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直辖市委关于九五计划和远景目标的建议

重庆直辖市委关于九五计划和远景目标的建议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要肩负起历史的使命,面向21世纪,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动员全市人民,努力奋斗,以崭新的姿态迈向21世纪,在2010年左右使重庆以繁荣、富裕、文明、进步的新形象屹立在中国大西南。

重庆直辖市委关于九五计划和远景目标的建议

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重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肩负起历史的使命,面向21世纪,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动员全市人民,努力奋斗,以崭新的姿态迈向21世纪,在2010年左右使重庆以繁荣、富裕、文明、进步的新形象屹立在中国大西南。

一、新形势和新任务

(一)未来十五年国内外宏观环境对重庆发展有利: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向包括我国在内的地区转移,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成长时期,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加速发展,正在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中新的增长极,并由此创造新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国务院在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关于提请审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的说明》指出:进一步发挥重庆的区位优势、“龙头”作用、“窗口”作用和辐射作用,带动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要肩负起这一光荣使命,在全国跨世纪发展战略格局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今后十五年重庆发展面临三大战略任务:增强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完善城市功能,把重庆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探索城市带农村的新路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共发展、共繁荣;搞好开发性移民,发展库区经济。

(三)重庆面临五大历史性机遇:重庆直辖市的设立使重庆在国家行政管理体系和经济调控体系中层位提高,有利于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三峡工程建设和库区开发,将促进地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建设长江上游新兴产业群,作为长江沿江开发开放的重点,与上海浦东产业群相呼应,将加快形成长江沿江产业带;重庆处在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接合部,有条件成为国家大规模开发西部的重要突破口和我国新的增长点;国家继续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有利于重庆经济加快两个转变,实行战略性结构调整。重庆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成为本世纪末下世纪初中国西部地区开发战略的重点、中国内陆腹地对外开放的热点、长江产业带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要发挥六大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承东启西,兼得长江沿江地区和西南地区开发之利;二是资源优势,拥有丰富的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淡水及水能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三峡旅游资源,背靠资源富集的大西南;三是市场优势,市场容量巨大,随着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和城镇企事业搬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将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四是劳动力优势,有素质较高的数百万产业工人,丰富的城乡劳动力资源,相对劳动成本较低;五是科教优势,科技教育力量雄厚,拥有近千家科研机构,40多万科技人员,25所高等院校;六是工业优势,工业固定资产存量很大,物质技术基础较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五)未来十五年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要集中力量解决好关系全局的四大难题:一是按期完成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百万移民;二是在“九五”期间实现366万贫困人口脱贫,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三是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四是防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

(六)面对新形势,全市人民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肩负起历史使命,抓住机遇,开拓进取,负重自强,攻克难题,开创新时期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七)未来十五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遵照江泽民总书记“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的要求,紧紧把握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发三峡,振兴重庆”,加快发展,富裕城乡的工作方针,实施“科教兴渝”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统揽全局,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坚持富民为本,城乡一体,共同繁荣;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依法治市,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八)今后十五年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形成长江上游新兴产业群,到201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1995年翻两番,综合经济实力力争达到全国省市中等偏上水平,城乡人民生活富裕、文明。主要标志是:

——重庆主城区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交通枢纽、通信枢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合实力和区域辐射能力明显增强。

——建设功能和效率显著增强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形成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

——建设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的组团式、网络化的长江上游城镇群体系。

——立足现有基础,发挥重庆老工业基地优势,加速结构调整和布局调整,把重庆建设成为现代化工业基地。

——沿成渝高速公路和长江沿江地区,建设对外开放走廊,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初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创新运行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全民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较完善的社会发展体系。

——全面完成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移民任务,确保移民按期移走、长期稳定、发展致富;实现贫困地区人民脱贫目标,稳步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成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综合分析和测算,今后十五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左右;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九五”年均增长11%,后十年年均增长10%,在发展中力争更快更好,争取提前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

按照十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九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到本世纪末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增长的质量明显提高,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三、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和布局

(九)今后十五年我市经济建设总的要求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显著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及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形成跨世纪的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新体系。经济建设的重点是:(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第一产业,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2)推进城镇体系建设,调整生产力布局;(3)打好移民和扶贫两大攻坚战;(4)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注重体制和机制创新,注重科技进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发展壮大以汽车摩托车为主体的机械工业、以天然气化工和医药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以优质钢材和优质铝材为代表的冶金工业三大现有支柱产业,“九五”继续发挥其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作用;着力培育电子信息建筑、旅游和食品四大新的支柱产业,在“九五”发挥一定的支撑作用,下世纪初成为我市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在结构调整、城镇体系建设、生产力布局调整中,要把移民和扶贫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十)始终把加强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以致富奔小康统揽整个农村发展。统筹考虑农民、农业和农村工作,着重解决未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三个重大问题:一是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产量的稳定增长;二是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三是结合三峡移民,加速农业产业化和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进程。调整优化种植、养殖业结构,稳定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商品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加快农副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和市场建设;积极培植龙头企业,支持大中型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组织,促进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充分利用三峡库区水体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业;综合利用自然条件,发展林、果、茶、药等特色产品;开发山地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建设山水景观,发展旅游业。

大力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广辟农业投入的资金渠道,逐年提高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总量;转变农业投入机制,运用国内外信贷资金和吸收其他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积极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增加农业劳动积累。调整农业投资结构,大力提高农业投资效益。财政性农业投资的增量部分,主要集中用于水利设施、中低产田土改造、农业科技与教育、粮食和蔬菜基地建设,解决困扰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抗旱、排涝、防洪能力。整治现有病害水库,进一步完善渠系配套。重点规划并稳步推进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江河的大中型综合水利枢纽梯级开发,建设西部供水工程和一批具有综合效益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加快主要江河流域国土整治,减少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

加强国土开发,实行开发与改造并重的方针,以改造中低产田土为主,今后十五年对全市中低产田土实施改造,提高田土利用效率和复种指数

注重对农业科技投入,走依靠科技进步增产增收增效的农业发展路子。加强种子工程,加快农作物良种更新;科学施肥,发展节水、节肥、节地农业。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的素质和效益,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培植发展大中型乡镇企业。结合小城镇建设,引导乡镇企业适度集中。改革农村户籍制度,扩展农村产业发展空间,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稳步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注重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在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鼓励土地使用权合理流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进一步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十一)加强国民经济基础结构,力争适当超前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集中力量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重点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结构合理、快速便捷的综合运输网。在2010年前建成达万线(达县至万县)、渝怀线(重庆至怀化)、遂渝线(遂宁至重庆)等铁路干线,做好渝汉线(重庆至武汉)、兰渝线(兰州至重庆)的铁路建设规划。分步实施重庆铁路枢纽总体改造,提高重庆枢纽在全国铁路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建设重点是打通出口,增加干线,形成环路,改善路网,提高等级。结合国家公路主干道和公路主枢纽布局,在2010年前基本形成全市的高等级公路体系。以二、三级公路为主体连接各区县政府所在地,以三、四级公路为主体连接乡镇,在“九五”末基本实现乡乡通公路。港航建设以长江干线为主轴,以乌江、嘉陵江为次轴,以重庆、涪陵、万县三个港口为枢纽,分步建设骨干客、货港,发展中小码头和货主码头,搞好与高等级公路和铁路的衔接。疏浚改造航道。发展集装箱运输,江海联运和快速旅客运输。按现代化国际空港标准,实施江北机场二期扩建。做好万县五桥机场、黔江舟北机场的前期工作,在条件具备时动工建设。

邮电通信发展的目标是,建成内外畅通、技术先进、高效安全的邮电网络,使重庆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通信枢纽。努力扩大枢纽对外通信能力和交换能力,提高通信交换现代化和智能化水平。发挥国家干线光缆能力,逐步形成辖区内的光缆环路。扩建重庆卫星通信地球站,发展数据通信网。建成重庆江北长途通信枢纽工程,扩大移动电话网和无线传呼网。增加电话装机容量。“九五”末全市电话普及率力争达到8%,主城电话普及率达到52%,各区县城电话普及率达到25%以上,大部分行政村通电话。提高邮政运输能力和邮件处理能力,增加邮政网点。建成水陆空全方位的快速干线邮政运输网。实现邮政枢纽作业机械化、自动化和业务管理微机化。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优化能源生产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加强煤炭地质勘探,增加储量;发展煤炭深度加工利用,提高综合效益。改造扩建骨干火电厂,开发乌江、嘉陵江水力资源,结合扶贫开发小水电。配套建设500千伏和改扩建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网、城市中低压电网,形成重庆地区大电网。配合国家做好天然气田的勘探开发,创造条件开发浅层天然气,引入新的开发技术对煤田气进行工业开采。

(十二)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结构调整,实现“一年起步,五年振兴”奋斗目标。工业结构调整坚持以下原则: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扶优扶强,重点支持优势行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使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制度创新相结合,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立足挖掘现有潜力,以资本运营实现资本扩张,促使资产流动和重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工业结构调整要有利于带动一、三产业的发展。

以汽车摩托车为主体的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突出品种结构特点,以零部件为基础,经济型轿车为重点,摩、微、轻、重及改装车、特种车协调发展;研制开发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等新型燃料汽车。实行集团化战略,组织专业化生产,增加自主开发能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建成具有特色的汽车摩托车生产基地。同时,要重点发展输变电设备、环保设备、内河船舶制造等行业。

以天然气化工和医药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重点发展有资源优势的天然气化工,增强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发展大化肥生产。壮大医药工业,大力开发新药品种、制剂,提高加工深度,扩大优势品种的生产规模。发展汽车用化学品和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把重庆建成我国综合性化工基地。

以优质钢材和优质铝材为代表的冶金工业: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替代进口和弥补国内市场空白的优质新型材料;加快骨干企业(集团)技术改造,建成我国重要的优质钢材和优质铝材加工基地。

实施“名牌”产品战略,培育和发展建材、玻陶和日用化工等优势行业,壮大一批拳头产品。对知名度较高、市场占有率高、带动力强的拳头产品,集中力量加以培育。提高经济规模,增大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

重点支持一批骨干企业,实施大公司、大集团的战略,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规划、引导和组织年销售收入50亿~200亿元的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

配合结构调整,加大再就业工程实施力度,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十三)注重一、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形成一批产品链,促进城乡经济的融合,增强地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优质农副产品—食品加工产品链。发展以优质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带动农业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集中力量建设烤烟、果、茶叶榨菜等生产基地,发展食品加工工业。

麻、丝、毛—纺织—成衣产品链。利用区域内丰富的苎麻、蚕丝、兔羊毛资源,发展麻纺、丝纺、毛纺,开发高档纺织品,发展服装生产,创出名牌,扩大出口,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

牛、羊养殖—制革—皮革制品产品链。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牛、羊、猪养殖。引进技术发展制革,提高制革质量。生产中、高档皮革制品。

速生丰产林—造纸—纸制品及包装产品链。引进优良树种,利用山区种植速生丰产林,组织木片生产。引进先进工艺,严格环保措施,集中制浆,发展具有经济规模的造纸工业及各种纸制品。同时,关停小纸厂。发挥重庆包装工业优势,提高包装设计和包装制品质量水平。

高效经济林—林化工、中成药产品链。发展五倍子、白果、油桐、皂角等经济林木,发展林化工。利用黄连、杜仲、青蒿素等资源,发展中成药制品。

(十四)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支柱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推广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使之成为下世纪初叶的支柱产业。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建设信息化系统。开发和推广电子信息应用系统和软、硬件产品。重点发展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产品、显示器、现代通信设备、专用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及产品、自主版权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使电子信息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汽车电子产品开发,促进汽车工业上档次。仪器仪表行业要重点发展工业过程自动控制系统成套装置,力争在大型火电及核电机组成套自控系统取得突破。发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优势,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研究开发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技术,促进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起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作用。

(十五)今后十五年第三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化市场体系、城乡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九五”期间重点发展商贸流通、金融、旅游、房地产、信息咨询等行业。

商贸流通业。实施“大贸易、大流通、大市场”战略。扩大商品流通规模及辐射范围,构建长江商贸中心。建设一批区域性、全国性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营销形式。扩大开放,引进国内外著名商贸集团进入重庆市场经营发展。培植一批大型现代流通企业,形成内外贸结合的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大型贸易集团和综合商社。重庆主城区建设中央商务区和几大中心商业区。建设万县、涪陵大型流通设施。吸引国外、外地企业到我市投资发展商贸业,扩大重庆商业、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发展中、小零售便民商店,鼓励非国有商业发展。规划布局和建设农村集贸市场,形成城乡市场网络。

金融保险业。完善金融营运体系,扩大金融市场规模,创新金融品种,加快金融手段设施现代化,增强重庆金融中心功能。加快商业银行改革的步伐和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来渝设立分支机构。规划建设金融中心区。争取建立区域性的人寿保险公司和面向全国的地方商业银行。培育长期资本市场,发展和规范金融证券市场。按照国际规范要求,把重庆商品交易所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期货交易市场。发展投资类银行,建立产业投资基金。

旅游业。提高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旅游业要培育发展成为我市新兴的支柱产业。统一规划,加强行业管理,完善政策法规。优先发展国际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创汇能力和关联带动作用。旅游资源开发突出重庆历史文化名城和巴渝三峡历史文化特色。依托大足石刻、缙云山、钓鱼城、四面山、金佛山、长江三峡等国家级历史文化遗迹和风景名胜区,开发乌江峡谷、武陵山旅游线,完善旅游环形线路。扩大旅游环境容量,建设新的旅游景点,丰富旅游内容。大力改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提高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开发旅游商品,形成地方特色产业。

房地产业。发展适应中低收入家庭居住为主的住房产业。优化配置房地产资源,引导产权置换,推进房地产交易市场化和住房商品化。促进建筑建材、装饰美化、工程设计、物业管理等行业发展。推广应用先进建筑技术,发展新型建筑和装饰材料生产,加快地产业的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地改善人民居住条件。使房地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兴支柱产业。

信息咨询业。大力发展经济、科技、法律、财会、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社会服务等咨询服务,形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敏捷高效的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使信息咨询业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

(十六)城镇体系建设的总目标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逐步建成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组成的层次分明、规模适度、功能合理的长江上游现代化城镇群;努力提高城市化水平。

适度扩大重庆主城区范围。建立以主城为核心的都市圈,延伸和发展主城综合功能和“多中心、组团式”用地结构。(www.xing528.com)

万县、涪陵、黔江、永川、江津、合川、南川、长寿、开县等建设成地域城镇的核心。其他县城按小城市规划建设。规划建设一批中心城镇。

以改善市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大中小城市要按照建设城市交通、城市供排水、城市供电照明、城市供气、城市绿化、城市环境卫生等市政环卫公用系统的规划进行建设。

小城镇要规划和建设必要的公用基础设施,创造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条件。

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原则,坚持不懈地加强城市综合管理,不断地创建卫生城市,使城市功能有效发挥。

(十七)生产力布局,实施点轴系统开发模式:开发两线,南北展开,依托城市,带动全局。基本格局是:以成渝高速公路、长江沿江地区为两线,沿国道318、319、210、212,襄渝、川黔、渝怀等交通干线南北展开,发挥主城带动和辐射作用,依托万县、涪陵、黔江、永川、江津、合川、南川、长寿等城市,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

重庆主城区要逐步转向发展发达的第三产业为主。禁止在主城区新建高耗能、重污染、大运量的重化工业项目。现有企业要加强治理,创造条件逐步迁出或者转产。三峡库区要严格控制污染工业项目建设。

进一步加快区县经济发展。按照“统一领导,分级施政”的原则,区县要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增强统筹发展地区经济的能力。结合本地实际,大胆试验,勇于开拓,走出一条加速经济发展的路子。

(十八)打好三峡移民攻坚战。移民安置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全面完成移民任务和加快库区开发,对于重庆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和“国家扶持、政策优惠、各方支援、自力更生”原则,在“移民中发展,在发展中移民”,规划和实施移民迁建,多渠道扩大移民安置容量,使移民“移得出,稳得住,生活有保障,经济有发展”,将三峡库区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态经济区和长江上游产业群的核心区。

今后十五年移民工作的目标是:全面完成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百万人口的动态移民安置,全面完成淹没城镇和集镇、企事业单位的迁建,调整建设被淹的基础设施,抢救和保护文物古迹。1997年之前,搞好一期水位线下移民迁建,确保三峡大江截流;1998—2003年,完成135米水位线以下的移民迁建;2004—2008年,按175米水位全面完成重庆库区移民迁建任务。

完成移民任务的途径:一是发展大农业和乡镇企业,就地安置农村移民。二是按照规划进行城镇迁建或新建,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布局骨干项目,发展二、三产业,安置城市移民。三是企业迁建与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相结合。在库区布置一批技术起点较高、有严密环保措施、吸纳移民容量大的重大工业项目。四是受淹的交通、通信、电力等专业设施,要按照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复建,提高技术等级和服务能力,以大大改善库区的投资环境。五是做好文物古迹的迁建和抢救工作,发展富有三峡文化特色的旅游经济,吸纳更多的移民就业。六是在少数环境容量确实有限的地区积极探索异地移民的途径。七是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落实各省市的对口支援,充分利用国务院批准的三峡开发区政策、库区联营专贷资金、库区进口退税等优惠政策,引进国内名牌产品、明星企业来库区落户,加快库区产业结构升级,壮大经济实力,安置更多的移民。

(十九)打好扶贫攻坚战,采取有力的扶贫措施,加大扶贫力度。“九五”期间扶贫目标是:通过五年的艰苦奋斗,完成21个贫困县成建制摆脱贫困,366万人的脱贫任务,基本消除贫困现象。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是贫困地区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把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自身努力同国家扶持结合起来,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改善生产条件,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坚持不懈地苦干实干;多渠道增加扶贫投入,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层层实行责任制;巩固和加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市扶贫攻坚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贫困地区封闭状况,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政府投资,加快交通、通信、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建设;采取以工代赈和当地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办法,建设乡村公路、桥梁、水库、小水电站。二是加大科教扶贫力度,培养适用技术人才,大中专学校招生向贫困地区倾斜,定向培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向贫困地区推广先进适用的种植、养殖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技术。三是开发当地资源,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培植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四是城市工业配套加工向贫困地区扩散,城市第三产业要帮助贫困地区的商品开拓市场,为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搞好服务。五是推进挂钩扶贫和社会扶贫,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与贫困县、乡、村、户挂钩扶贫,不脱贫不脱钩。六是把三峡移民和扶贫有机地结合起来。七是增加扶贫投入,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二十)贯彻落实国家少数民族的各项政策,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积极争取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各项优惠政策并得到落实。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提高素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发当地资源,发展优势产业,优先安排重点项目。

(二十一)全面实施“科教兴渝”战略,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教育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形成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和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主的科学研究体系以及社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0年争取达到45%,2010年达到50%以上;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基地。“九五”期间,集中力量实施农业技术进步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先进制造技术推广工程、绿色技术工程、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科技市场,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根据“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放开、放活科技开发型科研机构。要大力推进国家级大院大所和生产企业的联合协作。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科技企业。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构,在争取国家加大对重庆的科技投入和稳定增加地方财力对科技投入的同时,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培育区域性技术和科技信息市场体系,建立科技信息网络。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市场法规体系,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建立并逐步完善科技人才管理、交流机制。

(二十二)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必须坚持教育为本,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致力于提高全民素质。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消除青壮年文盲,城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到2010年,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立起由坚实的基础教育、完备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达的高等教育组成的教育体系,人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类教育质量在西部居于领先地位,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进入全国前列。

调整教育结构,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加强基础教育,认真解决好“普九”、库区学校迁建、发展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突出问题。认真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旧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重视人才知识更新和劳动技能提高,逐步形成能满足群众各种学习需要的职教体系和终身教育网络。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适度扩大高校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重庆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区域功能优势。按照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进行重庆地区中、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推进以重点大学、重点中专校为龙头的多形式联合办学。扶持高等学校开展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咨询服务,兴办科技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组织精干力量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发展高新技术的任务。在高校新建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课程,新设一批博士、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在各类教育中建设一批在设施、师资、管理质量等方面达到全国一流水平的现代化示范学校,部分学校和部分学科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深化教育改革,增强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改革办学体制,逐步建立起以政府办学为主体、鼓励社会各界办学的新体制。尽快理顺高教管理体制;完善基础教育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统筹,促进教育同经济、科技的结合,使教育更有效地为重庆现代化建设服务。扩大重庆教育同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迈出教育开放的新步伐。

增加教育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在住房、就医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对教师实行优先、优惠政策。大力实施“广厦工程”,使教职工家庭人均住房面积高于当地职工平均水平。到本世纪末,把现有合格的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公办教师。

(二十三)跨世纪杰出人才培养工程。实现我市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必须重点培养一批跨世纪的杰出人才,担当跨世纪发展的历史重任。培养一批既懂政治又懂经济的党政领导人才,尤其要培养、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培养一批既懂管理又懂业务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培养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保持学科优势的学术或科技带头人;造就一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成就显著、起核心作用的后备学术或技术带头人;培养一批年轻科技骨干、年轻高级技工。

确立“人才资源是重庆第一资源”的思想,注重人才资源开发,建立人才培养、评价、选拔、使用的机制,创造人尽其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成长环境。加强人才引进,以优惠政策吸纳高素质人才来渝。

四、改革开放的重点和部署

(二十四)勇于改革,大胆试验,实行制度全面创新。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世纪初形成企业、市场、政府、社会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努力探索试验城市带农村、城乡一体共发展共繁荣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深化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形成以间接方式为主的经济调控体系;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建立统一的覆盖全市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十五)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要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到2010年,所有企业都要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体制和经营机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实行“抓大放小”方针,政府重点抓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垄断性行业和骨干企业,以资产为纽带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

积极发展民营经济,为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二十六)培育现代化市场体系。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基本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的机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运行规则和法规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和中介服务组织,初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培育和规范金融、劳动力、产权交易、技术、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

(二十七)建立新型的政府经济社会管理体系。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强化政府在国有资产和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管理、社会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职能。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改革和调整政府机构,加强经济综合部门,健全监督执法机构,改组、调整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划清事权、财权,实行分级管理,推进区县综合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计划、金融、财税之间相互配合与制约的机制,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计划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贯彻实施国家产业政策,加强经济运行的监测监控和协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人民银行要强化执行国家金融货币政策的作用,依法维护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财政体制,逐步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努力增收节支,振兴财政。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到本世纪末基本确立“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中介机构独立营运、企业自主经营”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实现政资分开和政企分开。

(二十八)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一、兼顾公平的原则,继续鼓励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者先富起来。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最低收入报酬。通过税收调节等措施解决社会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形成较为合理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机制。

加速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九五”期间,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障统筹模式,逐步建立不同层次、标准有别的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互补的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继续完善社会福利、救济制度。实施城乡不同水平的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线和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切实依法保护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

(二十九)加快建立健全市场法规系统。保证市场交易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中有序进行。形成市场主体自我监督、社会公众监督、行政司法监督管理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积极发展各种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商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资产资信评估机构、财务公司等市场中介组织。发挥其服务、沟通、公证、监督、协调功能,维护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

(三十)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连接内陆,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具有内陆沿江开放特色的长江上游经济贸易中心和对外开放走廊。基本要求是: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导向产业和企业,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出口产品群;建立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对外经济贸易运行机制;形成功能完善、精简高效的涉外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国际融资和投资环境。

(三十一)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实行多元化市场战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产品出口。推进外贸企业与生产、科研企业相结合的集团化经营,加快外贸营运方式的转变。发展大型出口企业集团和大型综合商社,提高外贸出口集约化程度和规模效益。保持合理的进口规模,优化进口结构。高起点发展服务贸易。扩大劳务输出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以劳务出口带动技术出口和机电产品出口。增加非贸易创汇。加快国际旅游发展步伐。

(三十二)多渠道吸收利用外资。抓住机遇,争取使重庆成为中国内陆吸引外资的热点地区。坚持积极、合理、有效的方针,拓宽利用外资的领域,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的效果。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引导外资投向,形成合理的投资结构。争取利用国外政府、国际金融组织中长期优惠贷款。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把利用外资与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技术水平提高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外资直接投向三峡移民迁建、企业技术改造、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开发性农业和创汇农业、社会事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三十三)加快开发区和成渝高速公路至长江沿江地区开放走廊的建设。以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为核心,在成渝高速公路至长江沿江一线的区县建立若干市级开发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体制,使之成为全市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窗口。争取设立重庆保税区或保税仓库,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服务。

(三十四)加大对国内开放的力度,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发挥重庆在西部开发、长江产业带建设中的作用,加强辐射交流,做好综合服务。积极参与五省区七方经济协作区、重庆经济协作区、长江沿江城市协作网等区域性经济协作组织,促进“周围一圈”“长江一线”“西南一片”的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国内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流入重庆,推动跨地区的资产重组和联合兼并,促进重庆的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

五、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十五)未来重庆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未来十五年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保持社会持续稳定,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积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是,坚持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实行普及与提高并重,在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面争取适度超前,政府主导与社会广泛参与结合,库区移民开发与社会发展同步。

(三十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重点加强广大农村和三峡移民过程中人口增长控制。认真执行少数民族生育政策。把人口控制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移民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扶贫等结合起来。坚持少生优生优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质量并重。

(三十七)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到2000年人民生活总体上基本达到小康,到2010年使人民过上富裕文明的生活。改善居民消费结构,提高生活质量,重点解决住房和交通问题。扩大服务性消费,充实社会服务设施,发展社区服务。

发展各类卫生保健事业。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发展中医中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多层次卫生保健服务体系,重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建立覆盖全地区的医疗急救网。发展群众性体育,加快体育产业化发展步伐,组建高水平竞技队伍,建设骨干体育设施,区县要建设“两场一池一馆”体育设施。

(三十八)拓宽就业渠道,解决城乡就业问题。发展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城乡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农民从事农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劳动积累,缓解就业压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建立就业前和在岗培训制度,形成规范化的劳动力市场,有计划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保证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三十九)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原则,以防为主,防治兼顾。预测三峡成库后对库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制定对策措施。通过调整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和增加环保设施等措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强化治理,提高“三废”处理率,使环境质量逐步好转。发展环保设备制造,形成环保产业。加强国土开发和江河流域整治,大力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做好减灾防灾工作,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防治地质灾害,改善城市防洪基础设施。

(四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到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今后十五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弘扬“红岩精神”和“黔江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在市民中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重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市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十一)努力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深入持久地进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市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建设新重庆而努力拼搏。

(四十二)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建设巴渝文化群和长江三峡文化长廊。努力创作出更多的优秀的精神产品。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扶持健康的文化产品。倡导适合广大群众消费水平的有益文化娱乐活动。维护合法经营,保护知识产权,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除黄色出版物、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斗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重大课题组织力量攻关,多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四十三)切实增加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渐形成对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多渠道投入的机制。要抓好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分期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集中必要的财力建设标志性设施。

(四十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加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各级领导班子都要高度重视重大问题、重大政策研究和论证。建立和完善广大市民参政议政的渠道,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建设,发挥各种社团组织的作用,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

坚持不懈地进行反腐廉政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惩治腐败分子。建立健全规范干部滥用职权的监督制度,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以优良的党风政风推动社会风气好转。

依法治市。加强立法、执法、法律服务和普法工作,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依法惩处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严厉查禁各种社会丑恶形象。依法调节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加强执法监督。大力开展法律服务和普法教育,增强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健全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把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和措施落实到基层。

(四十五)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带领全市人民为实现跨世纪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加强团结,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

全市各族人民要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抓住机遇,解放思想,负重自强,苦干实干,为实现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跨世纪发展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注释】

[1]本文原载于《重庆日报》,1997年6月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