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强化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和技术支撑

强化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和技术支撑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表5-4和图5-10可以看出,甘肃省自然环境指数对生态综合水平影响较大,虽然在总体上依旧表现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但是变化较经济环境指数和社会环境指数平稳。

强化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和技术支撑

表5-6 2003~2008年甘肃省生态评价二级指标值

表5-7 2003~2008年兰州小城镇生态建设水平

图5-9 2003~2008年甘肃省生态化程度发展趋势

图5-10 2003~2008年甘肃省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指数

图5-11 2008年甘肃省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发展对生态化程度的贡献

(2)结果与讨论。本研究根据甘肃省省情和自身的特点,在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了生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生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并对甘肃省的生态化建设现状进行评价,现对评价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第一,经济环境指数。由图5-9可以看出,甘肃省经济环境指数总体上虽表现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但曲线的变化比较平稳。从2003年的0.4834变化为2008年的0.5868,其中2003~2006年为增长趋势,增幅是9.66%,接着在2007年降为0.4964,降幅为6.36%; 2008年又转为增长趋势,上升为0.5868; 2003~2008年经济环境指数平均增长速度是3.57%,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比、三废综合利用产值占GDP比重等指标,政府对环境保护投资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环境安全水平的提高。同时人口密度城市化率等指标都与采用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经济环境指数。

第二,社会环境指数。从表5-4和图5-10可以看出,甘肃省社会环境指数大体呈现为不均衡的发展趋势,由2003年的0.4518变化为2008年的0.4308。其中,2003~2004年为下降趋势,而后在2005年上升为0.4544,在2006年社会环境指数下降为0.4140,是2003~2008年之间降幅最大的变化; 2007~2008年社会环境指数开始回升。这说明甘肃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压力增大,但不足以证明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这一指标不会出现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年均1.3%的速度不断增长,其中每万人拥有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科技支出占GDP比重、人均保险费用、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等指标都与采用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社会环境指数。此外,城镇失业率、万人拥有医生数等指数偏低也是制约社会环境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

第三,自然环境指数。从表5-4和图5-10可以看出,甘肃省自然环境指数对生态综合水平影响较大,虽然在总体上依旧表现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但是变化较经济环境指数和社会环境指数平稳。从2003年的0.6730发展为2008年的0.6792,在2005年出现较2004年降低以后便呈现出连续增长的态势; 2003~2008年,增长幅度为0.92%。其中烟尘去除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建成区绿化率、自然保护区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等正性指标表现为逐年增加的态势,这归因于近年来甘肃省采取的多项环保措施,通过对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的治理、固废污染的防治与综合利用、城乡基础设计的改善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从发展的战略和大局出发,强化措施,综合施治,显著改善了省内自然环境状态。但是也应该看到,伴随经济的发展,SO2 COD的排放量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等指数仍然偏高,还有增加的趋势。这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人均对煤炭的年消费量也日益增加,超过了全国每人年平均量,间接地反映出由于煤炭消费量的增加而使得环境中CO2的污染在加重。尤其是我省人均水资源量与国际严重缺水衡量标准相差甚远,干旱缺水成为制约甘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另外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生活用水量等指标都与采用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自然环境指数。

第四,生态综合评价指数。从总体而言,甘肃省生态综合评价指数从2003年的0.5636变化为2008年的0.5948,其中2003~2005年呈上升趋势,增幅为1.86%,2006~2007年呈现连续下降的态势,下降了1.15%和0.81%; 2008年上升,增幅为5.67%,而社会环境指数在2006年出现明显折点,由2005年的0.4544降为2006年的0.4140,成为影响生态综合水平的主要因素,即社会环境指数在2006年以8.89%的降幅致使生态综合评价指数在2006年下降为0.5675。参照P-R-S模式,通过对甘肃省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可以得出,2003~2008其生态综合指数变化并不是均衡的、直线型的,而是表现出波动型的特征,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92%,说明甘肃省生态水平整体情况改善速度较为缓慢,对照《生态建设水平分级及生态化程度表》(表3-10),判断甘肃2003~2008年的生态环境状况都处于较好级别,离良好级别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综上所述,尽管甘肃省生态环境水平有所提升,但提升速度非常缓慢,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增加,人均耕地面积有减少的态势,人均水资源量的降低(在做人数统计时,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以及统计误差的存在,实际面临的压力要大),加上甘肃自身所处自然地理位置的制约,使得甘肃省生态环境总体上还存在较大的隐患。为保障本地区可持续发展,采取积极科学合理的对策和措施显得尤为必要。

5.2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甘肃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经济通道和战略走廊,是资源丰富、生态脆弱、产业结构偏重、少数民族比例较大、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西北省份。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既是甘肃两千六百多万人民的迫切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期望。如何从甘肃实际出发,走出一条西部省份赶超东部并与世界接轨的发展道路,是甘肃省上下探索的核心问题。循环经济是对发达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的结晶,是在经济增长保持较高速度的前提下,实现物质消耗减量化并改善生态环境,有效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和环境约束矛盾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实现形式;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的具体体现。甘肃省通过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和认识,认真分析了省情,把发展循环经济确立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5.2.1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5.2.1.1发挥甘肃资源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甘肃是我国的资源大省,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其位居全国第一的矿种有10个,前五位的矿种有24个,前十位的矿种有55个。并且镍、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品位高、易选冶,为甘肃省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此外,甘肃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十分丰富。甘肃特定的地理和气象条件使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得天独厚。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内部分山口地区,无破坏性风速,适于风机的全年运行,具有连片开发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优越条件。据测算,河西走廊的年有效风能储量在800千瓦时/平方米,如果将河西走廊地区每年一半时间的风量利用,年可发电约4000亿千瓦时,按目前国内最低风电价格上网,年产值可达1800亿元。甘肃年太阳辐射量约在4800MJ/m2~6400MJ/m2之间,可开发利用于太阳灶、太阳房、太阳能热水器、离网型太阳能发电等形式。

甘肃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资源性产品与下游产品比价的扭曲以及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资源有优无势。资源优势并没有为甘肃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利益,相反,却形成了过度依赖资源的产业结构,有些老矿山、老企业面临资源枯竭的窘境。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体的甘肃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为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技术人才,同时也做出了巨大牺牲。如甘肃省“一五”时期开始建设的白银公司,企业发展五十多年来,共累计生产有色金属产品569.9万吨,从业人员最多时达到8万人,创造了铜硫产品产量和产值利税连续18年全国第一的辉煌业绩。但是,该企业目前正面临着资源枯竭、后继乏力的困境。

甘肃资源性产业的另一特点是发展方式粗放,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低下,带来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目前,甘肃省万元GDP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0%,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2008年,甘肃省能源消费总量中,工业消费量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为74.36%。这样的资源、能源利用水平难以为继,必须通过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两高一资”变为“两低一资”,才能实现甘肃的可持续发展。

甘肃虽然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资源利用率低、发展效益不高、部分企业和地区面临的资源枯竭等问题相当突出,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要实现“工业强省”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发展目标,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实现由资源开采的传统模式向资源高效利用和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弱化资源约束,是甘肃走出困境、再创辉煌的重要途径。

5.2.1.2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需要

图5-12 甘肃省各产业能源消耗结构示意图

甘肃是长江、黄河的重要水源补给区和生态功能区。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是黄河源区降水最丰沛的地区,是黄河、长江上游的河源区。敦煌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疏勒河流域、黑河中上游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石羊河流域,穿过河西走廊酒泉张掖武威绿洲,维系着河西走廊的生态平衡,是甘肃乃至全国的生态屏障。陇南山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也直接关系着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河西内陆河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作为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为确保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克服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不可再生资源储量下降、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障碍,加速经济发展模式从传统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换,是实现甘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现实需要。

甘肃“两高一资”的工业结构对区域内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区域性和行业性污染问题十分严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在西部大开发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增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已经成为加快甘肃发展的战略重点。甘肃要把调整产业结构、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和推进重点地带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以区域突破的新形式,培育和增强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需要一个加速实现生产要素空间聚集的大平台。循环经济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活动过程中,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通过“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产业链延伸,构成新型工业化的最有效产业组织模式,实现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的模式,有利于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减少废物排放,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甘肃资源环境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是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

5.2.1.3调整产业结构、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现实选择

甘肃作为“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的重点建设地区,是我国老工业基地之一。长期以来,甘肃国有企业由于机制不活、设备老化、包袱沉重,陷入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产业、初级产品、高耗低值产品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精(深)加工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以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为例,三个资源型城市的轻重工业平均之比为29.2∶70.8;在重工业内部,加工工业与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平均之比为27.7∶72.3;在轻工业内部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占78.5%,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占21.5%。这表明三个资源型城市仍是以重工业、采掘工业和农产品初级加工为主,而附加值高的加工业及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发展不足,这种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二是缺乏后续接替资源。受地域、环境、生产要素的制约,传统产业的改造严重滞后,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城市面临矿竭城衰的严峻形势。三是工业布局亟待调整。甘肃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高度集中在城市中的大型工业企业,相对先进的大型企业与比较落后的中小型企业在质和量上形成强烈反差,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甘肃省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06%,工业综合实力大大落后于国内大部分省份。

在新的战略机遇面前,甘肃作为老工业基地和经济落后省区,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就必须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要求,实施非均衡式发展。在工业基础条件较好、人口和经济相对集中、环境和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进一步加快各类要素的空间聚集,以重点区域的率先突破带动甘肃省工业化的整体进程。正是基于这样的基本认识,实施以区域聚集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布局,改变甘肃省工业点状式布局、孤岛型企业、飞地型城市的现状,全力发展循环经济,创新工业发展模式,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区域协调发展这个大背景下加快甘肃工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5.2.1.4 维护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的战略举措

甘肃是我国多民族地区之一。在全国56个民族中,甘肃有3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9.26%,其中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为甘肃地方特有民族。甘肃既是中国革命的红色老区之一,又有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全省86个县(市、区)中,有国家扶贫县44个,省级扶贫县9个。甘肃省“座中联六”,处于青海、新疆、内蒙古、宁夏、陕西、四川等省区的中心位置,周边省份多民族聚居,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分布比较集中。有效利用循环经济模式,在不断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的情况下加快发展经济,将有力地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在促就业、惠民生、实现跨越式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必将辐射促进周边省区经济社会发展。这对于增强民族团结,保持民族区域和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因此,加快实施循环经济战略,从根本上实现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是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需要;是维护我国西北地区长期稳定和民族和谐团结的战略举措。

5.2.2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1)循环经济工作扎实推进。2004年以来,甘肃省人大、省政府先后出台了《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开展了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建立了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各级政府也都成立了循环经济管理或协调机构。各示范市、区按照产业耦合、特色明晰、规模经济、资源和基础设施共享的原则,先后完成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循环经济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指标、任务、实施步骤与措施。白银市、嘉峪关市、武威市、金昌市、定西市等五市制定了循环经济规划,酒钢公司、白银公司、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等重点企业制定了循环经济实施方案。金川公司作为国家第一批试点单位,其《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已通过国家评审,正在抓紧组织实施。各地对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在财力、物力、人力和政策上予以倾斜,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绿色办事通道,有效提高了园区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目前,循环经济的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推进中,为全省创建循环型城市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2)清洁生产逐步加强。成立了甘肃省清洁生产指导中心,制定了《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意见》和《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编辑出版《清洁生产指南》。2007年召开了甘肃省推行清洁生产现场会,对钢铁、有色、石化、食品、煤炭等行业的200户重点企业实行了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加强清洁生产审核技术队伍建设,目前甘肃省已有近400人获得清洁生产审核师资格。

(3)节能减排有序展开。研究制订和组织实施了有色、钢铁、石化、建材、轻工等五个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推进计划,对各市州政府和重点企业分解落实目标责任,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甘肃省已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3100万平方米,生产新型墙材实现节能14.9万吨标准煤。2008年,甘肃省万元GDP能耗降低率4.53%,二氧化硫排放量50.15万吨,化学需氧量17.05万吨,均完成了节能减排目标。

(4)资源综合利用取得进展。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甘肃省供销和物资系统县以上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回收利用再生资源总量超过202万吨,比上年增长6.5%以上。有107户企业的35种产品通过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证,全年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实现产值39.95亿元,综合利用各类固体废弃物30余种720万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力度逐步加大,重点城市基本建立了废旧物资回收体系。

(5)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加快。甘肃省先后出台了《甘肃省实施水法办法》、《甘肃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等一系列法规标准。借鉴张掖市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经验,甘肃省先后分两批设立了43个县市区作为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试点面积覆盖了河西走廊全部县区。2008年,甘肃省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为387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08立方米,分别较2007年下降15.9%和12.9%。废水重复利用率92.03%,工业用水效率总体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兴建了一大批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初步形成了以供水、灌溉、防洪、发电、水土保持、生态治理为主的水利体系。通过大力推广渠道防渗、喷灌、管灌、滴灌等常规节水和高效节水技术,2008年节约水量6.9亿立方米,用水实现了负增长。

(6)关键性技术在重点行业得到推广应用。在有色、钢铁、建材、煤炭等重点行业,推广应用了一批共性和关键性链接技术。大量粉煤灰、煤矸石、冶炼废渣、化工废渣、采矿废石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实现了再利用,采用生物冶金技术提取金川公司贫矿和白银公司露天剥离废石资源中有价金属的工艺技术应用进展良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炉顶压差发电、钢渣水淬再利用、高炉转炉煤气回收等一批资源再利用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金川公司新的选矿工艺使贫矿选矿回收率达到96%,居世界先进水平。兰州大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绿色镀膜技术,达到清洁镀膜生产、根除电镀“三废”污染的目标。兰州电机有限公司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项目的开发,为风能有效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农业领域,甘肃省在农作物制种、节水灌溉、旱作农业技术等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

(7)开展广泛宣传教育。甘肃省在着力推进循环经济各项具体工作的同时,把宣传教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使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和积极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后,甘肃省委、省人大、省政府联合发文《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活动。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全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网上知识竞赛中,甘肃省提交答卷的人数不仅全国第一,而且占到26.5%的比例。

5.3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战略布局

5.3.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3.1.1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形成政府积极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觉参与的机制,在生产、流通、消费领域全面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立适合甘肃省省情的循环经济模式体系,实现生产清洁化、生活环保化和生态良性化,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的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意味着确立环保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中,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因此,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形成政府积极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觉参与的机制,在生产、流通、消费领域全面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立适合甘肃省省情的循环经济模式体系,实现生产清洁化、生活环保化和生态良性化,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5.3.1.2 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贯彻3R、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简称“3R”)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也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3R之间有着内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减量化作为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对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具有重大意义。3R原则要求首先从生产的源头减少物质投入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生产过程中循环利用或综合利用废弃物,减少废物产生和排放;在产品消费变成废弃物后,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尽可能经过加工处理变成再生资源回到生产或消费环节。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新价值观、新资源观、新产业观,形成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突出废水、废气、废渣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对当年新产生的工业废渣,争取做到“吃干榨尽”,实现“零”排放。

(2)坚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是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持续改进的过程,必须遵循统筹规划、循序渐进、优化布局的原则,把长期战略目标和近期工作重点结合起来,把社会整体推进和重点领域突破结合起来,把老工业基地生态化改造与新建园区循环型布局结合起来,把试点示范与循环型产业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领域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在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面,对旧有的生产和消费体系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模式进行创新改造,对新的建设和发展项目,按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模式进行规划设计,形成布局合理、互动发展、协调推进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3)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原则。我国的基本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循环经济要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展开,要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政府应充分运用政策引导、法规规范和投资扶持等方法手段,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消除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推动企业自觉按循环经济理念去发展壮大自身。要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建立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机制,使人们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现阶段甘肃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使企业经营和管理人员把发展循环经济看做是当代企业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引导公众开展“绿色消费”,夯实发展循环经济的群众基础。

(4)坚持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并重的原则。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变革,必须有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来引领和支撑。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针对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瓶颈与需求,研究提出一批循环经济科技支撑项目,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充分引进先进技术,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钢铁、有色、石油化工、电力、建材、煤炭等重点产业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和废弃物再生利用,解决二次污染和不经济的问题。要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通过制度创新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引导资本、技术转向有利于资源循环的方向,逐渐在全省建立起资源节约、循环和环境改善的长效机制。

(5)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原则。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切实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发展循环经济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科技进步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模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坚持解决当前紧迫问题与谋划长远发展相结合,统筹解决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区划要求,确定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促进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5.3.2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5.3.2.1 规划目标

经过2009~2010年、2011~2015年两个阶段的发展,到2015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科技支撑体系;通过改造提升,形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试点示范企业、园区和城镇;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形成以循环经济模式为核心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新型产业体系;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依托甘肃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把甘肃建成我国新能源大省,可再生能源比例进一步提高;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经济技术,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明显降低,产业生态化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处于全国前列,为我国全面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典范。

5.3.2.2 主要任务

甘肃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任务包括:

(1)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限制和淘汰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改造已建成的开发区、引导新建循环经济示范区、工业集中区、产业园区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产业集聚和生态工业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条。

(2)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引导和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生产和管理,减少或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转变;积极发展环保产业,注重开发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与装备,为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提供技术保障。

(3)依靠科技进步和先进适用生态技术,延长生态经济产品链条和产业链条,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对农业、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轻工等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资源消耗管理,在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领域大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约各种资源,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对共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优先支持具有示范意义的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渣资源化利用,木材节约代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以提高专业化、规模化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项目。

5.3.3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布局

5.3.3.1循环型经济发展战略思路

(1)循环型农业发展战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促进农业向无害化方向发展。打造粮食生产→禽畜养殖→肉类加工→废物还田、粮食生产→秸秆发电、粮食生产→秸秆造纸→废物→饲料→养殖→有机肥料→还田、粮食生产→粮食深加工→化工原料→废物还田等循环型农业产业链。循环农业建设重要目标之一是农业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无害化,循环农业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按照无害化要求组织生产,引导农业产业结构向无害化方向调整。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投入品的减量化。围绕投入品的生态化、无害化目标,加速投入品的减量化与替代进程。实施化肥的减量与精量使用,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以高效无害化配方饲料降低“畜产公害”,以可降解农用薄膜替代不可降解的塑料薄膜。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的区域循环。循环型农业既涉及种植业和养殖业,还涉及农产品加工业等多个领域。循环型农业的重点是加快农业生产经营及废弃物利用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促进企业间循环和区域间循环。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逐步降低农业的各类污染。

(2)循环型工业发展战略。以农业、汽车、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轻工等产业为主导,以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资源使用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化为原则,大力开展产品的循环经济思想设计与研发,通过产品的绿色升级换代,突破绿色壁垒,提升我省工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运用经济手段,引导产业关联的转向,培育构筑规模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循环经济园区体系,推进具有循环型工业特点的污染物零排放示范区建设;以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循环经济园区为平台,以汽车、石化、建材、能源等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具有废物吸纳作用的环境无害化、资源再生与循环利用产业,重点扶持有益于社会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产业建设。着力打造电力、采矿、钢铁→废渣→建材产业链、粮食生产→秸秆发电→机械制造和加工、造纸等→中水回用产业链。重点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产业园区,辐射全省。选择一批基础较好、有条件的城市、工业园区和企业,建设一批循环型重点项目。

(3)循环型服务业发展战略。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提升第三产业整体竞争力。构筑企业网络、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电子商务、数字城市等信息平台,增强循环型信息资源对于物质资源的替代功能。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积极发展循环型物流技术体系,推进发展循环型物流产业。通过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自助终端等多种形式,积极发展电子银行这一高效、便捷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

开展第三产业清洁生产,提高服务业环境管理水平。建立符合第三产业发展的清洁生产体系和绿色认证体系。积极配合旅游战略的实施,整合旅游资源,通过产品创新及提升配套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旅游区生态环境建设。在生产、流通企业减少一次性消费品用量,选用各类符合国家标准的可降解的环保型替代产品,积极推行可降解塑料袋或纸袋的使用,生产销售绿色食品,建立绿色产品的原料生产基地,推行包装绿色化。积极发展静脉产业,提升我省静脉产业规模和科技含量,加强静脉产业的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

不断创新机制,做大、做强服务产业。通过机制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坚持社会化、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原则,打破环保产业服务领域的垄断经营,放宽市场准入,引进竞争机制,鼓励服务业优化组合,建立以资金融通、工程建设、设施运营和技术咨询、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业的比重。

(4)循环型社会发展战略。以政府主导、市场推动为原则,构建循环型社会建设的组织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建立组织管理体系、规划支撑体系、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撑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宣传教育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废弃物回收利用与资源化无害化体系。循环型社会贯穿整个生产、销售和消费、使用及废弃物回收、资源化、再使用的整个过程。应对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以及再使用者的行为加以规定,保证循环型社会的建立。培养理性、绿色的消费观,形成与循环型社会相一致的价值观体系、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树立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观,确立“资源有限,取之有度”的资源观,培养理性、绿色的消费观,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可持续的消费方式。

5.3.3.2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布局

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农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自然资源禀赋、区域地理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状况等要素,围绕把甘肃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的目标,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建设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和循环型社会三大体系,着力打造1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培育100户骨干企业,改造提升3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形成覆盖全省的、各具产业特色的七大循环经济基地,初步筛选一批重点项目和支撑技术(图5-13、5-14)。

图5-13 甘肃省循环经济体系

图5-14 甘肃省循环经济基地分布图(www.xing528.com)

5.4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措施

5. 4. 1 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1]

循环经济发展是一个不断地从低水平向高水平、从局部向全省依次展开的过程。为此,先在深入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选取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资源消耗量较多、上下关联度较高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建立循环型产业链。根据甘肃省省情着力打造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5.4.1.1钢铁、有色产业链

图5-15 甘肃省钢铁、有色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5.4.1.2石油化工产业链

图5-16 甘肃省石油化工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5.4.1.3煤电化工及清洁能源产业链

图5-17 甘肃省煤电化工及清洁能源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5.4.1.4 建材产业链

图5-18 甘肃省建材及新材料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5.4.1.5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

图5-19 甘肃省生态农业及特色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5.4.1.6装备制造业产业链

图5-20 甘肃省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5.4.2全面推进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

5.4.2.1开发和利用新型能源

积极稳步调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煤炭燃烧技术,推进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清洁煤燃烧工程,应积极配合工业园区的建设,实施集中供热,分阶段加速改造中小型锅炉。重点围绕燃煤电厂的技术改造,提高能源生产、转换与输送效率。推进清洁煤燃烧技术,加大烟气脱硫实施力度,包括循环硫化床炉内喷钙脱硫、石灰-石灰石延期脱硫等。

推广清洁能源。积极引进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资源,建设天然气管道,不断提高城市管道煤气的普及率,推进液化石油气的管道化供应。改进农村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沼气。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改变单一的煤电结构,积极利用天然气发电。

5.4.2.2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节水工程。将城市节水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统一管理,确保水的供求平衡。优化城市结构,促进企业清洁生产。改变城市消费观念,降低人均生活用水消费量。科学合理制定水价,利用经济杠杆节约用水。

(2)再生水回用。新建污水处理厂根据用户及运行成本建设再生水设施,已建成污水处理厂没有开展中水回用的要加快回用设施建设,开展中水回用的尽快达到设计能力。大力推广住宅小区、学校、医院、宾馆等中水回用示范工程,提高农业中水灌溉面积,在人工草地、林场推广中水灌溉。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率的同时,增加企业中水利用比例,重点用于锅炉用水、原料水、产品处理、清洗用水、冷却、空调用水等。新建的居民小区,鼓励开发分质供水系统,分别向用户提供优质的生活饮用水和生活杂用水,并鼓励已建居民小区建设中水系统。大力推广市政设施中水回用系统,用于城市绿地喷洒和景观用水。

5.4.2.3废旧资源的循环与回用

(1)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提高燃气普及率和集中供热率,减少煤灰垃圾产生量。提高半成品供应量,鼓励净菜上市。倡导绿色消费,鼓励节约使用生活用品,少用一次性物品。建立垃圾的分类回收体系,逐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建立垃圾分类处理与利用体系。合理分布设置大型分拣中心,对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加以细化分类、初步加工与打包,定向送往对口的综合利用企业。所有分拣中心都应与对口企业建立起科学、稳定的供销渠道。

( 2)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2]以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废电脑及电子废弃物、废金属及包装物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健全废纸回收利用网络,成立股份制公司或联合体,开展废纸的收集与再利用。将废纸回收和社区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发挥社区力量,提高回收利用率。

完善报废汽车回收和拆解行业的管理,运用市场手段和法律手段,解决报废汽车回收和拆解行业存在的问题。建立与现代大规模汽车生产相适应的汽车回收和拆解体系,并与其他地区形成网络。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建立报废零配件的处理、销售体系,适当提高报废汽车的收购价。建立有效的零配件再生利用体系,建立相应的检验标准,对再生零配件进行分类处理。

开展废家电回收利用、资源化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未来大量家电废弃问题。制定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的有关规定,建立区域性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市场和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体系。

开展废旧塑料制品回收。通过价格和政策引导,对废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加强联合与合作,拓宽具有我省特色的多元化塑料制品回收渠道。开辟利用废旧塑料生产井座、井盖及汽油等资源化途径,加强废旧塑料制品回收的分类指导。

加强危险废弃物回收处理。主要是加强电池、荧光灯、医疗垃圾等危险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以废旧电池回收为起点,完善废旧电池的收集网络,建立废旧电池处理厂,动员全社会加快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

5.4.3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和政策体系

5.4.3.1建立和完善法规和条例,保证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

制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和收费政策。积极做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落实清洁生产专项资金,加大对企业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污染防治项目的投入力度。要加快研究建立促进节能、节水产品和节能环保型汽车、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广的鼓励政策。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税收政策,加快建立大宗废旧资源回收处理收费制度。适时出台燃油税,完善消费税制。积极研究以资源量为基础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办法,进一步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并适当提高征收标准,优先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全面开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研究完善限制省内紧缺资源及高耗能产品出口的政策。在理顺现有收费和资金来源渠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企业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政府采购目录要优先考虑节能、节水和环保认证产品。

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理顺自然资源价格,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性产品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调整水、热、电、天然气等价格政策,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逐步提高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完善农业水费计收办法;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大力推进阶梯式水价、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扩大峰谷电价和峰谷电价执行范围,拉大差价,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实行尖峰电价和季节电价;对高耗能行业中淘汰类、限制类项目,严格执行按国家产业政策制定的差别电价政策。加大供热体制和供热价格改革力度,逐步建立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共同构成的热价形成机制,实行差别热价和煤热联动政策。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其他产品的比价关系,建立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机制。要研究制定并落实各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

抓紧制定循环经济技术政策。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政策、技术导向目录,以及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节水、环保装备目录。支持引进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技术,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加强法规体系建设。要结合我国省情,加快研究建立和健全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当前要抓紧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以及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废旧轮胎、建筑废物、包装废物、农业废物等资源化利用的法规和规章。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生产商、销售商、回收和使用单位以及消费者对废物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法律义务。

5.4.3.2制定绿色采购制度,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绿色产品、绿色采购、绿色伙伴”构成的“三绿”网络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首先,通过开展“三绿”活动能够从源头控制污染物进入到产品中,减少废弃物排放,做到产品零库存,达到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零排放。其次,企业通过开展“三绿”活动,既提高了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产品质量,又改善了社会环境,真正促进了经济可持续的发展,取得经济和环境的“双赢”。在“三绿”网络中,绿色产品、绿色采购、绿色伙伴之间是一种相互交织、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其中,绿色采购占据主导地位。绿色产品是绿色采购的对象,通过绿色采购行动引导产品的绿色化;绿色伙伴是通过政府、企业的绿色采购行动而形成的政府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缔约、协作关系。因此,制定绿色采购制度和行动计划,是构成完整的“三绿”网络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3]

政府绿色采购就是在政府采购中着意选择那些符合国家绿色认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制定政府绿色采购计划,政府优先购买对环境冲击较少的绿色产品,可直接获得环保效益,鼓励厂商生产可回收、低污染、省资源的产品,并影响事业单位、企业和公众。例如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优先采购经过清洁生产审核或通过IS014001认证的企业的产品,要将绿色采购制度化、规范化,做出详细的采购计划,确保顺利实施。

5.4.3.3依法实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加大依法监督管理的力度。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矿产资源集约利用、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引导企业树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意识,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将发展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工作紧密结合,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逐步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对企业废物排放和处置的监督管理,降低排放强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依法推行清洁生产。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加快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方案。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要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监督实施清洁生产方案。由甘肃省发展改革委、环保局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环境友好企业活动,引导企业加快实施清洁生产。

5.4.4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行政保障机制

5.4.4.1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全民循环经济意识

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发展循环经济重大意义的认识,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要将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的相关内容编入教材,在中小学中开展省情教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教育。要组织开展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知识培训,增强意识,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编写消费行为导则和资源节约公约,引导合理消费,规范消费行为,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5.4.4.2加强组织和领导,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协调工作机制,做好组织协调和指导推动工作,及时解决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加快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5.4.4.3完善管理体制,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的同时,强化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综合协调能力,切实解决地方保护、部门职能交叉造成的政出多门、责任不落实、执法不统一等问题。改革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制,把循环经济的各项指标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中。加强政府激励机制,制定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和法规,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法规保障体系。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使有关统计指标能够充分反映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探索建立环境资源成本核算体系和以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完善循环经济发展资金管理体制,对重点项目实行倾斜,合理安排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全面系统地收集分析循环经济发展的信息和国内外发展动态,为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

5.4.4.4引入创新机制,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

我国循环经济建设刚刚起步,又恰逢企业要按照市场运行机制进行现代化企业改制,经验少,需要引入新的管理创新机制,进行大胆实践,拓展循环经济的领域,要从区内产品层次、企业层次、产业层次和区域层次,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研究与建设,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

要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城市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通过试点,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技术和项目领域,进一步完善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污染排放强度的政策措施,提出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改造工业园区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思路,树立一批先进典型,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

5.4.5强化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和技术支撑

5.4.5.1多方筹集资金,建立循环经济发展基金

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政府要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并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各类金融机构应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金融支持。

5.4.5.2健全市场化运作机制,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要切实增加循环经济发展的投入,编制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年度计划,将重点项目优先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各项优惠政策,抓住发展机遇,争取国家的更多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积极支持循环经济项目申请银行信贷和国家专项资金,进行设备租赁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BOT等形式参与循环经济发展。加强市场机制的运行,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充足的资金。

5.4.5.3拓展对外开放领域,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资源综合利用等,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利用外资渠道,积极利用世行、亚行、全球环境资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府的贷款或赠款。利用产业导向和优惠政策,鼓励外资投资高新技术、污染防治、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鼓励外商设立生态经济研发机构,积极开展有关项目的合资合作。

5.4.5.4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标准体系建设

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要加大科技投入,支持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组织开发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尾矿综合利用技术、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4]

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咨询服务体系。要积极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等中介机构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作用。

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要加快制定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和合格评定制度,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涉及循环经济的有关污染控制标准。加强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标准化工作,完善主要用能设备及建筑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和主要耗能(水)行业节能(水)设计规范。建立和完善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再利用品标识、节能建筑标识和环境标志制度,开展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注释】

[1]李昕、董德明、沈万斌等:“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及实例研究”,载《地理科学》2006年第4期。

[2]段宁:“物质代谢与循环经济”,载《中国环境科学》2005年第3期。

[3]袁云峰、朱启贵:“浅析循环经济”,载《中国统计》2005年第2期;凌岚、王少平、陆雍森:“区域循环经济建设框架探讨”,载《环境保护科学》2005年第3期;刘成付、刘越岩:“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主要模式”,载《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第4期。

[4]任建兰、张淑敏、周鹏:“山东省产业结构生态评价与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思路”,载《地理科学》2004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