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及竞争态分析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人文旅游资源异彩纷呈。本章以南非为研究对象,透过对南非入境旅游发展状况的深入剖析和研究,试图来反映未来整个非洲入境旅游业的发展态势。2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客源市场特征是制订旅游规划的重要依据。2.1时间特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时间特征,主要表现在客源市场年度和季节性的变化。

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第三章 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及竞争态分析

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人文旅游资源异彩纷呈

南非虽然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但却是非洲大陆经济最发达、最有影响力和最有代表性的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非洲国内生产总值的1/5。这不仅表现在一、二产业上,其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也一直处于非洲大陆的前列。本章以南非为研究对象,透过对南非入境旅游发展状况的深入剖析和研究,试图来反映未来整个非洲入境旅游业的发展态势。

1 南非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及总量特征

自1961年南非退出英联邦,成立南非共和国以来,其入境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61年,南非仅有192921人次的入境游客;而到了2009年,入境游客人数已接近1000万,不到40年翻了50多倍(见图3-1)。目前,南非入境旅游业在拉动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等方面,都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3-1 1961—2009年南非入境旅游人数变化
资料来源:南非(国家)旅游局(South African Tourism)1961—2009年《统计年鉴》。

从图3-1可知,南非入境旅游的发展大体可分为起步、高速发展和平稳发展三个阶段。

1.1 起步阶段(1961—1989)

1961—1989年是南非入境旅游业的起步阶段,入境旅游由“外事接待型”向“产业型”转变,接待入境游客数量由1961年的192921人次发展到1989年的930393人次,增长了3.8倍,年平均增速13.7%。当然,这一时期南非入境旅游发展还是相当不稳定的,波动或起伏较大(见图3-2)。其旅游业发展主要瓶颈是政治不稳定(如种族地位不平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条例不完善、管理比较混乱等。

图3-2 1961—1989年南非入境旅游人数变化

1.2 高速发展阶段(1990—1999)

20世纪90年代初,南非实现种族平等,制定了“重建与发展计划”,强调提高黑人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地位等,政治和经济环境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入和监管,旅游设施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这一时期,南非入境旅游人数由1990年的1020094人次骤增到1999年的6023086人次,9年增加了4.9倍,年均增速54.5%(见图3-3)。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南非入境旅游产业基本形成,结构渐趋合理,并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旅游产业体系。

图3-3 1990—1999年南非入境旅游人数变化

1.3 平稳发展阶段(2000—2009)

进入新世纪以来,南非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局也进一步稳定,入境旅游业实现了行业的新发展,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其旅游接待能力与产业规模同步增长。但由于其接待规模基数较大,其增长速度自然变缓,南非国际旅游的发展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2009年,南非国际旅游人数突破1000万大关,年均增速7.4%(见图3-4)。当然,2001年由于“9· 11”事件的影响,南非的入境旅游也曾出现小幅的下滑。

图3-4 2000—2009年南非入境旅游人数变化

综观非洲近年旅游业发展的态势,就非洲大陆而言,南非近年来的入境旅游排名稳居第2位(见表3-1)。应该说,南非入境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2010年世界杯在南非举行,给南非入境旅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从表3-1可知,埃及近年接待国际游客数量始终高于南非,并保持非洲第一。究其原因,首先是地域优势,因为埃及邻近欧亚大陆,大大降低了欧亚国家游客出游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其次,埃及是最早发展旅游业的非洲国家,在景区开发和管理上都有一定的优势;第三,埃及有不少的旅游资源(特别是人文旅游资源)在非洲甚至在全球都具有独特性和垄断性;第四,埃及历史上基本不存在种族隔离现象,而南非在20世纪90年代才实现种族平等,政局也才开始基本稳定,旅游业真正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当然,南非作为非洲第一经济强国,加上其丰富和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不断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不断提高的旅游管理水平,其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显现。

表3-1 非洲部分主要旅游国家国际旅游规模排名

资料来源:UNWTO World Tourism Barometer 2006—2008。

2 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

客源市场特征是制订旅游规划的重要依据。从入境旅游者的角度研究客源市场,了解客源的结构、需求特征、行为方式及相关的变化特点,有利于合理地引导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服务设施的配置。对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包括旅游者的地理分布特征、人口学特征和旅游行为及心理特征等,涉及对与之相关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目的结构、人口学特征结构等旅游市场结构的分析。旅游地、旅游企业只有通过探究旅游市场的需求特征,结合旅游地和旅游产品的现状,才能科学地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实现正确的产品定位,调整产品组合,制订切实可行的客源市场规划,选择最佳的旅游营销渠道,以达到有针对性地开拓客源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旅游经济效益的目的。

2.1 时间特征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时间特征,主要表现在客源市场年度和季节性的变化。旅游客源市场的年际变化主要是由于客源地的国家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等年际不同以及一些突发因素引起的。旅游客源市场规模随季节的不同也会发生变化,因为对某一旅游地来说,不同的季节其气候不同,加上一些影响客源季节性变化的社会因素(如节假日、传统习俗等),因而有淡季、平季和旺季之分。对这种时间变化特点的分析要引入时间结构的概念,即某旅游地客源市场随时间变化的态势,包括季节性变化和年际变化。旅游客源市场的季节性、年际变化强度可通过时间强度指数R来定量反映,其数学模型(公式)为:

其中,R为旅游需求的客源市场的时间分布强度指数;xi为各月旅游量占全年的比重。在这个模型中,R值越接近零,说明旅游需求时间分配越均匀;R值越大,说明时间变动越大,旅游淡旺季差异越明显,对旅游经营越不利。在式(3-1)中还可以将12个月换成其他任何长度的时段,相应的系数也要变换。因R值受到旅游需求变化和所选时段长短的影响,所以它适用于不同年份(时段)的比较和不同旅游地(设施)的比较[1]

2.1.1 年际变化特征

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总量的年际变化,在旅游客源市场总量特征中已有论述。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内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年际变化强度指数可以看出,从总体来讲,南非入境旅游的年际变化还是比较大的(表3-2),说明其入境旅游业发展尚不稳定,旅游需求的时间分配尚不均匀,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

从表3-2可知,1961—1969年,南非刚脱离英联邦的控制,百废待兴,百业待建,其间旅游发展速度较快,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年际变化较大就不难理解;到了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南非国内为解决种族隔离问题矛盾较尖锐,政局不稳定,从而导致旅游业发展缓慢,其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年际变化反而较小;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种族隔离制度的全面解除,政局日趋稳定,南非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年均增长速度很快,其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年际变化自然变大,同时也说明南非的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南非政局日趋稳定,社会矛盾日趋缓和,旅游规模稳步扩大,旅游业地位也进一步提升,但由于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基数较大,发展稳定,其年际起伏反而变小。

表3-2 不同时段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年际变化强度指数

2.1.2 季节变化特征

旅游市场的季节性变化主要与旅游地自然条件和旅游者闲暇时间有关,当然也不能排除某些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突发事件的影响。从南非2009年入境旅游客流的季节性变化曲线可知,南非入境旅游市场的季节性变化不太强烈,但因气候变化等原因,仍会导致存在一定的月份差异。南非地处南半球,从天文气候的角度而言,当年的11月至次年的1月是夏季,气候宜人,从而吸引大批的北半球游客到此过冬,享受阳光假日的舒适;而每年的6—8月是南非的冬季,气温要比北半球同纬度地区高,故游客量虽然有所减少,但减少的量并不大(见图3-5)。

图3-5 2009年南非入境客流季节变化

选取2000年、2001年、2005年、2009年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季节性变化数据可以看出(见表3-3、图3-6),一方面,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这种季节性变化特征(趋势)近年来基本一致;另一方面,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这种季节性变化强度虽然不大,但仍然是比较明显的,即呈现不太稳定的变动趋势,还存在淡、旺季之分。这也说明南非入境旅游在克服气候等因素所引起的季节性变化的能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应加强旅游产品多元化建设,使各季都有吸引游客的拳头产品,从而使南非旅游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表3-3 南非不同年份各月入境游客量占全年的比重及季节变化指数R

续表

图3-6 南非不同年份各月接待入境游客量的比重

2.2 空间特征

2.2.1 入境游客空间集中度较高,游客来源以非洲为主

世界旅游组织按地区把世界旅游市场划分为六大区域,即欧洲旅游市场、美洲旅游市场、亚洲旅游市场、太平洋地区旅游市场、中东旅游市场和非洲旅游市场。根据南非旅游统计的习惯和特点,又将美洲旅游市场分为北美旅游市场和拉丁美洲旅游市场。从近年来入境南非的国际客源市场的统计资料来看,其游客的空间集中度比较高,非洲市场一直是南非最大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见图3-7、图3-8、图3-9)。如2008年,南非累计接待的非洲各国游客占入境游客总量的76%,其次是欧洲市场占15%,中东市场份额最小,不到1%。从多年的南非接待各洲入境游客构成来看,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呈现以洲内旅游为主,洲际旅游为辅的距离衰减规律,且空间集中度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同时,旅游客源市场在区域上也具有一定的集中性。如非洲客源集中在津巴布韦、莱索托等南部非洲地区;欧洲市场主要集中在英国德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西欧、中欧或南欧各国;而美洲市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美国和加拿大;大洋洲市场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亚洲市场集中在中国、印度、日本等人口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图3-7 2000年南非接待各大区入境游客构成

图3-8 2005年南非接待各大区入境游客构成

图3-9 2008年南非接待各大区入境游客构成

2.2.2 游客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从2000-2008年的统计分析来看,南非入境旅游的主要客源国为英国、德国、美国、荷兰、法国、印度、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巴西、葡萄牙、西班牙、日本、以色列、津巴布韦、莱索托、埃及、尼日利亚、肯尼亚、中国、韩国(表3-4)。这21个主要客源国长期市场占有率超过55%,其中南部非洲地区的莱索托和津巴布韦长期排名分别在第一和第二位,市场占有率也分别超过20%和10%,且都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欧洲市场的英国、荷兰一直处于前列,这是因为南非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渊源比较深,英语荷兰语又是当地的官方语言,比较便于游客的沟通。亚洲市场中印度、中国和日本一直在该地区处于前列,且发展势头强劲。印度与南非距离相对较近,且又同是英联邦国家,联系比较密切,交往自然较多;中国与非洲各国已经有50多年的传统友谊,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非合作论坛的建立,更加密切了双方的关系,中非交往频繁;而日本是经济强国,出游率一直较高。北美市场则以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为主,且两国游客人数增长比较稳定。南美市场中巴西是主要客源国,近年来发展也比较迅速。大洋洲市场中澳大利亚所占比重最大。

表3-4 2000—2008年南非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国接待量   单位:人

续表

资料来源:South Africa tourism statistics,http://www.southafrica.net,2010-5-25.

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反映了旅游需求空间(地理)分布的集中性。其集中性可用地理集中指数来定量分析,其计算公式是:

其中,G为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xi为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数量;T为旅游地接待游客总量;n为客源地总数。

从式(3-2)可知,游客来源越少越集中,G值越接近100,旅游经营越不稳定;G值越小,则客源地越多越分散。对于任何一个旅游地,客源越分散,旅游经营就越趋稳定。[2]

根据表3-4南非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统计数据,可以计算出南非2000年、2001年、2005年和2008年的客源地地理集中指数分别为28.20、24.70、26.07、26.45(见表3-5)。从表3-5可知,其G值总体不大,说明南非的入境游客来源总体比较分散,客源市场空间结构也比较稳定,但从2001年开始,其G值有逐渐上升的趋势,需要引起必要的警惕。

表3-5 2000—2008年南非入境旅游地理集中指数的变化

综上所述,南非的入境旅游市场始终保持以非洲市场为主、其他市场为辅的市场格局。从2000年至2008年,南非接待非洲市场游客数量及比率日益提高,市场占有率从2000年的72%增加到2008年的76%;而接待欧洲市场的游客却不稳定,其市场占有率从2000年的17%,2005年的18%,变成2008年的15%。此外,从表3-5看出,21世纪以来,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G虽然变化不大,但却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说明南非入境旅游对主要市场(非洲市场)的依赖度在提高,说明对其他市场的开发力度不够或开发效果不明显,从而使南非的入境旅游经营越来越不稳定。南非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未雨绸缪,提高警惕,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开拓其他客源市场,以便使南非的国际旅游业始终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

2.3 人口特征

南非入境游客的性别结构中男性占优势,男性游客的比重一直高于女性,但女性游客增长较快。统计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男性游客比重有下降趋势,女性游客比重呈现上升趋势(见图3-10)。如1973年入境南非的男女游客的比重分别为61.1%和38.9%(图3-11);而1992年男女游客的比重则分别变成54.1%和45.9%(见图3-12)。一方面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她们也在越来越平等地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说明南非的旅游资源受到越来越多女性的青睐。

图3-10 南非入境游客性别比例构成

图3-11 1973年南非入境游客性别比例构成

图3-12 1992年南非入境游客性别比例构成

2.4 旅游目的

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大体可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会议、健康疗养、宗教朝拜、文化、科技体育交流等。统计显示,2008年南非的入境旅游者以观光度假为主,其次是商务和边境旅游,其他的如工作、学习、中转等类型的旅游者比重较低(见图3-13)。

图3-13 2008年南非入境旅游者的目的构成

统计2000—2008年南非入境游客逐年的动机构成,从表3-6可知,观光度假游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2000年仅占83%,到2008年已达到94%;而商务游客数量却有逐年下降趋势,2000年有572114人次的商务游客,占全部入境游客的近10%,而到2008年却只有185853人次,只占总数的不足2%。这一现象既说明了南非的观光度假旅游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条件越来越好,但同时也说明南非的入境游客出游目的越来越单一。这种现象,不利于南非入境旅游的长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应该引起南非当局及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表3-6 2000—2008年南非入境旅游者的目的构成  单位:人

资料来源:2000—2008年《南非旅游年度报告》(Annual Tourism Report 2000—2008,South Africa Tourism)。

2.5 入境方式

游客入境方式主要可分为航空铁路、公路、海运等。入境方式的选择主要根据游客距离旅游目的地的几何距离(远近)及成本决定。统计表明,南非入境游客的入境方式以公路为主,航空为辅,其他方式所占比重都很小(见图3-14)。其原因主要是南非入境游客中以非洲大陆游客为主,且其中又以南非周边的非洲南部国家为主,如莱索托、津巴布韦等国。以公路为主的入境方式既快捷方便,又省钱省时。另外,南非入境旅游的第二大群体是欧美游客,由于距离远,加上航空业发达,游客的经济收入高,以航空方式赴南非旅游成为其必然的选择。

图3-14 2008年南非入境游客入境方式构成

统计2000—2008年南非入境游客的入境方式可知(见表3-7),从南非入境旅游者的入境方式选择来看,公路和航空一直是入境的主要方式,且比较稳定,估计未来仍将是其主流方式。从表3-7可知,铁路和海运的入境方式在南非既不稳定,比例又很低。根据非洲及南非的实际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旅游目的地开发的进一步深入,铁路和海运的入境方式的比例未来会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但南非的入境旅游方式在可预期的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会以公路和航空为主。

表3-7 2000—2008年南非入境游客的入境方式   单位:人

资料来源:2000—2008年《南非旅游年度报告》(Annual Tourism Report 2000—2008,South Africa Tourism)。

3 基于波士顿矩阵理论模型的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态分析

3.1 波士顿矩阵理论模型基本原理

市场竞争的动态分析是市场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一市场的竞争态在时间序列上是变化的,即所谓的市场竞争态的转移。其实市场竞争态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且遵循“瘦狗市场—幼童市场—明星市场—金牛市场”的发展变化规律。波士顿矩阵理论模型是由美国波士顿管理咨询公司于1970年创立的,主要用于规划企业的产品组合。该模型首先应用于企业管理方面,通过规划为企业寻找一种相对优化的产品组合,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这种方法移植应用于旅游市场的分析,可根据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中的增长率和占有率的高低,将其分为四个象限,按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做出m、n的散点图,然后根据散点的疏密程度及某地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研究经验将其进行划分。将这种研究方法引入到旅游市场称其为旅游市场竞争态模型。其基本思路是将旅游产品从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角度进行组合,其中,市场占有率a和市场增长率b的表达式如下:

式中,Ti、Ti-1分别为i类型旅游产品当年和上一年的市场总量,∑T为当年同类旅游产品市场量的总和。在坐标图上,横轴表示旅游市场占有率,纵轴表示旅游市场增长率,在纵轴和横轴上分别选取一个适当的数值m、n作为区分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的中点,将坐标划分为四个象限,即“幼童市场”、“明星市场”、“金牛市场”和“瘦狗市场”(见图3-15,表3-8),从而将旅游产品按各自的市场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归入不同象限[3]。对于n、m的选择,有3种确定方法:一是平均值法,即以市场增长率的平均值确定n,市场占有率的平均值确定m;二是坐标散点法,即以市场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在竞争态坐标的天然分异来确定m、n;三是综合法,即结合前两种方法,先计算平均值,再结合竞争态坐标图中点的分布特征,对平均值加以修正,以确保竞争态划分的科学合理。综合评述以上三种方法,可以说各有优劣。其中第一种方法考虑到了各个指标之间的平衡,却忽略了各不同市场之间的差异性;第二种方法,则刚好相反,注重了差异性,却对指标的平衡欠考虑;而第三种方法却综合考虑了以上两个因素,相对比较科学、合理,当然其工作量会相应增加。为更好地分析南非入境旅游各主要客源市场的竞争态,本文选取第三种方法来确定m、n的值。

图3-15 旅游市场竞争态

表3-8 旅游市场竞争态分类及特征

旅游市场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市场,同一客源市场在时间序列上竞争态的变化就是所谓的市场竞争态的转移。市场竞争态的变化是相对的,且其遵循“瘦狗市场—幼童市场—明星市场—金牛市场”的发展规律(图3-16)。由此可以实现对同一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趋势预测和模拟。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循环机制是在旅游系统不受外部环境条件强烈变化影响下的自然转移模式,所以在这种模型下的预测结果具有相对的局限性。如图3-16所示,瘦狗市场如果发现新的增长点,市场增长率会逐渐提高,就有可能进入幼童市场。幼童市场则有两种发展方向,即通过加强宣传促销和在旅游地开发新产品等措施,可发展为明星市场,或因为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或由于竞争对手过于强大,客源地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使其社会经济等出现衰退,就有可能导致市场衰退而进入瘦狗市场,从而逐渐退出竞争行列。明星市场是一个旅游地追求的最高境界,但却不可能长期维持。当市场增长率逐渐变小,同时市场占有率始终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时,便进入了金牛市场,表明其有了稳定的客源地。对于金牛市场来说,当市场增长率严重下滑,最终导致市场占有率逐渐下降,就会直接衰退进入瘦狗市场;当市场出现衰退现象时,如果能及时调整措施,发现新的增长点,从而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则可避免进一步衰退,并可跳跃进入幼童市场。此外,在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及时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和新的市场需求,以提高市场增长率,使其保持较高的竞争力,从而也会使市场出现飞跃而进入明星市场。

综上所述,随着旅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的变化,同一旅游产品在不同的时期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象限内,即显示出市场竞争态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特征。通过竞争态的分析,可以对客源市场进行量化对比分析,从而确定优势市场,并对其进行扶持,以使优势能够长期、稳定地存在;同时也可以发现劣势市场,并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以扭转其劣势,从而实现有限的投入产生尽量大的效益。

图3-16 旅游市场竞争态转移图

3.2 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态分析

以南非旅游网2000—2008年各年度分国籍统计入境游客量为分析依据,选取各旅游大区入境南非游客数量最多、最有代表性的客源国作为样本,它们分别为英国、德国、美国、荷兰、法国、印度、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巴西、葡萄牙、西班牙、日本、以色列、津巴布韦、莱索托、埃及、尼日利亚、肯尼亚、中国和韩国等21个国家。首先利用Excel软件对各年度入境旅游统计数据分别计算出各年、各个市场的市场占有率(a)和市场增长率(b)两项指标(见表3-9至3-17),然后用平均值法确定m、n值,最后对旅游市场的竞争态进行分类(见表3-18),并绘制各年度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态势图(见图3-17至3-25)。

表3-9 2000年南非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状况

续表

从表3-9可知,2000年,m=2.59%,n=5.43%。

图3-17 2000年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态

表3-10 2001年南非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状况

从表3-10可知,2001年,m=2.45%,n=10.15%。

图3-18 2001年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态

表3-11 2002年南非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状况

续表

从表3-11可知,m=2.38%,n=18.55%。

图3-19 2002年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态

表3-12 2003年南非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状况

续表(www.xing528.com)

从表3-12可知,m=2.46%,n=3.67%。

图3-20 2003年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态

表3-13 2004年南非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状况

从表3-13可知,m=2.53%,n=5.79%。

图3-21 2004年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态

表3-14 2005年南非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状况

续表

从表3-14可知,m=2.60%,n=7.31%。

图3-22 2005年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态

表3-15 2006年南非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状况

续表

从表3-15可知,m=2.61%,n=10.96%。

图3-23 2006年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态

表3-16 2007年南非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状况

从表3-16可知,m=2.58%,n=8.27%。

图3-24 2007年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态

表3-17 2008年南非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状况

续表

从表3-17可知,m=2.58%,n=3.75%。

图3-25 2008年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态

表3-18 南非入境旅游竞争态分类

续表

3.2.1 金牛市场和明星市场比较稳定

从表3-9至3-17和图3-17至3-25可知,入境南非客源国游客的数量主要受距离和经济因素的制约,即距离南非较近的非洲南部国家和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构成了南非入境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从旅游市场竞争态的角度而言,这些国家属金牛和明星市场,且比较稳定。如南非周边的莱索托、津巴布韦等国;欧洲的英国、德国和北美的美国等。

非洲市场尤其是南部非洲的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南非入境旅游的最主要的客源市场,即南非的金牛市场和明星市场,对南非入境旅游业发展的贡献也最大。这一地区的游客到南非旅游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可大大节省出行成本。所以莱索托和津巴布韦一直占据南非入境旅游业市场份额的前两位。但从近年来两国赴南非旅游的游客数量及市场增长率来看,虽然这两国的游客人数一直保持高位,但其增长速度并不均衡,呈现时而高速增长、时而负增长的状况,且有时负增长非常明显(超过10%),说明这两国旅游市场稳定性欠佳。如此重要的旅游市场,发展却如此不够稳定,必将影响整个南非入境旅游业的健康、平稳发展,对此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欧洲市场是目前除非洲大陆以外最重要的客源市场。这主要是因为欧洲距离南非相对较近,同时欧洲经济发达也是原因之一。此外,南非的季节和欧洲恰好相反,也促成大量欧洲游客愿意来南非过冬。在欧洲国家中,英国是南非最大、最稳定的旅游客源国,一直是南非入境旅游的金牛市场,这主要是因为南非以前是英国的殖民地,是英联邦国家,与英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文化相通,生活习惯相近,加上南非的基础设施相对发达、齐全等,从而为英国游客到南非度假旅游提供了便利。

德国也是南非在欧洲的重要旅游客源国,多年来一直都是金牛市场,但近几年增长变缓,甚至从2007年开始出现了负增长的状况,特别是2008年,德国从金牛市场蜕化变成了瘦狗市场。这说明在德国长期处于金牛市场的形势下,由于南非疏于对德国旅游客源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和拓展,从而出现了市场的萎缩,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以便及时扭转这一局面。当然,其他的欧洲国家,如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一直处于南非入境旅游的瘦狗市场或幼童市场,发展还很不成熟,但近年也纷纷出现由瘦狗市场向幼童市场转变的迹象(表3-18),说明这些国家对南非而言,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今后值得重点开发的客源市场。

北美市场中的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客源输出国之一,也是南非最重要的客源国之一,一直处于南非入境旅游的金牛市场或明星市场。尽管美国与南非距离遥远,但由于美国经济发达,国民收入和教育水平高,加上两国有不少共同的文化特征,语言相通,所以南非受到美国游客的青睐也不足为奇。但经济发达、距离相仿的加拿大则一直处于南非入境旅游的瘦狗市场或幼童市场,这与加拿大人口基数少有关,当然也与南非在加拿大的旅游推介活动比较欠缺有关。但从近年来加拿大已经从瘦狗市场基本稳定在幼童市场的情况说明,只要措施得当,宣传到位,加拿大游客市场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2.2 瘦狗市场与幼童市场交替频繁

从图3-17至3-25和表3-18可知,除非洲的莱索托和津巴布韦、欧洲的英国和德国以及北美洲的美国外,其他16个国家基本处于瘦狗市场与幼童市场,且交替频繁(图3-26)。埃及、澳大利亚、法国、尼日利亚、加拿大、葡萄牙由2000年的瘦狗市场成为2008年的幼童市场;而中国、日本、荷兰和以色列则由2000年的幼童市场蜕化成为2008年的瘦狗市场。其实,意大利、西班牙、韩国、印度、肯尼亚和巴西等国也处于瘦狗市场与幼童市场的交替变化之中。也就是说,处于瘦狗市场与幼童市场的交替变化之中的国家一共涉及21个研究对象中的16个,占所选取研究对象中总客源国数量的3/4强(逾76%),说明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尚不稳定,这对市场的成长是不利的,需要精心呵护,细心培育。

图3-26 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态格局变化

亚洲各国一直处于瘦狗市场和幼童市场的交替状态,客源不稳定,一方面亚洲各国普遍距离南非较远,且文化差异较大、交通相对不便、收入普遍不高,加上南非的社会治安状况不佳,从而影响了亚洲游客旅游决策和旅游行为。当然,距离非洲相对较近的中东市场,无疑是南非值得重点开发的客源市场。

南美洲和大洋洲虽然距离南非不远,但由于两地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和季节变化相似或同步,自然景观的差异性不大,从而减小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加上南美洲国家都属发展中国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南美洲到南非的游客量。如巴西和澳大利亚长期处于南非入境旅游的瘦狗市场或幼童市场。当然,如果南非加强投入,措施恰当,宣传得力,不断推出旅游新产品,大量吸引南美洲和大洋洲的游客也不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南非虽然在非洲算得上是旅游大国、旅游强国,但在世界范围内,南非的旅游业也只能算是“发展中国家”。根据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及其竞争态的分析,为使南非的国际旅游业不断做大做强,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南非应当坚持“抓住非洲市场不放松,突出欧洲市场不动摇,提升亚洲市场不放手,瞄准北美市场不转移”的旅游市场推进战略。

4 重点客源市场特征分析

世界旅游组织把世界旅游市场按地区划分为六大区域,即欧洲旅游市场、美洲旅游市场、亚洲旅游市场、太平洋地区旅游市场、中东旅游市场和非洲旅游市场。这些市场对南非入境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有所不同,到南非的旅游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最终要辅助决策者进行目标市场的定位,而目标市场定位应将现实的和潜在的市场需求特征综合起来考虑。因此,对南非入境旅游市场的研究除了把握现实旅游者的需求特征外,还应了解客源地和旅游地的市场特征,并选择重点客源国市场加以解剖和分析。

4.1 非洲市场

天然的区位优势让非洲理所当然地成为南非入境旅游第一市场。从多年的统计数据来看,非洲游客占南非入境旅游人数的比率超过70%(图3-7至图3-9),尤其是靠近南非的非洲南部地区,如莱索托和津巴布韦等国,游客更是集中。

4.1.1 莱索托市场

莱索托长期以来是南非入境旅游的金牛市场,且是第一大客源国,市场占有率一直超过20%(见图3-27),年入境游客人数均超过100万人次,占入境游客的15%以上(多数稳定在20%以上),对南非入境旅游业在人数上的贡献最大,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市场。

图3-27 南非接待莱索托游客总量及其在入境旅游市场中的份额变化

莱索托是南非的国中之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中之国,其国土完全被南非环抱,南非是其进出国门的天然门户,加上莱索托与南非曾经同属英国殖民地,同属英联邦国家,种族、习俗相近,文化、语言相通,从而使南非成为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替代的旅游目的地。

莱索托属内陆小国,也是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全国面积3万多平方千米,人口不足200万,但近年入境南非的游客数量却超过200万人次(图3-27),相当于平均每个莱索托国民每年入境南非逾一次。一方面,莱索托是南非过去和现在最大的客源输出国,预计在将来很长时期内也会是南非最大的客源输出国,对南非的国际旅游影响很大;另一方面,莱索托是南非的国中之国,又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国民收入有限,旅游消费能力更有限,说明入境南非的莱索托的游客,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国际游客(以观光、休闲和度假等为出游目的),而是广义理解的国际游客(出游目的并非为了观光、休闲和度假等,而是出于求学、打工、商务等生存所需)。此外,图3-27还表明,2000—2005年,莱索托占南非国际客源市场份额的变化和其总量基本呈正相关关系,说明莱索托入境南非游客的数量直接影响了南非国际旅游业的业绩。当然,自2006年以后,虽然莱索托入境南非游客的数量仍在增长或基本持平,但其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却开始呈下降趋势,说明南非的国际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健康和壮大,主要表现为某一国对南非国际旅游业的影响越来越小;但同时也说明随着南非对莱索托国际旅游市场开发的进一步深入,其市场发展潜力逐渐耗竭,需要采取适当措施稳住目前的态势,并希望有所发展。

4.1.2 津巴布韦市场

进入21世纪以来,津巴布韦一直都是南非入境旅游的明星市场或金牛市场,且近年来游客增长迅速,入境南非的游客总量从2000年的不足50万人次上升到2008年的120万人次以上,市场占有率也从2000年的不足8%上升到2008年的超过12%(见图3-28),年平均增长率达20%,市场地位日益突出。

图3-28 南非接待津巴布韦游客总量及其在入境旅游市场中的份额变化

从南非接待津巴布韦游客的季节变化来看,津巴布韦游客入境南非旅游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双峰型”的季节波动,即夏季(12月至次年2月)是最高峰,冬季(6—8月)是次高峰,而春秋游客相对较少(见图3-29),说明季节对津巴布韦游客赴南非旅游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从图3-29的曲线还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8年,入境南非的津巴布韦游客的季节变化有不断加剧的趋势,说明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多,其季节变化也越来越明显。

此外,从2008年津巴布韦游客进入南非旅游的入境方式可知,绝大多数的津巴布韦游客通过公路抵达南非,少数游客通过航空赴南非旅游(图3-30)。由此说明公路在非洲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当然也说明其他交通方式如铁路、海运等在非洲(包括南部非洲)发展的滞后。

图3-29 南非接待津巴布韦游客的季节变化

图3-30 2008年津巴布韦游客入境方式

4.2 欧洲市场

欧洲经济发达,国强民富,社会福利较好,人均收入较高,人均出游率和消费水平都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欧洲毗邻非洲大陆,近代以来长时间都是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的宗主国,使得欧、非国家在历史和文化方面有一定渊源。正因如此,欧洲成为非洲各国(当然包括南非)在非洲大陆以外的第一大客源市场。

现在,欧洲各国的旅游也出现了新的趋势:第一,团体旅游呈现平稳增长趋势,同时散客市场也在不断大幅上升和扩大,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希望不受约束,单独或与朋友、家人结伴,去自己感兴趣的旅游目的地寻求刺激与感受;第二,欧洲出境旅游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入境旅游的增长速度;第三,旅游者,尤其是年轻的旅游者,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阳光、海水加沙滩式的度假旅游形式,而探险旅游、城市旅游、乡村旅游、保健旅游等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的旅游新产品越来越受欢迎。[4]

统计21世纪以来南非接待欧洲游客量及其在入境旅游市场中的份额的变化(见图3-31)可知,虽然欧洲赴南非游客数量整体仍然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其增长率低于南非接待国际游客的整体增长率,故欧洲游客在南非国际旅游市场中的份额不升反降,其市场份额已经从巅峰时期(2003—2004年)的近20%降到2008年的不足15%,而且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一方面说明欧洲尽管仍然是南非在非洲大陆以外的第一大客源市场,但其在南非国际旅游市场中的地位正在下降,需要引起警觉和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南非的国际旅游客源市场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健康和稳定。

图3-31 南非接待欧洲游客总量及其在入境旅游市场中的份额变化

4.2.1 英国市场

南非属英联邦国家,英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南非的殖民宗主国,英语又是南非官方用语,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从而使得英国赴南非的游客数量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英国长期以来都是南非在欧洲的第一客源国,其游客总量在2007年已经超过50万人次,多年平均增长率超过5%,市场占有率也始终保持在5%以上,是南非为数不多的金牛市场之一。但从南非接待英国游客量及其在入境旅游市场中的份额变化来看,近几年来,英国赴南非的游客数量增长日趋缓慢,甚至在2008年出现了负增长,其市场份额也在下降(见图3-32)。这固然跟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无关系,英国作为全球的金融中心之一,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大。但同时也说明,南非对于最重要的海外客源市场——英国市场,如果不开发新的更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采取更强大而独特的旅游推介策略,英国市场可挖掘的潜力已经越来越小。当然,这一现象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南非入境旅游在抵御国际重大或突发性事件方面还有待提高和加强。

图3-32 南非接待英国游客总量及其在入境旅游市场中的份额变化

此外,从2008年英国游客赴南非旅游的出游目的构成可以看出,95%的英国游客来南非是为了休闲度假,工作和商务目的只占2%和3%(见图3-33),这说明赴南非的英国游客出游目的过于单一,也应该引起南非有关当局的关注,并注意对游客出游目的多元化的引导。

图3-33 2008年英国游客出游目的构成

4.2.2 德国市场

德国是欧洲第一经济强国,人口众多且生活富裕,出游能力强,所以德国也是南非在欧洲的重要客源国,在欧洲一直排名第二(仅次于英国),德国每年到南非的游客约有25万人次,是南非重要的金牛市场。但近年来,德国赴南非的游客不管是市场增长率,还是市场占有率,都有不断下滑的趋势(见图3-34)。从2007年开始,德国赴南非的游客数已经不敌美国,下降到南非接待非洲大陆以外的国际游客数的第三位。

图3-34 德国到南非游客的市场占有率及市场增长率比较

从图3-26的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态势格局变化分析报告也可以看出,2008年德国已经从金牛市场直接跌入瘦狗市场。这说明德国市场在南非的国际客源市场中的地位已越来越低;同时也说明,在当今旅游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一个再优异的市场,如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也会不断衰退。应验了现代市场营销的新理念,即“酒香也怕巷子深,好货也要勤吆喝”的道理。

4.3 亚太市场

亚太地区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有专家断言,从现在起的100年间,世界经济的重心将由大西洋转向太平洋地区,并将21世纪称为“亚太世纪”。

从南非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构成情况来看,尽管当前亚太地区的游客量尚不足整个南非国际游客数的5%(见图3-7、图3-9),且所有的亚太国家在南非国际旅游市场中均处于瘦狗市场或幼童市场(见表3-18),其市场发育还很不成熟,但由于亚太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展速度快,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不可轻视的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所以亚太地区是南非未来发展入境旅游必须重视的一个巨大市场。

4.3.1 中国市场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公认的经济热点地区之一。此外,中国一贯重视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长期以来,中国和非洲国家在政治、经贸、卫生、教育、文化和社会发展各领域合作日益扩大和深化,中非堪称真诚友好、相互信任的好朋友,平等互利、团结合作的好伙伴。2000年10月,为应对新世纪挑战,加强友好合作,中非双方共同创建了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召开了首届部长级会议;2003年12月,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成功举行,从而使论坛步入机制化的发展轨道。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隆重举行,中国和非洲国家领导人一致同意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了加强中非务实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的8项政策措施。峰会的成功召开,增进了中非传统友谊,提升了中非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明确了中非关系的前进方向。

2009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全面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讲话。温家宝强调,中非合作论坛创立9年来,一直发挥着引领和推动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成为中非加深友谊的桥梁、加强合作的平台。特别是论坛北京峰会召开3年来,中非致力于共建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开创了中非合作的新局面。在这次会议上,中非双方本着“深化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共同制定并一致通过了今后3年在政治与地区和平安全、国际事务、经济领域、发展领域和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框架和行动计划。其中,旅游行动计划就包括鼓励双方国民赴对方旅游;努力增加“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的非洲国家;支持中国企业对非洲旅游业的投资,加强对非洲旅游目的地的推介等三个方面的内容。[5]如今,中国批准开放的非洲旅游目的地国已增至26个,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非友好往来的不断加强,非洲等长线旅游目的地已越来越受到我国高端游客的欢迎。目前,赴非洲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在出境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不高,但增长却十分迅速。其中,中国赴南非游客数的变化就基本代表了这一发展趋势(见图3-35)。

图3-35 中国到南非旅游人数的变化

从图3-35可知,从中非建立合作论坛以来,中国到南非的游客数量虽然由于受到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或突发性因素的影响(如2001年的“9·11事件”、2003年的“SARS事件”和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等)而出现波动,但其总体发展速度仍然较快,从2000年的不到2万人次增加到2007年的超过4.6万人次,年平均增速近20%。然而,尽管如此,中国游客在南非国际旅游市场中的占有率仍不到1%(有些年份甚至不足0.5%)。从竞争态分析来看,中国市场还处于南非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幼童市场甚至瘦狗市场,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大力开发。

4.3.2 澳大利亚市场

澳大利亚市场在亚太地区也具有较大代表性。澳大利亚经济发达,社会稳定,教育文化水平高,旅游需求大,是国际旅游业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客源输出国。由于澳大利亚与南非同属英联邦国家,语言相通,且有着相近的文化和历史,从而也使得澳大利亚具备了成为南非入境旅游重要客源市场的条件。

南非接待的澳大利亚游客数量从2000年的不足6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超过10万人,总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0%。但由于其增长速度不及南非接待的主要客源国游客的平均增长率,因此其市场份额不升反降(见图3-36)。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非对澳大利亚客源市场的开发力度需要加强,开发策略有待改进。

当然,要改变以上窘境,必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南非和澳大利亚同处南半球,气候条件相近,季节变化同步,且同属海洋型国家,旅游资源差异化程度不大,从而大大降低了澳大利亚游客赴南非的旅游愿望、旅游动力。要改变这一局面,就必须开发有别于澳大利亚本国风格的新的旅游产品。二是南非的社会治安有待改善,要确保游客安全。一个连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无法保证的旅游目的地,是很难吸引游客的。三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达而富有国家的游客对旅游基础设施的要求往往比较高。南非虽然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基础设施也相对完备,但与发达国家游客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而也会影响游客到该地出游的积极性。

图3-36 南非接待澳大利亚游客总量及其在入境旅游市场中的份额变化

4.4 美洲市场

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美洲市场,总体上经济发达,政局稳定,居民教育文化程度高,国民收入水平和旅游愿望都很高。如美国,不但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而且人口也很多(人口已超过3亿,在全世界排名第3),长期以来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客源输出国之一,在世界旅游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21世纪以来的统计资料来看,美国到南非的游客量总体增长较快,但市场占有率却不稳定(见图3-37)。这主要是受2001年出现在美国的“9·11事件”和2008年源于美国次贷危机而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所致。但从近年来南非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态分析来看,美国一直都处在南非入境旅游的金牛或明星市场(见表3-18),说明南非对美国的游客是有吸引力的,南非在美国的旅游推介是有成效的。

研究表明,近年来美国旅游业出现了以下新动向。一是25-34岁的人群旅行次数多于其他年龄段。因为该年龄段人群对世界仍充满好奇,比较喜欢流动,同时也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家庭生活压力尚不大,旅游容易成行。二是结婚的美国人是旅游的主力军,他们占旅行人数的61%,而单身者仅占21%。夫妇均工作的家庭经济实力更强,其旅游潜力超过其他家庭,从而构成了美国旅游业重要的客源层。三是35-44岁年龄段的商务旅行人数多于其他年龄段,但这一年龄段的人一般都比较忙,时间成为他们出游的最大制约因素。这一年龄段的人往往是社会的栋梁、单位的骨干、家庭的支柱,虽然地位和收入较高,但压力和责任也较大。四是55岁以上人群的旅游比率在逐渐增大。因为他们的财力和时间都比较充裕,从而成为美国旅游业最具吸引力的客源层。当然,由于其体力已逐渐衰退,故其出游范围和内容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五是探险旅游市场在美国基础广阔。据统计,50%以上的美国成年旅游者一生至少经历过一次探险旅行[6]。而南非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与优美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美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向,有望成为美国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图3-37 南非接待美国游客总量及其在入境旅游市场中的份额变化

5 结语

5.1 小结

通过对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过程、市场特征和各主要客源国的竞争态分析来看,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总体发展良好,当然也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南非入境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和平稳发展三个阶段。即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是南非旅游的起步阶段,入境旅游由“外事接待型”向“产业型”转变,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整个90年代,是南非旅游快速发展的阶段,年均增长率超过50%;21世纪初的最近10年,南非旅游业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年均增速在10%以下,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以非洲大陆和欧美为主要客源地的客源市场。

第二,南非入境旅游的年际变化和季节性变化较大,说明其入境旅游业发展尚不稳定,旅游需求的时间分配尚不均匀,易受外在因素及季节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第三,南非入境旅游的地理集中度比较高,对非洲市场的依赖度在逐年提高。一方面体现出非洲旅游市场对南非旅游业发展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南非对其他市场的开发力度不够或开发效果不明显,从而不利于南非入境旅游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第四,入境南非的游客绝大部分以观光、度假为主,且这一比率还在逐年增加。说明南非观光、度假旅游的吸引力正变得越来越大,条件越来越好,但同时也说明游客的出游目的越来越单一。这一现象也不利于南非入境旅游的长远发展。

第五,从南非主要客源国的竞争态分析来看,各客源国的竞争力总体比较稳定,但金牛市场和明星市场太少,而大部分客源国处于瘦狗市场或幼童市场,且瘦狗市场和幼童市场交替频繁,这对市场成长不利,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当然,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客源市场有不同的现状和特征,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2 讨论

第一,本章对南非入境旅游的市场特征分析和竞争态分析是基于统计数据进行的,因此分析结论的科学性取决于基础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第二,基于历史统计数据的分析,只能说明历史中的市场状态,本章使用的研究方法尚无法准确预知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分析结论只能为南非入境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市场宣传和发展战略等提供数据支持。

第三,数理统计是研究旅游客源市场发展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但数理统计方法仍然存在不少的缺陷和不足,因此仍需要基于相关研究理论和历史经验的定性研究加以补充和完善。

【注释】

[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2、52—55页。

[2]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2、52—55页。

[3]张毓峰、袁安贵、何光汉:《基于波士顿矩阵理论模型的四川省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分析》,《生态经济》2008年第3期,第95—97页。

[4]张金霞:《客源地概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50页。

[5]冯康、张琳:《中非合作论坛——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2010至2012年)》,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2009年11月12日。

[6]李建民:《南非,2010年世界杯准备好了吗?》,http://news.xinhuanet.com/,2009年10月1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