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成果

美国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青少年的这种责任意识和国家意识,是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突出强调美国精神和美国化价值观密切相关的。在对青少年进行美国精神和民族文化教育的问题上,美国前教育部长贝内特也持这样的观点。

美国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成果

一、美国的民族精神教育

(一)美国道德教育概况

美国是世界上最典型的移民国家,各种血缘的混合和文化思想的交汇融合不断给新生的美利坚民族增添了无穷的活力、青春和丰富的想象。正如美国人赫尔曼·梅尔维尔所说的那样:美国人血管里的每一滴血,都混合着全世界各民族的血液。[1]移民的传统的反抗精神,给美国的政治生活注入了民主和共和的气氛:他们的开拓意识,使他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不断创新;而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则使这一崭新的民族从一开始就拥有博大的胸怀。正因为这个民族具有新人的特点,他们对于世界和国家的认识,也就带有鲜明的个性。美国人认为他们是独一无二的,自由与扩张是他们的天性。美国建国以来的发展强调创造和进步,强调坚定地通向强大和繁荣,为了个人,也为了整个国家。他们将历史的发展看成一条直线,而他们自己则作为全人类的代表站在历史发展的最前列。[2]正是这种特殊而重要的使命感,使美国的政治、经济、科技以及日常生活带有他们独特的“美国化”模式,无论来自世界任何地区的移民,都要认同这种模式,所以,在美国的各种教育中,对美国模式的认同,成为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在美国的中小学里,几乎每一个班级都悬挂有美国国旗美国总统的画像,每天的课程是以唱国歌和对国旗宣誓尽忠开始的,在开设的各类课程中,更是充满着爱国的内容。如美国中学的“社会研究”课程,就鼓吹美国的责任是领导世界,鼓励青少年努力为保持美国在世界上的强大地位、维护世界和平与世界秩序而工作。[3]

美国社会和学校教育突出美国精神的教育,因此也强化了美国青少年对国家精神和民族意识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民意测验会的一次多国青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接受调查的美国青年,70%的人赞同“国家利益重于个人利益”,80%的人赞同“青年不为国家尽力就意味着背叛”的观点,[4]这在接受调查的各国青年中是比较突出的。美国青少年的这种责任意识和国家意识,是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突出强调美国精神和美国化价值观密切相关的。来自美国的资料表明,美国的儿童在小学的最初几年内,就已经开始形成了“我们的国家”这样的意识,明了自己与祖国的关系;并在与别国公民的关系中形成一种“他们”的意识。这样,在青少年教育的初期,国家的意识、国家的地位、自己与国家的种种关系,已经十分清晰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绝大多数中小学生都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当一名美国人比当任何其他国家的国民都好”。[5]美国在世界政治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各种国际活动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美国的经济和科技走在世界的前列;美国社会的发展也是举世闻名的,中小学生认为自己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也是非常自然的。

(二)美国民族精神教育的做法

在美国的中小学里,利用一切形式来强化“美国”的意识,国旗、国歌、总统画像这些美国国家的象征物,在美国中小学几乎到处可见、可听到。他们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助于提高学生民族意识和国家精神的社会活动,诸如向国旗敬礼;青少年在路过纪念碑时,让他们停下来,向英雄致敬:或者组织学生到政府机构等参观访问,了解美国社会的组织形式和机构组成等,而学校的升旗仪式、节日庆典、文艺演出等活动,则更是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和忠诚国家的思想的重要形式。他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关心政治,并通过加强校园民主等,来努力教育青年认识民主原则,遵守民主制度

1.利用史料和传说、故事、传记等素材

利用史料、传说、故事、传记等等来进行美国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已经得到了美国许多教育学家和学者的赞同。任何民族和国家的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和民间流传的故事往往渗透着这个民族与国家的精神和意识,它不仅表现了一个民族的追求和顽强的斗志,而且表现了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强大的凝聚作用。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所传诵,表明它得到了这个民族和国家的人民的认同,民族精神和意识就是在这样的传诵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强和深化的。在教师和家长绘声绘色的讲述过程中,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深深地留在孩子们的脑海里,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种以故事和优秀文学作品的讲授为特点的早期教育,在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上所起到的作用,是以后若干年内的任何教育都不可企及的。一位名叫珍妮·查尔的美国人说:“《灰姑娘》、《卖姜饼的男孩》、《三头小猪》这三个童话故事,包含着斗争和胜利、是与非、欢乐和痛苦等等意义,我还没有发现过不知道这三个童话的孩子。”[6]利用故事、英雄传说和格言能够把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民凝聚起来,使存在各种分歧的民族团结起来,传递一种大家能够认同的“美国精神”,所以,无论是在美国建国初期,还是在当今社会,这种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都受到了多数教育学家和学者们的关注,当然也受到了家长和青少年的欢迎。在美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动人的故事,甚至每一个节日都与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相联系,它们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成为美国精神中最突出和激励人的乐章。因此,把文学作品与故事传说等作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来讲授,足以向青少年一代昭示国家精神和民族意志的深意所在,其所起到的效果,也不是一般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所能比拟的。

在对青少年进行美国精神和民族文化教育的问题上,美国前教育部长贝内特也持这样的观点。他强调说,要使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的道德鉴别能力,完全没有必要再增加新的课程,因为道德教育的许多内容和素材就包含在历史和古典文学作品之中。比如,培养儿童的诚实,教师无须大叫大喊“要诚实,要诚实”,他们只要把林肯是怎样步行三里路退还六分钱的故事和《伊索寓言》中“狼来了”的故事讲述给青少年听就可以了;要想让青少年知道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可以让青少年读一读《圣诞颂歌》或是《安妮·弗兰克日记》,或是读读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就可以了;《独立宣言》、马丁路德·金的《伯明翰狱中来信》,可以使青少年懂得如何面对逆境;赖特兄弟在基蒂霍克的故事和华盛顿学习演奏的故事,可以使青少年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7]诸如此类的故事举不胜举,它们都是流传甚广、影响深远的历史故事或文学作品,它们所蕴涵的历史意义和民族精神是非常浓郁的,它们所蕴涵的道德价值也充满了说服和引导的力量,它们生动、形象、朴实,能够激发青少年的兴趣和情感,也有助于青少年了解美国的文化、历史、民族传统以及积淀在民族文化深层的精神意识。

2.重视学科课程的作用

同其他国家一样,美国中小学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和美国精神教育的课程,一般也是由社会科学承担的,包括历史、地理、公民三门课程。历史和地理课程不只是让学生简单地了解学科知识,其中也渗透着美国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教育内容,如通过历史和地理知识的教授,了解美国民族的传统和国家的进步等等。在美国,历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南北战争之后,原因是新时代需要启发儿童的爱国思想和拥护团结的而不是南北分裂的国家。在教材中,充满着美国英雄人物、美国在政治和战争中的光荣业绩以及美国各种建设的辉煌成就。在欧陆国家中,德国学校通过历史进行政治教育的做法对美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以历史教学的手段来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传授美国精神、突出美国在世界上的重要作用的教育思想,一直影响到美国当代教育。美国中学历史的一本现行教科书《我们美国人》,以美国社会发展状况为主线,表现了美国以及世界重大历史事件的演进过程,涉及到财富、权力、战争、人种、民族与宗教妇女与家庭、社团、环境等等方面。教材编写者把美国重大历史事件置于世界大背景下描述,表现出强烈的世界意识,如其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描述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描述,都强调了此次历史事件对于世界政治、经济等等的影响。战后,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以在当今世界上负有重大历史使命为己任,涉足世界事务之中,以及冷战等等,在教科书中都有记述。在谈到环境问题时,编写者也能从全球的角度来探讨大气与水质的污染问题。另一本美国历史教科书《美国民族·美国史》,也同样在描述美国历史的过程中,将美国历史与社会的发展,与世界历史进程相联系,使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美国社会的发展与世界进程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他们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自信心,强化他们的“世界使命”意识。

美国中小学低年级的历史课本多以传说、历史故事、人物传记以及文化、地理知识为其主要内容。相对而言,这些内容多富有文学色彩,文笔优美,情节生动,再加上平日的耳濡目染,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新历史·社会学》课程在确定教学计划时,美国历史与社会发展、世界历史相结合的意识也是非常突出的。他们认为,如果想让学生真正了解美国,必须使学生有扎实的关于西方文明的基础知识,以及中东、非洲和中国的历史背景知识,因此,八年级的学生学习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内容,是在七年级学习关于新教宗教改革与欧洲启蒙运动的课程之后进行的;十一年级学习20世纪美国史,是在十年级19世纪和20世纪世界史的课程之后开始的,这样,对美国史的学习,就建立在一个巨大的世界背景之下,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而且使学生意识到美国社会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的突出意义,使学生增进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之情。高中阶段的世界史教科书《西方文明的缔造者》在讲述世界舞台上的风云变幻时,也采用了一些历史人物的传记,其文字也十分形象生动而有趣,如《马丁路德:新教的圣徒还是带有和尚恶习的魔鬼?》、《路易十四:太阳国》、《俾斯麦:铁血宰相》、《列宁:革命的实践者》、《希特勒:我们时代的恶梦》、《戴高乐:欧洲的重建》等等。应该指出的是,美国的历史教科书印刷得十分讲究,装帧也很漂亮,无论是低年级所使用的《历史故事》、《州的历史》,还是高年级的《美国史》、《世界史》,都很精美,彩色的硬皮封面,拿在手中,就像是一本画册。如《传说、遗址和荒唐的闹剧。关于科罗拉多州过去的故事》,封面是一幅“金丝鸟、耗子、驴、矿工和荒唐的演员”的彩色漫画;全书正文130页,各类图片就有80多幅。《科罗拉多:西部的十字路口》,其封面由3幅画组成,一幅是印地安人的出土文物,其他两幅是反映英国和西班牙移民的。科罗拉多州境内多山,另一本教科书《科罗拉多一瞥》的封面即为其境内群山的照片。[8]

美国学校的历史教育以及大众传媒的影响,使美国青少年不仅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对美国精神有较深的体会,对世界各国的历史和发展也基本上有所了解。一位美籍华人在其著述中说到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次我在某个公园遇见一个小孩,他看我是中国人,就显出一幅非常可爱的样子,用他那种孩子气的夸张语气说道:‘中国人很伟大!’我问他是否知道中国人的伟大之处,他停了好一会,回答说:‘他们风筝,他们发明了火药。’我想,在中国大地上,如果在路上随意叫住一个孩子,这孩子也未必能够回答得出来中国有什么伟大之处,像这个美国孩子居然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知道中国是飞机的雏形‘风筝’的诞生地,并将这些成就用伟大二字概括出来,如果不是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深刻了解,是做不到的。”[9]历史和地理的内容在社会课科里占了很大的比例,知识的深度也是由浅及深,从家庭到世界,随学年递升而扩展:初高中教育阶段,则安排地理、历史、公民等课程的二次反复。美国社会课科从诞生之初,就以培养好公民的知识和能力、态度为目的,即非常注意以美国化的模式来熔铸青少年,使他们能够很好地形成美国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以及精神气质,使青少年了解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也了解世界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基本面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www.xing528.com)

3.动员社会各方力量

美国精神的宣扬,是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相连的,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此不遗余力。前美国总统里根在1984年6月的一次校长演讲会上,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向每一代新人传递美国社会的基础和奠基石的价值观、爱国主义、忠诚、守信、勇敢、辨别是非的基本能力等等。前联邦教育部长贝内特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学校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在1988年4月向里根总统递交的教育改革报告中说:“毫无疑问,对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的重视,是美国的学校应该强调的,但是在学生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单单依靠这两点是不够的,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正直、公平、忠诚、善、自尊自律、勤奋守法、具有独立见解和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优良品质。”[10]由此可见,上至美国总统,下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普通教师,都紧紧围绕着美国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并将此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

(三)美国民族精神教育的成功之处

1.高度重视

美国精神教育之所以成功,首先是与美国政府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备分不开的,他们博采了英、德、法等欧洲发达国家办教育的经验,从美国实际出发,建立和发展了自己的教育体系,真正做到了教育的美国化。所谓教育的美国化,不仅是指美国教育教学带有自己的鲜明特色,还在于美国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传递美国精神和美国社会的价值观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美国政府和社会来说,学校不但是一个传授文化知识的场所,还是一个传递美国的文化、风俗、语言和制度的重要阵地,学校应当使青少年接受美国的价值观和美国的精神与文化,在美国社会已经达成了共识。学校一贯坚持教导的一种思想是爱国家、爱自由。课本、文选和供青年人阅读的历史几乎每一页都讲到爱国主义。正因为如此,美国社会和政府特别注重公立学校的发展,赋予其艰巨的历史重任,并在很大程度上把美国社会和美国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寄注期望于其身。学校教育不仅表达美国的哲学,它也最有效地促进这种哲学的形成与传播。学校教导什么,它们坚持哪些道德标准,它们灌输哪些爱国概念……孩子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还不能当真作为衡量他们的性格标准,但几乎可以肯定,这是成年人所赞成的道德体系,而经过几代人的坚持,这种道德体系就像宪法那样具有权威性。

2.理论指导

这里所述的“理论指导”是指道德理论的指导。在美国历史上,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曾经有过几次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公立学校兴起了“品格教育”,即传授诚实、仁慈、自律、容忍等美德,它虽然肯定学生小组的活动、课外活动、升旗仪式以及其他礼仪的道德意义,但主要还是以独立的道德课程和通过口号、誓言、信条、准则和誓约来进行直接的教育的。此后,由于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教育界人士开始强调学校生活环境(主要包括课程和集体活动、教师职责、学校组织等等)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他们反对把道德教育作为单独的科目,他们认为道德教育并不依赖于特定的道德课,而是应当利用学校全面的活动,来引导学生们表现良好的行为。他们强调教师的职责是培养举止端庄、助人为乐的人,而不仅是教一些美德。这实际上是在主张一种以“重行轻知”为特点的“间接方法”的道德教育。这些主张基本上成为以后美国道德教育的主流。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道德教育的较大规模的改革,也可以看到这种道德教育理论的影响。这场改革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力图实现道德教育的“科学化”,二是强调道德教育的“渗透性”。所谓“科学化”,即将政治、教育和心理、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以多学科的合力,探讨道德教育的崭新视角和理论方法。所谓“渗透性”,即注重道德环境的建设,道德教育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发展水平相适应。这种适应一是德育与学校实际生活的所有方面相结合。学校不仅要把政治、道德内容渗入文学和历史、地理、社会等课程之中,而且要把这些内容渗入到课外和校外活动、教师职责、校政组织等工作之中。二是德育与学生道德的发展的现有水平相适应。学校在德育过程中不再为学生规定高不可攀的道德目标,或向学生讲授他们不易理解的道德教条,而是经常性地测量学生目前所能达到的道德水平,然后仅向学生指明他们有能力接受的较高一个层次的道德见解。

对美国当代道德教育有着深刻影响的,应当是劳伦斯·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把人们的道德发展阶段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并认为这是道德发展的基本模式。柯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逐步地促进人们的道德发展,而道德发展有一定的发展阶段,所以,只有了解道德发展的阶段,才能根据其特点进行相应内容和形式的道德教育。因此,教育者应该根据被教育者的道德发展阶段的状况,向其提供高一层次的道德模式,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道德水平的发展。他还认为,道德教育最终是人们按照自己的道德发展水平而作出道德判断的,因此,不能够以教育者的权威硬向被教育者灌输道德观念。要促进被教育者山低一级的道德发展水平向高一级的道德发展水平进步,必须使被教育者在认知上有所突破。此外,社会环境对人的道德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认为,所有这些道德教育理论,都在某种程度上将人的道德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周围世界联系在一起,人的道德发展不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互动和联系的;道德的问题也不再仅仅是能否正确地对周围世界、对自己进行评价的问题,其中还有着人本身的丰富情感问题。学术上的争论,使美国的道德教育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3.潜移默化

潜移默化是美国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大特色。在美国,从幼儿园就开始讲星条旗的组成,让3岁的孩子都知道华盛顿是“美国之父”,知道南北战争。从幼儿园到小学连续不断地进行灌输,使孩子们知道国家是怎样形成的,为此又付出了多少代价。从儿童玩具到服装、从商品到娱乐场所,通过寓教于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大中小学校,热爱国旗是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升旗仪式时,学生把手放在胸前,神情虔诚,庄严地念道:“我效忠于国旗和美利坚合众国。”学校每当举行全校性活动,哪怕是一场篮球赛,第一个议程总是全场起立奏(唱)国歌,气氛热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