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生产力研究:探索三个代表的关系

科技生产力研究:探索三个代表的关系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是对“三个代表”思想内涵和现实作用的最好的概括。三个代表”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

科技生产力研究:探索三个代表的关系

科技生产力与“三个代表”

赵永平

一、科技生产力的基本构成

生产力是指人们为了从自然界获取其生存、发展所需的物品,满足其物质(经济)利益和精神(文化)利益的需求,在生产活动中认识、利用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以及需要与可能的矛盾,求得其动态平衡的客观力量总和。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者是三要素中能动的要素,劳动者制造和改造生产工具,掌握和使用生产资料,管理和支配劳动对象,而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和最革命的因素,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科技生产力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社会所具有的创造、传播、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的能力的总称。它既是科技生产方式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也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社会物质生产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社会物质生产力中起着先导和先锋作用,是一个社会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志。一个国家科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这个国家科技的发展状况。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生产力相比较,科技生产力的构成有其特殊性。

1.科技生产力的主体因素是科技劳动者

科技劳动者是指一切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脑力工作者,是在科学实践和科学认识过程中运用科学仪器和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探索、认识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并运用该规律去改造自然的脑力劳动者,是创造、应用、传播和发展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正是因为科技劳动者是探索和应用自然规律的脑力劳动者,所以它必须具备本学科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有关学科的广博知识,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概括力、恰当的判断力、准确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记忆力。所有的科技活动,都是由科技劳动者来承担和完成的,在此过程中,科技劳动者始终处于能动的、主导的地位。

2.科技生产力劳动资料包括实验技术装备(硬件)和“图书—情报”资料(软件

实验技术装备是物质形态的科技劳动资料(硬件),是科技劳动的物质手段,是科技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成为科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或指示器。实验技术装备是科技劳动不可缺少的工具,它能够使科技劳动者的感官延长,如望远镜显微镜、各种探测器、传感器等;它能使科技劳动者的肢体延长,如各种镊钳、传动机、工具机、机械手等;它能够使科技劳动者的思维器官功能放大,如电子计算机、智能机器人等。不仅如此,作为实体工具的实验技术装备,其功能和目的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生活工具,它还能够创造出超高温、超高压、超真空、超低温以及强磁场等特殊环境;能够提供各种精密的测量手段和工具;能够提供一系列的新实验方法,使自然界千载难逢的现象得以重现,把自然界几万万年的演化过程在短时间内重演出来,将自然界中极不稳定的物质在实验室中被人工制造出来,等等。

图书情报资料是科学劳动所必不可少的知识性劳动资料,是软件。图书资料是人类知识的综合和贮存,具有综合性、稳定性、历史性和公开性;而情报资料具有专业性、流动性、现实性和保密性,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的“图书—情报”资料系统。科技劳动有较强的继承性,离不开科技知识的积累。在科技图书资料中凝结着前人的科技劳动的成果,科技情报又集中地反映了今人科技劳动的成就,因此科技劳动者在从事科技劳动时,既要通过图书资料接受前人的成果,又要通过情报资料接收今人的科技成就,科技情报资料的获得与交流已成为今人科技劳动协作的一种重要方式。任何一项具体的科研项目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研究课题与科技图书、情报资料的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具体方法。因此,图书情报资料和实验技术装备都是科学劳动的劳动资料,是“科学研究的两张翅膀”。

3.科技生产力的直接劳动对象是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中提出的科研课题

科研课题之所以能够成为科技生产力的直接劳动对象,是因为科研课题是反映某个国家、地区科技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的水平的高低反映着科技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反映着科学技术进步的程度。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新的问题即课题是“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的一个因素,而且重大课题的提出,常常伴随着新思想、新思路、新方法、新工艺的产生,由此成为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内涵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指党对物质文明建设的领导;“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指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指党对社会发展主体力量的领导。物质、精神、人,这三个方面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整体,而江泽民同志把这三个方面都与党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并把它视为党的最高宗旨和最高任务。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是对“三个代表”思想内涵和现实作用的最好的概括。(www.xing528.com)

具体来说,“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分清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不是做落后生产力的代表,要时时扭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不放,要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坚决进行改革,要站在世界科技生产力发展的前沿,做先进生产力的领头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区分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即健康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积极向上的、面向未来的文化,还是腐朽没落的、伪科学的、非健康的文化,明确当代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调共产党要做先进文化的促进派。“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主要强调了三点:一是用“最广大人民”代替了原来用的“无产阶级”,这就使党所代表的范围宽泛多了;二是用“根本利益”代替了原来用的一般“利益”,这就是其含义丰富多了;三是明确了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根本利益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三个代表”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其中,“生产力发展”是基础,“先进文化”是方向,“人民利益”是目的。

三、认真贯彻“三个代表”,努力发展科技生产力

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放在首位,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坚持和重视科技生产力的发展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实和具体的体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生产力的现实水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具有客观的继承性、标志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绝对的。由于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变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动态发展,这是必然的。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把重视生产力的思想确定为怎样建设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基石。因此,江泽民认为“把我们的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首先要清醒认识“先进的生产力”、尊重它、重视它,并有责任教育和领导人民也重视它,这才是党之关键。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新时代我们党、国家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解放的发展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他认为“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据体现的根本要求”。江泽民在总结了当代生产力的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发展动力,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要真正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代表,就必须首先成为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的核心力量,成为先进科学技术前进方向的真正代表。从1995年的全国科技大会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江泽民同志将科技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由“重要位置”强调突出为“关键地位”,更加明确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性。

江泽民“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重要论述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客观要求,进而党的先进性也只有在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中才得到体现。而生产力能否解放与发展,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促进生产力解放与发展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为,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个系统综合工程,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工作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生产力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益发展,也才能真正体现党在生产力这个层面上的性质与党性的先进性相统一。而且生产力发展的这种连续性和继承性,要求我们既要继承前辈的生产力发展的优秀成果,又要不断吸取养分,始终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力向更长远的、更高的利益出发,为社会生产力的“上台阶”开拓良好的前景。

高度重视科技生产力的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的现实性选择。在科技生产力时代,劳动资料是图书情报资料和实验技术装备,劳动对象是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中提出的科研课题,劳动者是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当代科技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化科技突飞猛进,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前景,科学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速度推进社会的发展。对此,我们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充分把握当代新科技革命,已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它的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前进的文化,体现人类发展的新特点,代表着劳动者的根本利益。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成为实践“三个代表”的最基本途径之一,不容忽视。

实践“三个代表”,就必须围绕科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选择明晰的发展思路。这就是,一要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要立足实际,围绕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抓好科技与教育,提高科技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影响力,使科学技术成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二要发展高新技术,实施区域性创新工程。科技进步的本质,就是科技的创新,集中体现生产力中进取和创新的特点。经济跨跃式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传统产业的改造也离不开高新技术,必须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区域性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三要提高科学水平,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必须加强科学精神的传播,从而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观念、体制和其他障碍。保护和支持先进事物,要通过倡导思想解放,鼓励创造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这一现代社会中极其重要的社会群体作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科技队伍的形成本身就是生产力和文化发展的结果,因而对科技工作者而言不仅要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更应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四要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思想道德建设和崇高精神境界的培育,促进科技生产力发展,尤其如此。实现科技这一重要生产力要素的最合理配置,就必须通过建立良好的社会科技进步环境,培育科技富民的意识,全面深化科技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换,不断提高政府社会化科技服务能力来实现。因此,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把发展科技始终融入到经济发展规划中,形成科技经济一体化格局是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黄麟雏,孟宪俊.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2]刘吉发.当代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多维透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冠军.论科技生产力构成的特殊性.北京:理论学刊,1997,(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