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问题及其语境转换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问题及其语境转换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七)作为哲学问题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哲学问题的科学发展观主要探讨科学发展观在什么意义上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念的合乎内在逻辑的发展和创新。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念体现为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内在逻辑的批判中彰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历史性的批判中凸显科学的发展理想。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一大基本特征与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直接构成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指南。发展的哲学基础是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问题及其语境转换

(七)作为哲学问题的科学发展观

作为哲学问题的科学发展观主要探讨科学发展观在什么意义上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念的合乎内在逻辑的发展和创新。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念体现为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内在逻辑的批判中彰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历史性的批判中凸显科学的发展理想。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理想,其哲学内涵主要表现为这样一种全新的现实发展观念,即以社会主义为制度基础,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原则的共同富裕为现实目标,以扬弃物化为运动过程,实现物(包括社会关系)的人性与人的物性的和谐交融,体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价值观念。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包括其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一大基本特征与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直接构成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指南。

在我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发展问题被公认为是世界的主题之一。发展问题始终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物性与人性、世界性与民族性、科学性与价值性等重叠交错的复杂性问题,在当今时代它也是难题,不仅因为科学在这方面被理解为有很大的局限性,还因为自资本主义产生至今,这种人类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模式虽然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一直被人们怀疑、批判和试图超越。因此,发展问题具有历史的总体性质,只有将发展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才能真正理解发展的实质性诉求,即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需要怎样的发展、需要发展什么、以怎样的方式发展、为了谁而发展等。可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仅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历史基础的全新发展理念,而且也是立足当代人类世界为了人类更美好的未来的发展理念,它不仅仅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实证层面的操作问题,而且它本身的世界历史总体性质决定了它必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1.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理想

发展的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题中之意,发展问题也贯穿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整个思想历程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念体现为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内在逻辑的批判中彰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历史性的批判中凸显科学的发展理想。具体说来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1)发展的哲学基础是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①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是工业和商业的历史性扩张,是通过感性经验可以确定和判断的现实存在,发展或者不发展都是历史的客观事实,不是人们在头脑中的思辨幻想,不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 [25]。黑格尔哲学所确定的真正的发展就是思辨的概念的发展,虽然他也看到了历史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但历史在他眼中只是像自然一样地永恒变化,这种变化服从于绝对精神的发展的需要,历史本身没有发展。②在马克思看来,唯物主义,特别是近代培根的唯物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哲学的基础。近代早期的唯物主义“在朴素的形式下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唯物主义在以后的发展中变得片面了……感性失去了它的鲜明色彩而变成了几何学家的抽象的感性……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26]马克思认为近代的唯物主义最终朝着两个方向发展:机械的唯物主义以及作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唯物主义。前一个方向最终导向抽象而堵塞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通道,后一个方向在坚持唯物主义面向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方面前进了一大步,马克思直接继承和发展唯物主义的这一方面,最终形成实践的唯物主义,即“作为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27]。因而,在马克思看来,现代社会的发展必须奠定在这一全新的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之上。③这种全新的唯物主义作为发展的哲学基础,在继承和遵循一切旧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的优先性和基础性的前提下,将实践即现实的人的感性的生产劳动和创造性活动作为物质性基础。发展是奠定在现实上的物质生产,即大工业基础上的。

(2)发展始终是以现实的人为基础和根据的。发展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发展的目的。但是,由于历史活动的复杂性,发展的过程必然分裂为物的发展过程和人的发展过程。在前资本主义阶段还表现为内在和谐的同一过程的物的方面和人的方面,物作为人们活动的对象和作品,服从于人的需要和价值追求,人的发展表现为“原始的丰富” [28]。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的过程真正分裂为独立的物的发展过程和人的发展过程,这两个过程处于辩证的运动过程中。生产过程变为抽象的价值生产过程,物的感性彻底隐去了,人的发展的全面要求服从于片面的价值增值,“抽象成为统治”[29]。有个性的个人丧失个性,“各个人的社会地位,从而他们个人的发展是由阶级决定的,他们隶属于阶级”[30]。可见,发展虽然必须表现为增长,但是增长并不是最终目标,现实的人的需要和全面发展才是发展的根本根据和意义所在。如果发展仅仅表现为外在于现实的人的商品和价值的增长,发展也将作为物的力量成为现实的人的统治,发展仅仅表现为物的发展,现实的个人首先变为工人即劳动力商品,进而在李嘉图那里变为与帽子毫无二致,奠定在这样的基础上的发展观念只能是古典经济学的完美的意识形态。因此,以现实的人的需要和全面个性为目标的发展必须始终体现在出发点、过程、原则和最终目标上。

(3)发展是物作为人的感性的具体丰富性与人本身的存在的和谐一致。发展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离不开物的发展,或者说必须以物的发展为中介,这是现实的人作为对象性存在物的客观要求,也是现实的人始终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的客观要求,离开物的人和社会的发展只能是抽象的。发展作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一种基本观念,始终是立足于历史和现实并对其进行的科学的能动的反映,作为一种反映发展始终表现为物作为感性的具体丰富性与的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和谐一致。反之,凡是构想人的发展中没有物及其发展的发展观念必然是抽象的、思辨的幻想。在马克思看来,物(包括自然)作为人的感性世界是极其丰富的,无论是客观的自然界还是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的人化的自然,都应是充分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人的力量与美,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关系和谐。人、自然与社会和谐交融的境界就是一种发展的理想境界。

现实的人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以物为中介和基础,可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物(包括自然)作为人的感性的具体丰富性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而完全被抽象掉了,物的全面丰富属性变为单一的商品价值属性。产品商品化、货币化、资本化,物(包括剩余产品)的发展绝对服从资本的增殖逻辑。物没有了感性就直接反过来成为敌视人、统治人的外在对立力量。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被迫服从于资本的逻辑而退化为单一的欲望、欲求,作为现实的人的具体丰富性的社会成为单调的欲壑难填的消费社会。因此,发展的真实状态应该是物作为人的感性的具体丰富性的发展与人本身的存在的合理性需要的内在和谐一致。

(4)发展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由于人的发展客观上表现为以物的发展为中介,因此不言而喻科学在促进物的发展方面具有重大作用。但是科学本身只有奠定在以人本身的发展为原则的基础上,亦即科学性必须与价值性处于辩证的过程中,发展才能对促进人的发展有可靠的保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本质上服从于资本的价值增殖,人的发展相反成为资本增殖的表象意识。因此,作为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原则、根据和最终目标的发展来说,必须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性,让科学的力量服从于人的发展的价值追求。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理应实现这一现实的原则。

(5)发展最终表现为历史的物性之被克服与消解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社会以前的历史毫无例外地都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它相对于现实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必须理解和接受并受其制约的现实的对象。历史作为人们活动和意志的最终产物,表现为物的力量,表现为物性,这种物性作为一种统治力量表现为与现实的个人的差别和对立,因而在这种历史境况下的现实的个人还没有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反之,要最终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必须消灭作为物质力量与现实的个人对立的历史的物性,使历史消融在人的自由自觉活动之中,历史之物性被克服与消解的状态表现为历史仅仅作为联合体的个人的自由自觉活动,仅此而已。共产主义要消灭的不是全部的历史,而是作为物质力量、作为物性与联合体中个人的自由的个性相对立的那个历史。

2.科学发展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及其哲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其理论基础直接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理想。

(1)科学发展观以工人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群众为基本立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在阶级社会中,发展问题是有阶级性的。历史上的统治阶级因社会发展充分体现了自身的利益而总体上都认为自己所处的社会的发展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但是对被统治阶级来说社会的发展就是自身的不发展。在马克思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等于是资产阶级的发展,这种发展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就是维持灵魂不离开肉体的工资。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谋求的就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发展,无产阶级立场是这种发展理论的灵魂。科学发展观是以工人阶级为主导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本立场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因此,科学发展观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抽象地理解为运用科学技术来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科学性主要在于现实的人,即工人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群众。

(2)虽然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是直接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的,但是中国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与整个世界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即共性,如资源、环境、人口、贫困、公共卫生和安全等问题,中国的发展问题就是整个人类当前所面临的发展问题。此外,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发展中的有重大影响的大国,它的发展问题不再仅具有中国所特有的民族国家的意义,而是直接具有世界历史总体的性质和意义。因此,科学发展观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具有世界历史的总体性质,在理论上它是一个哲学问题,科学发展观就是一种哲学的反思和前瞻性的社会历史发展观。

(3)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理想为理论视角对现时代发展问题的科学定性和哲学升华。我们目前的发展存在着哪些问题,是否符合我们的需要,经济的增长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现实的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理想体现的是在发展问题上的人类自觉,对我们的发展现实提供了一个反思、批判和前瞻的视角,科学发展观直接继承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念和理想,是当代发展问题的理论反映。只有人类对自身的发展问题具备了一个反思的维度,才有可能实现发展的自觉或者发展始终体现人的需要和存在的意义。这是发展的物性和人性之间相互制约和促进、保持恰当张力的客观要求。历史唯物主义为此提供了这种现实的可能。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涵主要表现为这样一种全新的现实发展观念,即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原则的共同富裕为现实目标,以扬弃物化为运动过程,实现物(包括社会关系)的人性与人的物性的和谐交融,体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价值观念。

(1)发展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来发展中国这是中国发展道路的核心所在。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我们坚信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更科学、更合理的发展道路。对于中国自身来说,虽然社会主义制度处于走向成熟的探索之中,其间也经历过曲折,但社会主义制度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社会发展的变革也是举世公认有目共睹的,新中国六十多年的发展成就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客观事实。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走向未来的优势利益所在。当前西方世界有人认为中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秘密就是逐步抛弃社会主义走向资本主义,国内也有人对此有模糊认识。科学发展观重申和确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发展中国唯一合理的科学道路。从人类的发展前景来看,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在当前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还处于主导的情况下对人类更美好的发展前途的宝贵探索。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从产生至今一直处于被质疑和批判的地位,它的发展成就被全人类证实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它造就的是一个不平等、不平衡的世界格局和世界秩序,它带来的是一系列理论的和现实的悖论。因此,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发展道路将是对人类发展的重要贡献。

(2)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原则的共同富裕为现实目标。共产主义最终要导向的是作为联合体的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的那个时代,工人阶级为政治解放而奋斗的直接目标就是要使自身作为阶级的无产者首先通过革命转变为有产阶级即生产资料的主人。摆脱了作为阶级的无产状况也就为改变作为阶级的赤贫状态奠定了现实的条件,也就为实现作为阶级的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共同富裕不是资本家及其代言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工人所做的抽象宣传的“做资本家吧!”的空洞口号。这种抽象的蛊惑只能使单个的工人在保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永恒的条件下保持着做富人的某种幻想,单个工人也许可以通过某种偶然的状况而偶然成为资本家,但这也仅仅只是作为抽象个人的偶然。因此,只有作为阶级的共同富裕才是无产阶级争取政治解放的直接现实目标,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基础性条件之一。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共同富裕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状况的科学、合理和深刻理解的产物。共同富裕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承诺,而是由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决定的现实性,这个现实的理想既严格遵循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宗旨和原则,又尊重了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现实状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所导向的西部大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举措都体现了作为共同富裕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理想的现实性。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原则的共同富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目标之一。

(3)以扬弃物化为运动过程,实现物(包括社会关系)性与人性的和谐交融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原则。共产主义最终要克服作为物性的历史,使之消融于作为联合体的个人的自由自觉活动之中。市场经济作为在当今世界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必然采取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同样是一个物化(商品化、货币化、资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也是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和物作为人的具体的、丰富的感性抽象化(单一化、片面化)的过程,是人性物化、物性退隐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后一方面与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原则相矛盾。科学发展观表明,市场经济这个被西方世界所神化的所谓经济发展的科学形式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社会主义制度为此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现实可能性。运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克服市场经济的物化现象,实现物(包括社会关系)性与人性的和谐交融,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原则。纵观整个西方市场经济史,物化问题始终困扰着西方思想界,似乎形成了一个定论即认为要消灭物化现象等于消灭市场经济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从整体上看就不能认为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在社会主义制度内部解决这个物化问题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一方面,我们有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消灭物化是共产主义的基本目标之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现实完全有可能做到这一点,消灭物化具有现实制度基础。虽然目前离完全克服物化还相当遥远,社会主义制度在处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物化的矛盾问题上还处在起步阶段,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贯彻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还有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们已经具备很好的社会基础,如由新中国奠定的相对公平的社会生产关系基础,长期以来在革命和斗争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广大的群众基础、丰富的执政经验和不断成熟与提高的执政能力,等等,这些现实条件本身是克服市场经济物化,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物性与人性和谐交融的重要基础,这是西方世界所完全不具备的。科学发展观在这方面体现了与西方发展观完全不同的科学性,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更高更新的追求。

3.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1)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生产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内容。社会主义社会作为科学发展的社会形态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理应具有和谐的内涵。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原理看来,和谐首要的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和谐。和谐的社会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这是自斯大林毛泽东的基本上一致的看法。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完全适应的,二者不存在矛盾。无论这种观点与当时苏联的实际情况是否完全一致,但至少表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理应是和谐的。毛泽东不完全同意斯大林的这一看法,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在基本相适应的条件下还有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从历史的现实来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从总体上讲是和谐的,生产关系的和谐决定了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一大基本特征。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比较侧重于基本结构和要素,但是缺乏对社会主义社会整体的恰当认识。和谐社会的提出坚持了社会历史总体的辩证法,作为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体状况的总体性认识和要求,对于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和较快速度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事实上,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自建国后至今总体上是和谐的。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由于土地改革农民当家作主基层政权的建立,农村的新型生产关系完全消灭了已存在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农村的和谐的社会生产关系总体上一直持续到今天,构成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的社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生产关系的改造顺利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建立。和谐的社会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适应和促进的积极作用,可以说生产关系的和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公平(主要是指公有制的社会经济制度)是这一和谐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由单一的公有制生产关系向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共存。两种曾经被认为是性质上根本对立绝对不相容的生产关系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走向了融合。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创造。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问题是其核心。虽然两种生产关系已经共存,但二者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能彻底消除的客观存在,只不过它们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表现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这种对立的矛盾由于与人民内部矛盾的融合而缓和了其对立性,但同时又给人民内部矛盾带来了新的突出问题,如社会分配不公、两极分化、弱势群体等。社会主义制度在调和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矛盾方面起到了实质性作用,但显然与社会经济较快速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和谐构成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在生产关系方面的重大的实践问题和理论课题。因此,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仍然在生产关系,不断地改革和调整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生产关系是其基本任务。

(2)科学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和谐社会是在科学发展中走向和谐的社会形态,没有科学发展的和谐只能是抽象的,因此和谐实质上是辩证的和谐,是社会形态的内在健康发展状态。科学发展意味着解决发展中的矛盾的主要办法是发展本身,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能把和谐社会建设与持续、健康、较快速度地发展社会主义对立起来。发展是贯穿社会主义实践始终的硬道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

(3)科学发展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直接理论根据和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面临的发展问题同时也十分鲜明地表现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内在一致性。在理论上,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一脉相承,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客观要求。因此,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实质精神都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必须始终贯彻这一精神。

【注释】

[1]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0.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www.xing528.com)

[3]毛泽东.论新阶段[A].中共中央文件选集[C](11),657-659.

[4]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5.

[5]王秉言.改革的深入呼唤坚实的理论支撑[J].理论界,2006(11).

[6]邱美荣.美国人看中国的和平与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2006(4).

[7]李建勇,刘庆森.“源”与“流”: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的解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8]常绍舜.当今的主要任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6-09-07(1).

[9]雷云.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邓小平理论[J].浙江社会科学,2007(1).

[10]青年哲学论坛部分成员.一个未完成的计划: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考[J].哲学研究,2006(6).

[11]刘国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经济学研究,2005(10).

[12]崔桂田.共产党执政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比较[J].山东社会科学,2005(4).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4.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1.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13.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

[17]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卷)[M].林骧华,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28.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61.

[19]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32.

[20]侯惠勤.试论把握“三个代表”思想的方法论原则[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6).

[2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2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

[23]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M].西方哲学原著选读[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4.

[2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26]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63-164.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5-78。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1.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