如艺术博物馆、电影院剧院、音乐厅、游乐园等都是满足人们想象体验的场所。但在当今的西方城市社会生活中,随着经济利益的驱动和社会阶级的分化,这些场所为有钱阶级所把持,他们将歌剧院、画廊和博物馆等作为他们文化身份的象征。“在许多情况下,如戏剧、芭蕾舞和歌剧只为少数人独有和欣赏,而且,人们对博物馆和花园之类的场所更多出于防护、保护和炫耀的目的,而非为人们创造吸引人的、使人惊奇的和充满想象体验的场所。并且当博物馆和园林中充满了拥挤的人群时,人们对博物馆和园林的体验会被破坏。”[56]人民的公共娱乐场所应该回归于人民,而不应成为富裕阶层的垄断空间。

城市场所的建设还应回应不同人群的娱乐诉求,营造多样性、自由性的娱乐空间。如当下许多大都市建造或开放大型体育馆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体育形式的多样化给市民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市民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以游戏的方式去给忙碌、制度化的城市生活增添某种富于戏剧性、幻想性和刺激性的生活体验。此外,城市场所的建设应努力营造城市景观的审美幻象,满足人们审美体验的需要。城市幻象的营造可通过多种途径去获取,比如我们可以利用中国重庆多山的地貌造就山城的景观轮廓,利用苏州多水的自然状况造就河道交错的水城景观;我们也可以从城市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建筑上去制造城市的意蕴,比如丽江利用古代羌人的洞穴居、树巢居、井干式木楞房和现代“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作为城市名片,打造了如烟似梦的城市形象。美国环境美学家伯林特认为灯光也是塑造城市审美幻想的手段。“灯光是尚未被充分挖掘的诗意的源泉。它不仅可以用来辨识或给人以安全感,而且可以使环境具有一种戏剧性。”[57]的确,灯光可以使我们熟悉的城市夜空变幻纷呈,给我们一种别样的视觉享受。

【注释】

[1]杨平:《环境美学的谱系》,南京出版社,2007,第295页。

[2]方如康:《环境学词典》,科学出版社,2003,第1页。

[3]陈望衡:《环境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第54页。

[4]〔美〕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46页。

[5]〔美〕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第49页。

[6]叶平:《生态伦理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第198页。

[7]〔美〕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57页。

[8]叶平:《基于生态伦理的环境科学理论和实践观念》,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第100页。

[9]转引自张立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调查与实例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第72页。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第95页。

[11]“垃圾分类”词条,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1065537-1127330.html,访问日期:2021年2月1日。

[12]刘湘溶编《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第87页。

[13]李干杰:《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环境保护》2019年第2期。

[14]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10,第366页。

[15]万以诚、万岍:《新文明的路标:人类绿色运动史上的经典文献》,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第47页。

[16]王敬、张忠潮:《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适度消费观》,《消费经济》2011年第2期。

[17]同上。

[18]李桂梅:《可持续发展与适度消费的伦理思考》,《求索》2001年第1期。

[19]刘敏、牟俊山:《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第78页。

[20]佚名:《少用一次性用品 减少资源消耗》,《新疆农垦科技》2012年第2期。

[21]胡雪萍:《绿色消费》,中国环境出版社,2016,第110页。

[22]转引自席运官、钦佩编著《有机农业生态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第11页。

[23]薛达元、戴蓉、郭泺等:《中国生态农业模式与案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第1页。

[24]转引自苏百义:《农业生态文明论》,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前言第2页。

[2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552—553页。(www.xing528.com)

[26]赵天瑶、曹鹏、刘章勇等:《基于CVM的荆州市稻田生态系统的景观休闲旅游价值评价》,《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3期。

[27]王磊、胡韵菲、崔淳熙等:《北京市农业生态价值评价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年第7期。

[28]〔加〕卡尔松:《自然与景观》,陈李波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第104页。

[29]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19版)》,学习出版社,2019,第170页。

[30]张壬午:《倡导生态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农业环境与发展》2013年第1期。

[31]〔法〕阿莱格尔:《城市生态,乡村生态》,陆亚东译,商务印书馆,2003,第134页。

[32]刘德江主编《生态农业技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第68页。

[33]刘德江主编《生态农业技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第75页。

[34]席运官、钦佩编著《有机农业生态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第46页。

[35]王宏燕、曹志平编《农业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第223页。

[36]席运官、钦佩编著《有机农业生态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第133页。

[37]钱学森:《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农业现代化研究》1984年第5期。

[38]〔美〕爱默生:《自然沉思录》,博凡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第6页。

[39]〔英〕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131页。

[40]〔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刘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第81页。

[41]曾繁仁:《转型期的中国美学:曾繁仁美学文集》,商务印书馆,2007,第460页。

[4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第120页。

[43]〔美〕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第66页。

[44]谭源:《城市本质的回归——兼论可渗透的城市街道布局》,《城市问题》2005年第5期。

[45]〔美〕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2001,第79页。

[46]梁思成:《市镇的体系秩序》,载《中国二十世纪散文精品·梁思成、林徽因卷》,太白文艺出版社,1996,第57页。

[47]徐恒醇:《生态美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第222页。

[48]〔美〕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第417页。

[49]Cajete and Gregory,Look to the mountain:An Ecology of Indigenous Education(Durango:Kivaki Press,1994).

[50]Auge,Non-Places:Introduction to an Anthropology of Supermodernity,Trans.John Howe(London:Verso,1995).

[51]〔美〕亚历山大:《建筑的永恒之道》,赵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第52页。

[52]吴予敏:《景观美学与国际化城市的景观体系——以深圳市经验为案例》,载曾繁仁主编《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第432—433页。

[53]〔美〕吉伯特:《市镇建设》,程里尧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第8页。

[54]陈望衡:《环境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第347页。

[5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18页。

[56]〔美〕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第64页。

[57]〔美〕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第6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