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直辖市的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重庆直辖市的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序 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八届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重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市政府制定的《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作为新时期组织和动员全市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重庆直辖市的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序 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八届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重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市要面向21世纪、面向全国、面向世界,争取用十多年时间,建设一个繁荣、富裕、文明、进步的直辖市,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市政府制定的《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作为新时期组织和动员全市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纲要》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把15年远景目标和5年中长期计划安排结合起来。远景目标设想提出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九五”计划重点确定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的主要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的总体部署,提出预测性、指导性的计划指标。到2000年全面实现“九五”计划目标以后,本届政府确定的“一年起步,五年振兴”的任期目标基本实现。各区县、市级各部门要根据本《纲要》重新制定或调整本地区、本行业的规划。

一、跨世纪发展的宏观环境

(一)历史使命与发展机遇

未来15年国内外宏观环境对重庆发展有利。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向包括我国在内的地区转移,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成长时期,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加速发展,正在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中新的增长极,并由此创造新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国务院在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关于提请审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的说明》中指出:进一步发挥重庆的区位优势、“龙头”作用、“窗口”作用和辐射作用,带动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的经济、社会发展。这是迈向21世纪的重庆肩负的历史使命。

今后15年重庆要完成三大战略任务:增强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完善城市功能,把重庆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探索城市带农村的新路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共发展、共繁荣;搞好开发性移民,发展库区经济。

重庆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直辖市的设立,使重庆在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中地位提高,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层次提高;三峡工程建设和库区开发,将促进地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建设以三峡库区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新兴产业群,与上海浦东产业群相呼应,将加快形成长江沿江产业带;重庆处在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接合部,有条件成为国家开发西部的重要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国家继续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有利于重庆经济加快两个转变,实行战略性结构调整。重庆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成为本世纪末下世纪初中国西部地区开发战略的重点、中国内陆腹地对外开放的热点、长江产业带发展的新增长点。

(二)发挥优势,攻克难题

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要发挥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承东启西,兼得长江沿江地区和西南地区开发之利;二是资源优势,拥有丰富的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淡水及水能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三峡旅游资源,背靠资源富集的大西南;三是市场优势,市场容量巨大,随着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和城镇企事业搬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将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四是劳动力优势,有素质较高的数百万产业工人,丰富的城乡劳动力资源,相对劳动成本较低;五是科教优势,科技教育力量雄厚,拥有近千家科研机构,50多万科技人员,25所高等院校;六是工业优势,工业固定资产存量很大,物质技术基础较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15年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要集中力量解决好关系全局的四大难题:一是按期完成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百万移民;二是在“九五”期间实现366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三是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四是防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

面对新形势,全市人民要增强机遇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肩负历史使命,开拓进取,负重自强,攻克难题,开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未来15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遵照江泽民总书记“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的要求,紧紧把握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发三峡,振兴重庆”,加快发展,富裕城乡的工作方针,实施“科教兴渝”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统揽全局,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坚持富民为本,城乡一体,共同繁荣;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依法治市,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今后15年重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形成长江上游新兴产业群,到201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1995年翻两番,综合经济实力力争达到全国省市中等偏上水平,城乡人民生活富裕文明。主要标志是:

——重庆主城区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交通枢纽、通信枢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合实力和区域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建设功能和效率显著增强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

——建设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的组团式、网络化的长江上游城镇群体系。

——立足现有基础,发挥老工业基地优势,加快结构调整和布局调整,把重庆建设成为现代工业基地。

——沿成渝高速公路和长江沿江地区,建设对外开放走廊,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初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新运行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全民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较完善的社会发展体系。

——全面完成三峡库区移民任务,确保移民按期移走、长期稳定、发展致富。

——实现贫困地区人民脱贫目标,稳步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成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二)“九五”计划的主要任务

“九五”是为实现跨世纪奋斗目标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主要任务是:到本世纪末,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成效,实现“一年起步,五年振兴”。

“九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是:

经济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按可比口径),2000年达到222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按可比口径),2000年达到7060元。

财政收入: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2000年达到80亿元。

建设规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五年投资总规模2500亿元,平均投资率29%。

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5年总规模35亿~40亿美元。

内外贸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2000年达到85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2000年达到24亿美元。

科技教育: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0年达到45%;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人民生活:到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7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口规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左右,到2000年全市人口控制在3145万人左右。

三、加强国民经济基础结构

强化国民经济基础结构,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集中资金进行水利、交通、通信、能源、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争适当超前发展,建成一批重点骨干工程。

(一)水利建设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城乡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抗旱、排涝、防洪能力。“九五”期间,要抓紧整治现有病害水库,进一步完善渠系配套。改造和建设一批机电提灌设施,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重点抓好一批具有综合效益的中小型水利工程。抓紧实施三峡库区水利专项工程。分期实施西部供水工程。加快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力争“九五”期间基本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稳步推进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江河的大型综合水利枢纽前期工作。

(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是国民经济基础结构的重点,也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交通运输发展的目标是:以铁路干线、公路主干道、长江黄金水道、空中航线为重点,形成交通运输体系的骨架,实现快速便捷、内外通达、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初步形成功能完善和高效运行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铁路

铁路运输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建设新的进出通道,完善铁路路网结构,扩大枢纽能力,改善技术装备,提高运输质量和效率。

铁路干线。“九五”开工建设达万铁路,加快渝怀铁路前期工作,力争“九五”末开工建设;2010年前争取建成遂渝线;做好渝汉线(重庆至武汉)、兰渝线(兰州至重庆)的规划。

重庆铁路枢纽总体改造。“九五”期间建设重点是:改造重庆西编组站,扩大东站等货场能力。2000年后结合渝怀线建设江北新客站和唐家沱货场。2010年前建设兴隆场编组站。

2.公路

公路交通运输建设的任务是:打通出口,形成骨架,改善路网,提高等级。在2010年前争取形成通向市外的高等级公路体系;以二、三级公路为主体连接区县政府所在地,以三、四级公路为主体连接乡镇;结合扶贫,加快山区公路建设,在“九五”末实现乡乡通公路。

主骨架公路。结合国家公路主干道和公路主枢纽布局,在2010年前形成以重庆主城为中心,成渝路、渝万路(重庆主城至万县苏拉口)、渝黔路(210线重庆主城至綦江崇溪河)、渝达路(210线重庆主城至达川)、渝南路(212线重庆主城至南充)、渝遂路(319线重庆主城至遂宁)六条高等级公路和涪秀路(319线涪陵至秀山段,二级路)组成的放射状主骨架公路网。其中“九五”建设重点是:建成渝万高等级公路上桥至长寿段、梁平至万县段,开工长寿至梁平段;建成长寿至涪陵高等级公路,完成涪陵经黔江至秀山二级路改造工程;建设渝黔高等级公路。

一般骨架公路。加快建设县城之间的重要联络线和县域出境通道,初步形成全境内的公路网络。

特大型公路桥。“九五”建成江津、涪陵、丰都、万县等长江大桥;2000年左右开工建设忠县长江大桥。

公路主枢纽及站场建设。建设连接城市干道、快速公路和国道的过境环路,力争“九五”期末初步形成;加快衔接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货场站建设和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尽快形成重庆公路主枢纽。

3.水运

水运发展的任务是:以长江干线为主轴,以乌江、嘉陵江为次轴,以重庆、涪陵、万县三个港口为枢纽,形成水上快速通道。结合三峡迁建,对库区沿江重要港口进行总体布局调整,把重庆港、涪陵港、万县港建设成为三大内河深水良港。

分步建设骨干客、货港,发展中小码头和货主码头,搞好与公路和铁路的衔接。“九五”重点是加快改扩建九龙坡港区,新建集装箱码头和杂货码头各一座,改扩建重件码头;新建佛耳岩港区,发展汽车滚装运输;改造兰家沱港区和猫儿沱港区,扩大川、滇、黔物资中转能力;筹建寸滩集装箱港区;做好鱼嘴港区和长寿港区建设的前期工作;抓好涪陵港、李渡港、丰都港、忠县港、万县港、云阳港、奉节港等的调整复建和扩建。结合嘉陵江、乌江开发,疏浚改造航道,改造和新建一批港口。新增水运运力。调整运力结构,进一步发展快速旅客运输和江海联运,提高水运效益,增强水运企业自我发展能力。

4.航空

航空发展的任务是:按现代国际空港标准,实施江北机场二期扩建。“九五”重点扩建站坪、停机坪,新建滑行道;争取延长跑道、第二候机楼等工程开工。抓好万县五桥机场的建设。推进黔江舟北机场前期工作,条件成熟时动工建设。

开辟新的国内航线和国际航线,扩大重庆与亚太地区主要城市的国际直航运输。大力提高航空运输服务质量。

(三)邮电通信建设

邮电通信发展的目标是:建成内外畅通、技术先进、高效安全的邮电网络,使重庆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通信枢纽。加快建设长途通信网络,努力扩大枢纽对外通信能力和交换能力,提高通信交换现代化和智能化水平。配合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建设,建成覆盖全市、互联互通、统一标准的公用高速通信网。建成江北长途通信枢纽工程。加强对外联系的国家光缆干线。形成重庆行政辖区内的光缆环路。扩建重庆卫星通信地球站。加快电话扩容工程,增加电话装机容量。“九五”末建成以重庆主城、万县城区、涪陵城区、黔江县城为中心的四个本地电话网,全市电话普及率力争达到8%,主城电话普及率达到52%,各区市县城电话普及率达到25%以上,大部分农村通电话。2000年电话装机容量达到250万门。全市实现电话程控化。

邮政枢纽及网点建设。提高全市邮政运输能力和邮件处理能力,增设邮政网点,扩大乡村邮政服务网点。建设重庆汽车邮运中心、重庆邮政枢纽工程、储奇门重庆水运邮件转运站,形成水陆空全方位的快速干线邮政运输网。建成现代邮政枢纽。

(四)能源发展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优化能源生产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煤炭开发

通过技改稳定提高国有煤矿的生产能力,规范乡镇煤矿开采,逐步提高煤矿综合效益。加强煤炭地质勘探,增加资源储量。发展煤炭深度加工利用,提高原煤入洗率。引入新的开发技术,对煤田瓦斯气进行工业开采、利用。长远设想,为改善本地区大气质量,要逐步减少高硫煤产量,加大优质煤炭的调入。

2.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的发展要水、火并举,努力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和清洁发电比例,大力加强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要求。电力建设的重点是,完成国家500千伏骨干电网及配套工程,确保二滩和三峡两大水电基地按期按量向重庆送电;改造扩建骨干火电厂,分期开发乌江、嘉陵江水力资源。“九五”建成珞璜电厂二期(2×36万千瓦)工程、大河口水电站、石板水电站;做好彭水电站、江口电站、嘉陵江梯级水电站,以及开县白鹤火电厂二期工程、龙桥火电厂二期扩建工程、永川火电厂三期工程、珞璜三期工程、合川双槐树火电厂等项目前期工作,创造开工建设条件。结合扶贫开发小水电,建设一批电气化县。提高电网建设的投资强度,配合国家500千伏骨干电网建设,改扩建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网和城市中低压电网,逐步形成可靠、高效、灵活、开放的重庆地区现代电网。

3.天然气

配合国家做好天然气田的勘探开发,建成大天池至长寿输气干线、渡舟天然气净化总厂。创造条件开发浅层天然气。

4.加强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强化节能意识,推广节能技术。改造能耗高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重点抓好冶金化工建材、能源工业等高耗能产业的节能降耗。积极发展沼气,探索太阳能风能利用,大力开发农村能源。

四、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今后15年的一项重要任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发展壮大以汽车摩托车为主体的机械工业、以天然气化工和医药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以优质钢材和优质铝材为代表的冶金工业三大现有支柱产业,着力培育电子信息建筑、旅游和食品四大新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以三峡库区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新兴产业群,加速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现代化进程。

(一)强化第一产业

始终把加强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以致富奔小康统揽整个农村工作。统筹考虑农民、农业和农村工作。努力争取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结合三峡移民,加速农业产业化、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地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九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推广良种,提高单产效益;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优化种植养殖业;大兴水利,提高抗御灾害能力;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1.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调整优化种植养殖业结构,稳定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产量并力争有所增长;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商品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加快优质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和市场建设;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组织,促进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利用三峡库区水体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业。综合利用自然条件,发展林、果、茶、药等特色产品。开发山地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建设山水景观,发展旅游业。

2.大力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广辟农业投入的资金渠道,逐年提高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总量;转变农业投入机制,运用国内外信贷资金和吸引其他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积极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增加农业劳动积累,采取以工代赈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投资结构,大力提高农业投资效益。财政性农业投资的增量部分,主要集中用于水利设施、中低产田土改造、农业科技与教育、粮食和蔬菜基地建设,解决困扰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走依靠科技进步增产增收增效的农业发展路子。特别要加强种子工程,加快农作物良种更新,科学施肥,发展节水、节肥、节地农业。

3.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和实施城市带农村战略的重点。乡镇企业要继续以工补农,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增强区县和全市综合实力作出新的贡献。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的素质和效益,结合小城镇建设,引导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工业小区和小城镇建设互为依托,提高集聚效应,增加就业容量。注重发展带动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培植发展大中型乡镇企业。注重盘活现有存量,改制、改组现有企业。注重科技进步,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改革农村户籍制度,扩展农村产业发展空间,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4.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在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鼓励土地使用权合理流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农村合作基金组织。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进一步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二)优化提高第二产业

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结构调整,是增强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实施城市带农村战略,实现“一年起步,五年振兴”奋斗目标的关键环节。按照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工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六个原则: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扶优扶强,重点支持优势行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使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制度创新相结合,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立足于挖掘现有潜力,以资本运营实现资本扩张,促进资产流动和重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工业结构调整要有利于带动一、三产业的发展。

1.工业结构调整要突出重点

发展壮大支柱产业,是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以汽车摩托车为主体的机械工业、以天然气化工和医药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以优质钢材和优质铝材为代表的冶金工业三大产业,是重庆现有的支柱产业,应集中力量发展壮大。

以汽车摩托车为主体的机械工业:要突出我市汽车、摩托车的品种结构优势,以零部件为基础,经济型轿车为重点,摩、微、轻、重及改装车、特种车协调发展;研制开发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等新型燃料汽车。实行集团化战略,组织专业化生产,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建成具有特色的汽车、摩托车生产基地。同时,培育输变电设备、环保设备、内河高速船舶制造等机械工业新增长点。

以天然气化工和医药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重点发展有资源优势的天然气化工,增加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并发展中下游产品,发展大化肥生产。壮大医药工业,大力开发新药品种、制剂,提高加工深度,扩大优势品种的生产规模。发展汽车用化学品和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把重庆建成我国综合性化工基地。

以优质钢材和优质铝材为代表的冶金工业: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替代进口和弥补国内市场空白的优质新型材料。抓紧重庆钢铁(集团)公司和重庆特殊钢(集团)公司的技术改造,提高竞争能力,并在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与节约能源方面取得大的进展。全面完成西南铝加工厂的技术改造,充分发挥装置能力,形成我国重要的优质铝材加工基地。

培育和发展建材、玻陶和日用化工等优势行业,强化其作为全市工业经济重要增长点的作用。

实施“名牌”产品战略,大力发展一批拳头产品。对知名度较高、市场占有率高、带动力强的拳头产品,要集中力量加以培育。提高经济规模,增大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重点支持一批骨干企业,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

2.发挥工业对一、三产业的带动作用

注重一、二、三次产业的联动,实施工业带农业,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发展产品链。

——优质农副产品—食品加工产品链。大力发展以优质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带动农业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集中力量建设烤烟、水果、茶叶、榨菜等生产基地,发展食品加工工业,形成地方特色食品。

——麻、丝、毛—纺织—成衣产品链。利用区域内丰富的苎麻、蚕丝、兔羊毛,发展麻纺、丝纺、毛纺,开发高档纺织品,大力发展服装生产,创出名牌,扩大出口,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

——猪、牛、羊养殖—制革—皮革制品产品链。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猪、牛、羊。引进技术发展制革,提高制革质量。生产中、高档皮革制品。

——速生丰产林—造纸—纸制品及包装产品链。引进优良树种,利用山区发展速生丰产林,组织木片生产。引进先进工艺,严格环保措施,集中制浆,发展具有经济规模的造纸工业及各种纸制品。关闭小纸厂。发挥重庆包装工业优势,提高包装设计和包装制品质量水平。

——高效经济林—林化工、中成药产品链。大力发展五倍子、白果、油桐、皂角等经济林木,发展林化工。利用黄连、杜仲、青蒿素等资源,发展中成药制品。

3.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支柱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使之成为21世纪初叶的支柱产业。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建设信息化系统。开发和推广电子信息应用系统和软、硬件产品。重点发展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产品、显示器、现代通信设备、专用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及产品、自主版权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使电子信息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汽车电子产品开发,促进汽车工业上档次。仪器仪表行业要重点发展工业过程自动控制系统成套装置,力争在大型火电及核电机组成套自控系统取得突破。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优势,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研究开发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技术,促进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起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作用。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今后15年第三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化市场体系,城乡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强化重庆作为长江上游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的城市综合功能,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三产业中要快速发展商贸流通、金融、旅游、房地产、信息咨询等五大行业。

1.商贸流通业

实施“大贸易、大流通、大市场”战略。扩大商品流通规模及辐射范围,构建长江上游商贸中心。建设一批区域性、全国性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营销形式。扩大开放,引进国内外著名商贸集团进入重庆市场经营发展。培植一批大型现代流通企业,形成内外贸结合、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大型贸易集团和综合商社。在重庆主城区内建设中央商务区和几大中心商业区。建设万县、涪陵、黔江大型流通设施。吸引国外、外地企业到我市投资发展商贸业,扩大重庆商业、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发展中、小零售便民商店,鼓励非国有商业发展。规划布局和建设农村集贸市场,形成城乡市场网络。

2.金融保险业

按照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目标,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区域性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分离,以国有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既有服务于大工业、大商业,也有服务于大农业、三峡库区大开发的多层次、多类别的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培育长江上游区域性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挥重庆在长江上游资本流动的龙头和枢纽作用。集聚金融人才,使重庆金融从业人员素质跃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建立由中央银行有效监管、金融机构行业自律组织和金融机构内部监控机制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建立高效的现代化金融营运体系,扩大金融市场规模,创新金融品种,加快金融手段设施现代化,提高重庆区域性融资中心功能。加快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进程,大力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来渝设立分支机构。争取国家批准在渝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试点。规划建设金融中心区。争取建立区域性的人寿保险公司和面向全国的地方商业银行。培育长期资本市场,发展和规范金融证券市场。按照国际规范要求,把重庆商品交易所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期货交易市场。发展各类投资银行,建立产业投资基金。

3.旅游业

提高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旅游业要培育发展成为我市新兴的支柱产业。统一规划,加强行业管理,完善政策法规。优先发展国际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创汇能力和关联带动作用。旅游资源开发要突出重庆历史文化名城和巴渝三峡历史文化特色,依托大足石刻、缙云山、钓鱼城、四面山、金佛山、长江三峡等国家级历史文化遗迹和风景名胜区,开发乌江峡谷、武陵山旅游线,完善旅游环形线路。扩大旅游环境容量,开发新的旅游景点,丰富旅游内容。大力改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提高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开发旅游商品,形成地方特色产业。

4.房地产业

发展适应中低收入家庭居住的住房产业。利用土地级差收益,优化配置房地产资源,引导产权置换,推进房地产交易市场化和住房商品化。促进建筑建材、装饰美化、工程设计、物业管理等行业发展。推广应用先进建筑技术,发展新型建筑和装饰材料生产,完善房地产业的服务体系,不断改善人民居住条件,使房地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5.信息咨询业

大力发展经济、科技、法律、财会、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社会服务等咨询服务,形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敏捷高效的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满足信息咨询的多元化、高效化需求,使信息咨询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五、城镇体系建设和生产力布局

(一)城镇体系建设

城镇体系建设的总目标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逐步建成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组成的层次分明、规模适度、功能合理的长江上游现代化城镇群。形成以重庆都市圈为中心,万县、涪陵、黔江、永川等为地区性中心城的“一星多极网络”的空间结构体系,努力提高城市化水平。

城镇体系建设的重点,一要突出重庆都市圈在长江上游产业群和我国西部地区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强化“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的区域性功能;二要加快三峡库区移民迁建城镇建设,促进三峡工程顺利进行;三要发展中、小城镇,引导乡镇企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中、小城镇集聚,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1.实施重庆城市总体规划

继续保持“多中心、组团式”布局结构,建设富有历史文化传统和山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规划和建设重庆主城北部片区,形成以主城为核心的都市圈,延伸和发展主城综合功能。

2.规划建设区域城镇

结合三峡移民和城镇企事业搬迁,重新调整规划和布局。把万县建设成为长江三峡库区新港和渝东地区的水陆交通枢纽、对外贸易口岸、三峡旅游服务基地,形成一批新型产业,使万县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

把涪陵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港口,乌江流域的物资集散地和旅游服务基地,以食品、轻化工、医药、机械、建材、造船为主的工业生产基地。

将条件较好的黔江、永川、合川、江津、南川、长寿、开县规划建设成为地区性中心城市。

3.建设一批小城市和小城镇

县政府所在地都要按小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建制镇政府所在地,要发挥其“亦工亦农”的特点,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边远地区根据交通条件进行乡镇建设调整。

4.加强与长江中下游城镇群的联系

长江上游城镇群的发展,要加强与长江中下游城镇群的协调发展,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镇群、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镇群相呼应,共同构成发达的长江沿江城市带。

(二)城市公用设施建设

以改善市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大、中、小城市都要按照建设城市交通、供排水、供电照明、供气、绿化环卫五大市政系统的要求,做好规划和建设。

1.城市交通系统

要加快形成重庆主城和都市圈的高速环路和放射状快速干路。完善主城内道路网络,改造平交路口,增加与高速公路的联络道,建设城市轻轨交通、桥梁、立交、索道、电动扶梯,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现代化水平。

万县、涪陵及库区移民迁建县城,要尽快建设形成城市道路主骨架。建设涪陵城市防护大堤,形成滨江路。其他区县也要按城市远期发展的需要,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城市道路,以满足城市未来发展需要。

2.城市供排水系统

考虑三峡工程的影响,合理规划和布局,新建改造供、排水设施。“九五”期间要继续改扩建和新建城市水厂,新建和改造一批小城镇水厂。提高饮用水质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统筹规划和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厂,提高库区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3.城市供电照明系统

各大、中、小城市,都要改造城区供电系统,规划建设新城区供电设施。在提高生产生活用电质量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照明。

4.城市供气系统

改造现有天然气管网,建设新城区输气管网,增加储气设施。提高城市民用天然气气化率。

5.城市绿化环卫系统

重庆主城要按“山水园林城市”要求规划建设。市域内所有城镇建设都要注重绿化,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加强城市环卫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新型无害化垃圾处理厂,新建和改造城市垃圾站,逐步实现对垃圾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

(三)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原则,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城市管理法规,提高城市管理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实行城区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不懈地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创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

(四)生产力布局

实施点轴系统开发模式:开发两线,南北展开,依托城市,带动全局。基本格局是:以成渝高速公路、长江沿江地区为两线,沿国道319、318、210、212,襄渝、渝黔、渝怀等交通干线南北展开,发挥主城带动和辐射作用,依托大、中、小城市,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带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重庆主城区要逐步转向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禁止在主城区新建高耗能、重污染、大运量的重化工业项目。现有企业要加强治理,创造条件逐步迁出或者转产。全市都要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控制污染工业项目建设。

进一步加大区县经济发展。把壮大区县经济实力作为城乡居民致富奔小康,实现城乡共繁荣、共发展的重要途径。创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赋予区县统揽发展本地经济的能力。在生产力布局上,凡是能够摆在区县的项目,都要尽量摆到区县。主城大工业项目的协作配套产品要向区县扩散,尤其要向三峡库区扩散。注重开发区县优势资源,形成特色经济。各区县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努力改善投资软硬环境,提高招商引资成效。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

(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重庆市要与周围地区、全国各省市寻求合作和共同发展。发挥重庆在我国西部开发、长江产业带和西南开发中的功能作用,加强协作交流,做好综合服务。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参与五省区七方经济协作区、重庆经济协作区、长江沿江城市协作网等区域性经济协作组织,开展全方位经济技术合作、社会文化交流。特别要保持与成都市的传统合作关系,共同为渝、川的发展作出贡献。加强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学习和推广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

六、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

(一)全面实施“科教兴渝”战略

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全面实施“科教兴渝”战略。坚持科技为先导,教育为基础,确保科技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科教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有机结合,增强全市的科技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高全市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九五”期间实施“科教兴渝”的战略重点是:

——优化配置全市科技教育资源,增强科技教育的综合实力,加强重庆在长江上游、西南地区科技信息中心和人才培育基地的功能。(www.xing528.com)

——加快科技开发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依靠科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点推进应用技术开发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稳步发展教育事业。强化基础教育,优化中高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形成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

——加强各类人才的重点培养,大力吸引中外优秀人才。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二)科学技术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自身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形成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建立起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主的科学研究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和社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到2000年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力争达到45%,2010年达到50%以上,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发展基地。

“九五”期间,科技发展的重点是集中力量实施五大工程,增强创新能力,培育科技市场,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农业技术进步工程。主要任务是:按照科技兴农的要求,应用现代生物、化学等先进技术和新型农业装备,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农业。研究开发、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按照市场需求不断推出农副产品新品种;选择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进行推广示范,建设一批科技农业示范区;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相结合;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培育大批农民技术骨干,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主要任务是: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光电技术、机电一体化、新型材料等领域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效益高、规模大的高新技术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全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高级化,为下世纪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和新的支柱产业奠定基础。

——科技扶贫工程。主要任务是: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围绕解决贫困农民温饱问题和发展资源开发型扶贫支柱产业两大任务,以科技扶贫项目为载体,组织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和技术推广部门的科技力量,加强贫困地区广大农民科技知识教育、普及与技能培训,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一批符合市场需要,技术上成熟实用的“短、平、快”科技成果,提高贫困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发挥科技强大作用,完成全市“五三六”扶贫攻坚目标。

——绿色技术工程。主要任务是:结合《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合理有效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绿色技术。推广清洁能源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重复及再生利用技术,开发绿色产品,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善全市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加快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到2000年,初步形成国民经济信息化体系,初步建成国家“金桥中心”重庆分中心和以国民经济信息“金”字工程为重点的全市经济、商贸、金融、税务、科技、政务等信息体系和一批重点数据库,大力开发公共和基础性信息资源,努力培育信息市场,强化重庆作为长江上游信息中心的作用。

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科普活动。建设重庆科技馆等重点科普设施,建设各区县科普场馆。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根据“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放开、搞活开发型科研机构。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科技企业。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争取国家加大对重庆的科技投入,稳定增加地方财政投入,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培育区域性技术和科技信息市场,建立科技信息网络。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市场法规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交流、管理机制。

(三)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消除青壮年文盲,主城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初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加强基础教育,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步伐。加强农村、库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2000年高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人数比重达到65%,未升学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生普遍接受不同年限的职业技术培训。通过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在职教育和农民文化技术教育等途径,提高劳动者素质。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重庆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区域功能优势。按照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加大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通过联合、共建、合作等形式,调整学校布局,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建设新的综合大学。形成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流动站,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力争部分学科和专业达到全国一流水平。扶持高等学校开展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咨询服务,兴办科技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组织精干力量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发展高新技术的任务。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革办学体制,逐步建立起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基础教育,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要逐步建立起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政府实施质量监督与条件评估。非义务教育分阶段逐步实行缴费上学,择业自主。完善奖学金、贷学金和特困生补助等制度。

增加教育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在住房、就医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对教师实行优先、优惠政策。实施“广厦工程”,使教职工家庭人均住房面积高于当地职工平均水平。到本世纪末,把现有合格的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公办教师。

(四)跨世纪杰出人才培养工程

实现重庆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必须培养一批跨世纪的杰出人才,担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要培养一批既讲政治,又懂经济的党政领导人才,尤其要培养、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培养一批既懂管理,又懂业务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培养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保持学科优势的学术或技术带头人;培养一批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具有较强研究创新能力的中青年科技骨干。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建立起人才培养、评价、选拔、使用的机制,创造人尽其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人才引进,营造宽松的发展空间,实行优惠政策吸引海内外人才来渝发展。

七、三峡移民和城镇企事业迁建

(一)开发性移民的方针和目标

三峡移民是未来15年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移民工作要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和“国家扶持、政策优惠、各方支援、自力更生”的原则,“在移民中发展,在发展中移民”,多产业、多途径、多方式安置移民,使移民“移得出,稳得住,生活有保障,经济有发展”。

今后15年要动迁安置百万人口的移民,全迁5座县城(巫山、奉节、云阳、开县、丰都),部分迁建2座城市(万县、涪陵)和2座县城(忠县、长寿),迁建和部分迁建上百个集镇,搞好1380个工矿企业的技改迁建和结构调整,调整建设被淹没的交通、通信和电力设施,抢救和保护文物古迹。通过库区经济发展,扩大移民安置容量,确保三峡工程顺利建成,初步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态经济区和长江上游产业群的核心区。实现这个总目标,移民工作分阶段进行:

——1997年之内,修订完善移民安置和城镇、企事业迁建规划,搞好一期水位线下移民安置和企事业迁建,确保1997年三峡工程大江截流。

——1998至2003年,完成135米水位线以下移民迁建任务,库区投资环境明显改善,经济和社会得到较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2004至2008年,按175米水位全面完成重庆库区移民安置和城镇企事业迁建任务。库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总体规划目标。

(二)移民安置的主要途径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采取以下移民途径:

1.发展以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和优质农产品基地为重点的大农业,结合小城镇建设发展乡镇企业,就地安置农村移民。

2.搞好淹没迁建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二、三产业,布局骨干项目,安置城市移民。

3.企业迁建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培育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迁建企业要选准产品进行技术改造,调整组织结构,实现经济规模生产。在库区布置一批技术起点较高、环保措施严密、移民容量大的大中型工业项目。

4.受淹的交通、通信、电力等专业设施,按照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复建,提高技术等级和服务能力,大大改善库区投资环境。

5.保护性迁移开发文物古迹,发展富有三峡文化特色的旅游经济,吸纳更多的移民就业。

6.就地后靠解决一部分移民安置,在少数环境容量有限的地区适度异地移民。

7.积极争取国家在政策上、投入上的大力支持,主动争取兄弟省市的对口支援,引进资金、技术、名牌产品、人才等加快库区经济发展,进行移民安置。

八、开发性扶贫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扶贫开发的方针和目标

搞好扶贫开发工作是“九五”期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攻坚任务,必须采取有力的扶贫措施,加大扶贫力度。

“九五”期间扶贫开发的目标是:实施“五三六扶贫攻坚计划”,即通过5年的艰苦奋斗,完成366万人的脱贫任务,基本上消除贫困现象。把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作为贫困地区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把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自身努力同国家的扶持结合起来,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改善生产条件,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坚持不懈地苦干实干;多渠道增加扶贫投入,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巩固和加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

(二)扶贫开发的措施

重庆扶贫工作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扶贫方法。

1.建立信息网络,改变贫困地区封闭状况,使干部群众开拓视野,更新思想观念。

2.加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采取以工代赈和当地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农田基本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

3.加大科教扶贫力度。开展教育活动,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培养适用技术人才,大中专学校招生向贫困地区倾斜,定向培养较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向贫困地区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技术。

4.开发优势资源,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培养主导产业和经济增长点。

5.城市二、三产业向贫困地区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生产力布局向贫困地区倾斜。

6.采取异地扶贫的办法,将生存条件险恶地区的贫困人口迁移至城市区域,城市区域设立扶贫园区,鼓励贫困地区到扶贫园区开发和定居。

7.推进挂钩对口扶贫和社会扶贫。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与贫困县、乡、村、户挂钩扶贫,不脱贫不脱钩。

8.实行三峡移民和扶贫有机地结合,增大扶贫力度。

9.增加扶贫投入,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积极争取国家各种财政性扶贫专项资金、扶贫专项贷款,地方各级财政要落实扶贫配套资金。

(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贯彻落实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结合开发式扶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能源、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安排资源开发和重点建设项目,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同时,要加大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力度,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现代文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全面提高素质。

九、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今后15年深化改革的战略任务。重庆作为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要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大改革力度,实行制度全面创新,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形成以间接方式为主的经济调控体系;积极探索城市带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积极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建立统一的覆盖全市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1.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要初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到2010年,所有企业都要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体制和经营机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实行“抓大放小”的方针,政府重点抓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垄断性行业和骨干企业,以资产为纽带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

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一视同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2.大力培育现代化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建设的要求是: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基本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的机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培育和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运行规则和法规体系;初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市场法规。保证市场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形成市场主体的自我监督、社会公众监督、行政司法监督管理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积极发展各种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商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财务公司等市场中介组织,发挥其服务、沟通、公证、监督、协调功能,维护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

3.建立新型的政府经济社会管理体系

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在国有资产和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管理、社会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职能。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改革和调整政府机构,加强经济综合部门,健全监督执法机构,改组、调整专业经济部门,划清事权、财权,实行分级管理,推进区县综合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计划、金融、财税之间相互配合与制约机制,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计划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贯彻实施国家产业政策,加强经济运行的监测监控和协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人民银行要强化执行国家金融货币政策的作用,依法维护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财政体制,逐步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努力增收节支,振兴财政。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到本世纪末基本确立“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中介机构独立营运、企业自主经营”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实现政资分开和政企分开。

4.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鼓励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者先富起来。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最低收入报酬。通过税收调节等措施解决社会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形成较为合理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机制。

加速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九五”期间,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统筹模式,逐步建立不同层次、标准有别的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互补的多层次保险体系。完善社会福利、救济制度,实施城乡不同水平的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线和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并适时进行调整。切实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

(三)扩大对外开放的目标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连接内陆,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具有内陆沿江开放特色的长江上游经济贸易中心和对外开放走廊。基本要求是: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导向产业和企业集团,以及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出口产品群;建立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对外经济贸易运行体制;形成功能完善、精简高效的海关、商检、疫检、边检、外运等涉外服务体系和贸促、商务、咨询、法律等中介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国际融资和长期资本投资环境。

(四)扩大对外开放的主要任务

1.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实行多元化市场战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产品出口。推进外贸企业与生产、科研企业相结合的集团化经营,加快外贸营运方式的转变。发展大型出口企业集团和大型综合商社,提高外贸出口集约化程度和规模效益。

高起点发展服务贸易。扩大劳务输出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以劳务出口带动技术出口和机电产品出口,拓展服务领域的涉外业务,增加非贸易创汇。

2.多渠道吸收利用外资

抓住机遇,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投资环境,使重庆成为我国内陆腹地对外开放的“热点”地区。坚持积极、合理、有效的方针,拓宽利用外资的领域,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的效果。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引导外资投向,形成合理的投资结构。争取利用国外政府、国际金融组织中长期优惠贷款。

把利用外资与重庆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技术水平提高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外资直接投向三峡移民开发、企业技术改造和能源、交通、通信、城建、开发性农业、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领域。

3.加快开发区和成渝高速公路至长江沿江地区开放走廊的建设

以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为核心,在成渝高速公路至长江沿江地区一线布局重点开放区域,形成开放走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体制,使之成为全市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窗口。加强口岸建设,完善口岸服务功能。争取设立重庆保税区或保税仓库,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服务。

十、国土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

认真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经济发展、移民安置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处理好人口、资源、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

1.加大国土开发整治力度

根据国家统一规划,对长江、嘉陵江、乌江流域进行综合整治。山区耕地以坡改梯为主攻方向,增加可利用耕地资源。努力建设好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生态循环。以小流域为单位,加快实施造林工程,增加植被面积,力争2010年三峡库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水土流失趋势基本得到控制。

2.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开展地质灾害勘查评价,建立预警预报系统,重灾点采取必要的工程防护措施。库区移民迁建与地质灾害治理同步实施,避开地质灾害地段新建城镇和布局重大项目。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主要有:三峡库区干流沿岸崩塌、滑坡;沿岸城市危岩滑坡群;主要交通干道及人口密集区域的岩崩地裂等。增强对地震灾害的防、抗、救能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提高监测预报水平,建设项目实行抗震设防。实施港口、泥沙淤积整治及防洪工程,增强防洪抗洪能力。

3.保护好自然风景区

继续建设好缙云山、金佛山、四面山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快建设大宁河小三峡、武隆白马山自然保护区等风景区。

4.搞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加强土地管理,坚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依法用地、计划用地、保护耕地资源,规范完善土地市场。推行节约用水、计划用水,加强水资源特别是饮用水资源保护。统一全市地质矿产管理,完善有偿开采制度,建立起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

(二)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和防治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统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三同步”原则,以防为主、防治兼顾。三峡成库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快制定对策措施。通过调整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和增加环保设施等措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强化治理,提高“三废”处理率,使环境质量逐步好转,把三峡库区建设成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是:2000年,全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化趋势得到控制,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长江及其主要支流嘉陵江、乌江主要指标控制在Ⅲ类水域标准;次级河流水质也要有所改善。城市大气悬浮微粒、二氧化硫有所降低;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噪声达标区覆盖率都有较大提高。

1.实施三大环保工程

“九五”期间实施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主要次级河流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以控制酸雨和重点企业排放烟气进行治理为主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以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主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

2.增加环保投入

各级财政要增加环保投入,建立政府环保基金。坚持“污染者负担”原则,进一步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加强环保职能部门的监管措施。争取国家及流域周边地区对三峡成库后水体污染防治的支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资投向环保领域,争取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环保贷款和国外政府优惠贷款。

3.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重点发展性能先进、可靠、经济、高效的大气污染控制设备、水污染控制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设备、降噪振动控制设备,节能、节水设备,电子、生物工程和高新技术产业环保技术装备,先进适用的环境监测仪器仪表、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装备,各种环境保护专用材料。并将我市生产的环保设备用于库区污染防治。

4.加强环保立法和执法监督

制定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尽快建立库区移民工程和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监察制度。新建工业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加快制定三峡库区环保规划。

十一、社会发展

(一)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方针

今后15年我市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保持社会持续稳定,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积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发挥重庆作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科教文化信息中心、医疗服务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建立起与重庆市地位相匹配的发达的社会发展体系。

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是:坚持城市带动农村,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原则;实行普及与提高并重,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产业化驱动和社会广泛参与相结合;库区移民开发中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

按照区域覆盖的原则,增加各级政府对社会发展的投入,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社会事业重点项目,强化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深化社会事业发展体制改革,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发展社会事业,鼓励社会各方面投资兴办社会事业。加强宣传引导,鼓励社会成员投身于创建文明社会和美好生活的活动。

(二)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坚决执行计划生育政策,重点加强广大农村和三峡移民过程中人口增长控制,认真执行少数民族生育政策,搞好城市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实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把人口控制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移民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扶贫等结合起来,实行综合控制。提倡晚婚晚育,坚持少生优生政策,把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与提高人口素质结合起来。稳定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加强农村计划生育基层服务网络建设。提高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技术水平。控制重庆主城区人口机械增长,加强流动人口有序管理。

(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努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到2000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基本消除贫困现象;到2010年使人民过上富裕文明的生活。

改善居民消费结构,提高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人均住房面积,改善交通条件,扩大服务性消费,充实社会服务设施,发展社会服务。推进城镇住宅商品化,建立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快实施安居工程,提高城镇居民住房成套率。在村镇规划基础上,加快农村住宅建设改造。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9平方米左右,住房成套率达到70%左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有所改善,砖木结构住房比重提高。

(四)文化事业发展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全面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实施精品战略,创作一批思想性艺术性统一,具有强烈吸引力感染力的文化艺术精品和优秀剧目,培养和造就文艺人才。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巴渝文化群和三峡文化长廊,弘扬传统文化艺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发挥文联作用,促进文学创作上新水平。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组织重大课题研究。

提高出版物质量,扩大出版物发行量,增加公共图书藏量,开发利用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信息资源。加强文物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维护合法经营,保护知识产权,扶持健康文化产品和适合广大群众消费水平的文化娱乐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

广播电视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节目制作水平和质量,丰富节目内容。加强广播电视覆盖网建设,特别要加强万县、涪陵、黔江等地区的广播电视设施建设。实现卫星和数字微波传送广播电视节目。到2000年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力争达到90%,改善电影发行机制,加强电影市场管理。

加大城市文化艺术、广播电视、科技教育等向边远山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扩散,加大交流、合作、转移、扶持力度,逐步提高这些地区人口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生活质量。

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事业发展活力。特色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开展对内、对外文化交流,把重庆文化精品推向国内、国际文化市场,推进国内、国外优秀文艺团体来渝展示、演出、传播,提高全市人民的文化品位。通过举办“三峡文化艺术节”等形式,以文化促旅游、经济的发展。

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重点规划和建设重庆文化艺术中心、重庆历史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重庆科技馆、重庆音乐厅、三峡博物馆、重庆文化广场、重庆广播大厦、重庆广播电视发射塔等文化设施。

(五)卫生事业发展

到20世纪末,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重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普及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全市农村乡镇卫生院基本实现无危房,做到房屋、设备、人员三配套;巩固农村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建立医疗保险体系。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的方针,重视中医、中药的发展。

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多层次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全地区的医疗急救网。强化对传染病的监控和免疫接种。提高计划免疫率,降低结核病患病率,消灭麻风病,基本控制碘缺乏病、地氟病等地方病。加快研究与防治局部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和职业病。严防艾滋病、霍乱病的传入和蔓延。

加强医疗服务管理,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卫生执法。加强医药市场管理,不断提高药品质量。

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医疗中心工程。依托重庆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和市级骨干医院,建立医疗教学、医学研究、临床试验与治疗一体的医疗卫生体系。为长江上游及西南地区培训和输送中、高级医疗人才,提供技术服务。“九五”期间着重完成一批有影响的专科医院的改造扩建工程。

(六)体育发展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群众性体育运动。加强学校体育,改善青少年身体素质。促进体育、科研、教育、宣传和对外交流的发展。

发展竞技体育,按市场原则组建高水平竞技队伍。争取本世纪末下世纪初重庆竞技体育水平达到全国省市中等水平。加快体育产业化发展步伐,形成政府与社会共同兴办体育事业的格局。

建设标志性体育骨干设施,“九五”期间重点建设袁家岗体育中心。各区县要建设“两场一池一馆”体育设施。

十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一)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突出的地位,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今后15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市民中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市范围内坚持不懈地开展以弘扬“红岩精神”和“黔江精神”为主旋律的精神文明建设,形成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干部和人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加强社会科学研究,特别要加强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改革开放中重大问题的研究。

——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努力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深入持久地进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建设新重庆而努力拼搏。

——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倡导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风尚,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新型人际关系。

——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单位”和“军民共建”“警民共建”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开展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的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开展以服务人民、奉献人民为宗旨的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提倡开展社会志愿者活动和社会互助活动,大力表彰、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

切实增加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规范有效的筹资机制,逐渐形成对精神文明建设多渠道投入的体制。健全和完善各级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进一步理顺领导体制,形成各级主要领导总负责,各有关部门和团体共同参与,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加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各级领导班子都要高度重视重大政策的研究和论证。要培养广大市民的参政议政意识,广泛收集各界意见,从而减少决策失误。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台联等人民团体的建设,发挥各种社会团体的作用,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

坚持不懈地进行廉政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惩治腐败分子。建立健全防止干部滥用职权的监督制度,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以优良的党风政风推动社会风气好转。

依法治市。加强立法、执法、法律服务、普法工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适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规。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滥用职权等现象,建立对执法违法的追究制度和赔偿制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加强执法监督。继续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

(三)维护社会稳定

政法各部门要充分履行各项法律职责,坚决维护社会稳定。

积极防范和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坚决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坚持不懈地查禁和取缔各类社会丑恶现象,严惩贪污贿赂、走私贩私、金融和商业诈骗、骗税逃税等严重经济犯罪。

加强对水灾、交通事故的防范。

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维护经济生活的稳定局势。落实各级领导责任制,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城乡基层单位。完善各种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制度。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所出现的矛盾,妥善处理和解决国有企业改革和三峡移民迁建中的不稳定因素,做好疏导教育工作,确保三峡移民任务胜利完成和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

全市人民要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加快发展、富民为本”的战略思想,负重自强,开拓进取,为实现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而努力奋斗!

【注释】

[1]本文原载于《重庆日报》,1997年6月2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