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建筑与文物火灾安全

古建筑与文物火灾安全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是大型宫殿、小型楼阁、台榭,以及民间民居,一旦发生火灾,燃烧极为迅猛,损失巨大。在佛教盛行情况下寺庙火灾逐渐增多。火烧了三个月还未扑灭,一年之后还有烟气,可见这次火灾损失之惨重。

古建筑与文物火灾安全

第二节 火灾严重危害木质建筑的安全

我国约有4000余年文字记载的历史,而我国建筑的历史要比史书记载的年代久远得多。因而,建筑火灾的历史也就十分久远。据史籍记载:“鲁桓公十四年秋八月(前698年9月)宫室谷仓发生火灾焚烧了房屋,经扑救谷物未受损失。”这是我国2700多年前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房屋(木质建筑)被烧的火灾。

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历史也在不断地发展,因而建筑火灾的次数也在增多。由于历经各个朝代的更替,社会政治经济的兴衰,各种型制的木质结构的单体和古建筑群也随之起落,历代所建成的宫殿、寺院(佛寺、道观、清真寺)衙署、陵墓、坛庙、学宫、仓廪、佛塔、民居等等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层出不穷,但保留至今的却为数不多。这些被毁的建筑物除一部分是在历史的进程中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地理气候变化以及风灾、水患、地震等原因而圮废以外,多数毁于火灾。

据历代史籍所载,发生在宫廷、殿堂、坛庙、楼阁中的火灾几乎长年不断,由于这些火灾发生在京都皇室且影响较大,因而被史学家记载并且入编史册,作为史料而流传。至于距京都较远的地方府衙、官署及民间民居、宗教建筑,发生较大的火灾往往被疏漏,从古至今缺乏记录的火灾可说是不计其数。纵观历史,我国是个多火灾国家,其主要原因是建筑物广泛采取了木质结构,除了墙体和屋顶是非燃烧物外,大量使用了木质构架。无论是大型宫殿、小型楼阁、台榭,以及民间民居,一旦发生火灾,燃烧极为迅猛,损失巨大。

从春秋时代的鲁桓公十四年(前698)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建筑火灾开始,以后各代文史中记录了不少宫廷、庙宇、城市、街坊火灾的实例,尽管不够详尽,但也足以说明历代建筑艺术造诣较高,具有历史价值的宫殿、庙宇、佛寺、佛塔等被火烧毁的事实是十分频繁的。

春秋时代的鲁国自公元前698年至公元前492年的200余年间宫廷内的御廪、西宫、公宫、新宫(宣王庙)、司铎宫、亳社(殷社)等多起较大火灾。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造阿房宫骊山陵墓等多处较大建筑,被项羽纵火烧毁,“火三月不灭”,后人叹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西汉惠帝四年(前191)至建平三年(前4)的180余年间,长安城中的长乐宫、鸿台、临华殿、未央宫的凌室、织室、东阙、后司马门以及宫中的教庙、桂宫正殿等处发生多起较大火灾。东汉建武二年(26),长安城中的未央宫、长乐宫及其他宫殿均毁于战火之中。东汉中平二年二月(185年3月),洛阳南宫云台发生大火延及东城门、北阙道,烧毁嘉德殿和欢殿等许多建筑。云台内藏有大量图书、珍宝等珍贵文物,火烧了半个月才被扑灭。

东汉初,佛教传入中国。到南北朝时期极为兴盛,梁武帝时(502—548)仅建康(今南京市)一地就有佛寺七百余所。北魏正光元年(520)以后,曾有佛寺3万余所,僧尼200多万人。在佛教盛行情况下寺庙火灾逐渐增多。北魏永熙三年(534)三月,洛阳永宁寺发生火灾,寺内九层木塔高100丈,塔北有佛殿一座,僧尼楼观1000余间,由于雷击,火从塔的第八层烧起迅速蔓延,火势很大,孝武帝得知后派一千官兵扑救也无能为力。百姓道俗前来观火,悲哀之声震动京邑,三个和尚赴火而死。火烧了三个月还未扑灭,一年之后还有烟气,可见这次火灾损失之惨重。

梁武帝中大同元年四月(546年5月),金陵(今南京市)同泰寺九层宝塔被烧毁;公元587年,建康(今南京市)大皇佛寺佛塔被烧,死者甚众。唐高宗总章二年(669),长安(今西安市)大兴善寺被火焚毁;唐长安三年七月(703年8月),资圣寺被火烧毁;唐开元三年(715),柳州大云寺被火烧毁;唐大顺二年七月(891年8月),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相国寺佛阁雷击起火伴随大雨,平地水深数尺,火灾延及民居烧了三天。唐末时的公元905—907年,长安(今西安市)城内及周边的荐福寺(即小雁塔)、感业寺、慈恩寺、水陆庵等等均因战乱而焚毁。

北宋庆历四年六月(1044年7月),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开宝寺灵感塔因雷击起火被烧毁。木塔建于端拱二年(989),塔高360尺,八角,十三层,全部用木质建造,该木塔被毁后于皇佑元年(1049)建成琉璃砖塔,俗称开封铁塔,结构牢固,一直保留至今。

武宗会昌五年(845),山西省五台山有佛寺三百六十余所,其中规模宏丽者70余所,全山僧尼达万人之众,香火旺盛,名僧云集,武宗灭佛,五台山上寺庙被焚毁尽净,只留一座砖结构的祖师塔。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四月(1015年5月)汴京(今开封市)宫内荣王宫发生火灾,由于风大迅速蔓延烧毁左承天、祥符门、内藏库、朝天殿、乾元门、崇文院、秘阁、天书法物、内香藏库、东宫六位一时荡尽,烧毁房屋2000余间,死者1500人。仁宗明道元年(1032)汴京(今开封市)禁中夜间发生火灾,烧毁崇德、长春、天和、延庆等八大殿。

南宋宁宗嘉泰元年三月(1201)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发生大火,烧了四天,焚毁御史台、司农寺、大史局等9处,延烧589170家,死59人,践死者不可计。

元至正元年四月(1341年5月)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发生大火,烧毁官舍、民居、公廨、寺观等官房1424间,民房13108间,寺观1130间,功臣祠堂93间,烧死74人。

明清两朝时期的故宫,虽然在防火方面十分严慎,但在先后500余年间有记载的大火就有50余起,平均不到10年就有一次大火。故宫的太和殿(金銮殿)自建成以来曾五次被烧,累烧累建。至于宫廷以外的行宫、园林、陵园等建筑被烧的情况就更为严重。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圆明园大肆进行劫掠。同年10月18—19日两次纵火烧毁圆明园。圆明园占地5200余亩,外围全长10公里,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历时150余年扩建整修建成宫殿、楼阁140余所,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较当今故宫还多1万余平方米。各类木、石桥梁100多座,园林景区140余处。圆明园集我国三千多年来建筑技术和园林艺术精粹之大成,且大胆地吸引国外优秀建筑艺术,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的典范”。圆明园不仅以园林景色著称,而且还收藏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图书、绘画。园中的文源阁,是当时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正大光明殿陈列着许多国内外稀世珍宝,是一座宏伟的皇家博物馆。这座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血汗的离宫式人类文化珍宝被毁之一炬,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1900年8月17—18日,北京城内西城区的施坛寺、崇文门城楼、西直门城楼被法国侵略军纵火烧毁。

1919年,北京市北海内大园镜智宝殿和阐福寺被火烧毁。殿内有一座供奉千手千眼佛像楼阁,高数丈,殿北及左右屋宇43间,贮放藏经经板等珍贵文物。阐福寺大佛殿是按河北正定县隆兴寺原型建造,重宇三层规模宏伟,内存珍贵文物及宏伟建筑同时葬身于火海之中。(www.xing528.com)

1923年6月26日夜,故宫西花园敬胜斋失火,延烧东西南三面的静恬轩、吉云楼、碧琳馆、延春阁、积翠亭、中正殿等10处楼馆亭阁。据不完全统计,烧毁珍贵文物共有金佛2665尊、字画1157件、古玩435件、古书数万册。

1948年4月6日,镇江金山寺(今江苏镇江市)发生大火,燃烧达5小时之久,烧毁大雄宝殿藏经楼、大禅堂、祖师楼、七峰阁、东坡阁、方丈室等建筑物300余间,同时烧毁所存藏经、大佛像、罗汉、观音像数百尊,历代名人字画、各种法器不计其数,特别珍贵的苏东坡和佛印禅师雕像等艺术珍品因抢救不及时均被烧毁。据史料记载,金山寺自东晋(公元200年)建寺以来,至少发生过9次火灾,而这次是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次。

由于历代具有文物、历史、艺术价值的宫殿、坛庙、祠观、佛寺、塔幢等古代建筑不断被火灾烧毁,因而全国真正属于明代以前建造的木质古建筑已经所剩无几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对保护好古建筑文化遗产做了大量工作并且纳入法制保护轨道,古建筑的保护工作有了极大的改观,但火毁事件仍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1950—1994年,我国发生较大的古建筑文物火灾200余起,有些火灾损失是十分严重的,尤其是在古建筑被毁的同时,其下保存(放)的大量珍贵文物或稀世珍宝也随之被毁,确实令人痛惜。

1959年9月13日,陕西省博物馆(原文庙所在地)明代建筑大成殿因雷击起火,五间殿宇全部烧毁,展室内的玉器、石器、陶器、骨器等原始社会时期的文物263件及极其珍贵的猿人头骨化石全被烧毁。

1964年9月10日,承德市北郊普宁寺因雷击起火,780平方米的法轮殿及38间裙楼、9间配房全被烧毁,殿内放置的珍贵文物杉木雕塑罗汉316尊,铜佛10尊,木雕佛像98尊,祭器、法器104件,经卷41部,供桌、椅凳29件,以及庙宇间的古建筑群全部烧毁,损失之大无法计算。

1972年4月8日,四川峨眉山永明华藏寺发生火灾,可用价值计算的损失达179万元,烧毁珍贵文物150余种8972件,其中包括全国保存完整的白龙藏经一部11函7600册,御赐大瓷瓶6只,玉佛1尊,被佛教视为至宝的香檀木佛及贝叶经精雕细刻的9盏九莲灯等稀世珍贵文物全部化为灰烬,损失极为惨重。

1984年4月2日,云南省昆明市西北郊筇竹寺华严阁被大火烧毁。其为二层三开间的木质古建筑,占地280平方米,为风格独特的元代建筑。殿内有文殊菩萨坐像,后殿有西方三圣三尊,左右胁侍大势菩萨两尊及一尊高约二米用整个紫檀木雕刻的毗卢座佛像,其文物价值极高,阁内存放许多名字、名画、名碑。清代名家黎广修的壁画中堂、楹联等许多珍贵文物全被焚毁,尤其是一些珍贵的名碑在烈火和水的交叉作用下,被淬裂为碎块,使人十分痛心。

1985年4月7日,甘肃省拉卜楞寺大经堂突然起火,烧毁汉藏式混合结构、气势宏伟、金碧辉煌、风格独特、艺术造诣极高的木质古建筑一座。其大经堂高四层18米,建筑面积4800多平方米,珍藏各种文物、宗教用品7700多件。许多经卷、文物和珍宝毁于一炬,大经堂成了废墟,被称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烧毁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严重的一次。

1990年1月25日,青海省同德县石藏寺因酥油灯火不慎成灾,将寺内2040平方米的两层石木结构的藏式大经堂烧毁,同时烧毁经堂内的经板、佛像、藏毯和清代遗物海螺号等文物60余种17000余件。

1998年10月6日,西藏昌都嘎玛寺发生火灾。建于公元1185年(宋代)的嘎玛寺佛殿及其他三座佛殿被烧毁,面积达920平方米。烧毁泥塑贴金佛像15尊,镀金小佛像42尊,镀金佛塔两座,九眼珠3个,古代盔甲2套,唐卡33件,历史经书260件,历代宗教用品180余件,高17米、宽11米、价值连城的贴金强巴佛像1尊,以及融汉、藏、纳西三民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中庙金顶等珍贵文物共计260余件。

2000年1月6日、2001年8月24日和2001年11月5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佳县白云山道观被人三次纵火烧毁,山门、三清殿、五龙宫全遭焚毁。其中,珍贵文物“五龙”和“六大元帅”塑像以及132幅壁画完全被毁。

2003年1月19日晚,湖北省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遇真宫大殿被大火烧毁,使武当山仅存唯一一座真昂斗拱纯木质结构、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的宫殿被焚烧。

从以上这些惊心动魄的火灾事例中不难看出,在大量木质古代建筑被火灾吞噬的同时,大量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亦葬身于火海之中,这些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文物珍宝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毁掉之后无法再生,其损失无法用金钱来计算。

上述事实也充分说明,火灾是木质古建筑和文物存在的大敌,这也是被数千年来历史所证明的事实。

为了保护好我国现存的古代木质建筑和珍贵历史文物,不使这些文化遗产被火灾毁坏,党和国家近些年来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法规,这对保护好这些珍贵文化遗产无疑是一项有力的保证。各级消防保卫、文物管理部门,必须要以这些法令法规为依据,积极做好古建筑和文物单位的消防安全保卫工作,确保祖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与世长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