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媒艺术研究:高校艺术教育探析

传媒艺术研究:高校艺术教育探析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基于高校问卷调查、跟踪采访等方式,从艺术教育的本体性、价值性以及可操作性等方面,探析在“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的艺术教育发展。

传媒艺术研究:高校艺术教育探析

张 璐


内容摘要高校艺术教育既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艺术自信的有效载体,特别是在国际化进程加速的新时代下。本文基于高校问卷调查、跟踪采访等方式,从艺术教育的本体性、价值性以及可操作性等方面,探析在“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的艺术教育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艺术教育;核心建构


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院老教授回信的精神;从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71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到2016年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艺术教育已经被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双一流”高校建设的语境下,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高校艺术教育体制,是一个兼具学术意义与实践精神的命题。

我国最早出现的有关艺术教育内容的界定出现在《周礼·保氏》中,君子六艺”包括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的“礼、乐”重在伦理的培养及情意的陶冶。[1]蔡元培先生也说过:“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2]“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3]由此,从艺术教育的功能性而言,它不仅仅是情绪宣泄、情感表达的途径,同时,也是提升审美,激发创新性、创造力的潜在动力。

如果说美育是目标的话,那么,在高校中,更注重以艺术教育作为过程与手段,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美育的目标。因此,对于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反思,应是本体性反思的第一步。以某高校《中国民族音乐作品鉴赏》课程调研[4]为基础,以情感态度、课程评价、课程结果等三方面为调研,收集了近千份问卷调查,以课堂为“田野”,以数据为分析,针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对高校艺术教育体系的认知,从而反观高校艺术教育的体制建设,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第一,高校艺术教育的主体性在于“教学”,

而教学的外在表现方式,则是课程。特别是对于受众的学生而言,艺术教育的课程有着怎样的定位,这是应当首先了解的。从搜集数据的分析可见,96.5%的学生对这传统意义的授课方式表示赞同,肯定了课程仍是一个有效的接触、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渠道。近年来,在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中,十分强调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但论及为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教授专业且权威的艺术知识,考虑到实际的接受效果,课堂教学更胜一筹。

图1 问卷调查1

毋庸置疑,艺术鉴赏力的提升是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的基础要求。由此,我们看到,在传统的高校艺术通识课程中,主要包括了影视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动漫等门类性的艺术形式。这些课程多以对具体艺术作品的鉴赏为主要内容,通过引领学生聆听、感受、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但通过跟踪调查北京地区几所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后,显示出今天高校艺术教育的变化性。它虽然着力点仍然在传统意义的课堂上,但教学的理念却更注重兼顾专业性与通识性、知识性与思辨性的理念,力求将艺术的本质视为其他事物和过程的象征的方法,这对学生而言,显得更有成效。换言之,这种鉴赏与研究的视角,即是主张将艺术和社会中的其他文化现象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对高校通识类艺术教育课程的思维与模式转变。它不仅仅把艺术理解为视觉、听觉的一种集合体,而是能够通过高校艺术课程体系的建设,渗透出一种精神,即如何将艺术理解成为一种人类行为,通过艺术的鉴赏,从大格局、大视野来观察社会动态、民族意识以及时代精神。正如恩格斯对18世纪的德国所言:“这个时代在政治和社会方面是可耻的,但是在德国文学方面却是伟大的。1750年左右,德国所有的伟大思想家——诗人歌德席勒哲学家康德和费希特都诞生了,这个时代的每一部杰作都渗透了反抗当时整个德国社会的叛逆的精神。”[5]诚然,艺术总会有时代的烙印,在今天中国的高校课堂上,艺术作品也从未脱离时代、社会而谈。对于课程理念的转变,也将打破传统意义对于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性的质疑,从而逐渐走向专业化的建设。

第二,正视课程的主体性思想,高校应更加关注课堂中的教学态度。但说到底,教学态度的好坏取决于课程设计科学性,比如教育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因此,问卷中出现了这么一道具有开放意义的访谈题目:你认为高校艺术公选课程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于设计者角度而言,并没有给被测者设计选项,意图在于洞察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学生的差异态度中去思考,并将其转换成为艺术类课程的考量依据与考量维度。虽然遗憾的是有83位学生没有回答此问题,不过收回的288份反馈结果还是给了我们思辨的依据。

“课程内容兼具趣味性和专业性”排在艺术类公选课程吸引力的第一位。可见,无论是一般知识类课程还是艺术类课程,充实的内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课程的根基。同时,课程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它的广泛的概念性,随着学生获取信息手段的多元化,内容又不仅仅是课程的唯一,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因素和变量,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喜爱程度、对知识的理解效果,甚至决定了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因此,教学中夹杂的这些复杂多变的因素,都对教学效果有见微知著的效果和意义。如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这看似是教师个人业务水平的体现,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教师的素养往往体现了教学的权威性。正因为这些参与调查的学生,都是来自非艺术专业且对艺术感兴趣的群体,因此,他们对于自己获取艺术知识的渠道往往是自发的,甚至有时是盲目的,专业的艺术教学首先就应当为这一部分的学生筛选高质量的艺术作品。

此外,问卷也反映出课程内容之外的更多因素。一方面,发挥出艺术教育更多的除教育功能之外的基础作用,如“缓解压力”多次出现在学生的答案中,成为艺术公选课的吸引力之一。那么,高校艺术公选课不仅是对课程的丰富,更有着调控情绪、治疗等重要的实际价值。另一方面,体现出艺术教育的再创造性。“培养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也是艺术公选课的教学目标,正如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所言,综合类高校的艺术公选课,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而是为了培养有审美能力的艺术“消费者”。这一结果也从侧面证实学生通过此类课程,能够习得基本的鉴赏艺术作品的思路和方法,而掌握这些方法能够提升学生对艺术作品理解的满意度,同时也激发学生探索艺术创作的热情。总之,内容本身的趣味与专业、讲授过程的严谨和多元、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这些静态的内容和动态的教学相结合,多角度的因素构成方能使艺术公选课变得立体生动起来。

图2 问卷调查2

在今天的全球化进程下,高校艺术教育的价值性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直言不讳,所谓的全球化进程,主要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科技等全方位的进程,但同时,全球化进程中也会主动、被动地伴随着强势的西方经济、文化和价值观向世界其他地区的输入与扩展。但事实上,这也考验了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对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与控制能力。因此,在高校教育中,艺术教育既有与整体教育体系相一致的共通性,也有其个性化意义体现的多样性。

因此,树立文化理念、强化价值观意识是高校艺术教育的价值观转变。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因此,文化的认同说到底,主要就是价值的认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就是要建构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认同。在高校艺术教育体制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文化价值观与艺术教育、艺术教学之间的双向影响,而过多地重视了艺术在教育功能化实现方面的作用。但在新时代下,如何通过艺术教育而建构价值观研究,是具体、可行、生动、灵活的路径与方法。

第一,强化高校艺术教育的核心意义,主要体现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方面的作用。民族文化认同是支撑民族文化软实力、艺术核心力的根本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生态环境中被理解与运用,显得意义非凡。说到底,文化自信需要强有力的路径与抓手,高校站在社会精英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在教育整体规划中,高校在素质教育的再培养方面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关乎审美情趣、审美认知以及鉴赏力的艺术教育,不仅在常规教育方面的作用不减,更是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方面,体现出前所未有的意义性。它不仅对自身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全社会的引领性起到了深入且漫长的催化作用,这便更加坚定了高校艺术教育的价值观核心意义。在重视审美培养、创新力激发以及人才培养的同时,我们必须首先意识到,高校艺术教育在增强文化认同方面的积极能动性,并将其作为今后高校体制建设中的核心意义体现,有的放矢,制定蕴含价值观意义的艺术教育制度。

第二,高校艺术教育的可行性,主要在教育体系的规划与设计方面。毋庸置疑,一个民族所展示的文化认同,是集合、代表了一个民族优秀的情感与价值观,以及民族整体的行为准则和心理架构,继而才能对社会更进一步展现出深远的群体影响和文化影响的可行性意义。

一方面,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已有些固化,显然,进入21世纪后,我国当代大学生表现出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批判意识重、思辨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等一些新特点、新特性,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而是要结合大学生的群体特点,通过创建具有民族性、时代性、趣味性的艺术教育体系来实现。

图3 问卷调查3

由于现实教学场景的不同,我们更想知道,哪种方式更有利于丰富艺术课程,哪种教学手段最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从统计数据来看,电影资源独有的传播高效性的特点及浸入性的观影体验,使得电影这一教学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青睐。其次,校外参观、讲座、音乐会乐器演奏,这四项所占比重虽小,但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校外参观一是可以带动艺术博物馆教学,二是提供了鲜活的音乐资源,加强了学生对音乐——这一听觉艺术的物质性感受,能够丰富非艺术专业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认识,即为学生提供一个立体的教学平台,不是停留在音乐作品鉴赏这一不可触摸的听觉资料的一环,拓展了包括采风、创作、后期制作、市场宣传等完整的音乐产业化过程。中国民族音乐作品的创作,有它不同于西方古典音乐创作的文化背景,也有不同于流行音乐创作的文化土壤,正是因为中国民族音乐题材和内容的中国民族特色的属性,使得艺术教育兼具有民族文化传播和推广的教育意义。多元的教育模式,不仅可以调动起校内、校外两种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艺术产业的动态视角,也为大学生的文化归属感提供了新鲜的语境,为学生的艺术实践提供了渠道和可能性。 (www.xing528.com)

不可否认的是,扩展教育载体,开拓新的路径,将是未来高校艺术教育更加可行的路径。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这是对高校艺术教育的方阵与路径指引。通过这份问卷调查,我们也能看到,近60%的当代大学生对电影、参观等具有实践意义性的活动给予了肯定。因此,拓宽艺术教育的路径性,在多个平台上寻求突破点,才能将艺术与教育做到有机结合。2017年,《红海行动》《十八洞村》《血战湘江》《嘉年华》《建军大业》等一批佳作与大学生见面,在第2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舞台上,这些影片在众多商业大片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通过戏剧性的故事情节,

它们所反映的正能量与时代精神,不仅深深感染了中国千千万万的大学生,同时,也通过大学生电影节这样的平台,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引领精神、审美的信号

图4 问卷调查4

第三,重视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国际、国内文化艺术教育的交流与发展,打造具有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作品与平台。当下需要培养既适应现代文化需求的潮流精神,同时,又凝聚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创建具备现代气息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教育体系。

艺术教育的渗透性和被渗透性主要体现在高校艺术教育的审美性、鉴赏力、感知力、判断力等方面,让艺术教育真正意义上发挥作用,并能够从高校艺术教育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全社会的普泛性价值观输入与教育,也更加体现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显然,在市场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始终强调“受众中心制”的理念,即是充分考虑受众群体的共性及个性特征。这种以对象性为发展核心的思维模式也同样适用于高校教育教学体制。从核心理念而言,“以学生为本”的高校艺术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主体,构建以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为核心的艺术教育体系。从高校教师而言,科研与教学始终是双肩挑,但这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异性即在于受众的区别。因此,在教育教学方面,时刻更新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动态,在价值观的树立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另一方面,创建扎实有力的艺术教育体系。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在市场经济、复杂的社会现状及多变的国际形势的局面下,高校艺术教育在意识形态方面面临复杂的问题,处于转型阶段,与时俱进,研究如何转型是一个急不可待地需要解决的问题。应当实现高校艺术教育与社会公共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在资源整合方面合理运用,扩大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力,同时,又充分利用社会公共开放资源,坚持高校专业教育与社会基础教育相结合、相联系的理念。

图5 问卷调查5

恩格斯说:“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这充分说明我们要到实践中去找寻真理,对于高校艺术教育而言,更是如此。在教学的实践中、学生的体验中做理论反思与提升。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高校艺术教育不仅是精英教育的典范,也是引领社会普泛性教育的领路者,对全社会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高水平、高质量的艺术教育体系不仅对高校自身,也会对国家、社会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与广泛的影响。此外,伴随着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原有的高校文化语境在逐渐被打破,中国高校处于现如今完全开放的全球化语境下,更加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张璐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学系副教授)


文献

[1]蔡元培:《美育人生》,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2]周宪:《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Dimitrova,D.,&Bruijn,T.(2017). Imagining Indianness: Cultural Identity and Literature (Palgrave studies in literary anthropology). Cham, Switzerland: Palgrave Macmillan.

[4]Marotta,V.(2017). Theories of the Stranger: Debates on Cosmopolitanism,Identity and Cross-cultural Encounters(Routledge studies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OkekeAzu-Okeke.(2017). Exploring Cultural Identities. Routledge.

[5]Servaes,J.,&Oyedemi,T.(2016). Social Inequalities,Media,and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Roots(Communication,globalization,and cultural identity). Lanham: Lexington.

[1]董金裕:《〈周礼〉六艺的内涵及其在教育上的 作用》,《孔子研究》,2014 年01 期。

[2]蔡元培:《美育人生》,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1 年版,第269 页。

[3]蔡元培:《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1980 年版,第195 页。

[4]以下为问卷调查的基本信息。时间:2018 年6 月11 日(周一);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 课程名称:中国民族音乐作品鉴赏;课程性质: 全校本科生艺术公共选修课;选课人数:400 人; 发放问卷:400 份;有效问卷:371 份。本文中 的图均来自此次调查数据。

[5][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年版,第1 页。转 载恩格斯:《德国状况》,载《马克思恩格斯全 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年版, 第634 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