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走马塘:振文翰蔚书香促和谐

宁波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走马塘:振文翰蔚书香促和谐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翰香家塾大兴土木之际,陈愈守不幸病逝。于是,召集族人妥议,遂将翰香家塾自光绪三十二年起改为翰香初等小学堂。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应该减少并消除贫穷。我们从翰香发展的轨迹发现,起初,冠名“翰香家塾”,圈定了就读学生的范围为陈氏家族。更名为翰香小学堂和鄞县仓基陈氏翰香小学后,剧增中的一部分学生,其中有不少是外姓人的子女。必须指出,这是陈氏办学的一大进步。

宁波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走马塘:振文翰蔚书香促和谐

宁波市解放南路仓基街,过去是陈氏世居的地方。仓基街陈氏是今鄞州区姜山镇走马塘村陈氏在明代迁移城内的一个分支。有“中国进士第一村”之誉的走马塘,清代就有警枕小庄、栖英书塾和同文小学,曾经“弦诵三乡一唱和”秉承走马塘陈氏的儒学遗风,清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陈愈守创设翰香家塾,取“文翰振其书香”之义。

陈愈守(1827-1873),原名愈修,字道立,号稻笠,醒斋公的氏子。他居心忠厚,志识过人,殚心服贾,勤俭起家。清代仓基陈氏有段时间科第寥落,继起鲜人。陈愈守认为,陈氏望族数百年英贤辈出,眼前族人众多,岂无可造之材?成丰十一年(1861),陈愈守与郡人佥资修复口湖文昌阁,同治九年(1870)创设宗赠会,置田22亩,房屋已所,以租钱存储专助仓基族裔乡会试盘费,同年,陈愈守在采莲桥北与同族的烈瀚、愈涌、愈股、隆琛和里人蔡筠创设日湖义学,捐助田产120亩,房屋数所,以每年的租金充作修缮经费,不久又设立全节会,按月补助每个寡妇500文,待其子16岁停给,初定名额20名,与此同时,还设保寒会,以恤难以过冬的族人。设勤勤斋、全义会,用来教芥失教的孤童。同治十一年(1872)在今鄞州区下应街道姜村办育英义学。在省城杭州建立乡试揶县会馆,帮助赴省城考试的本县学子。同治十二年(1873)在今鄞州区鄞江桥办定山义学。

陈愈守本着“愿吾宗子弟,有志读书,克振书香”的志向和“科第接踵,功在社稷,泽及生民”的愿望,于同治十二年,“习前人之手泽,绍先哲之心传”,在月湖之南的水月桥边,出资1200绢,田6亩,构筑书室数楹,创设翰香家塾。

陈愈守孙陈蓉馆

翰香家塾是陈愈守一生中资助阖族子弟求学,统一培植可造之材的最后一项事业。为了稳固私塾,他既建校舍,又助租田,继续“给贫而能读书者膏火之资”,“使子弟咸知礼教”。

当翰香家塾大兴土木之际,陈愈守不幸病逝。陈愈守的长子陈隆藻一如既往,购置水月桥边房屋数楹和一部分土地,“翰香”终于竣工。“翰香”告成,“绍世德,承先志,培后起,一举而三”,以“冀涵养雨陶,人才蔚起“。光绪十四年(1888)陈隆藻赉志以殁。这时,陈愈守次子陈隆泽接替,”役工而从事,撤其旧者而新之,培其薄者而厚之”。从第一年的秋日至来年5月,建屋4楹,“中一楹为堂,西一楹、东一楹皆为塾,自东旁推为庖湢之所,再前为账房、为仓间,再前为大门,并偏在东边面中堂而望,砌石平如砥,四围并缭以垣墙”。共费银2000元。这一年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距翰香初创已有27个年头。

光绪三十一年(1905),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教育的影响,世界日新,文明日启,在优胜劣败的激烈竞争中,陈隆泽察觉翰香家塾墨守旧章已不适时势。于是,召集族人妥议,遂将翰香家塾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起改为翰香初等小学堂。陈隆泽出任校董,陈愈守的长孙陈圣佐(蓉馆)委任校长。其时,开学经费仍以原书塾收入款项抵充,学级程度悉遵小学堂章程,学额30名,教员2人。后因学生增加,陈隆泽聘一位族叔和一位族弟为正副教员,复聘一名算术教员。

当翰香小学堂第一届学生毕业时,陈贤志成绩名列全县第一,贤杓、贤孝均列前茅,贤诗、贤鼎、贤轼及俊武的各科成绩也很,出色。几个未毕业提前进入商界的,其算数比别人略胜一筹。

以后,学额扩充至80人,分两个学级,采取复式教育。1924年,学校毁于火灾,在沪经商的陈圣佐,力谋建筑,商诸宗老,扩大校基。又购置已辟为墓地的明代大学士余有丁的飞盖园,形成了教室、办公室、纪念厅、膳堂、盥洗室、阅览室、庶务室、寄宿生宿舍等一应俱全的总体格局。以后,又建师生宿舍、设立储蓄处、无私借钱处、藏书楼、仪器标本室。1933年,增设运动场,整修花圃,园林、亭池配套。1932年,陈圣佐逝世。逝世之日,毛衙镇、湖滨镇镇长鉴于陈圣佐热心办学,造福桑梓,殊非浅鲜,呈文县政府,转呈行政院,由教育部颁发捐资兴学一等奖奖状。不久,其次子陈俊武继之,在陈星聚、陈光楣、陈允成协助下,竭力筹措资金。在教学方法上德、智、体全面实施养性训练,并举行各项竞赛。一面欢迎平民参观学校,一面开展识字运动,以期民众教育的普及。总之,力求完备,以期为国树人

综观仓基陈氏建立翰香学校的经历,一门四代人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民国时,在宁波较有名望。“中学效实,小学翰香”是社会上流传的极好口碑,可见人们对翰香的信任和赞赏。

中国儒家思想的一个特质是仁者爱人,孔子倡导弟子成为仁者,而这个仁者又要爱人。因此,仁者爰人是仓基陈氏办学的指导思想。办学第一代的陈愈守,家本寒索,经过奋斗,终于中得举人。他公正仁义,禀质善良,一生以行善为己任。据他的长子陈隆藻讲述的“稻笠府君示诸子”中有戒条十则:“为人需要立品勿可妄为;祀事需要整理勿可费弛;治家需要勤俭勿可浪费;子弟需要就业勿可游荡;就贾需要勤慎勿可刻薄;为官需要清正勿坏天良;宗族需耍和睦勿可争斗;亲竟需要照顾勿厌贫穷;佣人需要老诚勿用俊美;家境得能温饱勿吝周济。”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克勤克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准则,对儿孙的为人立品、做官要求、经商谋利、处理宗族关系等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为贾均安本分,不习外务,不贪身外之财,同时不忘对贫穷者的周济照顾。如此终身治家,“循理行之,天必佑之”。否则,就要变成天理难容的不孝之徒。贫穷是一个社会现象,造成贫穷有各种因素,而对贫穷者的态度,就取决于一个人的本性。那么,同情贫穷者,救济贫穷者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应该减少并消除贫穷。要消除贫穷现象,不能只靠社会施舍、资助,首先要提供他们上学求知识的机会,卅助他们从愚到智,由此达到社会成员间的贫富平衡。

我们从翰香发展的轨迹发现,起初,冠名“翰香家塾”,圈定了就读学生的范围为陈氏家族。更名为翰香小学堂和鄞县仓基陈氏翰香小学后,剧增中的一部分学生,其中有不少是外姓人的子女。如在1930年的学生名册中发现,全校幼儿园、初级一至四年级,高级一二年级、商业级共有外姓学生346人,已远超本族学生96人,不仅有本县人,还有上海奉化、鄞县、象山、镇海、慈溪外地人。必须指出,这是陈氏办学的一大进步。他们不再墨守成规,把外姓人拒之门外,而是想方设法通过一次次校舍的扩建、设施的完善和师资力量的充实,面向全社会。不论富家还是寒素人家的子弟,不分姓名,一视同仁,提倡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为他们提供和其他同学一样的成长环境。(www.xing528.com)

鼓励学生树立回馈社会、报效祖国的志向,这是仓基陈氏在助人的同时,实现励志的成功做法。小学,是一个人健康心智、完善人格的第一步,以学业优异、事业卓著的学校毕业生为范例,激励学生立志成才、奋发进取、自强自立是陈氏的又一项举措。从“翰香”经中学到大学的优秀者,历届都有,例如:陈贤凯,任宁波总商会主任委员;陈贤稷获总统奖章;陈贤鼎被选为出席国际电报技术会议的中国代表,后供职交通部电政司;陈俊伯获大总统“乐善好施”、“惠及囹圄”的匾额;国立北平工业专科学校毕业,后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气机械学士学位的陈俊武,是中国派出的国际电信工程师,后供职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陈俊述任鄞县财政局长。另外,还有毕业于国立南泮电气工程科、上海圣芳济学院英文专修科、上海大厦大学法学院等国内外知名的高等学府高材生。这就给学生们树立了为国争光的榜样和勤奋学习的信心。从原本是受助者,发展为自助,再到助人,如此代代相传,实现了社会公益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为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1932年,仓基陈氏第四代办学代表陈圣佐(蓉馆,时任宁波和丰纱厂经理和老江桥改建甬上筹备处主任)在百忙之中热情邀请著名学者蔡元培马寅初和穆藕初来校讲学,这是普通学校做不到的事情。这三位国内教育和学术领域权威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在校的教师和学生,轰动了宁波学界、商界、政界,翰香小学的社会地位进一步得到提高,同时也使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享有人生尊严,心态平衡,倍感温暖,为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贡献。

古人认为天、地、人之间的和谐是宇宙的本质。《周易》说:“立天之道臼阴日阳,立地之道曰柔日刚,立人之道曰仁义。”再从翰香学校校园的整体布局分析,南面是一个偌大的园林,竹木苍翠,青草欲滴,四时花卉吐艳,亭台映水池,鱼翔浅底,校舍四周,围以树木春夏秋冬常绿。“翰香”为师生们营造了一个赏心悦目、舒适宜人的环境,让大家在课余散步游览,温习功课,促膝交谈,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礼之用,和为贵”。古人重视在人际交往中崇尚和气、和睦、团结、友善的文化精神,教育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通过平等的教育环境,各方和平共处,彼此融洽。

《鄞县志》“清代学塾表”记载:清至民国,鄞县有书院、族塾、里塾、义塾和义学等67处,均是儿童启蒙教育的主要场所。学塾多由义庄兼办。义庄始于宋史浩、沈焕、汪思温。其时,家塾兴起,至元、明、清,学塾又兴。清代可考的计70多所。规模较大的有朱兆甲等置田300亩而建的“球山书院”。朱孝铃于它山庙东建的“朱氏义庄”,置田300亩,建屋40余间,内设学塾2所。蔡筠建的“树德堂义庄”,置田2102亩,建屋33间,又买屋71间,内设“敦本义整”。据不完全统计,清至民国置田100亩以上的书院、义庄、义学、义塾等有15处。

翰香小学校舍

民国算术课本

这些分布于全县各地的儿童基础教育场所,皆由当地富家出资,吸收本族和外姓子弟入学,义务施教。不难看出,星罗棋布的教育善举,有力地推动了从科举到新学的根本性转变,挽救了失学和即将失学的穷苦人家子女,从家门进入校门,接受与富家子弟同样的启蒙教育。一方面是“学而不厌,海人不倦”,另一方面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形成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氛围。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富差距,不少地方出现了“敬业乐群、和谐协调”的新风尚,敞开心扉,感受了社会互助、百姓亲睦的温馨。

螂县人在家乡兴办学校的同时,大部分在外经商的在他们的第二故多都办了学校,这些人以在上海的鄞县人为多。他们不仅普及小学教育,而且创办中学和大学。这为旅居他乡的宁波籍弟子,尤其是出身寒素的,创造了教育的机会,为这批莘莘学子以后的事业莫定了一定的文化基础。

社会不安定因索错综复杂,其中不乏因饥寒交迫而穷凶极恶,孤注一掷,为非作歹不法之徒。这些不法之徒,大多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目不识丁,是非不分,良髡不辨。如果读书明理的,一般不会胆大妄为,目无法纪。由此推断,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杜绝社会不安定的重要一环。这方面的教训十分深刻,过去如此,现在亦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