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文·柯林斯老师:教育的无限可能

马文·柯林斯老师:教育的无限可能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不能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但是马文·柯林斯创造的奇迹让人不得不叹服。对此,马文·柯林斯深信不疑。马文·柯林斯认为,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对学生充满爱。马文·柯林斯认为,一个好的老师,并不是一个“孤胆英雄”,而是一个具有团队精神,懂得与他人协调合作的老师。其实,马文·柯林斯的成长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马文·柯林斯老师:教育的无限可能

春节期间,我读完了中国青年出版社寄来的《马文·柯林斯之道》一书的清样稿。

马文·柯林斯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她不是教育专业科班出身的老师,但是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探索改变了许多贫穷孩子的命运。先后有两任美国总统邀请她出任教育部部长,她却毫不动心,坚守在她一手创办的西区预备学校

她曾经公开宣称自己可以改变任何孩子:“给我任何一个城市中的任何一个班、给我任何一个学业不佳排名最后的学生,不要告诉我任何关于他们的事情,甚至不要告诉我他们在学什么,我就可以走进那间教室和他们建立情感纽带。”

的确,在她生活的城市,那些极有可能走上“辍学、接受公共救济、吸毒”之路的来自社会底层的孩子们,在她的教育下,“要么以全额奖学金进入了有名的预科学校,要么直接进入有名的学院或者大学”。虽然不能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但是马文·柯林斯创造的奇迹让人不得不叹服。

这本书不是一本完整的人物传记,更不是一本系统的教育理论著作,它只是一位媒体记者通过观察马文·柯林斯的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结合马文·柯林斯自己的讲述,客观呈现了一位优秀的教师的成长历程。

要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具有反思教育的能力。马文·柯林斯也不例外。如前所述,虽然她不是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但是在教孩子的时候,她会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回想自己当学生的时候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喜欢老师怎么对待她?究竟哪些人、哪些事、哪些话,对她的影响最大?甚至自己在家庭中,父亲是如何教导她的?她自己又是怎样从一个普通的穷人家的孩子成长起来的?这些思考,是她从事教育的最大的财富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更应该让学生们相信自己。只要一个人不放弃自己,就永远有成长的可能。对此,马文·柯林斯深信不疑。她认为,孩子们不是各种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而是教育的受害者。她坚信,孩子们是想要学习好,而且能够学习好的,只要“给予他们恰当的环境、正确的动机和适合的学习材料,孩子们就能够展现出他们与生俱来的特长,从而脱颖而出”。在这本书的前言中,马文·柯林斯写下了一段真诚的话:“我真希望全世界都能够看见我在教室里看见的一幕: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成功者。他们需要的就是有那么一个特别的人相信他们,让他们展现出最好的一面。”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而教师的尊重能激发学生的自尊。这也是马文·柯林斯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拿教师的穿着来说,她认为,教师随意的穿着不仅是不尊重自己,也是“不尊重孩子们,不尊重教师这个职业”。她自己平日里的着装总是无可挑剔。她说,这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学生们。她的衣服剪裁得很合体,穿着搭配时髦而简单,她还常常会在自己的衣服上搭配一些美丽的装饰品。在她看来,作为教师,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是很重要的。所以,从上课的第一天开始,她就告诉学生们:“自尊是一个人可以拥有的最重要的东西。”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能被人尊重。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高度重视阅读的作用,尽力把学生带到书籍的世界之中。在她看来,“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让孩子阅读。不知道阅读的孩子什么都做不了。”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为学生选择最好的书。马文·柯林斯说:“对于一个正在进入阅读的孩子,你最初给他的那本书决定了他以后会读什么。”如果我们给孩子的书是品位不高、乏味无聊的书籍,他们就会丧失对阅读的好奇心。(www.xing528.com)

为此,马文·柯林斯一直关注图书出版的动态,她坚持阅读《纽约时报》的书评版文章,关注当地的报纸和《图书馆杂志》等介绍的最新儿童读物,并且通过大型文学工具书《名著概要大全》和《儿童必读书库》来搜索资料。同时,她定期去书店和图书馆,亲自为自己和学生选书。她曾经对一位年轻教师说:“绝不能把自己不明白的东西留给孩子,也‘绝不能让孩子读你没有读过的书’。”

怎样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呢?马文·柯林斯认为,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对学生充满爱。正如她在书中说的那样,老师可以塑造一个孩子,也可以毁掉一个孩子;可以支持一个孩子,也可以污蔑一个孩子;可以激发一个孩子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求知若渴,也可以让他们厌恶学校,甚至厌恶自己。这其中,最重要的分水岭,就是对学生有没有爱。凡是申请到她的学校工作的教师,都必须回答她最在乎的那个问题:你爱孩子吗?因为,在她看来,“这一点是评价一位老师最重要的标准,比资历和大学学位还要重要。是否会为孩子全心奉献,是我在所有申请西区预备学校教学岗位的应征者身上要寻找的基本品质。”为什么爱在教育中如此重要?这是因为“每个孩子都需要感觉到被爱和被需要。每个孩子都需要归属感”。

怎样才能成为一位更好的老师呢?马文·柯林斯提出了十个基本原则——

一是信念: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攀上想象不到的高度;二是收获:让每个学生每一天都收获满满,决不让学生感到失败;三是忠实:踏实做好每一件事情;四是不要做一个叛徒:做学生的朋友是永远要做的事情;五是公平: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六是发自内心地教书育人,而不是为了薪水:要有激情、决心和奉献精神,不允许任何学生平庸和失败;七是认真: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八是积极热情:把教育事业当作自己的生命;九是不让学生失望:让后进的学生变得更好,让优秀的学生变得卓越;十是决不放弃:即使一开始不顺利,也要继续努力。其实,这十条原则都是“对学生的爱”这一基本理念的具体展开。

马文·柯林斯认为,一个好的老师,并不是一个“孤胆英雄”,而是一个具有团队精神,懂得与他人协调合作的老师。与此同时,一个好的老师还要注重学生间的彼此影响,让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她说:“学习是一件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事。学校的每个人都是这个团队的一部分。和其他团队一样,只有大家齐心合力,这个学校才能有效运作。”所以,尽管她的学生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从五六岁到12岁的在同一个班级)和不同的学业水平,她也努力把年龄差距变成一种优势,“创造出一种孩子们可以互相辅导、互相帮助的氛围”。混龄教育,也许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其实,马文·柯林斯的成长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到了她如何从一个文秘专业的大学生、一个非教育专业的“生手”,成长为一个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有超然的办学业绩的卓越教师和校长。这本书的书名是MarvaCollins' Way,翻译成中文,既可以翻译为《马文·柯林斯的成长之路》,也可以翻译为《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甚至还可以翻译为《马文·柯林斯的教育法》。这三个中文书名,都大致概括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马文·柯林斯成为卓越教师的过程,正是她作为学生不断成长的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如何塑造自己就会如何塑造学生。马文·柯林斯的经验,值得所有教师借鉴。

朱永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